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45737U - 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45737U
CN219245737U CN202223404813.6U CN202223404813U CN219245737U CN 219245737 U CN219245737 U CN 219245737U CN 202223404813 U CN202223404813 U CN 202223404813U CN 219245737 U CN219245737 U CN 2192457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tail
interface
power
isolation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0481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凌月
倪健
顾浩伦
朱晓东
吴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tian Technology Marine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tian Technology Marine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tian Technology Marine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tian Technology Marine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0481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457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457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457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属于电子技术领域。电路包括:至少一个插针接口、插针接口对应的多个尾线接口、输出电路、每一尾线接口对应的光耦隔离电路和每一光耦隔离电路对应的电源转换电路;插针接口和插针接口对应的每一尾线接口,分别与一个光耦隔离电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光耦隔离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电源端连接;光耦隔离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尾线接口对应的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光耦隔离电路的输出端与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光耦隔离电路,用于在尾线接口插入的尾线的线序正确的情况下,输出第一信号;输出电路,用于在第一信号的驱动下,输出第二信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检测效率更高。

Description

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连接器(connector)也叫接插件,即用于连接两个有源器件的器件,传输电流或信号。连接器可以包括多种类型:6芯公端连接器、6芯母端连接器、7芯公端连接器、7芯母端连接器、8芯公端连接器和8芯母端连接器等。
目前,连接器生产之后,将万用表的一个表笔接触该连接器的插针,另一个表笔触控该插针对应的尾线,基于万用表显示的数值来判断该连接器的尾线线序通断情况。上述方式通常需要2人配合,且万用表的两个表笔均需不停切换才能实现测量该连接器的所有尾线的线序通断。因此,现有技术存在效率低、易出错等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效率低缺陷,实现高效的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插针接口、所述插针接口对应的多个尾线接口、输出电路、每一所述尾线接口对应的光耦隔离电路和每一所述光耦隔离电路对应的电源转换电路;
所述插针接口和所述插针接口对应的每一所述尾线接口,分别与一个所述光耦隔离电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所述光耦隔离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电源端连接;所述光耦隔离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尾线接口对应的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光耦隔离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端连接;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用于输出与所述电源端隔离的电压信号;
所述光耦隔离电路,用于在所述尾线接口插入的尾线的线序正确的情况下,输出第一信号;
所述输出电路,用于在所述第一信号的驱动下,输出第二信号。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面板;各所述插针接口和各所述尾线接口均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所述第一面板上还设置有每一所述尾线接口对应的标识。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所述第一面板的表面设置有PVC贴片;所述PVC贴片上设置有每一所述尾线接口对应的标识。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所述电源转换电路,包括:电源隔离模块;
所述电源隔离模块的接地端与第一地线连接;所述电源隔离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端连接;所述电源隔离模块的接地端与所述电源隔离模块的输入端通过第一电容连接;
所述电源隔离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隔离模块的零压端通过第二电容连接;所述电源隔离模块的零压端与第二地线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所述光耦隔离电路,包括:光耦隔离模块;所述光耦隔离模块包括发光二极管和用于将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光敏三极管;
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光耦隔离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光耦隔离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光耦隔离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地线连接;
所述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光耦隔离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光耦隔离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所述输出电路,包括:发声模块和/或发光模块;
所述发声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信号的驱动下,输出声音信号;
所述发光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信号的驱动下,输出光信号。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所述发声模块,包括:蜂鸣器;
所述蜂鸣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端连接;所述蜂鸣器的第二端与所述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蜂鸣器的第三端接地。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所述发光模块,包括灯和三极管;
所述灯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端连接;所述灯的第二端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面板;所述第二面板上设置有多个开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通过光耦隔离电路检测自动检测连接器的尾线的通断情况,操作即可快速实现多种规格连接器线序通断的测量工作,检测效率更高,检测更不易出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的第一面板的示意图之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的第一面板的示意图之二;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的第二面板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1:插针接口;102:尾线接口;103:输出电路;104:光耦隔离电路;105:电源转换电路;VCC:电源端;201:第一面板;202:第二面板;203:开孔;204:电源开关;205:固定吸盘;1102: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图8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插针接口101、插针接口101对应的多个尾线接口102、输出电路103、每一尾线接口102对应的光耦隔离电路104和每一光耦隔离电路104对应的电源转换电路105。
具体地,该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接口组,每一接口组可以包括一个插针接口101和该插针接口101对应的一组尾线接口,该组尾线接口可以包括多个尾线接口102。每一尾线接口102可以仅属于一组尾线接口。
每一个接口组可以与一种类型的连接器相对应,其中的插针接口101用于插入该连接器的插针,其中的每一尾线接口102用于插入该连接器的一根尾线。该连接器可以为6芯公端连接器、6芯母端连接器、7芯公端连接器、7芯母端连接器、8芯公端连接器或8芯母端连接器等。
可选地,芯的数量相同的两个插针接口101,可以对应同一组尾线接口。示例性地,用于插入6芯公端连接器的插针接口101和用于插入6芯母端连接器的插针接口101,可以对应同一组尾线接口,该组尾线接口可以包括6个尾线接口102;用于插入7芯公端连接器的插针接口101和用于插入7芯母端连接器的插针接口101,可以对应同一组尾线接口,该组尾线接口可以包括7个尾线接口102。
该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还包括多个光耦隔离电路104及每一光耦隔离电路104对应的电源转换电路105。
每一尾线接口102可以对应一个光耦隔离电路104。
可选地,第一组尾线接口中的一个尾线接口和第二组尾线接口中的一个尾线接口,可以对应同一个光耦隔离电路104。第一组尾线接口和第二组尾线接口是不同的尾线接口。
可选地,光耦隔离电路104可以为任一种用于实现光耦隔离的电路。光耦隔离电路104可以使被隔离的两部分电路之间没有电的直接连接,主要是防止因有电的连接而引起的干扰。
可选地,电源转换电路105可以为任一种用于实现电源隔离的电路。电源转换电路105可以基于输入的电源,生成1:1的新的电源,该新的电源与该输入的电源之间是隔离的,不会互相干扰。
插针接口101和插针接口101对应的每一尾线接口102,分别与一个光耦隔离电路104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光耦隔离电路104的第一输入端与电源端VCC连接;光耦隔离电路104的第二输入端与尾线接口102对应的电源转换电路105的输出端连接;光耦隔离电路104的输出端与输出电路103的输入端连接。
具体地,对于任一插针接口101,该插针接口101对应的每一尾线接口102,与该尾线接口102对应的光耦隔离电路104的第二端连接,且该插针接口101与该尾线接口102对应的光耦隔离电路104的第一端连接。在未插入连接器的情况下,该光耦隔离电路104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断开,即没有电连接。
光耦隔离电路104可以包括被隔离的两部分电路: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第一模块可以控制第二模块的输出。第一模块可以包括该光耦隔离电路104的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二输入端;第二模块可以包括该光耦隔离电路104的第一输入端和输出端。
第一模块可以包括发光器件。可选地,发光器件,可以为任一种发光二极管。示例性地,发光器件可以为红外发光二极管(IR LED)。
第二模块可以包括光敏器件(或称“光接收器件”)。可选地,光接收器件可以包括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达林顿管或光集成电路等类型。
该光耦隔离电路104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可以由相互隔离的电源供电,即该光耦隔离电路104的第一输入端可以由电源端VCC供电,该光耦隔离电路104的第二输入端可以由电源转换电路105供电。
电源转换电路105的输入端与电源端VCC连接;电源转换电路105用于输出与电源端VCC隔离的电压信号。
具体地,电源转换电路105可以将电源端VCC输入的电压信号,转换为与电源端VCC隔离的另一电压信号,电源端VCC与该新的电压信号不会互相干扰。
光耦隔离电路104,用于在尾线接口102插入的尾线的线序正确的情况下,输出第一信号。
具体地,在尾线接口102插入的尾线的线序正确(即线序为通)的情况下,光耦隔离电路104可以输出第一信号;在尾线接口102为插入尾线或者插入的尾线的线序错误(即线序为不通)的情况下,光耦隔离电路104可以输出第三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信号和第三信号为不同的信号。示例性地,第一信号可以为高电平且第三信号可以为低电平,或者,第一信号可以为低电平且第三信号可以为高电平。
输出电路103,用于在第一信号的驱动下,输出第二信号。
具体地,输出电路103输出的信号,可以用于指示连接器的线序的通断情况。该信号,可以提示检测人员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的结果。
第二信号,可以用于指示连接器的线序的通断情况为通。
可选地,输出电路10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每一输出电路103的输入端,可以与至少一个光耦隔离电路104的输出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光耦隔离电路检测自动检测连接器的尾线的通断情况,操作即可快速实现多种规格连接器线序通断的测量工作,检测效率更高,检测更不易出错。
如图2至图6所示,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内容,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面板201;各插针接口101和各尾线接口102均设置于第一面板201上。
具体地,如图2至图5所示,该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可以包括由多块面板组成的壳体。该壳体可以为机械箱体。上述多块面板中的一块面板为第一面板201。
如图6所示,第一面板201上,可以设置有各插针接口101和各尾线接口102。
可选地,输出电路103、各光耦隔离电路104和各电源转换电路105可以设置于该壳体的内部。可选地,输出电路103、各光耦隔离电路104和各电源转换电路105可以设置于位于该壳体的内部的电路板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各插针接口101和各尾线接口102均设置于第一面板201上,能更便于操作者插入连接器的插针和尾线。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内容,第一面板201上还设置有每一尾线接口102对应的标识。
具体地,连接器的尾线一般具有固定的颜色和顺序,第一面板201可以设置有每一尾线接口102对应的标识,以便操作者将尾线插入相应的尾线接口102中。尾线接口102对应的标识,可以用于指示应插入该尾线接口102的尾线的信息。
可选地,尾线接口102对应的标识可以为该尾线的颜色或序号等。
可选地,尾线接口102对应的标识可以为文字或颜色等形式。
示例性地,如图7所示,第一面板201上设置的每一尾线接口102对应的标识,以文字的形式(例如“黑”、“白”和“白橙”等)标志了应插入该尾线接口102的尾线的颜色。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第一面板上设置各尾线接口对应的标识,能更便于操作者插入连接器的尾线,能提高检测的准确率。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内容,第一面板的表面设置有PVC贴片;PVC贴片上设置有每一尾线接口102对应的标识。
具体地,每一尾线接口102对应的标识可以设置于PVC贴片上。
PVC贴片可以有两面,设置有各尾线接口102对应的标识的一面背向第一面板201,另一面则可以通过粘贴或螺钉等方式固定在第一面板201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PVC贴片上设置各尾线接口对应的标识,能更便于操作者插入连接器的尾线,能提高检测的准确率。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内容,电源转换电路105,包括:电源隔离模块。
具体地,电源转换电路105可以包括电源隔离模块。电源隔离模块可以为任一种用于实现电源隔离的电子元器件。
电源隔离模块的接地端与第一地线连接;电源隔离模块的输入端与电源端VCC连接;电源隔离模块的接地端与电源隔离模块的输入端通过第一电容连接;电源隔离模块的输出端与电源隔离模块的零压端通过第二电容连接;电源隔离模块的零压端与第二地线连接。
具体地,电源隔离模块可以包括4个端子(端子1-4):接地(GND)端、输入(VIN)端、零压(0V)端和输出(+VO)端。
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第一地线(GND)可以与电源隔离模块的接地(GND)端连接;电源端VCC和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可以与电源隔离模块的输入(VIN)端连接。
第一电容的电容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对于第一电容的电容值的具体值,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进行具体限定。
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第二地线可以与电源隔离模块的零压(0V)端连接;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可以与电源隔离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电源隔离模块的输出端可以与电源转换电路105的输出端连接。
第二电容的电容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对于第二电容的电容值的具体值,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进行具体限定。
电源隔离模块可以基于电源端VCC,生成1:1的新的电源。VC与VCC之间是隔离的,不会互相干扰。
需要说明的是,每一尾线接口102可以对应一个电源转换电路105。对于一组尾线接口中的第1、2、…个尾线接口102对应的电源转换电路105,第二地线可以分别用GND1、GND2、…进行标记,输出端输出的电源可以分别用VC、VC、…进行标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电源隔离模块基于电源端生成与该电源端相互隔离的新的电源,以避免对光耦隔离电路的干扰,能提高检测的准确率。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内容,光耦隔离电路104,包括:光耦隔离模块;光耦隔离模块包括发光二极管和用于将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光敏三极管。
具体地,光耦隔离电路104可以包括光耦隔离模块。光耦隔离模块可以为任一种用于实现光耦隔离的电子元器件。
可选地,光耦隔离模块可以包括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该光敏三极管可以由该发光二极管控制。该光敏三极管,可以将该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光耦隔离电路104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光耦隔离电路104的第一端连接;光耦隔离电路104的第二端与第二地线连接;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光耦隔离电路104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光耦隔离电路104的输出端连接。
具体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可以与光耦隔离电路104的第二输入端连接,从而连接至电源转换电路105的输出端。
可选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可以通过第一电阻与光耦隔离电路104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第一电阻的电阻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对于第一电阻的电阻值的具体值,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进行具体限定。示例性地,第一电阻的电阻值可以为510欧姆。
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可以与光耦隔离电路104的第一端连接,光耦隔离电路104的第二端与第二地线连接。
由于只有在插入连接器插入插针接口101且该连接器的尾线正确插入该光耦隔离电路104对应的尾线接口102(该尾线接口为该插针接口101对应的尾线接口)的情况下,光耦隔离电路104的第一端与光耦隔离电路104的第二端才连接,因而此时在电源转换电路105的输出端的驱动下,发光二极管导通而发出光信号(即发光)。
相应地,在插针接口101未插入连接器或尾线接口102为插入正确的危险的情况下,光耦隔离电路104的第一端与光耦隔离电路104的第二端之间不连接,发光二极管不导通,因而也不发出光信号。
该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可以与光耦隔离电路104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从而连接至电源端VCC。该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可以与光耦隔离电路104的输出端连接。该光敏三极管的基极,接收该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信号并转换成电信号。
在发光二极管发出光信号的情况下,该光敏三极管可以处于导通状态,从而光耦隔离电路104的输出端可以输出第一信号。
在发光二极管未发出光信号的情况下,该光敏三极管可以处于截止状态,从而光耦隔离电路104的输出端可以输出第三信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组成光耦隔离电路,电路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内容,输出电路103包括:发声模块和/或发光模块。
具体地,输出电路103可以包括发声模块和/或发光模块。
发声模块用于输出声音信号。
发光模块用于输出光信号。
可选地,输出电路103的输入端可以通过第二电阻接地。
第二电阻的电阻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对于第二电阻的电阻值的具体值,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进行具体限定。
发声模块,用于在第一信号的驱动下,输出声音信号。
具体地,发声模块可以在第一信号的驱动下,输出第一声音信号。因此,第二信号可以包括该第一声音信号。该第一声音信号,用于指示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的结果为正确,即连接器相应的一根尾线的线序的通断情况为通。
可选地,在光耦隔离电路104输出第三信号的情况下,发声模块可以在第三信号的驱动下,输出第二声音信号。第二声音信号是与第一声音信号不同的声音信号,用于指示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的结果为错误,即连接器相应的一根尾线的线序的通断情况为不通。
发光模块,用于在第一信号的驱动下,输出光信号。
具体地,发光模块可以在第一信号的驱动下,输出第一光信号。因此,第二信号可以包括该第一光信号。该第一光信号,用于指示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的结果为正确,即连接器相应的一根尾线的线序的通断情况为通。
可选地,在光耦隔离电路104输出第三信号的情况下,发光模块可以在第三信号的驱动下,输出第二光信号。第二光信号是与第一光信号不同的光信号,用于指示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的结果为错误,即连接器相应的一根尾线的线序的通断情况为不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发声模块输出声音信号和/或通过发光模块输出光信号,能更方便地指示连接器的线序的通断情况,使得检测人员能更方便地获知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的结果。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内容,发声模块,包括:蜂鸣器。
具体地,该发声模块可以包括一个蜂鸣器。
蜂鸣器的第一端与电源端VCC连接;蜂鸣器的第二端与输出电路103的输入端连接;蜂鸣器的第三端接地。
具体地,蜂鸣器可以包括3个端子(端子1-3):第一端、第二端(I/O口)和第三端。
蜂鸣器的第一端可以与电源端VCC连接,即由电源端VCC供电;该蜂鸣器的第二端可以与输出电路103的输入端连接,从而连接至光耦隔离电路104的输出端;该蜂鸣器的第三端可以接地。
可选地,在光耦隔离电路104的输出端输出第一信号的情况下,即在第一信号输入蜂鸣器的情况下,蜂鸣器导通,可以发出第一声音信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蜂鸣器发出声音信号,能更方便地指示连接器的线序的通断情况,使得检测人员能更方便地获知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的结果。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内容,发光模块,包括灯1102和三极管。
具体地,发光模块可以包括灯1102和三极管。
灯1102用于发出光信号。三极管,用于进行电信号的放大。
灯1102的第一端与电源端VCC连接;灯1102的第二端与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的基极与输出电路103的输入端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具体地,灯1102可以包括3个端子(端子1-2):第一端和第二端。
灯1102的第一端可以与电源端VCC连接,由电源端VCC供电;灯1102的第二端可以与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从而可以基于三极管的状态,控制灯1102亮或者不亮。
可选地,灯1102的第二端与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可以设置有第三电阻。
第三电阻的电阻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对于第三电阻的电阻值的具体值,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进行具体限定。
三极管的基极可以与输出电路103的输入端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可以与灯1102的第二端连接,三极管发射极可以接地,从而可以基于三极管的状态,控制灯1102亮或者不亮。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信号输入输出电路103的输入端的情况下,三极管的处于导通状态,灯1102可以发出第一光信号,即灯1102亮;在输入输出电路103的输入端的信号不是第一信号的情况下,三极管的处于截止状态,灯1102不亮,即灯1102不发出第一光信号。
可选地,三极管的基极可以通过第四电阻R4与输出电路103的输入端连接。
第四电阻R4的电阻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对于第四电阻R4的电阻值的具体值,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进行具体限定。
可选地,三极管的基极可以通过第三电容接地。
第三电容的电容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对于第三电容的电容值的具体值,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进行具体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如图8所示,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内容,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面板202;第二面板202上设置有多个开孔203。
具体地,该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可以包括由多块面板组成的壳体。该壳体可以为机械箱体。上述多块面板中,除了第一面板201之外的至少一块面板均可以为第二面板202。
对于每一第二面板202,该第二面板202上可以设置有开孔203。
可选地,开孔203可以设置与靠近发声模块的位置。
对于任一第二面板202上设置的上述多个开孔203的排列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进行具体限定。
示例性地,图8中是处的第二面板202上设置的上述多个开孔203形成列数相同的两行的排列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第二面板上设置有多个开孔,使得发声模块发出的声音信号能更好地传播,能更方便、准确地向检测人员指示检测结果。
为了便于对本实用新型上述各实施例的理解,下面通过一个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进行描述。
图2至图5分别从不同视角示出了一种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的外部结构。如图2至图5所示,该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的壳体(即机械箱体)为长方体。
该壳体由6块面板组成。上述6块面板中,第一面板201为主面板(或前面板)。第一面板201上可以设置有插针接口101、尾线接口102、灯1102和电源开关204。
可选地,灯1102可以为金属指示灯。
可选地,PVC贴片可以粘贴到机械箱体前面板(即第一面板201)。
电源接口可以固定在机械箱体的右面板,电源转换器通过电源接口可直接插拔。
电路板安装在机械箱体内部。蜂鸣器设计安装在电路板上。光耦隔离电路、电源转换电路和输出电路均设置于电路板上。
左面板和右面板各有两排开孔203,位置对称,便于蜂鸣器的声音传出。
可选地,在机械箱体的底板和背面板可以均开有吸盘安装孔,用于固定吸盘205,保证连接器插拔时设备不移位。并且,考虑到使用习惯,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可以翻转为主面板朝上使用。
当待检测的连接器插入第一面板201左端的插针接口101,尾线插入对应颜色的尾线接口102,则插针和尾线导通,光耦隔离电路104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则蜂鸣器的I/O口输入高电平,蜂鸣器导通,发出声音;并且,光耦隔离电路104的输出端的高电平会让发光模块中的三极管导通,则灯1102亮。
当尾线错误插入其他颜色的接口,由于电源隔离模块的隔离特性,导致插针和尾线断路,则光耦隔离电路104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从而蜂鸣器的I/O口输入低电平,蜂鸣器不导通,不发出声音;并且,发光模块中的三极管截止,则灯1102不亮。
同理,当待检测连接器的线序有问题,即便尾线正确插入对应颜色接口,但由于插针和尾线断路,从而导致光耦隔离电路104的输出端不导通,输出低电平,则蜂鸣器不导通,不发出声音;并且,灯1102不亮。
通过如上电路设计,从而可实现线序通断检测。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插针接口、所述插针接口对应的多个尾线接口、输出电路、每一所述尾线接口对应的光耦隔离电路和每一所述光耦隔离电路对应的电源转换电路;
所述插针接口和所述插针接口对应的每一所述尾线接口,分别与一个所述光耦隔离电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所述光耦隔离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电源端连接;所述光耦隔离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尾线接口对应的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光耦隔离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端连接;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用于输出与所述电源端隔离的电压信号;
所述光耦隔离电路,用于在所述尾线接口插入的尾线的线序正确的情况下,输出第一信号;
所述输出电路,用于在所述第一信号的驱动下,输出第二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面板;各所述插针接口和各所述尾线接口均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上还设置有每一所述尾线接口对应的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的表面设置有PVC贴片;所述PVC贴片上设置有每一所述尾线接口对应的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转换电路,包括:电源隔离模块;
所述电源隔离模块的接地端与第一地线连接;所述电源隔离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端连接;所述电源隔离模块的接地端与所述电源隔离模块的输入端通过第一电容连接;
所述电源隔离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隔离模块的零压端通过第二电容连接;所述电源隔离模块的零压端与第二地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隔离电路,包括:光耦隔离模块;所述光耦隔离模块包括发光二极管和用于将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光敏三极管;
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光耦隔离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光耦隔离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光耦隔离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地线连接;
所述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光耦隔离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光耦隔离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电路,包括:发声模块和/或发光模块;
所述发声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信号的驱动下,输出声音信号;
所述发光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信号的驱动下,输出光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模块,包括:蜂鸣器;
所述蜂鸣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端连接;所述蜂鸣器的第二端与所述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蜂鸣器的第三端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模块,包括灯和三极管;
所述灯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端连接;所述灯的第二端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面板;所述第二面板上设置有多个开孔。
CN202223404813.6U 2022-12-19 2022-12-19 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 Active CN2192457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04813.6U CN219245737U (zh) 2022-12-19 2022-12-19 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04813.6U CN219245737U (zh) 2022-12-19 2022-12-19 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45737U true CN219245737U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05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04813.6U Active CN219245737U (zh) 2022-12-19 2022-12-19 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457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13161U (ja) 転送ケーブル構造
CN211293217U (zh) 带有提示功能的插座测试仪
CN219245737U (zh) 连接器线序通断检测装置
US6227720B1 (en) Fiber optic connection device
TW201344428A (zh) 偵測識別電路
CN216355138U (zh) 隔离连接器及电子系统
CN218730944U (zh) 一种低成本光耦封装结构
IT1320298B1 (it) Dispositivo adattatore per il collegamento elettrico fra una spina eduna presa.
CN112463679B (zh) 一种多功能串口线系统及pcb板
CA1307921C (en) Method of identifying cavity locations of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indicator device for the same
CN210016448U (zh) 一种实现自检的隔离通讯电路
CN208969180U (zh) 光电元件测试系统
CN210722059U (zh) 基于吸管构件的电子模型系统
CN112857755A (zh) 光电观测设备图像延迟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CN218677877U (zh) 一种带光感功能的圆形连接器
CN219369963U (zh) 一种便携式数显连接器线束编号检测装置
CN214151010U (zh) 电缆焊接检测装置
JP3405976B2 (ja) 伝送装置、電気プラグ、光ファイバープラグおよび機器
CN204882636U (zh) 一种电源极性检测插头
CN216083058U (zh) 一种带显示功能的汽车电池电源进口检测器
CN215970749U (zh) 一种打印机用纸张检测电路
CN211959264U (zh) 可远程监控现场的智能端子台
CN213782400U (zh) 一种检测插座插头是否充分连接的高速连接器
CN219552473U (zh) 一种检测光耦性能的测试夹具
CN212932935U (zh) 一种应用于检定盘式进口电能表的装置台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