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35984U - 一种注塑加工的t1型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塑加工的t1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35984U
CN219235984U CN202221561085.7U CN202221561085U CN219235984U CN 219235984 U CN219235984 U CN 219235984U CN 202221561085 U CN202221561085 U CN 202221561085U CN 219235984 U CN219235984 U CN 2192359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ixed mounting
injection molding
mould
work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6108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茂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Putian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Putian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Putian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Putian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6108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359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359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359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加工的T1型模具,属于注塑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左模具、右模具、注塑机、液压伸缩杆、导向杆、导向槽,工作台一侧滑动安装有左模具,工作台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右模具,工作台外壁靠近右模具一侧固定安装有注塑机。本实用新型通过半导体制冷片通过铜片传递使水箱内部自来水循环制冷,使制冷效率更加迅速,通过硅胶导热垫与导热板接触使两个模具同时进行制冷冷却,进而增加了模具内部注塑产品凝固的效率,使该种装置生产速度更快,通过齿轮泵、导向轮等结构对导向柱进行润滑油涂抹,进而减少了导向柱在导向时磨损的程度,增加了导向柱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注塑模具的使用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注塑加工的T1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注塑加工的T1型模具。
背景技术
T1注塑模具是指第一次进行试模,T1要求产品结构完整、无错漏做,能够正常脱模,模具无明显缺陷。
其中,经检索发现,有一篇专利号为CN202023139308.4 一种热流道注塑模具随形冷却水路结构,该种热流道注塑模具随形冷却水路结构,具有通过设置冷却腔、潜水泵、抽水管、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冷却水箱、加水管、密封盖、过滤机构、制冷器、回流管、导向槽和导向柱相互配合,达到了对注塑产品冷却效果好的优点,使注塑模具在长期使用时,能够有效的对冷却水路进行过滤和循环冷却,同时也能够对产品进行持续冷却,提高了冷却水路结构的冷却效果,能够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的优点。
该种热流道注塑模具随形冷却水路结构在对模具进行循环水冷时,只能够对底部的模具进行制冷加速模具内部注塑产品凝固效率,无法对两个模具同时进行循环水冷制冷吗,进而该种热流道注塑模具随形冷却水路结构在制冷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且该种热流道注塑模具随形冷却水路结构在导向时导向柱没有一个润滑的机构,导向柱长期的使用中容易造成磨损,增加了该种注塑模具的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注塑加工的T1型模具。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注塑加工的T1型模具,包括工作台、左模具、右模具、注塑机、液压伸缩杆、导向杆、导向槽,所述工作台一侧滑动安装有左模具,所述工作台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右模具,所述工作台外壁靠近右模具一侧固定安装有注塑机,所述工作台外壁靠近左模具一侧固定安装有液压伸缩杆,所述左模具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右模具底部两侧均开口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工作台一侧设置有对模具进行循环水冷降温使模具能够快速脱模的水冷机构,对模具导线机构进行涂抹润滑油的润滑机构。
其中,所述水冷机构包括:导热板、硅胶导热垫、水冷循环箱、储水腔、散热腔、铜板、半导体制冷片、进气扇、排气扇、水泵、冷水管;
所述左模具和右模具内部均贯穿固定安装有导热板,所述工作台内壁靠近左模具和右模具上方位置贯穿固定安装有硅胶导热垫,所述硅胶导热垫与导热板接触贴合设置,所述工作台顶部外壁固定安装有水冷循环箱,所述水冷循环箱内部开口设置有储水腔,所述水冷循环箱内部靠近储水腔下方位置开口设置有散热腔,所述散热腔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气扇,所述进气扇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排气扇,所述储水腔内壁底侧贯穿密封固定安装有铜板,所述水冷循环箱内腔靠近铜板下方位置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制冷端与铜板贴合设置,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发热端延伸至散热腔内部,所述工作台顶部外壁靠近水冷循环箱一侧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一侧固定安装有冷水管,所述水泵与储水腔管道连接,所述冷水管为“S”设置型贯穿硅胶导热垫后与储水腔顶部管道连接,以此形成水循环。
其中,所述润滑机构包括:导向轮、润滑腔、润滑油存储腔、齿轮泵;
所述导向槽上下两侧均转达安装有导向轮,上侧所述导向轮内部开口设置有润滑腔,所述工作台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润滑油存储腔,所述工作台内腔靠近润滑油存储腔上位置固定安装有齿轮泵,所述润滑腔与齿轮泵通过旋转接头管道连接。
其中,所述液压伸缩杆一侧与左模具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注塑机与外部进液管管道连接,所述注塑机与右模具管道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半导体制冷片通过铜片传递使水箱内部自来水循环制冷,使制冷效率更加迅速,通过硅胶导热垫与导热板接触使两个模具同时进行制冷冷却,进而增加了模具内部注塑产品凝固的效率,使该种装置生产速度更快。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齿轮泵、导向轮等结构对导向柱进行润滑油涂抹,进而减少了导向柱在导向时磨损的程度,增加了导向柱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注塑模具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正面结构示意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图2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简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向轮内部结构示意简图。
图中标记:1、工作台;101、左模具;102、右模具;103、注塑机;104、液压伸缩杆;2、导热板;201、硅胶导热垫;3、水冷循环箱;301、储水腔;302、散热腔;4、铜板;401、半导体制冷片;5、进气扇;501、排气扇;6、水泵;601、冷水管;7、导向杆;701、导向槽;8、导向轮;801、润滑腔;9、润滑油存储腔;901、齿轮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
参照图1-5,一种注塑加工的T1型模具,包括工作台1、左模具101、右模具102、注塑机103、液压伸缩杆104、导向杆7、导向槽701,工作台1一侧滑动安装有左模具101,工作台1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右模具102,工作台1外壁靠近右模具102一侧固定安装有注塑机103,工作台1外壁靠近左模具101一侧固定安装有液压伸缩杆104,左模具101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导向杆7,右模具102底部两侧均开口设置有导向槽701,工作台1一侧设置有对模具进行循环水冷降温使模具能够快速脱模的水冷机构,对模具导线机构进行涂抹润滑油的润滑机构。
参照图1、2、3,本实施例中,水冷机构包括:导热板2、硅胶导热垫201、水冷循环箱3、储水腔301、散热腔302、铜板4、半导体制冷片401、进气扇5、排气扇501、水泵6、冷水管601;
左模具101和右模具102内部均贯穿固定安装有导热板2,工作台1内壁靠近左模具101和右模具102上方位置贯穿固定安装有硅胶导热垫201,工作台1顶部外壁固定安装有水冷循环箱3,水冷循环箱3内部开口设置有储水腔301,水冷循环箱3内部靠近储水腔301下方位置开口设置有散热腔302,散热腔302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气扇5,进气扇5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排气扇501,储水腔301内壁底侧贯穿密封固定安装有铜板4,水冷循环箱3内腔靠近铜板4下方位置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401,工作台1顶部外壁靠近水冷循环箱3一侧固定安装有水泵6,水泵6一侧固定安装有冷水管601,硅胶导热垫201与导热板2接触贴合设置,半导体制冷片401制冷端与铜板4贴合设置,半导体制冷片401发热端延伸至散热腔302内部,水泵6与储水腔301管道连接,冷水管601为“S”设置型贯穿硅胶导热垫201后与储水腔301顶部管道连接,以此形成水循环,当导向杆7完全进入导向槽701中后,左模具101与右模具102合并在一起,此时工作人员启动注塑机103将塑料液体通过管道注入两个模具中间,接着工作人员启动水冷循环箱3内部的半导体制冷片401,半导体制冷片401制冷端将低温传递至铜板4,铜板4与储水腔301内部水源进行换热,进而对储水腔301内部自来水进行制冷,半导体制冷片401放热端延伸进入散热腔302中,工作人员启动进气扇5与排气扇501在循环空气的过程中将半导体制冷片401散发的热量排出,同时工作人员启动水泵6,水泵6将制冷的自来水抽入冷水管601中,冷水管601贯穿硅胶导热垫201循环制冷时,硅胶导热垫201与两个模具的导热板2进行换热,进而促使两个模具中间的注塑产品能够更加快速的冷却凝固成型。
参照图1、4、5,本实施例中,润滑机构包括:导向轮8、润滑腔801、润滑油存储腔9、齿轮泵901;
导向槽701上下两侧均转达安装有导向轮8,上侧导向轮8内部开口设置有润滑腔801,工作台1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润滑油存储腔9,工作台1内腔靠近润滑油存储腔9上位置固定安装有齿轮泵901,润滑腔801与齿轮泵901通过旋转接头管道连接,液压伸缩杆104一侧与左模具101固定连接,注塑机103与外部进液管管道连接,注塑机103与右模具102管道连接,工作人员启动液压伸缩杆104压动左模具101自左向右滑动,左模具101一侧的导向杆7延伸进入右模具102底部的导向槽701中,导向槽701开口处上下两侧的导向轮8可以起一个导向的作用,使导向杆7能够更加顺畅的进入导向槽701中,同时工作人员启动齿轮泵901将润滑油存储腔9中的润滑油通过旋转接头抽入上侧导向轮8的润滑腔801中,在上侧润滑腔801对导向杆7进行导向的过程中通过润滑腔801外壁的小孔将润滑油流至导向杆7外壁对导向杆7进行润滑。
本实施例中,注塑机103、半导体制冷片401、进气扇5、排气扇501、水泵6、齿轮泵901均通过工作台1外壁开关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液压伸缩杆104与外部液压站连接。
工作原理:首先工作人员启动液压伸缩杆104压动左模具101自左向右滑动,左模具101一侧的导向杆7延伸进入右模具102底部的导向槽701中,导向槽701开口处上下两侧的导向轮8可以起一个导向的作用,使导向杆7能够更加顺畅的进入导向槽701中,同时工作人员启动齿轮泵901将润滑油存储腔9中的润滑油通过旋转接头抽入上侧导向轮8的润滑腔801中,在上侧润滑腔801对导向杆7进行导向的过程中通过润滑腔801外壁的小孔将润滑油流至导向杆7外壁对导向杆7进行润滑,左模具101与右模具102合并在一起,此时工作人员启动注塑机103将塑料液体通过管道注入两个模具中间,接着工作人员启动水冷循环箱3内部的半导体制冷片401,半导体制冷片401制冷端将低温传递至铜板4,铜板4与储水腔301内部水源进行换热,进而对储水腔301内部自来水进行制冷,半导体制冷片401放热端延伸进入散热腔302中,工作人员启动进气扇5与排气扇501在循环空气的过程中将半导体制冷片401散发的热量排出,同时工作人员启动水泵6,水泵6将制冷的自来水抽入冷水管601中,冷水管601贯穿硅胶导热垫201循环制冷时,硅胶导热垫201与两个模具的导热板2进行换热,进而促使两个模具中间的注塑产品能够更加快速的冷却凝固成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注塑加工的T1型模具,包括工作台(1)、左模具(101)、右模具(102)、注塑机(103)、液压伸缩杆(104)、导向杆(7)、导向槽(701),所述工作台(1)一侧滑动安装有左模具(101),所述工作台(1)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右模具(102),所述工作台(1)外壁靠近右模具(102)一侧固定安装有注塑机(103),所述工作台(1)外壁靠近左模具(101)一侧固定安装有液压伸缩杆(104),所述左模具(101)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导向杆(7),所述右模具(102)底部两侧均开口设置有导向槽(70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一侧设置有对模具进行循环水冷降温使模具能够快速脱模的水冷机构,对模具导线机构进行涂抹润滑油的润滑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加工的T1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机构包括:导热板(2)、硅胶导热垫(201)、水冷循环箱(3)、储水腔(301)、散热腔(302)、铜板(4)、半导体制冷片(401)、进气扇(5)、排气扇(501)、水泵(6)、冷水管(601);
所述左模具(101)和右模具(102)内部均贯穿固定安装有导热板(2),所述工作台(1)内壁靠近左模具(101)和右模具(102)上方位置贯穿固定安装有硅胶导热垫(201),所述工作台(1)顶部外壁固定安装有水冷循环箱(3),所述水冷循环箱(3)内部开口设置有储水腔(301),所述水冷循环箱(3)内部靠近储水腔(301)下方位置开口设置有散热腔(302),所述散热腔(302)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气扇(5),所述进气扇(5)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排气扇(501),所述储水腔(301)内壁底侧贯穿密封固定安装有铜板(4),所述水冷循环箱(3)内腔靠近铜板(4)下方位置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401),所述工作台(1)顶部外壁靠近水冷循环箱(3)一侧固定安装有水泵(6),所述水泵(6)一侧固定安装有冷水管(60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加工的T1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机构包括:导向轮(8)、润滑腔(801)、润滑油存储腔(9)、齿轮泵(901);
所述导向槽(701)上下两侧均转达安装有导向轮(8),上侧所述导向轮(8)内部开口设置有润滑腔(801),所述工作台(1)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润滑油存储腔(9),所述工作台(1)内腔靠近润滑油存储腔(9)上位置固定安装有齿轮泵(90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加工的T1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导热垫(201)与导热板(2)接触贴合设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加工的T1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401)制冷端与铜板(4)贴合设置,所述半导体制冷片(401)发热端延伸至散热腔(302)内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加工的T1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6)与储水腔(301)管道连接,所述冷水管(601)为“S”设置型贯穿硅胶导热垫(201)后与储水腔(301)顶部管道连接,以此形成水循环。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注塑加工的T1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腔(801)与齿轮泵(901)通过旋转接头管道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加工的T1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伸缩杆(104)一侧与左模具(101)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加工的T1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机(103)与外部进液管管道连接,所述注塑机(103)与右模具(102)管道连接。
CN202221561085.7U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注塑加工的t1型模具 Active CN2192359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61085.7U CN219235984U (zh)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注塑加工的t1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61085.7U CN219235984U (zh)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注塑加工的t1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35984U true CN219235984U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41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61085.7U Active CN219235984U (zh)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注塑加工的t1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359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11253U (zh) 一种快速模具降温冷却设备
CN113134594B (zh) 一种隔层传导循环水冷式压铸模具
CN219235984U (zh) 一种注塑加工的t1型模具
CN217968029U (zh) 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注塑机
CN215589821U (zh) 一种机械制造用便于对溢料收集回收的模具
CN214188328U (zh) 一种速冷速热油式模温机
CN212097300U (zh) 一种内置冷却器的模具
CN219605509U (zh) 一种天然气压缩机组的冷却装置
CN218366336U (zh) 一种能够快速冷却的注塑模具
CN217454825U (zh) 一种注塑模具散热设备
CN212175247U (zh) 一种可调节厚度高弹棉冷却水管
CN110757690B (zh) 一种可调整尺寸轨道车辆玻璃钢车头罩放样模具
CN214726277U (zh) 一种方向机壳体注塑模具
CN216068556U (zh) 一种可快速制冷压铸模温机
CN219153655U (zh) 一种可快速冷却的注塑模具
CN217395628U (zh) 一种注塑产品快速成型模具
CN219256398U (zh) 一种注塑用热流道控制器
CN219338257U (zh) 一种塑制沐浴器成型冷却设备
CN218928537U (zh) 一种注塑模具用快速冷却结构
CN213382493U (zh) 一种应用模具加工的冷却系统
CN215703278U (zh) 一种塑胶模具的冷却流道
CN213647146U (zh) 一种新型主轴油冷机结构
CN213035235U (zh) 一种注塑模具加工冷却装置
CN212796033U (zh) 一种金属模具用降温装置
CN213055628U (zh) 一种移动式风冷油式模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