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17704U - 一种防回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回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17704U
CN219317704U CN202320141331.1U CN202320141331U CN219317704U CN 219317704 U CN219317704 U CN 219317704U CN 202320141331 U CN202320141331 U CN 202320141331U CN 219317704 U CN219317704 U CN 2193177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ventilation pipe
connecting cylinder
annular groove
return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4133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志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ludao Contemporary Department Sto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ludao Contemporary Department Sto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ludao Contemporary Department Sto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ludao Contemporary Department Sto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4133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177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177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177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单向止逆阀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回风装置,其包括包括通风管以及阀板,所述阀板铰接于所述通风管内,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主连接筒以及副连接筒,所述主连接筒与所述通风管端部插接配合,所述主连接筒上具有第一环槽,所述第一环槽的槽口背离所述阀板;所述副连接筒包括同轴设置的安装段与连接段,所述安装段与所述主连接筒通过所述第一环槽插接配合,所述连接段上具有第二环槽,所述第二环槽的槽口背离所述安装段。本申请能够提高通风管与排风管之间的适应性。

Description

一种防回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单向止逆阀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回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房屋室内多安装有通风系统,涉及卫生间排风扇、空调、新风装置、暖风装置等通风装置的排风,通常是将通风装置的排风管与室外连通,以将室内空气排入室外,而为了防止室外气体通过排风管倒流回室内,排风管与室外之间会安装防回风装置。
相关技术中的防回风装置包括通风管与阀板,阀板铰接于通风管内以对通风管进行启闭,通风管在阀板相对的两侧的空间分别与排风管以及室外连通。通风装置使用时,排风管内的气体进入通风管将阀板吹起,以使排风管与室外连通,排风管内的气体排入室外;通风装置停止使用时,阀板受自身重力作用自动闭合通风管,防止室外的气体通过排风管倒流回室内。
防回风装置在安装时通风管与排风管相连,但不同种类不同品牌以及不同型号通风装置的排风管口径不一,而上述相关技术中固定口径的通风管与不同口径的排风管之间的适应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通风管与排风管之间的适应性,本申请提供一种防回风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防回风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回风装置,包括通风管以及阀板,所述阀板铰接于所述通风管内,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主连接筒以及副连接筒,所述主连接筒与所述通风管端部插接配合,所述主连接筒上具有第一环槽,所述第一环槽的槽口背离所述阀板;
所述副连接筒包括同轴设置的安装段与连接段,所述安装段与所述主连接筒通过所述第一环槽插接配合,所述连接段上具有第二环槽,所述第二环槽的槽口背离所述安装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连接筒与通风管连接时,口径与第一环槽适配的排风管能够插接至第一环槽内,在主连接筒与通风管连接且副连接筒与主连接筒连接时,口径与第一环槽适配的排风管能够插接至第二环槽内,且口径与连接段外径适配的排风管能够套设于连接段外壁上,从而使连接件能够与不同口径的通风管连接,以提高通风管与排风管之间的适应性。
可选的,所述安装段与所述主连接筒之间形成第三环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口径与第三环槽适应的排风管能够插接至第三环槽内,从而进一步扩大连接件能够适应的排风管尺寸的范围。
可选的,所述连接段的外径小于所述安装段的外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段的外径小于安装段的外径能够使套设于连接段上的排风管口径,与插接至第三环槽内的排风管的口径不一致。
可选的,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安装段之间具有导向段,所述导向段的外径向远离所述安装段方向逐渐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风管套设于连接段上时,排风管端部能够抵接至导向段上,以对排风管的套接位置进行限定。排风管插接于第三环槽内时,导向段能够对排风管的插接进行导向,使排风管的插接更加顺畅。
可选的,所述连接段内壁靠近所述安装段的一端具有向内凸出的凸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径与连接段内径适配的排风管能够插接至连接段内并抵接至凸沿上。
可选的,所述通风管内壁上具有向内凸出的内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径与通风管内径适配的排风管能够插接至通风管内并抵接至内沿上。
可选的,所述主连接筒一端插接于所述通风管内,所述主连接筒另一端外周侧具有抵接于所述通风管上的外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沿能够辅助主连接筒与通风管插接配合时定位。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件分别连接于所述通风管相对的两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室内墙面上具有延伸至室外的管道的情况下,通风管相互远离的两端能够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排风管以及室内的管道,使通风装置的气体依次经过排风管、通风管以及延伸至室内的管道进入室外。
可选的,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安装座的数量均为一个,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安装座分别连接于所述通风管相对的两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室内未安装有延伸至室外的管道的情况下,将螺栓穿设过安装座上的安装孔并钉入墙面,以安装通风管,而通风管远离安装座的一端通过连接件连接排风管。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通过主连接筒上的第一环槽、副连接筒上的第二环槽,以及连接段,使连接件能够适配不同口径的排风管,提高通风管与排风管之间的适应性;
2.通过主连接筒与副连接筒之间形成的第三环槽,增加了连接件适应排风管口径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剖面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通风管一端与连接件之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通风管;2、阀板;3、连接件;31、主连接筒;32、副连接筒;321、安装段;322、连接段;323、导向段;4、第一环槽;5、第二环槽;6、第三环槽;7、凸沿;8、内沿;9、外沿;10、安装座;101、安装筒;102、安装环;11、安装孔;12、水平仪;13、斜面;14、阶梯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防回风装置。参照图1和图2,防回风装置包括圆筒状的通风管1、铰接于通风管1内的阀板2,以及可拆卸连接于通风管1端部的连接件3,通风管1采用透明的塑料材质。
阀板2用于对通风管1进行启闭,当气体从通风管1的进风端向出风端流动时,阀板2被气体吹起以开启通风管1;而当气体从通风管1的出风端向进风端流动时,阀板2将通风管1闭合,以使得气体不易倒流。通风管1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水平仪12,安装通风管1时,水平仪12辅助通风管1摆放至水平,以及阀板2向靠近通风管1的出风端朝下倾斜,且阀板2将通风管1闭合的状态。
参照图3和图4,连接件3包括主连接筒31与副连接筒32,主连接筒31与副连接筒32均内部中空,且主连接筒31与副连接筒32之间可拆卸配合。
其中,主连接筒31呈圆筒状,且主连接筒31的一端外周侧上一体成型有与主连接筒31同轴设置的外沿9,外沿9的外径大于主连接筒31的外径,且主连接筒31的一端端壁上同轴开设有第一环槽4。
在一使用状态下,主连接筒31远离外沿9的一端同轴插接于通风管1内,且外沿9与通风管1的端壁相抵,第一环槽4的槽口背离阀板2,此时口径与第一环槽4相适应的排风管能够插接至第一环槽4内,排风管内的气体通过主连接筒31排入通风管1内。
副连接筒32包括依次同轴设置的安装段321、导向段323以及连接段322,所述安装段321、导向段323以及连接段322一体注塑成型。安装段321呈圆筒状,并能够插接至主连接筒31的第一环槽4内,以使副连接筒32与主连接筒31相连。
导向段323呈锥筒状,导向段323的外径向远离安装段321的方向逐渐减小。连接段322呈圆筒状,连接段322的外径与导向段323远离安装段321一端的外径一致,且连接段322外径小于主连接筒31的内径。
连接段322靠近导向段323一端的端部具有沿连接段322周向延伸的斜面13,斜面13的内径向靠近导向段323的方向逐渐增大并与导向段323相接续,且连接段322远离安装段321一端的端壁上同轴开设有第二环槽5。
在另一使用状态下,主连接筒31与通风管1相连且副连接筒32与主连接筒31相连,口径与第二环槽5相适应的排风管能够插接至第二环槽5内,排风管内的气体依次经过副连接筒32与主连接筒31后,排入通风管1内,斜面13与导向段323对气体进行导向。
参照图1和图3,当安装段321插接于第一环槽4内时,安装段321的外壁与第一环槽4的外壁之间形成第三环槽6。在又一使用状态下,口径与第三环槽6相适应的排风管能够插接至第三环槽6内,即排风管套设于安装段321外壁上,且导向段323能够对排风管移动至第三环槽6内进行导向。
此外,口径与连接段322外径相适应的排风管能够套设于连接段322外壁上,且导向段323对套设于连接段322外壁上的排风管进行限位,明确排风管套设于连接段322上的位置。
参照图3和图4,连接段322靠近安装段321的一端内壁上一体成型有凸沿7,凸沿7呈环形并与连接段322同轴设置,且凸沿7内径小于连接段322内径,外径与连接段322内径相适应的排风管能够插接于连接段322内并抵接于凸沿7上。
参照图4和图5,通风管1端部的内壁上一体成型有向内凸出的内沿8,内沿8呈环形并与通风管1同轴设置,且内沿8内径小于通风管1的内径。当连接件3从通风管1上取下时,外径与通风管1内径相适应的排风管能够插接至通风管1内,并通过内沿8限定排风管与通风管1的插接位置。
参照图1,在房屋建造时,部分建筑商会在室内墙面上预先固定有伸入室外的硬管,通风管1需要与墙面上的硬管相连。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件3分别连接于通风管1相互远离的两端。从而防回风装置安装时,通风管1进风端通过连接件3连接通风装置的排风管,通风管1出风端通过连接件3连接室内墙面上的硬管,且连接件3根据自身的变径能够适应多种尺寸的硬管。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防回风装置的实施原理为:通风管1与主连接筒31连接时,口径与第一环槽4适应的排风管能够通过第一环槽4与主连接筒31插接配合。
通风管1与主连接筒31连接,且副连接筒32与主连接筒31连接时,口径与第三环槽6适应的排风管能够套设于安装段321外壁上,并位于第三环槽6内;口径与连接段322外径适应的排风管能够套设于连接段322外壁上;口径与第二环槽5适应的排风管能够插接至第二环槽5内;外径与连接段322内径适应的排风管能够插接至连接段322内。
实施例二:
在房屋建造时,部分建筑商未预设延伸至室内的管道,此时需将防回风装置直接安装至室内墙面上,本申请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防回风装置安装方式的不同。参照图6,防回风装置还包括安装座10,安装座10与连接件3的数量均为一个,本实施例中通风管1的进风端与连接件3连接,通风管1的出风端与安装座10可拆卸连接。
参照图6和图7,具体的,安装座10包括安装筒101与安装环102,安装筒101呈圆筒状结构,安装筒101能够套设于通风管1的端部外壁上,且安装筒101内具有供通风管1端部抵接的阶梯沿14,以限定安装筒101与通风管1的配合位置。
安装环102呈圆环状,并同轴一体成型于安装筒101一端,且安装环102的外径大于安装筒101的外径。安装环102沿自身周向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安装孔11。将螺栓的杆部通过安装孔11穿设过安装环102并钉入房间的墙壁上,即能够对防回风装置进行安装,使室内空气通过防回风装置排出室外。
在另一实施例中,防回风装置安装在室外墙面上,此时通风管1的出风端与连接件3连接,通风管1的进风端与安装座10连接。
在另一实施例中,防回风装置安装在室内墙面上,且通风管1的进风端与连接件3连接,通风管1的出风端与安装座10连接,此时放回风装置用于将室外空气通至室内。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防回风装置,包括通风管(1)以及阀板(2),所述阀板(2)铰接于所述通风管(1)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包括主连接筒(31)以及副连接筒(32),所述主连接筒(31)与所述通风管(1)端部插接配合,所述主连接筒(31)上具有第一环槽(4),所述第一环槽(4)的槽口背离所述阀板(2);
所述副连接筒(32)包括同轴设置的安装段(321)与连接段(322),所述安装段(321)与所述主连接筒(31)通过所述第一环槽(4)插接配合,所述连接段(322)上具有第二环槽(5),所述第二环槽(5)的槽口背离所述安装段(3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回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段(321)与所述主连接筒(31)之间形成第三环槽(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回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322)的外径小于所述安装段(321)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回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322)与所述安装段(321)之间具有导向段(323),所述导向段(323)的外径向远离所述安装段(321)方向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回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322)内壁靠近所述安装段(321)的一端具有向内凸出的凸沿(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回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1)内壁上具有向内凸出的内沿(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回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接筒(31)一端插接于所述通风管(1)内,所述主连接筒(31)另一端外周侧具有抵接于所述通风管(1)上的外沿(9)。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防回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件(3)分别连接于所述通风管(1)相对的两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防回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座(10),所述安装座(10)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11),所述连接件(3)与所述安装座(10)的数量均为一个,所述连接件(3)与所述安装座(10)分别连接于所述通风管(1)相对的两端。
CN202320141331.1U 2023-02-06 2023-02-06 一种防回风装置 Active CN2193177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41331.1U CN219317704U (zh) 2023-02-06 2023-02-06 一种防回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41331.1U CN219317704U (zh) 2023-02-06 2023-02-06 一种防回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17704U true CN219317704U (zh) 2023-07-07

Family

ID=87022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41331.1U Active CN219317704U (zh) 2023-02-06 2023-02-06 一种防回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177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317704U (zh) 一种防回风装置
CN101970126A (zh) 喷水器水流的通风设备
CN213578015U (zh) 接管结构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KR102031002B1 (ko) 댐퍼 어셈블리
CN101680678B (zh) 流路开闭装置
CN111156672A (zh) 接管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US10371375B2 (en) Exhaust structure for combustion apparatus
KR101702311B1 (ko) 단속력 조절형 자동 역류방지 댐퍼
EP1245902B1 (en) Adapter for pipes for gas devices
CN108953243B (zh) 一种水泵输配机组
CN209523254U (zh) 一种水箱进水管水流降噪减震静音装置
CN219415152U (zh) 一种新风管结构和新风装置
KR19990037673A (ko) 컨트롤밸브
CN215445407U (zh) 一种连接头和管件连接结构
CN219995469U (zh) 一种墙壁式双向可进可排的通风器
CN220770222U (zh) 一种防回风装置
CN2530115Y (zh) 排烟机回烟自动节止阀
CN108301598B (zh) 一种导流管及防火止回导流阀
CN209354703U (zh) 一种吸油烟机防烟止回阀
US20060031980A1 (en) Toilet ventilation
CN219640508U (zh) 一种冷柜排水管结构
CN210266027U (zh) 一种耐用止回阀
CN112254322A (zh) 接管结构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4300438U (zh) 气体输送系统用导入式玻璃钢止回阀
CN220250264U (zh) 一种带有安装辅助结构的新风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