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28161U - 余热回用型新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余热回用型新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28161U
CN219328161U CN202320281590.4U CN202320281590U CN219328161U CN 219328161 U CN219328161 U CN 219328161U CN 202320281590 U CN202320281590 U CN 202320281590U CN 219328161 U CN219328161 U CN 2193281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opper pipe
air
air inlet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8159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海龙
张龙龙
顾红成
张盈盈
雷智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Yinghai Jinfe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Yinghai Jinfe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Yinghai Jinfe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Yinghai Jinfe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8159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281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281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281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6Heat recovery unit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余热回用型新风装置,涉及新风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顶部呈开口状,所述外壳上构造有与其内部相连通进风口、入风口、出风口和排风口;抽风扇,其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内,且所述抽风扇的进风端与所述进风口相连通,所述抽风扇的出风端通过铜管一与所述入风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在对室内进行换气时,会将室内的暖气通过铜管二抽向室外,同时,将室外冷气通过铜管一抽向室内,由于传导部的存在,可以将铜管二内的暖气中温度传至铜管一上,从而使铜管一内空气升温,从而在对室内进行换气时,实现对排出气体中多余热量的回收和再利用,降低了室内温度的流失,从而降低了供暖设备对室内进行供暖能耗。

Description

余热回用型新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余热回用型新风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天气寒冷,居民会长期为室内进行供暖,由于室内在供暖时为密封状态,因此,居民长时间居住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需要对室内进行换气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目前,大多数建筑在进行换气时,多为直接采用换气扇进行换气,此种方式虽然可以对室内空气进行换气,但无法有效为室内供应的新风进行升温,在对室内进行换气时,会将室内的暖气抽向室外,同时,将室外冷气抽向室内,从而在对室内进行换气时,导致室内温度降低,需要使用供暖设备对室内进行供暖升温,从而大大增加了供暖设备能耗,不利于节能的发展需求,因此,我们提出了余热回用型新风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新风换气系统无法有效为室内供应的新风进行升温带来在对室内进行换气时,导致室内温度降低,需要使用供暖设备对室内进行供暖升温,从而大大增加了供暖设备能耗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余热回用型新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余热回用型新风装置,包括:
外壳,顶部呈开口状,所述外壳上构造有与其内部相连通进风口、入风口、出风口和排风口;
抽风扇,其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内,且所述抽风扇的进风端与所述进风口相连通,所述抽风扇的出风端通过铜管一与所述入风口相连通;
排风扇,其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内,且所述排风扇的进风端与所述排风口相连通,所述排风扇的出风端通过铜管二与所述出风口相连通;
传导部,其安装在所述外壳内,且与所述铜管一和所述铜管二均相连接,所述传导部用于对所述铜管一和所述铜管二之间温度进行传导。
进一步地,所述传导部包括:
传导块,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其与所述铜管一和所述铜管二均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传导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传导块相贴合,两个所述传导块的相对侧均构造有凹槽,所述铜管一和所述铜管二位于两个所述传导块的凹槽内,所述铜管一和所述铜管二与两个所述传导块均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铜管一和所述铜管二均呈蛇形。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内安装有套设在两个所述传导块外部的隔热套。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且位于所述进风口处安装有过滤件,其用于对进入所述进风口空气中的灰尘和杂物进行过滤。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件包括:
过滤壳,其固设在所述外壳上,且与所述进风口相连通;
过滤板,所述过滤壳顶部构造有插槽,其沿所述插槽插设于所述过滤壳内,且对所述过滤壳进行封堵,所述过滤壳上安装有用于对所述插槽进行封堵的封堵板;
排污口,其构造于所述过滤壳底部,且位于所述插槽远离所述外壳的一侧,所述过滤壳上安装有用于对所述排污口进行封堵的底板。
进一步地,还包括:
过滤网,其数量为三个,均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上,三个所述过滤网分别对所述入风口、所述出风口和所述排风口进行封堵。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铰接有用于对其顶部开口进行封堵的盖板,且所述盖板与所述外壳之间通过搭扣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外壳、进风口、入风口、出风口、排风口、抽风扇、铜管一、排风扇、铜管二和传导部,在对室内进行换气时,会将室内的暖气通过铜管二抽向室外,同时,将室外冷气通过铜管一抽向室内,由于传导部的存在,可以将铜管二内的暖气中温度传至铜管一上,从而使铜管一内空气升温,从而在对室内进行换气时,降低了室内温度的流失,从而降低了供暖设备对室内进行供暖能耗,有利于节能的发展需求,有利于设备的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半剖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局部立体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图5中A-A方向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记:1、外壳;2、进风口;3、入风口;4、出风口;5、排风口;6、抽风扇;7、铜管一;8、排风扇;9、铜管二;10、盖板;11、传导部;1101、传导块;12、隔热套;13、过滤件;1301、过滤壳;1302、过滤板;1303、插槽;1304、排污口;14、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余热回用型新风装置,包括:外壳1,顶部呈开口状,外壳1上构造有与其内部相连通进风口2、入风口3、出风口4和排风口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进风口2和排风口5构造于外壳1的一端,入风口3和出风口4构造于外壳1的另一端,具体可如图3所示;抽风扇6,其固定安装在外壳1内,且抽风扇6的进风端与进风口2相连通,抽风扇6的出风端通过铜管一7与入风口3相连通;排风扇8,其固定安装在外壳1内,且排风扇8的进风端与排风口5相连通,排风扇8的出风端通过铜管二9与出风口4相连通,在对室内进行换气时,控制抽风扇6和排风扇8开启,抽风扇6工作,从而将室外空气通过进风口2抽至铜管一7内,再通过入风口3吹向室内,排风扇8工作,从而将室内空气通过出风口4抽至铜管二9内,再通过排风口5吹向室外,从而即可实现对室内进行换气,需要说明的是:抽风扇6和排风扇8均由市政用电进行供电;传导部11,其安装在外壳1内,且与铜管一7和铜管二9均相连接,传导部11用于对铜管一7和铜管二9之间温度进行传导,由于传导部11与铜管一7和铜管二9均相连接,在对室内进行换气时,室外新风冷气在铜管一7内流动,室内暖气在铜管二9内流通,从而使铜管二9受暖气温度而升温,从而即可通过传导部11使铜管一7温度进行升高,从而致使铜管一7内温度升高,从而有效的为供应的室外新风进行升温,从而在对室内进行换气时,降低了室内温度的流失,从而降低了供暖设备对室内进行供暖能耗,有利于节能的发展需求,有利于设备的推广和使用。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导部11包括:传导块1101,其设置于外壳1内,其与铜管一7和铜管二9均相接触,需要说明的是:传导块1101采用铜材质材料制成,在对室内进行换气时,室外新风冷气在铜管一7内流动,室内暖气在铜管二9内流通,从而使铜管二9受暖气温度而升温,从而即可通过传导块1101使铜管一7温度进行升高,从而实现对铜管一7和铜管二9之间温度进行传导的效果。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导块110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传导块1101相贴合,两个传导块1101的相对侧均构造有凹槽,铜管一7和铜管二9位于两个传导块1101的凹槽内,铜管一7和铜管二9与两个传导块1101均相贴合,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传导块1101数量为两个的设计,铜管一7和铜管二9位于两个传导块1101的凹槽内,且铜管一7和铜管二9与两个传导块1101均相贴合,从而增加了铜管一7、铜管二9与两个传导块1101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对铜管一7和铜管二9之间温度传导效果。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铜管一7和铜管二9均呈蛇形,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铜管一7和铜管二9均呈蛇形,增加了冷气在铜管一7内以及暖气在铜管二9内的流通时间,进一步提高了对铜管一7内冷气的升温效果,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铜管一7内新风的温度,从而进一步降低室内温度的流失。
如图2、图4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内安装有套设在两个传导块1101外部的隔热套1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隔热套12的设计,有效的避免了铜管二9将热量传输至两个传导块1101上时,两个传导块1101将热量散发至隔热套12外部的情况,从而降低了热能耗的损失,从而使两个传导块1101的传导效果更好。
如图1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上且位于进风口2处安装有过滤件13,其用于对进入进风口2空气中的灰尘和杂物进行过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过滤件13的设计,实现了对空气中的灰尘和杂物进行过滤,有效的避免了空气中的灰尘和杂物进入进风口2内,从而导致进风口2处堵塞的情况。
如图4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滤件13包括:过滤壳1301,其固设在外壳1上,且与进风口2相连通;过滤板1302,过滤壳1301顶部构造有插槽1303,其沿插槽1303插设于过滤壳1301内,且对过滤壳1301进行封堵,需要说明的是:当过滤板1302插设于插槽1303内时,过滤板1302最大表面积一面对过滤壳1301进行封堵,过滤板1302最大表面积一面构造有若干个均与进风口2相连通的过滤孔,在使用时,控制抽风扇6开启,抽风扇6将空气沿过滤壳1301抽向进风口2时,空气通过过滤板1302上的过滤孔进入进风口2内,此时,过滤板1302即可对空气中的灰尘和杂物进行过滤,过滤壳1301上安装有用于对插槽1303进行封堵的封堵板,通过封堵板的设计,实现了对插槽1303进行封堵,从而实现了对插设于插槽1303内的过滤板1302进行限位,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封堵板铰接在过滤壳1301上,且封堵板与过滤壳1301之间通过搭扣固定,在使用时,通过搭扣即可实现对封堵板与过滤壳1301之间进行固定,在需要对过滤板1302进行更换时,取消搭扣对封堵板与过滤壳1301的固定,使封堵板在过滤壳1301上进行转动,从而即可取消对插槽1303进行封堵,此时即可将过滤板1302沿插槽1303抽出,从而方便了对过滤板1302进行更换;排污口1304,其构造于过滤壳1301底部,且位于插槽1303远离外壳1的一侧,过滤壳1301上安装有用于对排污口1304进行封堵的底板,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排污口1304的设计,经过过滤板1302过滤的杂物会残留在过滤壳1301内,在对过滤壳1301内杂物进行清理时,取消底板对排污口1304的封堵,即可将过滤壳1301内的杂物通过排污口1304进行排出,方便了对排污口1304进行清理,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底板铰接在过滤壳1301底部,且底板与过滤壳1301之间通过搭扣固定,方便了使底板对排污口1304封堵或取消封堵。
如图4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过滤网14,其数量为三个,均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外壳1上,三个过滤网14分别对入风口3、出风口4和排风口5进行封堵,通过过滤网14的设计,实现了对入风口3、出风口4和排风口5进行封堵,有效的避免了杂物和虫鸟类进入铜管一7和铜管二9内的情况。
如图1、图2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上铰接有用于对其顶部开口进行封堵的盖板1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盖板10的设计,实现了对外壳1的顶部开口进行封堵,使本装置更具合理性,且盖板10与外壳1之间通过搭扣固定,通过搭扣的设计,方便了对盖板10与外壳1之间固定或取消固定,在使用时,取消搭扣对盖板10与外壳1之间的固定,此时使盖板10在外壳1上进行转动,从而即可取消对外壳1的顶部开口进行封堵,从而方便了对外壳1内的零部件进行检修。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余热回用型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1),顶部呈开口状,所述外壳(1)上构造有与其内部相连通进风口(2)、入风口(3)、出风口(4)和排风口(5);
抽风扇(6),其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1)内,且所述抽风扇(6)的进风端与所述进风口(2)相连通,所述抽风扇(6)的出风端通过铜管一(7)与所述入风口(3)相连通;
排风扇(8),其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1)内,且所述排风扇(8)的进风端与所述排风口(5)相连通,所述排风扇(8)的出风端通过铜管二(9)与所述出风口(4)相连通;
传导部(11),其安装在所述外壳(1)内,且与所述铜管一(7)和所述铜管二(9)均相连接,所述传导部(11)用于对所述铜管一(7)和所述铜管二(9)之间温度进行传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用型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部(11)包括:
传导块(1101),其设置于所述外壳(1)内,其与所述铜管一(7)和所述铜管二(9)均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余热回用型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块(110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传导块(1101)相贴合,两个所述传导块(1101)的相对侧均构造有凹槽,所述铜管一(7)和所述铜管二(9)位于两个所述传导块(1101)的凹槽内,所述铜管一(7)和所述铜管二(9)与两个所述传导块(1101)均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余热回用型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管一(7)和所述铜管二(9)均呈蛇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余热回用型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安装有套设在两个所述传导块(1101)外部的隔热套(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用型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且位于所述进风口(2)处安装有过滤件(13),其用于对进入所述进风口(2)空气中的灰尘和杂物进行过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余热回用型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13)包括:
过滤壳(1301),其固设在所述外壳(1)上,且与所述进风口(2)相连通;
过滤板(1302),所述过滤壳(1301)顶部构造有插槽(1303),其沿所述插槽(1303)插设于所述过滤壳(1301)内,且对所述过滤壳(1301)进行封堵,所述过滤壳(1301)上安装有用于对所述插槽(1303)进行封堵的封堵板;
排污口(1304),其构造于所述过滤壳(1301)底部,且位于所述插槽(1303)远离所述外壳(1)的一侧,所述过滤壳(1301)上安装有用于对所述排污口(1304)进行封堵的底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用型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过滤网(14),其数量为三个,均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1)上,三个所述过滤网(14)分别对所述入风口(3)、所述出风口(4)和所述排风口(5)进行封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用型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铰接有用于对其顶部开口进行封堵的盖板(10),且所述盖板(10)与所述外壳(1)之间通过搭扣固定。
CN202320281590.4U 2023-02-22 2023-02-22 余热回用型新风装置 Active CN2193281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81590.4U CN219328161U (zh) 2023-02-22 2023-02-22 余热回用型新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81590.4U CN219328161U (zh) 2023-02-22 2023-02-22 余热回用型新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28161U true CN219328161U (zh) 2023-07-11

Family

ID=87065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81590.4U Active CN219328161U (zh) 2023-02-22 2023-02-22 余热回用型新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281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328161U (zh) 余热回用型新风装置
CN113914513A (zh) 一种多功能太阳能幕墙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10926744U (zh) 一种散热性好的低压配电箱
JPH08189102A (ja) 家屋の空調方法および空調装置を備えた家屋
CN213272935U (zh) 空调
CN213272913U (zh) 空调
CN210463421U (zh) 一种组合式节能型新风机
CN114034135A (zh) 一种超低温空气能热泵机组
CN220205951U (zh) 一种活动板房用降温通风装置
CN105135658A (zh) 一种超静音节能直流变速室内机
CN205066112U (zh) 一种超静音节能直流变速室内机
CN220931218U (zh) 一种高加热效率呈线条型的浴霸
CN213522809U (zh) 一种带竖装智能新风系统结构的机柜
CN212777669U (zh) 空调
CN219433393U (zh) 一种布置于室外的新风机组
CN215675516U (zh) 一种具有通风装置的整体式空调
CN214223253U (zh) 一种节能环保暖通空调装置
CN216644336U (zh) 一种带新风的散热器
CN220152859U (zh) 制冷空调扇
CN215929849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挂式暖通空调新型散热器
CN213711158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发动机散热组件
CN212585052U (zh) 太阳能空气调节系统
CN118009513A (zh) 热回收除霜新风装置及方法
CN217057701U (zh) 一种天花机和空调
CN218722136U (zh) 一种低温空气源热泵热风幕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