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31403U - 空气炸锅 - Google Patents

空气炸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31403U
CN219331403U CN202320022952.8U CN202320022952U CN219331403U CN 219331403 U CN219331403 U CN 219331403U CN 202320022952 U CN202320022952 U CN 202320022952U CN 219331403 U CN219331403 U CN 2193314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pot
air fryer
handle
mat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2295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华
李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2295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314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314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314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炸锅,空气炸锅包括锅体、包括锅沿的内锅以及锅盖,内锅可选择性地置于锅体内或位于锅体外。锅盖包括微动开关和触发组件,锅盖可选择性地打开或盖合锅体,空气炸锅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空气炸锅处于第一状态时,内锅置于锅体内,锅盖盖合锅体并带动触发组件抵接于锅沿与微动开关之间,以触发微动开关;空气炸锅处于第二状态时,触发组件与锅沿间隔,以停止触发微动开关。如此,当锅盖打开锅体或者内锅从锅体中取出时,微动开关关闭,如此有助于保证空气炸锅处于第二状态时用户使用的安全性。此外,通过在内锅设置锅沿,触发组件触发微动开关开启或者关闭的机制简单,有助于方便制造。

Description

空气炸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器技术领域的发展,家用电器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涌现出了诸如多功能炒锅、空气炸锅等新型的家用电器。
然而,现有的家用电器例如空气炸锅大部分仅设有炸桶检测机构,无开盖检测机构,在产品工作过程中,当用户打开空气炸锅的盖子观察烹饪状态时,加热元件和电机仍然处于通电工作状态,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少部分空气炸锅设有单独的炸桶检测结构和开盖检测机构,但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空气炸锅,以改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空气炸锅,空气炸锅包括锅体、包括锅沿的内锅以及锅盖,内锅可选择性地置于锅体内或位于锅体外。锅盖包括微动开关和触发组件,锅盖可选择性地打开或盖合锅体,空气炸锅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空气炸锅处于第一状态时,内锅置于锅体内,锅盖盖合锅体并带动触发组件抵接于锅沿与微动开关之间,以触发微动开关;空气炸锅处于第二状态时,触发组件与锅沿间隔,以停止触发微动开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锅盖还包括盖体本体,微动开关装配于盖体本体,触发组件可移动地装配于盖体本体,触发组件相对盖体本体的移动可选择性地抵接于微动开关或与微动开关间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触发组件包括开关配合件以及把手配合件,开关配合件可移动地装配于盖体本体,微动开关位于开关配合件的移动路径。把手配合件可移动地装配于盖体本体,把手配合件的移动方向与开关配合件的移动方向相区别,空气炸锅处于第二状态时,开关配合件位于把手配合件的移动路径,把手配合件相对盖体本体的移动带动开关配合件朝向微动开关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把手配合件位于盖体本体内;锅沿包括锅沿本体或把手,在锅沿包括把手的情况下,把手包括把手本体和凸柱,凸柱凸设于把手本体的表面。空气炸锅处于第一状态时,凸柱至少部分地位于盖体本体内并抵接于把手配合件;空气炸锅处于第二状态时,凸柱与把手配合件间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开关配合件沿第一方向可滑动地装配于盖体本体,微动开关、开关配合件以及把手配合件依次沿第一方向分布。把手配合件沿第二方向可滑动地装配于盖体本体,把手配合件具有配合面,配合面朝向开关配合件,配合面与微动开关在第一方向的间距沿第二方向渐变,把手配合件通过配合面抵接于开关配合件以带动开关配合件朝向微动开关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触发组件还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第一弹簧连接于把手配合件与盖体本体,第一弹簧适于为把手配合件提供朝盖体本体内移动的作用力;第二弹簧连接于开关配合件与盖体本体,第二弹簧适于为开关配合件提供朝把手配合件移动的作用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盖体本体设有相连通的安装腔和滑孔,滑孔贯穿盖体本体的表面,第二弹簧、开关配合件与微动开关均位于安装腔内,把手配合件包括圆台与滑杆,圆台连接于滑杆,滑杆可滑动地穿设滑孔,第一弹簧套设于滑杆并相抵于圆台与盖体本体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锅盖还包括限位环,限位环连接于盖体本体并位于滑孔外,限位环围绕滑杆,第一弹簧背离圆台的一端套设于限位环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空气炸锅还包括密封环,密封环连接于盖体本体,触发组件位于密封环围绕的空间外,空气炸锅处于第一状态时,密封环围绕内锅的锅口并抵接于内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空气炸锅还包括电控板和加热组件,电控板和加热组件电连接且均装配于锅盖,微动开关电连接于电控板的通电电路,处于第一状态的空气炸锅的微动开关导通通电电路,处于第二状态的空气炸锅的微动开关断开通电电路,加热组件包括电机、加热元件和风扇中的至少一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炸锅,内锅的锅沿便于内锅置于锅体内或从锅体内取出。空气炸锅处于第一状态时,内锅置于锅体内,锅盖盖合锅体并带动触发组件抵接于锅沿与微动开关之间,以触发微动开关,则微动开关可以导通所在电路,有助于空气炸锅在第一状态下的正常工作。空气炸锅处于第二状态时,触发组件与锅沿间隔,以停止触发微动开关,则微动开关可以断开所在电路,有助于保证在内锅没有放置于锅体内或锅盖没有盖合锅体的情况下用户使用空气炸锅的安全性。触发组件触发微动开关开启或者关闭的机制简单,方便制造的同时也有助于节约制造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空气炸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空气炸锅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在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的空气炸锅的触发组件与微动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的空气炸锅的触发组件与微动开关在另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空气炸锅10,空气炸锅10包括锅体11、包括锅沿122的内锅12以及锅盖13。内锅12可以置于锅体11内,锅盖13可以安装于锅体11。
内锅12可以用于容纳食物。内锅12可选择性地置于锅体11内或位于锅体11外。例如内锅12可以置于锅体11内,以便于空气炸锅10将内锅12的食物进行烹饪。又例如内锅12可以从锅体11内取出,以便于用户食用内锅12内的食物或者对内锅12进行清洗。
内锅12包括锅沿122,锅沿122便于内锅12置于锅体11内或从锅体11内取出,有助于方便用户的操作。
锅盖13可选择性地打开或盖合锅体11。例如锅盖13可以打开锅体11,以便于将内锅12置于锅体11内或将内锅12从锅体11内取出。又例如锅盖13可以盖合锅体11,以便于空气炸锅10可以将内锅12的食物进行烹饪或者避免灰尘落入锅体11内。
锅盖13可以作为掀盖式结构,例如锅盖13可以铰接于锅体11,则锅盖相对锅体11的转动可以实现打开锅体11,锅盖相对锅体11的转动也可以实现盖合锅体11。
锅盖13也可以作为开盖式结构,例如锅盖13可拆卸地安装于锅体11,锅盖13可以通过安装于锅体11以盖合锅体11,锅盖13也可以通过从锅体11上拆卸下来以打开锅体11。
在其他所述方式中,锅盖13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结构,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锅盖13包括微动开关14和触发组件15,触发组件15可以触发微动开关14的开启以导通所在电路,触发组件15也可以通过停止触发微动开关14,使微动开关14关闭以断开所在电路。例如微动开关14可以包括开关按键,触发组件15可以通过按压开关按键以开启微动开关14,触发组件15也可以通过松开开关按键以关闭微动开关14。
空气炸锅10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空气炸锅10处于第一状态时,内锅12置于锅体11内,锅盖13盖合锅体11并带动触发组件15抵接于锅沿122与微动开关14之间,以触发微动开关14;空气炸锅10处于第二状态时,触发组件15与锅沿122间隔,以停止触发微动开关14。
示例性地,当锅盖13盖合锅体11且内锅12位于锅体11时,微动开关14开启,此时触发组件15触发微动开关14开启,微动开关14导通所在电路,则空气炸锅10可以正常工作,如此有助于保证空气炸锅10在第一状态下的正常工作;当锅盖13打开锅体11或者内锅12从锅体11中取出时,此时触发组件15停止触发微动开关14,微动开关14断开所在电路,则空气炸锅10停止工作,如此有助于保证在内锅12没有放置于锅体11内或锅盖13没有盖合锅体11的情况下用户使用空气炸锅10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锅盖13还可以包括密封环132,密封环132连接于盖体本体131,触发组件15位于密封环132围绕的空间外。密封环132用以密封内锅12的锅口,例如空气炸锅10处于第一状态时,密封环132围绕内锅12的锅口并抵接于内锅12,如此有助于减少内锅12的热量散失,有助于提高空气炸锅10的加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锅盖13还可以包括盖体本体131,微动开关14装配于盖体本体131,触发组件15可移动地装配于盖体本体131,触发组件15相对盖体本体131的移动可选择性地抵接于微动开关14或与微动开关14间隔。示例性地,在触发组件15相对盖体本体131移动至抵接于微动开关14时,触发组件15触发微动开关14开启,空气炸锅10的电路导通,空气炸锅10可以正常工作;在触发组件15相对盖体本体131移动至与微动开关14间隔时,触发组件15停止触发微动开关14,微动开关14关闭,空气炸锅10的电路断开,空气炸锅10停止工作。如此,触发组件15触发微动开关14开启或者关闭的机制简单,有助于方便制造。
请一并参阅图3、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触发组件15可以包括开关配合件151以及把手配合件152,开关配合件151可移动地装配于盖体本体131,微动开关14位于开关配合件151的移动路径,例如开关配合件151可以相对盖体本体131沿盖体本体131的水平方向移动,微动开关14设于开关配合件151沿盖体本体131的水平方向移动的路径上,则开关配合件151可以沿盖体本体131的水平方向移动至抵接微动开关14,从而触发微动开关14的开启。
把手配合件152可移动地装配于盖体本体131,把手配合件152的移动方向与开关配合件151的移动方向相区别,把手配合件152相对盖体本体131的移动能够带动开关配合件151朝向微动开关14移动。示例性地,把手配合件152可以相对盖体本体131沿盖体本体131的竖直方向移动,空气炸锅10处于第一状态时,此时把手配合件152抵接于锅沿122,把手配合件152在锅沿122的作用下沿盖体本体131的竖直方向移动,把手配合件152相对盖体本体131的移动带动开关配合件151朝向微动开关14移动,此时微动开关14与开关配合件151接触,微动开关14开启,空气炸锅10工作。
当空气炸锅10处于第二状态时,开关配合件151位于把手配合件152沿盖体本体131的竖直方向移动的路径上,开关配合件151可以背离微动开关14移动,此时微动开关14与开关配合件151间隔,微动开关14关闭,空气炸锅10停止工作。
其中,“相区别”是指开关配合件151的移动路径与把手配合件152的移动路径两者分别沿不同的方向设置,例如开关配合件151的移动路径与把手配合件152的移动路径可以共面垂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把手配合件152位于盖体本体131内,例如锅盖13可以包括相对的内表面133与外表面134,内表面133相对外表面134靠近内锅12,把手配合件152可以位于盖体本体131内并与内表面133齐平,如此有助于避免把手配合件152外露于盖体本体131而导致人为误触发微动开关14,有助于保证用户使用空气炸锅10的安全性。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把手配合件152也可以位于锅盖13的内表面133与外表面134之间,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锅沿122可以包括锅沿本体1221或把手121,在锅沿122包括锅沿本体1221的情况下,当空气炸锅10处于第一状态时,把手配合件152抵接于锅沿本体1221,有助于简化内锅12的结构,方便制造。
在锅沿122包括把手121的情况下,把手121便于内锅12置于锅体11内或从锅体11内取出。当空气炸锅10处于第一状态时,把手配合件152抵接于把手121,把手121一物两用,提高使用效率。此外,由于锅沿122包括把手121,则内锅12无需增大内锅12边缘的尺寸以抵接触发组件15,有助于节约内锅12制造的成本。
在锅沿122包括把手121的情况下,把手121可以包括把手本体1211和凸柱1212,凸柱1212凸设于把手本体1211的表面,凸柱1212可以选择性地抵接把手配合件152或者与把手配合件152间隔。
示例性地,空气炸锅10处于第一状态时,凸柱1212至少部分地位于盖体本体131内并抵接于把手配合件152,把手配合件152在凸柱1212的作用下沿盖体本体131的竖直方向移动,把手配合件152相对盖体本体131的移动带动开关配合件151朝向微动开关14移动,此时微动开关14与开关配合件151接触,微动开关14开启,空气炸锅10工作。
空气炸锅10处于第二状态时,凸柱1212与把手配合件152间隔,此时微动开关14与开关配合件151间隔,微动开关14关闭,空气炸锅10停止工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开关配合件151沿第一方向X可滑动地装配于盖体本体131,微动开关14、开关配合件151以及把手配合件152依次沿第一方向X分布,把手配合件152沿第二方向Y可滑动地装配于盖体本体131,如此有助于保证锅盖13结构的紧凑性。
其中,第一方向X可以为与开关配合件151移动的路径平行的方向,第二方向Y可以为与把手配合件152移动的路径平行的方向,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共面垂直。
把手配合件152可以具有配合面1521,配合面1521朝向开关配合件151,配合面1521与微动开关14在第一方向X的间距沿第二方向Y渐变,把手配合件152通过配合面1521抵接于开关配合件151以带动开关配合件151朝向微动开关14移动,如此有助于保证把手配合件152与开关配合件151接触过渡的平稳性。
示例性地,配合面1521可以为配合弧面,开关配合件151具有接触弧面,则把手配合件152可以通过配合弧面抵接于接触弧面以带动开关配合件151移动,如此有助于减少把手配合件152与开关配合件151接触时的磨损,同时也有助于保证把手配合件152与开关配合件151接触过渡的平稳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触发组件15还可以包括第一弹簧153,第一弹簧153连接于把手配合件152与盖体本体131,第一弹簧153适于为把手配合件152提供朝盖体本体131内移动的作用力。第一弹簧153可以对把手配合件152进行复位,有助于保证触发组件15的正常工作。
触发组件15还可以包括第二弹簧154,第二弹簧154连接于开关配合件151与盖体本体131,第二弹簧154适于为开关配合件151提供朝把手配合件152移动的作用力。第二弹簧154可以对开关配合件151进行复位,有助于保证触发组件15的正常工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盖体本体131设有安装腔1311和滑孔1312,安装腔1311和滑孔1312相连通。第二弹簧154、开关配合件151与微动开关14均位于安装腔1311。把手配合件152包括圆台1522与滑杆1523,圆台1522连接于滑杆1523,圆台1522有助于保证把手配合件152滑动时的平稳性。滑杆1523可滑动地穿设滑孔1312,第一弹簧153套设于滑杆1523并相抵于圆台1522与盖体本体131之间。
如此,当处于第一状态的空气炸锅10的凸柱1212抵接滑杆1523时,滑杆1523可以带动圆台1522沿盖体本体131的竖直方向朝向开关配合件151滑动;当处于第二状态的空气炸锅10的凸柱1212与滑杆1523间隔时,第一弹簧153对圆台1522进行复位,圆台1522可以带动滑杆1523沿盖体本体131的竖直方向背离开关配合件151滑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锅盖13还可以包括限位环1313,限位环1313可以连接于盖体本体131并位于滑孔1312外,限位环1313围绕滑杆1523,第一弹簧153背离圆台1522的一端套设于限位环1313外,如此,限位环1313可以限位滑杆1523的移动路径,有助于保证把手配合件152的正常工作。限位环1313同时也能限位第一弹簧153,有助于避免第一弹簧153松脱于盖体本体131影响触发组件15的正常工作。
其中,空气炸锅10处于第一状态时,圆台1522压缩第一弹簧153,开关配合件151压缩第二弹簧154。示例性地,当空气炸锅10处于第一状态时,滑杆1523在凸柱1212的作用下沿第二方向Y朝向靠近限位环1313的方向滑动,此时圆台1522与滑杆1523相对盖体本体131同步朝向限位环1313滑动,第一弹簧153被压缩,把手配合件152与开关配合件151接触,把手配合件152带动开关配合件151沿第一方向X朝向第二弹簧154滑动,第二弹簧154被压缩,把手配合件152带动开关配合件151触发微动开关14开启,空气炸锅10工作。
空气炸锅10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弹簧153复位把手配合件152,第二弹簧154复位开关配合件151。示例性地,当空气炸锅10处于第二状态时,滑杆1523与凸柱1212间隔,则第一弹簧153朝向恢复形变的方向带动圆台1522与滑杆1523沿第二方向Y背离限位环1313滑动,此时第一弹簧153恢复形变,把手配合件152与开关配合件151间隔,第二弹簧154朝向恢复形变的方向带动开关配合件151沿第一方向X背离第二弹簧154滑动,第二弹簧154恢复形变,开关配合件151与微动开关14间隔,空气炸锅10停止工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空气炸锅10还包括密封件16,密封件16安装于触发组件15背离微动开关14的一侧,例如密封件16可以安装于滑杆1523背离微动开关14的一侧。当空气炸锅10处于第一状态时,密封件16位于安装腔1311内,如此有助于避免内锅12内的蒸气通过安装腔1311进入锅盖13内,有助于避免蒸气影响锅盖13内的元器件例如电控板的正常工作,从而有助于维持空气炸锅10的正常工作。
空气炸锅10还可以包括电控板(图未示出)和加热组件17,电控板与加热组件17均装配于锅盖13,电控板与加热组件17电连接,电控板可用于控制加热组件17的工作状态。
微动开关14电连接于电控板的通电电路,处于第一状态的空气炸锅10的微动开关14导通通电电路,处于第二状态的空气炸锅10的微动开关14断开通电电路。如此,通过微动开关14可以选择性地导通或者断开加热组件17的通电电路,有助于简化空气炸锅10的结构,方便制造。
其中,加热组件17可以包括电机171、加热元件172和风扇中的至少一个,电机171、加热元件172、风扇等均与电控板电连接。则当空气炸锅10处于第一状态时,微动开关14导通电控板进而导通通电电路,空气炸锅10正常工作;当空气炸锅10处于第二状态时,微动开关14停止导通电控板进而断开通电电路,空气炸锅10停止工作。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炸锅10,内锅12的锅沿122便于内锅12置于锅体11内或从锅体11内取出。空气炸锅10处于第一状态时,内锅12置于锅体11内,锅盖13盖合锅体11并带动触发组件15抵接于锅沿122与微动开关14之间,以触发微动开关14,则微动开关14可以导通所在电路,有助于空气炸锅10在第一状态下的正常工作。空气炸锅10处于第二状态时,触发组件15与锅沿122间隔,以停止触发微动开关14,则微动开关14可以断开所在电路,有助于保证在内锅12没有放置于锅体11内或锅盖13没有盖合锅体11的情况下用户使用空气炸锅10的安全性。此外,触发组件15触发微动开关14开启或者关闭的机制简单,有助于方便制造。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术语“装配”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也可以是仅为表面接触,或者通过中间媒介的表面接触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特指或特殊结构。术语“一些实施方式”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实用新型中描述的不同实施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
包括锅沿的内锅,所述内锅可选择性地置于所述锅体内或位于所述锅体外;以及
锅盖,所述锅盖包括微动开关和触发组件,所述锅盖可选择性地打开或盖合所述锅体,所述空气炸锅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空气炸锅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内锅置于所述锅体内,所述锅盖盖合所述锅体并带动所述触发组件抵接于所述锅沿与所述微动开关之间,以触发所述微动开关;所述空气炸锅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触发组件与所述锅沿间隔,以停止触发所述微动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还包括盖体本体,所述微动开关装配于所述盖体本体,所述触发组件可移动地装配于所述盖体本体,所述触发组件相对所述盖体本体的移动可选择性地抵接于所述微动开关或与所述微动开关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组件包括均可移动地装配于所述盖体本体的开关配合件和把手配合件,所述微动开关位于所述开关配合件的移动路径,所述把手配合件的移动方向与所述开关配合件的移动方向相区别,所述把手配合件相对所述盖体本体的移动带动所述开关配合件朝向所述微动开关移动,所述空气炸锅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开关配合件位于所述把手配合件的移动路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配合件位于所述盖体本体内;所述锅沿包括锅沿本体或把手,在所述锅沿包括所述把手的情况下,所述把手包括把手本体和凸设于所述把手本体的表面的凸柱;
所述空气炸锅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凸柱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盖体本体内并抵接于所述把手配合件;所述空气炸锅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凸柱与所述把手配合件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配合件沿第一方向可滑动地装配于所述盖体本体,所述微动开关、所述开关配合件以及所述把手配合件依次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布;
所述把手配合件沿第二方向可滑动地装配于所述盖体本体,所述把手配合件具有朝向所述开关配合件的配合面,所述配合面与所述微动开关在所述第一方向的间距沿所述第二方向渐变,所述把手配合件通过所述配合面抵接于所述开关配合件以带动所述开关配合件朝向所述微动开关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组件还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连接于所述把手配合件与所述盖体本体,并适于为所述把手配合件提供朝所述盖体本体内移动的作用力;所述第二弹簧连接于所述开关配合件与所述盖体本体,并适于为所述开关配合件提供朝所述把手配合件移动的作用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本体设有相连通的安装腔和滑孔,所述滑孔贯穿所述盖体本体的表面,所述第二弹簧、所述开关配合件与所述微动开关均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把手配合件包括相连接的圆台与滑杆,所述滑杆可滑动地穿设所述滑孔,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滑杆并相抵于所述圆台与所述盖体本体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还包括限位环,所述限位环连接于所述盖体本体并位于所述滑孔外,所述限位环围绕所述滑杆,所述第一弹簧背离所述圆台的一端套设于所述限位环外。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炸锅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盖体本体的密封环,所述触发组件位于所述密封环围绕的空间外,所述空气炸锅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密封环围绕所述内锅的锅口并抵接于所述内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炸锅还包括电连接且均装配于所述锅盖的电控板和加热组件,所述微动开关电连接于所述电控板的通电电路,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所述空气炸锅的所述微动开关导通所述通电电路,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所述空气炸锅的所述微动开关断开所述通电电路,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电机、加热元件和风扇中的至少一个。
CN202320022952.8U 2023-01-05 2023-01-05 空气炸锅 Active CN2193314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22952.8U CN219331403U (zh) 2023-01-05 2023-01-05 空气炸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22952.8U CN219331403U (zh) 2023-01-05 2023-01-05 空气炸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31403U true CN219331403U (zh) 2023-07-14

Family

ID=87095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22952.8U Active CN219331403U (zh) 2023-01-05 2023-01-05 空气炸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314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68659B (zh) 烹饪器具
CN108968668B (zh) 烹饪器具
US6776086B1 (en) Safety switch for a food processor
JP7225411B2 (ja) 調理器具
GB2143410A (en) Cooking appliance with switching assembly
CN110853957A (zh) 一种智能按键开关
CN219331403U (zh) 空气炸锅
CN219397045U (zh) 杯组件及料理机
CN209789657U (zh) 一种新型食物料理机
CN109380977B (zh) 烹饪器具
CN213345388U (zh) 一种食物加工机
CN112294145B (zh) 料理机
CN110960062B (zh) 烹饪器具及其电源耦合器、超声波振子组件、锅盖
CN109656306B (zh) 家用电器及其控制组件
CN217544389U (zh) 开关机构及烹饪设备
CN215457405U (zh) 一种能实现开合盖检测的空气炸锅
JP3719143B2 (ja) 加熱調理器
CN111938464A (zh) 食物加工机
CN219877988U (zh) 一种少油的用于煎烤的烹饪设备
CN108968635B (zh) 烹饪器具
CN212689801U (zh) 门自锁机构及具有其的烹饪设备
CN215016359U (zh) 烹饪器具
CN215686964U (zh) 烹饪器具
CN114680581B (zh) 烹饪器具
CN215777287U (zh) 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