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61899U - 一种抗震建筑物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震建筑物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61899U
CN219261899U CN202320072037.XU CN202320072037U CN219261899U CN 219261899 U CN219261899 U CN 219261899U CN 202320072037 U CN202320072037 U CN 202320072037U CN 219261899 U CN219261899 U CN 2192618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earthquake
concrete column
concrete
build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7203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明
陈培茂
李廷铨
李焯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Kaixia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Kaixia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Kaixia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Kaixia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7203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618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618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618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震建筑物结构,包括地基,所述地基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房体,所述房体底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混凝土柱,所述混凝土柱的底部贯穿至地基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钢结构,所述钢结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混凝土台。本实用新型通过房体、混凝土柱、钢结构、混凝土台、支撑板和木板的设置,能够使房体受灾振动传递给混凝土柱,混凝土柱深入地基的内部,混凝土柱晃动带动支撑板和钢结构晃动,钢结构配合混凝土台加固稳定,支撑板配合木板分段承担重力,达到抗震的作用,替代现有的房屋受灾百分之九十五发生的事故都是因为建筑物受损或倒塌所引致的,从而提高了建筑抗震的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抗震建筑物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抗震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震建筑物结构。
背景技术
抗震建筑,是指在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及以上地区必须进行抗震设计建筑,抗震结构体系是抗震设计应考虑的最关键问题,对安全和经济起决定性的作用,是综合的系统决策。
在建筑施工中需要用到抗震结构,现实中房屋受灾百分之九十五发生的事故都是因为建筑物受损或倒塌所引致的,因此需要对建筑进行抗震加强,减少受灾建筑大面积塌方,降低了建筑抗震的强度。
因此,需要对建筑进行设计改造,有效的防止其房屋受灾百分之九十五发生的事故都是因为建筑物受损或倒塌所引致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震建筑物结构,具备抗震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房屋受灾百分之九十五发生的事故都是因为建筑物受损或倒塌所引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震建筑物结构,包括地基,所述地基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房体,所述房体底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混凝土柱,所述混凝土柱的底部贯穿至地基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钢结构,所述钢结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混凝土台,所述房体底部的前端和背端且位于混凝土柱之间横向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的前端和背端均固定连接有木板,所述木板的底部延伸至地基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底部的前端和背端且对应木板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加强块,所述加强块的形状为三角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柱的表面固定焊接有钢架,所述钢架内腔的左侧和右侧均安装有钢筋,所述钢架与钢筋配合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钢结构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螺纹连接有膨胀螺栓,所述膨胀螺栓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木板的形状为矩形,所述木板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材质为铝合金,所述支撑板与房体配合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房体、混凝土柱、钢结构、混凝土台、支撑板和木板的设置,能够使房体受灾振动传递给混凝土柱,混凝土柱深入地基的内部,混凝土柱晃动带动支撑板和钢结构晃动,钢结构配合混凝土台加固稳定,支撑板配合木板分段承担重力,达到抗震的作用,替代现有的房屋受灾百分之九十五发生的事故都是因为建筑物受损或倒塌所引致的,从而提高了建筑抗震的强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强块的设置,能够辅助木板进行工作,同时起到固定的作用,避免了木板在承载过程中出现变形破损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钢架和钢筋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支撑板和木板结构立体图。
图中:1、地基;2、房体;3、混凝土柱;4、钢结构;5、混凝土台;6、支撑板;7、木板;8、加强块;9、钢架;10、钢筋;11、膨胀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抗震建筑物结构,包括地基1,地基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房体2,房体2底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混凝土柱3,混凝土柱3的底部贯穿至地基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钢结构4,钢结构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混凝土台5,房体2底部的前端和背端且位于混凝土柱3之间横向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支撑板6底部的前端和背端均固定连接有木板7,木板7的底部延伸至地基1的底部。
参考图3,支撑板6底部的前端和背端且对应木板7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加强块8,加强块8的形状为三角形。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加强块8的设置,能够辅助木板7进行工作,同时起到固定的作用,避免了木板7在承载过程中出现变形破损的现象。
参考图2,混凝土柱3的表面固定焊接有钢架9,钢架9内腔的左侧和右侧均安装有钢筋10,钢架9与钢筋10配合使用。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钢架9和钢筋10的设置,能够辅助混凝土柱3进行工作,同时起到防护的作用,避免了混凝土柱3在受到晃动过程中出现破损断裂的现象。
参考图1,钢结构4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螺纹连接有膨胀螺栓11,膨胀螺栓11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膨胀螺栓11的设置,能够辅助钢结构4进行工作,同时起到固定的作用,避免了钢结构4受到挤压出现破损脱落的现象。
参考图3,木板7的形状为矩形,木板7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木板7的设置,能够辅助支撑板6进行工作,同时起到支撑的作用,避免了支撑板6支撑点过小导致塌陷。
参考图3,支撑板6的材质为铝合金,支撑板6与房体2配合使用。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支撑板6的设置,能够辅助房体2进行工作,同时起到固定的作用,避免了支撑板6在承载过程中出现破损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房体2在受到灾害时产生振动传递给混凝土柱3,混凝土柱3深入地基1的内部减少晃动,房体2晃动带动支撑板6和木板7跟随晃动,混凝土柱3晃动配合钢结构4和混凝土台5增加底部稳定,再配合钢架9和钢筋10使混凝土柱3晃动不会出现破损断裂的现象,最后支撑板6配合木板7分段支撑房体2进行支撑稳定,达到抗震的作用。
综上所述:该抗震建筑物结构,通过地基1、房体2、混凝土柱3、钢结构4、混凝土台5、支撑板6和木板7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房屋受灾百分之九十五发生的事故都是因为建筑物受损或倒塌所引致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抗震建筑物结构,包括地基(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房体(2),所述房体(2)底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混凝土柱(3),所述混凝土柱(3)的底部贯穿至地基(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钢结构(4),所述钢结构(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混凝土台(5),所述房体(2)底部的前端和背端且位于混凝土柱(3)之间横向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底部的前端和背端均固定连接有木板(7),所述木板(7)的底部延伸至地基(1)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建筑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6)底部的前端和背端且对应木板(7)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加强块(8),所述加强块(8)的形状为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建筑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柱(3)的表面固定焊接有钢架(9),所述钢架(9)内腔的左侧和右侧均安装有钢筋(10),所述钢架(9)与钢筋(10)配合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建筑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4)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螺纹连接有膨胀螺栓(11),所述膨胀螺栓(11)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建筑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板(7)的形状为矩形,所述木板(7)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建筑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6)的材质为铝合金,所述支撑板(6)与房体(2)配合使用。
CN202320072037.XU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抗震建筑物结构 Active CN2192618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72037.XU CN219261899U (zh)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抗震建筑物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72037.XU CN219261899U (zh)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抗震建筑物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61899U true CN219261899U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70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72037.XU Active CN219261899U (zh)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抗震建筑物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618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49855A (zh) 支护构件、混凝土浇筑用模板以及混凝土构造物的建造方法
CN212534174U (zh) 一种筏板基础钢筋支撑工具
CN101672118B (zh) 一种大型火力发电厂主厂房结构
CN219261899U (zh) 一种抗震建筑物结构
CN212406134U (zh) 建筑施工用挑檐板浇筑支撑架
CN211548054U (zh) 一种钢结构悬臂梁梁柱连接节点
CN217975378U (zh) 简支梁装配式现浇板模板支撑装置
CN216196847U (zh) 一种用于古建筑木构架的可更换超塑性屈曲约束支撑装置
CN215484840U (zh) 一种墙体抗震加固结构
CN213572585U (zh) 一种薄壁型钢弧形梁
CN215054252U (zh) 一种l型双波纹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CN207553359U (zh) 装配式加肋钢板剪力墙
CN217079116U (zh) 用于梁柱连接的新型桁架式牛腿
CN218292920U (zh) 一种新型工民建筑墙体加固装置
CN206233578U (zh) 阴角加固模板及其支模体系
CN214329279U (zh) 一种多高层模块化装配式钢结构
CN219679029U (zh) 一种数据中心用的装配式机柜框架
CN215052156U (zh) 一种斜拉桥梁下0号托架支撑剪力件
CN213204691U (zh) 一种住宅用带耗能梁的组装钢抗侧桁架结构
CN210395847U (zh) 一种加强型钢结构承重梁
CN220666617U (zh) 一种幕墙建筑外墙主龙骨安装结构
CN213926982U (zh) 降板区域预制叠合楼板节点结构
CN216616959U (zh) 用于旧城改造且具有加固结构的建筑砖木结构
CN220645154U (zh) 一种承插型盘扣式定型三角架外防护架
CN218541194U (zh) 一种鱼腹形钢结构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