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18535U - 一种循环水供暖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循环水供暖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18535U
CN219318535U CN202320148058.5U CN202320148058U CN219318535U CN 219318535 U CN219318535 U CN 219318535U CN 202320148058 U CN202320148058 U CN 202320148058U CN 219318535 U CN219318535 U CN 2193185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heat dissipation
radiating
dissipation cover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4805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小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Xibaipo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Xibaipo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Xibaipo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Xibaipo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4805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185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185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185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Landscapes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水供暖结构,涉及暖气片技术领域,包括多个散热片,所述散热片还包括左散热罩与右散热罩,所述左散热罩与右散热罩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管,所述右散热罩一侧固定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左散热罩与右散热罩通过两个C形紧固框固定连接。将散热片拆分为左散热罩与右散热罩,并在右散热罩内固定安装有第二内挡环与密封圈以及Z形密封圈,能够使得左散热罩与右散热罩进行一个紧密的交错连接,并借助两个C形紧固框可配合左散热罩与右散热罩外侧的固定环将左散热罩与右散热罩固定连接在一起,起到快拆且防渗漏的作用,可在无需供暖的时段对左散热罩与右散热罩内壁附着的杂质进行清理。

Description

一种循环水供暖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暖气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循环水供暖结构。
背景技术
暖气片是一种采暖为主的采暖设备,主要在冬天寒冷的北方地区使用,具有保暖的作用,暖气片安装在室内的墙体上,并将其与市政供热管道进行连接,以形成一个循环的供热管路;
市政供热管道内的热水一般所采用的软水加热进行循环供暖的,并且,针对热水循环供热的原因,还会在循坏热水中添加防锈等一些物质,以此来延长供热管道的使用寿命,降低供热管道的维护频率,正因如此,部分暖气片在使用时,因热水需要自下而上或者自上而下的从暖气片一侧输入,并从另一侧输出,而供热管道的热水中所存在一些杂质会附着并堆积在暖气片的流经腔体内,且该种类型的暖气片一般为整体式结构,因此,难以对其内部腔体进行清理,在经过一定时间的使用后,容易使得暖气片无法将流经热水的热量完全的辐射至室内,使得暖气片的供暖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水供暖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循环水供暖结构,包括多个散热片,所述散热片还包括左散热罩与右散热罩,所述左散热罩与右散热罩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管;所述右散热罩一侧固定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左散热罩与右散热罩通过两个C形紧固框固定连接,且其中一个固定管与同水平位置的另一个固定管之间通过连接管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左散热罩一侧下方位置的固定管固定安装有进水阀,所述进水阀与外部供热管道输入端固定连接,出水阀则与供热管道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左散热罩内侧设有第一内挡环,所述第一内挡环一侧开设有密封槽,且所述左散热罩与第一内挡环为一体浇铸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右散热罩内侧设有第二内挡环,所述第二内挡环与右散热罩为一体浇铸成型,且所述第二内挡环一侧延伸至右散热罩外部,所述第二内挡环相对于左散热罩一侧开设有安装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密封圈上端设有Z形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Z形密封圈为一体热塑成型,且所述密封圈与Z形密封圈为耐高温橡胶制成,所述密封圈一侧穿插安装在安装槽内,所述Z形密封圈则贴附于右散热罩一侧以及第二内挡环上,所述第二内挡环一侧穿插安装在右散热罩内侧,而所述密封圈另一侧则穿插安装在密封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左散热罩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右散热罩外侧也固定安装有固定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两个所述C形紧固框内侧分别开设有卡槽,两个所述C形紧固框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一侧开设有插槽,所述固定座一侧还设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相对于固定座一侧固定安装有插块,所述插块穿插安装在插槽内,所述固定座内还开设有安装插孔,所述橡胶块内也开设有安装插孔,且两个所述C形紧固框分别通过内侧的卡槽卡装在左散热罩与右散热罩外侧的固定环上,而相邻的两个固定座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循环水供暖结构,将散热片拆分为左散热罩与右散热罩,并在右散热罩内固定安装有第二内挡环与密封圈以及Z形密封圈,能够使得左散热罩与右散热罩进行一个紧密的交错连接,并借助两个C形紧固框可配合左散热罩与右散热罩外侧的固定环将左散热罩与右散热罩固定连接在一起,起到快拆且防渗漏的作用,可在无需供暖的时段对左散热罩与右散热罩内壁附着的杂质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片结构拆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右散热罩与密封圈局部结构拆分图;
图5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中:1、散热片;2、左散热罩;3、右散热罩;4、连接管;5、进水阀;6、出水阀;7、固定管;8、密封圈;9、C形紧固框;10、安装插孔;11、固定环;12、第一内挡环;13、密封槽;14、第二内挡环;15、安装槽;16、Z形密封圈;17、卡槽;18、固定座;19、插槽;20、橡胶块;21、插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循环水供暖结构,包括多个散热片1,散热片1还包括左散热罩2与右散热罩3,左散热罩2与右散热罩3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管7;右散热罩3一侧固定安装有密封圈8,左散热罩2与右散热罩3通过两个C形紧固框9固定连接,且其中一个固定管7与同水平位置的另一个固定管7之间通过连接管4固定连接,其中一个左散热罩2一侧下方位置的固定管7固定安装有进水阀5,进水阀5与外部供热管道输入端固定连接,出水阀6则与供热管道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左散热罩2内侧设有第一内挡环12,第一内挡环12一侧开设有密封槽13,且左散热罩2与第一内挡环12为一体浇铸成型,右散热罩3内侧设有第二内挡环14,第二内挡环14与右散热罩3为一体浇铸成型,且第二内挡环14一侧延伸至右散热罩3外部,第二内挡环14相对于左散热罩2一侧开设有安装槽15,密封圈8上端设有Z形密封圈16,密封圈8与Z形密封圈16为一体热塑成型,且密封圈8与Z形密封圈16为耐高温橡胶制成,密封圈8一侧穿插安装在安装槽15内,Z形密封圈16则贴附于右散热罩3一侧以及第二内挡环14上,第二内挡环14一侧穿插安装在右散热罩3内侧,而密封圈8另一侧则穿插安装在密封槽13内,左散热罩2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环11,右散热罩3外侧也固定安装有固定环11,密封圈8一侧穿插安装在安装槽15内,另一侧穿插安装在左散热罩2内侧第一内挡环12的密封槽13内,并配合Z形密封圈16外延连接与左散热罩2与右散热罩3之间,进而提升左散热罩2与右散热罩3密封效果,可拆装的左散热罩2与右散热罩3则利于其内壁的杂质清理,提升吸热辐射效果;
两个C形紧固框9内侧分别开设有卡槽17,两个C形紧固框9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座18,固定座18一侧开设有插槽19,固定座18一侧还设有橡胶块20,橡胶块20相对于固定座18一侧固定安装有插块21,插块21穿插安装在插槽19内,固定座18内还开设有安装插孔10,橡胶块20内也开设有安装插孔10,且两个C形紧固框9分别通过内侧的卡槽17卡装在左散热罩2与右散热罩3外侧的固定环11上,而相邻的两个固定座18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两个C形紧固框9能够配合左散热罩2与右散热罩3外侧的固定环11将左散热罩2与右散热罩3固定连接,并使得Z形密封圈16外延紧密贴合在左散热罩2与右散热罩3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循环水供暖结构,在对散热片1进行拆卸时,可将连接管4两端的连接螺帽旋动,随后,将剩余的连接管4如上述同理操作即可,进而将通过连接管4连接的散热片1都取下,随后,借助螺丝刀将两个C形紧固框9相邻连接的固定座18内的螺栓取下,进而将两个C形紧固框9从左散热罩2与右散热罩3外侧的固定环11上取下,随后,即可将左散热罩2与右散热罩3分离,并对左散热罩2与右散热罩3的内壁进行清理;
当左散热罩2与右散热罩3内壁清理完成后,可将左散热罩2与右散热罩3重新合拢,并使得右散热罩3一侧的第二内挡环14插入到左散热罩2内第一内挡环12一侧,并使得密封圈8一侧插入到密封槽13内,同时,Z形密封圈16上端部分的两侧分别贴附与左散热罩2侧壁与右散热罩3侧壁,进而起到一个良好的密封效果,随后,将两个C形紧固框9分别通过内侧的卡槽17卡装在左散热罩2与右散热罩3外侧的固定环11上,使得两个固定环11逐步卡入到卡槽17内后,使得Z形密封圈16在左散热罩2侧壁与右散热罩3侧壁之间进一步压紧,随后,将螺栓穿过两个C形紧固框9相邻的固定座18内的安装插孔10中,并将另一端的固定座18如上述同理操作固定即可,进而利用两个C形紧固框9将左散热罩2与右散热罩3紧密连接,随后,将剩余的左散热罩2与右散热罩3如上述同理操作即可,并通过连接管4将多个散热片1重新组装连接即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循环水供暖结构,包括多个散热片(1),所述散热片(1)还包括左散热罩(2)与右散热罩(3),所述左散热罩(2)与右散热罩(3)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管(7),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散热罩(3)一侧固定安装有密封圈(8),所述左散热罩(2)与右散热罩(3)通过两个C形紧固框(9)固定连接,且其中一个固定管(7)与同水平位置的另一个固定管(7)之间通过连接管(4)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左散热罩(2)一侧下方位置的固定管(7)固定安装有进水阀(5),所述进水阀(5)与外部供热管道输入端固定连接,出水阀(6)则与供热管道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供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散热罩(2)内侧设有第一内挡环(12),所述第一内挡环(12)一侧开设有密封槽(13),且所述左散热罩(2)与第一内挡环(12)为一体浇铸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水供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散热罩(3)内侧设有第二内挡环(14),所述第二内挡环(14)与右散热罩(3)为一体浇铸成型,且所述第二内挡环(14)一侧延伸至右散热罩(3)外部,所述第二内挡环(14)相对于左散热罩(2)一侧开设有安装槽(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循环水供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8)上端设有Z形密封圈(16),所述密封圈(8)与Z形密封圈(16)为一体热塑成型,且所述密封圈(8)与Z形密封圈(16)为耐高温橡胶制成,所述密封圈(8)一侧穿插安装在安装槽(15)内,所述Z形密封圈(16)则贴附于右散热罩(3)一侧以及第二内挡环(14)上,所述第二内挡环(14)一侧穿插安装在右散热罩(3)内侧,而所述密封圈(8)另一侧则穿插安装在密封槽(13)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循环水供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散热罩(2)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环(11),所述右散热罩(3)外侧也固定安装有固定环(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循环水供暖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C形紧固框(9)内侧分别开设有卡槽(17),两个所述C形紧固框(9)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座(18),所述固定座(18)一侧开设有插槽(19),所述固定座(18)一侧还设有橡胶块(20),所述橡胶块(20)相对于固定座(18)一侧固定安装有插块(21),所述插块(21)穿插安装在插槽(19)内,所述固定座(18)内还开设有安装插孔(10),所述橡胶块(20)内也开设有安装插孔(10),且两个所述C形紧固框(9)分别通过内侧的卡槽(17)卡装在左散热罩(2)与右散热罩(3)外侧的固定环(11)上,而相邻的两个固定座(18)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CN202320148058.5U 2023-02-08 2023-02-08 一种循环水供暖结构 Active CN2193185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48058.5U CN219318535U (zh) 2023-02-08 2023-02-08 一种循环水供暖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48058.5U CN219318535U (zh) 2023-02-08 2023-02-08 一种循环水供暖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18535U true CN219318535U (zh) 2023-07-07

Family

ID=87025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48058.5U Active CN219318535U (zh) 2023-02-08 2023-02-08 一种循环水供暖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185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318535U (zh) 一种循环水供暖结构
CN112392716A (zh) 一种热电厂用水泵冷却装置
CN100422684C (zh) 一种用于热回收的多介质冷凝器水室的装置
CN212618174U (zh) 一种led驱动电源的散热外壳
CN211500784U (zh) 便于安装的柴油发动机散热器
CN2210371Y (zh) 无粘接列管式石墨换热器
CN109405584B (zh) 一种高效节能散热器
CN114111388A (zh) 一种苯乙烯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用散热装置
CN110043355B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水冷结构
CN2308868Y (zh) 气体冷却器
CN219572283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水冷热量交换器
CN210426183U (zh) 一种土壤热脱附废水新型高效热交换系统
CN218343249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水冷散热器
CN219108101U (zh) 一种高效复合热控装置
CN217258048U (zh) 一种缸体冷却结构以及热流道系统
CN219389805U (zh) 一种可拆卸式空气换热器
CN215524292U (zh) 便于拆装的油水组合式冷却器
CN216852923U (zh) 一种方便拆装的水冷式散热器
CN210533124U (zh) 一种铝制板翅式燃油冷却器
CN215633356U (zh) 一种燃气轮机进气管道的防结冰装置
CN211926582U (zh) 一种圆盘式换热器
CN216592916U (zh) 一种采棉机用铝制板翅式油冷却器
CN219624553U (zh) 一种紧凑式板式空冷器
CN219872315U (zh) 一种环保节能散热器
CN220170018U (zh) 一种斜顶式干湿联合空冷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