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42355U - 一种复合接口m12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接口m12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42355U
CN218242355U CN202221763416.5U CN202221763416U CN218242355U CN 218242355 U CN218242355 U CN 218242355U CN 202221763416 U CN202221763416 U CN 202221763416U CN 218242355 U CN218242355 U CN 2182423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onnector
plug
jack catch
so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6341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进
刘晓宁
李玉龙
范建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ongmao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ongmao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ongmao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ongmao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6341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423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423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423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复合接口M12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插头包括外壳、套设在外壳前端外侧的卡爪、套设在卡爪外侧的连接环、设于外壳前端内侧的插针绝缘体、插针、设于外壳中部内侧的衬套、设于外壳后端的压线套与封线体、压线爪和尾螺母,外壳后端外侧设有外螺纹,尾螺母内侧设有与外螺纹螺接的内螺纹,卡爪上卡设有卡销,卡爪前端与连接环前端相接触;插座包括壳体,壳体前端外侧设有快插接口,快插接口外围设有凹槽,凹槽与卡爪前端卡接,壳体前端内侧设有螺纹接口,插头的外壳插入螺纹接口内。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接口M12连接器,通过将连接环和卡爪设置在外壳的前端,且连接环前端与卡爪前端相接触,保证插头和插座能快速安装和拆卸。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接口M12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接口M12连接器。
背景技术
M12圆形连接器具有信号完整性高,体积小,重量轻,结合电源线和数据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过程自动控制及工业应用、自动化设备、电子设备、电子仪器仪表、传感器、商业运输、以及军用/航空领域。随着国内通信事业的蓬勃发展,通信设备的小型化,高密度排列以及快速装卸等要求,使得原来大量使用螺纹连接的M12圆形连接器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研究复合接口技术,既能满足产品快速插拔的需求,也能适配原有的螺纹产品接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复合接口M12连接器,旨在解决现有的连接器不能快速插拔、不方便安装拆卸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复合接口M12连接器,包括相互连接的插头和插座,其中,所述插头包括外壳、套设在外壳前端外侧的卡爪、套设在卡爪外侧的连接环、设于外壳前端内侧的插针绝缘体、设于插针绝缘体内的插针、设于外壳中部内侧的衬套、设于外壳后端内侧的压线套与封线体、设于封线体外侧的压线爪、设于外壳后端外侧的尾螺母,所述外壳后端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尾螺母内侧设有与外螺纹螺接的内螺纹,所述卡爪上卡设有卡销,所述卡爪前端与连接环前端相接触;所述插座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前端外侧设有快插接口,所述快插接口外围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卡爪前端卡接,所述壳体前端内侧设有螺纹接口,所述插头的外壳插设入螺纹接口内。
优选地,所述连接环的前端向内弯折形成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卡爪前端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卡销均匀分布在卡爪的周向上,所述卡销设有三个或四个。
优选地,所述连接环后端的内圆周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倒刺,所述卡爪卡在倒刺内。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外围上设有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插针绝缘体后侧设有绝缘体压板。
优选地,所述绝缘体压板的周向上设有多个“U”型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复合接口M12连接器,主要包括插头和插座,插头包括外壳、卡爪、连接环、插针绝缘体、插针、衬套、压线套、封线体、压线爪和尾螺母,插座包括壳体与快插接口,在快插接口外围设置与卡爪前端卡接凹槽,通过将连接环和卡爪设置在外壳的前端,且连接环前端与卡爪前端相接触,卡爪卡在快插接口的凹槽内,保证插头和插座能快速安装和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接口M12连接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接口M12连接器一实施例插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接口M12连接器一实施例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接口M12连接器一实施例插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接口M12连接器一实施例插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接口M12连接器一实施例连接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接口M12连接器一实施例连接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接口M12连接器一实施例连接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复合接口M12连接器,在一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8,包括相互连接的插头1和插座2,插头1包括外壳11、套设在外壳前端外侧的卡爪12、套设在卡爪外侧的连接环13、设于外壳前端内侧的插针绝缘体14、设于插针绝缘体内的插针15、设于外壳中部内侧的衬套16、设于外壳后端内侧的压线套17与封线体18、设于封线体外侧的压线爪19、设于外壳后端外侧的尾螺母110,外壳1后端外侧设有外螺纹111,尾螺母110内侧设有与外螺纹螺接的内螺纹112,卡爪12上卡设有卡销113,卡爪12前端与连接环13前端相接触。
插座2包括壳体21,壳体21前端外侧设有快插接口22,快插接口外围设有凹槽221,凹槽221与卡爪12前端卡接,壳体21前端内侧设有螺纹接口211,插头的外壳11插入螺纹接口211内,需要说明的是,插头1只能快插,插座2可以快插也可以螺纹连接,螺纹连接针对的是市场上现有的M12螺纹接口插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合接口M12连接器,可以快速插拔和适配现有的螺纹连接M12产品的需求,同时结构紧凑,接触件为压接端接方式,方便取卸和装配。连接器用于轨道交通领域,圆形电连接器均可使用该连接器所描述的接口结构,实现快速插拔。
连接器包括插头1和插座2,插头1主要包括外壳11、卡爪12、连接环13、插针绝缘体14、插针15、衬套16、压线套17、封线体18、压线爪19和尾螺母110,其中,卡爪12和连接环13设于外壳11的外侧,且连接环13前端与卡爪12前端相接触,且两者前端之间还留有空隙,卡接时,连接环13可以带动卡爪12前后移动,方便插头1和插座2的拆卸;插针绝缘体14和插针15设于外壳11的内侧,插针15用于与插座2连接;压线套17、封线体18、压线爪19和尾螺母110为插头1的尾部附件,尾部附件将前端的绝缘体压紧,保证插针接触件固定性好,结构可靠。插座2包括壳体21,通过在壳体21前端外侧设置与插头1后端相适配的快插接口22,前端内侧设置与插头外壳11相适配的螺纹接口211,保证插头1和插座2能快速插接,安装拆卸方便。
在一个较佳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图2图6,该连接器的连接环13的前端向内弯折形成限位环131,限位环131与卡爪12前端相接触。卡爪12前端为斜面,且与限位环131的接触面为圆角,限位环131卡在斜面上,防止卡爪12从连接环13中脱落,且连接环13前端与卡爪12的前端的之间设有活动空隙,在将插头1和插座2解锁时,连接环13的限位环131向后移动,同时带动卡爪12前端移动,使其内的插座脱离,完成头座的解锁。
在一个较佳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和图2,该连接器的卡销113均匀分布在卡爪12的周向上,卡销113设有三个或四个。优选卡销113设置三个,卡销113用于固定卡爪12和外壳11,卡爪12用于将插头1和插座2快插锁紧。
在一个较佳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和图2,该连接器的连接环13后端的内圆周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倒刺132,卡爪12卡在倒刺132内。优选倒刺132设置有三个,倒刺132用于限定连接环13与卡爪12的位置。
在一个较佳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和图2,该连接器的外壳11的外围上设有密封圈114。密封圈114为“O”型密封圈,当插头1和插座2插接后,密封圈起到密封的作用。
在一个较佳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和图2,该连接器的插针绝缘体14后侧设有绝缘体压板115。绝缘体压板的周向上设有多个“U”型槽116。绝缘体压板115用于将插针绝缘体14固定,通过绝缘压板限位接触件,保证接触件固定性好,结构可靠;接触件的拆卸和安装无需使用拆卸工具,仅需拧开尾部附件取下绝缘压板即可,方便快捷,多次取卸均多结构无损伤。通过将绝缘体压板115设置为“U”型结构,方便接触件压接后安装,安装时,仅需线缆依次穿过尾部附件,接触件压接芯线后将接触件依次装入绝缘体然后将线缆芯线从绝缘压板侧边“U”型槽压入即可,节省了安装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安装、拆卸过程为:
锁紧过程:首先公端连接器即插头1上的外壳11的主键对准母端连接器即插座2的绝缘体上的键槽,然后推动连接器插头1整体前移,当听到“咔哒”的声响时,代表公端连接器的卡爪12已落入母端连接器壳体21上的凹槽221内,此时完成推拉式接口的锁紧;
解锁过程:对于使用推拉式结构锁紧的情况,仅需保持母端连接器不动,轴向扯动公端连接器上的连接环13即可;此时公端连接器上的连接环13会带动卡爪12后移,而母端连接器壳体21上的凹槽221靠近口部端的圆角会压迫公端连接器上的卡爪12上移,在连接环13的带动下逐步实现解锁。
母端连接器上的螺纹结构可与普通的螺纹接口公端连接器互配,其锁紧和解锁过程仅需完成正常拧螺纹动作即可。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或优选实施例,无论是文字还是附图都不能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凡是在与本实用新型一个整体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复合接口M12连接器,包括相互连接的插头和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包括外壳、套设在外壳前端外侧的卡爪、套设在卡爪外侧的连接环、设于外壳前端内侧的插针绝缘体、设于插针绝缘体内的插针、设于外壳中部内侧的衬套、设于外壳后端内侧的压线套与封线体、设于封线体外侧的压线爪、设于外壳后端外侧的尾螺母,所述外壳后端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尾螺母内侧设有与外螺纹螺接的内螺纹,所述卡爪上卡设有卡销,所述卡爪前端与连接环前端相接触;所述插座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前端外侧设有快插接口,所述快插接口外围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卡爪前端卡接,所述壳体前端内侧设有螺纹接口,所述插头的外壳插入螺纹接口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接口M12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的前端向内弯折形成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卡爪前端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接口M12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销均匀分布在卡爪的周向上,所述卡销设有三个或四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接口M12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后端的内圆周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倒刺,所述卡爪卡在倒刺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接口M12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外围上设有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接口M12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绝缘体后侧设有绝缘体压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接口M12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压板的周向上设有多个“U”型槽。
CN202221763416.5U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复合接口m12连接器 Active CN2182423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63416.5U CN218242355U (zh)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复合接口m12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63416.5U CN218242355U (zh)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复合接口m12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42355U true CN218242355U (zh) 2023-01-06

Family

ID=84675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63416.5U Active CN218242355U (zh)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复合接口m12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423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12190B (zh) 硬線同軸線纜連接器及耦合及去除該連接器至設備端埠之方法
US5564942A (en) Connector for an electrical signal transmitting cable
US8246392B2 (en) Securable connector
US8210863B2 (en) Hybrid connector
JPH0325910B2 (zh)
US20180233837A1 (en) Easily assembled coaxial cable and connector with rear body
US6394840B1 (en) Contact securing sleeve for use with a coaxial cable
CN103855532A (zh) 一种具有快速解锁结构的连接器
CN103762451A (zh) 一种具有快锁结构的连接器
CN218242355U (zh) 一种复合接口m12连接器
CN219246977U (zh) 一种光伏连接器母端
CN210224453U (zh) 一种电连接器插头
CN111092321B (zh) 一种连接器及其插头
CN202259919U (zh) 一种具有防尘盖的连接器及其防尘盖
CN208753595U (zh) 一种连接器
CN210779205U (zh) 一种车载影音控制集成防水连接器
CN209823030U (zh) 一种线缆对接插头组件
CN210326265U (zh) 一种电源连接器
CN211320412U (zh) 一种数据接头连接器
CN210224391U (zh) 内窥镜自锁式电连接器
CN210957214U (zh) 一种连接稳定的射频同轴连接器
CN212934916U (zh) 一种新型集束射频连接器
US20190027862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16818837U (zh) 一种五芯防水对接插头
CN110556655A (zh) 一种高抗振防水大功率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