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72221U - 配置外开式组合下颚结构的羽叶分离入口总成 - Google Patents

配置外开式组合下颚结构的羽叶分离入口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72221U
CN219272221U CN202320304520.6U CN202320304520U CN219272221U CN 219272221 U CN219272221 U CN 219272221U CN 202320304520 U CN202320304520 U CN 202320304520U CN 219272221 U CN219272221 U CN 2192722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jaw
separation
connecting piece
inle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0452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芳
罗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vel Energy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030452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722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722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722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配置外开式组合下颚结构的羽叶分离入口总成,包括入口管,所述入口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面板,所述面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盖板,所述上盖板外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羽叶分离飞翼,所述羽叶分离飞翼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盖板,所述下盖板的边缘处活动连接有连接件和多孔隔流板,所述连接件下端活动连接有下颚,所述下颚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降液导管。该配置外开式组合下颚结构的羽叶分离入口总成,通过入口管、上盖板、下盖板、多孔隔流板和下颚的设置,减轻混合流体中的大量重相携带质对羽叶分离入口总成冲击损坏和腐蚀,提升针对大流量、高含量重相携带质气液固混合流分离效率。

Description

配置外开式组合下颚结构的羽叶分离入口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气液固分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配置外开式组合下颚结构的羽叶分离入口总成。
背景技术
在石油炼化、能源化工、天然气处理与输送、制药、食品、大化工、冶金、热电、环保等诸多行业领域高携带质、超高携带质的气流分离装置上,需要对入口管内气流进行均一化预分配调整并对入口气流携带的大量、特大量大尺寸液固重相携带质进行预脱。
目前,国内外缺乏针对该类入口气流携带大量、特大量大尺寸液固重相携带质分离入口总成而只好以低携带质气流分离工况适用的入口总成应付,存在的主要运行问题是:1、大量轻相流体与大量重相携带质流体通过入口总成底板这唯一共同流道从头至尾混合流动,导致轻相流体与重相流体在入口总成底板相互返混和二次携带,在入口气流携带的大量、特大量大尺寸液固重相携带质工况下难以完成对轻重相流体有效分离要求;2、大量液固重相携带质在入口总成下盖板析出结晶结垢堆积影响入口总成流道结构而无法有效清理,恶化入口总成运行效果;3、入口总成底部因结晶结垢腐蚀破坏而难以便捷维修。因此需要设计配置外开式组合下颚结构的羽叶分离入口总成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配置外开式组合下颚结构的羽叶分离入口总成,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配置外开式组合下颚结构的羽叶分离入口总成,包括入口管,所述入口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面板,所述面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盖板,所述上盖板外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羽叶分离飞翼,所述羽叶分离飞翼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盖板,所述下盖板的边缘处活动连接有连接件和多孔隔流板,所述连接件下端活动连接有下颚,所述下颚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降液导管,所述降液导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降液单向阀。
为了达到大量液固重相携带质借助重力作用顺畅输送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配置外开式组合下颚结构的羽叶分离入口总成,所述多孔隔流板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隔流板贯通孔和连接件的平板沿垂直轴向弯制成横截面为弧线或折线形状的构件,包括平面型、凹凸型和锥型三种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羽叶分离飞翼准确连接安装就位且便于大量液固重相携带质借助重力作用顺畅输送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配置外开式组合下颚结构的羽叶分离入口总成,所述下盖板通过通孔设置有羽叶分离飞翼安装区域和开孔区域,所述羽叶分离飞翼安装区域设置在靠近连接件的一侧,所述开孔区域设置在靠近通孔的一侧。
为了达到多孔隔流板与下盖板连接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配置外开式组合下颚结构的羽叶分离入口总成,所述多孔隔流板与下盖板通过连接件紧密连接,所述隔流板贯通孔和连接件分别与贯通孔和连接件中心线重合布设,所述多孔隔流板的布置方式包括位于下盖板下侧和位于下盖板上侧两种实施方式。
为了达到大量液固重相携带质输送缓存控制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配置外开式组合下颚结构的羽叶分离入口总成,所述下颚的外形为盆状的构件,所述下颚包含上沿、颚体和吊柱,所述上沿与连接件呈活动连接,所述颚体的下表面与降液导管呈固定连接,所述颚体垂直轴向横截面包含矩形、曲面形、梯形和三角形四种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达到便于安装拆卸维护下颚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配置外开式组合下颚结构的羽叶分离入口总成,所述下颚通过吊柱与下盖板呈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使下颚与下盖板及多孔隔流板形成可拆装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入口管、上盖板、下盖板、多孔隔流板和下颚的设置,减轻混合流体中的大量重相携带质对羽叶分离入口总成冲击损坏和腐蚀,降低轻相流体和重相流体在羽叶分离入口总成下盖板相互返混携带,提升针对大流量、高含量重相携带质气液固混合流分离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下颚、降液导管和降液单向阀的设置,降液单向阀能有效防犯界外气流趁重相流体排送时反窜进入下颚,下盖板及多孔隔流板与下颚形成的可拆装组合结构,还作为羽叶分离入口总成便捷拆装维护通路及重相携带质析出结晶和结垢承载体,十分利于设备长周期运行及便捷维护提升羽叶分离入口总成维护便捷性,满足对大流量、高含量重相携带质气液固混合流长周期正常运行维护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配置外开式组合下颚结构的羽叶分离入口总成组态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配置外开式组合下颚结构的羽叶分离入口总成侧视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采用羽叶分离飞翼实施方式轴测示意图:(a1)单一弧型、(a2)长弧+短弧组合型、(a3)长弧+长弧组合型、(b1)单一折线型、(b2)长折+短折组合型和(b3)长折+长折组合型。
图4本实用新型采用下盖板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孔隔流板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孔隔流板垂直横截面实施方式示意图:(c1)平面型、(c2)凹凸型和(c3)锥型。
图7本实用新型采用下盖板与多孔隔流板布置实施方式示意图:(d1)多孔隔流板位于下盖板下侧和(d2)多孔隔流板位于下盖板上侧。
图8本实用新型采用下颚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采用下颚的颚体垂直横截面实施方式示意图:(e1)矩形、(e2)曲面形、(e3)梯形和(e4)三角型。
图10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孔隔流板与下颚可拆连接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11本实用新型采用下盖板+多孔隔流板+下颚可拆连接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12本实用新型配置外开式组合下颚结构的羽叶分离入口总成运行示意图。
图中:1、入口管;2、面板;3、上盖板;4、羽叶分离飞翼;5、下盖板;51、羽叶分离飞翼安装区域;52、开孔区域;6、通孔;61、舌板脊;62、舌板边;7、多孔隔流板;71、隔流板贯通孔;8、下颚;81、上沿;82、颚体;83、吊柱;9、连接件;10、降液单向阀;11、降液导管;IG1、入口轻相流体;IH1、入口重相流体;OG1、羽叶分离飞翼出口轻相流体;OH1、降液单向阀出口重相流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12所示,配置外开式组合下颚结构的羽叶分离入口总成,包括入口管(1),所述入口管(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面板(2),所述面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盖板(3),所述上盖板(3)外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羽叶分离飞翼(4),所述羽叶分离飞翼(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盖板(5),所述下盖板(5)的边缘处活动连接有连接件(9)和多孔隔流板(7),所述连接件(9)下端活动连接有下颚(8),所述下颚(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降液导管(11),所述降液导管(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降液单向阀(10)。
具体使用时,通过入口管(1)、面板(2)、上盖板(3)、羽叶分离飞翼(4)、下盖板(5)、连接件(9)、多孔隔流板(7)、下颚(8)、降液导管(11)和降液单向阀(10)的设置,入口管(1)采用其轴向横截面为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椭圆或圆形的型管,或由平板弯制成相应管状结构件,设置于本实用新型配置外开式组合下颚结构的羽叶分离入口总成的起始环节,其作用是作为轻重相混合流体导入通道;面板(2)是中心有开孔的平板,其开孔尺寸大小等同于入口管(1)对应形状尺寸,面板(2)外形是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椭圆或圆形;面板(2)连接在入口管(1)末端,其作为支撑载体承上启下,把入口管(1)、上盖板(3)和下盖板(5)连接成整体;上盖板(3)是形状为等腰梯形、长方形、长椭圆或等腰三角形的无孔平板,上盖板(3)连接在面板(2)上端,既作为对羽叶分离飞翼(4)连接固定支架,又用作对轻相流体隔流阻挡轻相流体直接绕过羽叶分离飞翼(4)而向上逃逸;羽叶分离飞翼(4)由平板弯制为垂直轴向横截面是0~180°弧线或折线形状两大类六种型式,即弧形羽叶分离飞翼类型又可由单双组合形成(a1)单一弧型、(a2)长弧+短弧组合型和(a3)长弧+长弧组合型,折线形羽叶分离飞翼类型又可由单双组合形成(b1)单一折线型、(b2)长折+短折组合型和(b3)长折+长折组合型;羽叶分离飞翼(4)组成两排,安装连接在上盖板(3)与下盖板(5)之间形成一体,其作用是,完成对混合流体流型流态调整和对混合流体均一化切分,并对切分后的多股子流体强化旋分导出,以提升对混合流体轻相流体和重相携带质脱除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下盖板(5)通过通孔(6)设置有羽叶分离飞翼安装区域(51)和开孔区域(52),羽叶分离飞翼安装区域(51)设置在靠近连接件(9)的一侧,开孔区域(52)设置在靠近通孔(6)的一侧。
具体使用时,通过通孔(6)的设置,下盖板(5)是连接在面板(2)下端且外形尺寸与上盖板(3)相同而内设通孔(6)的平板,划分为羽叶分离飞翼安装区域(51)和开孔区域(52)两个区域,在羽叶分离飞翼安装区域(51)除却安装羽叶分离飞翼(4),还设有连接件(9),在开孔区域(52)则布设通孔(6),通孔(6)累计面积占所述下盖板(5)面积比率是30%~95%。
在本实施例中,多孔隔流板(7)中部开设有隔流板贯通孔(71),隔流板贯通孔(71)和连接件(9)的平板沿垂直轴向弯制成横截面为弧线或折线形状的构件,包括平面型、凹凸型和锥型三种实施方式。
具体使用时,通过多孔隔流板(7)的设置,多孔隔流板(7)是设有隔流板贯通孔(71)和连接件(9)的平板,包括(c1)平面型、(c2)凹凸型和(c3)锥型三种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多孔隔流板(7)与下盖板(5)通过连接件(9)紧密连接,隔流板贯通孔(71)和连接件(9)分别与贯通孔(6)和连接件(9)中心线重合布设,多孔隔流板(7)的布置方式包括位于下盖板(5)下侧和位于下盖板(5)上侧两种实施方式。
具体使用时,通过多孔隔流板(7)的设置,多孔隔流板(7)与下盖板(5)通过连接件(9)紧密连接,并使多孔隔流板(7)所设隔流板贯通孔(71)和连接件(9)分别与下盖板(5)所设通孔(6)和连接件(9)中心线重合布设,多孔隔流板(7)布置方式包括(d1)多孔隔流板位于下盖板下侧和(d2)多孔隔流板位于下盖板上侧两种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下颚(8)的外形为盆状的构件,下颚(8)包含上沿(81)、颚体(82)和吊柱(83),上沿(81)与连接件(9)呈活动连接,颚体(82)的下表面与降液导管(11)呈固定连接,颚体(82)垂直轴向横截面包含矩形、曲面形、梯形和三角形四种实施方式。
具体使用时,通过下颚(8)的设置,下颚(8)是外形呈盆状的构件,下颚(8)的颚体(82)垂直轴向横截面包含(e1)矩形、(e2)曲面形、(e3)梯形和(e4)三角形四种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下颚(8)通过吊柱(83)与下盖板(5)呈固定连接,连接件(9)使下颚(8)与下盖板(5)及多孔隔流板(7)形成可拆装连接。
具体使用时,通过下颚(8)的设置,下颚(8)通过吊柱(83)与下盖板(5)形成固定连接,通过连接件(9)与下盖板(5)及多孔隔流板(7)形成可拆装连接。
工作原理:大量、特大量原始混合流体包含入口轻相流体(IG1)和入口重相流体(IH1)自入口管(1)进入,入口重相流体(IH1)由于表观密度大而占据入口管(1)下侧通道,入口轻相流体(IG1)由于表观密度小而占据入口管(1)上侧通道,入口重相流体(IH1)和入口轻相流体(IG1)在压差推动下流动至上盖板(3)和下盖板(5)之间膨大空间;轻相流体(IG1)携带的重相携带质在重力沉降作用下掉落到下盖板(5)得到预分离后,进而在贝努力流体能量守恒分配作用下经羽叶分离飞翼(4)进行流型流态调整和均一化切分成多股流体完成旋流再分离后,在羽叶分离飞翼(4)出口导出获得净化的轻相流体(OG1);而进入上盖板(3)和下盖板(5)之间膨大空间的重相流体(IH1),则与来自轻相流体(IG1)重力沉降作用下掉落到下盖板(5)的重相携带质汇流在一起,在重力作用下快速向下穿过下盖板(5)上布设的通孔(6),继续向下穿过多孔隔流板(7)进入下颚(8)底部,与轻相流体(IG1)迅速脱离接触而有效避免轻重两相流体返混以提升羽叶分离入口总成运行效率,同时也有效避免大流量重相流体对易损件羽叶分离飞翼冲击损坏和腐蚀以减少维护成本;下颚(8)底部汇流的重相流体,经降液导管(11)输送至降液单向阀(10)出口获得导出重相流体(OH1),且降液单向阀(10)能有效防犯界外气流趁重相流体(OH1)排送时反窜进入下颚(8)。此外,下盖板(5)及多孔隔流板(7)与下颚(8)形成的可拆装组合结构,还作为羽叶分离入口总成便捷拆装维护通路及重相携带质析出结晶和结垢承载体,十分利于设备长周期运行及便捷维护。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配置外开式组合下颚结构的羽叶分离入口总成,包括入口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管(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面板(2),所述面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盖板(3),所述上盖板(3)外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羽叶分离飞翼(4),所述羽叶分离飞翼(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盖板(5),所述下盖板(5)的边缘处活动连接有连接件(9)和多孔隔流板(7),所述连接件(9)下端活动连接有下颚(8),所述下颚(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降液导管(11),所述降液导管(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降液单向阀(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置外开式组合下颚结构的羽叶分离入口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板(5)通过通孔(6)设置有羽叶分离飞翼安装区域(51)和开孔区域(52),所述羽叶分离飞翼安装区域(51)设置在靠近连接件(9)的一侧,所述开孔区域(52)设置在靠近通孔(6)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置外开式组合下颚结构的羽叶分离入口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隔流板(7)的中部开设有隔流板贯通孔(71),所述隔流板贯通孔(71)和连接件(9)的平板沿垂直轴向弯制成横截面为弧线或折线形状的构件,包括平面型、凹凸型和锥型三种实施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置外开式组合下颚结构的羽叶分离入口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隔流板(7)与下盖板(5)通过连接件(9)紧密连接,所述隔流板贯通孔(71)和连接件(9)分别与贯通孔(6)和连接件(9)中心线重合布设,所述多孔隔流板(7)的布置方式包括位于下盖板(5)下侧和位于下盖板(5)上侧两种实施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置外开式组合下颚结构的羽叶分离入口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颚(8)的外形为盆状的构件,所述下颚(8)包含上沿(81)、颚体(82)和吊柱(83),所述上沿(81)与连接件(9)呈活动连接,所述颚体(82)的下表面与降液导管(11)呈固定连接,所述颚体(82)垂直轴向横截面包含矩形、曲面形、梯形和三角形四种实施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置外开式组合下颚结构的羽叶分离入口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颚(8)通过吊柱(83)与下盖板(5)呈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9)使下颚(8)与下盖板(5)及多孔隔流板(7)形成可拆装连接。
CN202320304520.6U 2023-02-24 2023-02-24 配置外开式组合下颚结构的羽叶分离入口总成 Active CN2192722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04520.6U CN219272221U (zh) 2023-02-24 2023-02-24 配置外开式组合下颚结构的羽叶分离入口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04520.6U CN219272221U (zh) 2023-02-24 2023-02-24 配置外开式组合下颚结构的羽叶分离入口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72221U true CN219272221U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17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04520.6U Active CN219272221U (zh) 2023-02-24 2023-02-24 配置外开式组合下颚结构的羽叶分离入口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722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23652B (zh) 一种利用超声波雾化荷电湍流团聚颗粒物的系统及方法
CN104984597B (zh) 一种气动旋流并联组合除雾装置及应用
CN101406805B (zh) 气动脱硫单元
AU613496B2 (en) Device for separating liquid droplets from a gas stream
EP2558417A1 (en) A flotation unit for purifying water, such as a cfu (compact flotation unit)
CN219272221U (zh) 配置外开式组合下颚结构的羽叶分离入口总成
CN108499227A (zh) 一种高效除雾设备
CN208894003U (zh) 静态混合器
CN2355811Y (zh) 一种组装式微细粉末分级器
CN209630664U (zh) 蒸发结晶器
CN204911024U (zh) 一种气动旋流并联组合除雾装置
CN204684801U (zh) 一种旋流板除尘除雾装置
CN2396883Y (zh) 锥体旋流式气体分布器
CN208457997U (zh) 一种新型可防烟气液滴夹带的烟囱
CN207270895U (zh) 一种集水型除尘除雾装置及系统
CN105879550A (zh) 一种脱硫除雾器装置
CN207980666U (zh) 一种除雾器装置
CN2501861Y (zh) 粉料气力输送管道
CN205856401U (zh) 一种适用于原油乳状液静电脱水器的新型乳液均布器
CN206950815U (zh) 一种高效气液分离叶片组件
CN202962187U (zh) 麻石水膜除尘器
CN203816364U (zh) 旋流板式过滤器
CN208526052U (zh) 一种旋流除雾器
CN208526074U (zh) 一种水性漆雾分离装置
CN218012019U (zh) 一种scr脱硝喷氨格栅喷嘴自带扰流混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15

Address after: Room 1701, unit 2, building 1, yard 33, Guangshun North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102

Patentee after: NOVEL ENERGY TECHNOLOGIE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201, Building 9, Yard 141, Yudaihe Street, Tongzhou District, Beijing, 101199

Patentee before: Wang Fang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