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06043U - 一种发热组件、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热组件、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06043U
CN219306043U CN202223144836.8U CN202223144836U CN219306043U CN 219306043 U CN219306043 U CN 219306043U CN 202223144836 U CN202223144836 U CN 202223144836U CN 219306043 U CN219306043 U CN 2193060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generating
liquid
heating
liquid inlet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4483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建国
张盈
蒋大跃
黄容基
王晓斌
蒋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ymour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ymour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ymour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filed Critical Seymour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4483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060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060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060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子雾化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发热组件、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发热组件包括基体,基体包括至少一个进液面和至少两个发热面,发热面上具有多个有序排列的导液孔,导液孔连通进液面和发热面。本申请提供的发热组件,采用至少两个发热面,发热面的总面积增多,发热面上的液态基质分布面积更大,可以增大液态基质的热交换面积,不仅能够提高雾化量,还能够更均衡地加热液态基质,降低液态基质因局部高温产生的有害物质含量,可以有效改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发热组件、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雾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热组件、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雾化装置具有发热组件,发热组件用于将气液态基质加热生成气溶胶。随着技术进步,用户对电子雾化装置的烟雾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相关技术中的发热组件存在雾化量不够的问题,雾化效果差,影响电子雾化装置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期望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雾化量的发热组件、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一种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包括至少一个进液面和至少两个发热面,所述发热面上具有多个有序排列的导液孔,所述导液孔连通所述进液面和所述发热面。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发热膜,每个所述发热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发热膜,每个所述发热膜独立供电。
一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所述发热面的发热膜的加热温度或者加热功率不同。
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基体的中心轴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调节各个所述发热面的发热膜的功率。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体包括多个所述进液面,每个所述进液面对应一个所述发热面,所述发热面上的所述导液孔连通对应的所述进液面。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体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子单元,每个所述子单元包括一个所述发热面,各个所述发热面的朝向相异。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体形成有进液槽和与所述进液槽连通的进液口,所述进液面形成于所述进液槽的槽壁面上,所述发热面形成于所述基体的外表面。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液槽被分隔成多个相互隔离的子槽,每个所述子槽对应一个所述发热面。
一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所述发热面的导液孔的孔径不同;和/或,
至少部分所述发热面的导液孔的横截面形状不同;和/或,
至少部分所述发热面的孔隙率不同。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液孔的孔径在20μm-100μm之间;和/或,
所述发热面的孔隙率在20%-50%之间;和/或,
所述导液孔的长度在0.1mm-10mm之间。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体的轮廓形状呈多面体或旋转体。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体的轮廓形状呈三棱锥形,所述基体的至少两个外侧面为所述发热面。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体的轮廓形状呈六面体形,所述基体的至少两个外侧面为所述发热面。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体的轮廓形状呈正多面体、棱锥、棱台或棱柱。
本申请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
储液容器,用于储存待雾化的液态基质;
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组件,所述储液容器中的液态基质能够流动至所述进液面。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
上述所述的雾化器;
电源件,与所述发热组件电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热组件,一方面,相较于无序排列的孔洞,有序排列的导液孔的数量等能够进行设计和计算,基体对液态基质的导流效果更加可控,能够提高产品的生产一致性,换句话说,在批量生产中,不同基体的导液孔基本一致,使得同批次出厂的发热体的加热效果趋于一致。另一方面,采用至少两个发热面,发热面的总面积增多,发热面上的液态基质分布面积更大,可以增大液态基质的热交换面积,不仅能够提高雾化量,还能够更均衡地加热液态基质,降低液态基质因局部高温产生的有害物质含量,可以有效改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第一种发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发热组件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发热组件的又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发热组件的半剖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第二种发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第二种发热组件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发热组件的制造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反模的扫描电镜图;
图10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反模的扫描电镜图;
图11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的反模的扫描电镜图;
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基体的制造过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基体10;进液面10a;发热面10b;导液孔10c;进液槽10d;进液口10e;子单元11;发热膜20;
电子雾化装置100;抽吸嘴110;
反模1;母模2;模框3;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
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4,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发热组件,发热组件包括基体10,基体10包括至少一个进液面10a和至少两个发热面10b,发热面10b上具有多个有序排列的导液孔10c,导液孔10c连通进液面10a和发热面10b。具体地,导液孔10c将来自进液面10a的液态基质导流至发热面10b。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热组件,一方面,相较于无序排列的孔洞,有序排列的导液孔10c的数量等能够进行设计和计算,基体10对液态基质的导流效果更加可控,能够提高产品的生产一致性,换句话说,在批量生产中,不同基体10的导液孔10c基本一致,使得同批次出厂的发热体的加热效果趋于一致。另一方面,采用至少两个发热面10b,发热面10b的总面积增多,发热面10b上的液态基质分布面积更大,可以增大液态基质的热交换面积,不仅能够提高雾化量,还能够更均衡地加热液态基质,降低液态基质因局部高温产生的有害物质含量,可以有效改善使用体验。
无序排列是指孔洞随机生成,没有设定规则。有序排列是指多个导液孔10c按照设定规则排列。有序排列包括但不限于阵列排列。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阵列布置可以是多个导液孔10c一维阵列排列,即多个导液孔10c按照一个方向间隔排列。一实施例中,阵列布置可以是多个导液孔10c二维阵列排列,即多个导液孔10c按照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交的方向间隔排列,例如,多个导液孔10c可以呈矩形阵列或圆形阵列排布等等。
基体10可以采用陶瓷材质。陶瓷材质具有导热均匀性好等特点。示例性的,基体10可以采用致密陶瓷材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热组件可以用于雾化器,雾化器包括储液容器和本申请任一项实施例中的发热组件,储液容器用于储存待雾化的液态基质。储液容器中的液态基质能够流动至进液面10a。
请参阅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热组件可以用于电子雾化装置10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100包括本申请任一实施例中的雾化器和电源件。电源件与发热组件电连接。电源件能够给发热组件供电,以便发热组件加热液态基质。
电子雾化装置100可以为电子烟。也就是说,液态基质可以为烟油。
示例性的,电子雾化装置100的轮廓形状可以大致呈长条形。如此,便于用户手指拿取电子雾化装置100。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6,发热组件包括发热膜20,每个发热面10b设置有至少一个发热膜20,每个发热膜20独立供电。发热膜20用于通电后加热发热面10b上的液态基质。例如,发热膜20可以将液态基质加热雾化成气溶胶。每个发热膜20独立供电,则可以实现每个发热膜20的独立控制,从而可以单独调节每个发热膜20的加热温度和功率。例如,在雾化液态基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发热膜20的启动数量和功率等,以实现节能或快速雾化等效果。
发热膜20的材质不限,示例性的,发热膜20包括但不限于金属和/或合金等等。例如,发热膜20为铝、金、银、铜、镍铬合金、镍铬铁合金、铁铬铝合金、镍、铂或钛等等。
发热膜20的电阻值可以根据需求设定,示例性的,本申请中,发热膜20的电阻值在0.2Ω(欧姆)-0.8Ω之间。如此,发热膜20既能够快速升温,又能够较好地匹配电源件。
由于不同类型的液态基质存在不同成分,液态基质可能具有不同的沸点。以液态基质为烟油为例,液态基质可能包含各种香精香料和/或添加剂,而这些香精香料和添加剂混合成的液态基质的沸点不同,因此,一实施例中,至少部分发热面10b的发热膜20的加热温度或者加热功率不同。发热组件的至少部分发热面10b的发热膜20可以雾化不同沸点的液态基质。如此,同一个发热组件可以适应不同沸点的液态基质,以便同一个发热组件可以雾化不同的液态基质,这样,电子雾化装置100的储液容器可以存放不同的液态基质,却不需要更换发热组件,发热组件的通用性高。
一实施例中,各个发热面10b的发热膜20的加热温度不同。也就是说,每个发热面10b上的发热膜20的加热温度不同,这样提供更多选择,以适应更多类型的液态基质。
一实施例中,根据基体10的中心轴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调节各个发热面10b的发热膜20的功率。示例性的,在基体10的中心轴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不等于90°时,电子雾化装置100呈倾斜状态,例如,当用户在抽吸电子雾化装置100时,基体10的中心轴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不等于90°,这种情况下,远离电子雾化装置100的抽吸嘴110的发热面10b周围的液态基质比靠近抽吸嘴110的发热面10b周围的液态基质的更多,这时候,可以将远离抽吸嘴110的发热面10b上的发热膜20的功率提高,以提高雾化效率。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4,基体10包括多个进液面10a,每个进液面10a对应一个发热面10b,发热面10b上的导液孔10c连通对应的进液面10a。也就是说,每个发热面10b有对应的进液面10a为其供液,如此,不仅能够根据每个发热面10b实现差异化供液,以便适应每个发热面10b的液态基质的消耗量,减少甚至消除单个发热面10b干烧或过量供液的问题。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2和图5,基体10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子单元11,每个子单元11包括一个发热面10b,各个发热面10b的朝向相异。在电子雾化装置100使用过程中,电子雾化装置100可能呈现不同程度的倾斜状态,也就是说,基体10的中心轴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不同,这样,液态基质与不同的子单元11接触,并且不同的子单元11接触的液态基质的液量也不同,各个发热面10b的朝向相异,以便各个方位的液态基质能够与至少一个发热面10b接触。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4,每个子单元11包括一个与发热面10b对应的进液面10a,进液面10a和发热面10b为子单元11的厚度方向相对的两个面,导液孔10c沿子单元11的厚度方向贯穿子单元11,以连通进液面10a和发热面10b。这样,每个子单元11可以实现分别供液和加热。
一些实施例中,各个子单元11可以为独立结构,基体10可以由各个独立的子单元11装配构成。各个子单元11为独立结构是指各个子单元11分别独立制造。各个独立的子单元11可以通过胶粘等方式装配至一起。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基体10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就是说,各个子单元11为一体成型结构。如此,减少组装各个子单元11的装配工艺,能够简化装配,使得发热体结构更紧凑,结构灵活性高,提供更多发热体的设计空间。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基体10形成有进液槽10d和与进液槽10d连通的进液口10e,进液面10a形成于进液槽10d的槽壁面上,发热面10b形成于基体10的外表面。一方面,进液槽10d能够暂存液态基质,不仅能够减少来自储液容器的大量液态基质直接冲击发热组件,进液槽10d起到缓流作用,还能够起到预存液态基质,提高导流面积,以便将液态基质及时补充至发热面10b的作用。
一实施例中,进液槽10d被分隔成多个相互隔离的子槽,每个子槽对应一个发热面10b。也就是说,各个子槽互不连通,液态基质不会在各个子槽之间流动。这样可以根据不同发热面10b的液态基质消耗速率,匹配不同容积的子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供液速率,以便供液流量适应对应的发热面10b的消耗速率,避免供液不够或者过量供液。
一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发热面10b的朝向相异。例如,可以是部分发热面10b的朝向相同,另外部分发热面10b的朝向相异。又例如,可以是所有发热面10b的朝向均不相同。如此,不仅可以加热多个位置处的液体基质,可以向多个方向发散气溶胶。
一实施例中,导液孔10c可以为直孔。也就是说,单个导液孔10c沿直线延伸。如此,导液孔10c易于成型,制造难度低。
一实施例中,导液孔10c为等径孔。也就是说,单个导液孔10c任意位置处的孔径相等。
一实施例中,至少部分发热面10b的导液孔10c的孔径不同。例如,可以是部分发热面10b的导液孔10c的孔径相同,另外部分发热面10b的导液孔10c的孔径不同。又例如,可以是所有发热面10b的导液孔10c的孔径均不相同。一方面,导液孔10c的孔径不同使得液态基质流经导液孔10c的流速不同。至少部分发热面10b的导液孔10c的孔径不同,以便至少部分发热面10b的供液效率不同,从而实现差异化供液,以适应发热面10b上的发热膜20的功率。例如,其中一个发热面10b的发热膜20的功率较高,则该发热面10b的导液孔10c的孔径可以较大,以便快速供液,避免干烧。又例如,其中一个发热面10b的发热膜20的功率较低,则该发热面10b的导液孔10c的孔径可以较小,以便均衡供液,避免液量过多,加热不均匀。另一方面,导液孔10c的孔径不同还可以产生不同粒径的气溶胶,从而改善口感,使得气溶胶的口感更加绵密或层次更加丰富。
一实施例中,各个发热面10b的导液孔10c的孔径不同。也就是说,所有发热面10b的导液孔10c的孔径均不相同。如此,液态基质在各个发热面10b的导液孔10c中的流速可以不同和/或产生的气溶胶的粒径均不同。这样设计,液态基质的流速可以有较大地调整范围和/或气溶胶的粒径分布范围更广。
一实施例中,至少部分发热面10b的导液孔10c的横截面形状不同。例如,可以是部分发热面10b的导液孔10c的横截面形状相同,另外部分发热面10b的导液孔10c的横截面形状不同。又例如,可以是所有发热面10b的导液孔10c的横截面形状均不相同。一方面,导液孔10c截面形状不同也能够带来液态基质流速的变化,以便至少部分发热面10b的供液效率不同,从而实现差异化供液,以适应发热面10b上的发热膜20的功率。另一方面,导液孔10c的横截面形状不同还可以产生不同粒径的气溶胶,从而改善口感,使得气溶胶的口感更加绵密或层次更加丰富。
导液孔10c的横截面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等等。多边形例如方形或者六边形等等。
一实施例中,各个发热面10b的导液孔10c的横截面形状不同。也就是说,所有发热面10b的导液孔10c的横截面形状均不相同。如此,液态基质在各个发热面10b的导液孔10c中的流速均可以不同和/或产生的气溶胶的粒径均不同。这样设计,液态基质的流速可以有较大地调整范围和/或气溶胶的粒径分布范围更广。
一实施例中,至少部分发热面10b的孔隙率不同。例如,可以是部分发热面10b的孔隙率相同,另外部分发热面10b的孔隙率不同。又例如,可以是所有发热面10b的孔隙率均不相同。发热面10b的孔隙率不同使得发热面10b上液态基质的流量不同。至少部分发热面10b的孔隙率不同,以便至少部分发热面10b的供液量不同,从而实现差异化供液,以适应发热面10b上的发热膜20的功率。例如,其中一个发热面10b的发热膜20的功率较高,则该发热面10b的孔隙率可以较大,以便快速供液,避免干烧。又例如,其中一个发热面10b的发热膜20的功率较低,则该发热面10b的孔隙率可以较小,以便均衡供液,避免液量过多,加热不均匀。
一实施例中,各个发热面10b的孔隙率不同。也就是说,所有发热面10b的孔隙率均不相同。如此,液态基质在各个发热面10b的供液量均可以不同。这样设计,液态基质在各个发热面10b的供液量可以有较大范围,适应性更好。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导液孔10c为微孔。微孔具有毛细作用。微孔通过毛细作用能够导液和临时储液,以便液态基质不断地补充至发热面10b。
可以理解的是,导液孔10c的孔径过小虽然能够减小供液速率但会限制供液速率,而导液孔10c的孔径过大虽然会提高供液速率但是又存在漏液风险,因此,一实施例中,导液孔10c的孔径在20μm-100μm之间。示例性的,导液孔10c的孔径为20μm、21μm、22μm、25μm、30μm、35μm、40μm、50μm、60μm、70μm、80μm、85μm、90μm、97μm或100μm等等。如此,导液孔10c的孔径适中,不仅能够保证供液效率较高,还能够避免漏液风险。
可以理解的是,发热面10b的孔隙率过大虽然能够提高供液量但基体10的结构强度较差,而发热面10b的孔隙率过小虽然会提高结构强度但是又存在供液量不足的问题,有鉴于此,一实施例中,发热面10b的孔隙率在20%-50%之间。示例性的,发热面10b的孔隙率为20%、20.5%、21%、22%、25%、30%、35%、40%、45%或50%等等。如此,发热面10b的孔隙率适中,不仅能够保证供液量较大,还能够保证基体10的结构强度较大。
可以理解的是,导液孔10c的长度过长容易导致供液较慢,而导液孔10c的长度过短容易漏液,有鉴于此,一实施例中,导液孔10c的长度在0.1mm-10mm之间。示例性的,导液孔10c的长度为0.1mm、0.15mm、0.2mm、0.5mm、1.0mm、3.0mm、4.0mm、5.0mm、6.0mm、7.0mm、8.0mm、8.5mm、8.7mm、9.0mm或10.0mm等等。如此,导液孔10c的长度适中,不仅能够保证来自进液面10a的液态基质能够及时流动至发热面10b,还能够避免漏液风险。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基体10的轮廓形状呈多面体或旋转体。例如基体10的轮廓形状可以为若干个多边形围成的立体结构。又例如,基体10的轮廓形状可以为一条平面曲线绕着它所在的平面内的一条定直线旋转所形成旋转面围成的立体结构。基体10的轮廓形状是指基体10在多维空间中的外轮廓形状。
一实施例中,基体10的轮廓形状呈三棱锥形,基体10的至少两个外侧面为发热面10b。一方面,三棱锥形的基体10可以有两个面或三个面为发热面10b,发热面10b的总面积可以较大,以提高雾化量。另一方面,各个发热面10b之间不会相互垂直或平行,以便适应用户抽吸电子雾化装置100时,电子雾化装置100呈倾斜状态下,至少一个发热面10b的供液量可以较大,从而保证出雾量可以较大。
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三棱锥形的基体10形成有进液槽10d和与进液槽10d连通的进液口10e,进液口10e位于三棱锥形的基体10的底面。进液槽10d的形状也可以呈与基体10的外轮廓形状相适配的三棱锥形。如此,三棱锥形的基体10可以由三个子单元11围设形成具有进液口10e的立体结构。进液槽10d的三个面均为进液面10a,三棱锥形的基体10的三个外侧面均为发热面10b。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和图7,基体10的轮廓形状呈四棱锥形,基体10的至少两个外侧面为发热面10b。一方面,四棱锥形的基体10可以有两个面、三个面或者四个面为发热面10b,发热面10b的总面积可以较大,以提高雾化量。另一方面,各个发热面10b之间不会相互垂直或平行,以便适应用户抽吸电子雾化装置100时,电子雾化装置100呈倾斜状态下,至少一个发热面10b的供液量可以较大,从而保证出雾量可以较大。
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四棱锥形的基体10形成有进液槽10d和与进液槽10d连通的进液口10e,进液口10e位于四棱锥形的基体10的底面。进液槽10d的形状也可以呈与基体10的外轮廓形状相适配的四棱锥形。如此,四棱锥形的基体10可以由三个子单元11围设形成具有进液口10e的立体结构。进液槽10d的三个面均为进液面10a,四棱锥形的基体10的三个外侧面均为发热面10b。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基体10的轮廓形状呈六面体形,基体10的至少两个外侧面为发热面10b。六面体形的基体10具有六个外侧面,例如可以选择六个外侧面中的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外侧面作为发热面10b,不仅可以降低发热面10b的设计难度,还可以显著增加发热面10b的总面积,显著提升雾化量。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六面体形的基体10形成有进液槽10d和与进液槽10d连通的进液口10e,进液口10e位于六面体形的基体10的一个外侧面。进液槽10d的形状也可以呈与基体10的外轮廓形状相适配的六面体形。如此,六面体形的基体10可以由五个子单元11围设形成具有进液口10e的立体结构。进液槽10d的五个均为进液面10a,六面体形的基体10的五个外侧面均为发热面10b。这样,显著增加了进液面10a的总面积和发热面10b的总面积,从而可以显著增大出雾量,改善用户使用体验。
一实施例中,基体10的轮廓形状呈正多面体、棱锥、棱台或棱柱。例如,基体10的轮廓形状呈正八面体、四棱锥、五棱锥、五棱台或五棱柱等等。如此,可以根据电子雾化装置100中的空间大小来匹配基体10的轮廓形状,还可以根据雾化量需求选择更多发热面10b的立体形状或者根据节约空间需求选择更少发热面10b的立体形状,不仅可以降低发热面10b的设计难度,还可以显著增加发热面10b的总面积,显著提升雾化量。
请参阅图1和图8,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发热组件的制造方法,发热组件包括基体10,基体10包括至少一个进液面10a和至少两个发热面10b,发热面10b上具有多个有序排列的导液孔10c,导液孔10c连通进液面10a和发热面10b。制造方法包括:
S100、制造与所述基体的结构嵌套的反模,其中,所述反模具有与所述导液孔嵌套的立柱。
请参阅图9至图12,反模1的结构与基体10的结构嵌套,也就是说,反模1的所有面能够与基体10的所有面重叠,反模1的立柱能够嵌入基体10的导液孔10c中。
立柱的长度可根据基体10的导液孔10c长度而确定,一些实施例中,立柱的长度不小于基体10的导液孔10c的长度。如此,以便保证最终形成的基体10的导液孔10c为通孔。
S200、将与所述反模的轮廓形状适配的模框3和所述反模间隙套装,以共同限定出模腔。
请参阅图12,这里,模框3的轮廓形状与反模1的轮廓形状适配,使得模框3能够与反模1间隙套装。模框3朝向反模1的面与反模1共同构成模腔。
可以理解的是,间隙套装是指模框3的轮廓形状与反模1的轮廓形状一致,但是两者的尺寸存在差异,以便模框3能够与反模1间隙配合。具体地,模框3朝向反模1的所有面与反模1之间均存在间隙,以便浆料能够在模腔中流动,从而充满模腔。
示例性的,基体10的轮廓形状呈多面体,则反模1和模框3均为多面体,且基体10的面的数量、反模1的面的数量和模框3的面的数量相等。另外,基体10的面的形状、反模1的面的形状和模框3的面的形状一一对应且相同,但是,基体10的体积、反模1的体积和模框3的体积不同。
在基体10的轮廓形状呈旋转体时,则反模1和模框3均为旋转体,其他情况与上述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S300、浆料填充所述模腔以形成生胚。
浆料为基体10的组成材料,例如浆料可以为陶瓷材料。浆料具有一定温度,以便浆料呈流动的液态。浆料的温度下降至凝固点以下则呈固态。浆料凝固成固态后形成生胚。
S400、处理所述生胚以形成所述基体。
根据生胚的情况进行二次处理后形成基体10。
本申请提供的制造方法可以用于制造本申请任一实施例中的发热组件。
相关技术中,需要采用激光诱导、腐蚀成孔等等方式形成有序排列的导液孔10c,此种生产方式不仅生产设备成本高,对工艺要求也较高。
本申请实施例的制造方法,先制造与基体10的结构嵌套的反模1,再利用反模1注浆形成基体10,模具相对简单,生产设备成本较低,而且制造工艺较为简单,能够适应批量生产,能够极大地提高产品良率,降低材料损耗,生产效率高。
以浆料为陶瓷为例,S300、浆料填充所述模腔以形成生胚,可以包括:
S310、通过光固化的方式使得所述模腔中的浆料固化形成所述生胚。
这样可以使得模腔中的陶瓷浆料快速固化,以节约固化时长。例如可以通过紫外光固化陶瓷浆料。
可以理解的是,在生胚的导液孔10c被残留的浆料堵塞的情况下,可以对生胚进行通孔处理。
一实施例中,S400、处理所述生胚以形成所述基体,包括:
S410、将所述生胚烧结以形成所述基体。
将生胚进行高温排胶和烧结后形成基体10。
一实施例中,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S500、制造与所述基体的结构相同的母模,根据所述母模制造所述反模。
请参阅图12,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一个或少量的母模2批量生成大量的反模1。母模2生产方式不限,示例性的,母模2可以通过钻孔等方式生产。母模2的需求量小,并且加工成型方式可以多样,能够有效控制生产成本。反模1与母模2嵌套。
一实施例中,处理所述生胚以形成所述基体之后,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S600、在所述基体的发热面镀膜或刷膜以形成发热膜。
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物理气相沉积或化学气相沉积的方式,在基体10的发热面10b沉积发热膜20。如此,在基体10的发热面10b镀膜形成发热膜20。这种方式,一方面,发热膜20能够与发热面10b紧密结合,减少装配步骤,另一方面,发热膜20的厚度可以在微米或纳米级厚度范围内,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发热组件整体小型化的需求,还可以节省发热膜20的材料。
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在基体10的发热面10b刷膜以形成发热膜20。示例性的,采用刮涂导电浆料、制备厚膜的方式制得发热膜20。
一实施例中,反模1为软性材质。如此,一方面,反模1的成本较低;另一方面,反模1容易从母模2上脱离下来,反模1也容易和生胚分离,既不易损害母模2,也不易损害生胚。
软性材质包括但不限于软性聚合物材料。例如,软性硅胶或软性树脂等等。
一实施例中,反模1为一次性牺牲模。一次性牺牲模是指完成单个基体10生产即废弃的模。如此,在将反模1与生胚分离时,可以破坏反模1,这样,反模1可以与生胚快速分离,便于操作。
一实施例中,制造与所述基体的结构嵌套的反模,包括:
S110、先一体注塑形成软性模板,其中,所述软性模板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平板,至少两个所述平板上具有多个所述立柱。
也就是说,软性模板采用一体注塑成型,示例性的,将母模2作为模仁,向模仁中注入熔体形成软性模板。软性模板是在较小的作用力下能够发生形变的结构。软性模板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能够减少装配步骤,从而简化制造工艺。
示例性的,可以采用热压工艺将高温熔融的聚合物材料形成的熔体压入母模2中,待冷却后,脱除母模2,即可得到软性模板。
S120、将多个所述平板折叠以形成所述反模。
这里,利用软性模板的形变能力将多个平板折叠成反模1的立体形态。
示例性的,母模2可以采用硬性材质例如金属材质或钢材,这样,以便母模2可以多次反复使用。软性模板容易从母模2上脱离下来,不易损害母模2。
一实施例中,制造与所述基体的结构嵌套的反模,包括:
S130、先形成多个子模,其中,所述子模包括承载板和设置于所述承载板上多个所述立柱。
如此,子模的结构简单,易于设计。示例性的,将母模2作为模仁,向模仁中注入熔体形成多个子模。
示例性的,子模也可以为软性材质。可以采用热压工艺将高温熔融的聚合物材料形成的熔体压入母模2中,待冷却后,脱除母模2,即可得到多个子模。
S140、将多个所述单元拼接以形成所述反模。
由于子模为独立结构,需要将多个子模拼接以形成反模1。例如,可以采用胶粘或熔接等方式将多个子模连接以形成反模1的立体形态。
一实施例中,将与所述反模1的轮廓形状适配的模框和所述反模1间隙套装,以共同限定出模腔,包括:
S210、所述模框形成有容纳槽,所述反模间隙套装于所述容纳槽中。
请参阅图12,也就是说,反模1作为内模,模框3作为外模,模框3间隙套装于反模1外。此种情况下,立柱朝向外侧,容纳槽的槽壁面朝向立柱并环绕于立柱外。
一实施例中,将与所述反模的轮廓形状适配的模框3和所述反模间隙套装,以共同限定出模腔,包括:
S220、所述反模形成有容纳槽,所述模框间隙套装于所述容纳槽中。
也就是说,模框3作为内模,反模1作为外模,反模1间隙套装于模框3外。此种情况下,立柱朝向内侧,容纳槽的槽壁面朝向立柱并被立柱环绕。
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体10的轮廓形状呈三棱锥形,所述基体10的至少两个外侧面为发热面10b。所述反模1的轮廓形状呈三棱锥形,所述反模1与所述发热面10b相对应的侧面均具有多个所述立柱。也就是说,基体10的轮廓形状和反模1的轮廓形状一致,以便基体10的结构和反模1嵌套。示例性的,模框3的轮廓形状也呈三棱锥形,以便模框3能够和反模1间隙套装。
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反模1的轮廓形状呈三棱锥形,软性模板包括三个依次连接的三角形平板,三个三角形平板的侧边依次连接以共同构成一个五边形的平面图形,通过折叠将位于边侧的两个三角形平板的侧边连接以形成立体的三棱锥形的反模1,三棱锥形的反模1的一侧开口,模框3为一侧开口的三棱锥形。可以理解的是,在反模1为内模的情况下,柱子方向朝外。在反模1为外模的情况下,柱子方向朝内。
一实施例中,反模1的轮廓形状呈三棱锥形,先形成三个相互独立的子模,承载板呈三角形的平面图形,将三个承载板的侧边依次拼接形成立体的三棱锥形的反模1,三棱锥形的反模1的一侧开口,模框3为一侧开口的三棱锥形。可以理解的是,在反模1为内模的情况下,柱子方向朝外。在反模1为外模的情况下,柱子方向朝内。
请参阅图12,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体10的轮廓形状呈六面体形,所述基体10的至少两个外侧面为所述发热面10b。所述反模1的轮廓形状呈六面体形,所述反模1与所述发热面10b相对应的侧面均具有多个所述立柱。也就是说,基体10的轮廓形状和反模1的轮廓形状一致,以便基体10的结构和反模1嵌套。示例性的,模框3的轮廓形状也呈六面体形,以便模框3能够和反模1间隙套装。
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反模1的轮廓形状呈六面体形,软性模板包括五个依次连接的四边形平板,五个四边形平板的侧边依次连接以共同构成一个六边形的平面图形,通过折叠将位于边侧的两个四边形平板的侧边连接以形成立体的六面体形的反模1,六面体形的反模1的一侧开口,则模框3为一侧开口的六面体形。可以理解的是,在反模1为内模的情况下,柱子方向朝外。在反模1为外模的情况下,柱子方向朝内。
一实施例中,反模1的轮廓形状呈六面体形,先形成五个相互独立的子模,承载板呈四边形的平面图形,将五个承载板的侧边依次拼接形成立体的六面体形的反模1,六面体形的反模1的一侧开口,则模框3为一侧开口的六面体形。可以理解的是,在反模1为内模的情况下,柱子方向朝外。在反模1为外模的情况下,柱子方向朝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后,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后。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7)

1.一种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包括至少一个进液面和至少两个发热面,所述发热面上具有多个有序排列的导液孔,所述导液孔连通所述进液面和所述发热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发热膜,每个所述发热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发热膜,每个所述发热膜独立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发热面的发热膜的加热温度或者加热功率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基体的中心轴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调节各个所述发热面的发热膜的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包括多个所述进液面,每个所述进液面对应一个所述发热面,所述发热面上的所述导液孔连通对应的所述进液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子单元,每个所述子单元包括一个所述发热面,各个所述发热面的朝向相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形成有进液槽和与所述进液槽连通的进液口,所述进液面形成于所述进液槽的槽壁面上,所述发热面形成于所述基体的外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槽被分隔成多个相互隔离的子槽,每个所述子槽对应一个所述发热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发热面的导液孔的孔径不同;和/或,
至少部分所述发热面的导液孔的横截面形状不同;和/或,
至少部分所述发热面的孔隙率不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孔的孔径在20μm-100μm之间;和/或,
所述发热面的孔隙率在20%-50%之间;和/或,
所述导液孔的长度在0.1mm-10mm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的轮廓形状呈多面体或旋转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的轮廓形状呈三棱锥形,所述基体的至少两个外侧面为所述发热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的轮廓形状呈六面体形,所述基体的至少两个外侧面为所述发热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的轮廓形状呈正多面体、棱锥、棱台或棱柱。
16.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液容器,用于储存待雾化的液态基质;
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组件,所述储液容器中的液态基质能够流动至所述进液面。
17.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6所述的雾化器;
电源件,与所述发热组件电连接。
CN202223144836.8U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发热组件、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Active CN2193060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44836.8U CN219306043U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发热组件、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44836.8U CN219306043U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发热组件、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06043U true CN219306043U (zh) 2023-07-07

Family

ID=87031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44836.8U Active CN219306043U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发热组件、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060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844061A (zh) 一种发热组件、雾化器、电子雾化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CN115736374A (zh) 一种发热组件、雾化器、电子雾化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CN115708598A (zh) 雾化芯、雾化器、电子雾化装置以及雾化芯的制造方法
CN110983862A (zh) 在从浆状物浆料模制产品的工艺中使用的工具或工具零件
US20120000595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droplet discharge head
JP7254905B2 (ja) 層状の材料被着により3次元の成形物を製造する方法
CN102105280B (zh) 立体形成部制造方法
CN209898288U (zh) 一种电子烟的雾化装置和主体电源装置
CN219306043U (zh) 一种发热组件、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4431825U (zh) 陶瓷发热体、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09807694B (zh) 一种控制异形光学窗口零件高平行差加工的质心上盘工装及抛光方法
EP0141031B1 (en) Method of fabricating small-orifice fuel injector
CN112089103A (zh) 一种雾化器发热体和雾化器发热体的制作方法
CN114532609A (zh) 一种玻璃基雾化芯的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12315039A (zh) 陶瓷发热体、雾化器、电子雾化装置及陶瓷发热体的制备方法
CN219396284U (zh) 一种发热组件、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5721058A (zh) 一种雾化组件、雾化器、电子雾化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CN115769917A (zh) 一种雾化组件、雾化器、电子雾化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CN219306049U (zh) 雾化芯、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01230472B (zh) 气密性腔体结构的制造方法
CN220109152U (zh) 一种雾化组件、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9781607U (zh) 一种雾化组件、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JP2022136119A (ja) 工具または工具部品、工具または工具部品を含む装置、工具または工具部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パルプスラリーから製品を成形する方法
WO2024109427A1 (zh) 雾化组件、雾化器、电子雾化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CN114259085A (zh) 单体陶瓷发热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