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04089U - 一种防脱插座、防脱插接组件及内窥镜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脱插座、防脱插接组件及内窥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04089U
CN219304089U CN202320209968.XU CN202320209968U CN219304089U CN 219304089 U CN219304089 U CN 219304089U CN 202320209968 U CN202320209968 U CN 202320209968U CN 219304089 U CN219304089 U CN 2193040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ot
plug
socket
limiting rod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0996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群
杨小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Tug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Tug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Tug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Tug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0996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040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040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040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脱插座、防脱插接组件及内窥镜,其中防脱插座包括插槽、第一限位杆、第一弹性件和定位件。插槽用于和侧面设有第一卡槽的插头插接相连,插槽的侧壁上设有供第一限位杆穿过的第一滑槽。第一限位杆能够沿第一滑槽滑动,以进入和离开第一卡槽。插头完全插入插槽时,第一限位杆能够进入第一卡槽。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杆、定位件固定相连,第一弹性件包括多个。定位件安装于插槽上。插头插入和拔出插槽时,定位件与插槽接触定位或与插头接触定位,使第一弹性件被拉伸,以对第一限位杆施加朝向第一卡槽的拉力。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防脱插座能够更牢固地固定插头,防止插头自然脱落。

Description

一种防脱插座、防脱插接组件及内窥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脱插座、防脱插接组件及内窥镜。
背景技术
插头、插座组成的插接组件通常依靠摩擦力相互固定,但在长时间使用后,因为接触面磨损,插头容易松动脱落。
例如,在内窥镜装置中,摄像头的插头插接在主机的插座上,摄像头拍摄的画面先传输到主机中,再由主机将拍摄的画面传输至显示器上,便于医生在手术过程中观看。当插头晃动时,显示器上图像闪烁。当插头脱落时,显示器黑屏。因此,在内窥镜装置中,摄像头的插头固定不稳会增加发生医疗事故的概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脱插座、防脱插接组件及内窥镜,使插头更加牢固地固定在插座上,防止插头自然脱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脱插座,包括插槽,所述插槽用于和侧面设有第一卡槽的插头插接相连;所述防脱插座还包括第一限位杆、第一弹性件和定位件;
所述插槽的侧壁上设有供所述第一限位杆穿过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限位杆能够沿所述第一滑槽滑动,以进入和离开所述第一卡槽;所述插头完全插入所述插槽时,所述第一限位杆能够进入所述第一卡槽;
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杆、所述定位件固定相连,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多个;所述定位件安装于所述插槽上;所述插头插入和拔出所述插槽时,所述定位件与所述插槽接触定位或与所述插头接触定位,使所述第一弹性件被拉伸,以对所述第一限位杆施加朝向所述第一卡槽的拉力。
优选地,所述插槽为与所述插头形状适配的矩形口插槽,所述定位件为第二限位杆,所述插槽的侧壁上设有供所述第二限位杆穿过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限位杆能够沿所述第二滑槽滑动,以在所述插头插入和拔出所述插槽时,使所述第一限位杆和所述第二限位杆分别与所述插头上相对的两个侧面滑动接触。
优选地,所述插槽用于和侧面设有第二卡槽的所述插头插接相连,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分别位于所述插头上位置相对的两个侧面上;所述第一限位杆进入所述第一卡槽的同时,所述第二限位杆进入所述第二卡槽。
优选地,所述插槽的内表面设有供所述第一限位杆嵌入的第一凹槽和供所述第二限位杆嵌入的第二凹槽。
优选地,所述插槽为与所述插头形状适配的矩形口插槽,所述定位件与所述插槽的侧壁相抵且部分嵌入所述插槽的相应侧壁。
优选地,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板和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安装于所述定位板的中部;所述定位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弹性件固定相连;所述定位块具有用于与所述插槽的侧壁相抵的抵接面,所述抵接面上设有用于嵌入所述插槽的相应侧壁的凸起。
优选地,所述定位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定位块插接相连,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定位块之间,以在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定位块相互靠近时,施加使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定位块相互远离的弹力。
优选地,所述插槽为与所述插头形状适配的矩形口插槽,所述防脱插座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插槽上的弹片,所述弹片用于在所述插头插入所述插槽时,与所述插头的侧面滑动接触并弹性变形,以向所述插头施加压紧力。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防脱插接组件,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的侧面设有第一卡槽,所述插座为上述防脱插座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内窥镜,包括摄像头、主机和显示器,所述主机与所述显示器电连接,所述摄像头具有插头,所述主机具有插座,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座插接相连;所述插头的前侧面设有第一卡槽,所述插座上述防脱插座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当插头完全插入插槽时,处于拉伸状态的第一弹性件对第一限位杆施加朝向第一卡槽的拉力,使第一限位杆沿第一滑槽滑动并最终进入第一卡槽内。在上下方向上,第一滑槽的侧壁与第一限位杆接触限位,第一限位杆与第一卡槽的侧壁接触限位。若要使插头从插槽中脱出,则第一限位杆必然要脱离第一卡槽,在此过程中会拉伸第一弹性件。因此,本实施例通过第一限位杆锁紧插头的位置,在没有外力的帮助下,插头难以从插槽中自然松动脱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示例1的防脱插座与插头组成的防脱插接组件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结构的爆炸图;
图3为示例1的插槽示意图;
图4为示例1的防脱插座的俯视图;
图5为图4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图4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7为示例2的防脱插座在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8为示例2的防脱插座在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9为示例2的防脱插座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10为示例2的防脱插座的部分结构的又一示意图;
图11为示例2的防脱插座的部分结构的又一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插头;11第一卡槽;2防脱插座;21插槽;22第一限位杆;23第一弹性件;24第二限位杆;25定位板;26定位块;27弹片;211第一滑槽;212第二滑槽;213第一凹槽;214第二凹槽;251定位孔;261凸起;262定位销;263容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脱插座、防脱插接组件及内窥镜,使插头更加牢固地固定在插座上,防止插头自然脱落。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中使用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向词汇。可以理解的是,这些方向词汇仅用于表示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并不表示绝对位置。本实施例中,以插头1插入插槽21时的运动方向为“下”,以插头1拔出插槽21时的运动方向为“上”。插头1为矩形口插头时具有四个侧面,其中两个位置相对的侧面的连线方向为前后方向,对应的两个侧面分别为插头1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另外两个位置相对的侧面的连线方向为左右方向,对应的两个侧面分别为插头1的左侧面和右侧面。
参照图1~图1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脱插座2,包括插槽21、第一限位杆22、第一弹性件23和定位件。
插槽21用于和侧面设有第一卡槽11的插头1插接相连。此处的插头1可以是圆形口插头,也可以是矩形口插头。示例1和示例2中,插头1为矩形口插头,第一卡槽11位于插头1的前侧面,第一限位杆22与插头1的前侧面线接触,插槽21为与插头1形状适配的矩形口插槽。插槽21的侧壁上设有供第一限位杆22穿过的第一滑槽211。第一限位杆22能够沿第一滑槽211的长度方向滑动,以进入和离开第一卡槽11。插头1完全插入插槽21时,第一限位杆22能够进入第一卡槽11。第一滑槽211的侧壁用于在第一滑槽211的宽度方向上对第一限位杆22进行限位。本实施例中,第一滑槽211的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第一滑槽211的宽度方向为上下方向。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使第一滑槽211的长度方向与前后方向形成一定夹角,例如10°的夹角。
第一弹性件2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杆22、定位件固定相连,第一弹性件23包括多个。定位件安装于插槽21上。插头1插入和拔出插槽21时,定位件与插槽21接触定位或与插头1接触定位,使第一弹性件23被拉伸,以对第一限位杆22施加朝向第一卡槽11的拉力。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弹性件23被拉伸是因为第一限位杆22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变化,这种位置变化可以是由插头1前侧面的倾斜部分引起的。例如插头1的前侧面具有与上下方向形成夹角的倾斜平面或曲面,第一弹性件23在该倾斜平面或曲面上滑动时,在前后方向会发生位置变化。这种位置变化也可以是由第一限位杆22自身的形状引起的。例如第一限位杆22为圆杆时,第一限位杆22的圆柱面与插头1端面的棱边滑动接触时,第一限位杆22在前后方向会发生位置变化。
本实施例的防脱插座2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插头1插入插槽21的过程中和拔出插槽21的过程中,第一限位杆22与插头1的前侧面滑动接触。当插头1完全插入插槽21时,处于拉伸状态的第一弹性件23对第一限位杆22施加朝向第一卡槽11的拉力,使第一限位杆22沿第一滑槽211滑动并最终进入第一卡槽11内。在上下方向上,第一滑槽211的侧壁与第一限位杆22接触限位,第一限位杆22与第一卡槽11的侧壁接触限位。若要使插头1从插槽21中脱出,则第一限位杆22必然要脱离第一卡槽11,在此过程中会拉伸第一弹性件23。因此,本实施例通过第一限位杆22锁紧插头1的位置,在没有外力的帮助下,插头1难以从插槽21中自然松动脱离。
参照图1~图6,作为一种可能的示例,示例1中,插头1插入和拔出插槽21时,定位件与插头1接触定位。具体的,定位件为第二限位杆24,插槽21的侧壁上设有供第二限位杆24穿过的第二滑槽212,第二限位杆24与插头1的后侧面线接触。第二限位杆24能够沿第二滑槽212的长度方向滑动,以在插头1插入和拔出插槽21时,使第一限位杆22与插头1的前侧面滑动接触,第二限位杆24与插头1的后侧面滑动接触。
参照图1~图6,作为一种可能的示例,示例1中,插头1的后侧面设有第二卡槽。第一限位杆22进入第一卡槽11的同时,第二限位杆24进入第二卡槽。即,第二限位杆24不仅起到张拉第一弹性件23的作用,还起到锁紧插头1的作用。
参照图6,作为一种可能的示例,示例1中,插槽21的内表面设有供第一限位杆22嵌入的第一凹槽213和供第二限位杆24嵌入的第二凹槽214。插头1插入插槽21的过程中,将第一限位杆22挤入第一凹槽213内,将第二限位杆24挤入第二凹槽214内。插头1完全插入插槽21时,第一限位杆22的一部分进入第一卡槽11,一部分留在第一凹槽213;第二限位杆24的一部分进入第二卡槽,一部分留在第二凹槽214。
参照图7~图11,作为一种可能的示例,示例2中,插头1插入和拔出插槽21时,定位件与插槽21接触定位。具体的,定位件与插槽21的后侧面相抵,定位件部分嵌入插槽21的后侧面。在前后方向上,定位件与插槽21抵接定位。在与前后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定位件的嵌入部分与插槽21上对应的嵌入槽接触定位。需要说明的是,定位件嵌入插槽21的部分可以贯穿插槽21的侧壁,也可以不贯穿插槽21的侧壁。
参照图7~图11,作为一种可能的示例,示例2中,定位件包括定位板25和定位块26,定位块26安装于定位板25的中部。定位板2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弹性件23固定相连。定位块26具有用于与插槽21的后侧面相抵的抵接面,抵接面上设有用于嵌入插槽21的后侧面的凸起261。然而,实际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可以直接使定位板25与插槽21的后侧面相抵。
作为一种可能的示例,示例2中,定位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示例2对应的附图中中未画出)。定位板25与定位块26插接相连,第二弹性件设置于定位板25与定位块26之间,以在定位板25与定位块26相互靠近时,施加使定位板25与定位块26相互远离的弹力。具体的,定位板25的中部设有定位孔251,定位块26上设有定位销262,定位销262插入定位孔251内。定位块26上设有用于放置该第二弹性件的容置槽263。该第二弹性件用于增大定位板25与第一限位杆22的初始距离,使第一弹性件23在插头1插入插槽21前处于预张紧状态。
参照图2、图5,作为一种可能的示例,示例1、示例2中,防脱插座2还包括固定于插槽21上的弹片27(示例2对应的附图中中未画出)。弹片27用于在插头1插入插槽21时,与插头1的左侧面或右侧面滑动接触并弹性变形,以向插头1施加压紧力。
参照图2、图5,作为一种可能的示例,示例1、示例2中(示例2对应的附图中中未画出),弹片27包括多个,多个弹片27分别用于压紧插头1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以进一步提高插头1的防脱效果。
参照图1~图11,作为一种可能的示例,示例1、示例2中,第一弹性件23为拉簧,第二弹性件为弹簧。然而,实际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第一弹性件23也可以是弹力带,第二弹性件也可以是弹片27。
需要说明的是,示例1中,第一滑槽211与第二滑槽212可以相互独立,也可以是一个整体。当第一滑槽211与第二滑槽212是一个整体时,第一弹性件23应选择拉簧等不易压缩、卷曲的结构,不能选择弹力带,以保持第一限位杆22与第二限位杆24的相对距离。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防脱插接组件,包括插头1和插座。插头1的侧面设有第一卡槽11,插座为上述防脱插座2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内窥镜,包括摄像头、主机和显示器。主机与显示器电连接。摄像头具有插头1,主机具有插座,插头1与插座插接相连。其中,插头1的前侧面设有第一卡槽11,插座为上述的防脱插座2中的任意一种。
由于该防脱插接组件和内窥镜均具有上述的防脱插座2,因此也具备与该防脱插座2相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防脱插座,包括插槽,所述插槽用于和侧面设有第一卡槽的插头插接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插座还包括第一限位杆、第一弹性件和定位件;
所述插槽的侧壁上设有供所述第一限位杆穿过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限位杆能够沿所述第一滑槽滑动,以进入和离开所述第一卡槽;所述插头完全插入所述插槽时,所述第一限位杆能够进入所述第一卡槽;
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杆、所述定位件固定相连,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多个;所述定位件安装于所述插槽上;所述插头插入和拔出所述插槽时,所述定位件与所述插槽接触定位或与所述插头接触定位,使所述第一弹性件被拉伸,以对所述第一限位杆施加朝向所述第一卡槽的拉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为与所述插头形状适配的矩形口插槽,所述定位件为第二限位杆,所述插槽的侧壁上设有供所述第二限位杆穿过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限位杆能够沿所述第二滑槽滑动,以在所述插头插入和拔出所述插槽时,使所述第一限位杆和所述第二限位杆分别与所述插头上相对的两个侧面滑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脱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用于和侧面设有第二卡槽的所述插头插接相连,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分别位于所述插头上位置相对的两个侧面上;所述第一限位杆进入所述第一卡槽的同时,所述第二限位杆进入所述第二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脱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的内表面设有供所述第一限位杆嵌入的第一凹槽和供所述第二限位杆嵌入的第二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为与所述插头形状适配的矩形口插槽,所述定位件与所述插槽的侧壁相抵且部分嵌入所述插槽的相应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脱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板和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安装于所述定位板的中部;所述定位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弹性件固定相连;所述定位块具有用于与所述插槽的侧壁相抵的抵接面,所述抵接面上设有用于嵌入所述插槽的相应侧壁的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脱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定位块插接相连,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定位块之间,以在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定位块相互靠近时,施加使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定位块相互远离的弹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为与所述插头形状适配的矩形口插槽,所述防脱插座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插槽上的弹片,所述弹片用于在所述插头插入所述插槽时,与所述插头的侧面滑动接触并弹性变形,以向所述插头施加压紧力。
9.一种防脱插接组件,包括插头和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的侧面设有第一卡槽,所述插座为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防脱插座。
10.一种内窥镜,包括摄像头、主机和显示器,所述主机与所述显示器电连接,所述摄像头具有插头,所述主机具有插座,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座插接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的前侧面设有第一卡槽,所述插座为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防脱插座。
CN202320209968.XU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防脱插座、防脱插接组件及内窥镜 Active CN2193040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09968.XU CN219304089U (zh)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防脱插座、防脱插接组件及内窥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09968.XU CN219304089U (zh)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防脱插座、防脱插接组件及内窥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04089U true CN219304089U (zh) 2023-07-04

Family

ID=86984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09968.XU Active CN219304089U (zh)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防脱插座、防脱插接组件及内窥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040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27249B2 (en) Fiber optic ferrule and a guide pin clamp with field changeable guide pins
US7455555B1 (en) All-in-one card connector preventing card from erroneous insertion therein and allowing insertion of card once only
WO2005004569A3 (en) Improvements in adapter module retention latches
US20150268424A1 (en) Connector and plug that incorporates same
DK510688A (da) Elektrisk fladstik-holder
EP0903690A2 (en) IC card connector device
CN219304089U (zh) 一种防脱插座、防脱插接组件及内窥镜
TW201513491A (zh) 連接器
CN108832950B (zh) 卡座、卡座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04979658B (zh) 连接器
CN210460206U (zh) 按压弹出结构及电子设备
US5273463A (en) Test connector for electronic circuit units
CN105186201B (zh) 现场做线连接器组件
JP6334672B2 (ja) ラッチ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CN206584076U (zh) 光纤连接装置
CN110025089B (zh) 一种按压罩防损的插扣
KR101532406B1 (ko) 상하 이동 지지방식 트레이 삽입 소켓
US7004779B2 (en) Device for hooking/unhooking LC connectors
CN218385866U (zh) 一种可快速更换插脚的适配器
CN117410769A (zh) 一种typec连接器自适应锁扣组件
CN113995207B (zh) 可穿戴设备
US3422521A (en) Device to disassemble connector assemblies
CN215528077U (zh) 一种连接器
CN216214528U (zh) 一种便于固定的矩形航插组件
US3461534A (en) Disconnect too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