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62038U - 一种电控锁及安全头盔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控锁及安全头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62038U
CN219262038U CN202320416464.5U CN202320416464U CN219262038U CN 219262038 U CN219262038 U CN 219262038U CN 202320416464 U CN202320416464 U CN 202320416464U CN 219262038 U CN219262038 U CN 2192620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gear
electric control
ratchet mechanism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1646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文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041646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620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620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620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控锁及安全头盔,其中,所述电控锁包括:锁销,其一侧设有卡槽;锁壳,其一侧设有用于安装锁销的插槽,插槽一侧设有锁孔;锁舌,可转动式设于所述锁壳内;电控驱动组件、摩擦式棘轮机构及传动组件;其中,电控驱动组件设于锁壳内并与摩擦式棘轮机构连接,摩擦式棘轮机构设于锁壳内并与传动组件连接,传动组件设于锁壳内且与锁舌一端连接,用于驱动锁舌的另一端伸出锁孔与卡槽卡接或缩入锁孔内与卡槽分离。在本实用新型中,当锁舌无法摆动但电控驱动组件仍在工作时,摩擦式棘轮机构中的齿轮在力的作用下出现打滑且发生相对运动,通过采用摩擦式棘轮机构替换传统齿轮避免齿轮卡死,对电控驱动组件中的驱动装置起到保护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电控锁及安全头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控锁及安全头盔。
背景技术
现如今共享单车在城市中越来越流行,为了做好安全措施,目前共享单车都配有头盔,并且通过电控锁将头盔锁紧在单车上,现有的电控锁大多是采用电控动力机构驱动齿轮组来控制锁舌与锁销卡接来完成闭锁,但是在现有的电控锁中存在以下问题:当锁销还未完全进入插槽内完成闭锁时,锁舌与锁销此时还未完成卡接且锁舌端部与锁销侧部抵接,由于未完成闭锁所以此时的电控动力机构仍在工作,且继续给齿轮组施加驱动力欲推动锁舌,但是此时锁舌已经与锁销侧部抵接了,所以锁舌无法被推动,此时齿轮组将会卡死无法转动,从而容易损坏驱动装置。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控锁及安全头盔,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控锁内在完成闭锁的过程中容易因锁舌无法被推动导致齿轮组卡死且驱动装置受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控锁,包括:
锁销,所述锁销的一侧设有卡槽;
锁壳,所述锁壳一侧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锁销的插槽,所述插槽一侧设有锁孔;
锁舌,所述锁舌可转动式设于所述锁壳内;
电控驱动组件、摩擦式棘轮机构及传动组件;其中,所述电控驱动组件设于所述锁壳内并与所述摩擦式棘轮机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摩擦式棘轮机构转动;所述摩擦式棘轮机构设于所述锁壳内并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用于带动所述传动组件运动;所述传动组件设于所述锁壳内且与所述锁舌一端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锁舌的另一端伸出所述锁孔与所述卡槽卡接或缩入所述锁孔内与所述卡槽分离。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摩擦式棘轮机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所述第一转轴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锁壳内相对两侧上,所述第一齿轮及所述第二齿轮均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齿轮一侧设有多个扇形第一楔块,各个所述第一楔块以所述第一转轴为圆心围绕成第一离合面,所述第二齿轮一侧设有多个扇形第二楔块,各个所述第二楔块以所述第一转轴为圆心围绕成第二离合面,所述第一离合面与所述第二离合面啮合,所述电控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所述第二齿轮用于带动所述传动组件运动。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摩擦式棘轮机构还包括压紧片,所述压紧片一端固定设于所述锁壳内,另一端设有第一通孔,且所述压紧片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压紧片一侧与所述第一齿轮背离所述第二齿轮的一侧抵接。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连杆及拉簧,所述锁舌远离所述锁孔的一端设有L形连接部,所述连杆可滑动式设置在所述锁壳内壁上,所述连杆一端设有卡齿并通过所述卡齿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连杆远离所述卡齿一端的侧部通过所述拉簧与所述L形连接部一端连接,所述连杆远离所述卡齿一端的端面与所述L形连接部另一端的端面之间留有间隙,当所述电控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锁舌开锁时,所述连杆远离所述卡齿一端的端面与所述L形连接部另一端的端面抵接且所述连杆推动所述锁舌转动。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电控驱动组件包括电缆、控制模块、信号接收模块、电机、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及第二转轴,所述信号接收模块及所述电机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电缆一端外接电源,另一端贯穿所述锁壳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锁壳内相对两侧上,所述第三齿轮及所述第四齿轮均设于所述第二转轴上且所述第三齿轮一侧与所述第四齿轮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上的螺杆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电控驱动组件还包括电磁感应开关,所述锁销的一端端面设有磁性件,所述电磁感应开关靠近所述插槽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电控驱动组件还包括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位于所述锁舌一侧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当所述锁舌与所述锁销卡接时,所述行程开关与所述锁舌一侧抵接;当所述锁舌与所述锁销分离时,所述行程开关与所述锁舌一侧之间留有间隙。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锁舌靠近所述锁孔的一端设有凸起,所述锁舌通过所述凸起与所述卡槽卡接,所述凸起靠近所述锁销的一侧设有第一倾斜面,所述锁销靠近所述凸起一侧的底端设有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所述第二倾斜面平行。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安全头盔,包括:
安全盔、物品篮及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控锁,其中,所述锁销远离所述插槽的一端与所述安全盔固定连接,所述电控锁设置在所述物品篮内,所述安全盔放置在所述物品篮内并通过所述锁销与所述电控锁锁接。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物品篮外侧设有容纳槽及盖板,位于所述电控锁外侧的部分电缆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盖板可拆卸式设置在所述物品篮外侧并遮盖所述容纳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控锁,包括锁销,所述锁销的一侧设有卡槽;锁壳,所述锁壳一侧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锁销的插槽,所述插槽一侧设有锁孔;锁舌,所述锁舌可转动式设于所述锁壳内;电控驱动组件、摩擦式棘轮机构及传动组件;其中,所述电控驱动组件设于所述锁壳内并与所述摩擦式棘轮机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摩擦式棘轮机构转动;所述摩擦式棘轮机构设于所述锁壳内并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用于带动所述传动组件运动;所述传动组件设于所述锁壳内且与所述锁舌一端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锁舌的另一端伸出所述锁孔与所述卡槽卡接或缩入所述锁孔内与所述卡槽分离。在本实用新型中,当锁舌无法摆动但电控驱动组件仍在驱动摩擦式棘轮机构时,摩擦式棘轮机构中的齿轮在力的作用下出现打滑且发生相对运动,通过采用摩擦式棘轮机构替换传统齿轮组从而避免齿轮卡死,对电控驱动组件中的驱动装置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控锁的内部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控锁的内部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锁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锁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摩擦式棘轮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齿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齿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锁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安全头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安全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物品篮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物品篮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锁销;101、卡槽;102、磁性件;103、第二倾斜面;2、锁壳;201、插槽;202、锁孔;3、锁舌;301、L形连接部;302、凸起;303、第一倾斜面;4、电控驱动组件;401、电缆;402、电机;403、第三齿轮;404、第四齿轮;405、第二转轴;406、电磁感应开关;407、行程开关;5、摩擦式棘轮机构;501、第一转轴;502、第一齿轮;5021、第一楔块;5022、第一离合面;503、第二齿轮;5031、第二楔块;5032、第二离合面;504、压紧片;5041、第一通孔;6、传动组件;601、连杆;6011、卡齿;602、拉簧;7、第三转轴;8、固定板;9、安全盔;10、物品篮;11、容纳槽;12、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图9所示。其中,所述电控锁包括:锁销1,所述锁销1的一侧设有卡槽101;锁壳2,所述锁壳2一侧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锁销1的插槽201,所述插槽201一侧设有锁孔202;锁舌3,所述锁舌3可转动式设于所述锁壳2内;电控驱动组件4、摩擦式棘轮机构5及传动组件6;其中,所述电控驱动组件4设于所述锁壳2内并与所述摩擦式棘轮机构5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摩擦式棘轮机构5转动;所述摩擦式棘轮机构5设于所述锁壳2内并与所述传动组件6连接,用于带动所述传动组件6运动;所述传动组件6设于所述锁壳2内且与所述锁舌3一端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锁舌3的另一端伸出所述锁孔202与所述卡槽101卡接或缩入所述锁孔202内与所述卡槽101分离。
如图1-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控锁包括锁销1、锁壳2、锁舌3、电控驱动组件4、摩擦式棘轮机构5及传动组件6;其中,所述锁壳2顶侧设有一插槽201,所述插槽201左侧设有锁孔202,所述锁舌3可转动式设置在所述锁壳2内,具体地,所述锁壳2内设有第三转轴7,所述锁舌3中部套设在所述第三转轴7上,当电控锁处于闭锁时,所述锁销1伸入插槽201内,且锁销1左侧设有卡槽101,所述锁舌3的顶端伸出锁孔202并伸入至卡槽101内,此时锁舌3与锁销1卡接;电控驱动组件4、摩擦式棘轮机构5及传动组件6均固定设置在锁壳2内,电控驱动组件4用于驱动摩擦式棘轮机构5转动,摩擦式棘轮机构5转动后带动传动组件6运动,传动组件6与锁舌3底端连接,因此当传动组件6运动时,锁舌3底端跟随传动组件6运动方向运动,锁舌3绕第三转轴7转动,从而控制锁舌3顶端与锁销1的卡接或分离;同时,所述锁壳2内还设有一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设置在所述锁舌3一侧用于对锁舌3起到限位作用,防止锁舌3脱离第三转轴7。在本实用新型中,当锁销1在伸入插槽201过程中其卡槽101还未与锁孔202相对时,锁舌3顶端无法伸入卡槽101内,但电控驱动组件4仍在驱动摩擦式棘轮机构5,此时锁舌3顶端与锁销1左侧抵接,所以传动组件6固定不动,摩擦式棘轮机构5中的齿轮在力的作用下出现打滑且发生相对运动,通过采用摩擦式棘轮机构5替换传统齿轮组从而避免齿轮卡死,对电控驱动组件4中的驱动装置起到保护作用。本实施例中的电控锁适用于箱子锁等其他使用电控锁的领域。
如图5-图7所示,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摩擦式棘轮机构5包括第一转轴501、第一齿轮502及第二齿轮503;所述第一转轴501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锁壳2内相对两侧上,所述第一齿轮502及所述第二齿轮503均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501上,所述第一齿轮502一侧设有多个扇形第一楔块5021,所述第一楔块5021的截面呈三角形,各个所述第一楔块5021以所述第一转轴501为圆心围绕成第一离合面5022,所述第二齿轮503一侧设有多个扇形第二楔块5031,所述第二楔块5031的截面呈三角形,各个所述第二楔块5031以所述第一转轴501为圆心围绕成第二离合面5032,所述第一离合面5022与所述第二离合面5032啮合,所述电控驱动组件4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齿轮502转动,所述第二齿轮503用于带动所述传动组件6运动。具体地,当摩擦式棘轮机构5可以带动传动组件6运动时,第一离合面5022与第二离合面5032保持相对固定,且同步转动;当锁舌3及传动组件6无法移动,电控驱动组件4仍工作且给摩擦式棘轮机构5施加驱动力时,第一齿轮502在力的作用下通过第一离合面5022及第二离合面5032相对于第二齿轮503发生转动,即所述第一离合面5022与第二离合面5032此时不再保持相对固定,其中,第一楔块5021绕第一转轴501依序在各个第二楔块5031表面滑动,且第一齿轮502会在第二齿轮503上小幅度沿第一转轴501轴向跳动,产生打滑的效果,即传动组件6保持不动,第一齿轮502却依旧在转动,通过第一离合面5022与第二离合面5032的配合防止第一齿轮502卡死不动,从而对电控驱动组件4中驱动装置起到保护作用。
作为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摩擦式棘轮机构5还包括压紧片504,所述压紧片504一端固定设于所述锁壳2内,另一端设有第一通孔5041,且所述压紧片504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通孔5041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501上,所述压紧片504一侧与所述第一齿轮502背离所述第二齿轮503的一侧抵接。具体地,所述压紧片504为具有弹性的金属片,当第一齿轮502打滑时,第一齿轮502会向左跳动,而压紧片504则给第一齿轮502施加一个向右的力,防止第一离合面5022与第二离合面5032分离。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6包括连杆601及拉簧602,所述锁舌3底端设有L形连接部301,所述连杆601可滑动式设置在所述锁壳2内壁上,例如,通过在锁壳2内壁设置滑槽,将连杆601一侧固定在滑槽内即可;所述连杆601左端设有卡齿6011并通过所述卡齿6011与所述第二齿轮503啮合,所述连杆601右端的侧部通过所述拉簧602与所述L形连接部301右端连接,所述连杆601右端的端面与所述L形连接部301左端的端面之间留有间隙,当所述电控驱动组件4驱动所述锁舌3开锁时,所述连杆601向右移动,且连杆601右端的端面与所述L形连接部301左端的端面抵接后推动锁舌3底端向右运动,锁舌3顶端向左偏转与锁销1分离,完成解锁;当本实施例中电控锁闭锁时,电控驱动组件4驱动摩擦式棘轮机构5旋转,摩擦式棘轮机构5带动连杆601向左移动并通过拉簧602拉动锁舌3底端向左运动,锁舌3绕第三转轴7转动,锁舌3顶端向右伸出锁孔202并与锁销1卡接完成闭锁;同时,所述拉簧602也可以通过其它现有的连接件替代,其它连接件只需设于连杆601的右端与L形连接部301之间即可;或所述连杆601的右端直接与锁舌3的底端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控驱动组件4包括电缆401、控制模块(未图示)、信号接收模块(未图示)、电机402、第三齿轮403、第四齿轮404及第二转轴405,所述信号接收模块及所述电机402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电缆401一端外接电源,另一端贯穿所述锁壳2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转轴405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锁壳2内相对两侧上,所述第三齿轮403及所述第四齿轮404均设于所述第二转轴405上且所述第三齿轮403一侧与所述第四齿轮404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402上的螺杆与所述第三齿轮403啮合,所述第四齿轮404与所述第一齿轮502啮合。具体地,所述控制模块及信号接收模块均为现有技术中的硬件设施,本实施例中的电控锁通过与外界移动终端建立信号连接后,通过移动终端控制开锁或闭锁,例如手机或平板。当移动终端发送开锁或闭锁信号时,信号接收模块将信号接收并将指令传达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电机402正转或反转,所述电缆401用于给控制模块供电;同时,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信号接收模块也可以设置在锁壳外,例如当所述电控锁应用于电动车上时,所述控制模块及信号接收模块设置在电动车内。
作为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控驱动组件4还包括电磁感应开关406,所述锁销1的底端端面设有磁性件102,所述电磁感应开关406靠近所述插槽201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具体地,所述电磁感应开关406设置在所述插槽201底侧下方,当所述锁销1伸入插槽201时,电磁感应开关406感应到磁性件102并触发开关开启,此时控制模块控制电机402转动进行闭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控驱动组件4还包括行程开关407,所述行程开关407位于所述锁舌3一侧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当所述锁舌3与所述锁销1卡接时,所述行程开关407与所述锁舌3一侧抵接;当所述锁舌3与所述锁销1分离时,所述行程开关407与所述锁舌3一侧之间留有间隙。具体地,所述行程开关407用于感应锁舌3是否与锁销1完成卡接,当行程开关407与锁舌3一侧抵接时,控制模块控制电机402停止转动,对锁壳2内的各个零部件起到保护作用;同时,所述行程开关407可以设有两个,其中一个位于锁舌3的左侧用于感应闭锁状态,另一个设于锁舌3的右侧用于感应开锁状态。
如图9所示,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锁舌3靠近所述锁孔202的一端设有凸起302,所述锁舌3通过所述凸起302与所述卡槽101卡接,所述凸起302靠近所述锁销1的一侧设有第一倾斜面303,所述锁销1靠近所述凸起302一侧的底端设有第二倾斜面103,所述第一倾斜面303与所述第二倾斜面103平行。在本实施例中,即便是当电磁感应开关406失效时,也无需通过移动终端完成闭锁,可以直接将锁销1设有第二倾斜面103的一端朝插槽201内伸入,当第二倾斜面103与第一倾斜面303接触时,继续推动锁销1,锁紧将挤压凸起302,凸起302将向锁销1内移动,锁舌3底端将拉动拉簧602伸长,当锁销1完全伸入插槽201后,卡槽101与锁孔202相对,凸起302不再受到挤压,并且锁舌3底端通过拉簧602的收缩力向左移动,锁舌3顶端则向右伸出锁孔202进入卡槽101内完成卡接,从而完成闭锁。
实施例二:
如图1-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安全头盔,其包括安全盔9、物品篮10及如实施例一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控锁,其中,所述锁销1的顶端与所述安全盔9固定连接,所述电控锁设置在所述物品篮10内,且电控锁设有插槽201的一侧朝向物品篮10开口侧,所述安全盔9放置在所述物品篮10内并通过所述锁销1与所述电控锁锁接。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物品篮10外侧设有容纳槽11及盖板12,位于所述电控锁外侧的部分电缆401贯穿物品篮10底侧并设置在所述容纳槽11内,所述盖板12可拆卸式设置在所述物品篮10外侧并遮盖所述容纳槽11,所述盖板12对电缆401起到保护作用。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控锁,包括锁销1,所述锁销1的一侧设有卡槽101;锁壳2,所述锁壳2一侧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锁销1的插槽201,所述插槽201一侧设有锁孔202;锁舌3,所述锁舌3可转动式设于所述锁壳2内,所述锁舌3一端伸出所述锁孔202与所述卡槽101卡接;电控驱动组件4、摩擦式棘轮机构5及传动组件6;其中,所述电控驱动组件4设于所述锁壳2内并用于驱动所述摩擦式棘轮机构5转动,所述摩擦式棘轮机构5设于所述锁壳2内并用于带动所述传动组件6运动,所述传动组件6设于所述锁壳2内且与所述锁舌3另一端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当锁舌3无法摆动但电控驱动组件4仍在驱动摩擦式棘轮机构5时,摩擦式棘轮机构5中的齿轮在力的作用下出现打滑且发生相对运动,通过采用摩擦式棘轮机构5替换传统齿轮组从而避免齿轮卡死,对电控驱动组件4中的驱动装置起到保护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当然,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描述较为细致,但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基于本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任何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控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销,所述锁销的一侧设有卡槽;
锁壳,所述锁壳一侧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锁销的插槽,所述插槽一侧设有锁孔;
锁舌,所述锁舌可转动式设于所述锁壳内;
电控驱动组件、摩擦式棘轮机构及传动组件;其中,所述电控驱动组件设于所述锁壳内并与所述摩擦式棘轮机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摩擦式棘轮机构转动;所述摩擦式棘轮机构设于所述锁壳内并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用于带动所述传动组件运动;所述传动组件设于所述锁壳内且与所述锁舌一端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锁舌的另一端伸出所述锁孔与所述卡槽卡接或缩入所述锁孔内与所述卡槽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式棘轮机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所述第一转轴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锁壳内相对两侧上,所述第一齿轮及所述第二齿轮均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齿轮一侧设有多个扇形第一楔块,各个所述第一楔块以所述第一转轴为圆心围绕成第一离合面,所述第二齿轮一侧设有多个扇形第二楔块,各个所述第二楔块以所述第一转轴为圆心围绕成第二离合面,所述第一离合面与所述第二离合面啮合,所述电控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所述第二齿轮用于带动所述传动组件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式棘轮机构还包括压紧片,所述压紧片一端固定设于所述锁壳内,另一端设有第一通孔,且所述压紧片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压紧片一侧与所述第一齿轮背离所述第二齿轮的一侧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控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连杆及拉簧,所述锁舌远离所述锁孔的一端设有L形连接部,所述连杆可滑动式设置在所述锁壳内壁上,所述连杆一端设有卡齿并通过所述卡齿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连杆远离所述卡齿一端的侧部通过所述拉簧与所述L形连接部一端连接,所述连杆远离所述卡齿一端的端面与所述L形连接部另一端的端面之间留有间隙,当所述电控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锁舌开锁时,所述连杆远离所述卡齿一端的端面与所述L形连接部另一端的端面抵接且所述连杆推动所述锁舌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控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驱动组件包括电缆、控制模块、信号接收模块、电机、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及第二转轴,所述信号接收模块及所述电机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电缆一端外接电源,另一端贯穿所述锁壳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锁壳内相对两侧上,所述第三齿轮及所述第四齿轮均设于所述第二转轴上且所述第三齿轮一侧与所述第四齿轮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上的螺杆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控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驱动组件还包括电磁感应开关,所述锁销的一端端面设有磁性件,所述电磁感应开关靠近所述插槽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控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驱动组件还包括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位于所述锁舌一侧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当所述锁舌与所述锁销卡接时,所述行程开关与所述锁舌一侧抵接;当所述锁舌与所述锁销分离时,所述行程开关与所述锁舌一侧之间留有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控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靠近所述锁孔的一端设有凸起,所述锁舌通过所述凸起与所述卡槽卡接,所述凸起靠近所述锁销的一侧设有第一倾斜面,所述锁销靠近所述凸起一侧的底端设有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所述第二倾斜面平行。
9.一种安全头盔,其特征在于,包括安全盔、物品篮及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控锁,其中,所述锁销远离所述插槽的一端与所述安全盔固定连接,所述电控锁设置在所述物品篮内,所述安全盔放置在所述物品篮内并通过所述锁销与所述电控锁锁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全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物品篮外侧设有容纳槽及盖板,位于所述电控锁外侧的部分电缆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盖板可拆卸式设置在所述物品篮外侧并遮盖所述容纳槽。
CN202320416464.5U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电控锁及安全头盔 Active CN2192620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16464.5U CN219262038U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电控锁及安全头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16464.5U CN219262038U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电控锁及安全头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62038U true CN219262038U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53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16464.5U Active CN219262038U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电控锁及安全头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620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752819B2 (en) Electrical plug and socket device comprising a fixing unit
CN1266762A (zh) 电池供电式钻具
CN111502483B (zh) 一种智能化监控保险抽屉柜
CN219262038U (zh) 一种电控锁及安全头盔
JPH0993729A (ja) 電気機器収容箱の扉錠
CN202299736U (zh) 一种安全防盗锁
CN103510759A (zh) 电子锁具
US8944700B2 (en) Connector
CN218242454U (zh) 电子锁和充电座组件
CN214943261U (zh) 一种坐桶锁
CN212054176U (zh) 门锁
CN213781965U (zh) 一种插入式断路器
CN214576366U (zh) 一种迷你型电池锁
CN111742107B (zh) 一种具备机械锁功能和电子锁功能的双重功能锁体
CN113173073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低压电源管理系统
CN109167288B (zh) 一种电动抽屉座的手柄保持结构
CN111751589A (zh) 一种带多项窃电感应式电表箱
CN212897992U (zh) 一种电机锁体机电离合装置
KR101234336B1 (ko) 충전커넥터 잠금장치
CN216446702U (zh) 一种旋转式门锁
CN219451804U (zh) 一种头盔锁锁体
CN220373306U (zh) 电池快拆组件及机器人
CN216429320U (zh) 一种汽车电子锁离合驱动装置用组合式推动片
CN217553714U (zh) 带有手动拉索水平复位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座开闭器
CN216945733U (zh) 一种带有新型闭锁装置的安全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