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25652U - 喷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喷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25652U
CN219325652U CN202320193574.XU CN202320193574U CN219325652U CN 219325652 U CN219325652 U CN 219325652U CN 202320193574 U CN202320193574 U CN 202320193574U CN 219325652 U CN219325652 U CN 2193256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ink jet
temperature
inflow pipe
inkj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9357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政洹
李圣珍
朴钟镐
梁泰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256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256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63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detecting head temperature; Ink tempera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14016Structure of bubble jet print heads
    • B41J2/14088Structure of hea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41J2/17523Ink connection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一实施例的喷墨装置包括:包括喷嘴的喷墨头;与所述喷墨头连接的第一流入管;与所述第一流入管连接的油墨储存部;以及位于所述喷墨头的外部的调温部,所述调温部用于调节流入所述喷墨头之前的油墨的温度。

Description

喷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喷墨装置。
背景技术
喷墨装置包括喷墨头,该喷墨头具有可喷出油墨的喷嘴。喷墨头可从形成于喷嘴面的多个喷嘴孔喷出油墨。喷墨头可将导电材料、滤色器材料、固化性材料或绝缘物质材料作为油墨喷出到基板上来形成显示面板的布线或者形成滤色器或者形成间隔物等多种薄膜。
在不驱动喷墨装置的期间,在喷墨头内及喷嘴内存在油墨。在不进行喷墨的期间喷墨头的喷嘴内部的油墨会停滞,从而导致油墨中的溶剂蒸发。油墨中的溶剂蒸发会导致油墨的粘度增加,或者在作为油墨与外部之间边界的喷嘴入口处可能会形成吸附有油墨颗粒的固体杂质。那么,在重新驱动喷墨装置时,油墨不能通过至少一部分被堵塞的喷嘴喷出或者可能会喷出到不准确的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实施例用于通过缩减在不驱动喷墨装置时颗粒被吸附到喷嘴内部的速度及吸附量来防止喷嘴堵塞,从而使喷墨装置可向准确的位置喷出油墨。此外,实施例用于延长喷墨装置的清洗周期,并缩减清洗液的消耗量及消耗时间来提高生产率。
一实施例的喷墨装置包括:包括喷嘴的喷墨头;与所述喷墨头连接的第一流入管;与所述第一流入管连接的油墨储存部;以及位于所述喷墨头的外部的调温部,所述调温部用于调节流入所述喷墨头之前的油墨的温度。
所述调温部可用于在所述喷墨头不工作的期间可以将位于所述第一流入管及所述油墨储存部中的至少一个的内部的油墨的温度调节为-10℃以上且25℃以下的温度。
可进一步包括与所述调温部连接且用于驱动及控制所述调温部的控制部。
所述控制部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流入管或所述油墨储存部内的油墨的温度。
可进一步包括与所述喷墨头的上表面或侧面连接的第二流入管,所述第二流入管与所述第一流入管连接。
所述喷墨装置可包括多个所述喷墨头及多个所述第二流入管,多个所述第二流入管彼此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流入管连接。
所述第一流入管可包括与所述油墨储存部的下表面连接的部分。
所述喷墨头可在内部包括与所述喷嘴连接并能储存油墨的储存室。
所述喷墨头可包括热源或与热源连接,所述热源在所述喷墨头工作时能够提高所述喷墨头的内部的油墨的温度。
在所述调温部工作时,所述热源可停止加热。
一实施例的喷墨装置可包括:包括喷嘴的喷墨头;与所述喷墨头连接的第一流入管;与所述第一流入管连接的油墨储存部;以及位于所述喷墨头的外部的调温部,所述调温部包围所述第一流入管的周边的至少一部分并能调节所述第一流入管的内部的油墨的温度。
所述调温部可用于在所述喷墨头不工作的期间可将位于所述第一流入管的内部的油墨的温度调节为-10℃以上且25℃以下。
可进一步包括与所述调温部连接且用于驱动及控制所述调温部的控制部。
所述控制部可控制所述第一流入管或所述油墨储存部内的油墨的温度。
所述喷墨头可包括热源或与热源连接,所述热源在所述喷墨头工作时能够提高所述喷墨头的内部的油墨的温度,在所述调温部工作时,所述热源停止加热。
一实施例的喷墨装置可包括:包括喷嘴的喷墨头;与所述喷墨头连接的第一流入管;与所述第一流入管连接的油墨储存部;以及位于所述喷墨头的外部的调温部,所述调温部包围所述油墨储存部的周边的至少一部分并能调节所述油墨储存部的内部的油墨的温度。
所述调温部可用于在所述喷墨头不工作的期间可将位于所述油墨储存部的内部的油墨的温度调节为-10℃以上且25℃以下的温度。
可进一步包括与所述调温部连接并能控制所述油墨储存部内的油墨的温度的控制部。
所述喷墨头可包括热源或与热源连接,所述热源在所述喷墨头工作时能够提高所述喷墨头的内部的油墨的温度,在所述调温部工作时,所述热源停止加热。
一实施例的喷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喷墨头不工作的期间,在喷墨头的外部将油墨的温度冷却为25℃以下且-10℃以上;以及使冷却后的所述油墨流入所述喷墨头。
根据实施例,在不驱动喷墨装置时通过缩减颗粒吸附到喷嘴内部的速度及吸附量来防止喷嘴的堵塞,从而使得喷墨装置可向准确的位置喷出油墨。此外,可以延长喷墨装置的清洗周期,并缩减清洗液的消耗量及消耗时间来提高生产率。
附图说明
图1、图2、图3及图4分别示出一实施例的喷墨装置的结构;
图5及图6示出吸附在一比较例的喷墨装置所包括的喷墨头的喷嘴侧面的固体杂质;
图7示出表示一实施例的喷墨装置所包括的喷墨头的喷嘴内的油墨所包括的颗粒的运动的仿真结果;
图8示出表示一比较例的喷墨装置所包括的喷墨头的喷嘴内的油墨所包括的颗粒的运动的仿真结果;
图9示出表示一实施例的喷墨装置所包括的喷墨头的喷嘴内的油墨所包括的颗粒的运动的仿真结果;
图10示出表示一比较例的喷墨装置所包括的喷墨头的喷嘴内的油墨所包括的颗粒的运动的仿真结果;
图11是表示在一实施例的喷墨装置所包括的调温部不运行及运行的情况下油墨的弹附位置的标准差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多种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使得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实施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实现,并不限定于在此说明的实施例。
为了明确说明本实用新型,省略与说明无关的部分,在说明书全文中对相同或相似的结构要素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此外,为了方便说明,任意表示图中出现的各结构的大小及厚度,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一定限定于图示的内容。在附图中,为了明确表达多个层及区域,放大示出厚度。并且,为了方便说明,在附图中夸张地示出部分层及区域的厚度。
此外,当提到层、膜、区域、板等部分位于其他部分的“上方”或“上部”时,这不仅包括“直接”位于其他部分的“上方”的情况,还包括在其中间存在其他部分的情况。相反,当提到某部分“直接”位于其他部分的“上方”时,意味着在中间不存在其他部分。此外,位于基准部分的“上方”或“上部”是指位于基准部分的上方或下方,并不一定指朝向与重力相反的方向而位于“上方”或“上部”。
此外,在说明书全文中,当提到某部分“包括”某结构要素时,在没有特别相反的记载的情况下,这表示并不排除其他结构要素,而是可进一步包括其他结构要素。
此外,在说明书全文中,当提到“俯视上”时,这表示从上方观察对象部分时的情况,当提到“剖视上”时,这表示从侧面观察竖直剖切对象部分后的剖面的情况。
参照图1对一实施例的喷墨装置进行说明。
图1示出一实施例的喷墨装置的结构。
参照图1,一实施例的喷墨装置1000可包括一个以上的喷墨头100、托架110、油墨储存部200、调温部300以及控制部310。
在本实施例中以喷墨装置1000包括多个喷墨头100的例子为主进行说明。多个喷墨头100可沿一方向排列。喷墨头100可组装并固定于托架110。托架110可以移动。
各喷墨头100具有可喷出油墨的喷嘴130所处的喷嘴面120。多个喷墨头100的喷嘴面120可以朝向相同的方向(例如,在图1中的下侧方向)。喷嘴130的剖面形状大致可呈圆形,但剖面形状并不限定于此。
根据实施例,喷墨头100可在内部或外部包括热源。在驱动或使用喷墨头100时,可利用热源使得喷墨头100内部的油墨的温度成为规定温度以上。例如,在驱动喷墨头100进行喷墨时,喷墨头100内部的油墨的温度可以是约30℃以上且55℃以下,更具体可以是约45℃左右。油墨的加热可利用喷墨头100的内部或外部的热源来实现,也可以使在喷墨头100的外部加热后的油墨流入喷墨头100。
根据实施例,喷墨头100所包括的热源可以发挥使油墨发生泡沫的功能,在此情况下可利用泡沫的膨胀力并通过喷嘴130喷出油墨。这种喷墨头100称作热驱动式喷墨头。
一实施例的喷墨头100可包括压电元件。在喷墨头100包括压电元件的情况下,可通过压电体的变形对油墨施加压力,从而通过喷嘴130喷出油墨。根据压电体的变形方式,可以使喷嘴130收缩或膨胀来容易喷出油墨。实施例的喷墨头100也可以同时包括热源及压电元件。
在喷墨头100不进行喷墨工作时,即在不使用喷墨头100时,喷墨头100所包括的热源或与喷墨头100连接的热源可停止加热。
喷墨头100可具有能够储存油墨的储存室105,储存室105可以与至少一个流入管140连接并接收流入的油墨。储存室105可与喷嘴130连接。
根据包括喷墨头100的喷墨装置1000的目的,油墨可以多样。例如,油墨可包括导电材料、滤色器材料、固化性材料、绝缘物质材料、发光层或颜色转换层材料,可通过将油墨喷出到基板上来形成显示面板的布线、滤色器、间隔物、发光层等的多种膜。
作为包括在油墨中的发光层材料或颜色转换层材料,例如可包括半导体纳米晶体,半导体纳米晶体可包括荧光体、量子点及散射体中的至少一种。量子点可具有核-壳结构,该核-壳结构包括包含半导体纳米晶体的核及包围核的壳。
油墨包括溶剂和用于上述各种材料的颗粒。
流入管140可以与喷墨头100的上表面连接,也可以与喷墨头100的侧面连接。图1示出流入管140与喷墨头100的上表面连接并包括竖直延伸的部分及水平延伸的部分的例子。
与多个喷墨头100连接的流入管140可以彼此连接,并且可以与一个主流入管150连接。虽然未图示,但喷墨头100可进一步包括能够排出油墨的至少一个流出管。
主流入管150可将油墨储存部200和流入管140彼此连接,其结果通过主流入管150和流入管140将油墨储存部200的内部和喷墨头100的内部彼此连接。可通过流入管140及主流入管150向各喷墨头100的储存室105供给储存于油墨储存部200的油墨。主流入管150的一端可与油墨储存部200的下表面连接,但并不限定于此。
调温部300可位于喷墨头100的外部,并且包围主流入管150及油墨储存部200中至少一个的周边的至少一部分。图1示出作为一实施例的调温部300位于喷墨头100的外部并包围主流入管150的周边的至少一部分的例子。调温部300可调节经过主流入管150的内部的油墨的温度,特别是可以将油墨的温度冷却至规定温度以下。
在调温部300的内部可包括调温用物质,调温用物质可通过与主流入管150的外表面接触而调节主流入管150及其内部的油墨的温度。在想要将主流入管150内部的油墨冷却至规定温度以下时,调温用物质例如可包括冷却水。
控制部310可以与调温部300连接且用于驱动及控制调温部300。控制部310可通过调温部300来控制主流入管150的想要调节的温度。特别是,在喷墨头100不进行喷墨工作时,控制部310及调温部300可以将待流入喷墨头100的油墨的温度冷却至规定温度以下。规定温度可以是约25℃。即,在喷墨头100不进行喷墨工作时,也就是在不使用喷墨头100时,调温部300可以将待流入喷墨头100的油墨的温度调节为约25℃以下。由调温部300调节的油墨的温度可以是约-10℃以上且约25℃以下。在喷墨头100不工作时,与喷墨头100连接的热源停止对喷墨头100的加热。
如此,在喷墨头100不进行喷墨工作时,可利用调温部300将经过主流入管150的油墨的温度冷却至规定温度以下后使之流入喷墨头100。由此,在不使用喷墨头100时,喷墨头100的喷嘴130内的油墨的温度也能降低至规定温度以下。由此,可以使喷嘴130内的油墨的粘度上升,可以缩减油墨内的颗粒间的聚集(aggregation),并且缩减颗粒在喷嘴130侧面的吸附量。对此将在后面进一步说明。
接着,参照图2对一实施例的喷墨装置进行说明。
图2示出一实施例的喷墨装置的结构。
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喷墨装置1000a可与在前说明的喷墨装置1000大部分相同,但调温部可以不同。
一实施例的喷墨装置1000a可包括一个以上的喷墨头100、托架110、油墨储存部200、调温部300a以及控制部310。
调温部300a可位于喷墨头100的外部,并且包围油墨储存部200的周边的至少一部分。调温部300a可调节储存于油墨储存部200的内部的油墨的温度,特别是可将油墨的温度冷却至规定温度以下。
在调温部300a的内部可包括调温用物质,调温用物质可通过与油墨储存部200的外表面接触而调节油墨储存部200及其内部的油墨的温度。在想要将油墨储存部200内部的油墨冷却至规定温度以下时,调温用物质例如可包括冷却水。
控制部310与调温部300a连接,可用于驱动及控制调温部300a。控制部310可通过调温部300a来控制油墨储存部200的想要调节的温度。特别是,在喷墨头100不进行喷墨工作时,控制部310及调温部300a可以将待流入喷墨头100的油墨的温度冷却至规定温度以下。规定温度可以是约25℃。即,在喷墨头100不进行喷墨工作时,也就是在不使用喷墨头100时,调温部300a可以将待流入喷墨头100的油墨的温度调节为约25℃以下。由调温部300a调节的油墨的温度可以是约-10℃以上且约25℃以下。在喷墨头100不工作时,与喷墨头100连接的热源停止对喷墨头100的加热。
喷墨装置1000a的剩余结构及由调温部300a带来的效果可以与在前说明的内容相同。
接着,参照图3对一实施例的喷墨装置进行说明。
图3示出一实施例的喷墨装置的结构。
图3所示的实施例的喷墨装置1000b可与在前说明的喷墨装置1000大部分相同,但流入管可以不同。
一实施例的喷墨装置1000b可包括一个以上的喷墨头100、托架110、油墨储存部200、调温部300b以及控制部310。
喷墨头100可具有能够储存油墨的储存室105,储存室105与至少一个流入管140a连接并接收流入的油墨。
流入管140a可与喷墨头100的侧面连接。与多个喷墨头100连接的流入管140a可以彼此连接,也可以如图3所示那样连接相邻的喷墨头100之间。可以使得多个流入管140a与主流入管150连接,也可以如图3所示那样使得与位于最后的喷墨头100连接的流入管140a与主流入管150连接。
主流入管150可将油墨储存部200和流入管140a彼此连接,其结果通过主流入管150和流入管140a可将油墨储存部200的内部和喷墨头100的内部彼此连接。可通过流入管140a及主流入管150向各喷墨头100的储存室105供给储存于油墨储存部200的油墨。主流入管150的一端可与油墨储存部200的下表面连接,但并不限定于此。
调温部300b可位于喷墨头100的外部,并且包围主流入管150的周边的至少一部分。调温部300b可调节经过主流入管150的内部的油墨的温度,特别是可将油墨的温度冷却至规定温度以下。
除此之外,调温部300b和控制部310等的喷墨装置1000b的剩余结构及由调温部300b带来的效果可与在前说明的内容相同。
接着,参照图4对一实施例的喷墨装置进行说明。
图4示出一实施例的喷墨装置的结构。
图4所示的实施例的喷墨装置1000c可以与在前说明的图2所示的喷墨装置1000a大部分相同,但流入管可以不同。
一实施例的喷墨装置1000c可包括一个以上的喷墨头100、托架110、油墨储存部200、调温部300c以及控制部310。
喷墨头100可具有能够储存油墨的储存室105,储存室105与至少一个流入管140a连接并接收流入的油墨。
流入管140a可与喷墨头100的侧面连接。与多个喷墨头100连接的流入管140a可以彼此连接,也可以如图4所示那样连接相邻的喷墨头100之间。可以使得多个流入管140a与主流入管150连接,也可以如图4所示那样使得与位于最后的喷墨头100连接的流入管140a与主流入管150连接。
主流入管150可将油墨储存部200和流入管140a彼此连接,其结果通过主流入管150和流入管140a可将油墨储存部200的内部和喷墨头100的内部彼此连接。可通过流入管140a及主流入管150向各个喷墨头100的储存室105供给储存于油墨储存部200的油墨。主流入管150的一端可与油墨储存部200的下表面连接,但并不限定于此。
调温部300c可位于喷墨头100的外部,并且包围油墨储存部200的周边的至少一部分。调温部300c可调节储存于油墨储存部200的内部的油墨的温度,特别是可以将油墨的温度冷却至规定温度以下。
在调温部300c的内部可包括调温用物质,调温用物质可通过与油墨储存部200的外表面接触而调节油墨储存部200及其内部的油墨的温度。在想要将油墨储存部200内部的油墨冷却至规定温度以下时,调温用物质例如可包括冷却水。
控制部310与调温部300c连接,可用于驱动及控制调温部300c。控制部310可通过调温部300c来控制油墨储存部200的想要调节的温度。特别是,在喷墨头100不进行喷墨工作时,控制部310及调温部300c可将待流入喷墨头100的油墨的温度冷却至规定温度以下。规定温度可以是约25℃。即,在喷墨头100不进行喷墨工作时,也就是在不使用喷墨头100时,调温部300c可将待流入喷墨头100的油墨的温度调节为约25℃以下。由调温部300c调节的油墨的温度可以是约-10℃以上且约25℃以下。在喷墨头100不工作时,与喷墨头100连接的热源停止对喷墨头100的加热。
喷墨装置1000c的剩余结构及由调温部300c带来的效果可与在前说明的内容相同。
接着,参照图5至图10并通过与比较例的喷墨装置相比较,对一实施例的喷墨装置的功能及效果进行说明。
图5及图6示出吸附在一比较例的喷墨装置所包括的喷墨头的喷嘴侧面的固体杂质。
参照图5,比较例的喷墨装置不包括如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那样的调温部300、300a、300b、300c,从而在喷墨头不工作的情况下,喷墨头的喷嘴130c内的油墨的温度也不会被控制为规定温度。在此情况下,可以确认到如图5的AA及图6所示那样在喷嘴130c的侧面131吸附有相当多的油墨颗粒。如此,因油墨颗粒被吸附而产生的固体杂质PTC会堵塞喷嘴130c的入口或导致入口形状的变形。因此,在重新运行喷墨头进行喷墨时,会出现喷不出油墨或者被喷出并弹附的墨滴的位置不准确的缺陷。
但对于实施例的喷墨装置1000、1000a、1000b、1000c来说,在喷墨头100不工作时,可将从喷墨头100的外部流入的油墨的温度保持在规定温度例如约25℃以下。由此,在不使用喷墨头100时,可以使喷嘴130内的油墨的粘度上升,缩减油墨内的颗粒间的聚集,并且缩减颗粒在喷嘴130的侧面131的吸附量,从而缩减吸附到喷嘴130的侧面131的固体杂质PTC的发生。因此,在重新运行喷墨头100进行喷墨时,可通过喷嘴130正常喷出油墨,并且可向准确的位置喷出油墨。因此,可以不进行用于穿通被固体杂质PTC堵塞的喷墨头100的喷嘴130的附加作业,例如喷嘴130清洗、油墨吹扫等的作业,或者可以延长作业周期,并且缩减清洗液或被吹扫的油墨的消耗量及消耗时间,从而提高生产率。
参照图7至图10对与此相关的仿真结果进行说明。
图7示出表示一实施例的喷墨装置所包括的喷墨头的喷嘴内的油墨所包括的颗粒的运动的仿真结果,图8示出表示一比较例的喷墨装置所包括的喷墨头的喷嘴内的油墨所包括的颗粒的运动的仿真结果,图9示出表示一实施例的喷墨装置所包括的喷墨头的喷嘴内的油墨所包括的颗粒的运动的仿真结果,图10示出表示一比较例的喷墨装置所包括的喷墨头的喷嘴内的油墨所包括的颗粒的运动的仿真结果。
具体而言,图7示出由调温部300、300a、300b、300c冷却后的油墨流入一实施例的喷墨装置1000、1000a、1000b、1000c所包括的喷墨头100内之后经过规定时间T后吸附在喷嘴130的侧面131的固体杂质PTC的状况。图8示出未冷却的油墨流入一比较例的喷墨装置所包括的喷墨头内之后经过规定时间T后吸附在喷嘴130c的侧面131的固体杂质PTC的状况。
图8的仿真结果中的油墨的粘度低于图7的仿真结果中的油墨的粘度。在本仿真中,图8的仿真结果中的油墨的粘度例如为约12.5Cp,图7的仿真结果中的油墨的粘度例如为约25Cp。即,可知在由调温部300、300a、300b、300c冷却后的油墨流入喷墨头100内的情况下,喷嘴130内的油墨的粘度变高。通过将图7的结果与图8的结果相比较可知,喷嘴130内的油墨的粘度变高的同时雷诺数(Reynolds number)变少,并且油墨颗粒的聚集(aggregation)变少,颗粒在喷嘴130的侧面131的吸附变少,所形成的固体杂质PTC更少。
作为另一实验例,图9示出由调温部300、300a、300b、300c冷却后的油墨流入一实施例的喷墨装置1000、1000a、1000b、1000c所包括的喷墨头100内之后经过图7及图8中的规定时间T的约两倍后吸附在喷嘴130的侧面131的固体杂质PTC的状况。图10示出未冷却的油墨流入一比较例的喷墨装置所包括的喷墨头内之后经过所述规定时间T的约两倍后吸附在喷嘴130c的侧面131的固体杂质PTC的状况。
在本实验例中,图10的仿真结果中的油墨的粘度也低于图9的仿真结果中的油墨的粘度。在本仿真中,图10的仿真结果中的油墨的粘度例如为约12.5Cp,图9的仿真结果中的油墨的粘度例如为约25Cp。如此,可知在由调温部300、300a、300b、300c冷却后的油墨流入喷墨头100内的情况下,喷嘴130内的油墨的粘度变高。通过将图9的结果与图10的结果相比较可知,喷嘴130内的油墨的粘度变高的同时雷诺数(Reynolds number)变少,并且油墨颗粒的聚集(aggregation)变少,颗粒在喷嘴130的侧面131的吸附变少,所形成的固体杂质PTC更少。
图11是表示在不运行及运行一实施例的喷墨装置所包括的调温部的情况下油墨的弹附位置的标准差的图表。
具体而言,图11示出图表RA和图表RB,图表RA表示在不包括或不运行一实施例的调温部300、300a、300b、300c的情况下通过喷墨头100的喷嘴130喷出的油墨的弹附位置的标准差,图表RB表示在运行一实施例的调温部300、300a、300b、300c并使冷却后的油墨流入喷墨头100的情况下通过喷墨头100的喷嘴130喷出的油墨的弹附位置的标准差。
参照图11的图表RA可知,在不包括或不运行调温部300、300a、300b、300c的情况下包括通过喷墨头100的喷嘴130喷出的油墨的弹附位置的标准差逐渐变大的区间且标准差的变化较大,与此相反,参照图表RB可知,通过由调温部300、300a、300b、300c冷却后的油墨所流入的喷墨头100的喷嘴130喷出的油墨的弹附位置的标准差恒定。
根据一实施例,在喷墨头100不工作时,可通过使由调温部300、300a、300b、300c冷却至规定温度以下的油墨流入到喷墨头100,从而缩减颗粒在喷嘴130的侧面131的吸附量以缩减喷嘴130的侧面131产生的固体杂质PTC,并且使喷墨头100能够向准确的位置喷出油墨。
参照在前说明的附图,对利用一实施例的喷墨装置1000、1000a、1000b、1000c的喷墨方法进行说明。
在通过驱动喷墨头100进行喷墨之后,或在不使用喷墨头100的期间,通过调温部300、300a、300b、300c将主流入管150或油墨储存部200内的油墨冷却至规定温度例如约25℃以下且-10℃以上。
接着,通过主流入管150及流入管140将冷却后的油墨供给到各喷墨头100的储存室105。在喷墨头100不工作且调温部300、300a、300b、300c工作时,喷墨头100中包括的热源或与喷墨头100连接的热源可停止加热。
那么,喷墨头100的喷嘴130内的油墨的温度保持低温,防止在喷墨头100不工作的期间因油墨颗粒被吸附到喷嘴130的侧面131而发生固体杂质PTC从而导致喷嘴130的入口堵塞或喷嘴130的孔形状变形的情况。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并不限定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概念进行的各种变形及改良形态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内。
附图标记说明
100 喷墨头
105 储存室
110 托架
120 喷嘴面
130、130c 喷嘴
131 喷嘴的侧面
140、140a 流入管
150 主流入管
200 油墨储存部
300、300a、300b、300c 调温部
310 控制部
1000、1000a、1000b、1000c 喷墨装置
PTC 固体杂质。

Claims (11)

1.一种喷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包括喷嘴的喷墨头;
与所述喷墨头连接的第一流入管;
与所述第一流入管连接的油墨储存部;以及
位于所述喷墨头的外部的调温部,
所述调温部用于调节流入所述喷墨头之前的油墨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温部用于在所述喷墨头不工作的期间将位于所述第一流入管及所述油墨储存部中的至少一个的内部的油墨的温度调节为-10℃以上且25℃以下的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与所述调温部连接且用于驱动及控制所述调温部的控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流入管或所述油墨储存部内的油墨的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与所述喷墨头的上表面或侧面连接的第二流入管,
所述第二流入管与所述第一流入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装置包括多个所述喷墨头及多个所述第二流入管,
多个所述第二流入管彼此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流入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流入管包括与所述油墨储存部的下表面连接的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装置,
所述喷墨头在内部包括与所述喷嘴连接并能储存油墨的储存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墨头包括热源或与热源连接,所述热源在所述喷墨头工作时能够提高所述喷墨头的内部的油墨的温度,
在所述调温部工作时,所述热源停止加热。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温部包围所述第一流入管的周边的至少一部分并能调节所述第一流入管的内部的油墨的温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温部包围所述油墨储存部的周边的至少一部分并能调节所述油墨储存部的内部的油墨的温度。
CN202320193574.XU 2022-02-22 2023-02-13 喷墨装置 Active CN21932565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2-0023046 2022-02-22
KR1020220023046A KR20230126298A (ko) 2022-02-22 2022-02-22 잉크젯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잉크젯 방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25652U true CN219325652U (zh) 2023-07-11

Family

ID=87066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93574.XU Active CN219325652U (zh) 2022-02-22 2023-02-13 喷墨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230126298A (zh)
CN (1) CN219325652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30126298A (ko) 2023-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03716B (zh) 液体喷射头、液体喷射设备和液体供应方法
JP5731657B2 (ja) デュアルレギュレータ印刷モジュール
JP5100243B2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
JP5563332B2 (ja) 流体液滴吐出中の供給チャンネル及び回収チャンネルにおけるクロストークの低減装置
US9254658B2 (en) Liquid ejection head and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US20200223225A1 (en) Fluid ejection device
CN107215114B (zh) 控制膜厚度分布的喷墨印刷方法及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
US7357499B2 (en) Inkjet print head with multi-functional structure
JP2019177608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KR100754392B1 (ko) 잉크젯 프린트헤드의 잉크유로 구조체 및 이를 구비한잉크젯 프린트헤드
CN219325652U (zh) 喷墨装置
JP5130283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製造方法
KR20180008296A (ko) 액체 토출 방법, 액체 토출 장치 및 액체 토출 헤드
US20090147057A1 (en) Liquid ejection head and printing apparatus
JP2019038235A (ja) 液体吐出装置
JP2008238434A (ja) 液体噴射ヘッド
US7029085B2 (en) Ink jet head and ink jet printer
JP2010104863A (ja) 液滴吐出装置
KR20130039006A (ko) 잉크젯 프린트 헤드 조립체
US9457571B2 (en) Fluid ejection apparatuses including a substrate with a bulk layer and a epitaxial layer
JP5451910B2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
JPH10217469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183819B2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
KR20100055600A (ko) 잉크젯 프린트 헤드의 구동방법
JP3045858B2 (ja) 液体噴射ヘッ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