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53959U - 一种电线线缆拉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线线缆拉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53959U
CN219253959U CN202320729613.3U CN202320729613U CN219253959U CN 219253959 U CN219253959 U CN 219253959U CN 202320729613 U CN202320729613 U CN 202320729613U CN 219253959 U CN219253959 U CN 2192539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driving
cable
assembly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2961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Fujia Anda Elect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Fujia Anda Elect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Fujia Anda Elect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Fujia Anda Elect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2961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539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539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539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2Recycling of waste of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equipment [WEEE]

Landscapes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安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线线缆拉直设备,包括设备架体,所述设备架体上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有两组送线组件,两组送线组件用于水平输送电线线缆;所述设备架体上还设置有位于前侧送线组件进线端的进线组件,以及位于后侧送线组件排线端的排线组件;两组所述送线组件间还设置有线缆拉直组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线线缆拉直设备,通过采用送线组件可实现对线缆的自动输送,且两组送线组件对线缆进行输送,保证线缆经过线缆拉直组件的前后拉力一致,保证拉直效果;另外,通过旋转机构驱动拉线筒旋转,在拉线槽的左右下对线缆外壁挤压,以保证线缆的各个方向充分被拉直。

Description

一种电线线缆拉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安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线线缆拉直设备。
背景技术
电缆需要拉直是为了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生产过程中,电缆会经历弯曲、折叠、卷曲等处理,这样会导致电缆的内部构造受到损伤,如绞合的导体可能会发生脱扭或者断裂,绝缘层也可能出现破损或者破裂。因此,拉直电缆可以使电缆内部的构造得到恢复,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和品质。同时,拉直电缆还可以提高电缆的可维护性和可靠性,减少电缆的故障率和维修成本。
例如专利号为CN21219101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通信线缆拉直设备,通过第一轮毂和第二轮毂的配合对线缆进行横向和纵向挤压,来对线缆进行拉直。首先,采用上述设备对线缆进行拉直处理的过程中,需要人工送线,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劳动强度较大,另外采用第一轮毂和第二轮毂为单独布设,每次只能对线缆的一个方向进行挤压,但随着线缆的输送过程中,很有可能受到线缆自身被拉动的张力变化而达不到完全拉直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线线缆拉直设备来解决上述线缆拉直效率低下且拉直效果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线线缆拉直设备,包括设备架体,所述设备架体上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有两组送线组件,两组送线组件用于水平输送电线线缆;所述设备架体上还设置有位于前侧送线组件进线端的进线组件,以及位于后侧送线组件排线端的排线组件;两组所述送线组件间还设置有线缆拉直组件,所述线缆拉直组件用于拉直输送的电线线缆。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送线组件包括两个呈上下竖直排布的线轮,以及用于驱动线轮的线轮驱动机构;所述线轮沿周向开设有与电线线缆匹配的线槽。
进一步,所述线轮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以及两组驱动齿轮;两组所述驱动齿轮相互啮合且分别与同侧的两个线轮驱动相连;所述第一传动轮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相连,且通过传动链依次与第二传动轮以及驱动齿轮传动相连。
进一步,所述线轮的进线侧和出线侧均装配有辅助支架,所述辅助支架上装设有正对两组线轮间隙的束线筒。
进一步,所述线缆拉直组件包括拉线筒;所述拉线筒内部预留中空的拉线槽,且其两端还设置有与拉线槽连通的支撑管;其中一个所述支撑管的外部还设置有旋转机构,用于带动支撑管和拉线筒同步沿轴线旋转。
进一步,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二电机、传动盘以及线筒传动轮;所述传动盘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所述线筒传动轮与支撑管同轴设置于一个支撑管外部,且通过传动带与传动盘驱动相连。
进一步,所述设备架体上还设置有与支撑管转动配合的旋转轴承。
进一步,所述进线组件包括进线支架,所述进线支架上设置有支撑轴和与支撑轴转动配合的绕线筒。
进一步,所述排线组件包括两个呈上下竖直排布的辅助轮,两个所述辅助轮的间距可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线线缆拉直设备,通过采用送线组件可实现对线缆的自动输送,且两组送线组件对线缆进行输送,保证线缆经过线缆拉直组件的前后拉力一致,保证拉直效果;另外,通过旋转机构驱动拉线筒旋转,在拉线槽的左右下对线缆外壁挤压,以保证线缆的各个方向充分被拉直,不会存在局限性,拉直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送线组件和进线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线轮驱动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拉线筒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排线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设备架体,2、送线组件,2.1、线轮,2.11、线槽,2.2、第一电机,2.3、第一传动轮,2.4、第二传动轮,2.5、驱动齿轮,2.6、辅助支架,2.7、束线筒,3、进线组件,3.1、进线支架,3.2、支撑轴,3.3、绕线筒,4、排线组件,4.1、辅助轮,5、线缆拉直组件,5.1、拉线筒,5.11、拉线槽,5.2、支撑管,5.3、第二电机,5.4、传动盘,5.5、线筒传动轮,5.6、旋转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术语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该类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设计的电线线缆拉直设备,包括设备架体1,所述设备架体1上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有两组送线组件2,两组送线组件2用于水平输送电线线缆;所述设备架体1上还设置有位于前侧送线组件2进线端的进线组件3,以及位于后侧送线组件2排线端的排线组件4;两组所述送线组件2间还设置有线缆拉直组件5,所述线缆拉直组件5用于拉直输送的电线线缆。将需要拉直的线缆依次穿过进线组件3、前端送线组件2、线缆拉直组件5、后端送线组件2以及排线组件4,线缆经过线缆拉直组件5的过程中会被拉直,通过两组送线组件2对线缆进行输送,保证线缆经过线缆拉直组件5的前后拉力一致,保证拉直效果。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送线组件2包括两个呈上下竖直排布的线轮2.1,以及用于驱动线轮2.1的线轮驱动机构;所述线轮2.1沿周向开设有与电线线缆匹配的线槽2.11,线缆由上下两个线轮2.1之间的线槽2.11缝隙穿过后,利用线轮2.1转动来推动线缆水平移动。
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线轮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2.2、第一传动轮2.3、第二传动轮2.4以及两组驱动齿轮2.5;两组所述驱动齿轮2.5相互啮合且分别与同侧的两个线轮2.1驱动相连;所述第一传动轮2.3与第一电机2.2的输出端相连,且通过传动链依次与第二传动轮2.4以及驱动齿轮2.5传动相连。通过第一电机2.2驱动第一传动轮2.3,在传动链的带动下带动第二传动轮2.4以及驱动齿轮2.5同步转动,从而驱动线轮2.1运转。
另外,所述线轮2.1的进线侧和出线侧均装配有辅助支架2.6,所述辅助支架2.6上装设有正对两组线轮2.1间隙的束线筒2.7,束线筒2.7水平横置且轴线正对两个线轮2.1之间的线槽2.11缝隙,保证线缆经过线缆2.1输送前后的方向不会偏离,提高校直精准度。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线缆拉直组件5包括拉线筒5.1;所述拉线筒5.1内部预留中空的拉线槽5.11,且其两端还设置有与拉线槽5.11连通的支撑管5.2;其中一个所述支撑管5.2的外部还设置有旋转机构,用于带动支撑管5.2和拉线筒5.1同步沿轴线旋转。线缆由支撑管5.2进入到拉线筒5.1的拉线槽5.11内后,通过旋转机构驱动拉线筒5.1旋转,在拉线槽5.11的左右下对线缆外壁挤压,以保证线缆的各个方向充分被拉直,不会存在局限性,拉直效果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参阅图4,拉线槽5.11中间平直,且两端向外呈扩口状,方便穿设线缆。
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二电机5.3、传动盘5.4以及线筒传动轮5.5;所述传动盘5.4与第二电机5.3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所述线筒传动轮5.5与支撑管5.2同轴设置于一个支撑管5.2外部,且通过传动带与传动盘5.4驱动相连。所述设备架体1上还设置有与支撑管5.2转动配合的旋转轴承5.6,通过旋转轴承5.6对支撑管5.2进行限位,保证支撑管5.2带动拉线筒5.1同步转动的位置不会发生偏移。第二电机5.3驱动传动盘5.4转动时,通过传动带与传动盘5.4转动来带动线筒传动轮5.5旋转。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进线组件3包括进线支架3.1,所述进线支架3.1上设置有支撑轴3.2和与支撑轴3.2转动配合的绕线筒3.3,绕卷的线缆可直接装设在支撑轴3.2上,随着送线组件2牵引线缆输送,绕线筒3.3同步转动来持续放线。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所述排线组件4包括两个呈上下竖直排布的辅助轮4.1,两个所述辅助轮4.1的间距可调。通过两个辅助轮4.1对经过拉直的线缆限位,避免线缆从排线组件4排线后出现二次弯折的情况,同时方便人员取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需要需要拉直线缆的绕线筒3.3放置到支撑轴3.2,并线缆头端依次穿过前端两个线轮2.1之间的线槽2.11缝隙,并由支撑管5.2送入到拉线筒5.1的拉线槽5.11,随后在由后端两个线轮2.1之间的线槽2.11缝隙,最后将线缆穿过两个辅助轮4.1的间隙,即可完成对线缆的初步布置。
然后,启动第一电机2.2和第二电机5.3,使得送线组件2和线缆拉直组件5开始运转,通过利用线轮2.1转动来推动线缆水平移动;同时,拉线筒5.1旋转,在拉线槽5.11的左右下对线缆外壁挤压,以保证线缆的各个方向充分被拉直,即可实现对线缆的快速拉直。
随后,经过拉直的线缆,由后端两个线轮2.1排出后,经过排线组件4导出,即可进行取线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电线线缆拉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架体(1),所述设备架体(1)上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有两组送线组件(2),两组送线组件(2)用于水平输送电线线缆;所述设备架体(1)上还设置有位于前侧送线组件(2)进线端的进线组件(3),以及位于后侧送线组件(2)排线端的排线组件(4);两组所述送线组件(2)间还设置有线缆拉直组件(5),所述线缆拉直组件(5)用于拉直输送的电线线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线缆拉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线组件(2)包括两个呈上下竖直排布的线轮(2.1),以及用于驱动线轮(2.1)的线轮驱动机构;所述线轮(2.1)沿周向开设有与电线线缆匹配的线槽(2.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线线缆拉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轮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2.2)、第一传动轮(2.3)、第二传动轮(2.4)以及两组驱动齿轮(2.5);两组所述驱动齿轮(2.5)相互啮合且分别与同侧的两个线轮(2.1)驱动相连;所述第一传动轮(2.3)与第一电机(2.2)的输出端相连,且通过传动链依次与第二传动轮(2.4)以及驱动齿轮(2.5)传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线线缆拉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轮(2.1)的进线侧和出线侧均装配有辅助支架(2.6),所述辅助支架(2.6)上装设有正对两组线轮(2.1)间隙的束线筒(2.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线缆拉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拉直组件(5)包括拉线筒(5.1);所述拉线筒(5.1)内部预留中空的拉线槽(5.11),且其两端还设置有与拉线槽(5.11)连通的支撑管(5.2);其中一个所述支撑管(5.2)的外部还设置有旋转机构,用于带动支撑管(5.2)和拉线筒(5.1)同步沿轴线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线线缆拉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二电机(5.3)、传动盘(5.4)以及线筒传动轮(5.5);所述传动盘(5.4)与第二电机(5.3)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所述线筒传动轮(5.5)与支撑管(5.2)同轴设置于一个支撑管(5.2)外部,且通过传动带与传动盘(5.4)驱动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线线缆拉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架体(1)上还设置有与支撑管(5.2)转动配合的旋转轴承(5.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线缆拉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组件(3)包括进线支架(3.1),所述进线支架(3.1)上设置有支撑轴(3.2)和与支撑轴(3.2)转动配合的绕线筒(3.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线缆拉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组件(4)包括两个呈上下竖直排布的辅助轮(4.1),两个所述辅助轮(4.1)的间距可调。
CN202320729613.3U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电线线缆拉直设备 Active CN2192539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29613.3U CN219253959U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电线线缆拉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29613.3U CN219253959U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电线线缆拉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53959U true CN219253959U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74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29613.3U Active CN219253959U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电线线缆拉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539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253959U (zh) 一种电线线缆拉直设备
CN112415699B (zh) 一种管道穿管系统及利用该管道穿管系统的光缆穿管方法
CN211194014U (zh) 绝缘管定长裁切机
CN219202852U (zh) 一种镀锡铜线绞线装置
CN114843038A (zh) 一种结构紧凑的嵌入式绞线机
CN111719238B (zh) 一种编织机的高性能连续编织包覆芯线平台及编织方法
CN213142626U (zh) 一种柔性收卷的捻股机
CN212303198U (zh) 一种用于多股电缆的捻合装置
CN219123645U (zh) 一种线束压接端子生产线的输线机构
CN219106922U (zh) 一种导线穿线装置
CN116386962B (zh) 一种高压电力电缆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
CN110853845A (zh) 一种立式单层包带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11540537B (zh) 绞线成型装置
CN117185008B (zh) 一种电缆架设辅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6435544U (zh) 一种电线绞线机
CN111477409B (zh) 绞线制造装置
CN214326747U (zh) 线缆生产用分线收卷装置
CN219626397U (zh) 一种电缆防火材料缠绕设备
CN218664733U (zh) 一种镀铜钢绞线收卷装置
CN217902805U (zh) 一种电缆生产绞线装置
CN220664483U (zh) 一种电缆生产用电缆收卷装置
CN217021938U (zh) 一种用于电线电缆的激光喷码机
CN213844876U (zh) 一种用于铜线束丝加工的上料装置
CN111508667B (zh) 绞线旋转送出装置
CN113634611B (zh) 适用于多规格的钢丝绳拉拔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