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00965U - 一种净化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净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00965U
CN219300965U CN202223164243.8U CN202223164243U CN219300965U CN 219300965 U CN219300965 U CN 219300965U CN 202223164243 U CN202223164243 U CN 202223164243U CN 219300965 U CN219300965 U CN 2193009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fan
air supply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6424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Guangmai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Guangmai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Guangmai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Guangmai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6424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009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009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009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净化设备。包括有高效送风口本体、过滤网、大风扇和小风扇,高效送风口本体呈内部中空状,其一端设置有进风口,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过滤网设置于高效送风口本体的内部的中间位置,大风扇设置在高效送风口本体的内部,大风扇位于进风口一端,小风扇设置在高效送风口本体的内部,小风扇位于出风口一端,本申请通过大风扇和小风扇的相互配合进而极大的增强了净化装置的送风效果,从而达到高效送风的目的,增强了净化效率,通过密封圈可有效防止气流回流,增强气流的运输率,从而增强了送风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净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日常生活和科技的稳步发展,生产和生活中对于空气的洁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的净化设备送风口送风效率仍不能满足日常需求,高效送风口是空气净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使用时,通过组合式的空气净化设备对高效送风口进行送风,空气进入高效送风口后,通过高效送风口的过滤器过滤后再进入到室内,完成净化空气的工作。现有的高效送风口大都由静压箱、过滤器和散流板组成,静压箱的顶部为进风端,静压箱的底部的内侧面设有台阶,高效过滤器固定于台阶上,散流板固定于静压箱的底面;且散流板的上端面与高效过滤器相抵。这种高效送风口在长期使用后,会出现空气泄漏,没有经过高效过滤器而直接通过散流板进入室内,出现此现象的情况有:1、送风口送风经过过滤器有很强的阻力,致使送风量锐减。2、过滤器与其粘结后,经长期使用,过滤器与台阶之间出现间隙,且间隙逐渐扩大致使出现泄漏。出现空气泄漏后,造成室内的空气质量下降以及室内的洁净度下降;室内的尘埃或细菌总数等指标不理想甚至不合格,影响室内的正常运转需求。为此,我们提供出一种净化设备。通过增加送风口的送风量和做好送风口各组成的密封性,来达到高效送风的空气净化。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净化设备,本申请通过大风扇和小风扇的相互配合进而极大的增强了净化装置的送风效果,从而达到高效送风的目的,增强了净化效率,通过密封圈可有效防止气流回流,增强气流的运输率,从而增强了送风效果。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净化设备,包括高效送风口本体,高效送风口本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高效送风口本体的内部中心处设有过滤网,还包括设置在高效送风口内部并且靠近进风口的大风扇,以及设置在高效送风口内靠近出风口处的小风扇。
优选地,高效送风口本体的内部还设置有沿高效送风口本体的送风方向分布的引流通道,引流通道位于过滤网和小风扇之间,引流通道向小风扇的位置逐渐缩进,引流通道的缩进端与小风扇的内部连通。
优选地,高效送风口本体的内部还设置有沿高效送风口本体的送风方向分布的出风通道,出风通道位于小风扇和出风口之间,出风通道的一端通过第一密封圈与小风扇的内部连通,出风通道的另一端与出风口连通。
优选地,小风扇的外部设有数个沿小风扇轴线等间距分布的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包括有套管、限位缓冲杆、连接板和弹簧;
套管设置在高效送风口本体内壁上,套管朝向小风扇的一端设有开口;
弹簧设置在套筒内;
连接板设置在套筒的内部最深处,弹簧的一端设置在连接板上;
限位缓冲杆可伸缩的设置于套管的开口处,限位缓冲杆一端设置在弹簧远离连接板的一端,限位缓冲杆的另一端设置在通风管道的外部。
优选地,大风扇的外壁与高效送风口本体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优选地,过滤网通过第三密封圈与高效送风口本体内壁相连接。
优选地,高效送风口本体出风口处设置有散流板。
本实用新型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申请通过大风扇和小风扇的相互配合进而极大的增强了净化装置的送风效果,从而达到高效送风的目的,增强了净化效率,通过密封圈可有效防止气流回流,增强气流的运输率,从而增强了送风效果。
2.本申请气流通过逐渐缩径的通风管道能产生更大的吸力,解决了净化设备送风能力不足的技术问题。
3.本申请第二密封圈可以有效防止气流的泄露,通过出风通道能更有效的将气流引入出风口。通风管道沿小风扇的位置向出风口逐渐扩张,气流通过通风管道时可以更流畅的通过,减小了阻力,解决了出风口气流受阻,通风能力不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净化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净化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净化设备的正视图;
图4是本申请的图3中沿A-A处的剖视图;
图5是本申请的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6是本申请的图4中D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7是本申请的图3中沿A-A处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图8是本申请的图7中E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9是本申请的图3中沿B-B处的剖视图。
图中标号为:
1-高效送风口本体;11-进风口;12-出风口;
2-过滤网;21-第三密封圈;
3-大风扇;31-第二密封圈;
4-小风扇;41-缓冲组件;411-套管;412-限位缓冲杆;413-连接板;414-弹簧;
5-散流板;
6-引流通道;
7-出风通道;71-第一密封圈;72-通风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9所示,高效送风口本体1上设有大风扇3和小风扇4,高效送风口本体1的内部中心处设有过滤网2,还包括设置在高效送风口内部并且靠近进风口11的大风扇3,以及设置在高效送风口内靠近出风口12处的小风扇4。
送风的过程中,由于高效送风口内部的过滤网2,使得气流受到阻碍,气流速度减低,导
致送风效率变小,从而通过进风口11端的大风扇3将气流输送至过滤网2,气流通过过滤网2过滤后再由小风扇4高效输送通过出风口12排出,由于过滤网2的两端都设置有传输气流的风扇,可以更好的输送气流,降低过滤网2对气流的阻碍作用。
参见图4所示,高效送风口本体1的内部还设置有沿高效送风口本体1的送风方向分布的引流通道6,引流通道6位于过滤网2和小风扇4之间,引流通道6向小风扇4的位置逐渐缩进,引流通道6的缩进端与小风扇4的内部连通。
气流通过逐渐缩径的通风管道72能产生更大的吸力,解决了净化设备送风能力不足的技术问题。
参见图4和图7所示,高效送风口本体1的内部还设置有沿高效送风口本体1的送风方向分布的出风通道7,出风通道7位于小风扇4和出风口12之间,出风通道7的一端通过第一密封圈71与小风扇4的内部连通,出风通道7的另一端与出风口12连通。
第二密封圈31可以有效防止气流的泄露,通过出风通道7能更有效的将气流引入出风口12。通风管道72沿小风扇4的位置向出风口12逐渐扩张,气流通过通风管道72时气流可以更流畅的通过,减小了阻力,解决了出风口12气流受阻,通风能力不足的问题。
参见图4和图8所示,小风扇4的外部设有数个沿小风扇4轴线等间距分布的缓冲组件41,缓冲组件41包括有套管411、限位缓冲杆412、连接板413和弹簧414;
套管411设置在高效送风口本体1的四个面的内壁上,套管411朝向小风扇4的一端设有开口;
弹簧414设置在套筒内;
连接板413设置在套筒的内部最深处,弹簧414的一端设置在连接板413上;
限位缓冲杆412可伸缩的设置于套管411的开口处,限位缓冲杆412一端设置在弹簧414一端远离连接板413的一端,限位缓冲杆412的另一端设置在通风管道72的外部。
通过套管411、限位缓冲杆412、连接板413和弹簧414的相互配合,能够有效的阻止通风管道72因小风扇4的工作而引起的震动,解决了通风管道72因震动而导致导流的管道松动,气流泄露的缺陷。
参见图4所示,大风扇3的外壁与高效送风口本体1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31。
第二密封圈31可以有效的防止大风扇3吹出的气流产生逆流,解决了高效送风口本体1送风风力不足导致有效过滤气体少的缺陷。
参见图4和图6所示,过滤网2通过第三密封圈21与高效送风口本体1内壁相连接。
第三密封圈21使得气流通过高效送风口本体1唯一的途径就是穿过过滤网2,解决了气流不通过过滤网2直接从边风中泄露的缺陷。
参见图2、图4和图7所示,高效送风口本体1出风口12处设置有散流板5。
散流板5上密集分布有多个圆孔,可有效疏散气流通过,使出风口12输出气流更温和,有效的解决了出风口12风流过于密集不够温和的缺陷。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净化设备,包括有高效送风口本体(1),高效送风口本体(1)上设有大风扇(3)和小风扇(4),高效送风口本体(1)的内部中心处设有过滤网(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高效送风口内部并且靠近进风口(11)的大风扇(3),以及设置在高效送风口内靠近出风口(12)处的小风扇(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高效送风口本体(1)的内部还设置有沿高效送风口本体(1)的送风方向分布的引流通道(6),引流通道(6)位于过滤网(2)和小风扇(4)之间,引流通道(6)向小风扇(4)的位置逐渐缩进,引流通道(6)的缩进端与小风扇(4)的内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高效送风口本体(1)的内部还设置有沿高效送风口本体(1)的送风方向分布的出风通道(7),出风通道(7)位于小风扇(4)和出风口(12)之间,出风通道(7)的一端通过第一密封圈(71)与小风扇(4)的内部连通,出风通道(7)的另一端与出风口(12)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小风扇(4)的外部设有数个沿小风扇(4)轴线等间距分布的缓冲组件(41),缓冲组件(41)包括有套管(411)、限位缓冲杆(412)、连接板(413)和弹簧(414);
套管(411)设置在高效送风口本体(1)的四个面的内壁上,套管(411)朝向小风扇(4)的一端设有开口;
弹簧(414)设置在套筒内;
连接板(413)设置在套筒的内部最深处,弹簧(414)的一端设置在连接板(413)上;
限位缓冲杆(412)可伸缩的设置于套管(411)的开口处,限位缓冲杆(412)一端设置在弹簧(414)一端远离连接板(413)的一端,限位缓冲杆(412)的另一端设置在通风管道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大风扇(3)的外壁与高效送风口本体(1)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过滤网(2)通过第三密封圈(21)与高效送风口本体(1)内壁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高效送风口本体(1)出风口(12)处设置有散流板(5)。
CN202223164243.8U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净化设备 Active CN2193009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64243.8U CN219300965U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净化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64243.8U CN219300965U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净化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00965U true CN219300965U (zh) 2023-07-04

Family

ID=86984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64243.8U Active CN219300965U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净化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009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3337948B2 (en) A gas distribution assembly
CN219300965U (zh) 一种净化设备
CN205775018U (zh) 一种用于紧密纺负压与落棉吸风的管路集成系统
CN212204936U (zh) 一种高速真新风系统
CN113371853B (zh) 一种基于纳米气泡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12868922U (zh) 一种具有冷却过滤效果的汽车进气管
CN212645289U (zh) 一种玻璃烘干设备的风道及玻璃烘干设备
CN218944608U (zh) 一种外接式正压空气过滤系统
CN220589321U (zh) 一种酵母发酵罐供风系统用风道过滤装置
CN216584967U (zh) 送风装置及具有其的发酵罐
CN212962020U (zh) 一种新风侧无内漏系统
CN219300881U (zh) 空气处理式送风天花板
CN211118041U (zh) 一种阶梯式打磨室送风风管结构
CN211039150U (zh) 一种用于风机的三通连接装置
CN211896236U (zh) 双流道无泄漏管式微孔曝气器
CN219274791U (zh) 一种激光切割机床除尘管道及除尘系统
CN201448971U (zh) 一种高效送风箱
CN203036816U (zh) 双重密封无泄漏高效送风口
CN219259777U (zh) 一种组合式综合污水环保处理设备
CN216856295U (zh) 一种抽屉式臭氧尾气分解装置
CN218290630U (zh) 一种应用于污水处理的组合式曝气装置
CN213540842U (zh) 一种用于离心风机的软连接
CN216643819U (zh) 一种用于环保设备的尾气处理输送装置
CN212987586U (zh) 一种送温送风用的管道
CN117267835A (zh) 一种机械设备用粉尘过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