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98497U - 一种外墙保温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墙保温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98497U
CN219298497U CN202222988789.9U CN202222988789U CN219298497U CN 219298497 U CN219298497 U CN 219298497U CN 202222988789 U CN202222988789 U CN 202222988789U CN 219298497 U CN219298497 U CN 2192984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column
steel pipe
heat insulation
insulation
al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8878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相勇
陈华周
杨冬冬
高占祥
杨华
俞浩
张鹏飞
刘发起
李静姝
李豪
张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Yangzhou University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Industry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Yangzhou University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Industry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Yangzhou University,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Industry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2298878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984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984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984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90Passive houses; Double facade technology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 Load-Bearing And Curtain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外墙保温结构。该外墙包括钢管混凝土柱和位于其两侧的ALC墙体,钢管混凝土柱的外侧粘接有绝热板,绝热板的宽度大于钢管混凝土柱的宽度,覆盖钢管混凝土柱的外侧面以及ALC墙体的与钢管混凝土柱临近部分的外侧面,ALC墙体的其余部分的外侧设有保温板;绝热板与钢管混凝土柱之间通过粘接层连接,粘接层包括粘接框以及至少一个位于粘接框内的粘接条;绝热板与ALC墙体之间通过第一连接部加固连接;绝热板与钢管混凝土柱之间通过第二连接部加固连接。该外墙保温结构能够大幅减轻外墙钢柱区域的热桥效应,提高装配式ALC外墙保温性能,在提高外保温结构安全度的同时,保证保温板的粘接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外墙保温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外墙保温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墙体的选择也更加多样,如在钢管混凝土柱两侧设置ALC(Autoclaved Lightweight Concrete,蒸压加气混凝土)墙体。然而由于钢材的导热系数远大于ALC墙体,在基墙与钢管混凝土柱接缝处以及钢构件所处区域,热桥效应十分显著,对墙体的保温性能产生不利影响。目前在外保温构造中,主要采用聚苯板、岩棉等保温材料,在钢管区域若要达到较好的断桥效果,则需要较大的材料厚度,这会造成钢柱区域保温板突出的问题,影响外墙立面效果;若将柱子以外区域保温板采用与柱子区域保温板所需的同等厚度,会造成材料浪费、造价增加。因此,为缓解钢管混凝土柱区域的热桥效应、提升保温性能,提出采用绝热和防火性能优越的纳米真空绝热板作为该区域的保温材料。
然而,在现行真空绝热板行业规范中,真空绝热板在外墙薄抹灰系统中应用时,规范采用的是粘接法,并未设置锚栓加固,在建筑使用后期会由于材料老化、粘接砂浆失效、外力荷载过大等,可能造成板材脱落,引发安全事故。此外,在ALC外墙体中钢管混凝土柱所在区域,由于钢管通常壁厚较大,钻头无法钻透,保温锚栓在此处无法使用,传统的连接保温板所采用的粘锚法不再适用。因此,如何设计出保温能力强、安全度高且粘接强度好的外保温结构仍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墙保温结构,能够大幅减轻外墙钢柱区域的热桥效应,提高装配式ALC外墙保温性能,在提高外保温结构安全度的同时,保证保温板的粘接强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外墙保温结构,所述外墙包括钢管混凝土柱和位于其两侧的ALC墙体,所述钢管混凝土柱的外侧粘接有绝热板,所述绝热板的宽度大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的宽度,覆盖所述钢管混凝土柱的外侧面以及所述ALC墙体的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临近部分的外侧面,所述ALC墙体的其余部分的外侧设有保温板;
所述绝热板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之间通过粘接层连接,所述粘接层包括粘接框以及至少一个位于粘接框内的粘接条;
所述绝热板与所述ALC墙体之间通过第一连接部加固连接;
所述绝热板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之间通过第二连接部加固连接。
可选地,所述绝热板与相邻的所述保温板之间拼缝连接。
可选地,所述拼缝通过聚氨酯发泡剂或保温砂浆填充。
可选地,所述绝热板表面设置有表面层,所述表面层包括找平层以及饰面层,所述表面层自内向外包括找平层和饰面层。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连接件以及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一端焊接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的外侧面,一端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的外侧面露出,所述连接件包括扩大圆盘及与其同轴连接的内螺纹管,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内螺纹管与所述连接螺栓螺纹连接,所述扩大圆盘的内侧面抵在所述绝热板的外侧面上。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圆盘,所述圆盘上开设有若干个沿圆周均匀分布的椭圆孔。
可选地,所述连接螺栓的焊接端设置为圆盘面。
可选地,所述找平层与所述饰面层之间设置有玻纤网格布。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采用锚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在钢管混凝土柱上方设置纳米真空绝热板,可有效缓解热桥效应,显著降低墙体传热系数,提高保温节能效果。
(2)采用焊接于钢管混凝土柱上的连接螺栓以及与之相配合的连接件,可有效实现绝热板与钢管混凝土柱之间的连接,可解决传统粘锚法在钢管上打孔困难的问题,使其连接加固,解决真空绝热板后期松动脱落的问题,提高连接可靠性,同时减少接缝处热量散失,节能环保。
(3)通过采用GFRP材料连接件对真空绝热板与钢管壁的连接加固,可解决真空绝热板后期松动脱落的问题,提高连接可靠性,同时减少接缝处热量散失,节能环保。
(4)在绝热板与钢管混凝土柱以及ALC墙体之间设置粘接层,该粘接层通过结合点框法与条粘法,同时吸收点框法与条粘法的优点,可有效提升保温板的粘接强度,同时保证粘接的防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墙保温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粘接层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螺栓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件示意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扩大圆盘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钢管混凝土柱;2-ALC墙体;3-绝热板;4-第一连接部;
51-连接件;511-扩大圆盘;52-连接螺栓;6-保温板;71-找平层;72-饰面层;73-玻纤网格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外墙保温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绝热板3、第一连接部4以及第二连接部,用于对钢管混凝土柱1进行保温,且该钢管混凝土柱1两侧设置有ALC墙体2。绝热板3选用纳米真空绝热板,纳米真空绝热板,导热系数通常为0.003~0.004W/(m·K),仅为聚苯板、岩棉板等传统保温材料的1/8~1/10,具有优越的保温隔热性能,同等保温效果下厚度更低,能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另外,相比于苯板、聚氨酯板等燃烧等级为B级的有机保温板材,纳米真空绝热板采用无机芯材,燃烧等级能达到A级,具备更好的防火性能。因此,为缓解钢管混凝土柱1区域的热桥效应、提升保温性能,提出采用绝热和防火性能优越的纳米真空绝热板作为该区域的保温材料。
具体地,该绝热板3覆盖于钢管混凝土柱1上,且其两端延伸至超过钢管混凝土柱1两端边界处,且为竖向错缝连接,以避免形成通缝造成热桥、渗水问题。绝热板3的两侧还设置有保温板6,绝热板3与保温板6之间通过拼缝连接。为了降低接缝处的热桥效应,可以用聚氨酯发泡剂或保温砂浆对真空绝热板拼缝进行填充。
绝热板3与钢管混凝土柱1之间通过粘接层连接,粘接层通过粘接砂浆填充,应当注意的是,如图2所示,粘接层内的粘接砂浆同时采用点框法与条粘法分布。由于点框法粘接面积较小,粘接性能较差,但是其边框粘接条带使得该法具有较好的防水性和气密性,而条粘法粘接面积较大但是气密性和防水性较差。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将两种传统方法相结合,形成条框法,可增大粘接面积,改善粘接性能的同时,保证粘接防水性。结合后的粘接层包括呈长方形框状的粘接框a以及设置于粘接框a内部的依次排列的至少一个呈条状的粘接条b。此外,还可以在粘接框a上设置一排气口c,以便气压稳定。
进一步地,在绝热板3表面设置有表面层,表面层包括自内向外设置的找平层71以及饰面层72。找平层71通过找平浆料铺设,在找平层71与饰面层72之间还铺设有玻纤网格布73,其具有化学稳定性好的性质,可抗碱、耐酸、耐水、耐水泥浸蚀、且抗其他化学腐蚀。玻纤网格布73向两侧突出延伸并超过绝热板3,使玻纤网格布73的水平长度大于绝热板3的水平长度。
此外,在绝热板3与ALC墙体2的连接处,还设置有第一连接部4,用于加固连接。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4采用传统锚栓,将绝热板3与ALC墙体2固定于一起。在绝热板3与钢管混凝土柱1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包括连接件51以及连接螺栓52,连接螺栓52焊接于钢管混凝土柱1外表面,可解决传统粘锚法在钢管上打孔困难的问题。连接螺栓52与钢管混凝土柱1连接的焊接端设计为圆盘的形状,以焊接于钢管混凝土柱1的外侧面,如图3所示,更容易保证连接螺栓52与钢管混凝土柱1的垂直度,同时增大了焊接面积,提高焊接强度。连接件51包括扩大圆盘511及与其同轴连接的内螺纹管,连接连接螺栓52以及表面层,具体地,连接件51通过内螺纹管与连接螺栓52螺纹连接,其扩大圆盘511的内侧面抵在绝热板3的外侧面上。连接件51选用GFRP(Glass-Fiber ReinforcedPlastic,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材料,相比于金属材料,GFRP材料轻质高强,具有更低的导热系数,可实现更好的保温节能效果。如图4a-4b所示,为了节约材料,还可在连接件51的扩大圆盘511处开设椭圆孔,以达到环保效果。在第二连接部的作用下,可解决绝热板3后期松动脱落的问题,提高连接可靠性,同时减少接缝处热量散失,节能环保。
该外墙保温结构在实施中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S1:在钢管混凝土柱1的外侧壁面上标记出连接螺栓52的安装位置。
S2:在标记的安装位置处焊接连接螺栓52。
S3:在绝热板3的底面按照条框法涂抹粘接砂浆,然后将绝热板3铺设在钢管混凝土柱1的顶面上。布置绝热板3在水平方向上向两侧延伸超过钢管混凝土柱1的边界,且竖向错缝拼接。
S4:将连接件51拧入焊接于钢管混凝土柱1上的连接螺栓52,对处于钢管混凝土柱1尺寸范围内的绝热板3进行加固;对处于ALC墙体2尺寸范围内的绝热板3,采用第一连接部4进行加固。
S5:对绝热板3拼接和因连接件51产生的缝隙以及绝热板3与保温板6之间的拼缝,用聚氨酯发泡剂或保温砂浆进行填充。
S6:在绝热板3表面布设找平层71和饰面层72,在找平层71铺贴玻纤网格布73,玻纤网格布73向两侧突出延伸并超过绝热板3的尺寸,使玻纤网格布73的水平长度大于绝热板3的水平长度。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外墙保温结构,所述外墙包括钢管混凝土柱和位于其两侧的ALC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的外侧粘接有绝热板,所述绝热板的宽度大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的宽度,覆盖所述钢管混凝土柱的外侧面以及所述ALC墙体的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临近部分的外侧面,所述ALC墙体的其余部分的外侧设有保温板;
所述绝热板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之间通过粘接层连接,所述粘接层包括粘接框以及至少一个位于粘接框内的粘接条;
所述绝热板与所述ALC墙体之间通过第一连接部加固连接;
所述绝热板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之间通过第二连接部加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板与相邻的所述保温板之间拼缝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墙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拼缝通过聚氨酯发泡剂或保温砂浆填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板表面设置有表面层,所述表面层包括找平层以及饰面层,所述表面层自内向外包括找平层和饰面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连接件以及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一端焊接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的外侧面,一端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的外侧面露出,所述连接件包括扩大圆盘及与其同轴连接的内螺纹管,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内螺纹管与所述连接螺栓螺纹连接,所述扩大圆盘的内侧面抵在所述绝热板的外侧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墙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圆盘,所述圆盘上开设有若干个沿圆周均匀分布的椭圆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墙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螺栓的焊接端设置为圆盘面。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墙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找平层与所述饰面层之间设置有玻纤网格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采用锚栓。
CN202222988789.9U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外墙保温结构 Active CN2192984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88789.9U CN219298497U (zh)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外墙保温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88789.9U CN219298497U (zh)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外墙保温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98497U true CN219298497U (zh) 2023-07-04

Family

ID=86953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88789.9U Active CN219298497U (zh)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外墙保温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984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7134517A1 (fr) Mur de béton composite travaillant en cisaillement pour isolation thermique
CN102162278A (zh) 一种轻型钢结构建筑体系
CN215594472U (zh) 一种防冻胀保温复合墙板
CN215253698U (zh) 装配式建筑中陶粒发泡混凝土外墙挂板
CN211690922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高性能蒸压加气混凝土集成板外墙构造
CN108894456B (zh) 预制发泡陶瓷框架外墙挂板及制造方法
CN219298497U (zh) 一种外墙保温结构
CN107035027A (zh) 一种装配式钢混结构轻质复合外墙板
CN112575922A (zh) 双保温复合板夹心型钢框架外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1980199A (zh) 断桥超低能耗外墙板及其施工方法
CN216109128U (zh) 一种中空内模钢网装配式墙体
CN111173195A (zh) 一种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构件及其组合结构建筑
CN217679972U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外挂填充墙板的连接结构
CN213115186U (zh) 一种复合墙板
CN114687459A (zh) 装配式复合墙板与楼板自攻钉集块与后浇带组合连接构造及作法
CN208168054U (zh) 一种装配式保温装饰维护一体墙板
CN207469509U (zh) 一种钢结构房屋外墙外保温装饰系统
CN219952334U (zh) 一种防水和结构保温一体化外墙板
CN212866576U (zh) 一种复合型墙板结构
CN220620825U (zh) 预制外围护系统、预制结构及建筑物
CN219491387U (zh) 装配式复合墙体
CN217150779U (zh) 预制外墙板的连接结构
CN207063230U (zh) 一种装配式钢混结构轻质复合外墙板
CN220978459U (zh) 一种保温墙体结构
CN219973570U (zh) 内嵌式复合墙板新型抗震节点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