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20928U - 连接组件 - Google Patents

连接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20928U
CN219220928U CN202320140523.0U CN202320140523U CN219220928U CN 219220928 U CN219220928 U CN 219220928U CN 202320140523 U CN202320140523 U CN 202320140523U CN 219220928 U CN219220928 U CN 2192209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ssage
fluid
connection portion
connecting part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4052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鹏飞
朱剑
朱嘉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Guosheng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Guosheng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Guosheng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Guosheng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4052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209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209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209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连接组件。其中,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套设于第一连接部外部,第二连接部的内壁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壁贴合设置。其中,第一连接部上开设有流体通路,流体通路包括通路入口和通路出口,通路入口用于连接流体源,通路出口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壁,且对应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并且流体通路包括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本申请通过在第一连接部内的流体通路的通路入口接入流体源,并向流体通路内持续注入流体,以形成对第二连接部的压力,使得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无损分离,拆卸方式方便快捷,既降低了拆卸难度,又保护了零件完整性和精密度,延长连接组件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连接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在机械装配及维修过程中,在面对装配面锈蚀,卡铁屑等情况时,通常需要使用暴力拆卸的方式分离零件,极易导致零件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接组件,以解决暴力拆卸零件而导致零件损伤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径由所述第二端至所述第一端逐渐减小,所述第二连接部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外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壁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壁贴合设置。流体通路,设置于第一连接部,所述流体通路包括通路入口和通路出口,所述通路入口用于连接流体源,所述通路出口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壁,且对应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通路所述第一通路的进口端为所述通路入口,所述第一通路沿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通路,连通所述第一通路,所述第二通路的出口端为所述通路出口,所述第二通路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通路的延伸方向交叉。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通路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中心轴线方向平行。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通路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通路的延伸方向垂直;或者,所述第二通路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壁垂直。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流体通路设置有至少两个,任意两个所述流体通路沿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中心轴线方向呈旋转对称。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所述第一连接部对应所述通路出口处的外壁开设有环绕所述通路出口设置的凹槽。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流体通路的直径大于等于4mm。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通路入口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所述第二端。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通路远离所述通路入口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通路与所述第一通路连接处的外部。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接部呈中空设置,所述第一通路距离所述第一连接部内壁和外壁的最短距离均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壁厚的三分之一。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的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套设在第一连接部外的第二连接部,通过将第一连接部的外径设置为由第二端至第一端逐渐减小,并在第一连接部内设置流体通路,在需要拆卸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时,可以从通路入口接入流体源,流体源的流体由通路入口通过流体通路向通路出口流动,在流体通路内充满流体且流体源仍持续输送流体的情况下,流体通路内压力增大,对第二连接部形成向外的推力,推力在第二连接部的轴线方向的分力驱动其从第一连接部上向第一端滑落,从而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能够无损分离,拆卸方式方便快捷,既降低了拆卸难度,又保护了零件完整性和精密度,延长连接组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的连接组件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的连接组件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组件100。连接组件100包括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120。第一连接部1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第一连接部110的外径由第二端12至第一端11逐渐减小。第二连接部120套设于第一连接部110外部。第二连接部120的内壁与第一连接部110的外壁贴合设置。通过将第二连接部120套设于第一连接部110外部,且第二连接部120的内壁与第一连接部110的外壁贴合设置,可实现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120的装配。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120还可以通过其他辅助装配机构实现进一步相对固定。其中,第一连接部110上设有流体通路101。流体通路101包括通路入口13和通路出口14,通路入口13用于接入流体源,通路出口14设置于第一连接部110的外壁,且对应第二连接部120设置。在需要拆卸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120时,可以从通路入口13接入流体源,流体源的流体由通路入口13通过流体通路101向通路出口14流动,在流体通路101内充满流体且流体源仍持续输送流体的情况下,流体通路101内压力增大,对第二连接部120形成向外的推力,推力在第二连接部120的轴线方向的分力驱动其从第一连接部110上向第一端11滑落,从而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120能够无损分离,拆卸方式方便快捷,既降低了拆卸难度,又保护了零件完整性和精密度,延长连接组件100的使用寿命。需要注意的是,第一连接部110与第二连接部120的脱离为相对脱离,当第一连接部110固定时,第二连接部120相对第一连接部110向第一连接部110的第一端11的方向滑落;当第二连接部120固定时,第一连接部110也可相对第二连接部120向第一连接部110的第二端12的方向移动脱落。
具体地,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120可以是主轴或油缸结构,还可以是铣削头等切削刀头与机床的装配等,本申请的连接组件100可应用于各种具有圆锥装配面的装配体上,此处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流体源为可存储流体并向流体通路101内施压通入流体的装置。流体可以为气体、液体或者气体与液体的混合物。液体可以为油、水等各种液体。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流体源采用的流体是液体油,液体油不仅可以通入流体通路101向第二连接部120施压,还可以在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120之间起到润滑作用,有利于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120的脱离。
为合理开通流体通路101,将流体通路101分为第一通路111与第二通路112。其中第一通路111的进口端为通路入口13,第一通路111沿第一连接部110的长度方向延伸。流体源从第一通路111的通路入口13接入。第二通路112连接第一通路111,第二通路112的出口端为通路出口14。第二通路11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通路111的延伸方向交叉,从而第一通路111和第二通路112可连通,并使得流体顺利与第二连接部120接触。具体地,第一通路111沿第一连接部110的长度方向延伸包括第一通路111呈直线型,并与第一连接部110的轴线方向平行,第一通路111的整体延伸方向呈沿第一连接部110的长度方向延伸;或者,第一通路111还可以沿第一连接部110的长度方向蜿蜒延伸;或者,第一通路111呈直线型,并与第一连接部110的外壁平行,第一通路111的整体延伸方向呈沿第一连接部110的长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第一通路11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连接部110的中心轴线方向平行。将第一通路111的延伸方向设置为与第一连接部110的中心轴线平行,可利于在第一连接部110上加工出第一通路111,通路入口13可位于第一连接部110的端面。第二通路11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通路111的延伸方向垂直;或者,第二通路11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连接部110的外壁垂直。同样地,第二通路112的延伸方向设置为与第一通路111的延伸方向垂直或与第一连接部110的外壁垂直,可利于在第一连接部110上加工出第二通路112,通路出口14位于第一连接部110外壁。
为了保证第二连接部120受到足够的压力从第一连接部110上脱落,流体通路101设置至少有两个,任意两个流体通路101沿第一连接部110的中心轴线方向呈旋转对称,使得第二连接部120受到至少两个不同方向的外推力。具体地,流体通路101设置有两个,两个流体通路101沿中心轴线旋转180°对称,两个流体通路101接入流体源后可使得第二连接部120受到两个相反方向的推力,利于第二连接部120从第一连接部110上脱离滑落。或者,流体通路101还可以设置有三个,三个流体通路101沿中心轴线旋转120°对称,三个流体通路101接入流体源后可使得第二连接部120均匀受到三个方向的推力,利于第二连接部120从第一连接部110上脱离滑落。
请参阅图2,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110对应通路出口14处的外壁开设有环绕通路出口14设置的凹槽1111。流体进入流体通路101经过凹槽1111施压于第二连接部120,凹槽1111增大流体与第二连接部120的接触面积,提高第二连接部120的脱落效率。
由于第二连接部120受到推力向第一连接部110的第一端滑落,为了避免流体源的设置位置与第二连接部120的滑落方向发生干涉,通路入口13设置位于第一连接部110的第二端。
进一步地,第一通路111远离通路入口13的一端延伸至第二通路112与第一通路111连接处的外部,增加了开设第二通路112的容错率,降低加工难度,确保第二通路112与第一通路111有效连通。
为使有充足的流体进入流体通路101,流体通路101的直径大于等于4mm,例如4mm、4.5mm、5mm或者6mm等。在该直径范围内,可便于流体进入流体通路101并在流体通路101内流动,流体通路101内有充足的流体,并可充分与第二连接部120接触并施压。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第一连接部110呈中空设置。为了避免开通的流体通路101破坏第一连接部110的结构和强度,第一通路111距离第一连接部110内壁和外壁的最短距离均大于第一连接部110壁厚的三分之一。例如可以是第一通路111距离第一连接部110内壁和外壁的距离为第一连接部110壁厚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等。第一通路111的设置位置合理,保证了第一连接部110的结构强度和完整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110和套设在第一连接部110外的第二连接部120,通过将第一连接部110的外径设置为由第二端12至第一端11逐渐减小,并在第一连接部110内设置流体通路101,在面对装配面锈蚀,卡铁屑等情况时,需要拆卸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120时,可从通路入口13接入流体源,流体源的流体由通路入口13通过流体通路101向通路出口14流动,在流体通路101内充满流体且流体源仍持续输送流体的情况下,流体通路101内压力增大,对第二连接部120形成向外的推力,推力在第二连接部120的轴线方向的分力驱动其从第一连接部110上向第一端11滑落,从而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120能够无损分离,拆卸方式方便快捷,既降低了拆卸难度,又保护了零件完整性和精密度,延长连接组件100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径由所述第二端至所述第一端逐渐减小;
第二连接部,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外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壁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壁贴合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开设有流体通路,所述流体通路包括通路入口和通路出口,所述通路入口用于连接流体源,所述通路出口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壁,且对应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通路包括:
第一通路,所述第一通路的进口端为所述通路入口,所述第一通路沿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长度方向延伸;
第二通路,连通所述第一通路,所述第二通路的出口端为所述通路出口,所述第二通路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通路的延伸方向交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路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中心轴线方向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路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通路的延伸方向垂直;或者,所述第二通路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壁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通路设置有至少两个,任意两个所述流体通路沿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中心轴线方向呈旋转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对应所述通路出口处的外壁开设有环绕所述通路出口设置的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通路的直径大于等于4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路入口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所述第二端。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路远离所述通路入口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通路与所述第一通路连接处的外部。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呈中空设置,所述第一通路距离所述第一连接部内壁和外壁的最短距离均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壁厚的三分之一。
CN202320140523.0U 2023-02-02 2023-02-02 连接组件 Active CN2192209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40523.0U CN219220928U (zh) 2023-02-02 2023-02-02 连接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40523.0U CN219220928U (zh) 2023-02-02 2023-02-02 连接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20928U true CN219220928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46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40523.0U Active CN219220928U (zh) 2023-02-02 2023-02-02 连接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209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112013004804T5 (de) Warmetauscher-Kompaktbaugruppe und Fertigungsverfahren dafür
CN110459832B (zh) 热交换装置
CN219220928U (zh) 连接组件
WO2009068046A1 (en) Flow-optimized valve sub-base
WO2012126654A1 (de) Abgasrückführmodul für eine verbrennungskraftmaschine
CN105947161B (zh) 集成冷却油箱的喷水推进装置进流管道及液压控制系统
CN201621908U (zh) 一种双向活动式节流阀
CN112254383A (zh) 一种节流阀阀芯组件及其节流阀
CN113404684A (zh) 乳化液泵液力端和乳化液泵
CN111734621A (zh) 一种乳化液柱塞泵及其泵头总成
CN211145425U (zh) 一种具有组装的球阀
CN105545556A (zh) 一种高压共轨系统共轨管机构
EP4160129A1 (en) Heat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heat management system
CN112161124B (zh) 一种抗溶胀性好的汽车耐油胶管
CN219912127U (zh) 用于罐底取样口减少积液的法兰组件
CN219711781U (zh) 内衬不锈钢液力端
CN207454874U (zh) 一种多层次降压抗气蚀角阀
CN216767323U (zh) 一种装配式不间断循环阀及循环系统
CN116518096B (zh) 电磁阀
CN217327606U (zh) 一种具有组合式油箱结构的压缩机用润滑油站
CN211259617U (zh) 一种容器连接管法兰定位装置
CN217381555U (zh) 组合式刮板输送机用两级同轴式行星减速器冷却装置
CN215672514U (zh) 单缸风冷柴油机的出油阀及其喷油泵
CN212656967U (zh) 一种乳化液柱塞泵及其泵头总成
CN218954036U (zh) 一种适用于电驱总成的配流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