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23102U - 具有余热回收利用功能的烘干机 - Google Patents

具有余热回收利用功能的烘干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23102U
CN219223102U CN202222820532.2U CN202222820532U CN219223102U CN 219223102 U CN219223102 U CN 219223102U CN 202222820532 U CN202222820532 U CN 202222820532U CN 219223102 U CN219223102 U CN 2192231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ntilation
water
air
waste heat
b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2053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保伦
申梦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jiazhuang Meidi Wash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jiazhuang Meidi Wash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jiazhuang Meidi Wash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jiazhuang Meidi Wash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2053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231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231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231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利用功能的烘干机,包括箱体、箱门和通风滚筒,通风滚筒外侧设置有用于容纳通风滚筒的烘干仓,烘干仓上方连通设置有加热仓,烘干仓一侧固定设置有冷凝仓,烘干仓下方设置有风机,风机的进风口与烘干仓下部连通,风机的一侧设置有换热装置,换热装置包括热风部、以及冷风部,热风部的入口端与风机的出风口连通,热风部的出口端通过出风管道与冷凝仓相连通,冷凝仓下方连通设置有余热回收装置,冷风部的入口端与余热回收装置连通,冷风部的出口端通过进风管道与加热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外界的自然空气依次经过换热装置和余热回收装置中进行换热,以实现热量回收再利用。

Description

具有余热回收利用功能的烘干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利用功能的烘干机。
背景技术
洗衣店中会有很多需要清洗的衣物,衣物在清洗后需要尽快干燥,以便客户可以较快的取用,因此,就需要使用衣物烘干机对清洗后的衣物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机的原理就是用烘干机箱体内的热空气把水分带走,首先加热器把空气加热,一般至70-80度,而后空气进入与箱体转动连接的通风滚筒内,并将热能直接传递给衣物进行加热,使衣物的水分在筒体内不断被蒸发,最后通过抽风风机的吸风方式将带有水分的空气排出,以达到衣物烘干的目的,最后打开箱体上设置的箱门取出通风滚筒内的衣物。
因为,电加热预热的是外界的自然风(冷风),因此在衣物烘干过程中,需要加热器时刻保持较高的温度来加热外部空气,但是预热后的热风是连续输入的,而排出的风中也会含有较多热能,而这部分热能直接排出至外界,没有回收利用,造成能源浪费,此外现有技术中的热泵式烘干机配有冷凝装置,用以将热空气中的水分进行分离后排出,以保持空气干燥,但冷凝装置排出的水分仍然存在大量热能,而直接排出至外界,造成能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利用功能的烘干机,以解决现有的烘干机空气中的热能直接排出外界,无法回收利用,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利用功能的烘干机,包括箱体、箱门和通风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滚筒外侧连通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通风滚筒的烘干仓,所述烘干仓上方连通设置有用于加热空气的加热仓,所述烘干仓一侧固定设置有用于水汽分离并将空气排出的冷凝仓,所述烘干仓下方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输入端与所述烘干仓下部连通,所述风机的一侧设置有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包括热风部、以及冷风部,所述热风部的输入端与所述风机的输出端连通,所述热风部的输出端通过出风管道与所述冷凝仓相连通,所述冷凝仓下方连通设置有用于加热外部空气的余热回收装置,所述冷风部的输入端与所述余热回收装置连通,所述冷风部的输出端通过进风管道与所述加热仓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装置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相对的两侧开设有通风口,与所述通风口相邻的两个侧壁之间设置有多个通风管,所述通风管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贯通所述盒体的相对的两个侧壁,多个所述通风管形成所述热风部,相邻的所述通风管之间设置有使外界冷风通过的间隙,所述通风口及所述通风管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冷风部。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通风管在所述盒体内水平设置,且呈阵列排布,通风管外圆周设置有换热片。
进一步的,所述烘干仓与所述风机之间的出风管道上设置有用于过滤棉绒的棉绒过滤器。
进一步的,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聚水箱、连通设置在所述聚水箱上部,用于与所述冷凝仓连通的引水管、以及设置在所述聚水箱下方的接水盘,所述聚水箱内部具有容纳冷凝水的容纳空间,所述聚水箱底部竖直设置有多个用于使冷凝水分流的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一端贯穿设置在所述聚水箱的容纳空间内,另一端向所述接水盘方向延伸,所述接水盘一侧连通设置有用于将水排出的排水管。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分流管阵列设置在所述聚水箱下部,其截面呈水滴形,所述箱体正对截面呈水滴形的所述分流管的尖端方向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聚水箱下部与所述进风口的进风方向相邻的两侧设置有挡风板。
进一步的,冷凝仓包括用于承接冷凝水的冷凝箱、以及设置在所述冷凝箱内部的冷凝排水装置,所述冷凝箱靠近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与外界贯通的出风口,所述冷凝箱底部与所述引水管连通,所述引水管上设置有防止空气流出的疏水阀。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仓包括隔板、以及设置在隔板上方的加热器,所述隔板水平横置在所述箱体上方,并在箱体上方形成独立的密闭空间,所述隔板上设置有使热空气流入烘干仓内的第一出风腔。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滚筒的轴向远离所述箱门的一侧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其外圆周表面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烘干仓连通的通孔,所述箱体内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通风滚筒通过所述驱动电机在所述箱体内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外界的自然风通过风机的带动通过余热回收装置进行第一次预热,而后经过换热装置进行第二次预热,最终预热后的空气进入加热仓进行最终加热,用以烘干衣物,而通过利用需要排出的烘干仓内的高温、高湿气体对外界空气进行预热,实现热能回收再利用,同时减小加热仓内的加热器的能源消耗,避免能源浪费;通过换热器内设置的通风管、换热片增大外界冷空气与换热装置的接触面积增加换热效率;冷凝水剩余的热能通过余热回收装置的分流管对外界冷空气进行预热进一步增加预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余热回收利用功能的烘干机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A-A向视图;
图3为图1的B-B向视图;
图4为图1的C-C向视图;
图5为换热装置的立体图;
图6为余热回收装置的立体图;
图7为图6的D-D向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箱体;11、箱门;12、出风口;13、进风口;2、通风滚筒;21、通孔;22、驱动电机;23、皮带;3、加热仓;31、隔板;311、第一出风腔;32、加热器;4、烘干仓;5、冷凝仓;51、冷凝回水装置;52、冷凝箱;6、余热回收装置;61、引水管;611、疏水阀;62、聚水箱;621、挡风板;622、分流管;63、接水盘;64、排水管;7、换热装置;71、盒体;72、通风管;73、通风口;74、换热片;75、热风部;76、冷风部;8、出风管道;81、棉绒过滤器;9、进风管道;10、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附图中,实心箭头代表热空气流向,空心箭头代表冷空气流向),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利用功能的烘干机,包括箱体1、通风滚筒2、箱门11、加热仓3、烘干仓4、冷凝仓5、换热装置7和余热回收装置6,箱体1内部为中空结构,箱门11设置在箱体1一侧,用于打开和闭合箱体1,通风滚筒2为一侧开口的圆筒状,水平设置在箱体1内,并与箱体1转动连接,其开口侧与箱门11正对,通风滚筒2外部设置有容纳通风滚筒2的烘干仓4,即烘干仓4沿通风滚筒2圆周方向罩设在通风滚筒2外侧,烘干仓4上部设置有用于加热空气的加热仓3,并烘干仓4与加热仓3连通,冷凝仓5设置在加热仓3一侧的上方,换热装置7及余热回收装置6设置在烘干仓4下方的箱体1内,烘干仓4下部设置有风机10,风机10的输入端与烘干仓4下部连通,换热装置7包括热风部75、以及冷风部76,风机10的输出端与热风部75的输入端连通,热风部75的输出端通过出风管道8与冷凝仓5连通,以使空气排出箱体1,冷风部76的输入端与余热回收装置6连通,冷风部76输出端通过进风管道9与加热仓3连通。本实施例中的风机10为离心风机。
实施时,启动风机10,同时加热仓3将空气加热,加热后的空气被风机10引导至烘干仓4内部的通风滚筒2内,用于将衣物加热并带走衣物内的水汽,而后带有高温、高湿的热空气依次经过风机10、换热装置7的热风部75、出风管道8,后进入冷凝仓5,进行水汽分离,此时冷凝仓5内将带有高温、高湿的热空气进行水汽分离,空气经过冷凝仓5排出箱体1,分离后的水,温度约40-50℃,冷凝仓5内带有温度的水分向下流至余热回收装置6,经换热后排出箱体1,由于风机10的带动下,箱体1外界的自然空气需要首先经过余热回收装置6与余热回收装置6中带有热量的水进行第一次换热,而后进入换热装置7的冷风部76,并与烘干仓4内排出的高温、高湿气体进行换热,经过换热后的空气最后经进风管道9流向加热仓3,以在加热仓3内完成最终加热后进入烘干仓4,通过上述方式依次循环以用来烘干衣物。通过将外界的自然空气依次经过余热回收装置6和换热装置7内进行换热,以实现热量回收再利用的效果,避免造成能源浪费。
优选的,通风滚筒2的外圆周表面设置有多个与烘干仓4连通的通孔21,以使热风沿烘干仓4进入通风滚筒2内,箱体1内设置有驱动电机22,通风滚筒2通过驱动电机22在箱体1内转动,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22设置在箱体1底部,驱动电机22的电机轴一侧设置有第一皮带23轮,通风滚筒2远离箱门1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皮带23轮,第一皮带23轮与第二皮带23轮通过皮带23连接。实施时,启动电机,电机轴转动,通过第一皮带23轮、第二皮带23轮、及皮带23的带动以使通风滚筒2在箱体1内转动。
优选的,烘干仓4与风机10之间的出风管道8上设置有棉绒过滤器81,本实时例中,棉绒过滤器81沿进风管道9的径向通过插接的方式设置在在进风管道9上,方便后期清理,棉绒过滤器81以在排出热风的同时阻止衣物中的棉绒排出。
冷凝仓5包括冷凝回水装置51和冷凝箱52,冷凝箱52设置在箱体1上方一侧,冷凝回水装置51为现有技术中,例如冷凝换热板、蒸发器,在此不再赘述,冷凝回水装置51设置在冷凝箱52内部,冷凝箱52靠近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与外界贯通的出风口12。设置冷凝箱52避免冷凝回水装置51的温度影响箱体1内的温度,进而影响烘干仓4内的空气温度。冷凝箱52下方连通设置有余热回收装置6,用以将冷凝回水装置51上的水分引导至余热回收装置6内与外部空气进行换热后排出。
加热仓3包括隔板31,加热器32,隔板31水平横置在箱体1上方,并在箱体1上方形成独立的密闭空间,加热器32设置在隔板31上方的密闭空间内,隔板31上设置有使热空气流入烘干仓4内的第一出风腔311,隔板31的另一侧设置有与进风管道9相连通的开口。
如图5所示,换热装置7包括盒体71、多个通风管72,盒体71为内部中空的矩形结构,盒体71相对的两个侧面设置有通风口73,以使冷风沿通风口73贯穿盒体71,多个通风管72设置在盒体71内,通风管72为内部中空的圆柱形结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贯通盒体71与通风口73相邻的两个相对的侧壁,即,通风管72的中心轴线与通风口73的开口方向垂直。多个通风管72形成热风部75,以使加热仓3内的热空气沿多个通风管72排出。相邻的通风管72之间设置有间隙,通风口73及通风管72之间的间隙形成冷风部76,用于使外部空气通过。优选的,多个通风管72在盒体71内呈阵列设置,以增加换热面积。优选的,通风管72外设置有换热片74,换热片74包覆在通风管72外表面以增加热传导,进而增加换热效果;优选的,通风管72为铜管或不锈钢管,以防止长时间高温高湿的气体对通风管72内壁造成腐蚀,散热片为铝箔。
实施时,通过风机10的带动,将烘干仓4内带有高温、高湿的热空气引入换热装置7的热风部75内,以加热通风管72,同时来自外界的冷空气通过换热装置7的冷风部76进入,与通风管72上的换热片74进行换热,进而对外界的冷空气进行预热。
如图6、图7所示,余热回收装置6包括引水管61、聚水箱62、接水盘63、以及排水管64,引水管61上端与冷凝箱52连通,接水盘63设置在引水管61下方,聚水箱62设置在引水管61与接水盘63之间,接水盘63一侧设置有排水管64,排水管64一端与接水盘63连通,排水管64的另一端向箱体1外侧延伸,并与外界连通,用于排出冷凝水。聚水箱62内部具有容纳冷凝水的容纳空间,聚水箱62底部竖直设置有多个分流管622,过个分流管622用于使冷凝水分流,以将带有热量的冷凝水分散排出,有利于增加换热效果;分流管622的一端贯穿设置在聚水箱62的容纳空间内,分流管622的另一端向接水盘63方向延伸至接水盘63上方。优选的,分流管622内部呈中空结构,其截面呈水滴形,呈水滴形分流管622尖端正对的箱体1上设置有进风口13,聚水箱62下部与进风口13的进风方向相邻的两侧设置有挡风板621,以限制外界空气在余热回收装置6内流动,截面呈水滴形的分流管622方便空气在其尖端方向进入,减少空气流动阻力。优选的,引水管61上设置有疏水阀611,以使引水管61上排出的只有水没有气,即防止冷凝仓5内的空气流出。
实施时,冷凝仓5内带有热量的水经过引水管61上设置的疏水阀611进入集水箱内,而后带有热量的水流入多个分流管622内,以加热分流管622,同时进风口13内的外界冷风通过风机10的带动进入分流组件内进行预热,以避免带有温度的水直接排出,造成能源浪费,冷凝水流经分流管622进行换热后经过接水盘63,并通过接水盘63一侧的排水管64排出。
具体的,外界的冷空气通过风机10的带动,依次通过余热回收装置6与余热回收装置6内的水进行第一次换热,而后通过换热装置7内的冷风部76与热风部75进行第二次换热,最终预热后的空气进入加热仓3进行最终加热,通过利用需要排出的烘干仓4内的高温、高湿气体对外界空气进行预热,实现热能回收再利用,同时减小加热仓3内的加热器32持续的热能输出,进而减小能源消耗,避免能源浪费。
以上说明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利用功能的烘干机,包括箱体(1)、箱门(11)和通风滚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滚筒(2)外侧连通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通风滚筒(2)的烘干仓(4),所述烘干仓(4)上方连通设置有用于加热空气的加热仓(3),所述烘干仓(4)一侧固定设置有用于水汽分离并将空气排出的冷凝仓(5),所述烘干仓(4)下方设置有风机(10),所述风机(10)的输入端与所述烘干仓(4)下部连通,所述风机(10)的一侧设置有换热装置(7),所述换热装置(7)包括热风部(75)、以及冷风部(76),所述热风部(75)的输入端与所述风机(10)的输出端连通,所述热风部(75)的输出端通过出风管道(8)与所述冷凝仓(5)相连通,所述冷凝仓(5)下方连通设置有用于加热外部空气的余热回收装置(6),所述冷风部(76)的输入端与所述余热回收装置(6)连通,所述冷风部(76)的输出端通过进风管道(9)与所述加热仓(3)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余热回收利用功能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7)包括盒体(71),所述盒体(71)相对的两侧开设有通风口(73),与所述通风口(73)相邻的两个侧壁之间设置有多个通风管(72),所述通风管(72)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贯通所述盒体(71)的相对的两个侧壁,多个所述通风管(72)形成所述热风部(75),相邻的所述通风管(72)之间设置有使外界冷风通过的间隙,所述通风口(73)及所述通风管(72)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冷风部(7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余热回收利用功能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风管(72)在所述盒体(71)内水平设置,且呈阵列排布,通风管(72)外圆周设置有换热片(7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余热回收利用功能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仓(4)与所述风机之间的出风管道(8)上设置有用于过滤棉绒的棉绒过滤器(8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余热回收利用功能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余热回收装置(6)包括聚水箱(62)、连通设置在所述聚水箱(62)上部,用于与所述冷凝仓(5)连通的引水管(61)、以及设置在所述聚水箱(62)下方的接水盘(63),所述聚水箱(62)内部具有容纳冷凝水的容纳空间,所述聚水箱(62)底部竖直设置有多个用于使冷凝水分流的分流管(622),所述分流管(622)的一端贯穿设置在所述聚水箱(62)的容纳空间内,所述分流管(622)的另一端向所述接水盘(63)方向延伸至所述接水盘(63)上方,所述接水盘(63)一侧连通设置有排水管(6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余热回收利用功能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分流管(622)阵列设置在所述聚水箱(62)下部,其截面呈水滴形,所述箱体(1)正对截面呈水滴形的所述分流管(622)的尖端方向设置有进风口(13),所述聚水箱(62)下部与所述进风口(13)的进风方向相邻的两侧设置有挡风板(62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余热回收利用功能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冷凝仓(5)包括用于承接冷凝水的冷凝箱(52)、以及设置在所述冷凝箱(52)内部的冷凝回水装置(51),所述冷凝箱(52)靠近所述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与外界贯通的出风口(12),所述冷凝箱(52)底部与所述引水管(61)连通,所述引水管(61)上设置有防止空气流出的疏水阀(6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余热回收利用功能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仓(3)包括隔板(31)、以及设置在隔板(31)上方的加热器(32),所述隔板(31)水平横置在所述箱体(1)上方,并在箱体(1)上方形成独立的密闭空间,所述隔板(31)上设置有使热空气流入烘干仓(4)内的第一出风腔(3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余热回收利用功能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滚筒(2)的轴向远离所述箱门(11)的一侧与所述箱体(1)转动连接,其外圆周表面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烘干仓(4)连通的通孔(21),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驱动电机(22),所述通风滚筒(2)通过所述驱动电机(22)在所述箱体(1)内转动。
CN202222820532.2U 2022-10-25 2022-10-25 具有余热回收利用功能的烘干机 Active CN2192231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20532.2U CN219223102U (zh) 2022-10-25 2022-10-25 具有余热回收利用功能的烘干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20532.2U CN219223102U (zh) 2022-10-25 2022-10-25 具有余热回收利用功能的烘干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23102U true CN219223102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45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20532.2U Active CN219223102U (zh) 2022-10-25 2022-10-25 具有余热回收利用功能的烘干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231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22789U (zh) 一种高效节能烘干机
CN107473562A (zh) 利用废热废烟气的污泥干化系统及污泥干化方法
WO2022068971A1 (zh) 烘干系统及包括该系统的衣物处理设备
CN107555756A (zh) 污泥干化系统
KR20120070958A (ko) 농산물 건조기의 폐열회수기
CN104913613A (zh) 一种纺织布节能烘干机
WO2018006866A1 (zh) 一种应用铝扁管的冷凝装置及干衣装置
CN219223102U (zh) 具有余热回收利用功能的烘干机
CN106595283A (zh) 高温除湿烘干系统
CN103924427A (zh) 一种低压干衣机
CN110067101A (zh) 一种蒸汽余热利用系统
CN212179413U (zh) 一种节能型烘干机
CN108613504A (zh) 工件除油装置
CN110924042B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211972850U (zh) 冷凝器及洗衣机
CN212645247U (zh) 全自动烘干机设备
CN204959390U (zh) 一种洗衣机用热交换器
CN105133273A (zh) 一种具有热交换器的洗衣机
CN204959422U (zh) 一种具有热交换器的洗衣机
CN210832852U (zh) 组合式节能织品烘干机组
CN213147244U (zh) 一种分子筛颗粒干燥箱
CN218778828U (zh) 污泥干化机和污泥处理系统
CN215342663U (zh) 一种热能回收利用的铅蓄电池极板固化室
CN220153169U (zh) 一种节能布料烘干机
CN218210449U (zh) 一种选矿产品烘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