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06987U - 试戴义齿 - Google Patents

试戴义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06987U
CN219306987U CN202223600962.XU CN202223600962U CN219306987U CN 219306987 U CN219306987 U CN 219306987U CN 202223600962 U CN202223600962 U CN 202223600962U CN 219306987 U CN219306987 U CN 2193069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denture
groove
tissue surface
t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60096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顺聪
赵志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eygears IMC Inc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eygears IMC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eygears IMC Inc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eygears IMC Inc
Priority to CN20222360096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069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069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069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Dental Prosthetic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试戴义齿,所述试戴义齿包括:基托,基托包括相对设置的组织面和抛光面,组织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凹槽;多个人工牙,多个人工牙依次排设于基托上,基托上设有与人工牙的根部配合插接的齿槽,人工牙可拆卸地设于齿槽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试戴义齿,在用户试戴时,需要将重衬材料附着在组织面上,在组织面设置凹槽,重衬材料会嵌入凹槽中,会增加重衬材料与基托的摩擦面的面积,增加重衬材料的固位力,使得附着在基托上的重衬材料与患者的组织面密贴,提升试戴义齿的黏膜密合度,提升用户佩戴舒适度。

Description

试戴义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试戴义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试戴义齿。
背景技术
全口无牙颌患者做全口试戴义齿修复时,牙医须先取初印模,灌注石膏,在石膏模型上划线设计后制作临时基托(又称暂基托),利用临时基托再取精细终印模,再灌注石膏,再划线设计制作蜡基托和蜡提,戴入患者口内寻找确定咬颌关系,再利用蜡基托上颌架,再送往牙科技工室或试戴义齿加工厂完成蜡托排牙,再在患者口腔内试戴调改。
然而,在临床中大部分患者往往不能一次达到上下牙颌正中咬颌关系位和令患者满意的颜面美观效果,常需要多次反复往返于临床诊室和试戴义齿加工厂之间,重新上颌架,重新排牙,反复试戴直到咬颌关系正确,假牙列外形令患者满意后,才能装盒充胶打磨完成。整个工艺周需数多天时间,工序繁多,耗时较长。且在试戴的过程中,暂基托制作的底部与患者的组织面不够密贴,无法根据此判断最终试戴义齿的黏膜密合度,使得用户佩戴不舒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试戴义齿,所述试戴义齿能够使得重衬材料稳定地固于基托上不易脱落产生形变,从而使得基托获取与用户口腔内组织高度一致的组织面形态,缩短用户等待时间,提升用户佩戴舒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试戴义齿,包括:至少一个基托,基托包括相对设置的组织面和抛光面,组织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凹槽;多个人工牙,多个人工牙依次排设于基托上,基托上设有与人工牙的根部配合插接的齿槽,人工牙可拆卸地设于齿槽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试戴义齿,在用户试戴时,需要将重衬材料附着在组织面上,在组织面设置凹槽,重衬材料会嵌入凹槽中,会增加重衬材料与基托的摩擦面的面积,增加重衬材料的固位力,使得附着在基托上的重衬材料与患者的组织面密贴,提升试戴义齿的黏膜密合度,使得基托获取与用户口腔内组织高度一致的组织面形态,缩短用户等待时间,提升用户佩戴舒适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试戴义齿,组织面包括主承托区、副承托区、缓冲区、边缘封闭区以及后堤区,主承托区、副承托区以及缓冲区均设有至少一个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试戴义齿,凹槽的开口处的横截面积小于凹槽的底部的横截面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的试戴义齿,人工牙和基托被构造为利用人体数据3D打印所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试戴义齿,凹槽为多个,相邻的两个凹槽之间的间距为3mm~5mm;
凹槽的横截面的直径为1.6mm~2.4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试戴义齿,凹槽的深度为1.3mm~1.7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试戴义齿,齿槽内设有凸起,人工牙上设有限位槽,凸起嵌于限位槽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试戴义齿,齿槽和人工牙之间设有粘结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试戴义齿,齿槽的颊侧的龈缘线的高度低于齿槽的舌侧的龈缘线的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试戴义齿,基托的厚度为1.5mm~4mm。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试戴义齿的爆炸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试戴义齿的立体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组织面分区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试戴义齿的局部立体图;
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试戴义齿的俯视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试戴义齿的仰视图;
图7和图8均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试戴义齿的不同高度的人工牙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试戴义齿1,基托10,组织面11,主承托区111,副承托区112,缓冲区113,边缘封闭区114,后堤区115,抛光面12,凹槽13,齿槽14,凸起141,人工牙20,限位槽2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就本申请提出的专业用语作出解释:
组织面11(Tissue Surface)是基托10与其覆盖下的牙槽嵴和上腭等组织密切接触的表面。基托10覆盖下的组织区域称为试戴义齿1承托区(Denture Bearing Area),试戴义齿1在使用时承受的负荷通过组织面11传递至支持组织,组织面11也是试戴义齿1获得固位的主要部位。
抛光面(Polishing Surface),也称磨光面,是试戴义齿1与唇、颊、舌侧软组织和肌肉接触的表面。抛光面应形成适当的凹斜面,以便通过唇颊舌肌的作用使基托10贴附于牙槽嵴上,增强试戴义齿1的固位。唇颊肌向内的作用力与舌肌向外的作用力处于平衡状态,以便保持试戴义齿1的水平稳定。
咬合面(Occlusal Surface)是上下颌人工牙20咬合接触的面。咬合时,咀嚼肌产生的咬合压力通过人工牙20的咬合面传递至与基托10组织面11接触的试戴义齿1支持组织。试戴义齿1的人工牙20的咬合接触应广泛而且平衡,以便于咬合压力在支持组织上均匀分布,有利于试戴义齿1的稳定。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试戴义齿1,包括至少一个基托10和多个人工牙20。
具体地,基托10包括相对设置的组织面11和抛光面,组织面11上设有至少一个凹槽13;多个人工牙20依次排设于基托10上,基托10上设有与人工牙20的根部配合插接的齿槽14,人工牙20可拆卸地设于齿槽14中。
展开来说,在用户试戴时,需要将重衬材料附着在组织面11上,在组织面11设置凹槽13,重衬材料会嵌入凹槽13中,会增加重衬材料与基托10的摩擦面的面积,增加重衬材料的固位力,防止重衬材料(或称印膜材)与基托10脱位分离,由于人工牙20可以与基托10可拆卸连接,设计多个系列的不同高度的人工牙20,每个人工牙20的根部相同,以与齿槽14适配,基托10可以作为闭口印模托盘使用,在放置到用户口腔中出现偏差时,可以更换不同高度的人工牙20,以与用户适配,缩短试戴过程,使得本申请的试戴义齿1更容易贴近最终试戴义齿1的形态、固位以及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基托10可以是上颌基托10,也可以是下颌基托10。当基托10为上颌基托10时,抛光面包括与唇面、双颊面软组织接触和上腭部分的面,当基托10为下颌基托10时,下颌基托10的抛光面为与唇面、双颊面以及舌面软组织接触的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试戴义齿1,在用户试戴时,需要将重衬材料附着在组织面11上,在组织面11设置凹槽13,重衬材料会嵌入凹槽13中,会增加重衬材料与基托10的摩擦面的面积,增加重衬材料的固位力,使得附着在基托10上的重衬材料与患者的组织面11密贴,提升试戴义齿1的黏膜密合度,提升用户佩戴舒适度。
如图3和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试戴义齿1,组织面11包括主承托区111、副承托区112、缓冲区113、边缘封闭区114以及后堤区115,主承托区111、副承托区112以及缓冲区113均设有至少一个凹槽13。这样在增强重衬材料与基托10固位力的同时,降低3D打印时基托10的成型难度。
如图3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承托区111、副承托区112以及缓冲区113均设有多个凹槽13,多个凹槽13均匀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试戴义齿1,凹槽13的开口处的横截面积小于凹槽13的底部的横截面积,这样能够进一步对嵌入凹槽13的重衬材料进行限位,防止重衬材料与基托10分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试戴义齿1,人工牙20和基托10被构造为利用人体数据3D打印所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试戴义齿1,人工牙20和基托10被构造为利用人体数据3D打印所形成,可极大地降低误差,使得本申请的试戴义齿1能够尽可能地贴合石膏模型或者是患者的口腔。另外,本申请的试戴义齿1可以是直接将数据从数据库传输至患者所在地进行现场打印制作,减少运输所耗费的时间以及成本。
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13为多个,相邻的两个凹槽13之间的间距L为3mm~5mm。相邻的凹槽13的间距过大,会使得基托10与重衬材料容易分离,凹槽13对重衬材料的摩擦力不足以支撑基托10,相邻的凹槽13的间距过小,会使得基托10不容易成型,容易造成成型误差较大,因此,需要设置合适的相邻的凹槽13的间距,其中,L可以是3mm、3.5mm、4mm、4.5mm以及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试戴义齿1,凹槽13的横截面的直径D为1.6mm~2.4mm。凹槽13的横截面的直径过大会使得基托10的结构强度降低,凹槽13的横截面的直径过小,会使得凹槽13与重衬材料的摩擦力降低,因此需要设置合适的凹槽13的直径,其中,D可以是1.6mm、1.7mm、1.8mm、1.9mm、2mm、2.1mm、2.2mm、2.3mm以及2.4mm。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试戴义齿1,凹槽13的深度H为1.3mm~1.7mm。凹槽13的深度过大会使得基托10的结构强度降低且增加成型难度,凹槽13的深度过小,会使得凹槽13与重衬材料的摩擦力降低,因此需要设置合适的凹槽13的深度,其中,H可以是1.3mm、1.4mm、1.5mm、1.6mm以及1.7mm。
如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试戴义齿1,齿槽14内设有凸起141,人工牙20上设有限位槽21,凸起141嵌于限位槽21中,一方面试戴义齿1可通过凸起141和限位槽21对人工牙20在齿槽14内的装配进行限位和定位,另一方面,能够增加人工牙20和齿槽14的接触面积,增加人工牙20与齿槽14装配的稳固性。
其中,凸起141的形状和尺寸以及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以能够嵌入限位槽21中即可,本申请不作限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试戴义齿1,齿槽14和人工牙20之间设有粘结层,通过粘结层实现齿槽14和人工牙20的固定,防止人工牙20从齿槽14中松动脱离,其中,粘结层可以是蜡、食用胶等。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齿槽14的颊侧的龈缘线的高度低于齿槽14的舌侧龈缘线的高度,如此能够尽可能地向人体本身生理构造仿形,提升用户佩戴时的舒适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试戴义齿1,基托10的厚度T为1.5mm~4mm,基托10的厚度过大时会使得用户佩戴时舒适感不佳,同时会增加基托10的重量,使得基托10不易与人体组织面11贴合,基托10的厚度过小时,会使得基托10难以成型,良品率降低,因此需要设置合适的基托10的厚度,其中,T可以是1.5mm、2mm、2.5mm、3mm、3.1mm、3.2mm、3.3mm、3.4mm、3.5mm、3.6mm、3.7mm、3.8mm、3.9mm以及4mm等。
在临床使用试戴义齿1时,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1,将3D打印的试戴义齿1放入患者的口腔试戴,以满足患者颜面美观要求和正中咬合为准,并保障基托10的组织面11与患者的牙床之间预留有大致均匀的重衬材料的空间,无接触点无压痛区;
步骤2,将调好的重衬材料敷于基托10的组织面11,戴入患者的口腔内并安装到位后,满足患者的颜面美观要求后,做肌功能调整直至重衬材料固化后取出;
步骤3,在基托10的数据模型上进行人工牙20设计排牙,根据不同的需求更换不同高度的人工牙20,直至满足患者的满足患者颜面美观要求和正中咬合;
步骤4,制作佩戴用试戴义齿1。
其中,图7和图8示出了不同高度的人工牙2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试戴义齿1的方法,通过3D打印固化,形成的人工牙20误差小,可完全贴合石膏模型、蜡型或者是患者口内,稳定性好,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耐腐蚀性、介电性、热稳定性以及优良的美学效果,且制作过程较简单,可以通过数据传输进行打印制作,制作效率较高,产物组成易于控制,同时能够减少运输所耗费的时间及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Claims (10)

1.一种试戴义齿,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基托,所述基托包括相对设置的组织面和抛光面,所述组织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凹槽;
多个人工牙,多个所述人工牙依次排设于所述基托上,所述基托上设有与所述人工牙的根部配合插接的齿槽,所述人工牙可拆卸地设于所述齿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戴义齿,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织面包括主承托区、副承托区、缓冲区、边缘封闭区以及后堤区;所述主承托区、所述副承托区以及所述缓冲区均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戴义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开口处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凹槽的底部的横截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试戴义齿,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牙和所述基托被构造为利用人体数据3D打印所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试戴义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多个,相邻的两个凹槽之间的间距为3mm~5mm;
所述凹槽的横截面的直径为1.6mm~2.4mm。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试戴义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深度为1.3mm~1.7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戴义齿,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槽内设有凸起,所述人工牙上设有限位槽,所述凸起嵌于所述限位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戴义齿,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槽和所述人工牙之间设有粘结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戴义齿,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槽的颊侧的龈缘线的高度低于所述齿槽的舌侧的龈缘线的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戴义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托的厚度为1.5mm~4mm。
CN202223600962.XU 2022-12-29 2022-12-29 试戴义齿 Active CN2193069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0962.XU CN219306987U (zh) 2022-12-29 2022-12-29 试戴义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0962.XU CN219306987U (zh) 2022-12-29 2022-12-29 试戴义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06987U true CN219306987U (zh) 2023-07-07

Family

ID=87005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600962.XU Active CN219306987U (zh) 2022-12-29 2022-12-29 试戴义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069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04704B (zh) 牙科用具
US9801697B2 (en) Integrated support device for providing temporary primary stability to dental implants and prosthesis, and related methods
US20130209961A1 (en) Dental Implant Assembly, Implant, and Prosthesis to Replace a Nonfunctional Natural Tooth and Related Methods
US11571283B2 (en) Bonding of soft gingival tissues with dental prostheses
US20110272554A1 (en) Mould for chairside casting of light cured composite (or other dental material) abutments onto mini dental implants
KR102105919B1 (ko) 반복적으로 교체가 가능한 틀니착탈부재를 포함하는 무치악 환자용 틀니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EP3139857B1 (en) Removable denture with metal denture tooth or teeth
KR102193852B1 (ko) 수직고경 측정장치
CN219306987U (zh) 试戴义齿
KR102158362B1 (ko) 스캔용 왁스바이트
US1044901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curing a dental implant
Porwal et al. Neutral zone approach for rehabilitation of severely atrophic ridge
CN214049142U (zh) 一种自固定式个体化下颌保持器
CN213552514U (zh) 牙科种植修复的覆盖义齿桥架
KR20210080199A (ko) 골결합 인공 치아 구조
CN112618074B (zh) 一种基于预成牙列结构的半成品全口义齿及全口义齿的快速制作方法
CN216221766U (zh) 一种配色准确连接牢固的人工牙和义齿
KR102500317B1 (ko) 수직고경 측정 범용 부분 바이트가이드
EP2816967A2 (en) Dental implant assembly, implant, prosthesis to replace a nonfunctional natural tooth, integrated support device for providing temporary primary stability to dental implants and prosthesis, and related methods
CN216221761U (zh) 一种具有舌侧牙龈仿生结构的假牙模型组合
KR102255021B1 (ko) 수직고경 측정장치를 이용한 치아 수복물 제조방법
CN219940826U (zh) 一种个性化平导成型器
CN216221767U (zh) 一种连接牢固的人工牙和义齿
RU213518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осстановления разрушенной коронки боковых зубов
WO2020211528A1 (zh) 一种栓体栓道式附着义齿固位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