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24750U - 一种多层次一体式工控机外壳压铸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层次一体式工控机外壳压铸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24750U
CN219324750U CN202320279968.7U CN202320279968U CN219324750U CN 219324750 U CN219324750 U CN 219324750U CN 202320279968 U CN202320279968 U CN 202320279968U CN 219324750 U CN219324750 U CN 2193247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die
lug
slide
match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7996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壮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Metalwork Hard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Metalwork Hard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Metalwork Hard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Metalwork Hard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7996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247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247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247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层次一体式工控机外壳压铸模具,涉及压铸模具技术领域,包括相互配合的前模板和后模板,前模板和后模板相互靠合的一侧上分别装设有前模仁和后模仁,后模仁上靠近前模仁的端面成型有成型凸块,前模仁靠近后模仁的端面上开设有前模槽,成型凸块在前模槽内配合成形有模腔,成型凸块包括第一成型凸块和第二成型凸块,本实用新型压铸模具,通过多个槽口和凸块的嵌套配合,使工控机外壳能一体式完成压铸,能实现如图所示的多层次的多面壳体的生产,在复杂的一体式工控机的外壳加工生产中具有很好的适应性,能简化如图所示的一体式的工控机外壳的生产过程,能实现批量化生产,有利于工控机外壳成本的降低和整体强度的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多层次一体式工控机外壳压铸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层次一体式工控机外壳压铸模具。
背景技术
如申请号为CN201921600801.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述,工控机即工业控制计算机,是一种采用总线结构,对生产过程及机电设备、工艺装备进行检测与控制的工具总称。许多工厂生产中需要电机产生拖动、震动等物理性位移动作,不仅带来巨大的噪音,机器工作时带来的震动会给工控机带来巨大的损害,现有的一部分工控机在使用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振动,且工控机在长时间振动后,工控机的外壳体会发生松动,导致脱落,影响工控机的正常使用,且工控机在进行安装时受到安装面的大小的限制,从而为工控机的安装带来不便。
在现有技术中,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是如上述专利所示的,通过多个连接架相互配合的方式对工控机外壳的多个模块进行固定,而本申请人提出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一体式的工控机壳体结构,该一体式的壳体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多模块组合式的壳体结构,可以减少工控机运行过程中壳体各模块之间的松动的问题。
但是一体式的壳体相对于多模块组合式的壳体,由于一体式的壳体结构相对复杂,壳体上的面较多,整体不可拆分导致壳体的层次较深,在生产上具有一定的难度,生产上不容易实现批量,所以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多层次一体式工控机外壳压铸模具,以便于一体式工控机壳体的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多层次一体式工控机外壳压铸模具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层次一体式工控机外壳压铸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前模板和后模板,前模板和后模板相互靠合的一侧上分别装设有前模仁和后模仁;
后模仁上靠近前模仁的端面成型有成型凸块;
前模仁靠近后模仁的端面上开设有前模槽,成型凸块在前模槽内配合成形有模腔;
成型凸块包括第一成型凸块和第二成型凸块,第一成型凸块包括倾斜设置的第一侧面,第一侧面上开设有第一开口槽,第一开口槽的后侧边与成型凸块的上端面连接;
第一开口槽的内底面上开设有第二开口槽,第二开口槽的上端与第一开口槽连通,第二开口槽的下端连接于后模板;
第二成型凸块设置于第二开口槽内,第二成型凸块的后端面与第二开口槽的后侧面连接为一体;
前模槽包括与第一侧面配合成型工件的第二侧面,前模槽的内底面上成型有与第一开口槽配合成型工件的第一槽内凸块,第一槽内凸块的后端面与第一开口槽的后侧边抵接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第二成型凸块与第二开口槽之间配合形成留空槽,第一槽内凸块上成型有在留空槽内配合成型的第二槽内凸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前模槽的侧面上开设有侧面开口部,后模板上装设有在侧面开口部内滑动配合的行位组件,行位组件包括行位滑块,行位滑块朝向于第一成型凸块的一侧成型有行位凸块,行位凸块与第一成型凸块抵接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后模板上开设有横向的行位槽,行位滑块包括第一行位滑块和第二行位滑块,第一行位滑块在行位槽内滑动配合,第二行位滑块的一端与第一行位滑块固接,第二行位滑块的另一端在模腔内滑动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第一侧面上开设有第一通风口槽,第二侧面上成型有在第一通风口槽内嵌套配合的第一通风口凸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压铸模具,通过多个槽口和凸块的嵌套配合,使工控机外壳能一体式完成压铸,能实现如图所示的多层次的多面壳体的生产,在复杂的一体式工控机的外壳加工生产中具有很好的适应性,能简化如图所示的一体式的工控机外壳的生产过程,能实现批量化生产,有利于实现现有技术中的工控机外壳生产中的成本的降低和整体强度的提高。
2.第二成型凸块、第二开口槽以及第一槽内凸块相互配合形成留空腔室,第二槽内凸块在留空槽内的配合,通过改变第二槽内凸块的厚度,使第二开口槽内可以成型不同厚度的工控机外壳的厚度,通过改变第二槽内凸块的形状,可以用以成型不同结构的工控机外壳形状,使工控机外壳的成型更加的多样,对于多层次多面以及结构复杂的工控机外壳的生产能更好的适应,使本实用新型工控机外壳压铸模具的适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体式工控机外壳的结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后模仁和后模板的结构立体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前模仁的结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行位组件的结构立体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及名称如下:
第一开口-1,第二开口-2,前模板-3,后模板-4,前模仁-30,后模仁-40,成型凸块-41,前模槽-31,模腔-5,第一成型凸块-410,第二成型凸块-411,第一侧面-412,第一开口槽-413,第二开口槽-414,第二侧面-311,第一槽内凸块-312,留空槽-415,第二槽内凸块-313,侧面开口部-314,行位组件-42,行位滑块-421,行位凸块-422,行位槽-43,第一行位滑块-423,第二行位滑块-424,第一通风口槽-416,第一通风口凸块-315,行位腔室-4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一种多层次一体式工控机外壳压铸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前模板3和后模板4,前模板3和后模板4相互靠合的一侧上分别装设有前模仁30和后模仁40;
后模仁40上靠近前模仁30的端面成型有成型凸块41;
前模仁30靠近后模仁40的端面上开设有前模槽31,成型凸块41在前模槽31内配合成形有模腔5;
成型凸块41包括第一成型凸块410和第二成型凸块411,第一成型凸块410包括倾斜设置的第一侧面412,第一侧面412上开设有第一开口槽413,第一开口槽413的后侧边与成型凸块41的上端面连接;
第一开口槽413的内底面上开设有第二开口槽414,第二开口槽414的上端与第一开口槽413连通,第二开口槽414的下端连接于后模板4;
第二成型凸块411设置于第二开口槽414内,第二成型凸块411的后端面与第二开口槽414的后侧面连接为一体;
前模槽31包括与第一侧面412配合成型工件的第二侧面311,前模槽31的内底面上成型有与第一开口槽413配合成型工件的第一槽内凸块312,第一槽内凸块312的后端面与第一开口槽413的后侧边抵接配合。
如图1所示的工控机壳体,包括四个侧板,其中的倾斜侧边包括多层次结构,倾斜侧边的下方设有第一开口1,倾斜侧边的上方设有第二开口2,其中,第一开口1用以工控机散热片的安装,第二开口2用于工控机上各种电源和通讯接口的安装;
在压铸过程中铝料流经由前模板3和前模仁30组成的动模组件,铝料依次进入所述模腔5内完成浇注,其中,第一成形凸块上的第一侧面412与前模槽31上的第二侧面311配合成型工控机壳体的倾斜侧边,第一槽内凸块312在第一开口槽413内嵌套相互配合,同时第一槽内凸块312的后端面与第一开口槽413的后侧边抵接配合,使第一槽内凸块312与成型凸块41之间形成碰穿,便于工控机壳体上的第一开口1成型;
同时通过将第二成型凸块411设置于第二开口槽414内,在压铸过程中,第二成型凸块411、第二开口槽414以及第一槽内凸块312相互配合,使第二成型凸块411与第二开口槽414之间配合形成留空腔室,第二成型凸块411的后端面与第二开口槽414的后侧面连接为一体,使第二成型凸块411在留空腔室内形成枕位,便于工控机壳体上的第二开口2成型;
本实用新型压铸模具,通过多个槽口和凸块的嵌套配合,使工控机外壳能一体式完成压铸,能实现如图1所示的多层次的多面壳体的生产,在复杂的一体式工控机的外壳加工生产中具有很好的适应性,能简化如图1所示的一体式的工控机外壳的生产过程,能实现批量化生产,有利于实现现有技术中的工控机外壳生产中的成本的降低和整体强度的提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成型凸块411与第二开口槽414之间配合形成留空槽415,第一槽内凸块312上成型有在留空槽415内配合成型的第二槽内凸块313;
综上所述,第二成型凸块411、第二开口槽414以及第一槽内凸块312相互配合形成留空腔室,第二槽内凸块313在留空槽415内的配合,通过改变第二槽内凸块313的厚度,使第二开口槽414内可以成型不同厚度的工控机外壳的厚度,通过改变第二槽内凸块313的形状,可以用以成型不同结构的工控机外壳形状,使工控机外壳的成型更加的多样,对于多层次多面以及结构复杂的工控机外壳的生产能更好的适应,使本实用新型工控机外壳压铸模具的适用范围更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模槽31的侧面上开设有侧面开口部314,后模板4上装设有在侧面开口部314内滑动配合的行位组件42,行位组件42包括行位滑块421,行位滑块421朝向于第一成型凸块410的一侧成型有行位凸块422,行位凸块422与第一成型凸块410抵接配合。
如图1所示,在生产过程中,工控机壳体的侧面还开设有通风口以利于工控机更好的散热;
在压铸过程中,行位滑块421与第一成型凸块410之间预设有行位腔室46,铝料流经由前模板3和前模仁30组成的动模组件,铝料进入到行位腔室46内完成浇注,通过行位凸块422与第一成型凸块410抵接配合,使行位凸块422与第一成型凸块410在行位腔室46内形成碰穿,从而使工控机壳体的侧面可以成型通风口,便于工控机上通风口的成型;
同时,通过改变行位凸块422的形状可以更好的改变通风口的形状,使工控机外壳的成型更加的多样,对于多层次多面以及结构复杂的工控机外壳的生产能更好的适应,使本实用新型工控机外壳压铸模具的适用范围更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后模板4上开设有横向的行位槽43,行位滑块421包括第一行位滑块423和第二行位滑块424,第一行位滑块423在行位槽43内滑动配合,第二行位滑块424的一端与第一行位滑块423固接,第二行位滑块424的另一端在模腔5内滑动配合。
通过第一行位滑块423在行位槽43内的滑动配合,使第二行位滑块424在模腔5内的合模和开模更加的稳定,使通风口的成型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侧面412上开设有第一通风口槽416,第二侧面311上成型有在第一通风口槽416内嵌套配合的第一通风口凸块315。
在压铸过程中,第一侧面412与第二侧面311之间预设有侧面腔室,铝料流经由前模板3和前模仁30组成的动模组件,铝料进入到侧面腔室内完成浇注,通过第一通风口凸块315与在第一通风口槽416内嵌套配合,使第一通风口凸块315与在第一通风口槽416在侧面腔室内形成插穿,从而使工控机壳体的侧面可以成型通风口,便于工控机上通风口的成型;
同时通过改变第一通风口凸块315与在第一通风口槽416的形状可以更好的改变通风口的形状,使工控机外壳的成型更加的多样,对于多层次多面以及结构复杂的工控机外壳的生产能更好的适应,使本实用新型工控机外壳压铸模具的适用范围更广。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5)

1.一种多层次一体式工控机外壳压铸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前模板(3)和后模板(4),前模板(3)和后模板(4)相互靠合的一侧上分别装设有前模仁(30)和后模仁(40),其特征在于;
后模仁(40)上靠近前模仁(30)的端面成型有成型凸块(41);
前模仁(30)靠近后模仁(40)的端面上开设有前模槽(31),成型凸块(41)在前模槽(31)内配合成形有模腔(5);
成型凸块(41)包括第一成型凸块(410)和第二成型凸块(411),第一成型凸块(410)包括倾斜设置的第一侧面(412),第一侧面(412)上开设有第一开口槽(413),第一开口槽(413)的后侧边与成型凸块(41)的上端面连接;
第一开口槽(413)的内底面上开设有第二开口槽(414),第二开口槽(414)的上端与第一开口槽(413)连通,第二开口槽(414)的下端连接于后模板(4);
第二成型凸块(411)设置于第二开口槽(414)内,第二成型凸块(411)的后端面与第二开口槽(414)的后侧面连接为一体;
前模槽(31)包括与第一侧面(412)配合成型工件的第二侧面(311),前模槽(31)的内底面上成型有与第一开口槽(413)配合成型工件的第一槽内凸块(312),第一槽内凸块(312)的后端面与第一开口槽(413)的后侧边抵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次一体式工控机外壳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二成型凸块(411)与第二开口槽(414)之间配合形成留空槽(415),第一槽内凸块(312)上成型有在留空槽(415)内配合成型的第二槽内凸块(3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层次一体式工控机外壳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前模槽(31)的侧面上开设有侧面开口部(314),后模板(4)上装设有在侧面开口部(314)内滑动配合的行位组件(42),行位组件(42)包括行位滑块(421),行位滑块(421)朝向于第一成型凸块(410)的一侧成型有行位凸块(422),行位凸块(422)与第一成型凸块(410)抵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层次一体式工控机外壳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后模板(4)上开设有横向的行位槽(43),行位滑块(421)包括第一行位滑块(423)和第二行位滑块(424),第一行位滑块(423)在行位槽(43)内滑动配合,第二行位滑块(424)的一端与第一行位滑块(423)固接,第二行位滑块(424)的另一端在模腔(5)内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层次一体式工控机外壳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侧面(412)上开设有第一通风口槽(416),第二侧面(311)上成型有在第一通风口槽(416)内嵌套配合的第一通风口凸块(315)。
CN202320279968.7U 2023-02-22 2023-02-22 一种多层次一体式工控机外壳压铸模具 Active CN2193247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79968.7U CN219324750U (zh) 2023-02-22 2023-02-22 一种多层次一体式工控机外壳压铸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79968.7U CN219324750U (zh) 2023-02-22 2023-02-22 一种多层次一体式工控机外壳压铸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24750U true CN219324750U (zh) 2023-07-11

Family

ID=87065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79968.7U Active CN219324750U (zh) 2023-02-22 2023-02-22 一种多层次一体式工控机外壳压铸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247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85157A (zh) 一种手机框架体及其制备方法
CN219324750U (zh) 一种多层次一体式工控机外壳压铸模具
CN211363207U (zh) 一种方便拆装闭锁的蜡模注塑模具
CN218227656U (zh) 一种工业控制器外壳注塑模具
CN210308726U (zh) 一种车载净化器外壳的双色注塑模具
CN217912799U (zh) 一种多孔工件压铸时无披锋毛刺产生的压铸模具
CN219130727U (zh) 一种扫描仪外壳压铸模具
CN214521621U (zh) 空调罩壳模具
CN210702383U (zh) 一种盘类产品双层夹芯模具
CN214419446U (zh) 一种灯壳体的成型模具
CN218891104U (zh) 一种便于快速冷却的高精度汽车模具
CN213224208U (zh) 一种用于加工打印机用电机机壳的模具
CN210023709U (zh) 一种专用于生产短波主控音频模块盒的压铸模具
CN216658733U (zh) 一种空调塑胶件用快速注塑成型模具
CN216782762U (zh) 一种能够快速安装的精密模具结构
CN216329573U (zh) 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电池盖加工模具
CN220992768U (zh) 一种发动机滤座铝压铸件模具
CN214290434U (zh) 一种底盒镶件互换的模具组件
CN217166364U (zh) 可调水口蜡型模具
CN217252606U (zh) 一种精密铸件生产用具有快速成型结构的模具
CN213564588U (zh) 一种新型五金模模芯
CN217670768U (zh)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注塑模具
CN219665087U (zh) 一种压铸模具共用模架
CN220560368U (zh) 一种三联体结构金属型模具
CN215511944U (zh) 一种带有冷却结构的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