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61201U - 一种全自动消毒供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自动消毒供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61201U
CN219261201U CN202222880751.XU CN202222880751U CN219261201U CN 219261201 U CN219261201 U CN 219261201U CN 202222880751 U CN202222880751 U CN 202222880751U CN 219261201 U CN219261201 U CN 2192612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torage bin
sterilizer
connecting pipe
sodium hypochlor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8075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志深
谢辉
丰雅舟
黄小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Zhongk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Zhongk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Zhongk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Zhongk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8075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612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612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612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消毒供水设备,涉及饮用水自动消毒的技术领域,为了提高供水设备的消毒效果,包括机架,所述机架顶部固定安装有储水仓、紫外线消毒机、次氯酸钠消毒机和控制柜,所述储水仓顶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储水仓一侧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储水仓外壁固定安装有微生物荧光检测仪和余氯监测仪。本实用新型当水体中细菌含量较低时,储水仓内的饮用水通过第一三通电磁阀进入紫外线消毒机或者次氯酸钠消毒机中,可单独运行次氯酸钠消毒模式或者单独运行紫外线消毒模式,同时加大次氯酸钠投加量,当水体中细菌含量非常高时,紫外线消毒机消毒后,再通过第三连接管进入次氯酸钠消毒机中,通过多重消毒提高饮用水的消毒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全自动消毒供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用水自动消毒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自动消毒供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对饮用水水质的标准和污水处理及回用的标准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以液氯为主的消毒方式,液氯是迄今为止最常用的方法,其特点是液氯成本低、工艺成熟、效果稳定可靠。由于加氯法一般要求不少于30min的接触时间,接触池容积较大;氯气是剧毒危险品,存储氯气的钢瓶属高压容器,有潜在威胁,需要按安全规定兴建氯库和加氯间;液氯消毒将生成有害的有机氯化物,但是他的持续灭菌能力,让他成为现今水处理行业里比较常用的工艺,由于易产生消毒副产物,引起了人们的普遍担忧。
如CN215166046U的一种长效自动消毒的供水设备,此消毒设备通过喷洒消毒药剂的方式进行消毒,而消毒剂的配比为提前设定的,无论水中的有毒物质含量为多少,其消毒剂使用量为固定的,从而导致当水中有毒物质含量较多时,消毒效果较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供水设备的消毒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消毒供水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消毒供水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全自动消毒供水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顶部固定安装有储水仓、紫外线消毒机、次氯酸钠消毒机和控制柜,所述储水仓顶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储水仓一侧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储水仓外壁固定安装有微生物荧光检测仪和余氯监测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饮用水通过进水口进入储水仓内部,通过微生物荧光检测仪检测饮用水中的微生物含量,同时通过余氯监测仪检测饮用水中的余氯含量。
可选的,所述储水仓和紫外线消毒机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三通电磁阀,所述第一三通电磁阀两侧与第一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一三通电磁阀顶部固定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第一三通电磁阀一端与次氯酸钠消毒机外壁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体中细菌含量较低时,储水仓内的饮用水通过第一三通电磁阀进入紫外线消毒机或者次氯酸钠消毒机中,可单独运行次氯酸钠消毒模式或者单独运行紫外线消毒模式,当水体中细菌含量较高时,饮用水通过第一三通电磁阀进入次氯酸钠消毒机中,同时加大次氯酸钠投加量。
可选的,所述紫外线消毒机和次氯酸钠消毒机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体中细菌含量非常高时,饮用水先通过第一三通电磁阀进入紫外线消毒机,紫外线消毒机消毒后,再通过第三连接管进入次氯酸钠消毒机中,通过多重消毒提高饮用水的消毒效果。
可选的,所述储水仓和次氯酸钠消毒机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管,所述第四连接管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三通电磁阀,所述第二三通电磁阀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五连接管,所述第五连接管远离第二三通电磁阀一端与紫外线消毒机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独消毒或者多重消毒后的饮用水通过第四连接管进入储水仓中,通过微生物荧光检测仪检测消毒后的饮用水中的微生物含量,同时通过余氯监测仪检测饮用水中的余氯含量,当检测达标后通过出水口排出。
可选的,所述第一三通电磁阀和第二三通电磁阀均通过控制柜控制。
综上,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当水体中细菌含量较低时,储水仓内的饮用水通过第一三通电磁阀进入紫外线消毒机或者次氯酸钠消毒机中,可单独运行次氯酸钠消毒模式或者单独运行紫外线消毒模式,当水体中细菌含量较高时,饮用水通过第一三通电磁阀进入次氯酸钠消毒机中,同时加大次氯酸钠投加量,当水体中细菌含量非常高时,饮用水先通过第一三通电磁阀进入紫外线消毒机,紫外线消毒机消毒后,再通过第三连接管进入次氯酸钠消毒机中,通过多重消毒提高饮用水的消毒效果。
2.单独消毒或者多重消毒后的饮用水通过第四连接管进入储水仓中,通过微生物荧光检测仪检测消毒后的饮用水中的微生物含量,同时通过余氯监测仪检测饮用水中的余氯含量,当检测达标后通过出水口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2、储水仓;3、紫外线消毒机;4、次氯酸钠消毒机;5、控制柜;6、进水口;7、出水口;8、微生物荧光检测仪;9、余氯监测仪;10、第一连接管;11、第一三通电磁阀;12、第二连接管;13、第三连接管;14、第四连接管;15、第二三通电磁阀;16、第五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全自动消毒供水设备,包括机架1,机架1顶部固定安装有储水仓2、紫外线消毒机3、次氯酸钠消毒机4和控制柜5,储水仓2顶部设置有进水口6,储水仓2一侧设置有出水口7,储水仓2外壁固定安装有微生物荧光检测仪8和余氯监测仪9,饮用水通过进水口6进入储水仓2内部,通过微生物荧光检测仪8检测饮用水中的微生物含量,同时通过余氯监测仪9检测饮用水中的余氯含量。
储水仓2和紫外线消毒机3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管10,第一连接管10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三通电磁阀11,第一三通电磁阀11两侧与第一连接管10连接,第一三通电磁阀11顶部固定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2,第二连接管12远离第一三通电磁阀11一端与次氯酸钠消毒机4外壁固定连接,当水体中细菌含量较低时,储水仓2内的饮用水通过第一三通电磁阀11进入紫外线消毒机3或者次氯酸钠消毒机4中,可单独运行次氯酸钠消毒模式或者单独运行紫外线消毒模式,当水体中细菌含量较高时,饮用水通过第一三通电磁阀11进入次氯酸钠消毒机4中,同时加大次氯酸钠投加量。
紫外线消毒机3和次氯酸钠消毒机4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管13,当水体中细菌含量非常高时,饮用水先通过第一三通电磁阀11进入紫外线消毒机3,紫外线消毒机3消毒后,再通过第三连接管13进入次氯酸钠消毒机4中,通过多重消毒提高饮用水的消毒效果。
储水仓2和次氯酸钠消毒机4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管14,第四连接管14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三通电磁阀15,第一三通电磁阀11和第二三通电磁阀15均通过控制柜5控制,第二三通电磁阀15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五连接管16,第五连接管16远离第二三通电磁阀15一端与紫外线消毒机3连接,单独消毒或者多重消毒后的饮用水通过第四连接管14进入储水仓2中,通过微生物荧光检测仪8检测消毒后的饮用水中的微生物含量,同时通过余氯监测仪9检测饮用水中的余氯含量,当检测达标后通过出水口7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自动消毒供水设备的实施原理为:
当水体中细菌含量较低时,储水仓2内的饮用水通过第一三通电磁阀11进入紫外线消毒机3或者次氯酸钠消毒机4中,可单独运行次氯酸钠消毒模式或者单独运行紫外线消毒模式,当水体中细菌含量较高时,饮用水通过第一三通电磁阀11进入次氯酸钠消毒机4中,同时加大次氯酸钠投加量;
当水体中细菌含量非常高时,饮用水先通过第一三通电磁阀11进入紫外线消毒机3,紫外线消毒机3消毒后,再通过第三连接管13进入次氯酸钠消毒机4中,通过多重消毒提高饮用水的消毒效果;
单独消毒或者多重消毒后的饮用水通过第四连接管14进入储水仓2中,通过微生物荧光检测仪8检测消毒后的饮用水中的微生物含量,同时通过余氯监测仪9检测饮用水中的余氯含量,当检测达标后通过出水口7排出。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5)

1.一种全自动消毒供水设备,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顶部固定安装有储水仓(2)、紫外线消毒机(3)、次氯酸钠消毒机(4)和控制柜(5),所述储水仓(2)顶部设置有进水口(6),所述储水仓(2)一侧设置有出水口(7),所述储水仓(2)外壁固定安装有微生物荧光检测仪(8)和余氯监测仪(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消毒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仓(2)和紫外线消毒机(3)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管(10),所述第一连接管(10)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三通电磁阀(11),所述第一三通电磁阀(11)两侧与第一连接管(10)连接,所述第一三通电磁阀(11)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2),所述第二连接管(12)远离第一三通电磁阀(11)一端与次氯酸钠消毒机(4)外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消毒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消毒机(3)和次氯酸钠消毒机(4)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管(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消毒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仓(2)和次氯酸钠消毒机(4)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管(14),所述第四连接管(14)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三通电磁阀(15),所述第二三通电磁阀(15)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五连接管(16),所述第五连接管(16)远离第二三通电磁阀(15)一端与紫外线消毒机(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消毒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通电磁阀(11)和第二三通电磁阀(15)均通过控制柜(5)控制。
CN202222880751.XU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全自动消毒供水设备 Active CN2192612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80751.XU CN219261201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全自动消毒供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80751.XU CN219261201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全自动消毒供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61201U true CN219261201U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66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80751.XU Active CN219261201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全自动消毒供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612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32574B (zh) 酸性电解水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203112632U (zh) 一种应用电功能酸性离子水进行清洗消毒的系统装置
CN103083697B (zh) 一种应用电功能酸性离子水进行清洗消毒的系统及方法
CN219261201U (zh) 一种全自动消毒供水设备
US2004010143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erilizing food containers
CN110917422B (zh) 一种超纯血液透析浓缩液及制备工艺
Block et al. Effect of storage conditions on shelf stability of undiluted neutral electrolyzed water
CN200985295Y (zh) 水箱自洁消毒器
CN102826261B (zh) 一种瓶装水生产过程中霉菌的控制方法
KR200353265Y1 (ko) 소독장치를 구비한 정수기
CN111689627A (zh) 一种用于管道净水的管网循环杀菌抑菌系统
JP2002052074A (ja) 殺菌洗浄スプレー製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2833246U (zh) 一种纯水净化循环供水系统
WO2012028072A1 (zh) 对啤酒生产过程的相关设备进行清洗消毒的系统及方法
CN211593784U (zh) 一种用于医院环境卫生的消毒装置
CN208617599U (zh) 一种具有循环供水消毒的内镜无菌纯化水一体化装置
CN105363050A (zh) 餐饮自动电子消毒器
CN216191302U (zh) 一种抗菌用银离子消毒装置
CN215403535U (zh) 一种控制溴酸盐副产物的装置
CN212293140U (zh) 一种用于管道净水的管网循环杀菌抑菌系统
CN108002496B (zh) 一种用于建筑生活热水的消毒剂制备装置及投配控制系统
CN207748906U (zh) 纯化水及其管道灭菌消毒系统
JP2002035096A (ja) 気体の殺菌方法、及び殺菌気体の供給装置
CN112429820A (zh) 一种二氧化氯消毒的余氯控制方法和装置
CN211035379U (zh) 一种水处理系统自动管网消毒灭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