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61287U - 一种下排地漏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排地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61287U
CN219261287U CN202320371149.5U CN202320371149U CN219261287U CN 219261287 U CN219261287 U CN 219261287U CN 202320371149 U CN202320371149 U CN 202320371149U CN 219261287 U CN219261287 U CN 2192612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r drain
end opening
branch pipe
top end
main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7114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荣誉
曹进锋
王兴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R&T Plumb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R&T Plumb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R&T Plumb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R&T Plumb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7114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612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612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612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Sink And Installation For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排地漏,包括:主壳体,具有内腔和与所述内腔相通的顶端开口和底端开口;水封件,设于所述内腔中并与所述主壳体之间形成水封;支管接头,具有顶端开口、底端开口和侧开口,所述支管接头可供选择地安装在所述主壳体的顶端开口处,所述支管接头的底端开口用于与所述主壳体的顶端开口相接通;地漏盖,用于盖接所述主壳体的顶端开口或所述支管接头的顶端开口。本实用新型的下排地漏能够灵活使用,且能降低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下排地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漏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下排地漏。
背景技术
住宅的卫生间、阳台或厨房一般均需要设置地漏用于连接排水管道以排出室内的生活废水,同时还需求地漏能隔臭,以防止排水管道内的臭气返溢至室内,造成室内空气被污染。
对于有干湿分离的卫生间而言,由于干湿分离的布局,因此通常需要设置多个地漏,至少干区需要设置一个地漏,湿区需要设置一个地漏。现有技术采用每个地漏各自连接一根穿越卫生间楼板的下水管以与楼板下方的排水管道相连接,此外,卫生间内的洗手盆、洗衣机等其它用水器具也需各自连接穿越卫生间楼板的下水管以与楼板下方的排水管道相连接。连接地漏、洗手盆、洗衣机等的下水管通常采用S弯结构以形成水封。现有的卫生间排水系统需要设置多条穿越楼板的下水管,每条下水管还需单独设置水封,一方面,造成排水系统管道复杂、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多条穿越楼板的下水管增大了楼板漏水的风险。
因此,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卫生间用的具有水封的下排地漏,其能连接各个排水器具(包括地漏、洗手盆、洗衣机等),并集成水封,只需设置一条下水管即可,降低了卫生间楼板漏水的风险;同时,各个用水器具集成水封,还可以避免水封干涸,确保防臭效果。然而这种卫生间用的下排地漏具有多个与各个用水器具相连接的连接口,不适用在无需多个连接口的阳台或厨房,因为,对于阳台、厨房而言,通常只需设置一个地漏用于排水即可。也即,现有技术的阳台或厨房用的下排地漏和卫生间用的下排地漏无法通用,生产成本比较高,需要分别开模制造,使用方式也较为局限,不够灵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灵活使用,且降低制造成本的下排地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下排地漏,包括:
主壳体,具有内腔和与所述内腔相通的顶端开口和底端开口;
水封件,设于所述内腔中并与所述主壳体之间形成水封;
支管接头,具有顶端开口、底端开口和侧开口,所述支管接头可供选择地安装在所述主壳体的顶端开口处,所述支管接头的底端开口用于与所述主壳体的顶端开口相接通;
地漏盖,用于盖接所述主壳体的顶端开口或所述支管接头的顶端开口。
优选的,所述地漏盖包括相配合的盖体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底端与所述主壳体的顶端开口或所述支管接头的顶端开口相接通,所述盖体可分离地盖接于所述连接管的顶端开口。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外侧壁沿轴向间隔分布有多个环形调节槽,所述连接管能通过所述环形调节槽进行裁剪以调节自身高度。
优选的,还包括能套设于所述环形调节槽中的密封圈,所述连接管能插入所述主壳体的顶端开口或所述支管接头的顶端开口中,所述连接管通过所述密封圈与所述主壳体的顶端开口的内壁或所述支管接头的顶端开口的内壁密封配合。
优选的,所述水封件为倒置的杯体,所述主壳体的内腔中形成有中心管,所述中心管由所述主壳体的底端开口向上延伸,所述水封件以倒置的方式设于所述中心管之外,所述水封件的内壁与所述中心管的外壁之间形成过流通道,所述中心管通过所述过流通道与所述水封件之外的所述内腔相连通,进而形成所述水封。
优选的,所述水封件可分离地设于所述主壳体的内腔中。
优选的,所述支管接头的底端能够密封插设在所述主壳体的顶端开口内。
优选的,所述地漏盖包括两种,一种是具有过流孔的镂空式地漏盖,另一种是用于封闭所述主壳体的顶端开口或所述支管接头的顶端开口的封闭式地漏盖。
优选的,所述支管接头设有与所述侧开口相接通的侧向接管,所述支管接头安装在所述主壳体的顶端开口时,所述侧向接管的下表面与所述主壳体的顶端端面相抵接配合。
优选的,所述支管接头的侧开口设有多个,并沿所述支管接头的周向间隔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支管接头可供用户灵活选择使用还是不使用,使用支管接头时,下排地漏可以选择应用在卫生间等场景,从而可以用于连接卫生间的各个排水器具,各个排水器具可以共用下排地漏内的水封实现集成水封的效果,水封不容易干涸,从而能够确保卫生间返臭效果,并且只需设置一条下水管与下排地漏的主壳体的底端开口相连通,无需各个用水器都设置穿楼板的下水管,能有效降低楼板漏水的风险;不使用支管接头时,下排地漏可以选择应用在阳台或厨房等场景。此外,由于下排地漏内形成有水封,因此下水管无需单独设置水封,下水管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的下排地漏能够根据应用场景灵活使用,可以通用于卫生间和阳台,能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下排地漏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下排地漏的组装剖视图(使用支管接头时);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下排地漏的组装剖视图(不使用支管接头时)。
符号说明:
1主壳体;11中心管;12内腔;2水封件;3支管接头;31支管接头的顶端开口;32支管接头的底端开口;33支管接头的侧开口;34侧向接管;4地漏盖;41盖体;42连接管;421环形调节槽;5密封圈;6过流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下排地漏,包括主壳体1、水封件2、支管接头3和地漏盖4等。
主壳体1具有内腔12和与内腔12相通的顶端开口和底端开口,主壳体1的底端开口用于与下水管(未图示)相连接,主壳体1的底端开口通过下水管与排水管道(未图示)相连通。
水封件2设于主壳体1的内腔12中并与主壳体1之间形成水封。
支管接头3具有顶端开口31、底端开口32和侧开口33,支管接头3可供选择地安装在主壳体1的顶端开口处,支管接头3的底端开口32用于与主壳体1的顶端开口相接通。支管接头3的侧开口33用于与各个用水器具(例如地漏、洗脸盆,洗衣机等)相连接。
如图3所示,在不使用支管接头3时,地漏盖4用于盖接主壳体1的顶端开口;如图2所示,在使用支管接头3时,地漏盖4用于盖接支管接头3的顶端开口31。
由于支管接头3是可供选择地安装在主壳体1的顶端开口处的,因此,用户可以根据使用场景的需要选装支管接头3,当有多个用水器具时,可以将支管接头3安装在主壳体1的顶端开口处,从而可以将各个用水器具分别连通至支管接头3的其中一个侧开口上。这样,各个用水器具共用一个水封和共用一个下水管,排水系统结构简单、紧凑,并且能够有效避免水封干涸。
本实施例中,地漏盖4包括相配合的盖体41和连接管42,连接管42的底端与主壳体1的顶端开口(如图3所示)或支管接头3的顶端开口31(如图2所示)相接通,盖体41可分离地盖接于连接管42的顶端开口。当然,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连接管42。
优选的,连接管42的外侧壁沿轴向间隔分布有多个环形调节槽421,连接管42能通过环形调节槽421进行裁剪以调节自身高度,从而适配不同的安装尺寸。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能套设于环形调节槽421中的密封圈5,连接管42能插入主壳体1的顶端开口(如图3所示)或支管接头3的顶端开口31(如图2所示)中,连接管42通过密封圈5与主壳体1的顶端开口的内壁(如图3所示)或支管接头3的顶端开口31的内壁(如图2所示)密封配合。
本实施例中,水封件2为倒置的杯体,主壳体1的内腔中形成有中心管11,中心管11由主壳体1的底端开口向上延伸,水封件2以倒置的方式设于中心管11之外,水封件2的内壁与中心管11的外壁之间形成过流通道6,中心管11通过过流通道6与水封件2之外的内腔12相连通,进而形成水封。
本实施例中,水封件2可分离地设于主壳体1的内腔12中,从而方便对下排地漏进行维修。水封件2可通过卡接结构固定安装在主壳体1的内壁上,具体的,可以在水封件2的外壁或底端设置卡勾(未图示),在主壳体1的内壁设置卡槽(未图示),水封件2通过卡勾和卡槽的卡接配合固定在主壳体1的内壁上。当然,水封件2也可以采用其他固定结构固定在主壳体1的内腔12中。
本实施例中,支管接头3的底端能够密封插设在主壳体1的顶端开口内。例如,支管接头3的底端的外壁可以通过粘接与主壳体1的顶端开口的内壁密封配合,或者,还可以是支管接头3的底端的外壁与主壳体1的顶端开口内壁之间设置密封件(未图示)以实现密封配合。
本实施例中,地漏盖4为具有过流孔的镂空式地漏盖。
一些实施例中,地漏盖4可以包括两种,一种是具有过流孔的镂空式地漏盖,另一种是用于封闭主壳体1的顶端开口或支管接头3的顶端开口的封闭式地漏盖(未图示),从而可供用户灵活选择使用,当地漏盖4需要过水时,选用镂空式地漏盖,当地漏盖4不需要过水时,选用封闭式地漏盖。
本实施例中,支管接头3设有与侧开口33相接通的侧向接管34,支管接头3安装在主壳体1的顶端开口时,侧向接管34的下表面与主壳体1的顶端端面相抵接配合,从而限制支管接头3的底端插入主壳体1的顶端开口中的深度,也即,安装支管接头3的过程中,当侧向接管34的下表面与主壳体1的顶端端面相抵接配合时,则说明支管接头3安装到位,从而方便安装。
本实施例中,支管接头3的侧开口33设有多个,并沿支管接头3的周向间隔分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下排地漏,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壳体,具有内腔和与所述内腔相通的顶端开口和底端开口;
水封件,设于所述内腔中并与所述主壳体之间形成水封;
支管接头,具有顶端开口、底端开口和侧开口,所述支管接头可供选择地安装在所述主壳体的顶端开口处,所述支管接头的底端开口用于与所述主壳体的顶端开口相接通;
地漏盖,用于盖接所述主壳体的顶端开口或所述支管接头的顶端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排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盖包括相配合的盖体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底端与所述主壳体的顶端开口或所述支管接头的顶端开口相接通,所述盖体可分离地盖接于所述连接管的顶端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排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的外侧壁沿轴向间隔分布有多个环形调节槽,所述连接管能通过所述环形调节槽进行裁剪以调节自身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排地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套设于所述环形调节槽中的密封圈,所述连接管能插入所述主壳体的顶端开口或所述支管接头的顶端开口中,所述连接管通过所述密封圈与所述主壳体的顶端开口的内壁或所述支管接头的顶端开口的内壁密封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排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封件为倒置的杯体,所述主壳体的内腔中形成有中心管,所述中心管由所述主壳体的底端开口向上延伸,所述水封件以倒置的方式设于所述中心管之外,所述水封件的内壁与所述中心管的外壁之间形成过流通道,所述中心管通过所述过流通道与所述水封件之外的所述内腔相连通,进而形成所述水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排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封件可分离地设于所述主壳体的内腔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排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接头的底端能够密封插设在所述主壳体的顶端开口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排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盖包括两种,一种是具有过流孔的镂空式地漏盖,另一种是用于封闭所述主壳体的顶端开口或所述支管接头的顶端开口的封闭式地漏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排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接头设有与所述侧开口相接通的侧向接管,所述支管接头安装在所述主壳体的顶端开口时,所述侧向接管的下表面与所述主壳体的顶端端面相抵接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排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接头的侧开口设有多个,并沿所述支管接头的周向间隔分布。
CN202320371149.5U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下排地漏 Active CN2192612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71149.5U CN219261287U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下排地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71149.5U CN219261287U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下排地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61287U true CN219261287U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52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71149.5U Active CN219261287U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下排地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612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261287U (zh) 一种下排地漏
JPH0853910A (ja) 床排水用のトラップ
JP2001262655A (ja) 排水用通気装置
WO1997036064A1 (en) Overflow
KR101177495B1 (ko) 배관 연결이 용이한 배수트랩
JP3569317B2 (ja) トラップ付き排水装置
JPS6026895B2 (ja) 排水トラツプにおける水封機能維持装置
KR20110045600A (ko) 배수트랩
KR200375384Y1 (ko) 조립식 이중 배수트랩
CN104929229A (zh) 多用途防臭积水处理器及处理系统
JPH03450Y2 (zh)
CN220888843U (zh) 一种快速排水的防臭型下水器
KR200330367Y1 (ko) 욕실용 배수장치의 악취유입 방지구조
CN220953779U (zh) 一种多用地漏结构
KR200311398Y1 (ko) 일체형 배수트랩
CN211816677U (zh) 一种预埋防臭套管
CN209891342U (zh) 一种多通共用水封地漏结构
US4323270A (en) Pipe fitting device for plumbing systems
CN208251278U (zh) 侧排防臭地漏
KR200270244Y1 (ko) 배수장치
KR200395201Y1 (ko) 악취제거용 배관 연결장치
KR200305381Y1 (ko) 조립식 욕실용 배수장치
JP2000192522A (ja) 洗濯機用排水装置
JP2527337Y2 (ja) 洗濯機用排水トラップ
KR200341855Y1 (ko) 배수관 가변 조립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