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90411U - 一种下肢静脉溶栓导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肢静脉溶栓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90411U
CN219290411U CN202222757864.0U CN202222757864U CN219290411U CN 219290411 U CN219290411 U CN 219290411U CN 202222757864 U CN202222757864 U CN 202222757864U CN 219290411 U CN219290411 U CN 2192904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ombolysis
catheter
thrombolytic
catheter tube
guide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5786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轩
刘建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shuitan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shuitan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shuitan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shuitan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2275786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904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904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904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肢静脉溶栓导管,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导管管体,导管管体内设有球囊充盈腔和溶栓腔,导管管体上设有封堵球囊,球囊充盈腔的第一端连接于封堵球囊,球囊充盈腔的第二端连接有封堵球囊充盈液注入口,导管管体的两端分别为近端部和远端部,导管管体的远端部固定有闭塞导丝组件,导管管体的近端部设有溶栓液注入口,导管管体的侧壁上设有溶栓出液区域,溶栓出液区域上设有多个溶栓出液孔,溶栓出液孔与溶栓腔相连通,溶栓液注入口与溶栓腔的一端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在实现喷注溶栓药物的同时,还能够利用封堵球囊起到对血管的保护作用,防止溶栓药物流入到其他血管系统中。

Description

一种下肢静脉溶栓导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下肢静脉溶栓导管。
背景技术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oembolism)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sis)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thromboembolism),两者是同一疾病在不同发病阶段和不同组织器官的表现方式。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深静脉系统的血液发生凝固,形成血栓,引起相应血管血液回流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当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后,栓子可顺着血流进入肺动脉,可引起致命性肺动脉栓塞,严重危害患者生命。目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案,主要有外科手术、药物治疗和介入疗法。介入疗法包括经导管机械取栓、经导管灌注溶栓等。其中,导管灌注溶栓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常用方法,采用血管腔内介入治疗,通过针眼将溶栓导管植入到血栓内并喷注溶栓药物,达到溶解已经形成的血栓,恢复通畅的深静脉的目的,避免了深静脉血栓后遗症及血栓复发的可能。
现有的下肢静脉溶栓导管多如专利号为CN211158068U公开的“一种用于经右桡动脉行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的导管”,整体为一导管结构,其在导管远端部分没有血管保护装置,这样可能会导致溶栓剂会因血液流动而流向其他血管系统,从而会对人体带来一些副作用。
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下肢静脉溶栓导管,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肢静脉溶栓导管,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利用封堵球囊起到对血管的保护作用,防止溶栓剂流入到其他血管系统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肢静脉溶栓导管,包括导管管体,所述导管管体内设有球囊充盈腔和溶栓腔,所述导管管体上设有封堵球囊,所述球囊充盈腔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封堵球囊,所述球囊充盈腔的第二端连接有封堵球囊充盈液注入口,所述导管管体的两端分别为近端部和远端部,所述导管管体的远端部固定有闭塞导丝组件,所述导管管体的近端部设有溶栓液注入口,所述导管管体的侧壁上设有溶栓出液区域,所述溶栓出液区域上设有多个溶栓出液孔,所述溶栓出液孔与所述溶栓腔相连通,所述溶栓液注入口与所述溶栓腔的一端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导管管体的近端部连接有连接基座的第一接口,所述连接基座的第二接口为所述封堵球囊充盈液注入口。
优选的,所述闭塞导丝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闭塞头、闭塞导丝、弹簧和闭塞导丝锁定头,所述闭塞导丝穿过所述溶栓腔,所述闭塞头位于所述导管管体的远端部,所述闭塞头与所述溶栓腔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闭塞导丝位于所述导管管体的近端部的一端与所述闭塞导丝锁定头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闭塞导丝锁定头的第一端的孔径大于所述闭塞导丝直径,所述闭塞导丝锁定头的第二端为所述溶栓液注入口,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闭塞导丝的外侧;
所述闭塞头的长度为3mm~35mm。
优选的,所述溶栓腔的横截面积为所述导管管体的横截面积的60%~85%。
优选的,所述导管管体上设有三个显影标识,分别为第一显影标识、第二显影标识和第三显影标识,所述第一显影标识位于所述封堵球囊靠近所述导管管体远端部的一侧上,所述第二显影标识和所述第三显影标识分别位于所述溶栓出液区域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导管管体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孔径大小不同的所述溶栓出液孔,所述溶栓出液孔的投影面积为0.01mm2~15mm2
优选的,所述导管管体侧壁内设有弹性阀片组件,所述弹性阀片组件包括弹性阀片,所述弹性阀片上设有多个弹性阀片孔,所述弹性阀片用于调节各个所述溶栓出液孔的开口大小。
优选的,所述弹性阀片的一端设有固定端,所述弹性阀片的另一端设有牵引丝,所述固定端固定于所述导管管体的夹层内,所述牵引丝的一端穿出所述导管管体的夹层。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溶栓灌注操作期间,操作者可以选择性地充盈球囊去封堵静脉血管,使灌注的溶栓剂充分接触并溶解血栓,溶栓剂不会因血液流动而流向其他血管系统,从而减少因大量溶栓剂注入对人体带来的副作用;
进一步的,溶栓腔的横截面积占导管管体的横截面积的60%~85%,这样的占比设计既考虑导管管体结构耐压强度,又兼顾了药液输送效率,缩减了溶栓治疗时间,同时还能为溶栓出液孔处液柱的冲击力差异化分布提供必要的支撑基础;
进一步的,溶栓出液孔的投影面积数值非均一设置,使下肢静脉溶栓导管得以实现针对血栓进行浅表及深层的立体给药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一下肢静脉溶栓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下肢静脉溶栓导管中溶栓出液区域的放大图;
图3为图2中的A-A部分的截面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下肢静脉溶栓导管中连接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下肢静脉溶栓导管中闭塞导丝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下肢静脉溶栓导管在实际应用时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下肢静脉溶栓导管中溶栓出液区域的放大图;
图8为图7中的B-B部分的截面图;
图9为实施例二下肢静脉溶栓导管中弹性阀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闭塞导丝组件,11-闭塞头,12-闭塞导丝,13-弹簧,14-闭塞导丝锁定头,15-溶栓液注入口,2-导管管体,3-显影标识,31-第一显影标识,32-第二显影标识,33-第三显影标识,4-连接基座,41-封堵球囊充盈液注入口,42-第三接口,5-封堵球囊,51-封堵球囊充盈孔,6-溶栓出液区域,61-溶栓出液孔,7-球囊充盈腔,8-溶栓腔,9-弹性阀片组件,91-固定端,92-弹性阀片孔,93-弹性阀片,94-牵引丝,10-下肢静脉局部血管,100-下肢静脉溶栓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肢静脉溶栓导管,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利用封堵球囊起到对血管的保护作用,防止溶栓剂流入到其他血管系统中。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下肢静脉溶栓导管100,包括导管管体2,导管管体2为一常见的柱形导管结构,导管管体2内设有球囊充盈腔7和溶栓腔8,导管管体2上设有封堵球囊5,其中封堵球囊5采用现有的顺应性封堵球囊或高顺应性封堵球囊即可,封堵球囊5的表面设有封堵球囊充盈孔51,球囊充盈腔7的第一端连接于封堵球囊5,球囊充盈腔7的第二端连接有封堵球囊充盈液注入口41,封堵球囊充盈液注入口41处用于连接封堵球囊充盈液的液源,导管管体2的两端分别为近端部(图1右端)和远端部(图1左端),导管管体2的远端部固定有闭塞导丝组件1,闭塞导丝组件1用于封堵溶栓腔8的靠近远端部的一端,导管管体2的近端部设有溶栓液注入口15,导管管体2的侧壁上设有溶栓出液区域6,溶栓出液区域6上设有多个溶栓出液孔61,溶栓出液孔61与溶栓腔8相连通,溶栓液注入口15与溶栓腔8的一端相连通。
在实际使用时,如图6所示,先将下肢静脉溶栓导管100安装在预定位置处。然后通过封堵球囊充盈液注入口41向球囊充盈腔7内注入球囊充盈液,球囊充盈腔7内的球囊充盈液通过封堵球囊充盈孔51进入到封堵球囊5之中,使封堵球囊5充盈,利用封堵球囊5能够使下肢静脉局部血管10处静脉血流的封堵。然后再将溶栓液/剂通过溶栓液注入口15注入到溶栓腔8内,溶栓液/剂最终通过溶栓腔8和溶栓出液孔61流入到血栓位置处,与之充分的接触并将其溶解。
于本实施例中,导管管体2的近端部连接有连接基座4的第一接口,连接基座4的第一接口螺纹连接于导管管体2的外侧。如图4所示,连接基座4具有三个接口,整体为Y字形结构,连接基座4的第二接口为封堵球囊充盈液注入口41,从连接基座4的第二接口进入的球囊充盈液会通过连接基座4的第一接口流入到球囊充盈腔7中。
于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闭塞导丝组件1包括依次连接的闭塞头11、闭塞导丝12、弹簧13和闭塞导丝锁定头14。其中,闭塞导丝12穿过溶栓腔8,闭塞头11位于导管管体2的远端部,闭塞头11与溶栓腔8的一端密封连接,利用闭塞头11可以堵塞溶栓腔8的(图1中的)左端,防止溶栓液从溶栓腔8的(图1中的)左端流出。闭塞导丝12位于导管管体2的近端部的一端与闭塞导丝锁定头14的第一端固定连接,闭塞导丝锁定头14设有相应的流道,闭塞导丝锁定头14的第一端的孔径大于闭塞导丝12直径,防止闭塞导丝12对闭塞导丝锁定头14造成堵塞,并且连接基座4的第三接口42与闭塞导丝锁定头14的第一端螺纹连接,闭塞导丝锁定头14的第二端为溶栓液注入口15,溶栓液注入口15注入的溶栓液通过流到从闭塞导丝锁定头14的第一端流入到溶栓腔8内。弹簧13套设在闭塞导丝12的外侧,利用弹簧13起到对闭塞导丝12的定位支撑的作用;
闭塞头11的长度为3mm~35mm,优选为6mm,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调整闭塞头11的具体长度。
于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溶栓腔8的横截面积为导管管体2的横截面积的60%~85%,其中优选为溶栓腔8的横截面积占导管管体2的横截面积的85%。这样的占比设计既考虑导管管体2结构耐压强度,又兼顾了药液输送效率,同时还能为溶栓出液孔61处液柱的冲击力差异化分布提供必要的支撑基础。
于本实施例中,导管管体2上设有三个显影标识3,分别为第一显影标识31、第二显影标识32和第三显影标识33。第一显影标识31位于封堵球囊5靠近导管管体2远端部的一侧上,第一显影标识31设置成标识出封堵球囊5的终止位置,第二显影标识32和第三显影标识33分别位于溶栓出液区域6(图1中的左右)两侧,第三显影标识33设置成标识出溶栓出液区域6的起始位置,第二显影标识32设置成标识出溶栓出液区域6的终止位置以及封堵球囊5的起始位置。
于本实施例中,导管管体2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孔径大小不同的溶栓出液孔61,使得压差所致溶栓药液通过不同投影面积大小的溶栓出液孔61所形成的液柱产生差异化的形态。这些形态可以为强劲的液柱射流、喷雾状、缓慢地涌出等液体运动形态。
溶栓出液孔61的投影面积数值范围为0.01mm2~15mm2;优选的范围为0.05mm2~5mm2;更优的范围为0.05mm2~3mm2。溶栓出液孔61的形状为矩形形状,本实施例中的各个溶栓出液孔61的投影面积数值分布为0.05mm2、0.08mm2、0.1mm2、0.15mm2、0.45mm2、0.8mm2、1mm2、3mm2和5mm2。压差条件下,下肢静脉溶栓导管100内的溶栓药液通过投影面积数值越小的溶栓出液孔61时,其形成的液柱形态就越接近高压射流;反之,则液柱则接近液体涌溢的形态。利用这些或急或缓的液柱形态,可以实现针对血栓浅表及深层进行立体给药操作。溶栓出液孔61沿导管管体2的侧壁周向交错布置且沿导管管体2的轴长方向阵列形成溶栓出液区域6;压差所致溶栓药液通过溶栓出液区域6,形成的长短射流交错形态分布,该形态分布可以理解为微型的人工矩阵喷泉。
实施例二、
如图7-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下肢静脉溶栓导管100,其包括实施例一中公开的全部技术特征,区别之处在于:
于本实施例中,如图8-图9所示,导管管体2侧壁内设有弹性阀片组件9,弹性阀片组件9包括弹性阀片93,弹性阀片93为TPU、TPE或硅橡胶,具有一定的弹性。弹性阀片93为一长片状结构,弹性阀片93上设有多个弹性阀片孔92,弹性阀片93用于调节各个溶栓出液孔61的开口大小。具体使用时,通过调整弹性阀片93的位置,从而能够改变溶栓出液孔61和弹性阀片孔92之间的重叠面积,以此来调整溶栓出液孔61的开口大小。弹性阀片组件9的设置,使得导管管体2侧壁的溶栓出液孔61避免因尺寸的固定而无法根据需要调节喷射力度和输注速度的问题;同时,还能针对特殊形态血栓给药量个性化,以及调节溶栓出液区域6面积的大小。
于本实施例中,弹性阀片93的一端设有固定端91,固定端91固定于溶栓出液区域6图1中的左侧,弹性阀片93的另一端设有牵引丝94,固定端91固定于导管管体2的夹层内,牵引丝94的一端从连接基座4处穿出导管管体2的夹层。使用时,操作者可以通过拉伸牵引丝94来调整弹性阀片93的位置,从而调整溶栓出液孔61处的出液直径。
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下肢静脉溶栓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管体,所述导管管体内设有球囊充盈腔和溶栓腔,所述导管管体上设有封堵球囊,所述球囊充盈腔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封堵球囊,所述球囊充盈腔的第二端连接有封堵球囊充盈液注入口,所述导管管体的两端分别为近端部和远端部,所述导管管体的远端部固定有闭塞导丝组件,所述导管管体的近端部设有溶栓液注入口,所述导管管体的侧壁上设有溶栓出液区域,所述溶栓出液区域上设有多个溶栓出液孔,所述溶栓出液孔与所述溶栓腔相连通,所述溶栓液注入口与所述溶栓腔的一端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静脉溶栓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管体的近端部连接有连接基座的第一接口,所述连接基座的第二接口为所述封堵球囊充盈液注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肢静脉溶栓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塞导丝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闭塞头、闭塞导丝、弹簧和闭塞导丝锁定头,所述闭塞导丝穿过所述溶栓腔,所述闭塞头位于所述导管管体的远端部,所述闭塞头与所述溶栓腔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闭塞导丝位于所述导管管体的近端部的一端与所述闭塞导丝锁定头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闭塞导丝锁定头的第一端的孔径大于所述闭塞导丝直径,所述闭塞导丝锁定头的第二端为所述溶栓液注入口,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闭塞导丝的外侧;
所述闭塞头的长度为3mm~3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静脉溶栓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栓腔的横截面积为所述导管管体的横截面积的60%~8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静脉溶栓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管体上设有三个显影标识,分别为第一显影标识、第二显影标识和第三显影标识,所述第一显影标识位于所述封堵球囊靠近所述导管管体远端部的一侧上,所述第二显影标识和所述第三显影标识分别位于所述溶栓出液区域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静脉溶栓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管体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孔径大小不同的所述溶栓出液孔,所述溶栓出液孔的投影面积为0.01mm2~15mm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静脉溶栓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管体侧壁内设有弹性阀片组件,所述弹性阀片组件包括弹性阀片,所述弹性阀片上设有多个弹性阀片孔,所述弹性阀片用于调节各个所述溶栓出液孔的开口大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下肢静脉溶栓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阀片的一端设有固定端,所述弹性阀片的另一端设有牵引丝,所述固定端固定于所述导管管体的夹层内,所述牵引丝的一端穿出所述导管管体的夹层。
CN202222757864.0U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下肢静脉溶栓导管 Active CN2192904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57864.0U CN219290411U (zh)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下肢静脉溶栓导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57864.0U CN219290411U (zh)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下肢静脉溶栓导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90411U true CN219290411U (zh) 2023-07-04

Family

ID=86957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57864.0U Active CN219290411U (zh)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下肢静脉溶栓导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904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08356B2 (ja) 小型弁
KR101248472B1 (ko) 지혈 밸브장치
US7025741B2 (en) Arteriovenous access valve system and process
CA2579682C (en) Arteriovenous access valve system and process
US20020107504A1 (en) Apparatus for local drug delivery in limb
JPH05245210A (ja) カテーテルと導入部材との組立体
US8764698B2 (en) Arteriovenous access valve system and process
EP2819736A1 (en) Perfusion-occlusion device
JPH04246369A (ja) 人体に薬物を投与する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CN206950442U (zh) 药物球囊导管
WO2002005701A2 (en) Anti-occlusion catheter
CN219290411U (zh) 一种下肢静脉溶栓导管
CN213076974U (zh) 一种带有球囊结构的局部封闭式血栓溶解装置
JPH04261668A (ja) カテーテルチューブ
CN110038209B (zh) 一种用于神经外科三叉神经经皮治疗的球囊扩张装置
US20230173238A1 (en) Balloon catheter assembly for insertion and positioning therapeutic devices within a vascular system
JP7045771B2 (ja) 鼻腔及び副鼻腔疾患に対する保存的療法装置
CN110917475A (zh) 一种远端非阻断性融栓栓塞导管
CN114948085A (zh) 一种灌注导管及其用途
KR20040108793A (ko) 바늘 제거를 위한 변형 가능한 의료 장치
CN211835756U (zh) 一种远端非阻断性溶栓栓塞导管
CN208436167U (zh) 一种抗血栓性双腔picc导管
CN213131264U (zh) 防堵塞的植入式给药装置
CN220002683U (zh) 注药范围可控的溶栓导管
CN220327783U (zh) 一种三层球囊扩张导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