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19712U - 一种车载供氢系统振动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供氢系统振动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19712U
CN219319712U CN202320236668.0U CN202320236668U CN219319712U CN 219319712 U CN219319712 U CN 219319712U CN 202320236668 U CN202320236668 U CN 202320236668U CN 219319712 U CN219319712 U CN 2193197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ogen supply
supply system
vehicle
beams
mounted hydrog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3666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纪鹏
廖均博
关超华
廖均锋
邓伟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Rilo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Rilo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Rilo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Rilo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3666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197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197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197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供氢系统振动工装,包括支承框架,支承框架呈矩形结构,支承框架固定安装在振动台的台面上;若干侧面支撑支架,若干侧面支撑支架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承框架两侧;其中,支承框架与若干侧面支撑支架之间形成一个用于放置车载供氢系统的固定安装位,固定安装位与车载供氢系统相适配;本实用新型中,支承框架与侧面支撑支架之间形成一个用于放置车载供氢系统的固定安装位,其中,支承框架与侧面支撑支架的管梁规格可根据供氢系统的框架尺寸进行调整,使振动工装能够适用于不同形状、大小的车载供氢系统的振动试验,通用性高;此车载供氢系统振动工装由多种U型钢焊接而成,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靠且成本低廉,安装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供氢系统振动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振动测试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载供氢系统振动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是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之一,而车载供氢系统是其中必要的一环,由于氢气过于活泼,大量氢气泄漏容易造成安全隐患,所以对于供氢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都要有一定的要求。为了测试供氢系统的稳定性,单独对供氢系统进行振动和冲击等测试是有必要的,以模拟供氢系统安装在实车上的运行工况。但是现市面上暂时没有通用的车载供氢系统振动工装,需要针对每一种车载供氢系统设计一个专用的振动工装,进而造成研发及试验验证的成本过高以及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供氢系统振动工装,能够适用于多种车载供氢系统,通用性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载供氢系统振动工装,包括:
支承框架,所述支承框架呈矩形结构,所述支承框架固定安装在振动台的台面上;
若干侧面支撑支架,若干所述侧面支撑支架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承框架两侧;
其中,所述支承框架与若干所述侧面支撑支架之间形成一个用于放置车载供氢系统的固定安装位,所述固定安装位与所述车载供氢系统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承框架包括若干侧横梁、侧纵梁、中段横梁和中段纵梁,若干所述侧横梁和若干所述侧纵梁相连接,若干所述侧纵梁与若干所述中段纵梁相连接,若干所述中段横梁两端分别与所述中段纵梁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两侧所述侧横梁和中段横梁分别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相互平行,与两端的所述侧纵梁形成所述矩形结构;其中,所述中段纵梁两端分别沿两侧所述侧横梁和中段横梁向外伸出。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侧横梁、侧纵梁、中段横梁、中段纵梁上均设有若干安装孔,通过紧固件穿过所述安装孔将所述振动工装固定安装在所述振动台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侧面支撑支架包括竖向固定梁和斜向支撑梁,所述竖向固定梁分别与所述中段纵梁和中段横梁相连接,所述斜向支撑梁一端与所述竖向固定梁相连接,其背面与所述中段纵梁伸出部分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斜向支撑梁与所述竖向固定梁之间形成一个夹角,所述夹角设置为25°。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竖向固定梁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斜向支撑梁的数量与所述竖向固定梁的数量相对应,两侧所述竖向固定梁和斜向支撑梁之间相互对称。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竖向固定梁、侧纵梁以及中段纵梁上分别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车载供氢系统加装的固定角座上的长圆孔相匹配,通过紧固件穿过所述长圆孔和定位孔将所述车载供氢系统固定在所述振动工装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竖向固定梁、斜向支撑梁、侧横梁、侧纵梁、中段横梁以及中段纵梁均设置为U型钢。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竖向固定梁、斜向支撑梁、侧横梁、侧纵梁、中段横梁以及中段纵梁之间均采用焊接的形式连接形成一个整体。
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
本实用新型中,支承框架与侧面支撑支架之间形成一个用于放置车载供氢系统的固定安装位,固定安装位与所述车载供氢系统相适配,其中,支承框架与侧面支撑支架的管梁规格可根据供氢系统的框架尺寸进行调整,使振动工装能够适用于不同形状、大小的车载供氢系统的振动试验,通用性高;此车载供氢系统振动工装由多种U型钢焊接而成,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靠且成本低廉,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车载供氢系统振动工装的结构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车载供氢系统振动工装与振动台和车载供氢系统固定安装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车载供氢系统振动工装与振动台和车载供氢系统固定安装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以及“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不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间接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案。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提供了一种车载供氢系统振动工装,包括:
支承框架10,支承框架呈矩形结构,支承框架10固定安装在振动台30的台面上;
若干侧面支撑支架20,若干侧面支撑支架20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承框架10两侧;
其中,支承框架10与若干侧面支撑支架20之间形成一个用于放置车载供氢系统40的固定安装位,固定安装位与车载供氢系统40相适配。
本实施例中,支承框架10与侧面支撑支架20之间形成一个用于放置车载供氢系统40的固定安装位,固定安装位与所述车载供氢系统40相适配,其中,支承框架10与侧面支撑支架20的管梁规格可根据车载供氢系统40的框架尺寸进行调整,使振动工装能够适用于不同形状、大小的车载供氢系统40的振动试验,通用性高。
具体的,支承框架10包括若干侧横梁102、侧纵梁101、中段横梁104和中段纵梁103,若干侧横梁102和若干侧纵梁101相连接,若干侧纵梁101与若干中段纵梁103相连接,若干中段横梁104两端分别与中段纵梁103相连接;其中,侧纵梁101、中段横梁104和中段纵梁103各设置为两条,侧横梁102设置为四条,一条侧纵梁101与两条侧横梁102相连接,两条侧横梁102分别连接在侧纵梁101两端,两条侧横梁102的背面相对设置,形成一定的间距,优选的,两条侧横梁102之间的间距可根据车载供氢系统框架的尺寸进行调整;然后,一条侧纵梁101与两条中段纵梁103相连接,最后,两条中段横梁104的两端分别与中段纵梁103相连接,形成一个矩形结构的用于支承车载供氢系统40的支承框架10。
具体的,两侧的侧横梁102和中段横梁104分别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两侧的侧横梁102和中段横梁104相互平行,与两端的侧纵梁101形成矩形结构;其中,中段纵梁103两端分别沿两侧侧横梁102和中段横梁104向外伸出,且中段纵梁103两端的伸出部分关于X轴以及Y轴对称;其中,中段纵梁103的长度可根据车载供氢系统框架的尺寸进行调整。
具体的,侧面支撑支架20包括竖向固定梁201和斜向支撑梁202,其中竖向固定梁201的数量为四个,斜向支撑梁202的数量与竖向固定梁201的数量相对应,同为四个。竖向固定梁201分别与中段纵梁103和中段横梁104相连接,斜向支撑梁202一端与竖向固定梁201相连接,其背面与中段纵梁103伸出部分相连接,斜向支撑梁202起到固定竖向固定梁201的作用,中段纵梁103起到固定斜向支撑梁202的作用;支承框架与侧面支撑支架之间形成一个用于放置车载供氢系统的固定安装位,固定安装位与所述车载供氢系统相适配,两侧竖向固定梁201和斜向支撑梁202之间关于X轴以及Y轴对称。
具体的,斜向支撑梁202与竖向固定梁201之间形成一个夹角,夹角设置为25°。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侧横梁102、侧纵梁101、中段横梁104、中段纵梁103上均设有若干安装孔,通过紧固件穿过安装孔将振动工装固定安装在振动台30上。具体的,紧固件可以是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竖向固定梁201、侧纵梁101以及中段纵梁103上分别设有若干定位孔,定位孔与车载供氢系统40加装的固定角座401上的长圆孔相匹配,通过紧固件穿过长圆孔和定位孔将车载供氢系统40固定在振动工装上。具体的,紧固件可以是螺栓,其中,螺栓能够在固定角座401上的长圆孔内进行移动,进而能够调整车载供氢系统40与振动工装的相对位置,提高了安装的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竖向固定梁201、斜向支撑梁202、侧横梁102、侧纵梁101、中段横梁104以及中段纵梁103均设置为U型钢,U型钢具有承受压力大,支撑时间久,易安装且不易变形的特点,使用U型钢可有效提高振动工装的支承力,安全可靠,提高了振动工装的稳定性;且成本低廉,安装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竖向固定梁201、斜向支撑梁202、侧横梁102、侧纵梁101、中段横梁104以及中段纵梁103之间均采用焊接的形式连接形成一个整体,保证了振动工装的整体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中车载供氢系统振动工装的第一实施例,此车载供氢系统振动工装主要由竖向固定梁201、斜向支撑梁202、侧横梁102、侧纵梁101、中段横梁104以及中段纵梁103,这六个部分拼接而成,为保证车载供氢系统振动工装的整体强度,所有竖向固定梁201、斜向支撑梁202、侧横梁102、侧纵梁101、中段横梁104以及中段纵梁103之间都采用焊接的形式连接成一个整体;本实施例中的车载供氢系统振动工装是基于三瓶组供氢系统来设计的,由于三瓶组供氢系统中的三个氢瓶并列放置,进而供氢系统的重心较高,因此需通过在供氢系统两侧设置竖向固定梁201和斜向支撑梁202进行侧面支撑,此设置可避免三瓶组供氢系统在振动试验时由于重心过高导致安装不稳而发生晃动,甚至从振动工装中脱落的问题,保证三瓶组供氢系统跟振动工装固定的可靠性,防止实验结果受到干扰;通过竖向固定梁201、侧纵梁101以及中段纵梁103上的定位孔分别和三瓶组供氢系统加装的固定角座401相配合,将振动工装与三瓶组供氢系统用螺栓进行固定,斜向支撑梁202一端与竖向固定梁201相连接,其背面与中段纵梁103伸出部分相连接,斜向支撑梁202起到固定竖向固定梁201的作用,中段纵梁103起到固定斜向支撑梁的作用,并与振动台30连接固定;具体的,侧横梁102、侧纵梁101、中段纵梁103以及中段横梁104上均有安装孔可与振动台30和三瓶组供氢系统连接固定;在对三瓶组供氢系统测试时,先将振动工装通过螺栓固定在振动台30上,再将三瓶组供氢系统吊至振动工装上方将其放入固定安装位中,对准孔位后通过螺栓与振动工装进行固定连接即可开始测试。
作为本实用新型中车载供氢系统振动工装的第二实施例,竖向固定梁201的高度可根据车载供氢系统40的整体高度进行调整更换,当车载供氢系统40的重心较低时可以取消竖向固定梁201、斜向支撑梁202以及中段纵梁103,直接将侧横梁102和中段横梁104合并成一个零件即可,侧纵梁101与侧横梁102和中段横梁104合并形成的零件构成一个振动工装,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通用性高;在对车载供氢系统40测试时,先将振动工装通过螺栓固定在振动台30上,再将车载供氢系统40吊至振动工装上,对准孔位后通过螺栓与振动工装进行固定连接即可开始测试。
本实用新型的振动工装结构可适用于大多数的车载供氢系统的框架固定,只需根据车载供氢系统框架的尺寸对各管梁的规格进行调整即可,在不改变车载供氢系统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将车载供氢系统40与振动台30进行连接固定,使振动工装能够适用于不同形状、大小的车载供氢系统的振动试验,通用性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载供氢系统振动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承框架(10),所述支承框架呈矩形结构,所述支承框架(10)固定安装在振动台(30)的台面上;
若干侧面支撑支架(20),若干所述侧面支撑支架(20)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承框架(10)两侧;
其中,所述支承框架(10)与若干所述侧面支撑支架(20)之间形成一个用于放置车载供氢系统(40)的固定安装位,所述固定安装位与所述车载供氢系统(40)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供氢系统振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框架(10)包括若干侧横梁(102)、侧纵梁(101)、中段横梁(104)和中段纵梁(103),若干所述侧横梁(102)和若干所述侧纵梁(101)相连接,若干所述侧纵梁(101)与若干所述中段纵梁(103)相连接,若干所述中段横梁(104)两端分别与所述中段纵梁(103)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供氢系统振动工装,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侧横梁(102)和中段横梁(104)分别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相互平行,与两端的所述侧纵梁(101)形成所述矩形结构;其中,所述中段纵梁(103)两端分别沿两侧所述侧横梁(102)和中段横梁(104)向外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供氢系统振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横梁(102)、侧纵梁(101)、中段横梁(104)、中段纵梁(103)上均设有若干安装孔,通过紧固件穿过所述安装孔将所述振动工装固定安装在所述振动台(30)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供氢系统振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支撑支架(20)包括竖向固定梁(201)和斜向支撑梁(202),所述竖向固定梁(201)分别与所述中段纵梁(103)和中段横梁(104)相连接,所述斜向支撑梁(202)一端与所述竖向固定梁(201)相连接,其背面与所述中段纵梁(103)伸出部分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供氢系统振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向支撑梁(202)与所述竖向固定梁(201)之间形成一个夹角,所述夹角设置为2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供氢系统振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固定梁(201)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斜向支撑梁(202)的数量与所述竖向固定梁(201)的数量相对应,两侧所述竖向固定梁(201)和斜向支撑梁(202)之间相互对称。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供氢系统振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固定梁(201)、侧纵梁(101)以及中段纵梁(103)上分别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车载供氢系统(40)加装的固定角座(401)上的长圆孔相匹配,通过紧固件穿过所述长圆孔和定位孔将所述车载供氢系统(40)固定在所述振动工装上。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供氢系统振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固定梁(201)、斜向支撑梁(202)、侧横梁(102)、侧纵梁(101)、中段横梁(104)以及中段纵梁(103)均设置为U型钢。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供氢系统振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固定梁(201)、斜向支撑梁(202)、侧横梁(102)、侧纵梁(101)、中段横梁(104)以及中段纵梁(103)之间均采用焊接的形式连接形成一个整体。
CN202320236668.0U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车载供氢系统振动工装 Active CN2193197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36668.0U CN219319712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车载供氢系统振动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36668.0U CN219319712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车载供氢系统振动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19712U true CN219319712U (zh) 2023-07-07

Family

ID=87004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36668.0U Active CN219319712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车载供氢系统振动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197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319712U (zh) 一种车载供氢系统振动工装
CN102226734B (zh) 通用型cab冲击振动试验装置
CN109822278B (zh) 一种发电机座定位焊工具
CN205437625U (zh) 排量为1.5的催化器总成焊接夹具
CN201800517U (zh) 动力电池安装结构
CN214149743U (zh) 振动试验工装及振动试验系统
CN110196170B (zh) 一种车辆防滚支架
CN115056685A (zh) 一种车辆座椅固定装置及汽车
CN113390595A (zh) 一种电池包冲击工装
CN211166696U (zh) 一种整车碰撞试验记录仪固定结构
CN107264373B (zh) 矿用自卸车平台的支撑座结构
CN202508790U (zh) 新型塔式起重机附着框架装置
CN210939038U (zh) 电池包振动测试的安装组件
CN213779521U (zh) 一种列车转向架的疲劳试验工装
CN219389302U (zh) 用于轨道车辆检测实验的工装
CN218617011U (zh) 一种三轮车车架
CN205437624U (zh) 汽车排气用催化器总成焊接夹具
CN216284317U (zh) 桥壳总成反作用杆支架性能试验装置
CN220063338U (zh) 一种电池振动测试工装和振动测试结构
CN218228971U (zh) 一种新能源卡车储气筒固定装置
CN218410991U (zh) 汽车前轮眉总成检具
CN215105981U (zh) 一种安全型建筑悬挑工字钢拉梁结构
CN215573708U (zh) 矿山工程车辆蓄能器检测装置
CN213892720U (zh) 一种白车身后悬改制定位结构
CN220031698U (zh) 一种侧挂式lng双气瓶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