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31938U - 一种具有热能回收再利用功能的污泥干化及臭气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热能回收再利用功能的污泥干化及臭气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31938U
CN219231938U CN202223328108.2U CN202223328108U CN219231938U CN 219231938 U CN219231938 U CN 219231938U CN 202223328108 U CN202223328108 U CN 202223328108U CN 219231938 U CN219231938 U CN 2192319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nergy
sludge
superconducting liquid
temperature
od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2810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浩然
俞益辉
房金松
丁玲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Taihu Sino French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Taihu Sino French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Taihu Sino French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Taihu Sino French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2810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319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319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319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热能回收再利用功能的污泥干化及臭气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湿污泥输送设备、热能利用装置、干化设备、热能回收装置、水喷淋塔、次氯酸钠喷淋塔、氢氧化钠喷淋塔和烟囱;热能利用装置的超导液出口与热能回收装置的超导液进口连接,热能回收装置的超导液出口与热能利用装置的超导液进口连接,低温超导液管路与高温超导液管路内加注有超导液,热能利用装置与热能回收装置之间存在便于超导液循环的高度差。本实用新型在降低臭气温度的同时将臭气的热量进行回收用于污泥干化前的预热,既节约了蒸汽用量,降低了成本,又大幅降低水喷淋塔管道堵塞的概率,提高化学洗涤塔的处理效率,减少药剂用量,降低化学洗涤塔的负荷。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热能回收再利用功能的污泥干化及臭气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泥干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热能回收再利用功能的污泥干化及臭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某些城市市政污水厂所产生的一般生物污泥,全部都会经过干化后再与煤掺烧发电,从而实现资源再利用。其中,污泥干化是由专门的污泥处理厂完成,采用国际先进的“二段式”污泥干化工艺,以发电厂余热蒸汽为热源,对污泥进行加热干化。在此过程中,污泥中的水分和污染物挥发至空气中形成恶臭气体,因此必须对该部分臭气收集处理,只有处理达标后方能进行排放。
现有的臭气处理工艺为:污泥加热干化时产生的高温臭气先进行水洗,然后经包括氧化洗涤(药剂分别为次氯酸钠)和碱洗(药剂分别为氢氧化钠)在内的二级化学洗涤,最后实现达标排放。由于臭气温度高,可达到70℃,且湿度为100%,所以在臭气处理过程中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1)由于自来水硬度高,遇到高温臭气会出现水垢,因此水洗用的水喷淋塔会结垢严重,管道堵塞;
(2)由于臭气温度太高,经过水喷淋塔的水洗后仍有60℃左右,因此进入后端化学洗涤塔,降低了化学洗涤塔的处理效率,增加了药剂用量;
(3)由于臭气湿度高,含氨量很大,因此增加了后端化学洗涤塔的负荷;
(4)由于烟囱出口废气温度高,约为50℃左右,因此在某种角度上也造成了能源浪费。
基于上述问题,目前需要研制一套针对污泥干化行业,能从高温臭气中回收热能并再利用的污泥干化及臭气处理系统,既能解决上述问题,又能节约发电厂余热蒸汽,一举两得。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热能回收再利用功能的污泥干化及臭气处理系统,在臭气处理前降低臭气温度的同时将臭气中的热能进行回收并用于湿污泥的预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热能回收再利用功能的污泥干化及臭气处理系统,包括热能利用装置和热能回收装置,所述热能利用装置的污泥进口通过输泥管与湿污泥输送设备连接,所述热能利用装置的污泥出口通过输泥管与干化设备的污泥进口连接,所述干化设备的污泥出口通过输泥管与干污泥外运设备连接,所述干化设备的臭气出口通过臭气输气泵经输气管与所述热能回收装置的臭气进口连接,所述热能回收装置的臭气出口通过对应的输气管与水喷淋塔连接,所述水喷淋塔通过对应的输气管依次与次氯酸钠喷淋塔、氢氧化钠喷淋塔和烟囱连接,所述热能利用装置的超导液出口通过低温超导液管路与所述热能回收装置的超导液进口连接, 所述热能回收装置的超导液出口通过高温超导液管路与所述热能利用装置的超导液进口连接,所述低温超导液管路与所述高温超导液管路内加注有可在所述热能回收装置与所述热能利用装置之间循环流动的超导液,所述热能利用装置的位置高度高于所述热能回收装置的位置高度,以形成便于超导液循环的高度差。
进一步的,所述热能回收装置包括一个热能回收箱体,所述热能回收箱体的内部作为高温臭气吸热腔,所述热能回收箱体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高温臭气吸热腔相连的臭气进气口和臭气出气口,所述高温臭气吸热腔内通过对应的支架设置有若干组高温臭气吸热超导液管路,每组所述高温臭气吸热超导液管路的超导液出口和超导液进口分别从所述高温臭气吸热腔内向外穿出于所述热能回收箱体的箱壁后,分别与所述高温超导液管路和所述低温超导液管路的一端端口连接,所述热能回收箱体的下部侧壁上设置有冷凝水排放口。
进一步的,每组所述高温臭气吸热超导液管路均由高温超导液流出上横管、低温超导液流入下横管、第一超导液换热竖管和金属翅片组成,其中,所述高温超导液流出上横管水平设置在所述高温臭气吸热腔的上部,所述低温超导液流入下横管水平设置在所述高温臭气吸热腔的下部,所述高温超导液流出上横管的一端和所述低温超导液流入下横管的一端分别作为所述高温臭气吸热超导液管路的超导液出口和超导液进口从所述高温臭气吸热腔内向外穿出于所述热能回收箱体的箱壁,所述高温超导液流出上横管与所述低温超导液流入下横管之间竖直地连接有若干根所述第一超导液换热竖管,每根所述第一超导液换热竖管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若干片所述金属翅片。
进一步的,所述高温臭气吸热超导液管路通过对应的支架设置在所述热能回收箱体内的左、右箱壁上,或通过对应的支架设置在所述热能回收箱体内的前、后箱壁上,或通过对应的支架在所述高温臭气吸热腔内由所述臭气进气口至所述臭气出气口方向均匀排列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热能利用装置包括一个热能利用箱体,所述热能利用箱体内部的上方作为湿污泥进料腔,所述热能利用箱体内部的下方作为湿污泥预热腔,所述热能利用箱体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湿污泥进料腔连通的污泥进口,所述热能利用箱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湿污泥预热腔连通的污泥出口,所述湿污泥预热腔内通过对应的支架设置有若干组低温湿污泥加热超导液管路,所述低温湿污泥加热超导液管路之间留有便于污泥下落的污泥落料通道,所述低温湿污泥加热超导液管路的超导液出口和超导液进口分别从所述湿污泥预热腔内向外穿出于所述热能利用箱体的箱壁后,分别与所述低温超导液管路和所述高温超导液管路的一端端口连接。
进一步的,每组所述低温湿污泥加热超导液管路均由高温超导液流入上横管、低温超导液流出下横管和第二超导液换热竖管组成,其中,所述高温超导液流入上横管水平设置在所述湿污泥预热腔的上部,所述低温超导液流出下横管水平设置在所述湿污泥预热腔的下部,所述高温超导液流入上横管的一端和所述低温超导液流出下横管的一端分别作为所述低温湿污泥加热超导液管路的超导液进口和超导液出口从所述湿污泥预热腔内向外穿出于所述热能利用箱体的箱壁,所述高温超导液流入上横管与所述低温超导液流出下横管之间竖直地连接有若干根所述第二超导液换热竖管。
进一步的,所述低温湿污泥加热超导液管路通过对应的支架设置在所述湿污泥预热腔内的左、右箱壁上,或通过对应的支架设置在所述湿污泥预热腔内的前、后箱壁上,所述湿污泥预热腔内竖直方向的中部作为所述污泥落料通道,且所述污泥落料通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防止湿污泥粘附在所述低温湿污泥加热超导液管路表面的金属隔网。
进一步的,所述污泥出口的下方连接有污泥滑架。
进一步的,所述污泥出口的一侧设置有污泥传输泵。
进一步的,所述污泥滑架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加预热后的污泥输送至所述干化设备的污泥传输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在臭气处理前降低了臭气的温度,从而在臭气水洗时不会在水喷淋塔内形成较为严重的水垢,因此大幅降低了水喷淋塔及其管道在短时间内的堵塞概率,可以减少维护频次。
2、本实用新型在臭气处理前降低了臭气的温度和湿度,从而减少了随臭气进入化学洗涤塔的污染物,不仅可以提高化学洗涤塔的处理效率,减少药剂用量,而且降低了化学洗涤塔的负荷,延长了化学洗涤塔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能在降低高温臭气温度的同时将高温臭气的热量进行回收,用于污泥干化前的预热,从而可以节约污泥干化时的蒸汽用量,节约了成本。
4、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超导液进行热能的回收和利用,超导液相较于水传热更快,而且超导液具有低温时是液态,高温时是气态的特点,因此通过热能利用装置与热能回收装置之间的高度差,可以令超导液依靠自身势能进行循环传输,无需外加动力,节约能源。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系统架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热能利用装置与热能回收装置的连接关系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热能利用装置与热能回收装置的连接关系背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热能回收装置的外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热能回收装置在前后方向的中部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热能回收装置在左右方向的中部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热能利用装置的外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热能利用装置的底部结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热能利用装置在前后方向的中部剖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热能利用装置在左右方向的中部剖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热能利用装置撤去一块右侧板后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此处所作说明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参见图1-11所示,一种具有热能回收再利用功能的污泥干化及臭气处理系统,主要包括湿污泥输送设备3、热能利用装置1、干化设备4、热能回收装置2、水喷淋塔7、次氯酸钠喷淋塔8、氢氧化钠喷淋塔9和烟囱10。
所述湿污泥输送设备3通过输泥管与所述热能利用装置1的污泥进口连接,所述热能利用装置1的污泥出口通过输泥管与所述干化设备4的污泥进口连接,所述干化设备4的污泥出口通过输泥管与干污泥外运设备5连接,所述干化设备4的臭气出口通过臭气输气泵6经输气管与所述热能回收装置2的臭气进口连接,所述臭气输气泵6的送风量为2000m³/h,所述热能回收装置2的臭气出口通过对应的输气管与所述水喷淋塔7连接,所述水喷淋塔7通过对应的输气管依次与所述次氯酸钠喷淋塔8、所述氢氧化钠喷淋塔9和所述烟囱10连接,所述热能利用装置1的位置高度高于所述热能回收装置2的位置高度,所述热能利用装置1的超导液出口通过低温超导液管路11与所述热能回收装置2的超导液进口连接,所述热能回收装置2的超导液出口通过高温超导液管路12与所述热能利用装置1的超导液进口连接, 所述低温超导液管路11与所述高温超导液管路12内加注有可在所述热能回收装置2与所述热能利用装置1之间循环流动的超导液,超导液不仅相较于水传热更快,而且超导液低温时是液态,高温时是气态,因此所述热能利用装置1与所述热能回收装置2之间设计有高度差,则超导液就可以依靠自身势能进行循环传输,无需外加动力,节约能源。
本实施例中,所述热能回收装置2包括一个热能回收箱体201,所述热能回收箱体201的内部作为高温臭气吸热腔,所述热能回收箱体201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高温臭气吸热腔相连的臭气进气口202和臭气出气口203,所述高温臭气吸热腔内通过对应的支架设置有若干组高温臭气吸热超导液管路。每组所述高温臭气吸热超导液管路均由高温超导液流出上横管205、低温超导液流入下横管206、第一超导液换热竖管207和金属翅片208组成,其中,所述高温超导液流出上横管205水平设置在所述高温臭气吸热腔的上部,所述低温超导液流入下横管206水平设置在所述高温臭气吸热腔的下部,所述高温超导液流出上横管205与所述低温超导液流入下横管206之间竖直地连接有若干根所述第一超导液换热竖管207,每根所述第一超导液换热竖管207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若干片所述金属翅片,用于增大换热面积,所述高温超导液流出上横管205的一端和所述低温超导液流入下横管206的一端分别作为所述高温臭气吸热超导液管路的超导液出口和超导液进口从所述高温臭气吸热腔内向外穿出于所述热能回收箱体201的箱壁后,分别与所述高温超导液管路12和所述低温超导液管路11的一端端口连接,所述热能回收箱体201的下部侧壁上设置有冷凝水排放口204,正常工况下,所述热能回收装置2可以将高温臭气中的废水冷凝出来,水量为250kg/h,冷凝水中的污染物主要为氨氮100mg/L和COD1000mg/L。
作为所述热能回收装置2的优选实施例,所述高温臭气吸热超导液管路通过对应的支架设置在所述热能回收箱体201内的左、右箱壁上,从而使得高温臭气在所述热能回收箱体201内流动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进行散热。
同样的,所述高温臭气吸热超导液管路通过对应的支架设置在所述热能回收箱体201内的前、后箱壁上,或通过对应的支架在所述高温臭气吸热腔内由所述臭气进气口202至所述臭气出气口203方向均匀排列设置,也可以起到相同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热能利用装置1包括一个热能利用箱体101,所述热能利用箱体101内部的上方作为湿污泥进料腔,所述热能利用箱体101内部的下方作为湿污泥预热腔,所述热能利用箱体101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湿污泥进料腔连通的污泥进口102,所述热能利用箱体101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湿污泥预热腔连通的污泥出口103,所述污泥出口103的下方连接有污泥滑架13,所述污泥出口103的一侧设置有污泥传输泵14,所述污泥滑架13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加预热后的污泥输送至所述干化设备4的污泥传输带15,所述污泥传输带15也可以选择污泥螺杆输送机,所述湿污泥预热腔内通过对应的支架设置有若干组低温湿污泥加热超导液管路,相对设置地两组所述低温湿污泥加热超导液管路之间留有便于污泥下落的污泥落料通道,所述污泥落料通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金属隔网107,以防止湿污泥粘附在所述低温湿污泥加热超导液管路的表面。每组所述低温湿污泥加热超导液管路均由高温超导液流入上横管104、低温超导液流出下横管105和第二超导液换热竖管106组成,其中,所述高温超导液流入上横管104水平设置在所述湿污泥预热腔的上部,所述低温超导液流出下横管105水平设置在所述湿污泥预热腔的下部,所述高温超导液流入上横管104与所述低温超导液流出下横管105之间竖直地连接有若干根所述第二超导液换热竖管106,所述高温超导液流入上横管104的一端和所述低温超导液流出下横管105的一端分别作为所述低温湿污泥加热超导液管路的超导液进口和超导液出口从所述湿污泥预热腔内向外穿出于所述热能利用箱体101的箱壁后,分别与所述低温超导液管路11和所述高温超导液管路12的一端端口连接。
作为所述热能回收装置2的优选实施例,所述低温湿污泥加热超导液管路通过对应的支架设置在所述湿污泥预热腔内的左、右箱壁上,所述湿污泥预热腔内竖直方向的中部作为所述污泥落料通道,从而使得低温湿污泥在下落过程中可以得到预热。
同样的,所述低温湿污泥加热超导液管路通过对应的支架设置在所述湿污泥预热腔内的前、后箱壁上,所述湿污泥预热腔内竖直方向的中部作为所述污泥落料通道,也可以起到相同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本实用新型中的热能利用装置1及热能回收装置2的组合本质上是一套换热器,其超导液采用超导液,相较于水,超导液传热更快。热能回收装置2负责通过其内部的低温超导液来吸收高温臭气的热量,并将形成的高温超导液传输至热能利用装置1,热能利用装置1负责通过其内部的高温超导液对湿污泥进行预热,并将形成的低温超导液再次传输回热能回收装置2用于高温臭气的热能吸收,从而实现高温臭气中热能的回收再利用。
首先,干化设备4利用发电厂余热蒸汽为热源对湿污泥进行干化,干化污泥时所产生高温臭气通过臭气输气泵6经输气管输送至热能回收装置2的高温臭气吸热腔内,臭气风量2000m³/h,高温臭气吸热超导液管路内的液态低温超导液吸收高温臭气中的热量,使得高温臭气的温度下降,臭气温度由70℃降低至50℃,并产生冷凝水,产生冷凝水的量约250kg/h,臭气中的部分污染物随着冷凝水一起脱离臭气,然后经降温的臭气进入水喷淋塔7水洗,由于臭气温度的降低,因此当臭气在水喷淋塔7中进行水洗时,水喷淋塔7内不会形成很严重的水垢,从而可以避免管道在短时间内形成堵塞,经水洗后的臭气依次经次氯酸钠喷淋塔8、氢氧化钠喷淋塔9的化学洗涤后通过烟囱10达标排放,由于臭气温度的降低,因此当臭气进入次氯酸钠喷淋塔8、氢氧化钠喷淋塔9时,可以提高化学洗涤塔的处理效率,减少药剂用量,并且由于臭气的湿度降低,部分污染物随着冷凝水脱离臭气,因此臭气中含氨量大幅减少,从而降低了化学洗涤塔的负荷。
与此同时,液态低温超导液经吸热后其本身温度升高形成气态高温超导液,由于气态高温超导液质量轻,因此从热能回收装置2的高温臭气吸热超导液管路中上升并经高温超导液管路12自行流动至热能利用装置1的低温湿污泥加热超导液管路中进行再利用,待干化的湿污泥通过污泥输送设备送入热能利用装置1的湿污泥进料腔,在重力作用下湿污泥落入热能利用装置1的湿污泥预热腔,湿污泥预热腔中的低温湿污泥加热超导液管路通过其内部的气态高温超导液对湿污泥进行预热,湿污泥的温度由25℃升高至40℃,湿污泥预热处理量为4200kg/h,预热后的湿污泥通过湿污泥预热腔下部的污泥滑架13落入热能回收装置2的污泥出口,预热后的湿污泥通过污泥输送泵经输泥管送入干化设备4进行污泥干化,由于污泥已经在前期进行了预热,从而可以节约污泥干化时的蒸汽用量,节约蒸汽量约180kg/h,最后气态高温超导液经放热后再次形成液态低温超导液,由于液态低温超导液质量重,且热能利用装置1的位置比热能回收装置2的位置高,两者具有高度差,因此热能利用装置1的低温湿污泥加热超导液管路中的液态低温超导液可以依靠势能经低温超导液管路11流回热能回收装置2的高温臭气吸热超导液管路中用于再次高温臭气的降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 一种具有热能回收再利用功能的污泥干化及臭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能利用装置(1)和热能回收装置(2),所述热能利用装置(1)的污泥进口通过输泥管与湿污泥输送设备(3)连接,所述热能利用装置(1)的污泥出口通过输泥管与干化设备(4)的污泥进口连接,所述干化设备(4)的污泥出口通过输泥管与干污泥外运设备(5)连接,所述干化设备(4)的臭气出口通过臭气输气泵(6)经输气管与所述热能回收装置(2)的臭气进口连接,所述热能回收装置(2)的臭气出口通过对应的输气管与水喷淋塔(7)连接,所述水喷淋塔(7)通过对应的输气管依次与次氯酸钠喷淋塔(8)、氢氧化钠喷淋塔(9)和烟囱(10)连接,所述热能利用装置(1)的超导液出口通过低温超导液管路(11)与所述热能回收装置(2)的超导液进口连接, 所述热能回收装置(2)的超导液出口通过高温超导液管路(12)与所述热能利用装置(1)的超导液进口连接,所述低温超导液管路(11)与所述高温超导液管路(12)内加注有可在所述热能回收装置(2)与所述热能利用装置(1)之间循环流动的超导液,所述热能利用装置(1)的位置高度高于所述热能回收装置(2)的位置高度,以形成便于超导液循环的高度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热能回收再利用功能的污泥干化及臭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能回收装置(2)包括一个热能回收箱体(201),所述热能回收箱体(201)的内部作为高温臭气吸热腔,所述热能回收箱体(201)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高温臭气吸热腔相连的臭气进气口(202)和臭气出气口(203),所述高温臭气吸热腔内通过对应的支架设置有若干组高温臭气吸热超导液管路,每组所述高温臭气吸热超导液管路的超导液出口和超导液进口分别从所述高温臭气吸热腔内向外穿出于所述热能回收箱体(201)的箱壁后,分别与所述高温超导液管路(12)和所述低温超导液管路(11)的一端端口连接,所述热能回收箱体(201)的下部侧壁上设置有冷凝水排放口(2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热能回收再利用功能的污泥干化及臭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高温臭气吸热超导液管路均由高温超导液流出上横管(205)、低温超导液流入下横管(206)、第一超导液换热竖管(207)和金属翅片(208)组成,其中,所述高温超导液流出上横管(205)水平设置在所述高温臭气吸热腔的上部,所述低温超导液流入下横管(206)水平设置在所述高温臭气吸热腔的下部,所述高温超导液流出上横管(205)的一端和所述低温超导液流入下横管(206)的一端分别作为所述高温臭气吸热超导液管路的超导液出口和超导液进口从所述高温臭气吸热腔内向外穿出于所述热能回收箱体(201)的箱壁,所述高温超导液流出上横管(205)与所述低温超导液流入下横管(206)之间竖直地连接有若干根所述第一超导液换热竖管(207),每根所述第一超导液换热竖管(207)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若干片所述金属翅片。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具有热能回收再利用功能的污泥干化及臭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臭气吸热超导液管路通过对应的支架设置在所述热能回收箱体(201)内的左、右箱壁上,或通过对应的支架设置在所述热能回收箱体(201)内的前、后箱壁上,或通过对应的支架在所述高温臭气吸热腔内由所述臭气进气口(202)至所述臭气出气口(203)方向均匀排列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热能回收再利用功能的污泥干化及臭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能利用装置(1)包括一个热能利用箱体(101),所述热能利用箱体(101)内部的上方作为湿污泥进料腔,所述热能利用箱体(101)内部的下方作为湿污泥预热腔,所述热能利用箱体(101)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湿污泥进料腔连通的污泥进口(102),所述热能利用箱体(101)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湿污泥预热腔连通的污泥出口(103),所述湿污泥预热腔内通过对应的支架设置有若干组低温湿污泥加热超导液管路,所述低温湿污泥加热超导液管路之间留有便于污泥下落的污泥落料通道,所述低温湿污泥加热超导液管路的超导液出口和超导液进口分别从所述湿污泥预热腔内向外穿出于所述热能利用箱体(101)的箱壁后,分别与所述低温超导液管路(11)和所述高温超导液管路(12)的一端端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热能回收再利用功能的污泥干化及臭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低温湿污泥加热超导液管路均由高温超导液流入上横管(104)、低温超导液流出下横管(105)和第二超导液换热竖管(106)组成,其中,所述高温超导液流入上横管(104)水平设置在所述湿污泥预热腔的上部,所述低温超导液流出下横管(105)水平设置在所述湿污泥预热腔的下部,所述高温超导液流入上横管(104)的一端和所述低温超导液流出下横管(105)的一端分别作为所述低温湿污泥加热超导液管路的超导液进口和超导液出口从所述湿污泥预热腔内向外穿出于所述热能利用箱体(101)的箱壁,所述高温超导液流入上横管(104)与所述低温超导液流出下横管(105)之间竖直地连接有若干根所述第二超导液换热竖管(10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热能回收再利用功能的污泥干化及臭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湿污泥加热超导液管路通过对应的支架设置在所述湿污泥预热腔内的左、右箱壁上,或通过对应的支架设置在所述湿污泥预热腔内的前、后箱壁上,所述湿污泥预热腔内竖直方向的中部作为所述污泥落料通道,且所述污泥落料通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防止湿污泥粘附在所述低温湿污泥加热超导液管路表面的金属隔网(107)。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热能回收再利用功能的污泥干化及臭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出口(103)的下方连接有污泥滑架(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热能回收再利用功能的污泥干化及臭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出口(103)的一侧设置有污泥传输泵(1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热能回收再利用功能的污泥干化及臭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滑架(13)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加预热后的污泥输送至所述干化设备(4)的污泥传输带(15)。
CN202223328108.2U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具有热能回收再利用功能的污泥干化及臭气处理系统 Active CN2192319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28108.2U CN219231938U (zh)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具有热能回收再利用功能的污泥干化及臭气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28108.2U CN219231938U (zh)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具有热能回收再利用功能的污泥干化及臭气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31938U true CN219231938U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44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28108.2U Active CN219231938U (zh)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具有热能回收再利用功能的污泥干化及臭气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319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45400B (zh) 炼钢转炉煤气干法回收及其显热发电系统
CN1533991B (zh) 一种将城市污水垃圾资源化的发电供热清洁生产系统
CN101532069B (zh) 一种炼钢转炉烟气全干式净化回收利用的装置及工艺
CN102407070B (zh)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利用与除尘净化复合型设备
CN1743284A (zh) 一种以发电厂为中心的污水垃圾处理清洁生产系统
WO2011069374A1 (zh) 半湿法炉渣处理余热回收发电系统及方法
CN212222781U (zh) 一种利用烟气或蒸汽余热对污泥进行密闭烘干的系统
CN201660611U (zh) 一种半焦煤气净化焦油回收装置
CN1987059A (zh) 利用干熄焦氮气余热氨——水复合蒸汽热电联产的系统
CN219231938U (zh) 一种具有热能回收再利用功能的污泥干化及臭气处理系统
CN103693837A (zh) 污泥干化机
CN114151990B (zh) 脱硫塔溶液综合利用的多功能多级闪蒸组合式热泵系统
CN205679076U (zh) 一种复合式小颗粒半焦冷却及余热回收装置
CN205119109U (zh) 烟气回收系统
CN214168013U (zh) 一种环保型高炉渣处理蒸汽回收系统
CN112827331B (zh) 多功能有机废弃物发酵塔废气循环利用与处理系统
CN201292302Y (zh) 一种污泥处理冷凝处理系统
CN201634707U (zh) 余热回收及布袋除尘系统
CN105910448B (zh) 一种复合式小颗粒半焦冷却及余热回收装置
CN220376411U (zh) 一种脱硫废水多效蒸发浓缩系统
CN220287448U (zh) 一种污泥协同干化焚烧系统
CN214501267U (zh) 一种工业锅炉灰渣冷却处理装置
CN2189697Y (zh) 锅炉排污水余能回收罐
CN215559125U (zh) 一种废水零排放装置
CN218443390U (zh) 一种转炉烟气余热深度回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