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39351U - 安装机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安装机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39351U
CN219339351U CN202320202668.9U CN202320202668U CN219339351U CN 219339351 U CN219339351 U CN 219339351U CN 202320202668 U CN202320202668 U CN 202320202668U CN 219339351 U CN219339351 U CN 2193393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driving
shaft
transmission
bevel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0266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冲
肖冠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0266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393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393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393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配件领域,公开了一种安装机构及车辆。该安装机构包括安装座和传动机构,安装座上转动设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传动机构包括驱动轴、传动件和驱动件,驱动件用于带动驱动轴转动,传动件与驱动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传动连接,驱动轴能够通过传动件带动第二转轴转动,并能够带动安装座围绕第一转轴转动。该车辆包括上述的安装机构和安装在安装机构上的车载显示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机构通过一个驱动件即可实现第二转轴和安装座的转动,进而使得处于第二转轴上的车载显示屏能够沿着两个方向运动,结构简单、采用的零部件少,进而减少产品成本,且能够减少安装机构的空间占用。

Description

安装机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配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安装机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汽车在娱乐化、智能化上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移动设备的日益普及,使得车载多媒体的功能、形式日趋丰富,显示终端是汽车的标配。但受布置条件限制,显示终端往往设计在主驾与副驾中间。为了解决显示终端反光给乘客造成的不好的体验,现在车载显示终端往往都具备可进行俯仰调节和左右调节的功能。
比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12929480U公开了一种车载显示屏,包括显示屏本体和执行机构,该执行机构的结构是利用两个气缸进行驱动,通过俯仰调节机构和左右调节机构分别实现显示终端的俯仰调节和左右调节的功能。该种调节方式通过两个动力源分别实现两个方向的运动,结构复杂、零部件多、产品成本高,且增加空间占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装机构及车辆。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装机构,适于安装车载显示屏,包括: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转动设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适于与安装基础连接,所述第二转轴适于与车载显示屏连接;
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驱动轴、传动件和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驱动轴转动,所述传动件与所述驱动轴、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传动连接,并配置为:
所述驱动轴能够通过所述传动件带动所述第二转轴转动,并能够带动所述安装座围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
可选地,所述传动件包括:
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
两个第一摆臂,两个所述第一摆臂间隔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上;
两个第一拨盘,两个所述第一拨盘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一传动轴上,所述第二转轴上的所述第一拨盘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摆臂的位置相对,所述第一传动轴上的所述第一拨盘与另一个所述第一摆臂的位置相对,所述第一摆臂配置为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拨盘转动;
第一齿轮组件,所述第一齿轮组件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转轴伸入至所述安装座的内部,所述第一锥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的伸入至所述安装座的内部的一端,所述第二锥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外周。
可选地,第一传动轴的外周间隔设有两个第一摆座,每个所述第一摆座上设有一个所述第一摆臂。
可选地,所述第一摆座的与所述第一拨盘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一避让槽。
可选地,所述第一拨盘的外周沿着其周向方向至少设有一个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沿着所述第一拨盘的径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摆臂的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配合的第一拨杆。
可选地,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一传动轴分别位于所述驱动轴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摆臂的延伸方向相同。
可选地,所述驱动轴由所述第二转轴形成,所述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二转轴转动,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一转轴之间通过所述传动件传动连接,并配置为:
所述第二转轴能够通过所述传动件带动所述安装座围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
可选地,所述传动件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三锥齿轮和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一转轴伸入至所述安装座的内部,所述第三锥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的伸入至所述安装座的内部的一端,所述第四锥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周。
可选地,所述驱动轴由所述第二转轴形成,所述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二转轴转动,所述传动件包括:
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
第二摆臂,所述第二摆臂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上;
第二拨盘,所述第二拨盘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与所述第二摆臂相对应的位置处,所述第二摆臂配置为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拨盘转动;
第二齿轮组件,所述第二齿轮组件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三锥齿轮和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的伸入至所述安装座的内部的一端,所述第四锥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外周。
可选地,第二传动轴的外周设有第二摆座,所述第二摆臂设置在所述第二摆座上。
可选地,所述第二摆座的与所述第二拨盘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二避让槽。
可选地,所述第二拨盘的外周沿着其周向方向至少设有一个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沿着所述第二拨盘的径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摆臂的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配合的第二拨杆。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安装机构和安装在所述安装机构上的车载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机构通过一个驱动件即可实现第二转轴和安装座的转动,进而使得处于第二转轴上的车载显示屏能够沿着两个方向运动,结构简单、采用的零部件少,进而减少产品成本,且能够减少安装机构的空间占用。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驱动轴由第一转轴形成时的安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驱动轴由第一转轴形成时的安装机构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驱动轴由第一转轴形成时的安装机构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转轴的设置方式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侧视角下的所述车载显示屏的运动过程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俯视角下的所述车载显示屏的运动过程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传动件包括第二传动轴时的安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传动件包括第二传动轴时的安装机构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传动件包括第一传动轴时的安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传动件包括第一传动轴时的安装机构的第一侧面的剖面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传动件包括第一传动轴时的安装机构的第二侧面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安装座;11、侧板;12、底板;2、第一转轴;3、第二转轴;31、插孔;4、车载显示屏;5、驱动轴;6、传动件;61、第一传动轴;62、第一摆臂;621、第一拨杆;63、第一拨盘;631、第一滑槽;64、第一锥齿轮;65、第二锥齿轮;66、第一摆座;661、第一避让槽;7、驱动件;71、输出轴;8、第三锥齿轮;81、第四锥齿轮;82、第二传动轴;83、第二摆臂;831、第二拨杆;84、第二拨盘;841、第二滑槽;85、第二摆座;851、第二避让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方式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安装机构适于安装车载显示屏,该安装机构包括安装座1和传动机构。
安装座1上转动设有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3,第一转轴2适于与安装基础连接,第二转轴3适于与车载显示屏4连接。其中,该处的转动是指安装座1与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3之间可相对转动,本申请中,第一转轴2与安装基础固定连接,即第一转轴2在工作过程中不发生转动,而安装座1可围绕着第一转轴2的轴线转动。第二转轴3转动设置在安装座1上,进而可通过第二转轴3带动车载显示屏4围绕着第二转轴3的轴线转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安装基础则是车辆内室的用于安装显示终端的结构。传动机构包括驱动轴5、传动件6和驱动件7,驱动件7用于带动驱动轴5转动,传动件6与驱动轴5、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3传动连接,驱动轴5能够通过传动件6带动第二转轴3转动,并能够带动安装座1围绕第一转轴2转动,进而使得驱动件7能够带动车载显示屏4围绕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3的轴线方向转动。进一步优化地,第一转轴2的轴线与第二转轴3的轴线垂直,且第一转轴2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第二转轴3沿着水平方向延伸,进而可实现车载显示屏4的俯仰调节和左右调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机构通过一个驱动件7即可实现第二转轴3和安装座1的转动,进而使得处于第二转轴3上的车载显示屏4能够沿着两个方向运动,结构简单、采用的零部件少,进而减少产品成本,且能够减少安装机构的空间占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结合图9至图11所示,传动件6包括第一传动轴61、两个第一摆臂62、两个第一拨盘63以及第一齿轮组件。
第一传动轴61转动设置在安装座1上,且第一传动轴6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转轴3的延伸方向相同。两个第一摆臂62间隔设置在驱动轴5上,驱动件7带动驱动轴5转动,进而带动两个第一摆臂62沿着驱动轴5的轴线摆动。第二转轴3上的第一拨盘63与其中一个第一摆臂62的位置相对,第一传动轴61上的第一拨盘63与另一个第一摆臂62的位置相对,第一摆臂62配置为能够带动第一拨盘63转动。该种设计方式下,每个第一拨盘63对应一个第一摆臂62,进而可通过两个第一摆臂62的摆动带动两个第一拨盘63转动,以带动第二转轴3和第一传动轴61转动,进而带动处于第二转轴3上的车载显示屏4转动。第一齿轮组件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锥齿轮64和第二锥齿轮65,第一锥齿轮64和第二锥齿轮65的轴线垂直,以通过第一锥齿轮64和第二锥齿轮65改变传动方向。第一转轴2伸入至安装座1的内部,第一锥齿轮64设置在第一转轴2的伸入至安装座1的内部的一端,第二锥齿轮65设置在第一传动轴61的外周。具体地,第一转轴2与安装基础固定连接,且第一转轴2的远离安装基础的一端伸入至安装座1的内部,第一锥齿轮64安装在第一转轴2的伸入至安装座1的内部的一端,以减少空间占用。
如图9所示,第一传动轴61的外周间隔设有两个第一摆座66,每个第一摆座66上设有一个第一摆臂62,其中,第一摆座66作为第一摆臂62的安装件,可增加第一摆臂62安装的牢固性。进一步优化地,为了避免第一摆座66影响第一拨盘63的转动,可在第一摆座66的与第一拨盘63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一避让槽661,使得第一摆座66和第一拨盘63在转动过程中互不影响,同时,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减少空间占用。
结合图9至图11所示,第一拨盘63的外周沿着其周向方向至少设有一个第一滑槽631,第一滑槽631沿着第一拨盘63的径向方向延伸,第一摆臂62的端部设有与第一滑槽631滑动配合的第一拨杆621。工作过程中,第一拨杆621转动至第一滑槽631内,并通过第一拨杆621的转动,使得第一拨杆621在第一滑槽631内滑动,进而推动第一拨盘63沿着第一传动轴61的轴线转动,以带动第一传动轴61转动,再通过第一锥齿轮64和第二锥齿轮65的配合,使得第二锥齿轮65围绕第一转轴2的轴线转动,进而带动安装座1围绕第一转轴2的轴线转动。其中,第一滑槽631优选为四个,可确保第一拨盘63的结构强度的同时减少第一拨盘63的重量。
具体地,如图9所示,第二转轴3和第一传动轴61分别位于驱动轴5的两侧,两个第一摆臂62的延伸方向相同。该种设计方式下,驱动轴5在转动过程中,两个第一摆臂62先后拨动第二转轴3和第一传动轴61上的第一拨盘63,进而使得第二转轴3和第一传动轴61先后转动,即能够使得车载显示屏4的俯仰调节和左右调节分开进行,使得车载显示屏4的运动具备了不同的层次,给乘客较高的科技感。
该种设计方式下的安装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车载显示屏4和第二转轴3固连在一起,第二转轴3和第一传动轴61上分别固连有第一拨盘63,第一拨盘63上加工出若干条均布的第一滑槽631。驱动轴5上固连有两个第一摆座66,第一摆座66上设有第一摆臂62,第一摆臂62沿着垂直于第二转轴3的轴向方向延伸,且第一摆臂62的端部伸出第一摆座66的外周。第一摆座66的伸出端加工有第一拨杆621,第一拨杆621与第一滑槽631的位置相对。结合图10和图11所示,当驱动轴5转动到某一设计的位置时,第一滑槽631和第一拨杆621滑动配合,即驱动轴5的转动带动第一拨杆621在第一滑槽631内滑动,从而带动第一拨盘63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转轴3和第一传动轴61转动。
这样,设计好驱动轴5的初始位置,如图11所示,即驱动轴5上的第一拨杆621与第二转轴3上的第一滑槽631开始滑动配合,而驱动轴5上的第一拨杆621和第一传动轴61上的第一滑槽631未达到滑动配合的位置。通过驱动件7的转动,就实现了车载显示屏4先进行俯仰调节的功能。如图10所示,当驱动轴5上第一拨杆621和第二转轴3上的第一滑槽631刚好相互脱离,而驱动轴5上另一个第一拨杆621和第一传动轴61上的第一拨盘63的第一滑槽631刚好达到滑动配合的位置时,此时驱动件7继续工作,就实现了车载显示屏4左右调节的功能。上述两种运动连续起来,就实现了车载显示屏4先俯仰调节,后左右调节的功能。其中,车载显示屏4的运动路径如图5和图6所示。
同样的结构,设计好驱动轴5的初始位置,即驱动轴5上第一拨杆621和第一传动轴61上的第一拨盘63的第一滑槽631刚好达到滑动配合的位置时,驱动轴5上第一拨杆621和第二转轴3上的第一滑槽631仍处于滑动配合范围内,这样就实现了车载显示屏4先进行俯仰调节,后俯仰和左右调节同时进行的要求。
同样的结构,设计好驱动轴5的初始位置,即驱动轴5上的第一拨杆621和第一传动轴61上的第一滑槽631、驱动轴5上的第一拨杆621和第二转轴3上的第一滑槽631均处于滑动配合的位置,这样就实现了车载显示屏4的俯仰调节和左右调节同时调节。
结合图1至图3所示,驱动轴5由第二转轴3形成,此时,第二转轴2作为驱动轴5,驱动件7用于带动第二转轴2转动,第二转轴3与第一转轴2之间通过传动件6传动连接,第二转轴3能够通过传动件6带动安装座1围绕第一转轴2转动。该种设计方式,使得结构更加简单,可减少安装机构的空间占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传动件6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三锥齿轮8和第四锥齿轮81,第一转轴2伸入至安装座1的内部,第三锥齿轮8设置在第一转轴2的伸入至安装座1的内部的一端,第四锥齿轮81设置在第二转轴3的外周。
该种设计方式下,车载显示屏4与第二转轴3固定连接在一起,固连的方式可选择螺钉连接或者焊接等,使得车载显示屏4与第二转轴3的运动状态保持一致。结合图3和图4所示,第二转轴3的端部设有插孔31,驱动件7的输出轴71插入至插孔31内,且插孔31为非圆形孔,即可实现驱动件7的输出轴71与第二转轴3的同步转动。第二转轴3的外周设有第四锥齿轮81,其中,第四锥齿轮81与第二转轴3可一体成型,增加结构强度。安装座1包括底板12和相对设置在底板12的两侧的侧板11,第二转轴3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在两个侧板11上,优选采用轴承连接的方式,增加转动的流畅性。其中一个侧板11的外侧设置驱动件7,驱动件7的输出轴71穿过该侧板11并与第二转轴3连接,其中,驱动件7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3个安装点固定到侧板11上。第一转轴2的外周设有第三锥齿轮8,第一转轴2与第三锥齿轮8可一体成型,增加结构强度。第一转轴2穿设在底板12上,且第一转轴2与底板12之间通过轴承连接,增加转动的流畅性。
使用时,驱动件7带动第二转轴3转动,即可实现车载显示屏4的俯仰调节,并且,第二转轴3上设有第二锥齿轮65,第一转轴2上设有第一锥齿轮64,第一锥齿轮64与第二锥齿轮65啮合在一起,由于第一锥齿轮64是固定不动的,所以由于齿轮啮合的相互作用,第二锥齿轮65同时又绕着第一锥齿轮64的轴线转动,继而带动安装座1和车载显示屏4绕着第一锥齿轮64的轴线转动,即角度调节(优选为向左调节)。这样最终就实现了车载显示屏4在进行俯仰调节的同时,又实现了角度调节(向左调节),通过控制调节到位后,车载显示屏4就能正对驾驶员,避免车载显示屏4的反光,给驾驶员极佳的体验。该种安装机构通过一个驱动件7便实现了两个方向的运动,结构简单,产品成本低。
结合图7和图8所示,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轴5由第二转轴3形成,驱动件7用于带动第二转轴3转动,传动件6包括第二传动轴82、第二摆臂83、第二拨盘84以及第二齿轮组件。
第二传动轴82转动设置在安装座1上,其中,第二传动轴82的延伸方向与第二转轴3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二摆臂83设置在第二转轴3上。第二拨盘84设置在第二传动轴82的与第二摆臂83相对应的位置处,第二摆臂83配置为能够带动第二拨盘84转动,进而能够带动第二传动轴82转动。第二齿轮组件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三锥齿轮8和第四锥齿轮81,第三锥齿轮8设置在第一转轴2的伸入至安装座1的内部的一端,第四锥齿轮81设置在第二传动轴82的外周
其中,第四锥齿轮81设置在第二传动轴82的外周,即可通过第二传动轴82的转动带动第四锥齿轮81转动,进而带动第三锥齿轮8转动,即可实现安装座1与车载显示屏4的转动。
第二传动轴82的外周设有第二摆座85,第二摆臂83设置在第二摆座85上。其中,第二摆座85作为第二摆臂83的安装件,可增加第二摆臂83安装的牢固性。进一步优化地,为了避免第二摆座85影响第二拨盘84的转动,第二摆座85的与第二拨盘84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二避让槽851,使得第二摆座85和第二拨盘84在转动过程中互不影响,同时,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减少空间占用。
结合图7和图8所示,第二拨盘84的外周沿着其周向方向至少设有一个第二滑槽841,第二滑槽841沿着第二拨盘84的径向方向延伸,第二摆臂83的端部设有与第二滑槽841滑动配合的第二拨杆831。工作过程中,第二拨杆831转动至第二滑槽841内,并通过第二拨杆831的转动,使得第二拨杆831在第二滑槽841内滑动,进而推动第二拨盘84沿着第二传动轴82的轴线转动,以带动第二传动轴82转动,再通过第四锥齿轮81和第三锥齿轮8的配合,使得第三锥齿轮8围绕第一转轴2的轴线转动,进而带动安装座1围绕第一转轴2的轴线转动。其中,第二滑槽841优选为四个,可确保第二拨盘84的结构强度的同时减少第二拨盘84的重量。
车载显示屏4和第二转轴3固连在一起,并且第二转轴3直接跟驱动件7的输出轴71相配合,这样驱动件7运行时,即可带动第二转轴3转动,从而带动了车载显示屏4转动,实现了车载显示屏4先俯仰调节的功能。第二转轴3上固连有第二摆座85,第二摆座85上设有第二摆臂83,第二摆臂83沿着垂直于第二转轴3的方向延伸,且第二摆臂83的端部伸出第二摆座85的外侧,第二摆臂83的伸出端加工有第二拨杆831。
第二传动轴82上固连有第二拨盘84,第二拨盘84上加工出若干条均布的第二滑槽841,当第二转轴3转动到某一设计的位置时,第二滑槽841和第二拨杆831滑动配合,即第二转轴3的转动带动第二拨杆831在第二滑槽841内滑动,从而带动第二传动轴82转动。当第二转轴3在其他位置转动时,由于第二滑槽841和第二拨杆831没有接触配合,从而第二转轴3独立转动,而不带动第二传动轴82转动。
这样,设计好第二转轴3的初始位置,即第二转轴3先转过一定的角度后,第二转轴3上第二拨杆831和第二传动轴82上的第二滑槽841开始滑动配合,通过驱动件7的驱动,就实现了车载显示屏4先进行俯仰调节,后俯仰和左右调节同时进行的要求。使得车载显示屏4的运动具备了不同的层次,给乘客较高的科技感。
同样的结构,设计好第二转轴3的初始位置,即第二转轴3上第二拨杆831和第二传动轴82上的第二滑槽841直接滑动配合,这样就实现了车载显示屏4的俯仰调节和左右调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安装机构和安装在安装机构上的车载显示屏。该处的安装机构包括上述的安装机构的全部技术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方式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方式,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安装机构,适于安装车载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1),所述安装座(1)上转动设有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3),所述第一转轴(2)适于与安装基础连接,所述第二转轴(3)适于与车载显示屏(4)连接;
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驱动轴(5)、传动件(6)和驱动件(7),所述驱动件(7)用于带动所述驱动轴(5)转动,所述传动件(6)与所述驱动轴(5)、第一转轴(2)和所述第二转轴(3)传动连接,并配置为:
所述驱动轴(5)能够通过所述传动件(6)带动所述第二转轴(3)转动,并能够带动所述安装座(1)围绕所述第一转轴(2)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6)包括:
第一传动轴(61),所述第一传动轴(61)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上;
两个第一摆臂(62),两个所述第一摆臂(62)间隔设置在所述驱动轴(5)上;
两个第一拨盘(63),两个所述第一拨盘(63)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3)和所述第一传动轴(61)上,所述第二转轴(3)上的所述第一拨盘(63)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摆臂(62)的位置相对,所述第一传动轴(61)上的所述第一拨盘(63)与另一个所述第一摆臂(62)的位置相对,所述第一摆臂(62)配置为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拨盘(63)转动;
第一齿轮组件,所述第一齿轮组件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锥齿轮(64)和第二锥齿轮(65),所述第一转轴(2)伸入至所述安装座(1)的内部,所述第一锥齿轮(64)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2)的伸入至所述安装座(1)的内部的一端,所述第二锥齿轮(65)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轴(61)的外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传动轴(61)的外周间隔设有两个第一摆座(66),每个所述第一摆座(66)上设有一个所述第一摆臂(6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座(66)的与所述第一拨盘(63)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一避让槽(66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拨盘(63)的外周沿着其周向方向至少设有一个第一滑槽(631),所述第一滑槽(631)沿着所述第一拨盘(63)的径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摆臂(62)的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631)滑动配合的第一拨杆(62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3)和所述第一传动轴(61)分别位于所述驱动轴(5)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摆臂(62)的延伸方向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5)由所述第二转轴(3)形成,所述驱动件(7)用于带动所述第二转轴(3)转动,所述第二转轴(3)与所述第一转轴(2)之间通过所述传动件(6)传动连接,并配置为:
所述第二转轴(3)能够通过所述传动件(6)带动所述安装座(1)围绕所述第一转轴(2)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6)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三锥齿轮(8)和第四锥齿轮(81),所述第一转轴(2)伸入至所述安装座(1)的内部,所述第三锥齿轮(8)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2)的伸入至所述安装座(1)的内部的一端,所述第四锥齿轮(81)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3)的外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5)由所述第二转轴(3)形成,所述驱动件(7)用于带动所述第二转轴(3)转动,所述传动件(6)包括:
第二传动轴(82),所述第二传动轴(82)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上;
第二摆臂(83),所述第二摆臂(83)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3)上;
第二拨盘(84),所述第二拨盘(84)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轴(82)的与所述第二摆臂(83)相对应的位置处,所述第二摆臂(83)配置为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拨盘(84)转动;
第二齿轮组件,所述第二齿轮组件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三锥齿轮(8)和第四锥齿轮(81),所述第三锥齿轮(8)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2)的伸入至所述安装座(1)的内部的一端,所述第四锥齿轮(81)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轴(82)的外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二传动轴(82)的外周设有第二摆座(85),所述第二摆臂(83)设置在所述第二摆座(85)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摆座(85)的与所述第二拨盘(84)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二避让槽(851)。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拨盘(84)的外周沿着其周向方向至少设有一个第二滑槽(841),所述第二滑槽(841)沿着所述第二拨盘(84)的径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摆臂(83)的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二滑槽(841)滑动配合的第二拨杆(831)。
1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安装机构和安装在所述安装机构上的车载显示屏。
CN202320202668.9U 2023-01-17 2023-01-17 安装机构及车辆 Active CN2193393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02668.9U CN219339351U (zh) 2023-01-17 2023-01-17 安装机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02668.9U CN219339351U (zh) 2023-01-17 2023-01-17 安装机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39351U true CN219339351U (zh) 2023-07-14

Family

ID=87097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02668.9U Active CN219339351U (zh) 2023-01-17 2023-01-17 安装机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393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198321B1 (ko) 차량용 후시경의 위치결정장치
US8556762B2 (en) Power seat height adjuster mechanism
CN113022458A (zh) 一种屏幕的滑移旋转机构及汽车
CN102653248A (zh) 具有数个调节功能的车辆座椅的电动调节设备的致动器
CN111959356B (zh) 一种连续式电动调角器系统
CN219339351U (zh) 安装机构及车辆
JP2004519765A (ja) 乗物用のクラッチペダ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自動車用のペダルボックスモジュール
CN110690550A (zh) 一种天线装置
CN214822999U (zh) 一种可调位置汽车中控屏
JPH06510258A (ja) シート位置の垂直方向の調整装置
CN115158438B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转向柱及汽车
CN207433506U (zh) 踏板总成
CN201696554U (zh) 汽车后视镜换向装置中的齿轮传动机构
CN220314889U (zh) 屏幕运动机构及车辆
CN207902106U (zh) 一种汽车后排出风口调节装置
US7651435B2 (e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of a vehicle
CN116494881A (zh) 用于车载中控屏的移动结构及车辆
CN218400411U (zh) 一种汽车旋转屏机构
JPS6337317Y2 (zh)
CN218966807U (zh) 一种外后视镜镜片角度调节装置及车辆
CN219339350U (zh) 侧转机构、显示屏组件和车辆
CN218703025U (zh) 显示终端执行机构、显示终端组件和车辆
CN214083976U (zh) 一种新型电动腰托驱动器
CN215513334U (zh) 一种车辆用旋转升降座椅
CN216969440U (zh) 一种采用双电动滑轨相对位移驱动的座椅旋转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