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46977U - 一种光伏连接器母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连接器母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46977U
CN219246977U CN202320881174.8U CN202320881174U CN219246977U CN 219246977 U CN219246977 U CN 219246977U CN 202320881174 U CN202320881174 U CN 202320881174U CN 219246977 U CN219246977 U CN 2192469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p
terminal
ring
elastic
fema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8117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坚波
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nli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nli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nli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nli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8117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469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469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469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连接器母端,包括沿轴向贯穿形成有安装腔体的母端座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体内的连接母端子,所述连接母端子包括插接部以及沿轴向依次设置在所述插接部一端的前向止位部和后向止位部,所述母端座体内对应所述前向止位部和后向止位部的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前向止位部和后向止位部配合防止连接母端子前移和后移的止位配合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置向前止位部和后向止位部以及与之配合止位配合部来实现连接母端子的双向止位,防止连接母端子在装配时或使用时向前或向后移动,以提高光伏连接器母端的连接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连接器母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连接器母端。
背景技术
光伏连接器通常用来连接光伏器件,以将光伏器件的正极和负极引出,进而实现信号传输。现有的光伏连接器通常包括插接配合的母端和公端,母端和公端相远离的一端分别连接线缆;母端和公端间插接后通过设置在母端内的连接母端子和设置在公端内的连接公端子的接触实现导通。
目前,光伏连接器母端通常包括连接母端子和注塑成型在连接器母端外的塑胶绝缘件,连接母端子与塑胶绝缘件之间通常是以塑胶绝缘件的内壁与连接母端子之间的焊接点位或粘接点位实现固定,如此,一是焊接或粘接不方便,二是在长期频繁插拔后,连接位置容易松动,导致连接母端子移位甚至脱落。为此,在一些光伏连接器母端的连接母端子上设置单一的止位结构,其仅能限制连接母端子在轴向单一方向(前向或后向)的止位,使得连接母端子在长时间使用后仍会出现松动及移位的情况,从而影响光伏连接器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连接器母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连接母端子与母端座体之间连接不稳定、容易松动、移位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光伏连接器母端,包括沿轴向贯穿形成有安装腔体的母端座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体内的连接母端子,所述连接母端子包括插接部以及沿轴向依次设置在所述插接部一端的前向止位部和后向止位部,所述母端座体内对应所述前向止位部和后向止位部的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前向止位部和后向止位部配合防止连接母端子前移和后移的止位配合部。
进一步的,所述母端座体包括主体部、自主体部的一端沿轴向一体延伸形成的插入部以及自主体部的另一端沿轴向一体延伸形成的螺接部,所述安装腔体轴向依次贯穿所述插入部、主体部和螺接部;所述止位配合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内。
进一步的,所述母端座体还包括可拆卸设置在所述螺接部上的线缆固定部,所述线缆固定部包括卡装在所述螺接部远离主体部的一端的弹性卡爪以及套设在所述弹性卡爪外并与所述螺接部的外周面螺接配合的锁紧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母端座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外周面上的至少一弹性卡块,所述弹性卡块包括自所述主体部一体沿平行于轴向延伸的弹性臂以及一体设置在所述弹性臂末端的卡钩。
进一步的,所述止位配合部包括自所述主体部的内周面沿径向向内凸伸并与所述后向止位部止位配合的后向止位台阶以及自所述后向止位台阶远离插入部的一端沿轴向一体延伸形成并与所述前向止位部止位配合的前向止位环;所述前向止位环内具有一内锥面,所述内锥面距离后向止位台阶较近的一端直径较小、距离后向止位台阶较远的一端直径较大。
进一步的,所述前向止位部包括沿周向设置在所述插接部外周面上的多个前向止位凸起,所述前向止位凸起沿轴向相抵于所述前向止位环的端面上;所述前向止位凸起自所述插接部的内部沿径向一体向外冲压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部的外周面上对应所述后向止位部的位置处沿周向形成有内凹于所述插接部的外周面的安装环槽,所述安装环槽内形成有一沿径向贯穿所述插接部的固定槽;
所述后向止位部包括环设在所述安装环槽内并与所述固定槽卡接配合的后向止位环以及沿周向形成于后向止位环上的多个后向止位片,多个后向止位片远离前向止位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后向止位环上,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后向止位环的轴线方向倾斜并相抵于所述后向止位台阶;
所述后向止位环上对应所述固定槽的周向两槽壁的位置处均形成有沿径向向内弯折的倒钩,所述倒钩向内伸入所述固定槽并对应卡接于固定槽对应侧的槽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部包括沿轴向贯穿形成有插接腔体的端子筒体以及同轴设置在所述插接腔体内的弹性端子,所述插接腔体至少在轴向一端开口,所述端子筒体的内周面上设置有沿径向凸伸的限位凸台,所述弹性端子自所述插接腔体的开口端插入所述插接腔体,且所述弹性端子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凸台抵接或固定限位,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端子筒体的内周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端子包括卷绕成型并沿轴向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环、弹性环和第二连接环,所述弹性环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切槽,所述弹性环的中部沿径向向内凸伸;
所述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均具有卷绕相接的周向第一端部和周向第二端部,所述周向第一端部形成有沿周向一体延伸的第一定位块以及沿轴向形成于所述第一定位块旁侧的第一让位缺口,所述周向第二端部对应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位置处形成有容置所述第一定位块的第二让位缺口以及对应所述第一让位缺口的位置处沿轴向一体延伸形成有能够容置于所述第一让位缺口内的第二定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母端子还包括沿轴向设置在所述插接部靠近前向止位部一端的接线部,所述接线部包括一体设置在所述插接部上的过渡连接段以及沿轴向一体设置在所述过渡连接段远离插接部一端的线缆连接段;所述线缆连接段包括与所述过渡连接段连接的弧形连接片以及形成于所述弧形连接片两相对侧并沿切向延伸设置的线缆夹板,所述线缆连接段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接触凸起。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母端子的插接部外设置前向止位部和后向止位部以及在母端座体内设置与前向止位部和后向止位部配合的止位配合部,以限制连接母端子在装配到位后向前或向后移动,以增加连接母端子与母端座体之间的装配稳定性,避免光伏连接器母端在长期插拔轴向受力而发生松动,进而确保光伏连接器的连接稳定性。另,本实用新型采用与端子筒体分体式的弹性端子,弹性端子通过其两端部与端子筒体的内壁焊接固定,使得端子筒体和弹性端子能够分别成型后再进行装配,能够降低插接部的制造难度,进而降低生产和设计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伏连接器母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母端座体的爆炸图。
图4为母端座体(无线缆连接部)的剖视图。
图5为连接母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连接母端子的剖视图。
图7为弹性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后向止位部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标记如下:
母端座体10、安装腔体10a、主体部11、插入部12、螺接部13、第一密封齿131、线缆固定部14、弹性卡爪141、锁紧螺栓142、卡环143、弹片144、第二密封齿145、弹性卡块15、弹性臂151、卡钩152、止位配合部16、后向止位台阶161、前向止位环162、内锥面162a;
连接母端子20、插接部21、插接腔体21a、安装环槽21b、固定槽21c、端子筒体211、燕尾槽211a、燕尾卡块211b、弹性端子212、第一连接环2121、弹性环2122、第二连接环2123、第一定位块2124、第一让位缺口2124a、第二定位块2125、第二让位缺口2125a、导电片2126、切槽2126a、限位凸台213、接线部22、过渡连接段221、线缆连接段222、弧形连接片223、线缆夹板224、接触凸起225、前向止位部23、前向止位凸起231、后向止位部24、后向止位环241、后向止位片242、第一倒钩243、第二倒钩24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光伏连接器母端包括母端座体10以及设置在母端座体10内的连接母端子20。本实施例的光伏连接器母端用于与配套的光伏连接器公端(图中未示出)配合使用,以将光伏器件的正极和负极引出,实现光伏器件的信号传输。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光伏连接器母端与光伏连接器公端的配合插接方向称之为轴向。所述母端座体10内形成有沿轴向贯穿母端座体10的安装腔体10a,连接母端子20同轴装配在该安装腔体10a内。
请参考图3和图4,所述母端座体10包括主体部11、自主体部11的一端沿轴向一体延伸形成的插入部12、自主体部11的另一端沿轴向一体延伸形成的螺接部13以及可拆卸设置在螺接部13上线缆固定部14。所述插入部12被配置为能够插入光伏连接器公端内并与光伏连接器公端导电接触以实现光伏连接器母端与光伏连接器公端的连接;所述线缆固定部14被配置为能够与光伏器件引出的线缆连接以固定线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腔体10a轴向依次贯穿所述插入部12、主体部11和螺接部13,使线缆自线缆固定部14伸入时能够与置于安装腔体10a内的连接母端子20导电。
所述线缆固定部14包括卡装在所述螺接部13远离主体部11的一端的弹性卡爪141以及套设在所述弹性卡爪141外并与所述螺接部13的外周面螺接配合的锁紧螺栓142;当锁紧螺栓142旋入螺接部13时,能够向内挤压弹性卡爪141,使弹性卡爪141向轴线方向收拢以箍住线缆,实现线缆的固定。所述弹性卡爪141包括卡装于所述螺接部13上的卡环143以及一体形成于所述卡环143远离螺接部13一端的沿卡环143的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弹片144,所述弹片144自与卡环143的连接处起逐渐向轴线方向倾斜,所述弹片144具有弹性,其在受力时能够向内收拢以及失力后自动向外回位,所述锁紧螺栓142的内周面呈锥面结构,当锁紧螺栓142旋入时,所述锥面结构能够向内推动并挤压弹片144,使弹片144向内收拢后固持住线缆,而当锁紧螺栓142旋出时,所述锥面结构释放弹片144,弹片144向外张开回位并释放线缆,从而方便线缆的拆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接部13远离主体部1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密封齿131,所述第一密封齿131自所述螺接部13对应端的端面沿轴向一体延伸形成,用于与线缆固定部14配合密封线缆固定部14与螺接部13之间的装配间隙。所述卡环143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与第一密封齿131匹配的第二密封齿145,当所述卡环143沿轴向插入螺接部13内时,所述第二密封齿145恰好能够与第一密封齿131吻合,以密封二者之间的装配间隙;同时,齿状结构的设置,能够对弹性卡爪141在装配时起到一定的定位和限位作用,防止弹性卡爪141在装配后随锁紧螺栓142的转动而转动,以此来避免弹性卡爪141与线缆在周向发生相对移动,进而减小了弹性卡爪141对线缆表面的摩擦,有利于保护线缆。
作为优选的,为增加光伏连接器母端与光伏连接器公端在插接后的连接稳定性,所述母端座体10还包括设置在主体部11的外周面上的至少一弹性卡块15,所述弹性卡块15被配置为与光伏连接器公端的对应结构配合实现光伏连接器母端与光伏连接器公端在插接后的锁止。在本实施例中,在主体部11的外周面上沿周向设置有两个弹性卡块15,且两个弹性卡块15对称设置在主体部11上,以进一步增加光伏连接器母端与光伏连接器公端的连接稳定性;可理解的,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仅设置一个弹性卡块15或者设置两个以上的多个弹性卡块15实现光伏连接器母端与光伏连接器公端的锁止。
所述弹性卡块15包括自所述主体部11一体沿平行于轴向延伸的弹性臂151以及一体设置在所述弹性臂151末端的卡钩152。所述弹性臂151朝向光伏连接器公端方向延伸至插入部12外,弹性臂151与插入部12的外周面之间具有一插入间隙以供光伏连接器公端插入,弹性臂151具有一定的弹性,且能够向轴线方向靠近或远离,以能够伸入光伏连接器公端内,所述卡钩152自所述弹性臂151的末端(或外周面)一体向远离轴线方向凸伸形成,以能够在弹性臂151伸入光伏连接器公端内时与光伏连接器公端的对应结构卡接以实现锁止,防止光伏连接器母端与光伏连接器公端意外分离。
所述母端座体10内对应主体部11的位置处设置有一能够与连接母端子20配合的止位配合部16,所述止位配合部16能够与连接母端子20的对应为抵接止位,以防止连接母端子20在装配或长期使用后向前或向后移动。
所述止位配合部16包括自所述主体部11的内周面沿径向向内凸伸的后向止位台阶161以及自所述后向止位台阶161远离插入部12的一端沿轴向一体延伸形成的前向止位环162,当连接母端子20装配到位后,所述后向止位台阶161和前向止位环162能够与连接母端子20的对应位置止位配合,以放置连接母端子20向前或向后移动。在本实施例中,为与连接母端子20的对应结构适配,方便连接母端子20的安装,所述前向止位环162内设置有一内锥面162a,该内锥面162a的直径自与后向止位台阶161的连接处起向远离后向止位台阶161的方向逐渐增大,以方便连接母端子20在装配时插入安装腔体10a内。
所述连接母端子20包括插接部21、沿轴向依次设置在所述插接部21上的前向止位部23和后向止位部24以及沿轴向设置在所述插接部21一端的接线部22,所述接线部22自所述插接部21端部一体延伸形成,所述接线部22用于与线缆连接。所述前向止位部23和后向止位部24沿轴向依次设置在所述插接部21上靠近接线部22的一端,所述前向止位部23距离所述接线部22较近而所述后向止位部24距离所述接线部22较远,所述前向止位部23和后向止位部24用于与所述止位配合部16配合以对连接母端子20进行止位,避免连接母端子20在装配到位后因轴向受力而发生向前或向后移位。
所述插接部21包括沿轴向贯穿形成有插接腔体21a的端子筒体211以及同轴设置在所述插接腔体21a内的弹性端子212,所述弹性端子212用于与光伏连接器公端接触并挤压光伏连接器公端的对应位置,以增加连接母端子20与光伏连接器公端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所述插接腔体21a至少在轴向且对应远离接线部22的一端开口,所述弹性端子212能够自所述插接腔体21a的开口端同轴插入所述端子筒体211内。在端子筒体211的内周面上设置有沿径向凸伸的限位凸台213,所述弹性端子212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凸台213抵接或固定限位,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端子筒体211的内周面上,当弹性端子212自所述插接腔体21a的开口端插入所述插接腔体21a内时,弹性端子212的对应端在插入过程中逐渐靠近并最终抵于限位凸台213的对应端面上,以限制弹性端子212的轴向位置,使得光伏连接器公端在插入时能够与弹性端子212弹性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端子筒体211采用一平板状金属板件卷绕成筒状结构形成,在所述端子筒体211的接缝处的一端端面上沿周向内凹形成有燕尾槽211a,而另一端的端面上对应所述燕尾槽211a的位置处沿周向凸设有与燕尾槽211a匹配的燕尾卡块211b,以在端子筒体211卷绕成型后通过燕尾卡块211b卡在燕尾槽211a内来实现端子筒体211两端的稳定连接,避免端子筒体211在受到径向力时向外撑开。
请参考图7,所述弹性端子212包括卷绕成型并沿轴向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环2121、弹性环2122和第二连接环2123。所述第一连接环2121和第二连接环2123的外径与所述端子筒体211的内径适配,且所述第一连接环2121和第二连接环2123的外周面焊接于所述端子筒体211的内周面上,以固定所述弹性端子212。
所述第一连接环2121和第二连接环2123的结构相同并对称设置在弹性环2122的轴向两端。所述第一连接环2121和第二连接环2123均具有周向第一端部和周向第二端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周向第一端部和周向第二端部分别为第一连接环2121和第二连接环2123卷绕成型后在周向上相接或相对的端部。所述周向第一端部形成有沿周向一体延伸的第一定位块2124以及沿轴向形成于所述第一定位块2124旁侧的第一让位缺口2124a,所述周向第二端部对应所述第一定位块2124的位置处形成有容置所述第一定位块2124的第二让位缺口2125a以及对应所述第一让位缺口2124a的位置处沿轴向一体延伸形成有能够容置于所述第一让位缺口2124a内的第二定位块2125;也即第一连接环2121和第二连接环2123的周向第一端部上的两第一定位块2124分别位于周向第二端部上对应的第二定位块2125的轴向外端,以在弹性端子212卷绕成型的时候能够通过第一定位块2124和第二定位块2125以及第一让位缺口2124a和第二让位缺口2125a的配合进行定位,以便弹性端子212的卷绕成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端子212采用卷绕成型的方式制得,所述第一让位缺口2124a、第二让位缺口2125a以及切槽2126a均可在弹性端子212卷绕成型之前预先采用冲压或切割的方式成型,从而能够降低直接采用管状或筒状端子成型的难度。
所述弹性环2122的中部沿径向向内凸伸,以便与光伏连接器公端的对应端弹性接触,实现连接母端子20与光伏连接器公端之间的导电。所述弹性环2122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切槽2126a,使所述弹性环2122整体呈现出包括沿周向均匀连接在第一连接环2121与第二连接环2123之间的若干导电片2126,相邻两导电片2126之间通过一切槽2126a隔开。每一导电片2126均自两端向中部沿径向逐渐内凹,以形成直径由一端开始向中部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至另一端的腰型结构的弹性环2122,光伏连接器公端插入弹性端子212后,导电片2126产生弹性形变并获得沿径向向外的回弹力以压接在光伏连接器公端上,进而提高弹性端子212与光伏连接器公端之间接触的稳定性。
所述接线部22包括一体设置在所述插接部21上的过渡连接段221以及沿轴向一体设置在所述过渡连接段221远离插接部21一端的线缆连接段222;所述过渡连接段221的一端与所述插接部21(即端子筒体211)的一端连接,以实现端子筒体211与线缆连接段222之间的过渡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渡连接段221优选设置为半圆弧结构。
所述线缆连接段222包括与所述过渡连接段221连接的弧形连接片223以及形成于所述弧形连接片223两相对侧并沿切向延伸设置的线缆夹板224。所述弧形连接片223用于放置线缆,弧形连接片223优选采用半圆弧结构,线缆夹板224分别一体形成于该半圆形结构的弧形连接片223的两相对侧的直边上且向远离弧形连接片223的切线方向向外延伸设置,以从两侧包覆和收纳线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线缆连接段222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接触凸起225,所述接触凸起225的表面能够与线缆接触,以增大线缆的外表面与线缆连接段222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线缆连接的稳定性。
请返回参考图5和图6,所述插接部21的外周面对应靠近所述接线部22的一端沿轴向形成有内凹于所述插接部21的外周面的安装环槽21b;所述安装环槽21b形成于所述端子筒体211上,所述安装环槽21b内形成有一沿径向贯穿插接部21(或端子筒体211)的固定槽21c,所述固定槽21c具有沿周向相对的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
所述前向止位部23一体设置在所述插接部21的端子筒体211上。所述前向止位部23包括沿周向设置在所述插接部21的端子筒体211的外周面上的多个前向止位凸起231,多个前向止位凸起231能够与所述前向止位环162的端面配合实现连接母端子20的前向止位,避免连接母端子20在装配到位后向前移动。具体的,当所述连接母端子20自螺接部13一端插入安装腔体10a内时,所述前向止位凸起231朝向前向止位环162的一侧逐渐靠近前向止位环162并于装配到位后相抵于前向止位环162的端面上,以防止连接母端子20继续向前移动,一是能够起到连接母端子20在装配过程中的轴线位置的限位,二是能够避免连接母端子20在使用过程中的移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向止位凸起231自所述插接部21的内部沿径向一体向外冲压形成,采用前向止位凸起231与端子筒体211一体式的结构,可取消前向止位凸起231的装配过程,节约装配时间以及增加前向止位凸起231与端子筒体211之间的连接可靠性,避免反复受力前向止位凸起231与端子筒体211的连接位置发生断裂。
请参考图8,所述后向止位部24设置在所述安装环槽21b内并与所述固定槽21c卡接固定。所述后向止位部24包括环设在所述安装环槽21b内的后向止位环241以及沿周向形成于后向止位环241上的多个后向止位片24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后向止位片242采用撕破成型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后向止位环241上,所述后向止位片242的一端一体连接于后向止位环241上,另一端向远离后向止位环241的轴向方向倾斜,并于连接母端子20装配到位后与后向止位台阶161抵接限位,以实现连接母端子20的后向止位,避免连接母端子20在装配到位后向后移动。所述后向止位片242具有弹性,在受力时能够向轴向方向收拢以及在失力后反向回位,当连接母端子20自螺接部13一端插入安装腔体10a内时,内锥面162a能够挤压后向止位片242并在后向止位片242前移越过内锥面162a后回位与后向止位台阶161相抵,防止连接母端子20向后移动。
为固定所述后向止位环241,在后向止位环241上对应所述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的位置处的两端部一体设置有沿径向向内弯折的第一倒钩243和第二倒钩244,当后向止位部24装配到位后,所述第一倒钩243和第二倒钩244伸入所述固定槽21c并与对应侧的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卡接相抵,以固定后向止位部24,避免后向止位部24从安装环槽21b内脱落。
本实用新型在装配时,首先,对母端座体10和连接母端子20预先分别成型;然后,将连接母端子20自螺接部13一端插入安装腔体10a,随着连接母端子20的移动,后向止位片242率先与内锥面162a接触,并在内锥面162a的挤压下逐渐向内收拢,直至后向止位片242越过后向止位台阶161后回位并相抵于后向止位台阶161上,此时前向止位凸起231靠近并抵于前向止位环162上;接着,将线缆自螺接部13插入并连接于连接母端子20上;最后,将弹性卡爪141和锁紧螺栓142依次套入螺接部13并旋紧锁紧螺栓142,完成装配。

Claims (10)

1.一种光伏连接器母端,包括沿轴向贯穿形成有安装腔体的母端座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体内的连接母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母端子包括插接部以及沿轴向依次设置在所述插接部一端的前向止位部和后向止位部,所述母端座体内对应所述前向止位部和后向止位部的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前向止位部和后向止位部配合防止连接母端子前移和后移的止位配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连接器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座体包括主体部、自主体部的一端沿轴向一体延伸形成的插入部以及自主体部的另一端沿轴向一体延伸形成的螺接部,所述安装腔体轴向依次贯穿所述插入部、主体部和螺接部;所述止位配合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连接器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座体还包括可拆卸设置在所述螺接部上的线缆固定部,所述线缆固定部包括卡装在所述螺接部远离主体部的一端的弹性卡爪以及套设在所述弹性卡爪外并与所述螺接部的外周面螺接配合的锁紧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连接器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座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外周面上的至少一弹性卡块,所述弹性卡块包括自所述主体部一体沿平行于轴向延伸的弹性臂以及一体设置在所述弹性臂末端的卡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连接器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止位配合部包括自所述主体部的内周面沿径向向内凸伸并与所述后向止位部止位配合的后向止位台阶以及自所述后向止位台阶远离插入部的一端沿轴向一体延伸形成并与所述前向止位部止位配合的前向止位环;所述前向止位环内具有一内锥面,所述内锥面距离后向止位台阶较近的一端直径较小、距离后向止位台阶较远的一端直径较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连接器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向止位部包括沿周向设置在所述插接部外周面上的多个前向止位凸起,所述前向止位凸起沿轴向相抵于所述前向止位环的端面上;所述前向止位凸起自所述插接部的内部沿径向一体向外冲压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连接器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的外周面上对应所述后向止位部的位置处沿周向形成有内凹于所述插接部的外周面的安装环槽,所述安装环槽内形成有一沿径向贯穿所述插接部的固定槽;
所述后向止位部包括环设在所述安装环槽内并与所述固定槽卡接配合的后向止位环以及沿周向形成于后向止位环上的多个后向止位片,多个后向止位片远离前向止位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后向止位环上,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后向止位环的轴线方向倾斜并相抵于所述后向止位台阶;
所述后向止位环上对应所述固定槽的周向两槽壁的位置处均形成有沿径向向内弯折的倒钩,所述倒钩向内伸入所述固定槽并对应卡接于固定槽对应侧的槽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连接器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包括沿轴向贯穿形成有插接腔体的端子筒体以及同轴设置在所述插接腔体内的弹性端子,所述插接腔体至少在轴向一端开口,所述端子筒体的内周面上设置有沿径向凸伸的限位凸台,所述弹性端子自所述插接腔体的开口端插入所述插接腔体,且所述弹性端子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凸台抵接或固定限位,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端子筒体的内周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连接器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端子包括卷绕成型并沿轴向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环、弹性环和第二连接环,所述弹性环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切槽,所述弹性环的中部沿径向向内凸伸;
所述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均具有卷绕相接的周向第一端部和周向第二端部,所述周向第一端部形成有沿周向一体延伸的第一定位块以及沿轴向形成于所述第一定位块旁侧的第一让位缺口,所述周向第二端部对应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位置处形成有容置所述第一定位块的第二让位缺口以及对应所述第一让位缺口的位置处沿轴向一体延伸形成有能够容置于所述第一让位缺口内的第二定位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连接器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母端子还包括沿轴向设置在所述插接部靠近前向止位部一端的接线部,所述接线部包括一体设置在所述插接部上的过渡连接段以及沿轴向一体设置在所述过渡连接段远离插接部一端的线缆连接段;所述线缆连接段包括与所述过渡连接段连接的弧形连接片以及形成于所述弧形连接片两相对侧并沿切向延伸设置的线缆夹板,所述线缆连接段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接触凸起。
CN202320881174.8U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光伏连接器母端 Active CN2192469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81174.8U CN219246977U (zh)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光伏连接器母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81174.8U CN219246977U (zh)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光伏连接器母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46977U true CN219246977U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41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81174.8U Active CN219246977U (zh)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光伏连接器母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469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58187A (zh) * 2023-10-27 2024-01-26 青岛海天成光伏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低阻抗光伏连接器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58187A (zh) * 2023-10-27 2024-01-26 青岛海天成光伏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低阻抗光伏连接器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310213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kit
CN219246977U (zh) 一种光伏连接器母端
CN102136653A (zh) 连接器
CN109742576A (zh) 一种用于导电连接的快插接头
US5358433A (en) Female electrical contact terminal for a connector
CN116780272A (zh) 光伏电连接器组件
CN219458146U (zh) 一种抗振动的插头
CN117394049A (zh) 一种光伏连接器的防尘结构
CN218997143U (zh) 一种新能源快充电连接器及卡簧端子
CN202259919U (zh) 一种具有防尘盖的连接器及其防尘盖
CN219286698U (zh) 一种连接母端子及连接端子组件
JP2016119186A (ja) 防水コネクタ用ゴム栓および防水コネクタ
JP5258802B2 (ja) プラグ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これとレセプタクル電気コネクタとを有する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US1060117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 locking device to stabilize the electrical connection
CN210779111U (zh) 一种连接器套筒及电连接器
CN219576000U (zh) 分体式连接器插头端子及连接器插头
CN218242355U (zh) 一种复合接口m12连接器
CN216818785U (zh) 一种快速插拔的tnc型转接器
CN219534921U (zh) 一体式端子连接结构及连接器插头
CN219535121U (zh) 具有转动结构的连接器插座及储能连接器
CN219535044U (zh) 锁紧结构、具有锁紧结构的连接器插头和储能连接器
CN220209410U (zh) 连接器及其连接器插头
CN220138813U (zh) 一种连接器及其外壳组件
CN219739476U (zh) 一种公端连接器
CN216818837U (zh) 一种五芯防水对接插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