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61008U - 动夹持器及锚杆机 - Google Patents

动夹持器及锚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61008U
CN219261008U CN202320536703.0U CN202320536703U CN219261008U CN 219261008 U CN219261008 U CN 219261008U CN 202320536703 U CN202320536703 U CN 202320536703U CN 219261008 U CN219261008 U CN 2192610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frame
wear
rotating fram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3670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杰
安聪锋
张世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any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any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any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any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3670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610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610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610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Placing Or Removing Of Piles Or Sheet Piles, Or Accessori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动夹持器及锚杆机,其中,动夹持器包括动夹持器本体和滑轮,动夹持器本体包括固定架、与固定架转动连接的旋转架和用于驱动旋转架相对于固定架转动的第一驱动件,旋转架相对于固定架的转动轴线与参考方向相平行,固定架能够与桅杆滑动连接,旋转架上设置有供护筒沿参考方向穿过的夹持空间和用于夹持护筒的夹紧机构;滑轮设置于固定架上,滑轮与固定架转动连接,转动轴线垂直于参考方向。如此设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增加动夹持器在桅杆上的滑动行程时存在的成本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动夹持器及锚杆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夹持器及锚杆机。
背景技术
锚杆一般用于基坑支护、抗浮桩、边坡处理等,锚杆时需要先在目标位置打孔,再向孔内插入锚杆、锚索等,然后再向孔内灌注混凝土以对锚杆进行加固。对于质地较软的土体,在打孔之后,还需要向孔内放置护筒,然后再将锚杆插入护筒内,在灌注混凝土之后再将护筒取出。利用护筒对孔壁进行支护,可以防止出现坍塌的问题。
在向孔内放入护筒或者将护筒从孔内取出时,需要利用动夹持器夹紧护筒,通过驱动动夹持器升降可以实现护筒的提升与下放,对于长度较大的护筒,需要使静夹持器与动夹持器相配合。以将护筒下放至孔内的过程为例,静夹持器夹持护筒的下端,将动夹持器调整至其所能达到的最高位置点,利用动夹持器夹紧护筒,此时动夹持器与护筒的上端之间具有较大距离。然后使静夹持器释放护筒,通过驱动动夹持器下降,可以实现护筒的下放。当动夹持器下降至其所能达到的最低位置点时,由于动夹持器与护筒上端之间具有较大距离,即,护筒并未完全放入孔内,此时需要使静夹持器夹紧护筒,使动夹持器释放护筒,重新提升动夹持器,再次利用动夹持器夹持护筒并下放。
现有技术中,一般在桅杆上设置液压油缸,利用液压油缸驱动动夹持器升降,由于液压油缸的行程较小,在单节护筒的长度较大时,需要反复多次升降动夹持器,操作繁琐,工作效率低。若针对动夹持器设计超大行程的液压油缸,则会导致成本过高。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增加动夹持器在桅杆上的滑动行程时存在的成本高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夹持器及锚杆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增加动夹持器在桅杆上的滑动行程时存在的成本高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夹持器,包括:
动夹持器本体,包括固定架、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的旋转架和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架相对于所述固定架转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旋转架相对于所述固定架的转动轴线与参考方向相平行,所述固定架能够与桅杆滑动连接,所述旋转架上设置有供护筒沿所述参考方向穿过的夹持空间和用于夹持所述护筒的夹紧机构;
滑轮,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滑轮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参考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动夹持器,所述夹紧机构包括:
夹块,设置有至少两个,各个所述夹块沿所述夹持空间的周向分布,所述夹块与所述旋转架滑动连接,滑动方向与所述参考方向相垂直、以使所述夹块能够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旋转架相对于所述固定架的转动轴线;
第二驱动件,设置为能够驱动所述夹块相对于所述旋转架滑动,每一所述夹块对应连接一个所述第二驱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动夹持器,所述夹块包括:
夹持部,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夹持部的夹持面成角设置;
滑动部,能够与所述旋转架滑动连接,所述夹持部设置于所述滑动部靠近所述夹持空间的中心的一侧,所述滑动部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夹持部的支撑台阶;
紧固件,能够将所述夹持部与所述滑动部固定连接在一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动夹持器,所述紧固件位于所述夹持部远离所述支撑台阶的一端,且所述紧固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参考方向相垂直,所述滑动部上设置有能够限制所述夹持部沿与所述参考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远离所述滑动部的限位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动夹持器,所述滑动部呈中空的箱式结构,所述旋转架上设置有供所述滑动部往复滑动的滑动通道,所述滑动部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耐磨板,所述滑动通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耐磨板,所述第一耐磨板与所述第二耐磨板滑动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动夹持器,所述第二驱动件为驱动缸,所述驱动缸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能够沿直线相对位移;
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旋转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夹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于所述旋转架的转动轴线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于所述夹块的转动轴线均平行于所述参考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动夹持器,所述固定架包括:
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相对固定且沿所述参考方向间隔分布,所述旋转架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旋转架通过回转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旋转架通过回转机构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动夹持器,所述回转机构包括:
回转槽,呈沿所述夹持空间的周向延伸的圆弧形;
回转块,与所述回转槽滑动配合,所述回转块呈沿所述夹持空间的周向延伸的圆弧形,所述回转槽和所述回转块中的一者设置于所述固定架,另一者设置于所述旋转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动夹持器,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旋转架之间设置有第三耐磨板和第四耐磨板,所述第三耐磨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相对固定,所述第四耐磨板与所述旋转架相对固定,所述第三耐磨板与所述第四耐磨板滑动接触;
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旋转架之间设置有第五耐磨板和第六耐磨板,所述第五耐磨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相对固定,所述第六耐磨板与所述旋转架相对固定,所述第五耐磨板与所述第六耐磨板滑动接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锚杆机,包括上述的动夹持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夹持器,包括动夹持器本体和滑轮,动夹持器本体包括固定架、旋转架和第一驱动件,旋转架与固定架转动连接,旋转架相对于固定架的转动轴线与参考方向相平行。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旋转架相对于固定架转动。旋转架上设置有夹持空间和夹紧机构,夹持空间供护筒沿参考方向穿过旋转架,夹紧机构用于夹持护筒,以使护筒与旋转架相对固定,使旋转架能够带动护筒相对于固定架转动。固定架用于与桅杆滑动连接,滑轮设置在固定架上,滑轮与固定架转动连接,滑轮的转动轴线垂直于参考方向。桅杆呈竖起状态时,参考方向为竖直方向,滑轮的转动轴线沿水平方向。可以在桅杆上设置卷扬机构,将动夹持器的固定架与桅杆滑动连接,使卷扬机构的卷扬钢丝绳的自由端从动夹持器的滑轮下方绕过滑轮之后,并使卷扬钢丝绳的自由端与桅杆的顶端固定连接。通过卷扬机构卷收或者释放卷扬钢丝绳,可以提升或者下放滑轮与动夹持器,动夹持器的升降距离由所卷收的或者所释放的卷扬钢丝绳的长度决定。如此设置,若要使动夹持器在较大的距离范围内滑动,如,使动夹持器能够在桅杆的两端之间全程滑动,只需要确保卷扬钢丝绳的长度足够即可,卷扬钢丝绳的成本较低,对成本的影响较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增加动夹持器在桅杆上的滑动行程时存在的成本高的问题。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锚杆机中,由于具备如上所述的动夹持器,因此同样具备如上所述的各种优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夹持器在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I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夹持器在另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X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夹持器与卷扬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未示出动夹持器本体);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台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持部与滑动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固定架;2、旋转架;3、第一驱动件;4、滑轮;5、夹持空间;6、第二驱动件;7、夹持部;8、滑动部;9、支撑台阶;10、紧固件;11、限位结构;12、第一固定板;13、定滑轮;14、回转机构;15、回转槽;16、回转块;17、第三耐磨板;18、第四耐磨板;19、卷扬机构;20、卷扬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至图7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动夹持器。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夹持器,包括动夹持器本体和滑轮4。
具体来说,动夹持器本体包括固定架1、旋转架2和第一驱动件3,旋转架2与固定架1转动连接,旋转架2相对于固定架1的转动轴线与参考方向相平行。
第一驱动件3设置于旋转架2与固定架1之间,用于驱动旋转架2相对于固定架1转动。具体地,可以选用液压油缸作为第一驱动件3。液压油缸的缸筒与固定架1转动连接,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旋转架2转动连接。液压油缸的缸筒相对于固定架1的转动轴线和旋转架2相对于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且均平行于上述参考方向。控制该液压油缸伸缩,即可使旋转架2相对于固定架1转动。
旋转架2上设置有夹持空间5和夹紧机构,夹持空间5供护筒沿参考方向穿过旋转架2,夹紧机构用于夹持护筒,以使护筒与旋转架2相对固定,使旋转架2能够带动护筒相对于固定架1转动。夹持空间5的中心位于旋转架2相对于固定架1的转动轴线上。旋转架2相对于固定架1转动时,护筒以自身的中心轴线为轴进行自转。
固定架1用于与桅杆滑动连接,滑动方向与桅杆的轴线方向相平行。固定架1与桅杆滑动连接时,上述参考方向也与桅杆的轴线方向相平行。
一般情况下,在桅杆上设置有导轨,导轨的延伸方向与桅杆的轴线方向一致。在固定架1上设置滑架体,利用滑架体与导轨的滑动配合实现固定架1与桅杆的滑动连接。
滑轮4设置在固定架1上,滑轮4与固定架1转动连接,滑轮4的转动轴线垂直于参考方向。
桅杆呈竖起状态时,参考方向为竖直方向,滑轮4的转动轴线沿水平方向。可以在桅杆上设置卷扬机构19,将动夹持器的固定架1与桅杆滑动连接,使卷扬机构19的卷扬钢丝绳20的自由端从动夹持器的滑轮4下方绕过滑轮4之后,并使卷扬钢丝绳20的自由端与桅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参照图5。通过卷扬机构19卷收或者释放卷扬钢丝绳20,可以提升或者下放动夹持器,动夹持器的升降距离由所卷收的或者所释放的卷扬钢丝绳20的长度决定。
如此设置,若要使动夹持器在较大的距离范围内滑动,如,使动夹持器能够在桅杆的两端之间全程滑动,只需要确保卷扬钢丝绳20的长度足够即可,卷扬钢丝绳20的成本较低,对成本的影响较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增加动夹持器在桅杆上的滑动行程时存在的成本高的问题。
在确保动夹持器能够在较大的距离范围内滑动后,对于单节长度较大的护筒,在提起或者下放过程中,可以有效减少升降动夹持器的次数,有利于简化操作步骤,提高工作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桅杆上设置卷扬机构19的同时,需要在桅杆的顶端设置定滑轮13,将卷扬机构19设置在桅杆的中部或者底端,卷扬机构19的卷扬钢丝绳20的自由端从定滑轮13的上方绕过定滑轮13之后,再从滑轮4的下方绕过滑轮4,之后将卷扬钢丝绳20的自由端固定于桅杆的顶端,参照图5。如此,可以对滑轮4和动夹持器提供双倍提升力,有利于降低对卷扬机构19的承载能力的要求。
本实施例中,夹紧机构包括夹块和第二驱动件6。
夹块设置有至少两个,各个夹块沿夹持空间5的周向分布。夹块与旋转架2滑动连接,滑动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垂直,以使夹块能够靠近或者远离旋转架2相对于固定架1的转动轴线。具体地,若将夹持空间5设置为圆形,则可以使夹块相对于旋转架2的滑动方向沿夹持空间5的径向设置。
可以设置两个夹块,两个夹块相对设置,且两个夹块相对于旋转架2的滑动方向位于夹持空间5的同一条直径上。
每一夹块均对应连接一个第二驱动件6,第二驱动件6设置于夹块与旋转架2之间,用于驱动夹块相对于旋转架2滑动。
夹块包括夹持部7、滑动部8和紧固件10。
夹持部7设置有两个,两个夹持部7的夹持面成角设置,参照图4,使得夹块的夹持面呈V型,可以适用于夹持不同直径的护筒,而且夹紧机构夹紧护筒时,两个夹持部7均与护筒相作用,增加了夹块与护筒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夹紧机构的可靠性。
在夹持部7的夹持面上设置有防滑纹理,利用防滑纹理可以增加夹持面与护筒之间的摩擦力,可以进一步提高夹紧机构的可靠性。
滑动部8能够与旋转架2滑动连接,以靠近或远离夹持空间5的中心。夹持部7设置于滑动部8靠近夹持空间5的中心的一侧,在滑动部8上设置有支撑台阶9,支撑台阶9用于支撑夹持部7,参照图6。
将夹持部7放置于支撑台阶9上,利用紧固件10将夹持部7与滑动部8固定连接在一起,参照图4。紧固件10可以但不限于选用螺栓。
在夹紧机构夹持护筒时,由于护筒的重力,对夹持部7具有向下的作用力,由于支撑台阶9对夹持部7的支撑,可以有效降低对紧固件10的剪切力,有利于延长紧固件10的使用寿命,降低对紧固件10的承载能力的要求。
一些实施例中,将紧固件10设置于夹持部7远离支撑台阶9的一端,并使紧固件10的延伸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垂直,以使紧固件10将夹持部7远离支撑台阶9的一端与滑动部8固定连接。
此时,在滑动部8上设置有限位结构11,用于限制夹持部7沿与参考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远离滑动部8,实现对夹持部7的定位。且通过限位结构11与夹持部7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减小紧固件10所承受的轴向力,可以进一步延长紧固件10的使用寿命,降低对紧固件10的承载能力的要求。
具体地,上述限位结构11包括限位槽,限位槽沿参考方向延伸。限位槽设置有两条,夹持部7位于支撑台阶9的上方的同时,夹持部7的相对的两边缘嵌置于限位槽内,参照图7,通过限位槽的侧壁与夹持部7的相互作用,可以限制夹持部7沿与参考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远离滑动部8。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滑动部8设置为中空的箱式结构,可以减小动夹持器的质量,有利于降低卷扬机构19的负载。
在旋转架2上设置有滑动通道,滑动通道供滑动部8伸入,并且允许滑动部8往复滑动。滑动部8与滑动通道相配合,可以为滑动部8的往复滑动导向。
在滑动部8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耐磨板,滑动通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耐磨板,第一耐磨板与第二耐磨板滑动接触。第一耐磨板与第二耐磨板代替滑动部8与旋转架2相接触,可以避免对旋转架2与滑动部8的磨损,在第一耐磨板与第二耐磨板磨损严重时,可以直接更换新的第一耐磨板与新的第二耐磨板。第一耐磨板与第二耐磨板均由耐磨材质加工形成,其磨损速率较低,可以减少更换耐磨板的次数,降低对动夹持器的维修频率。
具体地,可以使滑动部8的横截面和滑动通道的横截面设置为矩形,滑动部8呈立方体状,可以在滑动部8的四个外侧面均设置相应的第一耐磨板,在滑动通道的四个侧壁均设置相应的第二耐磨板。
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6为驱动缸,驱动缸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能够沿直线相对位移。使第一连接部与旋转架2转动连接,第二连接部与夹块转动连接,第一连接部相对于旋转架2的转动轴线和第二连接部相对于夹块的转动轴线均平行于参考方向。
具体地,可以选用液压油缸作为第二驱动件6,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为第一连接部,液压油缸的缸筒为第二连接部。控制液压油缸的伸缩,即可驱动夹块相对于旋转架2滑动。可以通过铰接的方式将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和缸筒分别连接于旋转架2和夹块。
如此,可以优化液压油缸的受力,降低对液压油缸的承载能力的要求。
上述滑动部8具有中空结构,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端可以伸入至滑动部8的内部,使滑动部8靠近夹持部7的一端与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端相连接。在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伸出、夹紧机构与护筒相作用时,可以减小对活塞杆的弯矩。
本实施例中,固定架1包括第一固定板12和第二固定板。
第一固定板12和第二固定板相对固定且沿参考方向间隔分布。第一固定板12与第二固定板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旋转架2设置于第一固定板12与第二固定板之间。旋转架2的两个相对设置的表面分别与第一固定板12和第二固定板相配合。
在第一固定板12与旋转架2之间设置有回转机构14,第一固定板12与旋转架2通过回转机构14相连接。在第二固定板与旋转架2之间设置有回转机构14,第二固定板与旋转架2通过回转机构14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为确保固定架1的结构稳定性,可以在第一固定板12与第二固定板之间设置连接板等,通过连接板将第一固定板12与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在一起。
回转机构14包括回转槽15和回转块16,回转块16嵌置于回转槽15内,且回转块16与回转槽15滑动配合。
回转块16与回转槽15均呈圆弧形,圆弧形沿夹持空间5的周向延伸,回转块16沿夹持空间5的周向的延伸长度大于回转块16沿夹持空间5的周向的延伸长度。回转槽15沿夹持空间5的周向的延伸长度与回转块16沿夹持空间5的周向的延伸长度之差,对应回转块16在回转槽15内的回转空间。
上述回转槽15和回转块16中的一者设置于固定架1的第一固定板12或第二固定板,另一者设置于旋转架2。
如图2所述,将回转槽15设置于旋转架2上,将回转块16设置于固定架1的第一固定板12或第二固定板上。为方便安装,利用多个螺栓使回转块16与固定架1的第一固定板12或第二固定板可拆卸地相连接。两个回转机构14相配合,能够确保旋转架2与固定架1的相对稳定性,且共同为旋转架2的转动导向。
在第一固定板12与旋转架2之间设置有第三耐磨板17和第四耐磨板18,第三耐磨板17与第一固定板12相对固定,第四耐磨板18与旋转架2相对固定。在旋转架2相对于固定架1转动的过程中,第三耐磨板17与第四耐磨板18滑动接触。第三耐磨板17与第四耐磨板18代替第一固定板12与旋转架2相接触,可以避免对第一固定板12与旋转架2的磨损,在第三耐磨板17与第四耐磨板18磨损较严重时,可以直接更换新的第三耐磨板17和新的第四耐磨板18。
在第二固定板与旋转架2之间设置有第五耐磨板和第六耐磨板,第五耐磨板与第二固定板相对固定,第六耐磨板与旋转架2相对固定。在旋转架2相对于固定架1转动的过程中,第五耐磨板与第六耐磨板滑动接触。第五耐磨板与第六耐磨板代替第二固定板与旋转架2相接触,可以避免对第二固定板与旋转架2的磨损,在第五耐磨板与第六耐磨板磨损较严重时,可以直接更换新的第五耐磨板和新的第六耐磨板。
第三耐磨板17、第四耐磨板18、第五耐磨板和第六耐磨板均由耐磨材质加工形成,其磨损速率较低,可以减少更换耐磨板的次数,降低对动夹持器的维修频率。
本实施例中,旋转架2包括旋转架本体和连接架。
旋转架本体与固定架1转动连接,在旋转架本体远离桅杆的一端设置有缺口,缺口能够供护筒进出夹持空间5。
上述连接架设置于旋转架本体远离桅杆的一端,且连接架的两端均与旋转架本体相连接,连接架与旋转架本体相配合能够将缺口封闭。
上述连接架与旋转架本体可拆卸连接,在需要将护筒装入夹持空间5时,需要将连接架从旋转架本体上拆下,以方便护筒进入夹持空间5。将护筒装入夹持空间5,且利用夹紧机构对护筒夹紧固定之后,将连接架的两端分别与旋转架本体相连接,以提高旋转架本体的刚度与强度。
具体地,可以使连接架的两端均通过铰接的方式与旋转架本体相连接。在需要将护筒装入夹持空间5时,可以仅将连接架的一端与旋转架本体相拆离,然后使连接架相对于旋转架本体转动即可。如此设置,无需将连接架全部拆下,操作简单,且可以避免零部件的丢失。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锚杆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动夹持器。上述实施例中的动夹持器能够以较低的成本确保动夹持器在较大的距离范围内滑动。故,本实施例中的锚杆机具有成本低、工作效率高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锚杆机的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与上述动夹持器的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大体类似,故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动夹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动夹持器本体,包括固定架、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的旋转架和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架相对于所述固定架转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旋转架相对于所述固定架的转动轴线与参考方向相平行,所述固定架能够与桅杆滑动连接,所述旋转架上设置有供护筒沿所述参考方向穿过的夹持空间和用于夹持所述护筒的夹紧机构;
滑轮,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滑轮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参考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包括:
夹块,设置有至少两个,各个所述夹块沿所述夹持空间的周向分布,所述夹块与所述旋转架滑动连接,滑动方向与所述参考方向相垂直、以使所述夹块能够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旋转架相对于所述固定架的转动轴线;
第二驱动件,设置为能够驱动所述夹块相对于所述旋转架滑动,每一所述夹块对应连接一个所述第二驱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块包括:
夹持部,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夹持部的夹持面成角设置;
滑动部,能够与所述旋转架滑动连接,所述夹持部设置于所述滑动部靠近所述夹持空间的中心的一侧,所述滑动部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夹持部的支撑台阶;
紧固件,能够将所述夹持部与所述滑动部固定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位于所述夹持部远离所述支撑台阶的一端,且所述紧固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参考方向相垂直,所述滑动部上设置有能够限制所述夹持部沿与所述参考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远离所述滑动部的限位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呈中空的箱式结构,所述旋转架上设置有供所述滑动部往复滑动的滑动通道,所述滑动部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耐磨板,所述滑动通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耐磨板,所述第一耐磨板与所述第二耐磨板滑动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件为驱动缸,所述驱动缸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能够沿直线相对位移;
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旋转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夹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于所述旋转架的转动轴线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于所述夹块的转动轴线均平行于所述参考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动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
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相对固定且沿所述参考方向间隔分布,所述旋转架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旋转架通过回转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旋转架通过回转机构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机构包括:
回转槽,呈沿所述夹持空间的周向延伸的圆弧形;
回转块,与所述回转槽滑动配合,所述回转块呈沿所述夹持空间的周向延伸的圆弧形,所述回转槽和所述回转块中的一者设置于所述固定架,另一者设置于所述旋转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旋转架之间设置有第三耐磨板和第四耐磨板,所述第三耐磨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相对固定,所述第四耐磨板与所述旋转架相对固定,所述第三耐磨板与所述第四耐磨板滑动接触;
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旋转架之间设置有第五耐磨板和第六耐磨板,所述第五耐磨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相对固定,所述第六耐磨板与所述旋转架相对固定,所述第五耐磨板与所述第六耐磨板滑动接触。
10.一种锚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动夹持器。
CN202320536703.0U 2023-03-14 2023-03-14 动夹持器及锚杆机 Active CN2192610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36703.0U CN219261008U (zh) 2023-03-14 2023-03-14 动夹持器及锚杆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36703.0U CN219261008U (zh) 2023-03-14 2023-03-14 动夹持器及锚杆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61008U true CN219261008U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73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36703.0U Active CN219261008U (zh) 2023-03-14 2023-03-14 动夹持器及锚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610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77550B (zh) 一种贮箱结构的自动化清洗设备
CN114215060A (zh) 引孔式静力压桩机及引孔式静力压桩机的施工方法
CN210393460U (zh) 一种可旋转伸缩的起重装置
CN103910289A (zh) 一种回转式单臂吊车
CN219261008U (zh) 动夹持器及锚杆机
CN111824972B (zh) 起重机
CN107618999B (zh) 用于桥梁梁底与墩柱狭小空间处的吊运工装及吊运方法
CN217600214U (zh) 傍山公路偏压隧道暗挖进洞施工用钢管桩吊装设备
CN217106918U (zh) 一种煤层气钻井辅助解卡装置
CN203021213U (zh) 一种回转式单臂吊车
CN116201120A (zh) 护筒升降装置及桩工机械
CN115679961A (zh) 一种桥梁小桩头用快速拔桩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14245715U (zh) 一种桅杆前翻型打桩机
CN210736147U (zh) 一种用于海上设备的翻桩器
CN210335795U (zh) 一种安装航标灯架和配重的设备
CN214520242U (zh) 一种抓手装置
CN217264405U (zh) 一种钻机吊装结构
CN111874843A (zh) 一种适合低矮空间的分节钢筋笼导正装置及方法
CN214247370U (zh) 一种臂架结构
CN216190327U (zh) 一种新型预制梁吊装用吊具
CN213801044U (zh) 滚轮架
CN216867700U (zh) 一种便捷的顶管装置
CN219792310U (zh) 一种起重葫芦
CN218909621U (zh) 一种预制井筒吊装专用工具
CN217555618U (zh) 一种油缸式五倍增距吊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