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57640U - 一种无人船清漂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人船清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57640U
CN219257640U CN202223543441.5U CN202223543441U CN219257640U CN 219257640 U CN219257640 U CN 219257640U CN 202223543441 U CN202223543441 U CN 202223543441U CN 219257640 U CN219257640 U CN 2192576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ension arm
mechanical extension
unmanned ship
limit
s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4344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小梅
朱健楠
赵洁
孙艳
池雨豪
程宇威
高龙华
虞梦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Orca Electronic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North Control Yuehu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Orca Electronic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North Control Yuehu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Orca Electronic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North Control Yuehu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Orca Electronic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4344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576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576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576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Or Clearing Of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船清漂装置,涉及无人船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人船的机械延伸臂无法适应岸边水太浅的情况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船体,在所述船体的前端两侧分别设有两个机械延伸臂,所述机械延伸臂的一端能够上下转动的设置在所述船体上,另一端向外延伸设置。本申请通过将机械延伸臂与船体上下转动连接,从而可在清理靠近岸边且水深度较浅的区域的垃圾时,使得机械延伸臂上下转动来清理垃圾,同时也可以兼顾在正常水中的垃圾清理,提高了无人船清漂装置的适用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无人船清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船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人船清漂装置。
背景技术
水面保洁船是一种可以对江河湖泊的水面垃圾进行自动发现和清理的无人船,用于代替人工保洁船和人工捞取垃圾的作业方式。全自动水面保洁无人船可以借助GPS定位、惯性导航和自主航行智能避障系统,无需人为操作和遥控,即可在水面自动巡航、自动发现水面垃圾并自动收集垃圾,用于代替人工作业的全自动无人船。然而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水面保洁船,有的采用硬质伸缩臂,也有采用动力小船驱动拦截网,来收集水中的垃圾,但对于靠近岸边的垃圾,尤其是应对普通斜坡岸时,由于岸边水太浅,无论是硬质机械延伸臂还是动力小船,都无法靠近。但现实环境中,大多数垃圾都位于靠近岸的地方。
中国专利CN211494401U公开了一种带垃圾仓舱门装置的自主导航清洁无人船,包括船体,在船体的尾部设有用于驱动船运动的推进器,船体上设有容纳舱,容纳舱内设有可拆卸的垃圾仓,垃圾仓的前端为开口,在船体的前端设有电动舱门,电动舱门位于垃圾仓的开口前方,通过控制电动舱门的开与关使无人船前进时电动舱门打开,无人船后退时电动舱门关闭,在船体上位于电动舱门的两端转动设有两个可伸缩的机械延伸臂,通过机械延伸臂的转动与伸缩,可以控制垃圾收集面积的大小,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水域,提高了水面清洁效率。但是上述专利中的机械延伸臂的转动是通过合页来达到调节两个机械延伸臂之间的角度的效果,以改变两个机械延伸臂之间的角度,调节无人船工作时收集垃圾面积的大小。但是在应对岸边尤其是普通斜坡水太浅的情况时,机械延伸臂仍然无法到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船清漂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人船的机械延伸臂无法适应岸边水太浅的情况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人船清漂装置,包括船体,在所述船体的前端两侧分别设有两个机械延伸臂,所述机械延伸臂的一端能够上下转动的设置在所述船体上,另一端向外延伸设置。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船体的前端设有限位连接架,所述机械延伸臂的一端通过转轴与所述限位连接架上下转动连接,所述限位连接架固定至所述船体上并形成对所述机械延伸臂进行上下限位的限位结构。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限位连接架包括竖向设置的连接板和位于所述连接板上下侧相对设置的两个限位槽,在所述连接板的中部设有用于安装转轴的转轴孔。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限位槽是由连接板、第一限位侧壁、第二限位侧壁和用于连接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一限位侧壁和所述第二限位侧壁的槽底板形成,且所述第一限位侧壁与所述连接板呈钝角设置,所述第二限位侧壁与所述第一限位侧壁和所述连接板相间隔设置。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上下侧的所述第一限位侧壁之间设置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和所述连接板靠近所述船体的中心线方向设置。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相对设置的两个限位槽之间的高度距离大于所述机械延伸臂的宽度。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机械延伸臂的宽度为10cm。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当船体处于静止状态时,所述机械延伸臂的最底部距离水面6cm。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机械延伸臂包括外框架以及连接在所述外框架内的铁丝网,所述外框架为不锈钢框架。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机械延伸臂的末端设置有浮体,在所述机械延伸臂的顶部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铰接固定在所述船体上,所述电动推杆的固定端通过转动销子与所述机械延伸臂的顶部相连接。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无人船清漂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人船清漂装置包括船体,在船体的前端两侧分别设有两个机械延伸臂,机械延伸臂的一端能够上下转动的设置在船体上,另一端向外延伸设置。本申请通过将机械延伸臂与船体上下转动连接,从而可在清理靠近岸边且水深度较浅的区域的垃圾时,使得机械延伸臂上下转动来清理垃圾,同时也可以兼顾在正常水中的垃圾清理,提高了无人船清漂装置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无人船清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无人船清漂装置的另一种优选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无人船清漂装置在机械延伸臂抬起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船体;2-机械延伸臂;3-限位连接架;31-连接板;32-转轴;33-限位槽;34-第一限位侧壁;35-第二限位侧壁;36-槽底板;37-限位杆;4-电动推杆;41-伸缩端;42-固定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船清漂装置,包括船体1,在船体1的前端两侧分别设有两个机械延伸臂2,机械延伸臂2的一端能够上下转动的设置在船体1上,另一端向外延伸设置。其中,本申请的船体1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无人船船体结构。通过将机械延伸臂与船体上下转动连接,从而可在清理靠近岸边且水深度较浅的区域的垃圾时,使得机械延伸臂上下转动来清理垃圾,同时也可以兼顾在正常水中的垃圾清理,提高了无人船清漂装置的适用范围。
优选地,如图1所示,在船体1的前端设有限位连接架3,机械延伸臂2的一端通过转轴32与限位连接架3上下转动连接,限位连接架3固定至船体1上并形成对机械延伸臂2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优选地,限位连接架3包括竖向设置的连接板31和位于连接板31上下侧相对设置的两个限位槽33,限位槽33允许机械延伸臂2在左右侧具有一定的活动范围,因此,当船前进/后退时,在水流的阻力作用下,机械延伸臂会有少量的张开/缩小的抖动,有利于减少机械延伸臂上垃圾的附着。优选地,在连接板31的中部设有用于安装转轴32的转轴孔,以便允许机械延伸臂2能够上下转动。
优选地,限位槽33是由连接板31、第一限位侧壁34、第二限位侧壁35和用于连接连接板31、第一限位侧壁34和第二限位侧壁35的槽底板36形成,5且第一限位侧壁34与连接板31呈钝角设置,第二限位侧壁35与第一限位侧壁34和连接板31相间隔设置。优选地,在上下侧的第一限位侧壁34之间设置限位杆37,限位杆37可以放置机械延伸臂向内收。优选地,限位杆37和连接板31靠近船体1的中心线方向设置。以使得限位连接架3固定至船体1上。
优选地,相对设置的两个限位槽33之间的高度距离大于机械延伸臂2的宽0度。优选地,机械延伸臂2的宽度为10cm。本申请将机械延伸臂2的宽度减小
到10cm,从而减少了机械延伸臂的阻力。
优选地,当船体1处于静止状态时,机械延伸臂2的最底部距离水面6cm。工作情况下,当船体静止在水面上时,机械延伸臂在船体的转轴处作用力、重
力以及浮力的相对作用下,保持平衡状态,使得机械延伸臂底面距离水面6cm。5当船加速前进时,船头轻微翘起,此时机械延伸臂绕转轴处朝下运动,当船体加速后退时,船头轻微下降,此时机械延伸臂绕转轴处朝上运动。始终保持机械延伸臂具有合适的入水深度。
进一步优选地,机械延伸臂2包括外框架以及连接在外框架内的铁丝网,
外框架21为不锈钢框架。本申请的机械延伸臂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结构。
0优选地,在机械延伸臂2的末端设置有浮体。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本申请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在机械延伸臂2的顶部设置有电动推杆4,电动推杆4的伸缩端41铰接固定在船体1上,电动推杆的固定端42通过转动销子与机械延伸臂2的顶部相连接。如图2和图3所示,其中,图2示出了机械延伸臂在工作状态下的示意图,图3示出5了机械延伸臂在非工作状态下将机械延伸臂抬起状态的示意图。电动推杆与船体的控制器相连接,电动推杆能够用于调节机械延伸臂向上或向下转动,以便在清理靠近岸边且水深度较浅的区域的垃圾时,使得机械延伸臂上下转动来清理垃圾,同时也可以调节机械延伸臂兼顾在正常水中的垃圾清理。当船体在非工作状态时,通过电动推杆将机械延伸臂完全抬起水面,如图3所示,减少阻力,极大的提高船的速度。
本申请的无人船清漂装置大大提高了无人船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提高了无人船的适用环境,为无人船完全替代人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无人船清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1),在所述船体(1)的前端两侧分别设有两个机械延伸臂(2),所述机械延伸臂(2)的一端能够上下转动的设置在所述船体(1)上,另一端向外延伸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船清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船体(1)的前端设有限位连接架(3),所述机械延伸臂(2)的一端通过转轴(32)与所述限位连接架(3)上下转动连接,所述限位连接架(3)固定至所述船体(1)上并形成对所述机械延伸臂(2)进行上下限位的限位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船清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连接架(3)包括竖向设置的连接板(31)和位于所述连接板(31)上下侧相对设置的两个限位槽(33),在所述连接板(31)的中部设有用于安装转轴(32)的转轴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船清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33)是由连接板(31)、第一限位侧壁(34)、第二限位侧壁(35)和用于连接所述连接板(31)、所述第一限位侧壁(34)和所述第二限位侧壁(35)的槽底板(36)形成,且所述第一限位侧壁(34)与所述连接板(31)呈钝角设置,所述第二限位侧壁(35)与所述第一限位侧壁(34)和所述连接板(31)相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船清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下侧的所述第一限位侧壁(34)之间设置限位杆(37),所述限位杆(37)和所述连接板(31)靠近所述船体(1)的中心线方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船清漂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对设置的两个限位槽(33)之间的高度距离大于所述机械延伸臂(2)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船清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延伸臂(2)的宽度为10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船清漂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船体(1)处于静止状态时,所述机械延伸臂(2)的最底部距离水面6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船清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延伸臂(2)包括外框架以及连接在所述外框架内的铁丝网,所述外框架(21)为不锈钢框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船清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械延伸臂(2)的末端设置有浮体,在所述机械延伸臂(2)的顶部设置有电动推杆(4),所述电动推杆(4)的伸缩端(41)铰接固定在所述船体(1)上,所述电动推杆(4)的固定端(42)通过转动销子与所述机械延伸臂(2)的顶部相连接。
CN202223543441.5U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无人船清漂装置 Active CN2192576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43441.5U CN219257640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无人船清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43441.5U CN219257640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无人船清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57640U true CN219257640U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67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43441.5U Active CN219257640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无人船清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576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41884B2 (en) Wake control mechanism
US8614520B2 (en) Submergable sloped absorption barrier wave energy converter
WO2014174390A1 (en) A stabilizing device for a ship or craft, a ship comprising such device, a method for moving the stabilizing device
CN219257640U (zh) 一种无人船清漂装置
WO2013033685A1 (en) Submergible sloped absorption barrier wave energy converter
CN111114703A (zh) 一种半潜式极地考察船
CA1042817A (en) Floatage concentrating equipment for nautical floatage recovery apparatus
CN101200887A (zh) 水面污染物收集器
JP4455207B2 (ja) 水面浮遊物回収船
CN210086155U (zh) 渔港防浪冲击的结构
CN213682053U (zh) 一种水上垃圾打捞船
CN114435542B (zh) 海洋环境监测用浮标机构
CN213168480U (zh) 一种水车式无人垃圾清理船
CN211107909U (zh) 海上环保清捞船
CN111498073B (zh) 一种船舶侧推外板开口用盖板结构
CN212358299U (zh) 一种用于港口建设的打桩船
CN208897277U (zh) 一种具有水下清淤功能的打捞船
US6382121B2 (en) Boat ballast system
JPH0616172A (ja) アンチピッチング兼用可動船首バルブ付き船舶
CN215178843U (zh) 一种海洋水质检测取样设备
CN215706996U (zh) 帆船式自动巡逻装置
CN219524188U (zh) 一种水面漂浮物打捞船
EP2055628A2 (en) Hull provided with telescopic keel
CN210882518U (zh) 排水式测量浮标
CN219298152U (zh) 一种漂浮物圆形收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