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14636U - 一种非独立式悬架的窄车身全地形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独立式悬架的窄车身全地形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14636U
CN219214636U CN202120648531.7U CN202120648531U CN219214636U CN 219214636 U CN219214636 U CN 219214636U CN 202120648531 U CN202120648531 U CN 202120648531U CN 219214636 U CN219214636 U CN 2192146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terrain vehicle
rod
narrow
bri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4853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帅
杨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ilikes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ilikes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ilikes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ilikes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4853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146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146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146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非独立式悬架全地形车,属于全地形车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窄车身全地形在不平路面的越障能力和舒适性差等问题,一种非独立式悬架全地形车,包括车架和车轮,车轮通过电驱动旋转,车架和车轮之间通过悬架连接,悬架包括缓冲装置和用于连接车轮的连接桥,缓冲装置用于连接车架和连接桥,缓冲装置包括纵置的上摆臂和平衡杆组,上摆臂一端通过第一万向球头与连接桥连接,上摆臂另一端通过衬套转动连接于车架两侧,平衡杆组的两端通过第二万向球头分别连接于连接桥和车架的两侧,减震装置一端和车架连接,减震装置另一端连接于连接桥的顶部。本实用新型能提高车上人员的舒适度。

Description

一种非独立式悬架的窄车身全地形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全地形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非独立式悬架全地形车。
背景技术
目前,全地形车通常采用横置连杆的独立式悬架结构,但是窄车身全地形车辆的车身宽度限制了横置连杆的臂长,从而限制了车轮在垂直方向上跳动的距离,也就减弱了车辆在不平路面的越障能力和舒适性。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非独立式悬架的窄车身全地形车来填补目前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非独立式悬架全地形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非独立式悬架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和车轮,所述车轮通过电驱动旋转,所述车架和车轮之间通过悬架连接,所述悬架包括缓冲装置和用于连接车轮的连接桥,所述缓冲装置用于连接车架和连接桥,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纵置的上摆臂和平衡杆组,所述上摆臂一端通过第一万向球头与连接桥连接,所述上摆臂另一端通过衬套转动连接于车架两侧,所述平衡杆组的两端通过第二万向球头分别连接于连接桥和车架的两侧,所述悬架还包括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一端和车架连接,所述减震装置另一端连接于连接桥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全地形车行驶在凹凸不平的复杂路况上行驶时,车轮会随着路面的变化而产生上下位移,左右两个车轮之间通过连接桥连接,当左右两个车轮之间产生上下位移时,连接桥的两侧也上下摆动,由于平衡杆组的和纵置的上摆臂的设置,对车架起到缓冲作用,车架不易受到连接桥两侧上下摆动的影响,减小复杂路况对车架带来的冲击力;减震装置一端和车架连接,另一端连接于连接桥的顶部,减震装置起到减震作用,使得人在车架上受到得到震动变小。本实用新型的缓冲装置能有效减少凹凸不平的复杂路况对车架的冲击力,从而使得人在车架上受到的震动变小。提高车上人员的舒适度。
在上述的一种非独立式悬架全地形车中,所述车轮包括位于车架前侧的前轮以及位于车架后侧的后轮,所述悬架的数量为两,两个所述悬架分别连接前轮和车架以及后轮和车架。
在上述的一种非独立式悬架全地形车中,所述平衡杆组包括两个连杆,两个所述连杆一端连接于车架底部,两个所述连杆另一端分别连接于连接桥两侧。悬架有两个,平衡杆组有两组,每组平衡杆组包括两个连杆,故前后两个悬架组成四连杆。
在上述的一种非独立式悬架全地形车中,所述车架包括站立支撑台以及位于站立支撑台两侧的板体,所述板体与站立支撑台之间均通过连接板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非独立式悬架全地形车中,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两个减震器,所述减震器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板体底部,所述减震器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接桥两侧顶部。
在上述的一种非独立式悬架全地形车中,所述前轮的数量为两,所述后轮的数量为两,所述连接桥用于连接两个前轮或者两个后轮。连接两个前轮的连接桥为前桥,连接两个后轮的连接桥为后桥。
在上述的一种非独立式悬架全地形车中,所述车架设置有可折叠的转向杆,所述转向杆用于改变行驶方向,所述转向杆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顶部设置有连接块,所述第二杆体底部设置有夹紧块,所述夹紧块开设有用于容纳连接块的容纳腔,所述连接块一端开设有连接通道,所述夹紧块开设有和连接通道连通的开孔,所述开孔和连接通道用于供连接轴穿设,所述连接块设置有弧形端,所述第二杆体能相对于第一杆体转动使得所述连接块从容纳腔中移出。
在上述的一种非独立式悬架全地形车中,所述转向杆顶部设置有用于供人操作转向杆的操作扶手。
在上述的一种非独立式悬架全地形车中,所述站立支撑台内设置有供电装置,所述后轮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后轮转动,所述供电装置用于给驱动电机供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缓冲装置能有效减少凹凸不平的复杂路况对车架的冲击力,从而使得人在车架上受到的震动变小。提高车上人员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悬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站立支撑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供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连接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架;2、车轮;3、悬架;4、缓冲装置;5、连接桥;6、平衡杆组;8、第二万向球头;9、站立支撑台;10、板体;11、连接板;12、减震器;13、上摆臂;14、安装孔;15、第一万向球头;17、前轮;18、后轮;19、转向杆;20、第一杆体;21、第二杆体;22、连接块;23、夹紧块;24、容纳腔;25、连接通道;26、开孔;27、弧形端;28、操作扶手;29、供电装置;30、驱动电机;31、减震弹簧;32、液压箱;33、衬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6所示,一种非独立式悬架3全地形车,包括车架1和车轮2,车轮2通过电驱动旋转,车架1和车轮2之间通过悬架3连接,悬架3包括缓冲装置4和用于连接车轮2的连接桥5,缓冲装置4用于连接车架1和连接桥5,缓冲装置4包括纵置的上摆臂13和平衡杆组6,上摆臂13一端通过第一万向球头15与连接桥5连接,上摆臂13另一端通过衬套转动连接于车架1两侧,平衡杆组6的两端通过第二万向球头8分别连接于连接桥5和车架1的两侧,悬架3还包括减震装置,减震装置一端和车架1连接,减震装置另一端连接于连接桥5的顶部;车架1设置有可折叠的转向杆19,转向杆19用于改变行驶方向。
上摆臂13一端开设有安装孔14,安装孔14用于安装第一万向球头1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非独立式悬架3窄车身全地形车,车身宽度小于1.2米,该全地形车前轮17和后轮18均采用非独立式悬架3,这样当车辆越障碍时,连接前轮17之间的连接桥5(即前轮17)和连接后轮18之间的连接桥5(即后轮18)均可以有较大的独立摆动角度,从而提高了车辆的越野性能。另外,该车辆包括车架1、车轮2、悬架3、转向系统(包括转向杆19等)、驱动动力系统(包括驱动电机30和供电装置29等),整车还具有控制系统,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具有拓展性强和便于装配的特点,也可根据应用场景需求灵活选择双轮或者四轮驱动。
进一步细说,平衡杆组6包括两个连杆,两个连杆一端连接于车架1底部,两个连杆另一端分别连接于连接桥5两侧。
一个平衡杆组6包括两个连杆。两个连杆一端通过第二万向球头8连接在车架1底部,两个连杆另一端通过第二万向球头8连接在连接桥5两侧。悬架3有两个,平衡杆组6有两组,每组平衡杆组6包括两个连杆,故前后两个悬架3组成四连杆。
进一步细说,车架1包括站立支撑台9以及位于站立支撑台9两侧的板体10,板体10与站立支撑台9之间均通过连接板11连接。人驾驶全地形车时,人站立在站立支撑台9上。
进一步细说,减震装置包括两个减震器12,减震器1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板体10底部,减震器1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接桥5两侧顶部。本实施例中,减震器12为液压减震器12,减震器12具有减震弹簧31,减震器12设置有液压箱32,液压箱32内存储有液压油。
减震器12起到减震缓冲作用,当车轮2遇到阻碍向上运动时,连接桥5也向上运动,在减震弹簧31的作用下,将连接桥5向下压,减小车架1受到的冲击力从而使得车架1受到的震动小。
进一步细说,车轮2包括位于车架1前侧的前轮17以及位于车架1后侧的后轮18,悬架3的数量为两,两个悬架3分别连接前轮17和车架1以及后轮18和车架1。悬架3有两个,连接前轮17和车架1的为前悬架,连接后轮18和车架1的为后悬架。
进一步细说,车架1设置有可折叠的转向杆19,转向杆19用于改变行驶方向。转向杆19顶部设置有用于供人操作转向杆19的操作扶手28。人站立在站立支撑台9上,手握操作扶手28并转动操作扶手28,从而转动转向杆19改变车的行驶方向。人站在站立支撑台9上同时扶住操作扶手28,不易摔倒,且操作扶手28便于人转动转向杆19。
进一步细说,转向杆19包括第一杆体20和第二杆体21,第一杆体20顶部设置有连接块22,第二杆体21底部设置有夹紧块23,夹紧块23开设有用于容纳连接块22的容纳腔24,连接块22一端开设有连接通道25,夹紧块23开设有和连接通道25连通的开孔26,开孔26和连接通道25用于供连接轴穿设,连接块22设置有弧形端27,第二杆体21能相对于第一杆体20转动使得连接块22从容纳腔24中移出。
本实施例中,连接轴从连接通道25和开孔26中穿过,第二杆体21能相对于第一杆体20绕连接轴转动,从而连接块22从容纳腔24中移出,转向杆19处于折叠状态,从而减小了全地形车整体的体积,有利于全地形车的存放。展开时,第二杆体21相对于第一杆体20绕连接轴转动,连接块22重新进入容纳腔24中,转向杆19处于展开状态。弧形端27便于第二杆体21相对于第一杆体20的转动。
本实施例中,当转向杆19处于展开状态时,若需要锁定第一杆体20和第二杆体21,则可以在连接轴上设置螺纹,并在连接轴两端套设螺母,两个螺母旋转相互靠近,将夹紧块23的两侧压靠在连接块22上,利用摩擦力将第一杆体20和第二杆体21锁定在一起。若需要解锁第一杆体20和第二杆体21从而折叠转向杆19时,则可以旋转螺母,使得两个螺母相互远离,夹紧块23的两侧不压靠在连接块22上,摩擦力小,便于第二杆体21的转动。应当理解,本实施例仅举例说明了锁定第一杆体20和第二杆体21的其中一种方式,并不局限于这一种方式,在此不一一赘述。
进一步细说,站立支撑台9内设置有供电装置29,后轮18设置有驱动电机30,驱动电机30用于驱动后轮18转动,供电装置29用于给驱动电机30供电。供电装置29为电瓶,驱动电机30驱动后轮18转动,从而使得全地形车行驶。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大量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9)

1.一种非独立式悬架的窄车身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和车轮(2),所述车轮(2)通过电驱动旋转,所述车架(1)和车轮(2)之间通过悬架(3)连接,所述悬架(3)包括缓冲装置(4)和用于连接车轮(2)的连接桥(5),所述缓冲装置(4)用于连接车架(1)和连接桥(5),所述缓冲装置(4)包括纵置的上摆臂(13)和平衡杆组(6),所述上摆臂(13)一端通过第一万向球头(15)与连接桥(5)连接,所述上摆臂(13)另一端通过衬套(33)转动连接于车架(1)两侧,所述平衡杆组(6)的两端通过第二万向球头(8)分别连接于连接桥(5)和车架(1)的两侧,所述悬架(3)还包括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一端和车架(1)连接,所述减震装置另一端连接于连接桥(5)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独立式悬架的窄车身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2)包括位于车架(1)前侧的前轮(17)以及位于车架(1)后侧的后轮(18),所述悬架(3)的数量为两,两个所述悬架(3)分别连接前轮(17)和车架(1)以及后轮(18)和车架(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独立式悬架的窄车身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杆组(6)包括两个连杆,两个所述连杆一端连接于车架(1)底部,两个所述连杆另一端分别连接于连接桥(5)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独立式悬架的窄车身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包括站立支撑台(9)以及位于站立支撑台(9)两侧的板体(10),所述板体(10)与站立支撑台(9)之间均通过连接板(1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非独立式悬架的窄车身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两个减震器(12),所述减震器(1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板体(10)底部,所述减震器(1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接桥(5)两侧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独立式悬架的窄车身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17)的数量为两,所述后轮(18)的数量为两,所述连接桥(5)用于连接两个前轮(17)或者两个后轮(1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非独立式悬架的窄车身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设置有可折叠的转向杆(19),所述转向杆(19)用于改变行驶方向,所述转向杆(19)包括第一杆体(20)和第二杆体(21),所述第一杆体(20)顶部设置有连接块(22),所述第二杆体(21)底部设置有夹紧块(23),所述夹紧块(23)开设有用于容纳连接块(22)的容纳腔(24),所述连接块(22)一端开设有连接通道(25),所述夹紧块(23)开设有和连接通道(25)连通的开孔(26),所述开孔(26)和连接通道(25)用于供连接轴穿设,所述连接块(22)设置有弧形端(27),所述第二杆体(21)能相对于第一杆体(20)转动使得所述连接块(22)从容纳腔(24)中移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非独立式悬架的窄车身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杆(19)顶部设置有用于供人操作转向杆(19)的操作扶手(28)。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非独立式悬架的窄车身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立支撑台(9)内设置有供电装置(29),所述后轮(18)设置有驱动电机(30),所述驱动电机(30)用于驱动后轮(18)转动,所述供电装置(29)用于给驱动电机(30)供电。
CN202120648531.7U 2021-03-30 2021-03-30 一种非独立式悬架的窄车身全地形车 Active CN2192146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48531.7U CN219214636U (zh) 2021-03-30 2021-03-30 一种非独立式悬架的窄车身全地形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48531.7U CN219214636U (zh) 2021-03-30 2021-03-30 一种非独立式悬架的窄车身全地形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14636U true CN219214636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59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48531.7U Active CN219214636U (zh) 2021-03-30 2021-03-30 一种非独立式悬架的窄车身全地形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146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20371B2 (ja) 車両
EP1813450B1 (en) Vehicle with tilting suspension system
GB2279047A (en) Banking suspension
CN106335542B (zh) 四轮独立转向机构及工作方法
CN104354878A (zh) 横向环形减震纵向弹簧减震混合四轮车
CN210132965U (zh) 五轮车
CN102582757A (zh) 一种摩托车前悬挂系统
CN208802068U (zh) 一种新型车辆
CN219214636U (zh) 一种非独立式悬架的窄车身全地形车
CN104943523A (zh) 一种可降低动力系统对车身震动影响的连接结构
CN202481226U (zh) 一种摩托车前悬挂系统
CN115071417B (zh) 一种全地形车摆臂动力驱动单元组件
CN108162707B (zh) 机动车前轮可正立跳动的独立悬架机构及转向机构
CN207481653U (zh) 一种具有主动平衡装置的车辆
CN112937238B (zh) 一种非独立式悬架的窄车身全地形车
CN206924426U (zh) 前后转向式底盘及玩具车
CN109572346A (zh) 一种具有自动稳定装置的车辆
CN219584389U (zh) 一种电动车辆平衡减振结构
CN112124483A (zh) 双前轮摩托车的前轮支撑转向结构
CN214492433U (zh) 一种非独立式越野车悬架
CN105667595B (zh) 轮毂电机驱动电动微型跑车
CN219927402U (zh) 后桥总成及全地形车
CN206086865U (zh) 前轮单边独立悬挂转向式三轮车
CN204801482U (zh) 一种可降低动力系统对车身震动影响的连接结构及包括该机构的机动车
CN219927401U (zh) 前桥总成及全地形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