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00893U - 一种移动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00893U
CN219300893U CN202223599235.6U CN202223599235U CN219300893U CN 219300893 U CN219300893 U CN 219300893U CN 202223599235 U CN202223599235 U CN 202223599235U CN 219300893 U CN219300893 U CN 2193008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air duct
driving shaft
impeller
exchang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9923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eil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Donlim Weili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Donlim Weili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Donlim Weili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9923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008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008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008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空调,包括外壳、第一换热器、风机以及第一固定结构。外壳内设有第一换热风道。第一换热器设于第一换热风道内。风机包括电机和第一叶轮,第一叶轮设于第一换热风道内,以向第一换热风道内送风,电机具有第一驱动轴,第一叶轮连接第一驱动轴。第一固定结构设于外壳上。其中,第一驱动轴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固定于电机且第二端部可转动地固定于第一固定结构,以使第一叶轮保持定位在第一换热风道内。该移动空调通过对第一驱动轴的两端进行固定使第一叶轮保持定位在所述第一换热风道内,具有风力均衡和工作稳定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空调。
背景技术
目前的移动空调,通过换热风道对换热器进行换热。换热风道内安装有换热风机以及换热器,换热风机一般由电机和叶轮构成,通过电机驱动叶轮旋转以驱动气流从换热风道的进风口进入,并从出风口排出,空气在换热风道中流动时还经过换热器并与换热器换热。
现有技术中,叶轮通常与电机的驱动轴连接,叶轮所在轴仅一端与该电机固定,该轴的另一端悬空,在叶轮所在轴的另一端缺少支撑的情况下,叶轮不能保持固定在换热风道的正确位置上,例如是与换热风道的横截面不同心,导致空调器风力不均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由于叶轮不能保持固定在换热风道的正确位置上而导致风力不均衡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移动空调。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空调,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第一换热风道;
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设于所述第一换热风道内;
风机,所述风机包括电机和第一叶轮,所述第一叶轮设于所述第一换热风道内,以向所述第一换热风道内送风,所述电机具有第一驱动轴,所述第一叶轮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轴;以及
第一固定结构,所述第一固定结构设于所述外壳上;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轴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固定于所述电机且所述第二端部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以使所述第一叶轮保持定位在所述第一换热风道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具有卡接部,所述第二端部卡接于所述卡接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接部包括卡接孔,所述第一叶轮的中心处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一轴孔和所述卡接孔同轴,所述第一驱动轴穿过所述第一轴孔,所述第二端部卡接在所述卡接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空调包括:
第二换热器,所述外壳内还设有第二换热风道,所述第一换热风道与所述第二换热风道分隔,所述第二换热器设于所述第二换热风道内;所述风机还包括第二叶轮,所述电机还具有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二叶轮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二叶轮设于所述第二换热风道内,以向所述第二换热风道内送风。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空调还包括:
第二固定结构,所述第二固定结构设于所述外壳上,所述第二驱动轴具有第三端部和第四端部,所述第三端部固定于所述电机且所述第四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结构,以使所述第二叶轮定位在所述第二换热风道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内设有分隔壳体,所述分隔壳体使所述外壳内部分隔为所述第一换热风道与所述第二换热风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隔壳体还包括第一导流段、中间分隔段和第二导流段,所述第一导流段和所述第二导流段分别连接在所述中间分隔段的两侧且两者的延伸方向相反;
所述外壳上设有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换热风道的一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换热风道经所述第一导流段转向后其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
所述第二换热风道的一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换热风道经所述第二导流段转向后其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风口的进风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驱动轴的轴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与所述第一驱动轴的轴向同向;
所述第二进风口的进风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驱动轴的轴向,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与所述第二驱动轴的轴向同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分别为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中间分隔段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第一换热风道的一侧,所述安装槽上设有第二轴孔,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电机的表面与所述安装槽的表面紧贴,所述第一驱动轴或第二驱动轴从所述第二轴孔伸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空调还包括:
压缩机,所述外壳内设有分隔板,所述压缩机设于所述分隔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压缩机通过冷媒管道连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移动空调通过对第一驱动轴的两端进行固定使第一叶轮保持定位在所述第一换热风道内,具有风力均衡和工作稳定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空调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A-A方向的剖切图;
图3是图2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所示B-B方向的剖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实用新型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提供了一种移动空调,包括外壳100、第一换热器200、风机以及第一固定结构300。外壳100内设有第一换热风道110。第一换热器200设于第一换热风道110内。风机包括电机400和第一叶轮430,第一叶轮430设于第一换热风道110内,以向第一换热风道110内送风,电机400具有第一驱动轴410,第一叶轮430连接第一驱动轴410。第一固定结构300设于外壳100上。其中,第一驱动轴410具有第一端部411和第二端部412,第一端部411固定于电机400且第二端部412可转动地固定于第一固定结构300,以使第一叶轮430保持定位在第一换热风道110内。
该移动空调通过对第一驱动轴410的两端进行固定使第一叶轮430保持定位在所述第一换热风道110内,具体地,保证第一叶轮430与第一换热风道110(截面、截面内接圆或外接圆)的同心度,如此,该移动空调具有风力均衡和工作稳定的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为了在装配时便于对第二端部412进行固定,第一固定结构300具有卡接部,第二端部412卡接于卡接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卡接部包括卡接孔310。第一叶轮430的中心处设有第一轴孔431,第一轴孔431和卡接孔310同轴,第一驱动轴410穿过第一轴孔431,第二端部412卡接在卡接孔310,从而保证第一驱动轴410与第一换热风道110的同心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移动空调包括第二换热器500,外壳100内还设有第二换热风道120,第一换热风道与第二换热风道分隔,第二换热器500设于第二换热风道120内;风机还包括第二叶轮440,电机400还具有第二驱动轴420,第二叶轮440连接第二驱动轴420,第二叶轮440设于第二换热风道120内,以向第二换热风道120内送风。
具体地,该电机400为双轴电机,通过双轴电机的第一驱动轴410和第二驱动轴420分别驱动第一叶轮430和第二叶轮440转动,相对于采用两个单轴电机分别驱动两个叶轮的移动空调,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双轴电机进一步简化结构,具有小型化和低成本的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移动空调还包括第二固定结构600,第二固定结构600设于外壳100上,第二驱动轴420具有第三端部421和第四端部422,第三端部421固定于电机400且第四端部422固定于第二固定结构600,以使第二叶轮440定位在第二换热风道120内。
该移动空调通过对第二驱动轴420的两端进行固定使第二叶轮440保持定位在所述第二换热风道120内,具有风力均衡和工作稳定的优点。可选地,第二固定结构600和上述第一固定结构300的结构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外壳100内设有分隔壳体700,分隔壳体700使外壳100内部分隔为第一换热风道与第二换热风道。通过分隔壳体700使第一换热风道与第二换热风道分隔成独立的空间,进一步简化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分隔壳体700还包括第一导流段710、中间分隔段720和第二导流段730,第一导流段710和第二导流段730分别连接在中间分隔段720的两侧且两者的延伸方向相反。
外壳100上设有第一进风口130、第一出风口140、第二进风口150和第二出风口160,第一换热风道110的一端分别连通第一进风口130,第一换热风道110经第一导流段710转向后其另一端连通第一出风口140。
第二换热风道120的一端分别连通第二进风口150,第二换热风道120经第二导流段730转向后其另一端连通第一出风口14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进风口130的进风方向垂直于第一驱动轴410的轴向,第一出风口140的出风方向与第一驱动轴410的轴向同向。
第二进风口150的进风方向垂直于第二驱动轴420的轴向,第二出风口160的出风方向与第二驱动轴420的轴向同向。
通过上述设计,一方面可以使第一换热风道110和第二换热风道120的布局更为紧凑,占用空间更小,有利于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在同等体积大小的情况下相对于现有换热风道可以具有更大的换气面积,能够与冷凝器和蒸发器进行充分地换热,进而提高第一换热风道110和第二换热风道120的换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换热器200、第二换热器500分别为冷凝器和蒸发器,中间分隔段720上设有安装槽721,用以对电机400进行定位安装。安装槽721位于第一换热风道110的一侧,安装槽721上设有第二轴孔722,电机400设置在安装槽721内且电机400的表面与安装槽721的表面紧贴,第一驱动轴410或第二驱动轴420从第二轴孔722伸出。
若电机400设置在蒸发器所在的第二换热风道120,则电机400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会使该第二换热风道120内空气升温,导致蒸发器需要提高功率以使第二换热风道120降温到预设温度,不利于降低能耗。因此,将安装槽721设置在第一换热风道110的一侧,即将电机400容置在第一换热风道11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移动空调还包括压缩机800,外壳100内设有分隔板170,压缩机800设于分隔板170的一侧,第一换热器200、第二换热器500和压缩机800通过冷媒管道连接。
具体地,蒸发器、压缩机800、冷凝器和节流装置依次连接并构成一循环系统。工作时,来自蒸发器的低温低压冷媒气体,被压缩机800吸入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排入冷凝器,与外界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而成为低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经过节流装置的节流降压降温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蒸发器内的低温低压液态冷媒通过蒸发器的表面与常温空气发生热交换,常温空气降温形成冷风,而冷媒则蒸发成为低温低压冷媒气体,继续输入压缩机800,如此往复循环。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第一换热风道;
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设于所述第一换热风道内;
风机,所述风机包括电机和第一叶轮,所述第一叶轮设于所述第一换热风道内,以向所述第一换热风道内送风,所述电机具有第一驱动轴,所述第一叶轮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轴;以及
第一固定结构,所述第一固定结构设于所述外壳上;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轴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固定于所述电机且所述第二端部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以使所述第一叶轮保持定位在所述第一换热风道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具有卡接部,所述第二端部卡接于所述卡接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包括卡接孔,所述第一叶轮的中心处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一轴孔和所述卡接孔同轴,所述第一驱动轴穿过所述第一轴孔,所述第二端部卡接在所述卡接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换热器,所述外壳内还设有第二换热风道,所述第一换热风道与所述第二换热风道分隔,所述第二换热器设于所述第二换热风道内;所述风机还包括第二叶轮,所述电机还具有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二叶轮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二叶轮设于所述第二换热风道内,以向所述第二换热风道内送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固定结构,所述第二固定结构设于所述外壳上,所述第二驱动轴具有第三端部和第四端部,所述第三端部固定于所述电机且所述第四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结构,以使所述第二叶轮定位在所述第二换热风道内。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有分隔壳体,所述分隔壳体使所述外壳内部分隔为所述第一换热风道与所述第二换热风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壳体还包括第一导流段、中间分隔段和第二导流段,所述第一导流段和所述第二导流段分别连接在所述中间分隔段的两侧且两者的延伸方向相反;
所述外壳上设有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换热风道的一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换热风道经所述第一导流段转向后其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
所述第二换热风道的一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换热风道经所述第二导流段转向后其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的进风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驱动轴的轴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与所述第一驱动轴的轴向同向;
所述第二进风口的进风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驱动轴的轴向,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与所述第二驱动轴的轴向同向。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分别为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中间分隔段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第一换热风道的一侧,所述安装槽上设有第二轴孔,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电机的表面与所述安装槽的表面紧贴,所述第一驱动轴或第二驱动轴从所述第二轴孔伸出。
10.如权利要求4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压缩机,所述外壳内设有分隔板,所述压缩机设于所述分隔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压缩机通过冷媒管道连接。
CN202223599235.6U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移动空调 Active CN2193008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99235.6U CN219300893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移动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99235.6U CN219300893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移动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00893U true CN219300893U (zh) 2023-07-04

Family

ID=86985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99235.6U Active CN219300893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移动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008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361367B1 (en) Turbo fan and air conditioner having the same applied thereto
KR20030035328A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MY136014A (en) "air cooled two stage condenser constructure for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
CN107940601B (zh) 除湿机
CN219300893U (zh) 一种移动空调
CA2759956C (en) An air moving unit and a hvac system employing the same
CN115653913B (zh) 一种室外机以及空调系统
CN219472371U (zh) 一种离心压缩机及空调系统
CN108151167B (zh) 除湿机
CN218379668U (zh) 空调装置
CN216346702U (zh) 空调器
CN212901780U (zh) 空调室外机
CN111946648A (zh) 一种风机、风管内机及空调
CN214949438U (zh) 空调室外机
CN220205920U (zh) 一种侧出风室外机及空调
CN220506994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8955028U (zh) 一种空调内机及空调
CN218915156U (zh) 一种移动空调器
CN219868081U (zh) 热泵采暖机
CN219769583U (zh) 一种车载空调室外机
CN218993528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3040654U (zh) 空调室内机
CN220229520U (zh) 一种出风组件及空调器
CN212618709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8096280U (zh) 一种非对称式风道结构及其电器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28434 Fusha Industrial Park, Fusha Town, Zhong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Weili Electric Applian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434 Fusha Industrial Park, Fusha Town, Zhong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ONGSHAN DONGLIM WEILI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