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42267U - 风机组件和具有其的呼吸机 - Google Patents

风机组件和具有其的呼吸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42267U
CN219242267U CN202320783494.XU CN202320783494U CN219242267U CN 219242267 U CN219242267 U CN 219242267U CN 202320783494 U CN202320783494 U CN 202320783494U CN 219242267 U CN219242267 U CN 2192422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air
direct current
air inlet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8349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华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iyinu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eiyin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iyinu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eiyin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8349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422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422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422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风机组件和具有其的呼吸机,该风机组件包括风机和壳体,所述风机具有进气口;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以及连通进风口与进气口的进气气道;所述进气气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气道、第二气道和第三气道,所述进气口暴露于第一气道内,所述进风口暴露于第三气道内,所述风机组件还包括设置于进气气道内的采压件以及设置于采压件上的第一采压口和第二采压口,所述采压件具有与第二气道相通的采压通道,所述第一采压口和第二采压口暴露于采压通道内第二气道内的气流在通过采压通道时产生压力变化,通过检测两个采压口处的压力差从而获得风机组件中的气体流量,相较于利用阻尼网在进气气道内形成压力差的方案而言,保证了风机组件的气体输出量。

Description

风机组件和具有其的呼吸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机组件和具有其的呼吸机。
背景技术
呼吸机作为一种能够替代或辅助病人完成机械通气的医疗设备,其能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功消耗,节约心脏储备能力的装置,主要用于家庭、睡眠治疗中心及一些诊所医院。
现有风机组件中的气体流量是通过检测阻尼网前后两处的压力并结合伯努利方程确定的,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需要阻尼网在进气气道内形成较大的压力差,这就影响了风机组件的气体输出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确保气体输出量的风机组件。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风机组件,包括:
风机,所述风机具有进气口;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以及连通进风口与进气口的进气气道;
所述进气气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气道、第二气道和第三气道,所述进气口暴露于第一气道内,所述进风口暴露于第三气道内,所述风机组件还包括设置于进气气道内的采压件以及设置于采压件上的第一采压口和第二采压口,所述采压件具有与第二气道相通的采压通道,所述第一采压口和第二采压口暴露于采压通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还具有朝向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暴露的第一开口以及朝向第二气道和第三气道暴露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内的气流分别朝向不同的方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机组件还包括连接风机与壳体的安装件,所述第一气道和第三气道形成于安装件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气道位于第一气道和第三气道的同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采压件包括形成第一采压口和第二采压口的采压管,所述采压管的轴线平行于风机叶轮的轴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包括形成进风口的第一壳以及连接第一壳的第二壳,所述采压件还包括连接采压管并与第一壳相配合的插接板以及连接采压管并与第二壳相配合的插接管,所述采压管的轴线垂直于插接板所在平面以及插接管的轴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采压件还包括设置于采压管内的节流管,所述节流管的内径尺寸小于采压管的内径尺寸,所述第一采压口连通于采压管的内部,所述第二采压口连通于节流管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节流管的轴线与采压管的轴线相互共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采压管具有第一直流通道和第二直流通道,所述第一直流通道与第二直流通道沿着采压管的轴线方向相对设置于节流管的两侧,所述第一采压口朝向第一直流通道暴露,所述第二采压口朝向节流管的最小内径处暴露。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节流管具有与第二采压口对接的第三直流通道、连通第三直流通道与第一直流通道的渐缩通道以及连通第三直流通道与第二直流通道的渐扩通道,所述渐缩通道的孔径尺寸自第一直流通道朝向第二直流通道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渐扩通道的孔径尺寸自第一直流通道朝向第二直流通道方向逐渐增大。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机组件还包括设置于第三气道的进风管,所述进风管具有与进风口对接的固定端以及背离固定端的自由端,所述自由端与壳体的内壁间隔设置。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呼吸机,所述呼吸机包括如上述的风机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气道内的气流在通过采压通道时产生压力变化,通过检测两个采压口处的压力差从而获得风机组件中的气体流量,相较于利用阻尼网在进气气道内形成压力差的方案而言,保证了风机组件的气体输出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风机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风机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3中采压件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应该理解,本文使用的例如“上”、“下、”“外”、“内”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
再者,应当理解的是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可以被用于描述各种元件或结构,但是这些被描述对象不应受到上述术语的限制。上述术语仅用于将这些描述对象彼此区分开。例如,第一采压口可以被称作第二采压口,同样,第二采压口也可以被称作第一采压口,这并不背离该申请的保护范围。
参考图1到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风机组件,该风机组件用于家用呼吸机,通常配合水箱组件共同使用,风机组件用于驱动气流流向水箱组件,并和水箱组件产生的水蒸气混合一起输送到用户佩戴的面罩。
具体的,配合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风机组件,包括风机10和壳体20。本实施例中,风机10连接于壳体20,并利用壳体20安装于呼吸机上。
具体的,所述风机10具有进气口11,所述壳体20具有进风口21以及连通进风口21与进气口11的进气气道。本实施例中,壳体20外部的空气通过进风口21进入进气气道内后,通过进气气道流向进气口11,再经进气口11进入风机10内,最后通过风机10的排气口排出风机10。风机10产生的噪音则沿着与气流相反的方向,即通过进气气道逸出风机组件。
具体的,所述进气气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气道221、第二气道222和第三气道223,所述进气口11暴露于第一气道221内,所述进风口21暴露于第三气道223内。本实施例中,从进风口21流入的外部空气,依次通过第三气道223、第二气道222和第一气道221后,流入进气口11。风机10产生的部分噪音依次经过第一气道221、第二气道222和第三气道223后,最终从进风口21逸出壳体20外。
进一步的,所述风机组件还包括设置于进气气道内的采压件30以及设置于采压件30上的第一采压口40和第二采压口50。本实施例中,第一采压口40和第二采压口50用于安装压力传感器。
具体的,所述采压件30具有与第二气道222相通的采压通道31,所述第一采压口40和第二采压口50暴露于采压通道31内。本实施例中,采压通道31内具有突变的横截面,使得气体流经采压通道31后产生流速和压力的变化,通过第一采压口40和第二采压口50测得压力差值后,再根据伯努利原理,即可计算并获取进气气道内的流量值,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风机10转速来调整流量值的大小。因此,相较于安装阻尼网的方式而言,该方式将第一采压口40和第二采压口50集成于采压件30上,安装方式更方便,从而节约了风机组件的安装成本。
第二气道222内的气流在通过采压通道31时产生压力变化,通过检测两个采压口处的压力差从而获得风机组件中的气体流量,相较于利用阻尼网在进气气道内形成压力差的方案而言,保证了风机组件的气体输出量。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20还具有朝向第一气道221和第二气道222暴露的第一开口23以及朝向第二气道222和第三气道223暴露的第二开口24,所述第一开口23和第二开口24内的气流分别朝向不同的方向。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开口23和第二开口24均连通于第二气道222,加上第一开口23和第二开口24内的气流方向不同,使得流入和流出第二气道222的气流方向不同,从而增加了气体在第二气道222内流动的时间。因此,将采压件30设置于第二气道222内时,第一采压口40和第二采压口50侧得的气体压力更准确。
另外,该方式还使得风机10噪音在通过进气气道向外逸散时,增加了在第二气道222内滞留的时间,起到了消音降噪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风机组件还包括连接风机10与壳体20的安装件60。本实施例中,风机10利用安装件60固定于壳体20内。安装件60采用弹性材料制作,并优选硅胶材料,使得风机10悬浮于壳体20内,阻断风机10运行过程产生的振动,从而降低风机10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道221和第三气道223形成于安装件60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气道222位于第一气道221和第三气道223的同一侧。
本实施例中,风机10优选离心风机,三个气道围绕于风机10的四周设置,使风机组件结构更紧凑。其中,第一气道221正对于进气口11,第三气道223位于风机10进气口11的相对侧,从而延长了进气气道的长度。而第二气道222远离第一气道221和第三气道223,能够减小第二气道222受到进气口11和进风口21处的气流影响,因此将采压件30设置于第二气道222内时测得的气体流量更准确。
第一开口23与第二开口24沿着风机10叶轮的轴向排列。如图2中的气流示意,第一开口23导通第一气道221与第二气道222时,改变了两个气道内的气体流向,使得第一气道221内的气体流向与第二气道222内的气体流向呈一定角度,夹角优选90°。第二开口24导通第二气道222与第三气道223时,改变了两个气道内的气体流向,使得第二气道222内的气体流向与第三气道223内的气体流向呈一定角度,夹角优选90°。因此,第一开口23和第二开口24内的气流方向优选垂直于第二气道222内的气流方向,从而缩短第一开口23与第二开口24之间的距离。
具体的,所述采压件30包括形成第一采压口40和第二采压口50的采压管32,所述采压管32的轴线平行于风机10叶轮的轴线。
本实施例中,采压管32优选径直的管状结构,相较于含有拐角的弯管方案而言,气体的损耗较小。采压管32的轴线平行于风机10叶轮的轴线,相较于呈一定夹角的方案而言,缩短了第二气道222在风机10叶轮径向的占用空间。因此,结合图1,该方式为两个采压口处安装压力传感器提供安转空间。并且,采压管32内的气流方向与第二气道222内的气流方向平行,避免第二气道222内发生气流紊乱。
配合参照图3所示,具体的,所述壳体20包括形成进风口21的第一壳20a以及连接第一壳20a的第二壳20b。本实施例中,第一壳20a与第二壳20b沿着采压管32的径向进行相互对接,第一壳20a与第二壳20b利用固定件相互连接,第一壳20a与第二壳20b之间设置有密封垫进行密封。而且,第一壳20a与第二壳20b沿着采压管32的径向进行相互对接后,第一壳20a和第二壳20b位于采压管32径向的两侧,从而限制采压件30产生沿采压管32径向的偏移。
进一步的,所述采压件30还包括连接采压管32并与第一壳20a相配合的插接板33以及连接采压管32并与第二壳20b相配合的插接管34,所述采压管32的轴线垂直于插接板33所在平面以及插接管34的轴线。
本实施例中,第一壳20a上设置有与插接板33相匹配的插接槽25,第二壳20b上设置有与插接管34相匹配的插接孔26。在第一壳20a与第二壳20b沿着采压管32的径向进行相互对接后,插接板33插入第一壳20a上的插接槽25内,插接管34伸入第二壳20b上的插接孔26内,从而限制采压件30与壳体20之间产生沿采压管32轴向的偏移。两个插接管34对应连接于两个采压口,并与压力传感器对接。
具体的,所述采压件30还包括设置于采压管32内的节流管35,所述节流管35的内径尺寸小于采压管32的内径尺寸。本实施例中,节流管35内部各处的孔径尺寸均小于采压管32的孔径尺寸。采压管32、插接板33、插接管34以及节流管35优选一体成型的方式制造,从而节约采压件30的制造成本。
具体的,所述第一采压口40连通于采压管32的内部,所述第二采压口50连通于节流管35的内部。本实施例中,气体经采压管32流入节流管35内时,流道截面积减小,流体流速增大,从而在两个采压口处产生压力差,继而能够获取气体流量。
进一步的,所述节流管35的轴线与采压管32的轴线相互共线。本实施例中,节流管35优选径直的管状结构,并与采压管32内部的径直通道相通,确保整个采压件30内部气流稳定流动。
配合参照图4所示,进一步的,所述采压管32具有第一直流通道32a和第二直流通道32b,所述第一直流通道32a与第二直流通道32b沿着采压管32的轴线方向相对设置于节流管35的两侧,所述第一采压口40朝向第一直流通道32a暴露,所述第二采压口50朝向节流管35的最小内径处暴露。
本实施例中,第一采压口40与第二采压口50沿着气流方向排列,即第一采压口40位于上游,第二采压口50位于下游。第一直流通道32a位于采压管35靠近第二开口24的一侧,将第一采压口40连通于第一直流通道32a,第二采压口50连通于节流管35的最小内径处,从而实现最大的压力差,继而更准确地获取气体流量。第一直流通道32a与第二直流通道32b的轴线相互共线。
具体的,所述节流管35具有与第二采压口50对接的第三直流通道35a、连通第三直流通道35a与第一直流通道32a的渐缩通道35b以及连通第三直流通道35a与第二直流通道32b的渐扩通道35c,所述渐缩通道35b的孔径尺寸自第一直流通道32a朝向第二直流通道32b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渐扩通道35c的孔径尺寸自第一直流通道32a朝向第二直流通道32b方向逐渐增大。
本实施例中,第三直流通道35a的设置,使得第二采压口50在该处采集的压力值更稳定。渐缩通道35b的设置,使得气体流速或者压力稳定地变化。渐扩通道35c的设置,保证了风机组件的出风量,并使得气体流速或者压力稳定地变化。渐缩通道35b、第三直流通道35a以及渐扩通道35c的轴线相互共线。
采压通道31包括但不限于第一直流通道32a、渐缩通道35b、第三直流通道35a、渐扩通道35c以及第二直流通道32b。第一直流通道32a与第二直流通道32b的内孔尺寸相同,并且均大于渐缩通道35b和渐扩通道35c的最大内径尺寸。因此,第一直流通道32a与渐缩通道35b的对接处形成突缩面,第二直流通道32b与渐扩通道35c的对接处形成突扩面,确保流入和流出节流管35的气流保持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风机组件还包括设置于第三气道223的进风管70,所述进风管70具有与进风口21对接的固定端以及背离固定端的自由端,所述自由端与壳体20的内壁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进风管70优选与第一壳20a一体成型,并与第二壳20b间隔设置。
壳体20外部空气通过进风口21进入进风管70内,再通过进风管70导入第三气道223。进风管70的横截面优选为圆管状,而且,进风管70的纵横截面呈等腰梯形,即进风管70的孔径尺寸自固定端朝向自由端逐渐减小,使进入第三气道223内的气体流速增加。
进风管70位于第三气道223内,进风管70的自由端与壳体20之间间隔设置,削弱了声波从第三气道223流向进风口21,起到降噪消音的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呼吸机,所述呼吸机设置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风机组件,风机10的排气口与呼吸机的输出管道连通。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风机组件,包括:
风机,所述风机具有进气口;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以及连通进风口与进气口的进气气道;
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气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气道、第二气道和第三气道,所述进气口暴露于第一气道内,所述进风口暴露于第三气道内,所述风机组件还包括设置于进气气道内的采压件以及设置于采压件上的第一采压口和第二采压口,所述采压件具有与第二气道相通的采压通道,所述第一采压口和第二采压口暴露于采压通道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具有朝向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暴露的第一开口以及朝向第二气道和第三气道暴露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内的气流分别朝向不同的方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还包括连接风机与壳体的安装件,所述第一气道和第三气道形成于安装件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气道位于第一气道和第三气道的同一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压件包括形成第一采压口和第二采压口的采压管,所述采压管的轴线平行于风机叶轮的轴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形成进风口的第一壳以及连接第一壳的第二壳,所述采压件还包括连接采压管并与第一壳相配合的插接板以及连接采压管并与第二壳相配合的插接管,所述采压管的轴线垂直于插接板所在平面以及插接管的轴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压件还包括设置于采压管内的节流管,所述节流管的内径尺寸小于采压管的内径尺寸,所述第一采压口连通于采压管的内部,所述第二采压口连通于节流管的内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管的轴线与采压管的轴线相互共线。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压管具有第一直流通道和第二直流通道,所述第一直流通道与第二直流通道沿着采压管的轴线方向相对设置于节流管的两侧,所述第一采压口朝向第一直流通道暴露,所述第二采压口朝向节流管的最小内径处暴露。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管具有与第二采压口对接的第三直流通道、连通第三直流通道与第一直流通道的渐缩通道以及连通第三直流通道与第二直流通道的渐扩通道,所述渐缩通道的孔径尺寸自第一直流通道朝向第二直流通道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渐扩通道的孔径尺寸自第一直流通道朝向第二直流通道方向逐渐增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还包括设置于第三气道的进风管,所述进风管具有与进风口对接的固定端以及背离固定端的自由端,所述自由端与壳体的内壁间隔设置。
11.一种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机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机组件。
CN202320783494.XU 2023-04-11 2023-04-11 风机组件和具有其的呼吸机 Active CN2192422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83494.XU CN219242267U (zh) 2023-04-11 2023-04-11 风机组件和具有其的呼吸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83494.XU CN219242267U (zh) 2023-04-11 2023-04-11 风机组件和具有其的呼吸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42267U true CN219242267U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46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83494.XU Active CN219242267U (zh) 2023-04-11 2023-04-11 风机组件和具有其的呼吸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422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79650A (en) Differential pressure sensor for respiratory monitoring
US5535633A (en) Differential pressure sensor for respiratory monitoring
EP2108927B1 (en) Flow sensor
US6915705B1 (en) Flow sensor and flow resistive element
FI84757C (fi) Foer stroemningsmaetning avsett gasens stroemning begraensande och styrande organ.
ES2899182T3 (es) Dispositivo para la respiración artificial con sensor de presión diferencial
JP3557595B2 (ja) フローセンサ
US6128963A (en) Gas flow restricting and sensing device
CN105324580A (zh) 涡轮压缩机的流量测量装置以及涡轮压缩机
JP6817754B2 (ja) Cpap装置
CN106730203B (zh) 用于呼吸机的减噪装置和呼吸机
CN219242267U (zh) 风机组件和具有其的呼吸机
CN110975094A (zh) 用于通气治疗设备的减噪结构以及通气治疗设备
US8453646B2 (en) Sensor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regulate air flow in a powered air purifying respirator
CN218961517U (zh) 风机组件和具有其的呼吸机
CN115839352A (zh) 风机组件和具有其的呼吸机
CN105288808B (zh) 呼吸机
CN211561460U (zh) 流量采集组件和通气治疗设备
CN211536074U (zh) 用于通气治疗设备的减噪结构以及通气治疗设备
CN206903893U (zh) 小型离心风机及应用该离心风机的呼吸机
CN216593590U (zh) 差压式流量采样组件、差压式流量传感器和肺功能仪
CN112138253B (zh) 整流装置及呼吸机
CN211513002U (zh) 通气装置和通气治疗设备
CN216934337U (zh) 一种气道转接盒及呼吸机
CN218817224U (zh) 风机组件和具有其的呼吸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