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40824U - 一种泵站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泵站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240824U CN219240824U CN202223120907.0U CN202223120907U CN219240824U CN 219240824 U CN219240824 U CN 219240824U CN 202223120907 U CN202223120907 U CN 202223120907U CN 219240824 U CN219240824 U CN 21924082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mber
- water
- station system
- pump station
- drainage chan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20—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Landscapes
- Bar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泵站系统,包括井体、隔板、第一排水结构和第二排水结构,井体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隔板设置在井体内,隔板将井体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分别与进水口和排水口连通,第一排水通道的两端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水泵设置在第一排水通道上;第二排水通道的两端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堰门可开合地设置在排水通道上以联通或分隔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此结构的泵站系统,通过设置隔板将井体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分别与进水口和排水口连接,通过在隔板上设置第二排水通道和堰门,在来水量较大的时候堰门开启,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直接连通,来水直接排出至河道以应对较大的来水量避免出现内涝。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管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泵站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城市规模的扩大,市区人口的增长,城市雨水管网的负荷也在增加,国内近几年多座城市在汛期出现城市内涝等事件。在汛期,全国各地降水量将会增多,在突发强降雨等极端天气下,污水管网成为市政道路工程的排涝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公开号为CN212336238U的专利公开了居民小区的污水截流井,提供了一种居民小区的污水截流井,包括:顶部具有井口且内部中空的井筒,井筒内立设有挡墙,通过挡墙将井筒分为截流区和溢流区,挡墙开设有使截流区和溢流区连通,且靠近井筒顶部的通口,井筒的侧壁设有连通于截流区的雨污进水口,井筒的另一侧壁设有连通于溢流区的雨水出水口,井筒的顶部盖设有除臭板;连接于挡墙且对应于通口的堰门,通过堰门打开或关闭通口;设于截流区内的污水泵和连通于污水泵的污水排管,污水排管连通于污水井。本实用新型通过溢流区进行沉淀和分离干净的雨水并从雨水出水口排入河道,避免给河道带入污水污染,也避免雨污水都排入污水井带入雨水流量冲击负荷。
但是上述的污水截流井,主要以重力自流为主,辅助提升泵来进行排洪,雨量较小,外河道水位较低时,采用提升泵排水,但雨水量过大和过于集中时,因泵的排量有限,无法及时排空管网的雨水,会导致城市内涝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泵站系统的泵排量有限,无法及时排空管网的雨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泵站系统,包括井体、隔板、第一排水结构和第二排水结构,所述井体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井体内,所述隔板将所述井体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分别与所述进水口和排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排水结构包括:第一排水通道和水泵,所述第一排水通道的两端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水通道上;第二排水结构包括第二排水通道以及堰门,所述第二排水通道的两端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堰门可开合地设置在所述排水通道上以联通或分隔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所述泵站系统具有所述第一腔室内水位低于所述第二腔室水位的缓流状态、以及所述第一腔室内水位高于所述第二腔室水位泄流的状态;在所述缓流状态下,所述水泵开启、且所述堰门封盖在所述排水口上以驱动所述第一腔室内的介质向所述第二腔室一侧排出;在所述泄流状态下,所述堰门在第一腔室侧的介质压力的驱动下与所述第二排水通道的开口分隔设置。
可选的,上述的泵站系统,所述第一排水通道为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一端与所述水泵出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第二排水通道为设置在所述隔板上的连通口,所述连通口适于连通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
可选的,上述的泵站系统,所述堰门包括门体和导轨,所述门体通过滑块嵌设在所述导轨上,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所述门体设置在所述隔板处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一面上,且覆盖在所述连通口上,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内的井体内壁上,所述门体在介质压力的驱动下能够在所述导轨上沿所述导轨延伸方向滑动。
可选的,上述的泵站系统,还包括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所述第一检测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二检测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一检测件适于检测第一腔室内介质的水位,所述第二检测件适于检测第二腔室内介质的水位高度。
可选的,上述的泵站系统,所述水泵上设有第一开关件,所述第一开关件适于根据所述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测得的水位高度信息控制所述水泵启停。
可选的,上述的泵站系统,所述堰门上设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适于驱动所述门体贴合于所述隔板上。
可选的,上述的泵站系统,还包括第一过滤件,所述第一过滤件设置在所述进水口靠近所述第一腔室的一侧。
可选的,上述的泵站系统,所述井体还包括进口法兰和出口法兰,所述进口法兰和所述出口法兰分别设置在所述进水口和排水口上。
可选的,上述的泵站系统,所述堰门还包括位移传感器、至少两个滑轮、拉线和浮筒,所述位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井体的内壁上,且所述位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导轨的一侧,所述其中一个滑轮设置在所述位移传感器的一侧,所述另一个滑轮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拉线绕过两个所述滑轮与所述门体连接,所述浮筒设置在所述拉线上,所述门体适于通过所述浮筒的重力和河道水倒灌的介质压力下进行复位。
可选的,上述的泵站系统,所述驱动件为偏压件,所述偏压件具有驱动所述门体朝向所述隔板运动的偏压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泵站系统,包括井体、隔板、第一排水结构和第二排水结构,所述井体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井体内,所述隔板将所述井体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分别与所述进水口和排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排水结构包括:第一排水通道和水泵,所述第一排水通道的两端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水通道上;第二排水结构包括第二排水通道以及堰门,所述第二排水通道的两端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堰门可开合地设置在所述排水通道上以联通或分隔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所述泵站系统具有所述第一腔室内水位低于所述第二腔室水位的缓流状态、以及所述第一腔室内水位高于所述第二腔室水位泄流的状态;在所述缓流状态下,所述水泵开启、且所述堰门封盖在所述排水口上以驱动所述第一腔室内的介质向所述第二腔室一侧排出;在所述泄流状态下,所述堰门在第一腔室侧的介质压力的驱动下与所述第二排水通道的开口分隔设置。
此结构的泵站系统,通过设置隔板将井体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分别与进水口和排水口连接,通过在隔板上设置第二排水通道和堰门,在来水量较大的时候堰门开启,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直接连通,来水直接排出至河道以应对较大的来水量避免出现内涝。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泵站系统,堰门包括门体和导轨,所述门体通过滑块嵌设在所述导轨上,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所述门体设置在所述隔板处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一面上,且覆盖在所述连通口上,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内的井体内壁上,所述门体在介质压力的驱动下能够在所述导轨上沿所述导轨延伸方向滑动。所述堰门上设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适于驱动所述门体贴合于所述隔板上。
此结构的泵站系统,通过在堰门上设置导轨及驱动件,在来水量较大时门体自动开启,无需人工调整,来水量较小时门体自动关闭,避免河水水位较高产生倒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泵站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井体;11-进水口;12-排水口;13-第一腔室;14-第二腔室;
2-隔板;
31-第一排水通道;32-水泵;
41-门体;42-导轨;43-浮筒;
5-第一过滤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插管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泵站系统,包括井体1、隔板2、第一排水结构和第二排水结构,井体1设有进水口11和排水口12;隔板2设置在井体1内,隔板2将井体1分隔为第一腔室13和第二腔室14,第一腔室13和第二腔室14分别与进水口11和排水口12连通;第一排水结构包括:第一排水通道31和水泵32,第一排水通道31的两端连通第一腔室13和第二腔室14,水泵32设置在第一排水通道31上;第二排水结构包括第二排水通道以及堰门,第二排水通道的两端连通第一腔室13和第二腔室14,堰门可开合地设置在排水通道上以联通或分隔第一腔室13和第二腔室14。
泵站系统具有第一腔室13内水位低于第二腔室14水位的缓流状态、以及第一腔室13内水位高于第二腔室14水位泄流的状态;在缓流状态下,水泵32开启、且堰门封盖在排水口12上以驱动第一腔室13内的介质向第二腔室14一侧排出;在泄流状态下,堰门在第一腔室13侧的介质压力的驱动下与第二排水通道的开口分隔设置。
通过设置隔板将井体1分隔为井体1分隔为第一腔室13和第二腔室14,分别与进水口11和排水口12连接,通过在隔板2上设置第二排水通道和堰门,在来水量较大的时候堰门开启,第一腔室13与第二腔室14直接连通,来水直接排出至河道以应对较大的来水量避免出现内涝。
本实施例提供的泵站系统中,第一排水通道31为排水管,排水管一端与水泵32出口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腔室14连通;第二排水通道为设置在隔板2上的连通口,连通口适于连通第一腔室13与第二腔室14。第一排水通道31与第二排水通道均起到连通第一腔室13与第二腔室14的作用,区别点在于,第一排水通道31用于在来水量较小或正常时启动水泵32将第一腔室13内的水抽送至第二腔室,因此第一排水通道31与第一腔室13的连接处在第一腔室13的底部,以应对第一腔室13内水位较低的情况;第二排水通道用于在来水量较大时直接连通第一腔室13与第二腔室14,因此第二排水通道直接设置于隔板2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泵站系统中,堰门包括门体41和导轨42,门体41通过滑块嵌设在导轨42上,与导轨42滑动连接,门体41设置在隔板2处于第二腔室14的一面上,且覆盖在连通口上,导轨42设置在第二腔室14内的井体内壁上,门体41在介质压力的驱动下能够在导轨42上沿导轨42延伸方向滑动。滑块嵌设在导轨42内,门体41与滑块连接从而实现与导轨42的滑动,门体41通过在导轨42上滑动的方式远离或靠近隔板2以实现连通口的开启与闭合。
本实施例提供的泵站系统中,还包括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第一检测件设置在第一腔室13内,第二检测件设置在第二腔室14内,第一检测件适于检测第一腔室13内介质的水位,第二检测件适于检测第二腔室14内介质的水位高度。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用于反馈水位高度信息,从而控制泵站系统通过第一排水结构或第二排水结构排水。
本实施例提供的泵站系统中,水泵32上设有第一开关件,第一开关件适于根据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测得的水位高度信息控制水泵32启停。
本实施例提供的泵站系统中,堰门上设有驱动件,驱动件适于驱动门体41贴合于隔板2上。在堰门开启后第一腔室13内的积水排送至第二腔室14至河道后,第一腔室13内水位下降,堰门在驱动件作用下复位至闭合连通口,以实现第一腔室13与第二腔室14的再次分隔,避免河道水位突然上涨导致的河水倒灌。
本实施例提供的泵站系统中,还包括第一过滤件5,第一过滤件5设置在进水口11靠近第一腔室13的一侧。第一过滤件5适于截留污水中的漂浮物和悬浮物。通过设置在进水口11靠近第一腔室13一侧的第一过滤件5,当雨水或污水从进水口11进入到第一腔室13内时,雨水或污水经过第一过滤件5,第一过滤件5能够截留污水中的漂浮物和悬浮物,有利于防止污水中的漂浮物和悬浮物进入到第一腔室13内。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滤件5为进水格栅,进水格栅的色泽均匀一致、连接牢固以及维修方便。具体的,进水格栅设置在进水口11靠近第一腔室13的一侧,能够截留污水中的漂浮物和悬浮物,有利于防止污水中的漂浮物和悬浮物进入到第一腔室13内。
本实施例提供的泵站系统中,井体1还包括进口法兰和出口法兰,进口法兰和出口法兰分别设置在进水口11和排水口12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泵站系统中,堰门还包括位移传感器、至少两个滑轮、拉线和浮筒43,位移传感器设置在井体1的内壁上,且位移传感器设置在导轨42的一侧,其中一个滑轮设置在位移传感器的一侧,另一个滑轮设置在导轨42上,拉线绕过两个滑轮与门体41连接,浮筒43设置在拉线上,门体41适于通过浮筒的重力和河道水倒灌的介质压力下进行复位。
本实施例提供的泵站系统中,驱动件为偏压件,偏压件具有驱动门体41朝向隔板2运动的偏压力。作为驱动件的偏压件在堰门的门体41不再受到来自第一腔室13的水压力作用下时,驱动门体41朝向隔板2运动,以贴合在连通口上实现闭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泵站系统,其排水过程如下:
首先,来水管道内的来水通过进水口11进入到第一腔室13内;然后,在来水量正常或较少时,来水在水泵32的作用下将水从第一腔室13内抽入到第一排水通道31内,之后来水从第一排水通道31内排出到第二腔室14;在来水量大于水泵抽送能力时,来水堆积到超过第二排水通道即连通口的高度时,在来水的压力下冲开堰门,使门体41在导轨42的延伸方向上移动,来水随即通过连通口进入到第二腔室14内;最后,进入到第二腔室14内的来水直接从排水口12直接排放到河道内。至此,完成泵站系统的排水过程。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泵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井体(1),所述井体(1)设有进水口(11)和排水口(12);
隔板(2),所述隔板(2)设置在所述井体(1)内,所述隔板(2)将所述井体(1)分隔为第一腔室(13)和第二腔室(14),所述第一腔室(13)和第二腔室(14)分别与所述进水口(11)和排水口(12)连通;
第一排水结构和第一排水结构,所述第一排水结构包括:第一排水通道(31)和水泵(32),所述第一排水通道(31)的两端连通第一腔室(13)和第二腔室(14),所述水泵(32)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水通道(31)上;第一排水结构包括第二排水通道以及堰门,所述第二排水通道的两端连通第一腔室(13)和第二腔室(14),所述堰门可开合地设置在所述排水通道上以联通或分隔第一腔室(13)和第二腔室(14);
所述泵站系统具有所述第一腔室(13)内水位低于所述第二腔室(14)水位的缓流状态、以及所述第一腔室(13)内水位高于所述第二腔室(14)水位泄流的状态;在所述缓流状态下,所述水泵(32)开启、且所述堰门封盖在所述排水口(12)上以驱动所述第一腔室(13)内的介质向所述第二腔室(14)一侧排出;在所述泄流状态下,所述堰门在第一腔室(13)侧的介质压力的驱动下与所述第二排水通道的开口分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通道(31)为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一端与所述水泵(32)出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腔室(14)连通;
所述第二排水通道为设置在所述隔板(2)上的连通口,所述连通口适于连通所述第一腔室(13)与所述第二腔室(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站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堰门包括门体(41)和导轨(42),所述门体(41)通过滑块嵌设在所述导轨(42)上,与所述导轨(42)滑动连接,所述门体(41)设置在所述隔板(2)处于所述第二腔室(14)的一面上,且覆盖在所述连通口上,所述导轨(42)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14)内的井体内壁上,所述门体(41)在介质压力的驱动下能够在所述导轨(42)上沿所述导轨(42)延伸方向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所述第一检测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13)内,所述第二检测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14)内,所述第一检测件适于检测第一腔室(13)内介质的水位,所述第二检测件适于检测第二腔室(14)内介质的水位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32)上设有第一开关件,所述第一开关件适于根据所述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测得的水位高度信息控制所述水泵(32)启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泵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堰门上设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适于驱动所述门体(41)贴合于所述隔板(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泵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体(1)还包括进口法兰和出口法兰,所述进口法兰和所述出口法兰分别设置在所述进水口(11)和排水口(12)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泵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堰门还包括位移传感器、至少两个滑轮、拉线和浮筒(43),所述位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井体(1)的内壁上,且所述位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导轨(42)的一侧,其中一个所述滑轮设置在所述位移传感器的一侧,另一个所述滑轮设置在所述导轨(42)上,所述拉线绕过两个所述滑轮与所述门体(41)连接,所述浮筒设置在所述拉线上,所述门体(41)适于通过所述浮筒的重力和河道水倒灌的介质压力下进行复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泵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偏压件,所述偏压件具有驱动所述门体(41)朝向所述隔板(2)运动的偏压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泵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过滤件(5),所述第一过滤件(5)设置在所述进水口(11)靠近所述第一腔室(13)的一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120907.0U CN219240824U (zh) | 2022-11-23 | 2022-11-23 | 一种泵站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120907.0U CN219240824U (zh) | 2022-11-23 | 2022-11-23 | 一种泵站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240824U true CN219240824U (zh) | 2023-06-23 |
Family
ID=86804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120907.0U Active CN219240824U (zh) | 2022-11-23 | 2022-11-23 | 一种泵站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240824U (zh) |
-
2022
- 2022-11-23 CN CN202223120907.0U patent/CN21924082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636937U (zh) | 一种用于雨污分流的智能分流井 | |
CN203284881U (zh) | 智能一体化污水提升装置 | |
CN111549893A (zh) | 一种自动排水截流井 | |
CN213773198U (zh) | 地库坡地自挡水装置 | |
CN209556088U (zh) | 一种基于浮筒的截流初期雨水的雨水口 | |
CN219240824U (zh) | 一种泵站系统 | |
KR20110013678A (ko) | 우수토실의 우수유입 방지장치 | |
KR101241459B1 (ko) | 확장 저류조를 갖는 초기우수 보관 처리시스템 | |
CN108374471B (zh) | 一种排水泵站 | |
CN205421521U (zh) | 一种容积式雨水弃流装置 | |
CN213952418U (zh) | 一种井盖通风式真空井 | |
CN210767122U (zh) | 联排别墅地下雨水集中排放系统 | |
CN214402047U (zh) | 一种根据液位自动启闭的雨水弃流装置 | |
CN211200644U (zh) |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分流装置 | |
CN211922822U (zh) | 一种小区雨水收集系统 | |
CN209603264U (zh) | 具有截流功能的雨水口 | |
CN219240775U (zh) | 一种截流井 | |
CN114182804A (zh) | 多功能智能分流井 | |
CN220184214U (zh) | 一种雨污分流智慧截流井 | |
CN113073719A (zh) | 一种初期雨水自动分流装置 | |
CN221345845U (zh) | 一种城乡物流道路排水渠防堵结构 | |
CN220100120U (zh) | 一种内置拍门的限流截流井 | |
CN212376001U (zh) | 一种自动排水截流井 | |
CN212534390U (zh) | 一种地下建筑用应急排水结构 | |
CN219753415U (zh) | 一种防堵型市政工程雨水下水口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