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39581U - 一种具有局部炭火加热结构的正压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局部炭火加热结构的正压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39581U
CN219239581U CN202320027697.6U CN202320027697U CN219239581U CN 219239581 U CN219239581 U CN 219239581U CN 202320027697 U CN202320027697 U CN 202320027697U CN 219239581 U CN219239581 U CN 2192395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rnace body
fire
furnace
local
heat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2769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松润
张恩仲
吴永生
吴竑炜
梁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iy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ulting Service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iy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ulting Service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iy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ulting Service Center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iy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ulting Service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32002769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395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395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395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ke Industr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局部炭火加热结构的正压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下端侧壁连通设置有喷火管,所述炉体位于喷火管同侧竖直设置有填料管,所述填料管的下端口与炉体贯穿连通且位于喷火管周边,所述炉体的内部位于喷火管的端口下方设置有移动出渣炉排,所述炉体的内部位于喷火管的上方设置有水冷炉排;填料管至炉体内部投入碳颗粒,碳颗粒经由炉体内部高温环境转化成高温碳,高温碳用来消除裂解气中的水份使高湿裂解物体能够充分的燃烧,裂解气中的高含量水蒸汽穿过高温碳分解成H2和C0,使不易燃的水蒸汽转换成易燃的可燃气使裂解气喷火效果最佳,适用于高湿可燃物体的裂解气燃烧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局部炭火加热结构的正压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正压炉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局部炭火加热结构的正压炉。
背景技术
近年来,盛行将生物质资源气化并作为燃料等进行使用。例如,将生物质资源投入正压炉内点燃并通过其热量对生物质资源进行干馏,使有机物热分解而气化,生成含有H2、CH4、CO等的燃气。
如授权公告号为CN111748378A所公开的一种垃圾热裂解气化炉,虽然实现了节约热解时间,增加工作效率,但是并未解决目前正压炉在处理含水量高、温度低的垃圾时,这样的垃圾在气化时由于存在大量水蒸气,由此垃圾不会生成火,而是浓烟,从而导致热效率低下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局部炭火加热结构的正压炉。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局部炭火加热结构的正压炉,填料管至炉体内部投入碳颗粒,碳颗粒经由炉体内部高温环境转化成高温碳,高温碳用来消除裂解气中的水份使高湿裂解物体能够充分的燃烧,裂解气中的高含量水蒸汽穿过高温碳分解成H2和C0,使不易燃的水蒸汽转换成易燃的可燃气使裂解气喷火效果最佳,适用于高湿可燃物体的裂解气燃烧效果更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局部炭火加热结构的正压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下端侧壁连通设置有喷火管,所述炉体位于喷火管同侧竖直设置有填料管,所述填料管的下端口与炉体贯穿连通且位于喷火管周边,所述炉体的内部位于喷火管的端口下方设置有移动出渣炉排,所述炉体的内部位于喷火管的上方设置有水冷炉排。
优选的所述喷火管相对于炉体向上倾斜。
优选的所述填料管的顶部端口与中段均设置有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填料管的顶部端口连通设置有补碳仓,所述补碳仓的上下端口均具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炉体的顶部连通设置有加料仓,所述炉体的底部连通设置有出渣室。
优选的所述加料仓的上下端口均具有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填料管至炉体内部投入碳颗粒,碳颗粒经由炉体内部高温环境转化成高温碳,高温碳用来消除裂解气中的水份使高湿裂解物体能够充分的燃烧,裂解气中的高含量水蒸汽穿过高温碳分解成H2和C0,使不易燃的水蒸汽转换成易燃的可燃气使裂解气喷火效果最佳,适用于高湿可燃物体的裂解气燃烧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炉体正视图。
其中:1、炉体;2、水冷炉排;3、移动出渣炉排;4、出渣室;5、喷火管;6、填料管;7、控制阀;8、加料仓;9、补碳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局部炭火加热结构的正压炉,包括炉体1,炉体1的下端侧壁连通设置有喷火管5,炉体1位于喷火管5的同侧竖直设置有填料管6,填料管6的下端口与炉体1贯穿连通且位于喷火管5的周边,炉体1的内部位于喷火管5的端口下方设置有移动出渣炉排3,炉体1的内部位于喷火管5的上方设置有水冷炉排2。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填料管6的顶部端口与中段均设置有控制阀7。
填料管8至炉体1内部投入碳颗粒,碳颗粒经由喷火管5转化成高温碳,高温碳用来消除裂解气中的水份使高湿裂解物体能够充分的燃烧,裂解气中的高含量水蒸汽穿过高温碳分解成H2,C0,使不易燃的水蒸汽转换成易燃的可燃气使裂解气喷火效果最佳,适用于高湿可燃物体的裂解气燃烧效果更好。
实施例2
请参照图2所示,结合实施1的技术特征,不同于实施例1的是:喷火管5相对于炉体1向上倾斜,填料管6的顶部端口连通设置有补碳仓9,补碳仓9的上下端口均具有阀门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炉体1的顶部连通设置有加料仓8,炉体1的底部连通设置有出渣室4,加料仓8的上下端口均具有阀门。
补碳仓9用于为炉体1内部补充碳颗粒,方便助燃喷火口里面的烟气,可以提高喷火口温度,有效地过滤并消减烟气以及湿垃圾焚烧会产生的水蒸气,此外,加料仓8和补碳仓9均具有双阀门,同时双阀门交替工作,可以有效的防止炉内烟气因高压正压而泄露。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具有局部炭火加热结构的正压炉,包括炉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下端侧壁连通设置有喷火管(5),所述炉体(1)位于喷火管(5)同侧竖直设置有填料管(6),所述填料管(6)的顶部端口连通设置有补碳仓(9),所述补碳仓(9)的上下端口均具有阀门,所述填料管(6)的下端口与炉体(1)贯穿连通且位于喷火管(5)周边,所述炉体(1)的内部位于喷火管(5)的端口下方设置有移动出渣炉排(3),所述炉体(1)的内部位于喷火管(5)的上方设置有水冷炉排(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局部炭火加热结构的正压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火管(5)相对于炉体(1)向上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局部炭火加热结构的正压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管(6)的顶部端口与中段均设置有控制阀(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局部炭火加热结构的正压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顶部连通设置有加料仓(8),所述炉体(1)的底部连通设置有出渣室(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局部炭火加热结构的正压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仓(8)的上下端口均具有阀门。
CN202320027697.6U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具有局部炭火加热结构的正压炉 Active CN2192395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27697.6U CN219239581U (zh)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具有局部炭火加热结构的正压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27697.6U CN219239581U (zh)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具有局部炭火加热结构的正压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39581U true CN219239581U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41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27697.6U Active CN219239581U (zh)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具有局部炭火加热结构的正压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395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33439B (zh) 垃圾二级高温气化焚烧系统
CN105674284A (zh) 一种立式热解气化炉
CN109681884B (zh) 一种燃烧布朗气的固体有机废弃物热解炉
CN1834535A (zh) 一种无烟尘的燃煤锅炉及其燃气合成设备
CN105402709A (zh) 一体化多功能无烟囱低碳燃气锅炉
CN201144222Y (zh) 一种生物质压块固定床式压力气化炉
CN204786347U (zh) 生物质气化分相燃烧炉
CN104949132A (zh) 一种热解气化炉
CN201191013Y (zh) 以生物质压块为燃料的炊事采暖两用炉具
CN219239581U (zh) 一种具有局部炭火加热结构的正压炉
CN106196013A (zh) 采用还原法脱硝的多种燃料高温气化锅炉
CN106322362B (zh) 一种生物质燃烧机和生物质燃料的燃烧方法
CN201462925U (zh) 高效环保节能炉
CN205119075U (zh) 一种垃圾热解气化焚烧处理装置
CN201425295Y (zh) 带有助燃装置的煤气化燃烧环保蒸汽锅炉
CN113310055B (zh) 生活垃圾蓄热裂解气化系统
CN214694020U (zh) 一种气化炉内气化安全稳定导气装置
CN203582818U (zh) 双层燃烧混合式煤气发生炉
CN105066184B (zh) 生物质颗粒气化炉
CN202989069U (zh) 一种生物质气化炉竖立式进风装置
CN112920845A (zh) 一种新型环保气化炉
CN102141254A (zh) 固体燃料气化燃烧设备及锅炉
CN201697112U (zh) 燃烧生物质燃气的锅炉
CN201512508U (zh) 一种高效水煤气发生炉
CN201704284U (zh) 新型无焦油排放秸秆气化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