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84880U - 物联网管道压力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物联网管道压力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84880U
CN219284880U CN202222428525.8U CN202222428525U CN219284880U CN 219284880 U CN219284880 U CN 219284880U CN 202222428525 U CN202222428525 U CN 202222428525U CN 219284880 U CN219284880 U CN 2192848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sealing ring
circuit board
internet
pipeline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2852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涂忠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anhai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anhai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anhai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anhai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2852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848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848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848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Fluid Press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压力试验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物联网管道压力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线路板以及压力传感器来对管道压力试验数据进行检测,可以让试验标准、准确,杜绝人工操作引起的试验不准确,杜绝人工测试中主观性的测试结果;同时采用的压力传感器可大大提高了记录数据的速度,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规避了抄录误差,满足基本的数据采集以及对试验的流程和结果的判断,便于推广使用;锂电池通过支架设置于下部单元中,可以避免锂电池在装置内部晃动,保证使用时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物联网管道压力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压力试验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物联网管道压力装置。
背景技术
压力管道规范的公用管道中要求对新建公用管道进行压力试验。压力试验包括: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传统的管道压力试验一般同过人工加机械表或人工加无线压力表的模式来完成管道压力试验工作,压力数据产生和完成人工参与度高主观性较强,试验结果准确性待提高;采用人工定时进行抄录将大大降低效率值,同时由于公用管道数量多,还需要再次沿着管道进行探测,工作量非常大,进一步降低试验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杜绝人工操作引起的试验不准确,满足基本的数据采集以及对试验的流程和结果的判断的物联网管道压力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物联网管道压力装置,包括:
外壳,其内部设置有一用于装载元器件的置物空间;
中间挡板,设置于所述置物空间上,所述中间挡板将所述置物空间分隔成上部单元和下部单元;
第一线路板,设置与所述上部单元中,所述外壳顶部设置有传输部件;
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外壳底部;
还包括供电部件,所述供电部件包括:
支架,设置于所述下部单元上,所述支架的外形与所述下部单元内侧相匹配;
锂电池,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锂电池卡设在所述安装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顶部壳体上开设有镂空部,所述镂空部上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为透明材质制成,所述观察窗通过连接挡圈与所述顶部壳体连接,所述镂空部上设置有第五密封圈,所述观察窗通过第五密封圈与所述顶部壳体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
顶部壳体,设置于所述中间挡板上,且所述顶部壳体与所述中间挡板密封连接,所述顶部壳体与所述中间挡板围设成上部单元;
底部壳体,设置于所述中间挡板底部,且所述底部壳体与所述中间挡板密封连接,所述底部壳体与所述中间挡板围设成下部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顶部壳体边缘设置有第一环槽,所述第一环槽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顶部壳体通过第一密封圈与所述中间挡板密封连接;
所述底部壳体边缘设置有第二环槽,所述第二环槽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底部壳体通过第二密封圈与所述中间挡板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槽与第二环槽同心设置,且所述第一环槽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环槽的直径,使得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在中间挡板上交错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传输部件包括:
第二线路板,设置于所述上部单元中,且所述第二线路板与所述第一线路板电连接,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传输孔;
传输杆,穿设于所述传输孔上,所述传输杆与所述第二线路板连接;
信号线,设置于所述传输杆上,所述传输杆上设置有螺纹面,所述信号线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传输杆与所述螺纹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线的底部设置有第三环槽,所述第三环槽上设置有第三密封圈,所述信号线通过第三密封圈与所述顶部壳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
压力座,设置于所述底部壳体上,且所述压力座与所述底部壳体密封连接;
传感器本体,设置于压力座上,所述传感器本体自由端上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设置有外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座上设置有第四环槽,所述第四环槽上设置有第四密封圈,所述底部壳体上设置有装配空,所述压力座通过第四密封圈与所述装配孔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传输部件与所述第一线路板电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第一线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一线路板用于根据压力传感器获得管道压力试验数据判断实验结果,所述供电部件与所述第一线路板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线路板以及压力传感器来对管道压力试验数据进行检测,可以让试验标准、准确,杜绝人工操作引起的试验不准确,杜绝人工测试中主观性的测试结果;同时采用的压力传感器可大大提高了记录数据的速度,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规避了抄录误差,满足基本的数据采集以及对试验的流程和结果的判断,便于推广使用;锂电池通过支架设置于下部单元中,可以避免锂电池在装置内部晃动,保证使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物联网管道压力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1、外壳;11、顶部壳体;12、底部壳体;13、中间挡板;14、第二环槽;15、第二密封圈;16、第一密封圈;17、第四密封圈;18、第五密封圈;19、第三密封圈;2、传输部件;21、第二线路板;22、传输杆;23、信号线;3、压力传感器;31、压力座;32、传感器本体;33、连接柱;34、外螺纹;4、上部单元;41、下部单元;42、支架;43、锂电池;5、第一线路板;6、镂空部;61、观察窗;62、连接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所示,一种物联网管道压力装置,包括:外壳,其内部设置有一用于装载元器件的置物空间;中间挡板,设置于所述置物空间上,所述中间挡板将所述置物空间分隔成上部单元和下部单元;第一线路板,设置与所述上部单元中,所述外壳顶部设置有传输部件;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外壳底部;
还包括供电部件,所述供电部件包括:支架,设置于所述下部单元上,所述支架的外形与所述下部单元内侧相匹配;锂电池,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锂电池卡设在所述安装槽内。
具体的,所述传输部件2与所述第一线路板5电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3与所述第一线路板5电连接,所述第一线路板5用于根据压力传感器3获得管道压力试验数据判断实验结果,第一线路板根据管道压力试验数据判断实验结果,杜绝人工测试中主观性的测试结果,所述供电部件与所述第一线路板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线路板以及压力传感器来对管道压力试验数据进行检测,可以让试验标准、准确,杜绝人工操作引起的试验不准确,杜绝人工测试中主观性的测试结果;同时采用的压力传感器3可大大提高了记录数据的速度,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规避了抄录误差,满足基本的数据采集以及对试验的流程和结果的判断,便于推广使用;锂电池43通过支架42设置于下部单元41中,可以避免锂电池43在装置内部晃动,保证使用时的稳定性。
同时设置支架42还可适配多种规格的锂电池43,适用范围更广,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所有电路板上的电路均为市面上常用电路形式,为了实现对管道压力进行检测,并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与设定阈值对比后发出警示信号,其对试验结果进行判断并生成试验报表能够有效降低人工工作量和判断失误风险。
所述顶部壳体11上开设有镂空部6,所述镂空部6上设置有观察窗61,所述观察窗61为透明材质制成,所述观察窗61通过连接挡圈62与所述顶部壳体11连接,所述镂空部6上设置有第五密封圈18,所述观察窗61通过第五密封圈18与所述顶部壳体11密封连接。
具体的,观察窗61通过第五密封圈18与所述顶部壳体11密封连接,使得观察窗61与上盖之间连接的密封性更好,同时使得顶部壳体11外形美观,第五密封圈18还可降低装配观察窗61的风险,及水渗漏的风险;观察窗61通过连接挡圈62与所述顶部壳体11连接,整个连接结构占用空间小,采用连接挡圈62可使得拆装快速方便,只需一个连接挡圈62固定即可。
所述外壳1包括:顶部壳体11,设置于所述中间挡板13上,且所述顶部壳体11与所述中间挡板13密封连接,所述顶部壳体11与所述中间挡板13围设成上部单元4;底部壳体12,设置于所述中间挡板13底部,且所述底部壳体12与所述中间挡板13密封连接,所述底部壳体12与所述中间挡板13围设成下部单元41。
具体的,外壳1采用顶部壳体11与底部壳体12的可拆卸分离形式,不但可快速、安全地将顶部壳体11与底部壳体12分离,还降低加工难度,消除了外壳1加工中带来的精度不足的问题,有效降低生产成本,顶部壳体11与底部壳体12分离可方便在置物空间内填充环氧胶等密封介质,固化后可以实现不同部件之间的粘接和空隙的密封,进一步保证装置的密封性。
所述顶部壳体11边缘设置有第一环槽,所述第一环槽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6,所述顶部壳体11通过第一密封圈16与所述中间挡板13密封连接;所述底部壳体12边缘设置有第二环槽14,所述第二环槽14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5,所述底部壳体12通过第二密封圈15与所述中间挡板13密封连接。
具体的,顶部壳体11与底部壳体12均采用密封圈与中间挡板13进行密封连接,通过上结构配合,采用两道密封圈,顶部壳体11与底部壳体12装配时更能贴合密封效果好,并且第二密封圈15与第一密封圈16在中间挡板13上下方形成多层阻挡,防止水气进入置物空间内,使得置物空间拥有一个良好的密封性能。
所述第一环槽与第二环槽14同心设置,且所述第一环槽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环槽14的直径,使得第一密封圈16与第二密封圈15在中间挡板13上交错设置。
具体的,第一环槽与第二环槽14同心设置,且所述第一环槽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环槽14的直径,使得第一密封圈16与第二密封圈15在中间挡板13上交错设置,使密封效果更好,防止泄露,更好的保护了装置内部,耐腐蚀性增加,延长了监测装置的使用寿命。
所述传输部件2包括:第二线路板21,设置于所述上部单元4中,且所述第二线路板21与所述第一线路板5电连接,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传输孔;传输杆22,穿设于所述传输孔上,所述传输杆22与所述第二线路板21连接;信号线23,设置于所述传输杆22上,所述传输杆22上设置有螺纹面,所述信号线23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传输杆22与所述螺纹孔连接。
具体的,信号线23通过传输杆22与第二线路板21电连接,第二线路板21与所述第一线路板5电连接,保证压力实现数据稳定的传输,传输杆22与螺纹孔连接,提高了精度,通过设置传输杆22实现信号线23与第二线路板21的定位和固定,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有效节约人力成本,有效避免因外部受力过大而出现拉出的状况,从而提高了装置使用的稳定性。
所述信号线23的底部设置有第三环槽,所述第三环槽上设置有第三密封圈19,所述信号线23通过第三密封圈19与所述顶部壳体11连接。
具体的,信号线23通过第三密封圈19与所述顶部壳体11连接,第三密封圈19不仅增加信号线23的稳定性,还避免用于固定信号线23的传输杆22出现松动脱落导致的信号线23损坏,同时第三密封圈19具有减震作用,连接处不易折断。
所述压力传感器3包括:压力座31,设置于所述底部壳体12上,且所述压力座31与所述底部壳体12密封连接;传感器本体32,设置于压力座31上,所述传感器本体32自由端上设置有连接柱33,所述连接柱33上设置有外螺纹34。
具体的,连接柱33上设置的外螺纹34可以与试验管道进行直接装配,使用方便快捷,同时传感器本体32适用于各种材料制成的管道的压力测量,灵敏度高,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所述压力座31上设置有第四环槽,所述第四环槽上设置有第四密封圈17,所述底部壳体12上设置有装配空,所述压力座31通过第四密封圈17与所述装配孔密封连接。
具体的,压力座31通过第四密封圈17与所述装配孔密封连接,可以避免水气侵入装置内部,有效降低传感器本体32采集实验数据的误判几率,提高检测精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物联网管道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其内部设置有一用于装载元器件的置物空间;
中间挡板,设置于所述置物空间上,所述中间挡板将所述置物空间分隔成上部单元和下部单元;
第一线路板,设置与所述上部单元中,所述外壳顶部设置有传输部件;
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外壳底部;
还包括供电部件,所述供电部件包括:
支架,设置于所述下部单元上,所述支架的外形与所述下部单元内侧相匹配;
锂电池,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锂电池卡设在所述安装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管道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
顶部壳体,设置于所述中间挡板上,且所述顶部壳体与所述中间挡板密封连接,所述顶部壳体与所述中间挡板围设成上部单元;
底部壳体,设置于所述中间挡板底部,且所述底部壳体与所述中间挡板密封连接,所述底部壳体与所述中间挡板围设成下部单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联网管道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壳体边缘设置有第一环槽,所述第一环槽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顶部壳体通过第一密封圈与所述中间挡板密封连接;
所述底部壳体边缘设置有第二环槽,所述第二环槽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底部壳体通过第二密封圈与所述中间挡板密封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联网管道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槽与第二环槽同心设置,且所述第一环槽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环槽的直径,使得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在中间挡板上交错设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联网管道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壳体上开设有镂空部,所述镂空部上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为透明材质制成,所述观察窗通过连接挡圈与所述顶部壳体连接,所述镂空部上设置有第五密封圈,所述观察窗通过第五密封圈与所述顶部壳体密封连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联网管道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部件包括:
第二线路板,设置于所述上部单元中,且所述第二线路板与所述第一线路板电连接,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传输孔;
传输杆,穿设于所述传输孔上,所述传输杆与所述第二线路板连接;
信号线,设置于所述传输杆上,所述传输杆上设置有螺纹面,所述信号线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传输杆与所述螺纹孔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联网管道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线的底部设置有第三环槽,所述第三环槽上设置有第三密封圈,所述信号线通过第三密封圈与所述顶部壳体连接。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联网管道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
压力座,设置于所述底部壳体上,且所述压力座与所述底部壳体密封连接;
传感器本体,设置于压力座上,所述传感器本体自由端上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设置有外螺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物联网管道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座上设置有第四环槽,所述第四环槽上设置有第四密封圈,所述底部壳体上设置有装配空,所述压力座通过第四密封圈与所述装配孔密封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管道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部件与所述第一线路板电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第一线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一线路板用于根据压力传感器获得管道压力试验数据判断实验结果,所述供电部件与所述第一线路板电连接。
CN202222428525.8U 2022-09-14 2022-09-14 物联网管道压力装置 Active CN2192848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28525.8U CN219284880U (zh) 2022-09-14 2022-09-14 物联网管道压力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28525.8U CN219284880U (zh) 2022-09-14 2022-09-14 物联网管道压力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84880U true CN219284880U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05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28525.8U Active CN219284880U (zh) 2022-09-14 2022-09-14 物联网管道压力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848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284880U (zh) 物联网管道压力装置
CN208968627U (zh) 一种光电液位监控装置
CN102798649A (zh) 一种漏液检测仪
CN112729660B (zh) 一种双通道压力敏感芯体
CN108759976A (zh) 一种水位传感器
CN212674703U (zh) 电子式泥浆比重计
CN213021828U (zh) 光电液位传感器
CN210893530U (zh) 一种测量气压手表的传感器防水结构
CN211477292U (zh) 液位计防堵塞装置
CN209894278U (zh) 一种油箱液位计用固定结构
CN209961346U (zh) 一种管壁式温度变送器
CN209559300U (zh) 一种铅酸电池液位传感器结构
CN208312744U (zh) 一种应用于太阳能水箱的水位传感器
CN207066404U (zh)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应变传感器
CN218098134U (zh) 一种无线传输的喷淋末端压力传感器
CN109990866A (zh) 一种铅酸电池液位传感器结构
CN216668904U (zh) 一种轻型航空器液位传感器
CN212569471U (zh) 一种埋地管道智能电位采集装置
CN211978142U (zh) 一种电流传输型精准温度检测装置
CN219064608U (zh) 一种涡街流量计传感器探头壳体结构
CN213985495U (zh) 一种改良型压力变送器
CN212463371U (zh) 一种防冻防爆型的物联网摄像抄表系统
CN212300518U (zh) 一种基于频域反射法的水位报警器
CN216746268U (zh) 流量计
CN215297027U (zh) 高速摄影法在线测量原油流体密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