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27519U - 用于光伏组件的边框及光伏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光伏组件的边框及光伏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27519U
CN219227519U CN202222948364.5U CN202222948364U CN219227519U CN 219227519 U CN219227519 U CN 219227519U CN 202222948364 U CN202222948364 U CN 202222948364U CN 219227519 U CN219227519 U CN 2192275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photovoltaic module
extension
bearing
carrier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4836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伟
邵志强
谭丹萍
杨连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Atlas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Atlas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Atlas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filed Critical Jiaxing Atlas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4836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275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275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275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边框及光伏组件,边框包括第一承载部、位于第一承载部下方的第二承载部以及连接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的侧边部,边框还具有限位部,限位部和第一承载部之间围设形成有用以与层压件相配合的配合部,限位部的末端面突露于配合部的外侧,配合部在与第一承载部相背的一侧朝向外侧开放设置,限位部的末端面与配合部的顶面之间的高度差不大于0.5mm。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光伏组件的边框及光伏组件,层压件的边缘部位容纳在配合部中,限位部末端高出层压件的距离为一个0至0.5mm的正公差,保证边框保护层压件边缘的同时又不至于有过高的高度差,避免边框处积灰以及影响光伏组件排污。

Description

用于光伏组件的边框及光伏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边框及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光伏组件由于常年在户外使用,须长期面临风吹日晒,怎么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保持正常工作,使发电效率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是当前光伏组件可靠性研究中尤为需要关注的技术课题。
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是积灰问题,光伏组件表面积灰将直接降低达到光伏组件的光线,影响发电量、散热,而且,由于不同灰尘的不同物理、化学特性,灰尘在长期积累并经雨水冲刷后,容易积聚于光伏组件的边框附近,造成该区域内的光伏电池被厚厚的灰尘所遮挡,导致热斑效应。
现有的应对灰尘的方法,普遍采用人工或机器进行定期清洗,但这种方式投入很大,对于一些沙尘气候频发的地区,清洗效果并不明显,而且在一些大型的光伏电站中,对成千上万块光伏组件进行清洗,耗时十分巨大。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防积灰功能的光伏组件,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边框及光伏组件,使用时,能够减少边框处的积灰,且易于清洗。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边框,包括第一承载部、位于第一承载部下方的第二承载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承载部和所述第二承载部的侧边部,所述边框还具有与所述第一承载部的一端相连且朝向远离所述第二承载部的方向延伸形成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和所述第一承载部之间围设形成有用以与层压件相配合的配合部,所述限位部的末端面突露于所述配合部的外侧,所述配合部在与所述第一承载部相背的一侧朝向外侧开放设置,所述限位部的末端面与所述配合部的顶面之间的高度差不大于0.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承载部靠近所述配合部的一侧凹设有第一收容槽,所述第一收容槽的宽度至少为所述配合部宽度的0.5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部包括与所述第一承载部连接的竖直段以及从所述竖直段远离所述第一承载部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承载部弯折形成的弯折段,所述弯折段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承载部在高度方向上间隔形成有第二收容槽。
与所述第一承载部之间相靠近的两个侧面以及所述竖直段靠近所述配合部的侧面之间形成有第二收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承载部远离所述侧边部的一端朝所述第一承载部方向延伸形成有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承载部、所述侧边部、所述第二承载部以及所述第一延伸部合围设形成有型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一承载部之间具有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延伸部延伸至所述限位部,至少部分贴合在所述限位部一侧,所述第二承载部朝远离所述型腔的方向延伸形成有第二延伸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弯折段和所述竖直段之间具有向下的开口,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弯折段的外侧贴合,末端延伸至所述开口内,且末端的两侧与所述开口的两侧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边部底部沿所述第二延伸部延伸方向延伸形成有第三延伸部,所述第三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至少部分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延伸部和第三延伸部远离所述型腔的一端相连接,且所述第二延伸部相对所述第三延伸部弯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包括上述的用于光伏组件的边框以及层压件,所述层压件的边缘部位容纳在所述配合部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光伏组件的边框及光伏组件,限位部的末端面与配合部的顶面之间的高度差不大于0.5mm,层压件的边缘部位容纳在配合部中,限位部末端高出层压件的距离为一个0至0.5mm的正公差,边框保护层压件边缘的同时又不至于有过高的高度差,避免边框处积灰以及影响光伏组件排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用于光伏组件的边框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第二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用于光伏组件的边框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左上角部分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中:
100、边框;
200、层压件;
300、硅胶;
400、边框组合体;
1、第一承载部;
2、第二承载部;
3、侧边部;
4、限位部;41、竖直段;42、弯折段;43、开口;
5、配合部;
6、第一收容槽;
7、第二收容槽;
8、第一延伸部;
9、型腔;
10、第二延伸部;
11、第三延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该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使用的例如“上”、“下”、“左”、“右”、“前”、“后”、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特征相对于另一个特征的关系。可以理解,根据产品摆放位置的不同,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并不应当理解为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另外,本文使用的描述词“水平”并非完全等同于沿着垂直于重力方向,允许有一定角度的倾斜。
如图1和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光伏组件的第一实施例,其包括边框100以及安装在边框100上的层压件200。
其中,边框100包括第一承载部1、位于第一承载部1下方的第二承载部2以及连接第一承载部1和第二承载部2的侧边部3,第一承载部1用于放置层压件200,第二承载部2用于和外部配合结构连接以固定边框100。
边框100还具有与第一承载部1的一端相连且朝向远离第二承载部2的方向延伸形成的限位部4,限位部4和第一承载部1之间围设形成有用以与层压件200相配合的配合部5,层压件200的边缘部位容纳在配合部5中,限位部4的末端面突露于配合部5的外侧,配合部5在与第一承载部1相背的一侧朝向外侧开放设置,使层压件200位于外侧的正面无遮挡,限位部4的末端面与配合部5的顶面之间的高度差不大于0.5mm。
层压件200安装在配合部5内时,限位部4末端高出层压件200的距离为一个0至0.5mm的正公差,边框100保护层压件200边缘的同时又不至于有过高的高度差,避免边框100处积灰以及影响光伏组件排污。
第一承载部1靠近配合部5的一侧凹设有第一收容槽6,第一收容槽6的宽度至少为配合部5宽度的0.5倍,以使第一收容槽6内能够填充上足够量的硅胶300,将层压件200安装在配合部5内时,层压件200与边框100粘接起来。
限位部4包括与第一承载部1连接的竖直段41以及从竖直段41远离第一承载部1的一端朝向第一承载部1弯折形成的弯折段42,弯折段42的下端与第一承载部1在高度方向上间隔形成有第二收容槽7,层压件200安装在配合部5内时,可能会有硅胶300从第一收容槽6内溢出,而第二收容槽7内可储存溢出的多余硅胶300,从而防止硅胶300溢出至层压件200正面。
第一收容槽6偏向设置在弯折段42一侧下方,第一收容槽6和第二收容槽7在第一承载部1的顶面相距一段距离,从第一收容槽6内溢出的硅胶300有一部分从第一承载部1顶面朝竖直段流动至第二容置7槽内。第一收容槽6包括底面和位于底面两侧分别向两侧扩张的两个斜面,斜面具有导向作用,第一容置槽6内的硅胶300沿着斜面平滑地溢出至第一承载部的顶面。
第二承载部2远离侧边部3的一端朝向靠近第一承载部1的方向延伸形成有第一延伸部8,第一承载部1、侧边部3、第二承载部2以及第一延伸部8合围设形成有型腔9。型腔9可与角码件配合,使多个边框100能够卡接组合。
第一延伸部8与第一承载部1之间具有开口43,型腔9为开放式的,边框100需安装在外部结构上时,可使用工具通过开口43在第二承载部2上开设安装孔。
如图3至图5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光伏组件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第一延伸部8延伸至限位部4,至少部分贴合在限位部4一侧,型腔9为封闭式的,为方便边框100的安装,第二承载部2朝远离型腔9的方向延伸形成有第二延伸部10,边框100需安装在外部结构上时,可使用工具通在第二延伸部10上开设安装孔。
为了增强第二承载部2的强度,侧边部3底部沿第二延伸部10延伸方向延伸形成有第三延伸部11,第三延伸部11与第二延伸部10至少部分贴合,第二延伸部10和第三延伸部11形成重叠在一起的两层结构。
其中,第二延伸部10和第三延伸部11远离型腔9的一端相连接,且第二延伸部10相对第三延伸部11弯折,制造工艺简单,进一步的,本边框100整体可由一块金属板折弯而成。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说使用的贴合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在实际中,贴合的两个部分之间可存由于工艺限制而允许的微量间隙。
弯折段42和竖直段41之间具有向下的开口43,第一延伸部8与弯折段42的外侧贴合,末端延伸至开口43内,且末端的两侧与开口43的两侧贴合,使第一延伸部8和限位部4可靠地连接起来。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中,两长两短四个边框100可组成一个边框组合体400,层压件200安装在边框组合体400上,使层压件200的四周都得到保护,与常规边框不同的是,常规边框由于配合部5在与第一承载部1相背的一侧朝向外侧封闭设置,组装步骤是先在边框100打上硅胶300,然后将带有硅胶300的边框100与层压件200进行组装,而本实用新型由于配合部5在与第一承载部1相背的一侧朝向外侧开放设置,可先组装边框100,再在边框100打上硅胶300,而后将层压件200放置到边框组合体400上并通过硅胶300与之固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光伏组件的边框100及光伏组件,边框100保护层压件200边缘的同时又不至于有过高的高度差,避免边框100处积灰以及影响光伏组件排污。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例。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边框,包括第一承载部、位于第一承载部下方的第二承载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承载部和所述第二承载部的侧边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还具有与所述第一承载部的一端相连且朝向远离所述第二承载部的方向延伸形成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和所述第一承载部之间围设形成有用以与层压件相配合的配合部,所述限位部的末端面突露于所述配合部的外侧,所述配合部在与所述第一承载部相背的一侧朝向外侧开放设置,所述限位部的末端面与所述配合部的顶面之间的高度差不大于0.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伏组件的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部靠近所述配合部的一侧凹设有第一收容槽,所述第一收容槽的宽度至少为所述配合部宽度的0.5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光伏组件的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与所述第一承载部连接的竖直段以及从所述竖直段远离所述第一承载部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承载部弯折形成的弯折段,所述弯折段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承载部在高度方向上间隔形成有第二收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光伏组件的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载部远离所述侧边部的一端朝所述第一承载部方向延伸形成有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承载部、所述侧边部、所述第二承载部以及所述第一延伸部合围设形成有型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光伏组件的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一承载部之间具有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光伏组件的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延伸至所述限位部,至少部分贴合在所述限位部一侧,所述第二承载部朝远离所述型腔的方向延伸形成有第二延伸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光伏组件的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段和所述竖直段之间具有向下的开口,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弯折段的外侧贴合,末端延伸至所述开口内,且末端的两侧与所述开口的两侧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光伏组件的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部底部沿所述第二延伸部延伸方向延伸形成有第三延伸部,所述第三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至少部分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光伏组件的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延伸部和第三延伸部远离所述型腔的一端相连接,且所述第二延伸部相对所述第三延伸部弯折。
10.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光伏组件的边框以及层压件,所述层压件的边缘部位容纳在所述配合部中。
CN202222948364.5U 2022-11-02 2022-11-02 用于光伏组件的边框及光伏组件 Active CN2192275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48364.5U CN219227519U (zh) 2022-11-02 2022-11-02 用于光伏组件的边框及光伏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48364.5U CN219227519U (zh) 2022-11-02 2022-11-02 用于光伏组件的边框及光伏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27519U true CN219227519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38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48364.5U Active CN219227519U (zh) 2022-11-02 2022-11-02 用于光伏组件的边框及光伏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275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031473A1 (en) Photovoltaic System and Wind Deflector Structure
US20140261643A1 (en) Solar cell module and solar cell array
CN210467934U (zh) 一种电芯支架
CN219227519U (zh) 用于光伏组件的边框及光伏组件
CN212969542U (zh) 一种新型光伏组件边框
CN210272394U (zh) 一种多晶太阳能光伏组件
CN218387397U (zh) 一种边框、光伏组件与光伏系统
CN210093146U (zh) 光伏组件
JP2011238761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209993609U (zh) 组件边框及具有该组件边框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TWI517417B (zh) 太陽能電池模組及其製造方法
CN210405195U (zh) 光伏组件及光伏系统
CN114172447A (zh) 型材构件、型材及光伏组件边框
CN219592346U (zh) 光伏组件
CN217406474U (zh) 一种光伏组件和电站
CN218734109U (zh) 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及光伏组件
CN219303897U (zh) 储能电池模组
CN216146286U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太阳能光伏组件铝合金边框
CN215773021U (zh) 新型光伏板边框、光伏发电电池板组件
CN210807138U (zh) 一种支撑稳固的栅线贴膜式太阳能组件
CN219780075U (zh)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防积灰防溢胶边框
CN219678388U (zh) 光伏组件
CN217216464U (zh) 一种无正面边框遮挡的光伏组件
CN220985604U (zh) 一种边框组件及光伏组件
CN218335908U (zh) 一种高双面率的双玻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