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29935U - 光伏逆变器的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伏逆变器的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29935U
CN219329935U CN202223060745.6U CN202223060745U CN219329935U CN 219329935 U CN219329935 U CN 219329935U CN 202223060745 U CN202223060745 U CN 202223060745U CN 219329935 U CN219329935 U CN 2193299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voltaic inverter
wind
frustum
heat dissipation
fan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6074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明
张建伟
宋辉
石红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olong Electric Yinchuan Transform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olong Electric Yinchuan Transform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olong Electric Yinchuan Transform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olong Electric Yinchuan Transform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6074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299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299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299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逆变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散热装置,安装于光伏逆变器的外壁,用以对光伏逆变器进行散热,该散热装置包括:盒体,包括用于贴合光伏逆变器的接触面及围挡于接触面相邻三侧边上的侧面;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锥台与风扇组件同轴设置,以通过锥台的直径较小端对风扇组件的风流进行破流,破流后的风源沿锥台的外周面移动,再通过各隔片之间,使得风源能够等份的从相邻的隔片之间送出,保证了风源向外送出的均一性,同时,为了尽量减小风源在连接管内的移动路径,本实施例中采用连接管沿两侧长度递减的方式,极大的保证了风源流入风道的移动最小距离。

Description

光伏逆变器的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逆变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光伏逆变器的功能是将太阳能板产生的直流电逆变成可以直接使用或者并入电网的交流电。在逆变器的运行过程中,IGBT模块和二极管这些元器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必须通过散热器传递到空气中,以保证元器件在工作温度范围内而不会失效。目前有自然散热和风冷散热两种散热方式,对于高功率高损耗的机器则必须采用风冷散热系统。
如现有技术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7693253U”公开了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器和风扇,散热器设置在光伏逆变器上,其包括壳体以及多个翅片,翅片平行排列设置在壳体内部,翅片相对于光伏逆变器竖立设置,其与壳体构成多个朝上的风道,风扇设置在壳体一竖直侧面的下部,并与壳体内部连通,风扇产生的气流沿着壳体的底面向另一竖直侧面流动。
其技术方案中采用风扇与风道垂直设置的方式实现对各风道进行降温,但是受距离影响,各风道内的风源难以保持大致相同,尤其是最远端与最近端的风道风源更是相距较大,因此散热均一性一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散热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散热装置,安装于光伏逆变器的外壁,用以对光伏逆变器进行散热,该散热装置包括:
盒体,包括用于贴合光伏逆变器的接触面及围挡于接触面相邻三侧边上的侧面;
翅片,沿接触面远离光伏逆变器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组,边侧的翅片与侧面之间、及中部相邻两组翅片之间各形成有风道;
风源组件,所述风源组件包括安装环及置于安装环安装有隔风机构及风扇组件,隔风机构用于对风扇组件的风源进行等份切割,所述隔风机构上分接有多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一插接至所述风道中。
优选的,所述隔风机构包括安装于安装环中的锥台,所述锥台与所述风扇组件的轴线重合,所述锥台直径较小的一端朝向所述风扇组件,所述锥台直径较大的一端与所述安装环之间固定安装有多组分隔片。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端部连通有一管道,所述管道覆盖与相邻的两组隔片之间,且管道的端面上还开设有位于两隔片之间的进风口。
优选的,多组所述翅片的底部之间呈沿中部向两侧长度递增的梯台结构,所述连接管的顶部之间呈沿中部向两侧长度递减的梯台结构。
优选的,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盒体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盖板呈L型结构、且其两水平边侧上均设置有一弯折部,弯折部呈L型结构,所述侧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弯折部相适配的导槽。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顶部还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安装有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散热装置,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锥台与风扇组件同轴设置,以通过锥台的直径较小端对风扇组件的风流进行破流,破流后的风源沿锥台的外周面移动,再通过各隔片之间,使得风源能够等份的从相邻的隔片之间送出,保证了风源向外送出的均一性,同时,为了尽量减小风源在连接管内的移动路径,本实施例中采用连接管沿两侧长度递减的方式,极大的保证了风源流入风道的移动最小距离,减小了风源的损耗,从而实现更优的散热均匀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散热装置的风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散热装置的风源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散热装置的管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散热装置的连接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盒体;11、接触面;12、侧面;2、翅片;21、风道;3、风源组件;31、安装环;32、隔风机构;321、锥台;322、隔片;33、风扇组件;34、连接管;341、管道;342、进风口;4、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5,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散热装置,安装于光伏逆变器的外壁,用以对光伏逆变器进行散热,该散热装置包括:
盒体1,包括用于贴合光伏逆变器的接触面11及围挡于接触面11相邻三侧边上的侧面12;
翅片2,沿接触面11远离光伏逆变器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组,边侧的翅片2与侧面12之间、及中部相邻两组翅片2之间各形成有风道21;
风源组件3,风源组件3包括安装环31及置于安装环31安装有隔风机构32及风扇组件33,隔风机构32用于对风扇组件33的风源进行等份切割,隔风机构32上分接有多组连接管34,连接管34一一插接至风道21中,在本实施中连接管34可采用与下方的侧面12固定连接,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亦可活动插接的方式,若采用活动插接的方式,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使连接管34与接触面11相固定。
参照图4,进一步来说,本实施例中隔风机构32包括安装于安装环31中的锥台321,锥台321与风扇组件33的轴线重合,锥台321直径较小的一端朝向风扇组件33,锥台321直径较大的一端与安装环31之间固定安装有多组分隔片322,通过锥台321与风扇组件33同轴设置,以通过锥台321的直径较小端对风扇组件33的风流进行破流,破流后的风源沿锥台321的外周面移动,再通过各隔片322之间,使得风源能够等份的从相邻的隔片322之间送出,保证了风源向外送出的均一性。
参照图5,再进一步来说,上述的连接管34的端部连通有一管道341,管道341覆盖与相邻的两组隔片322之间,且管道341的端面上还开设有位于两隔片322之间的进风口342,切割后的风源经由相邻的两隔片322进入到进风口342后,再经由连接管34将等风速的风源送至风道21中,从而实现对个翅片2的散热操作。
参照图3-5,具体的是,为了进一步保证风源的均一性,多组翅片2的底部之间呈沿中部向两侧长度递增的梯台结构,连接管34的顶部之间呈沿中部向两侧长度递减的梯台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由于安装环31呈环装结构,因此多组连接管34在排布时,其向上延伸的长度难以保持相同,因此为了尽量减小风源在连接管34内的移动路径,本实施例中采用连接管34沿两侧长度递减的方式,极大的保证了风源流入风道21的移动最小距离,减小了风源的损耗,从而实现更优的散热均匀效果。
参照图1,还有就是说,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盖板4,盖板4可拆卸连接于盒体1的外侧,设置的盖板4用以对翅片2的保护,亦能减小风源的流失。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盖板4呈L型结构、且其两水平边侧上均设置有一弯折部,弯折部呈L型结构,侧面12上开设有与弯折部相适配的导槽,其中为了避免盖板4在固定后移动,可在弯折部上螺纹连接有一锁止螺栓,用于与侧面12相抵接,以实现对盖板4的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盖板4的顶部还开设有通孔,通孔中安装有过滤网,其中,设置的过滤网在不降低散热效果的同时,亦能避免杂物掉落至风道21中影响散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散热装置,安装于光伏逆变器的外壁,用以对光伏逆变器进行散热,其特征在于,该散热装置包括:
盒体,包括用于贴合光伏逆变器的接触面及围挡于接触面相邻三侧边上的侧面;
翅片,沿接触面远离光伏逆变器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组,边侧的翅片与侧面之间、及中部相邻两组翅片之间各形成有风道;
风源组件,所述风源组件包括安装环及置于安装环安装有隔风机构及风扇组件,隔风机构用于对风扇组件的风源进行等份切割,所述隔风机构上分接有多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一插接至所述风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风机构包括安装于安装环中的锥台,所述锥台与所述风扇组件的轴线重合,所述锥台直径较小的一端朝向所述风扇组件,所述锥台直径较大的一端与所述安装环之间固定安装有多组分隔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的端部连通有一管道,所述管道覆盖与相邻的两组隔片之间,且管道的端面上还开设有位于两隔片之间的进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翅片的底部之间呈沿中部向两侧长度递增的梯台结构,所述连接管的顶部之间呈沿中部向两侧长度递减的梯台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盒体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呈L型结构、且其两水平边侧上均设置有一弯折部,弯折部呈L型结构,所述侧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弯折部相适配的导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顶部还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安装有过滤网。
CN202223060745.6U 2022-11-17 2022-11-17 光伏逆变器的散热装置 Active CN2193299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60745.6U CN219329935U (zh) 2022-11-17 2022-11-17 光伏逆变器的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60745.6U CN219329935U (zh) 2022-11-17 2022-11-17 光伏逆变器的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29935U true CN219329935U (zh) 2023-07-11

Family

ID=87061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60745.6U Active CN219329935U (zh) 2022-11-17 2022-11-17 光伏逆变器的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299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197704A1 (zh) 应用于光伏逆变器的散热结构
CN101799709A (zh) 一种三风道散热风道结构的刀片服务器
CN219329935U (zh) 光伏逆变器的散热装置
CN203445476U (zh) 一种电源柜
CN201478995U (zh) 一种大功率变流器电源柜的散热结构
CN115296464B (zh) 一种脱气器防爆电机保护装置
CN213817019U (zh) 预装式变电站
CN212082037U (zh) 一种减压扩散炉净化台散热装置
CN210223056U (zh) 一种散热交通信号灯
CN113048454A (zh) 灯体散热系统
CN112218488A (zh) 一种变频柜的散热风道结构
CN201315544Y (zh) 一种风力发电设备功率柜功率模块单元风冷散热装置
CN202551578U (zh) 空调控制器散热装置及使用该散热装置的移动空调器
CN220985439U (zh) 一种核电发电机外机座
CN106533332B (zh) 一种光伏板散热支架
CN216009014U (zh) 用于风扇的导流结构
CN218351987U (zh) 一种低压抽出式开关柜体
CN110318866A (zh) 一种发电机组
CN110611418A (zh) 一种功率单元风冷散热系统
CN210959237U (zh) 一种控制箱的散热结构
CN216626446U (zh) 一种基于多散热风道的逆变器
CN218827396U (zh) 一种户外使用的保障电源装置
CN217281841U (zh) 抽屉式低压成套开关设备
CN215579967U (zh) 新型降温机构的配电箱
CN215560858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并条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