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28747U - 一种便于夹取线虫的夹取治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夹取线虫的夹取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28747U
CN219228747U CN202223084202.8U CN202223084202U CN219228747U CN 219228747 U CN219228747 U CN 219228747U CN 202223084202 U CN202223084202 U CN 202223084202U CN 219228747 U CN219228747 U CN 2192287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block
fixed
seat
nemato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8420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晶
霍柯宇
贾俊英
李志军
郭园
庄得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lities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liti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lities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lities
Priority to CN20222308420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287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287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287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夹取线虫的夹取治具,包括固定框,固定框的内底壁设置有连接框,连接框的顶部连接有丝杆,丝杆的底部贯穿连接框后连接有压块,连接框的内部位于压块的下方设置有移动块,移动块的底部连接有第一弹簧;本实用新型通过使得撑板可以对植株的缝隙控制大小,进而达到了方便支撑缝隙的效果,达到可控制缝隙大小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线虫取虫装置需要将植株劈开,可能会对植株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便于操作;使得镊子在固定框的表面转动,在镊子的转动下,便会转动到撑开的植株中,利用镊子将线虫捏住,向外取出,进而达到方便取出线虫的效果,从而达到了方便携带镊子,使用更加便捷,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夹取线虫的夹取治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取治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夹取线虫的夹取治具。
背景技术
线虫在植物中会造成植物线虫病害,非常严重,但是其一般在土壤里,植物组织内部,很难用药防控如公告号为CN210432700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植物线虫抓取装置,包括第一抓取罩、第二抓取罩和手柄,所述手柄一端具有可相互靠近或远离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抓取罩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抓取罩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抓取罩与所述第二抓取罩可在相互靠拢形成闭合空间和相互远离形成抓取口之间活动。
但是上述方案存在以下不足:在其进行工作时,其可以对线虫进行夹取,但是如出先线虫存在植株中,其缺少对植株缝隙进行撑开,还需将植株劈开,取出线虫,会对植株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不便于操作。为此,我们推出一种便于夹取线虫的夹取治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夹取线虫的夹取治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夹取线虫的夹取治具,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表面通过第五销轴连接有镊子,在需要使用镊子时,转动更加便捷,使用更加方便,所述镊子的侧边表面连接有橡胶垫,在使用镊子时,橡胶垫的设置,便于让手部握住镊子的表面。
固定框的内底壁设置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的顶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底部贯穿连接框后连接有压块,所述丝杆的顶部贯穿固定框的顶部后焊接有转块,转动转块便于让丝杆发生转动,所述转块的表面连接有防滑纹,利用防滑纹的设置,便于转动转块时转动更加便捷。
连接框的内部位于压块的下方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底部连接有第一弹簧,移动块向下移动时,便会对第一弹簧造成挤压;
固定框的内部位于连接框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所述第一移动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固定槽,第一固定槽与第一移动板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槽的内部滑接有第一升降块,所述第一升降块的底部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一升降块向下移动时,便会对第二弹簧造成挤压,使得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的状态,所述第一升降块的一侧焊接有第一固定座,第一固定座的一端贯穿第一移动板与第一升降块相连,所述第一固定座的表面铰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表面活动连接在移动块的表面;
第二移动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固定槽,第二固定槽与第二移动板之间的连接关系更加牢固,所述第二固定槽的内部滑接有第二升降块,所述第二升降块的底部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二升降块移动时,便会对第三弹簧造成挤压,使得第三弹簧处于压缩的状态,所述第二升降块的一侧焊接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的表面铰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表面活动连接在移动块的后侧表面;
第一移动板的底部一侧焊接有第一连接座,第一连接座与第一移动板之间的连接关系更加牢固,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在第一连接座的表面,第二连接杆便于在第一连接座的表面发生转动,进而驱动第一移动板进行移动,所述第二移动板的底部一侧焊接有第二连接座,第二连接座与第二移动板之间的连接关系更加牢固,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在第二连接座的表面,第一连接杆便于在第二连接座的表面发生转动,进而可以驱动第二移动板发生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移动板与第二移动板分别被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进行驱动,进而带动第一移动板与第二移动板底部的撑板对植株的缝隙进行插入,使得撑板可以对植株的缝隙控制大小,进而达到了方便支撑缝隙的效果,达到可控制缝隙大小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线虫取虫装置需要将植株劈开,可能会对植株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可能会导致植株直接死亡的问题,便于操作;
转动镊子,使得镊子在固定框的表面转动,在镊子的转动下,便会转动到撑开的植株中,利用镊子将线虫捏住,向外取出,进而达到方便取出线虫的效果,从而达到了方便携带镊子,使用更加便捷,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块、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限位圈立体分解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框、撑板、转块、丝杆和镊子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框;2、转块;3、丝杆;4、第一移动板;5、第一固定槽;6、第一升降块;7、第二弹簧;8、第一固定座;9、第一连接杆;10、第一连接座;11、第二移动板;12、第二固定槽;13、第二升降块;14、第三弹簧;15、第二连接座;16、第二固定座;17、第二连接杆;18、连接框;19、压块;20、限位圈;21、移动块;22、第一弹簧;23、第一滑槽;24、固定杆;25、第二滑槽;26、镊子;27、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夹取线虫的夹取治具,包括固定框1,所述固定框1的内底壁设置有连接框18,所述连接框18的顶部连接有丝杆3,所述丝杆3的底部贯穿连接框18后连接有压块19,所述连接框18的内部位于压块19的下方设置有移动块21,所述移动块21的底部连接有第一弹簧22;
所述固定框1的内部位于连接框18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移动板4和第二移动板11,所述第一移动板4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固定槽5,所述第一固定槽5的内部滑接有第一升降块6,所述第一升降块6的底部连接有第二弹簧7,所述第一升降块6的一侧焊接有第一固定座8,所述第一固定座8的表面铰接有第一连接杆9,所述第一连接杆9的表面活动连接在移动块21的表面;
所述第二移动板1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固定槽12,所述第二固定槽12的内部滑接有第二升降块13,所述第二升降块13的底部连接有第三弹簧14,所述第二升降块13的一侧焊接有第二固定座16,所述第二固定座16的表面铰接有第二连接杆17,所述第二连接杆17的表面活动连接在移动块21的后侧表面;
所述第一移动板4的底部一侧焊接有第一连接座10,所述第二连接杆17的一端铰接在第一连接座10的表面,所述第二移动板11的底部一侧焊接有第二连接座15,所述第一连接杆9的一端连接在第二连接座15的表面。
所述第一连接杆9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23,第一滑槽23与第一连接杆9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移动块21的前后端分别焊接有固定杆24,所述第一滑槽23套设在固定杆24的表面,固定杆24移动时,便会在第一滑槽23的表面移动,所述固定杆24一端位于第一连接杆9的表面连接有限位圈20,限位圈20焊接在固定杆24的表面,进而对第一连接杆9进行位置限定;
所述第二连接杆17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25,第二滑槽25与第二连接杆17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第二滑槽25套设在固定杆24的表面,固定杆24移动时,便能在第二滑槽25的表面移动,所述固定杆24一端位于第二连接杆17的表面连接有限位圈20,限位圈20焊接在固定杆24的表面,进而对第二连接杆17进行位置限定。
所述第一连接杆9的一端通过第一销轴连接在第一固定座8的表面,所述第一连接杆9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销轴连接在第二连接座15的表面,可以对第一连接杆9转动时更加灵敏,也便于驱动第二移动板11发生移动;
所述第二连接杆17的一端通过第三销轴连接在第二固定座16的表面,所述第二连接杆17的另一端通过第四销轴连接在第一连接座10的表面,可以对第二连接杆17转动时更加灵敏,也便于驱动第一移动板4发生移动。
所述丝杆3的顶部贯穿固定框1的顶部后焊接有转块2,转动转块2便于让丝杆3发生转动,所述转块2的表面连接有防滑纹,利用防滑纹的设置,便于转动转块2时转动更加便捷。
所述第一移动板4与第二移动板11的底部分别焊接有撑板27,撑板27与第一移动板4与第二移动板11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
所述固定框1的表面通过第五销轴连接有镊子26,在需要使用镊子26时,转动更加便捷,使用更加方便,所述镊子26的侧边表面连接有橡胶垫,在使用镊子26时,橡胶垫的设置,便于让手部握住镊子26的表面。
具体使用时,将固定框1拿到生病的植株旁,将撑板27插入至生病的植株缝隙中,然后拧动转块2,使得转块2,带动丝杆3在固定框1的内部发生转动,在丝杆3的转动下便会驱动压块19在连接框18的内部向下移动,在压块19向下移动时,压块19会对移动块21造成挤压,使得移动块21向下移动,而第一弹簧22会被移动块21的向下移动对第一弹簧22造成挤压,使得第一弹簧22处于压缩的状态;
在移动块21的向下移动的过程中,移动块21前端的固定杆24会在第一连接杆9表面的第一滑槽23内向下移动,并且会对第一连接杆9发生转动,第一连接杆9的一端会在第一固定座8的表面发生转动,进而在第一连接杆9向下移动时第一固定座8会带动第一升降块6在第一固定槽5的内部向下移动,并且对第二弹簧7造成挤压,而第一连接杆9的另一端会在第二连接座15的表面发生转动,进而可以驱动第二移动板11和撑板27发生位移;
在移动块21的向下移动的过程中,移动块21后端的固定杆24会在第二移动板11表面的第二滑槽25内向下移动,并且会对第二连接杆17发生转动,第二连接杆17的一端会在第二固定座16的表面发生转动,进而在第二连接杆17向下移动时第二固定座16会带动第二升降块13在第二固定槽12的内部向下移动,并且对第三弹簧14造成挤压,而第二连接杆17的另一端会在第一连接座10的表面发生转动,进而可以驱动第一移动板4和撑板27发生位移;
对生病的植株插入撑板27,使得撑板27可以对植株的缝隙控制大小,进而达到了方便支撑缝隙的效果,达到可控制缝隙大小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线虫取虫装置需要将植株劈开,可能会对植株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可能会导致植株直接死亡的问题,便于操作;
然后转动镊子26,使得镊子26在固定框1的表面转动,在镊子26的转动下,便会转动到撑开的植株中,利用镊子26将线虫捏住,向外取出,进而达到方便取出线虫的效果,从而达到了方便携带镊子26,使用更加便捷,操作方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便于夹取线虫的夹取治具,包括固定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的内底壁设置有连接框(18),所述连接框(18)的顶部连接有丝杆(3),所述丝杆(3)的底部贯穿连接框(18)后连接有压块(19),所述连接框(18)的内部位于压块(19)的下方设置有移动块(21),所述移动块(21)的底部连接有第一弹簧(22);
所述固定框(1)的内部位于连接框(18)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移动板(4)和第二移动板(11),所述第一移动板(4)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固定槽(5),所述第一固定槽(5)的内部滑接有第一升降块(6),所述第一升降块(6)的底部连接有第二弹簧(7),所述第一升降块(6)的一侧焊接有第一固定座(8),所述第一固定座(8)的表面铰接有第一连接杆(9),所述第一连接杆(9)的表面活动连接在移动块(21)的表面;
所述第二移动板(1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固定槽(12),所述第二固定槽(12)的内部滑接有第二升降块(13),所述第二升降块(13)的底部连接有第三弹簧(14),所述第二升降块(13)的一侧焊接有第二固定座(16),所述第二固定座(16)的表面铰接有第二连接杆(17),所述第二连接杆(17)的表面活动连接在移动块(21)的后侧表面;
所述第一移动板(4)的底部一侧焊接有第一连接座(10),所述第二连接杆(17)的一端铰接在第一连接座(10)的表面,所述第二移动板(11)的底部一侧焊接有第二连接座(15),所述第一连接杆(9)的一端连接在第二连接座(15)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夹取线虫的夹取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9)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23),所述移动块(21)的前后端分别焊接有固定杆(24),所述第一滑槽(23)套设在固定杆(24)的表面,所述固定杆(24)一端位于第一连接杆(9)的表面连接有限位圈(20);
所述第二连接杆(17)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25),所述第二滑槽(25)套设在固定杆(24)的表面,所述固定杆(24)一端位于第二连接杆(17)的表面连接有限位圈(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夹取线虫的夹取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9)的一端通过第一销轴连接在第一固定座(8)的表面,所述第一连接杆(9)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销轴连接在第二连接座(15)的表面;
所述第二连接杆(17)的一端通过第三销轴连接在第二固定座(16)的表面,所述第二连接杆(17)的另一端通过第四销轴连接在第一连接座(10)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夹取线虫的夹取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3)的顶部贯穿固定框(1)的顶部后焊接有转块(2),所述转块(2)的表面连接有防滑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夹取线虫的夹取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板(4)与第二移动板(11)的底部分别焊接有撑板(2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夹取线虫的夹取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的表面通过第五销轴连接有镊子(26),所述镊子(26)的侧边表面连接有橡胶垫。
CN202223084202.8U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便于夹取线虫的夹取治具 Active CN2192287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84202.8U CN219228747U (zh)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便于夹取线虫的夹取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84202.8U CN219228747U (zh)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便于夹取线虫的夹取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28747U true CN219228747U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03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84202.8U Active CN219228747U (zh)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便于夹取线虫的夹取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287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05878U (zh) 定位翻转装置
CN219228747U (zh) 一种便于夹取线虫的夹取治具
CN208234119U (zh) 一种自动高效阶梯夹具
CN213318971U (zh) 一种板件机械加工用夹持装置
CN114718126B (zh) 一种建筑物的桩基承载力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15967516U (zh) 一种四轴转台用夹具固定装置
CN211073309U (zh) 一种修边机用压片装置
CN114274175A (zh) 一种多关节机械手及机械手臂
CN211842046U (zh) 一种伺服驱动的机器人抓取模块
CN210791035U (zh) 一种机械手装置
CN110672352B (zh) 一种便于岩石取样的固定装置
CN209141536U (zh) 一种手提袋穿绳机用移袋机械手
CN218909830U (zh) 一种鞋胶罐装设备
CN215148372U (zh) 一种管式工件固定装置
CN219211823U (zh) 一种护板加工用裁切装置
CN207019990U (zh) 一种电池挤压试验装置
CN208196872U (zh) 枣核开核器
CN217260871U (zh) 一种用于装箱机的塑料瓶抓取设备
CN113776874B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农业植保监测装置
CN213832780U (zh) 一种编织袋
CN220722538U (zh) 一种绿色建材可调节的打包搬运装置
CN211517535U (zh) 一种机器人夹爪装置
CN212602040U (zh) 一种具有自动推送功能的中药材切片装置
CN219543767U (zh) 一种橡胶生产用的投料工装
CN114102988B (zh) 一种垂钓用注塑仿生鱼饵生产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