CN219340074U - 一种装桶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桶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40074U
CN219340074U CN202320745052.6U CN202320745052U CN219340074U CN 219340074 U CN219340074 U CN 219340074U CN 202320745052 U CN202320745052 U CN 202320745052U CN 219340074 U CN219340074 U CN 2193400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upport
baffles
pawl
support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4505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勇
侯强
曾鑫
郭力
袁毅
高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Jinshan Chemical And Reag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Jinshan Chemical And Reag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Jinshan Chemical And Reag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Jinshan Chemical And Reag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4505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400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400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400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10Waste collection, transportation, transfer or storage, e.g.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lectric or hybrid propulsion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桶框,属于液体桶存放装置技术领域,解决了当不放置装液体容器时,现有的放置装置需要较大的存放空间的技术问题。一种装桶框包括底板、第一支柱和伸缩框。第一支柱的一端安装在底板上,并绕底板的周侧分布,第一支柱垂直于底板。第一支柱位于伸缩框外,伸缩框与底板围设成用于放置桶体的容置空间。伸缩框相对于第一支柱滑动,以调节容置空间的体积。

Description

一种装桶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体桶存放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桶框。
背景技术
经过申请人检索发现公告号为CN112320067A的一种桶装水放置架中提及了一种桶装水放置架包括左支架杆、右支架杆、连接杆及支撑杆,两个所述左支架杆前后对称设置并通过连接杆连接,两个所述右支架杆前后对称设置并通过连接杆连接,设于同侧的左支架杆与右支架杆间通过支撑杆连接,所述支撑杆上设有与桶装水桶体相适配的弧形结构。使用时将两个及以上放置架通过插槽和凸起连接,并通过固定柱、固定片及固定杆将放置架固定连接在一起,而后将桶装水放置在支撑杆上。
但以上述公告专利为代表的现有技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当不放置装液体容器时,以上述专利为代表的现有的放置装置需要较大的存放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桶框,用于解决当不放置装液体容器时,以上述专利为代表的现有的放置装置需要较大的存放空间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装桶框包括底板、第一支柱和伸缩框。第一支柱的一端安装在底板上,并绕底板的周侧分布,第一支柱垂直于底板。第一支柱位于伸缩框外,伸缩框与底板围设成用于放置桶体的容置空间。伸缩框相对于第一支柱滑动,以调节容置空间的体积。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桶框能够在不放置装液体容器时减小其所占空间的大小,从而节约使用者的空间成本。具体地,在放置液体容器时,先将液体容器放置在底板上,并依次排放整齐。当底板被铺满后,相对于第一支柱向远离底板的方向滑动伸缩框,以增加容置空间的体积,从而方便操作者在原有的液体容器上堆放第二层液体容器。由于伸缩框的存在液体容器不会从容置空间内掉出。当不放置装液体容器时,相对于第一支柱向靠近底板的方向滑动伸缩框。以使得容置空间体积变小,并使得该装置的体积变小。以减小收纳该装置时所需要的空间。
可选地,伸缩框包括第一安装框、第二支柱以及第二安装框。第一支柱位于第一安装框外,第一安装框相对于第一支柱滑动。第二支柱的一端滑动安装在第一安装框的外侧上,并绕第一安装框的周侧分布。第二支柱的另一端安装在第二安装框的外壁上。这样的设计使得当第二层的液体容器铺满后还可以通过相对于第一安装框向远离底板的方向滑动第二支柱和第二安装框以增大容置空间的体积从而方便第三层的液体容器放置。
可选地,一种装桶框还包括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第一连接轴与第一支柱一一对应。第一支柱上开设有与第一连接轴对应的第一腰型孔,第一连接轴的一端安装在第一安装框的外上,第一连接轴的另一端穿过第一腰型孔并位于第一支柱外。第二连接轴与第二支柱一一对应。第二支柱上开设有与第二连接轴对应的第二腰型孔,第二连接轴的一端安装在第一安装框的外侧上,第二连接轴的另一端穿过第二腰型孔并位于第二支柱外。这样的设计使得第一安装框能够滑动安装在第一支柱上,也使得第二支柱能够相对于第一安装框滑动。
可选地,一种装桶框还包括两个第一挡板和两个第二挡板。两个第一挡板的中部相连接,并转动安装在第一支柱远离底板的一端上。两个第一挡板与第一安装框分别位于第一腰型孔的相对两侧。两个第一挡板相互垂直。在外力作用下第一连接轴的另一端的周侧与任一第一挡板抵接,以带动两个第一挡板转动,并使得另一第一挡板与第一腰型孔围设行成用于固定第一连接轴的第一固定空间。两个第二挡板,两个第二挡板的中部相连接,并转动安装在第二支柱远离第二安装框的一端上。两个第二挡板与第一安装框分别位于第二腰型孔的相对两侧。两个第二挡板相互垂直。在外力作用下第二连接轴的另一端的周侧与任一第二挡板抵接,以带动两个第二挡板转动,并使得另一第二挡板与第二腰型孔围设行成用于固定第二连接轴的第二固定空间。这样的设计使得第一连接轴能够通过第一固定空间相对于第一支柱固定,从而相对于第一支柱固定第一安装框。同时使得第二连接轴能够通过第二固定空间相对于第二支柱固定,从而相对于第一安装框固定第二支柱和第二安装框。
可选地,一种装桶框还包括第一棘轮、第一棘爪、第二棘轮以及第二棘爪。第一棘轮的一端转动安装在第一支柱上,第一棘轮与第一支柱一一对应,两个第一挡板安装在第一棘轮远离第一支柱的另一端上。第一棘爪的一端转动安装在第一支柱上,并与第一棘轮一一对应。第一棘爪的另一端与第一棘轮啮合,以使得第一棘轮单向旋转。第二棘轮的一端转动安装在第二支柱上,第二棘轮与第二支柱一一对应。两个第二挡板安装在第二棘轮远离第二支柱的另一端。第二棘爪的一端转动安装在第二支柱上,并与第二棘轮一一对应,第二棘爪的另一端与第二棘轮啮合,以使得第二棘轮单向旋转。这样的设计使得第一挡板单向旋转,以防止第一连接轴从第一固定空间中滑出。同时使得第二挡板单向旋转,以防止第二连接轴从第二固定空间中滑出。
可选地,一种装桶框还包括第一滑块、第一卡扣、第二滑块和第二卡扣。第一滑块安装在第一棘爪朝向第一支柱的侧面上,第一支柱上开设有与第一滑块对应的第一滑动槽,第一滑块插设在第一滑动槽内。第一卡扣安装在第一滑动槽内,并远离第一棘轮,向远离第一棘轮的方向转动第一棘爪,以使得第一滑块与第一卡扣卡接。第二滑块安装在第二棘爪朝向第二支柱的侧面上,第二支柱上开设有与第二滑块对应的第二滑动槽,第二滑块插设在第二滑动槽内。第二卡扣,安装在第二滑动槽内,并远离第二棘轮,向远离第二棘轮的方向转动第二棘爪,以使得第二滑块与第二卡扣卡接。
可选地,一种装桶框还包括万向轮。万向轮安装在底板远离第一支柱的端面上。这样的设计可以方便操作者对该装置进行移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桶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位于第二工位的一种装桶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位于第三工位的一种装桶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安装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A方向上的一种装桶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B方向上的一种装桶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沿图6中C-C路径进行剖切后得到的剖视图;
图8为图7中D处的放大图;
图9为图7中E处的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结构的一种装桶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板;101-容置空间;11-万向轮;2-第一支柱;21-第一腰型孔;22-第一固定空间;23-第一挡板;24-第一棘轮;25-第一棘爪;26-第一滑动槽;27-第一卡扣;3-伸缩框;31-第一安装框;311-第一连接轴;312-第二连接轴;32-第二支柱;321-第二腰型孔;322-第二固定空间;323-第二挡板;324-第二棘轮;325-第二棘爪;326-第二滑动槽;327-第二卡扣;33-第二安装框;34-第三支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经过申请人检索发现公告号为CN112320067A的一种桶装水放置架中提及了一种桶装水放置架包括左支架杆、右支架杆、连接杆及支撑杆,两个所述左支架杆前后对称设置并通过连接杆连接,两个所述右支架杆前后对称设置并通过连接杆连接,设于同侧的左支架杆与右支架杆间通过支撑杆连接,所述支撑杆上设有与桶装水桶体相适配的弧形结构。使用时将两个及以上放置架通过插槽和凸起连接,并通过固定柱、固定片及固定杆将放置架固定连接在一起,而后将桶装水放置在支撑杆上。
但以上述公告专利为代表的现有技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当不放置装液体容器时,以上述专利为代表的现有的放置装置需要较大的存放空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装桶框,如图1和图2所示该一种装桶框包括底板1、第一支柱2和伸缩框3。第一支柱2的一端通过焊接安装在底板1上,并绕底板1的周侧分布,第一支柱2垂直于底板1。第一支柱2位于伸缩框3外,伸缩框3与底板1围设成用于放置桶体的容置空间101。如图1所示伸缩框3相对于第一支柱2沿N1方向滑动以减小容置空间101的体积。如图2所示伸缩框3相对于第一支柱2沿N2方向滑动以增大容置空间101的体积。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桶框能够在不放置装液体容器时减小其所占空间的大小,从而节约使用者的空间成本。具体地,在放置液体容器时,先将液体容器放置在底板1上,并依次排放整齐。当底板1被铺满后。如图2所示相对于第一支柱2沿N2方向向远离底板1的方向滑动伸缩框3,以增加容置空间101的体积,从而方便操作者在原有的液体容器上堆放第二层液体容器。由于伸缩框3的存在液体容器不会从容置空间101内掉出。当不放置装液体容器时,如图1所示相对于第一支柱2沿N1方向向靠近底板1的方向滑动伸缩框3。以使得容置空间101体积变小,并使得该装置的体积变小。以减小收纳该装置时所需要的空间。
基于上诉基础。如图3所示伸缩框3包括第一安装框31、第二支柱32以及第二安装框33。第一支柱2位于第一安装框31外,第一安装框31相对于第一支柱2滑动。第二支柱32的一端滑动安装在第一安装框31的外侧上,并绕第一安装框31的周侧分布。第二支柱32的另一端通过焊接安装在第二安装框33的外壁上。具体地,当第二层的液体容器铺满后,如图3所示相对于第一安装框31沿N2方向向远离底板1的方向滑动第二支柱32和第二安装框33,以增大容置空间101的体积从而方便第三层的液体容器放置。
更优地,如图10所示第一安装框31可以为三个,底板1、三个第一安装框31、第二安装框33沿N1方向依次排布。如图10所示一种装桶框还包括第三支柱34,第三支柱34位于第一安装框31之间。第三支柱34的一端滑动安装在第一安装框31上,第三支柱34的另一端滑动安装在另一相邻的第一安装框31上。这样,如图10所示相对于靠近底板1的第一安装框31沿N2方向向远离底板1的方向依次滑动相邻的第一安装框31,以增大容置空间101的体积,从而方便第四层、第五层的液体容器放置。
基于上诉基础,为了使得第一安装框31能够相对于第一支柱2和第二支柱32滑动。如图4所示一种装桶框还包括第一连接轴311和第二连接轴312。第一连接轴311与第一支柱2一一对应。如图5所示第一支柱2上开设有与第一连接轴311对应的第一腰型孔21,第一连接轴311的一端通过焊接安装在第一安装框31的外上,第一连接轴311的另一端穿过第一腰型孔21并位于第一支柱2外。如图5所示第二连接轴312与第二支柱32一一对应。第二支柱32上开设有与第二连接轴312对应的第二腰型孔321,第二连接轴312的一端通过焊接安装在第一安装框31的外侧上,第二连接轴312的另一端穿过第二腰型孔321并位于第二支柱32外。
基于上述基础,为了使得第一连接轴311能够相对于第一支柱2固定,并使得第二连接轴312相对于第二支柱32固定。如图5所示一种装桶框还包括两个第一挡板23和两个第二挡板323。两个第一挡板23的中部相连接,并转动安装在第一支柱2远离底板1的一端上。两个第一挡板23与第一安装框31分别位于第一腰型孔21的相对两侧。两个第一挡板23相互垂直。两个第二挡板323,两个第二挡板323的中部相连接,并转动安装在第二支柱32远离第二安装框33的一端上。两个第二挡板323与第一安装框31分别位于第二腰型孔321的相对两侧。两个第二挡板323相互垂直。
具体地,如图5所示第一安装框31沿N2方向运动,以带动第一连接轴311在第一腰型孔21中沿N2方向滑动,以使得第一连接轴311的另一端的周侧与任一第一挡板23抵接,以带动两个第一挡板23沿W1方向转动,并使得另一第一挡板23与第一腰型孔21围设行成用于固定第一连接轴311的第一固定空间22。以使得第一连接轴311相对于第一支柱2固定,从而使得第一安装框31相对于第一支柱2固定。
如图5所示第二安装框33和第二支柱32相对于第一安装框31沿N2方向运动,以带动第二连接轴312相对于第二腰型孔321沿N1方向滑动,以使得第二连接轴312的另一端的周侧与任一第二挡板323抵接,以带动两个第二挡板323沿W3方向转动,并使得另一第二挡板323与第二腰型孔321围设行成用于固定第二连接轴312的第二固定空间322。以使得第二连接轴312相对于第二支柱32固定,从而使得第二安装框33和第二支柱32相对于第一安装框31固定。
基于上诉基础,为了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第一连接轴311和第二连接轴312分别从第一固定空间22和第二固定空间322中滑出。如图7和图8以及图9所示一种装桶框还包括第一棘轮24、第一棘爪25、第二棘轮324以及第二棘爪325。如图7所示第一棘轮24的一端转动安装在第一支柱2上,第一棘轮24与第一支柱2一一对应。两个第一挡板23安装在第一棘轮24远离第一支柱2的另一端上。如图8所示第一棘爪25的一端转动安装在第一支柱2上,并与第一棘轮24一一对应,第一棘爪25的另一端与第一棘轮24啮合。如图7所示第二棘轮324的一端转动安装在第二支柱32上,第二棘轮324与第二支柱32一一对应。两个第二挡板323安装在第二棘轮324远离第二支柱32的另一端。如图9所示第二棘爪325的一端转动安装在第二支柱32上,并与第二棘轮324一一对应,第二棘爪325的另一端与第二棘轮324啮合。
具体地,如图8所示在重力作用下第一棘爪25的另一端沿W5方向转动并与第一棘轮24啮合,以使得第一棘轮24沿W1方向单向旋转,从而使得第一挡板23沿W1方向单向旋转。如图9所示在重力作用下第二棘爪325的另一端沿W7方向转动并与第二棘轮324啮合,以使得第二棘轮324沿W3方向单向旋转,从而使得第二挡板323沿W3方向单向旋转。
基于上述基础,为了使得第一连接轴311能够从第一固定空间22中滑出,并使得第二连接轴312能够从第二固定空间322中滑出。如图8和图9所示一种装桶框还包括第一滑块(图中未示出)、第一卡扣27、第二滑块(图中未示出)和第二卡扣327。第一滑块(图中未示出)安装在第一棘爪25朝向第一支柱2的侧面上,如图8所示第一支柱2上开设有与第一滑块(图中未示出)对应的第一滑动槽,第一滑块(图中未示出)插设在第一滑动槽内。第一卡扣27安装在第一滑动槽26内,并远离第一棘轮24。第二滑块(图中未示出)安装在第二棘爪325朝向第二支柱32的侧面上,如图9所示第二支柱32上开设有与第二滑块(图中未示出)对应的第二滑动槽,第二滑块(图中未示出)插设在第二滑动槽内。第二卡扣327,安装在第二滑动槽326内,并远离第二棘轮324。
具体地,如图8所示沿W6方向向远离第一棘轮24的方向转动第一棘爪25,以使得第一滑块(图中未示出)与第一卡扣27卡接。从而使得第一棘爪25和第一棘轮24不再啮合,进而使得第一棘轮24能够沿W2方向转动,从而使得第一挡板23能够沿W2方向转动,进而使得第一连接轴311能够从第一固定空间22中滑出。
如图9所示沿W8方向向远离第二棘轮324的方向转动第二棘爪325,以使得第二滑块(图中未示出)与第二卡扣327卡接。从而使得第二棘爪325和第二棘轮324不再啮合,进而使得第二棘轮324能够沿W4方向转动,从而使得第一挡板23能够沿W4方向转动,进而使得第一连接轴311能够从第一固定空间22中滑出。
基于上述基础,为方便操作者对该装置进行移动。如图6所示一种装桶框还包括万向轮11。万向轮11安装在底板1远离第一支柱2的端面上。
综上,在放置液体容器的过程中,首先,将液体容器放置在底板1上,并依次排放整齐。当底板1被铺满后。如图2所示相对于第一支柱2沿N2方向向远离底板1的方向滑动第一安装框31。如图5所示第一安装框31沿N2方向运动,以带动第一连接轴311在第一腰型孔21中沿N2方向滑动,以使得第一连接轴311的另一端的周侧与任一第一挡板23抵接,以带动两个第一挡板23沿W1方向转动。如图8所示在重力作用下第一棘爪25的另一端沿W5方向转动并与第一棘轮24啮合,以使得第一棘轮24沿W1方向单向旋转,从而使得第一挡板23沿W1方向单向旋转。如图5所示以使得另一第一挡板23与第一腰型孔21围设行成用于固定第一连接轴311的第一固定空间22。以使得第一连接轴311相对于第一支柱2固定,从而使得第一安装框31相对于第一支柱2固定。由于伸缩框3的存在液体容器不会从容置空间101内掉出。从而增加容置空间101的体积,从而方便操作者在原有的液体容器上堆放第二层液体容器。
当第二层液体容器铺满后。如图3所示相对于第一安装框31沿N2方向向远离底板1的方向滑动第二支柱32和第二安装框33。如图5所示第二安装框33和第二支柱32相对于第一安装框31沿N2方向运动,以带动第二连接轴312相对于第二腰型孔321沿N1方向滑动,以使得第二连接轴312的另一端的周侧与任一第二挡板323抵接,以带动两个第二挡板323沿W3方向转动。如图9所示在重力作用下第二棘爪325的另一端沿W7方向转动并与第二棘轮324啮合,以使得第二棘轮324沿W3方向单向旋转,从而使得第二挡板323沿W3方向单向旋转。如图5所示以使得另一第二挡板323与第二腰型孔321围设行成用于固定第二连接轴312的第二固定空间322。以使得第二连接轴312相对于第二支柱32固定,从而使得第二安装框33和第二支柱32相对于第一安装框31固定。从而增加容置空间101的体积,从而方便操作者在原有的液体容器上堆放第三层液体容器。
当不放置装液体容器时。图8所示沿W6方向向远离第一棘轮24的方向转动第一棘爪25,以使得第一滑块(图中未示出)与第一卡扣27卡接。从而使得第一棘爪25和第一棘轮24不再啮合,进而使得第一棘轮24能够沿W2方向转动,从而使得第一挡板23能够沿W2方向转动,进而使得第一连接轴311能够从第一固定空间22中滑出。同时如图9所示沿W8方向向远离第二棘轮324的方向转动第二棘爪325,以使得第二滑块(图中未示出)与第二卡扣327卡接。从而使得第二棘爪325和第二棘轮324不再啮合,进而使得第二棘轮324能够沿W4方向转动,从而使得第一挡板23能够沿W4方向转动,进而使得第一连接轴311能够从第一固定空间22中滑出。
随后如图3所示相对于第一安装框31沿N1方向向远离底板1的方向滑动第二支柱32和第二安装框33。并如图1所示相对于第一支柱2沿N1方向向靠近底板1的方向滑动第一安装框31。以使得容置空间101体积变小,并使得该装置的体积变小。以减小收纳该装置时所需要的空间。
由上述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桶框能够在不放置装液体容器时减小其所占空间的大小,从而节约使用者的空间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记载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装桶框,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
第一支柱,一端安装在所述底板上,并绕所述底板的周侧分布,所述第一支柱垂直于所述底板;
伸缩框,所述第一支柱位于所述伸缩框外,所述伸缩框与所述底板围设成用于放置桶体的容置空间,所述伸缩框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柱滑动,以调节所述容置空间的体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桶框,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框包括:
第一安装框,所述第一支柱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框外,所述第一安装框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柱滑动;
第二支柱,一端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框的外侧上,并绕所述第一安装框的周侧分布;
第二安装框,所述第二支柱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框的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桶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连接轴,与所述第一支柱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支柱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轴对应的第一腰型孔,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框的外上,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腰型孔并位于所述第一支柱外;
第二连接轴,与所述第二支柱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支柱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轴对应的第二腰型孔,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框的外侧上,所述第二连接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腰型孔并位于所述第二支柱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桶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两个第一挡板,所述两个第一挡板的中部相连接,并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柱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上,所述两个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框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腰型孔的相对两侧,所述两个第一挡板相互垂直,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另一端的周侧与任一所述第一挡板抵接,以带动所述两个第一挡板转动,并使得另一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一腰型孔围设行成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连接轴的第一固定空间;
两个第二挡板,所述两个第二挡板的中部相连接,并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柱远离所述第二安装框的一端上,所述两个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框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腰型孔的相对两侧,所述两个第二挡板相互垂直,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二连接轴的另一端的周侧与任一所述第二挡板抵接,以带动所述两个第二挡板转动,并使得另一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二腰型孔围设行成用于固定所述第二连接轴的第二固定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桶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棘轮,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柱上,所述第一棘轮与所述第一支柱一一对应,所述两个第一挡板安装在所述第一棘轮远离所述第一支柱的另一端上;
第一棘爪,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柱上,并与所述第一棘轮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棘爪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棘轮啮合,以使得所述第一棘轮单向旋转;
第二棘轮,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柱上,所述第二棘轮与所述第二支柱一一对应,所述两个第二挡板安装在所述第二棘轮远离所述第二支柱的另一端上;
第二棘爪,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柱上,并与所述第二棘轮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棘爪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棘轮啮合,以使得所述第二棘轮单向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桶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滑块,安装在所述第一棘爪朝向所述第一支柱的侧面上,所述第一支柱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对应的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块插设在所述第一滑动槽内;
第一卡扣,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动槽内,并远离所述第一棘轮,向远离所述第一棘轮的方向转动所述第一棘爪,以使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卡扣卡接;
第二滑块,安装在所述第二棘爪朝向所述第二支柱的侧面上,所述第二支柱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块对应的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块插设在所述第二滑动槽内;
第二卡扣,安装在所述第二滑动槽内,并远离所述第二棘轮,向远离所述第二棘轮的方向转动所述第二棘爪,以使得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卡扣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桶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万向轮,安装在所述底板远离所述第一支柱的端面上。
CN202320745052.6U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装桶框 Active CN2193400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45052.6U CN219340074U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装桶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45052.6U CN219340074U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装桶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40074U true CN219340074U (zh) 2023-07-14

Family

ID=87075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45052.6U Active CN219340074U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装桶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400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340074U (zh) 一种装桶框
CN112227569A (zh) 一种便于调节客厅使用面积的移动式隔断墙
CN211974637U (zh) 一种可折叠的房建施工防护栏
CN112061572A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用的收纳结构
CN211750059U (zh) 一种可伸展式医用置物车
CN207209889U (zh) 一种横向双工位堆高机
CN210767997U (zh) 一种多功能移动箱体
CN219895096U (zh) 一种节约空间的货架
CN216883917U (zh) 一种法兰放置架
CN114249007A (zh) 一种除尘滤袋笼骨架收纳装置
CN219487990U (zh) 一种升降折叠式仓储笼
CN215099032U (zh) 一种输送辊存放支架
CN210632164U (zh) 一种血液检测试管固定盒
CN212374023U (zh) 一种注射剂滚装设备
CN213876608U (zh) 一种计算机用外接存储设备管理装置
CN210977260U (zh) 一种带有折叠登高梯的拣货车
CN211070156U (zh) 一种实验室多功能试剂架
CN214825419U (zh) 一种药学部新型药品存放装置
CN219796704U (zh) 一种土地工程测绘装置
CN220097097U (zh) 电池包壳体转运料架
CN213974124U (zh) 一种定制家具板件移动装置
CN217804772U (zh) 横杆物流箱
CN216967737U (zh) 一种顶盖外板工位器具
CN220974891U (zh) 一种折叠式砖块放置架
CN219249525U (zh) 电动升降橱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