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62627U - 压缩机及空调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及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62627U
CN219262627U CN202223604584.2U CN202223604584U CN219262627U CN 219262627 U CN219262627 U CN 219262627U CN 202223604584 U CN202223604584 U CN 202223604584U CN 219262627 U CN219262627 U CN 2192626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stator
cooling coil
shaped
compr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60458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吕超
田永林
冼志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60458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626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626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626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压缩机及空调。压缩机包括壳体、泵体、定子和冷却盘管,泵体、定子和冷却盘管均位于壳体内,泵体具有回气口,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设置在定子铁芯上的定子绕组,冷却盘管穿设在定子铁芯中并绕定子铁芯的周向设置;冷却盘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伸出至壳体外的外接管,其中一个外接管用于连接外部冷凝器的冷凝液出口,另一个外接管连接泵体的回气口。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冷却盘管穿设在定子铁芯中并绕定子铁芯的周向设置,同时将冷却盘管一端的外接管连接外部冷凝器的冷凝液出口,另一端的外接管连接泵体的回气口,从而外部冷凝器中低温低压的冷凝液能够进入冷却盘管中蒸发吸热,以对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进行降温、冷却。

Description

压缩机及空调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缩机及空调。
背景技术
现如今,在空调的制冷系统和制热系统中,压缩机都是最重要的部件。然而现有的压缩机不论是超高温制冷还是超低温制热,都会出现高低压压差偏大、压比偏大的现象,这样就会造成压缩机排气温度超温,压缩机的定子绕组无法得到足够冷却,定子绕组温度不能控制在绝缘等级要求的温度以下,只能让压缩机超温保护而无法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压缩机及空调,以解决现有压缩机的定子绕组超温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包括壳体、泵体、定子和冷却盘管,所述泵体、所述定子和所述冷却盘管均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泵体具有回气口,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设置在定子铁芯上的定子绕组,所述冷却盘管穿设在所述定子铁芯中并绕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设置;所述冷却盘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伸出至所述壳体外的外接管,其中一个所述外接管用于连接外部冷凝器的冷凝液出口,另一个所述外接管连接所述泵体的回气口。
可选的,所述冷却盘管包括多个U形管和多个内接管,多个所述U形管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U形管的中心线与所述定子铁芯的中心线平行,多个所述U形管通过多个所述内接管依次连通。
可选的,每个所述U形管的两端均形成有杯形口,所述内接管和所述外接管均插入对应的所述U形管的杯形口中,并与对应的所述U形管焊接。
可选的,所述外接管包括主体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插在所述杯形口中,所述第二连接部穿过所述杯形口后插入所述U形管中。
可选的,所述U形管的内壁设有内螺纹。
可选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口和出口分别设置有回气管和出气管,所述回气管与其中一个所述外接管连通,所述出气管与所述泵体的回气口连通。
可选的,所述冷却盘管通过胀管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定子铁芯上。
可选的,所述压缩机还包括转子,所述转子包括转轴,所述转轴设有沿所述转轴的轴向延伸的泵油通道,所述转轴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泵油通道连通的进油口,所述转轴的侧壁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槽底设置有与所述泵油通道连通的出油孔。
可选的,所述泵油通道靠近所述进油口的一段内壁上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螺纹方向与所述转轴的转动方向相同,所述出油孔设置在所述转轴具有所述螺纹槽的侧壁上。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所述空调包括冷凝器和如上所述的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其中一个外接管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冷凝液出口。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及空调,通过将冷却盘管穿设在定子铁芯中并绕定子铁芯的周向设置,同时将冷却盘管一端的外接管连接外部冷凝器的冷凝液出口,另一端的外接管连接泵体的回气口,从而外部冷凝器中低温低压的冷凝液能够进入冷却盘管中蒸发吸热,以对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进行降温、冷却;当冷凝液实现对定子绕组的降温效果后,即变成高温高压的气体,随即从冷却盘管的另一端回到压缩机的泵体以待重新压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申请及其有益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进行说明。其中,在下面的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部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压缩机省略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压缩机中的定子铁芯、定子绕组、冷却盘管和外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压缩机中的定子铁芯、冷却盘管和外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却盘管和外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冷却盘管和外接管的右视图。
图7为图5所示的冷却盘管和外接管的俯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U形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外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的转子的主视图。
图12为图11所示的转子沿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13为图12所示的转子的局部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壳体;20、泵体;31、定子铁芯;32、定子绕组;40、冷却盘管;41、U形管;411、杯形口;42、内接管;50、外接管;51、主体部;52、第一连接部;53、第二连接部;60、气液分离器;61、回气管;62、出气管;70、转子;71、转轴;72、泵油通道;73、进油口;74、环形槽;75、出油孔;76、螺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超高温环境中,室外温度可能高达53℃或更高,空调中的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偏高,排气温度也会偏高,在这种情况下,压缩机的定子绕组32温度很容易超标。而在超低温环境中,室外温度可能低达-35℃或更低,由于该环境下压缩比太大、吸气比容太大,也会导致空调中的压缩机排气温度偏高,出现压缩机的定子绕组32温度超标的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压缩机的定子绕组32温度超标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如图1-图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包括壳体10、泵体20、定子、转子70和冷却盘管40,泵体20、定子、转子70和冷却盘管40均位于壳体10内,泵体20具有回气口,定子包括定子铁芯31和设置在定子铁芯31上的定子绕组32,冷却盘管40穿设在定子铁芯31中并绕定子铁芯31的周向设置;冷却盘管40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伸出至壳体10外的外接管50,其中一个外接管50用于连接外部冷凝器的冷凝液出口,另一个外接管50连接泵体20的回气口。
其中,定子是电机静止不动的部分,一般来讲,定子主要由定子铁芯31、定子绕组32和机座三部分组成;而转子70是电机中旋转的部分。泵体20是指压缩机执行压缩动作的机械部分,主要包括气缸、转子活塞、叶片、排气阀片、消声罩、上盖、下盖、轴承和弹簧等,泵体20和定子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通过将冷却盘管40穿设在定子铁芯31中并绕定子铁芯31的周向设置,同时将冷却盘管40一端的外接管50连接外部冷凝器的冷凝液出口,另一端的外接管50连接泵体20的回气口,使得外部冷凝器中低温低压的冷凝液能够进入冷却盘管40中蒸发吸热,以对定子铁芯31和定子绕组32进行降温、冷却,从而确保压缩机中的定子绕组32不会超温烧毁或进入保护状态,进而确保搭载该压缩机的空调在极热(或极寒)天气下可以正常制冷(或制热);当冷凝液实现对定子绕组32的降温效果后,即变成高温高压的气体,随即从冷却盘管40的另一端回到压缩机的泵体20以待重新压缩。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定子绕组32与定子铁芯31是缠绕在一起的,只要把定子铁芯31的温度降低,就可以把定子绕组32的温度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以内。所以,在铁芯上设置一组冷却盘管40对它进行冷却,就可以达到冷却定子绕组32的作用。其中,流入冷却盘管40中的制冷剂可以来自空调的制冷循环系统,流入冷却盘管40中的制冷剂是经过冷凝、节流后的低温低压液体,低温低压液体流入冷却盘管40后蒸发吸热,以对定子铁芯31和定子绕组32进行降温、冷却,之后从冷却盘管40的出口流出后在压缩机的回气口与制冷循环系统的回气混合,回到压缩机的泵体20中重新压缩。本申请通过采用冷凝后的低温低压制冷剂对压缩机的定子铁芯31和定子绕组32进行直接冷却,确保定子铁芯31和定子绕组32不超温,让定子绕组32可以在更恶劣的环境中运行,使得本申请的压缩机可以用于超高温制冷,环境温度超过60℃也可以正常制冷,本申请的压缩机也可以用于超低温制热,环境温度低于-35℃也可以正常制热。
可选的,冷却盘管40可以通过胀管的方式固定在定子铁芯31上。也就是说,U形管41是通过机械胀管或液压胀管的方法固定在定子铁芯31上的,从而可以保证冷却盘管40与定子铁芯31紧密接触,提高传热系数。具体工艺过程是先将U形管41穿过定子铁芯31,再胀管。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7所示,冷却盘管40包括多个U形管41和多个内接管42,多个U形管41沿定子铁芯31的周向间隔分布,U形管41的中心线与定子铁芯31的中心线平行,多个U形管41通过多个内接管42依次连通,两个外接管50分别连接在首尾两端的U形管41上。上述结构的冷却盘管40可以对定子铁芯31和定子绕组32起到良好的冷却效果,并且可以使两个外接管50位于定子铁芯31的同一端,方便于与泵体20和外部冷凝器的连接。可选的,内接管42可以为桥形管(即弧形管)或其它形状的管体,只要能实现连通两个U形管41即可。
可选的,如图8所示,每个U形管41的两端均形成有杯形口411,内接管42和外接管50均插入对应的U形管41的杯形口411中,并与对应的U形管41焊接,从而实现U形管41与内接管42的牢固连接以及U形管41与内接管42的牢固连接。具体的,U形管41的端口采用机械方法扩出杯形口411,内接管42的两端和外接管50一端从杯形口411插入后,采用钎焊与U形管41连接。
可选的,U形管41的内壁设有内螺纹,通过设置内螺纹可以增大摩擦力,从而提高U形管41与内接管42和内接管42的连接牢固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外接管50包括主体部51、第一连接部52和第二连接部53,第一连接部52的一端连接主体部51,第一连接部5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连接部53;第一连接部52插在杯形口411中,第二连接部53穿过杯形口411后插入U形管41中。通过将第二连接部53穿过杯形口411后插入U形管41中,从而保证外接管50有一段是深入U形管41内部的,以减小U形管41的杯形口411受力,保证在压缩机振动时不伤及强度较弱的U形管41。
可选的,U形管41、内接管42和外接管50的材质、直径、数量和排布密度可以根据压缩机的实际情况确定,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示例性的,U形管41、内接管42和外接管50均可以为铜管。
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10上设置有气液分离器60,气液分离器60的进口和出口分别设置有回气管61和出气管62,回气管61与其中一个外接管50连通,出气管62与泵体20的回气口连通。
如图10-图13所示,压缩机还包括转子70,转子70包括转轴71,转轴71设有沿转轴71的轴向延伸的泵油通道72,转轴71的一端开设有与泵油通道72连通的进油口73,转轴71的侧壁开设有环形槽74,环形槽74的槽底设置有与泵油通道72连通的出油孔75,从而有利于压缩机内部各部件的润滑。
压缩机增加冷却盘管40之后,压缩机就具备了在超高温制冷和超低温制热运行的能力。但是随着运行温度的拓宽,之前单纯依靠离心力来润滑的方法就不再满足极致温度下的润滑要求。为此,本申请在泵油通道72靠近进油口73的一段内壁上设有螺纹槽76,螺纹槽76的螺纹方向与转轴71的转动方向相同,出油孔75设置在转轴71具有螺纹槽76的侧壁上。通过在泵油通道72的内壁设置上述螺纹槽76,并使螺纹槽76的旋向与转轴71的转动方向相同,从而在转子70转动时润滑油在螺纹槽76内可以获得更高的压力,使得出油孔75喷出的润滑油压力更高、流量更大,有利于润滑与密封,也可以提高变频压缩机在低频下的润滑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该空调包括冷凝器和压缩机,压缩机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压缩机的其中一个外接管50连接冷凝器的冷凝液出口。可选的,外部冷凝器的冷凝液出口连接有节流装置,节流装置的出口连接其中一个外接管50,节流装置可以是毛细管、电子膨胀阀、热力膨胀阀或其它类型的节流装置。由于本空调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提供的压缩机除了可以应用于空调外,还可以应用于其它制冷系统或采暖系统。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压缩机和空调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泵体(20)、定子和冷却盘管(40),所述泵体(20)、所述定子和所述冷却盘管(40)均位于所述壳体(10)内,所述泵体(20)具有回气口,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铁芯(31)和设置在定子铁芯(31)上的定子绕组(32),所述冷却盘管(40)穿设在所述定子铁芯(31)中并绕所述定子铁芯(31)的周向设置;所述冷却盘管(40)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伸出至所述壳体(10)外的外接管(50),其中一个所述外接管(50)用于连接外部冷凝器的冷凝液出口,另一个所述外接管(50)连接所述泵体(20)的回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盘管(40)包括多个U形管(41)和多个内接管(42),多个所述U形管(41)沿所述定子铁芯(31)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U形管(41)的中心线与所述定子铁芯(31)的中心线平行,多个所述U形管(41)通过多个所述内接管(42)依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U形管(41)的两端均形成有杯形口(411),所述内接管(42)和所述外接管(50)均插入对应的所述U形管(41)的杯形口(411)中,并与对应的所述U形管(41)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管(50)包括主体部(51)、第一连接部(52)和第二连接部(53),所述第一连接部(52)的一端连接所述主体部(51),所述第一连接部(5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53);所述第一连接部(52)插在所述杯形口(411)中,所述第二连接部(53)穿过所述杯形口(411)后插入所述U形管(41)中。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管(41)的内壁设有内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盘管(40)通过胀管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定子铁芯(3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上设置有气液分离器(60),所述气液分离器(60)的进口和出口分别设置有回气管(61)和出气管(62),所述回气管(61)与其中一个所述外接管(50)连通,所述出气管(62)与所述泵体(20)的回气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还包括转子(70),所述转子(70)包括转轴(71),所述转轴(71)设有沿所述转轴(71)的轴向延伸的泵油通道(72),所述转轴(71)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泵油通道(72)连通的进油口(73),所述转轴(71)的侧壁开设有环形槽(74),所述环形槽(74)的槽底设有与所述泵油通道(72)连通的出油孔(7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油通道(72)靠近所述进油口(73)的一段内壁上设有螺纹槽(76),所述螺纹槽(76)的螺纹方向与所述转轴(71)的转动方向相同,所述出油孔(75)设置在所述转轴(71)具有所述螺纹槽(76)的侧壁上。
10.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包括冷凝器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其中一个外接管(50)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冷凝液出口。
CN202223604584.2U 2022-12-29 2022-12-29 压缩机及空调 Active CN2192626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4584.2U CN219262627U (zh) 2022-12-29 2022-12-29 压缩机及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4584.2U CN219262627U (zh) 2022-12-29 2022-12-29 压缩机及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62627U true CN219262627U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71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604584.2U Active CN219262627U (zh) 2022-12-29 2022-12-29 压缩机及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626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43941B1 (en) Chiller
CN201944952U (zh) 一种带过冷装置的空调
KR101043860B1 (ko) 냉매 사이클 장치
KR101128531B1 (ko) 리퀴드 과냉 시스템
KR100356627B1 (ko) 암모니아냉동장치
US6385995B1 (en) Apparatus having a refrigeration circuit
CN219262627U (zh) 压缩机及空调
JP2018066308A (ja) ターボ機械
JPWO2013027237A1 (ja) 二段圧縮機及び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CN211823236U (zh) 一种工质液体冷却电机的半封闭压缩机双级系统
CN105508242B (zh) 回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JP4556934B2 (ja) 圧縮機および冷媒回路装置
CN216845202U (zh) 一种可切换风系统运行模式的风冷热泵机组
CN217462532U (zh) 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及空调器
CN217462536U (zh) 一种压缩机及空调器
CN217401149U (zh) 一种转子式压缩机及空调器
CN217462534U (zh) 一种压缩机及空调器
CN212205119U (zh) 一种制冷系统压缩机自冷却装置
CN217715531U (zh) 一种提升制冷系统过冷度和吸气过热度的装置及空调
CN219459613U (zh) 一种双机头螺杆并联低温冷水机组
CN111936802A (zh) 冷却循环制冷剂的热站
CN216308029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
CN216644629U (zh) 一种回热器以及制冷设备
CN217462531U (zh) 一种压缩机及空调器
CN220624228U (zh) 一种窗式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