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87938U - 一种能源柜冷却循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源柜冷却循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87938U
CN219287938U CN202320835266.2U CN202320835266U CN219287938U CN 219287938 U CN219287938 U CN 219287938U CN 202320835266 U CN202320835266 U CN 202320835266U CN 219287938 U CN219287938 U CN 2192879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liquid
cabinet
pipe
circula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3526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蓝曾威
张道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ternet Er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ternet Er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ternet Er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ternet Er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3526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879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879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879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源柜冷却循环系统,包括:机柜,机柜第一侧设置有液冷分配装置,液冷分配装置远离机柜一侧设置有冷却塔,机柜第二侧设置有储液柜,机柜第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液管,出液管顶端连接有一号循环泵,一号循环泵的输出口固定连接有进液管,进液管一端贯穿液冷分配装置内部且与机柜固定连接,形成一号冷却循环系统,本实用新型的能源柜冷却循环系统,通过将冷却塔内的较冷液体以及机柜内的较热液体不断循环的注入到液冷分配装置内,通过液冷分配装置可完成冷热交换的循环降温工作,以便不断循环的对机柜内部进行降温,提高机柜浸没式液冷效果,且维修时可将冷却液抽出储存,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能源柜冷却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柜散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能源柜冷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浸没液冷式机柜的冷却结构是一种用来对相应的浸没液冷式机柜进行冷却的一种结构;现有能源柜用的液冷系统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一定的使用弊端,浸没液冷式机柜的冷却结构的对于机柜内部的冷却效果不够好,再次,当需要对机柜内的设备进行维护,不方便对冷却液进行排除,从而需要浪费一定的排液时间,容易造成冷却液浪费,且降低了维护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源柜冷却循环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源柜冷却循环系统,包括:机柜,所述机柜第一侧设置有液冷分配装置,所述液冷分配装置远离机柜一侧设置有冷却塔,所述机柜第二侧设置有储液柜,所述机柜第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一端连接有一号循环泵,所述一号循环泵的输出口固定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一端贯穿液冷分配装置内部且与机柜固定连接,形成一号冷却循环系统;
所述机柜第二侧固定连接有抽液管,所述抽液管连接有抽液泵,所述抽液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储液柜固定连接,所述储液柜外壁固定连接有回液总管,所述回液总管通过回液泵与机柜固定连接,形成抽液储存与回液系统。
优选的,所述回液总管一端插入储液柜内部,且插入部分固定连接有多个回液支管。
优选的,所述冷却塔固定连接有冷却管,所述冷却塔与所述冷却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冷却管顶端穿过液冷分配装置内部,且固定连接有二号循环泵,所述二号循环泵的出液口通过冷却循环管与冷却塔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冷却循环管与所述出液管上均固定安装有控制阀门。
优选的,所述冷却塔、冷却管、二号循环泵和冷却循环管组成二号冷却循环系统。
优选的,所述机柜内设置有机柜设备。
优选的,所述控制阀门上转动安装有旋转把手。
优选的,所述一号冷却循环系统中,所述机柜中的冷却液通过所述出液管流出到所述液冷分配装置,并通过所述进液管流入到所述机柜内,使冷却液进行循环流动。
优选的,所述二号冷却循环系统中,所述冷却塔中的冷却水通过所述冷却管流出到所述液冷分配装置,并通过所述二号循环泵和所述冷却循环管流入到所述冷却塔,对高温冷却液进行冷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能源柜冷却循环系统,通过将冷却塔内的较冷液体以及机柜内的较热液体不断循环的注入到液冷分配装置内,通过液冷分配装置可完成冷热交换的循环降温工作,以便不断循环的对机柜内部进行降温,提高机柜浸没式液冷效果,使用方便;
且通过在机柜一侧设置有储液柜,实际使用时,可方便对机柜内部的冷却液进行抽出储存,从而方便进行内部的维护工作,抽出时不会造成冷却液的浪费,通过泵体工作,可大大提高抽出效率,从而提高内部设备的维护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液冷循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阀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柜;2、液冷分配装置;3、机柜设备;4、冷却塔;5、储液柜;6、出液管;7、一号循环泵;8、进液管;9、冷却管;10、二号循环泵;11、冷却循环管;12、控制阀门;13、旋转把手;14、抽液管;15、抽液泵;16、回液总管;17、回液泵;18、回液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能源柜冷却循环系统,包括机柜1以及设置在机柜1内部的机柜设备3,机柜1一侧设置有液冷分配装置2,液冷分配装置2一侧设置有冷却塔4,机柜1另一侧设置有储液柜5,机柜1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液管6,出液管6一端连接有一号循环泵7,一号循环泵7的输出口固定连接有进液管8,进液管8一端贯穿液冷分配装置2内部且与机柜1固定连接,形成一号冷却循环系统;
该实施例中,所述机柜1内部设置有冷却液流动管道,冷却液在管道中流动时,能够吸收机柜设备3产生的热量,并将热量传递到机柜1的外部,使机柜1内部与机柜设备3保持正常的工作温度。
所述一号冷却循环系统中,所述机柜1中的冷却液通过所述出液管6流出到所述液冷分配装置2,在液冷分配装置2中冷却降温后,再通过所述进液管8流入到所述机柜1内,使冷却液进行吸热与冷却的循环流动,实现对机柜1的循环冷却降温。
该实施例中,所述出液管6设置在所述机柜1的顶部,所述进液管8设置在所述机柜1的底部,在出液过程中,能够利用重力,使所述机柜1中的冷却液由所述出液管6流入所述进液管8中,提高冷却液的循环速度,减少循环泵的能量消耗。
此种结构设计,通过设置的一号循环泵7可将机柜1内的较热冷却液通过出液管6进行抽出,抽出的液体被输送至进液管8内,从而液冷分配装置2内的进液管8进行热交换处理,最后再次本输送至机柜1内,从而形成一定的出液热交换工作;
机柜1的底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抽液管14,抽液管14连接有抽液泵15,抽液泵15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储液柜5固定连接,储液柜5的顶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回液总管16,回液总管16通过回液泵17与机柜1固定连接,形成抽液储存与回液系统;
本实施例中,抽液管14的两端分别与机柜1和储液柜5的底部位置连接,储液柜5的体积大于机柜1内冷却液的总体积,在将冷却液抽出时,通过重力与压强的作用,可以使冷却液快速流入储液柜5中,提高抽液效率。
此结构设计,当需要对机柜1内部的设备进行维护时,通过设置的抽液泵15可进行工作,抽液泵15工作时,可将机柜1内部的冷却液抽出,从而通过抽液泵15将冷却液输送至储液柜5内进行储存,当设备维护完成后,可通过回液泵17将冷却液再次输送到机柜1内。方便对机柜1内部的冷却液进行抽出储存,从而方便进行内部的维护工作,抽出时不会造成冷却液的浪费,通过泵体工作,可大大提高抽出效率,从而提高内部设备的维护效率。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对冷却液进行回液抽出,回液总管16一端插入储液柜5内部,且插入部分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回液支管18,回液支管18尾端置于储液柜底部5,且与储液柜5之间留有缝隙。
在本实施例中,冷却塔4一侧外部固定连接有冷却管9,冷却管9顶端穿过液冷分配装置2内部、然后固定连接有二号循环泵10,二号循环泵10的出液口通过冷却循环管11与冷却塔4固定连接,冷却循环管11与出液管6上均固定安装有控制阀门12,控制阀门12上转动安装有旋转把手13;冷却塔4、冷却管9、二号循环泵10和冷却循环管11组成二号冷却循环系统;
所述二号冷却循环系统中,所述冷却塔4中的冷却水通过所述冷却管9流出到所述液冷分配装置2,并通过所述二号循环泵10和所述冷却循环管11流入到所述冷却塔4,对高温冷却液进行冷却。
所述冷却管9中装载有冷却水,能够对液冷分配装置2内部进行降温,并将热量由冷却水通过冷却循环管11带入到冷却塔4中,再由冷却塔4吸收热量并对冷却水降温,实现冷却循环。
本实施例中,通过旋转把手13方便对控制阀门12的大小进行调节,便于控制流速;
一号冷却循环系统与二号冷却循环系统采用相反的循环方向,可以提高冷却水对冷却液的热量吸收效果,使冷却液快速冷却。
此结构设计,冷却管9可通过二号循环泵10将冷却塔4冷却后的液体送至液冷分配装置2内,注入的低温冷却液可带走进液管8内的一部分热量,从而对进液管8内的液体进行降温,降温后的液体再次被输送至机柜1内,同时冷却管9内的液体会存在升温效果,升温后的液体通过冷却循环管11再次被输送至冷却塔4内进行降温工作,以此进行冷却循环降温,通过将冷却塔9内的较冷液体以及机柜1内的高温液体不断循环的注入到液冷分配装置内,从而可完成冷热交换的循环工作,以便循环地对机柜1进行降温,提高机柜1浸没式液冷效果,使用方便。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通过设置的一号循环泵7可将机柜1内的较热的冷却液通过出液管6进行抽出,抽出的液体被输送至进液管8内(液冷分配装置2内),且一号循环泵7工作的同时二号循环泵10同步进行工作,冷却管9可通过二号循环泵10将冷却塔4冷却后的液体送至液冷分配装置2内,注入的较冷的冷却液可带走进液管8内的一部分热量,从而对进液管8内的液体进行降温,降温后的液体再次被输送至机柜1内,同时冷却管9内的液体在降温后会存在升温效果,升温后的液体通过冷却循环管11再次被输送至冷却塔4内进行降温工作,以此进行冷却的循环降温工作,帮助机柜1内部的设备进行液冷降温,通过将冷却管9内的较冷液体以及机柜1内的较热液体不断循环地注入到液冷分配装置2内,通过液冷分配装置2可完成冷热交换的循环降温工作,以便不断循环地对机柜1内部进行降温,提高机柜1浸没式液冷效果,使用方便;
且当需要对机柜1内部的设备进行维护时,通过设置的抽液泵15可进行工作,抽液泵15工作时,可将机柜1内部的冷却液抽出,从而通过抽液泵15将冷却液输送至储液柜5内进行储存,当设备维护完成后,可通过回液泵17将冷却液再次输送到机柜1内,此种结构设计,可方便对机柜1内部的冷却液进行抽出储存,从而方便进行内部的维护工作,抽出时不会造成冷却液的浪费,通过泵体工作,可大大提高抽出效率,从而提高内部设备的维护效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10)

1.一种能源柜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柜(1),所述机柜(1)第一侧设置有液冷分配装置(2),所述液冷分配装置(2)一侧设置有冷却塔(4),所述机柜(1)第二侧设置有储液柜(5),所述机柜(1)第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液管(6),所述出液管(6)一端连接有一号循环泵(7),所述一号循环泵(7)的输出口固定连接有进液管(8),所述进液管(8)一端贯穿液冷分配装置(2)内部且与机柜(1)固定连接,形成一号冷却循环系统;
所述机柜(1)第二侧固定连接有抽液管(14),所述抽液管(14)连接有抽液泵(15),所述抽液泵(15)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储液柜(5)固定连接,所述储液柜(5)外壁固定连接有回液总管(16),所述回液总管(16)通过回液泵(17)与机柜(1)固定连接,形成抽液储存与回液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源柜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液总管(16)一端插入储液柜(5)内部,且插入部分固定连接有多个回液支管(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源柜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4)固定连接有冷却管(9),所述冷却塔(4)与所述冷却管(9)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能源柜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9)顶端穿过液冷分配装置(2)内部,且固定连接有二号循环泵(10),所述二号循环泵(10)的出液口通过冷却循环管(11)与冷却塔(4)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能源柜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循环管(11)与所述出液管(6)上均固定安装有控制阀门(1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能源柜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4)、冷却管(9)、二号循环泵(10)和冷却循环管(11)组成二号冷却循环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能源柜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门(12)上转动安装有旋转把手(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源柜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1)内设置有机柜设备(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源柜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冷却循环系统中,所述机柜(1)中的冷却液通过所述出液管(6)流出到所述液冷分配装置(2),并通过所述进液管(8)流入到所述机柜(1)内,使冷却液进行循环流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能源柜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冷却循环系统中,所述冷却塔(4)中的冷却水通过所述冷却管(9)流出到所述液冷分配装置(2),并通过所述二号循环泵(10)和所述冷却循环管(11)流入到所述冷却塔(4),对高温冷却液进行冷却。
CN202320835266.2U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能源柜冷却循环系统 Active CN2192879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35266.2U CN219287938U (zh)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能源柜冷却循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35266.2U CN219287938U (zh)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能源柜冷却循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87938U true CN219287938U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14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35266.2U Active CN219287938U (zh)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能源柜冷却循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879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90489U (zh) 一种高效率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换热机组
CN203516008U (zh) 一种油气热量的双回收系统
CN219287938U (zh) 一种能源柜冷却循环系统
CN209546207U (zh) 一种散热电器柜
CN116981215A (zh) 一种液冷循环散热系统
CN216659607U (zh) 一种充电桩
CN216390737U (zh) 一种风电发电机空水冷却器
CN213680656U (zh) 一种发酵罐通用降温保温装置
CN214413364U (zh) 一种基于分离式热管换热器的液冷服务器换热设备
CN212607110U (zh) 一种中成药药液提出灌贮罐
CN212579015U (zh) 一种节能效果好的模温机
CN202268375U (zh) 太阳能电池硅片的制绒装置
CN206440013U (zh) 高温熔盐与水间歇换热装置
CN215063952U (zh) 一种蓄冷装置
CN216845287U (zh) 7度水冷却水系统
CN214242247U (zh) 一种冷链式集装箱
CN217608192U (zh) 一种双循环密闭式水冷设备
CN217566523U (zh) 无循环水箱自动补水简易制冷系统
CN218451041U (zh) 一种可模块化组合使用的浸没式液冷装置
CN216551089U (zh) 卷染机浴中内循环装置
CN220818221U (zh) 一种排气蒸发管的冷却装置
CN216750066U (zh) 一种温控循环系统
CN209877411U (zh) 一种液体用电子冷热器
CN210858925U (zh) 一种车辆起动发电一体机的冷却装置
CN215864829U (zh) 余热回收系统及供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