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07516U - 一种髓内外复合固定的假体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髓内外复合固定的假体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07516U
CN219207516U CN202223243715.9U CN202223243715U CN219207516U CN 219207516 U CN219207516 U CN 219207516U CN 202223243715 U CN202223243715 U CN 202223243715U CN 219207516 U CN219207516 U CN 2192075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ramedullary
bone
stump
fixation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4371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king University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Peking University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king University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Peking University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2324371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075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075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075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髓内外复合固定的假体柄,包括:髓外套筒,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管状结构,其内部限定出用于容置残端骨的骨残端固定腔,髓外套筒可经其开口端套置在残端骨外部并与之紧固连接,髓外套筒的封闭端开设有贯通的锥接孔;髓内固定柄,包括依次连接为一体的髓针、锥接部和组配部,髓针经髓外套筒封闭端的锥接孔穿入骨残端固定腔内,髓针适于插入残端骨的髓腔并与之紧固连接,锥接部与锥接孔相配合,以使髓内固定柄与髓外套筒之间形成可拆卸地锥配连接,组配部则适于与缺损段或假体基本段之间形成锥配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广泛应用于不同直径骨干肿瘤切除后的肢体功能重建,可显著增加肿瘤型假体重建后的即刻稳定性及远期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髓内外复合固定的假体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假体,具体涉及一种髓内外复合固定的假体柄,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骨科临床领域中,肢体恶性肿瘤切除肿瘤型假体重建后出现的假体断裂及远期松动等问题一直是困扰所有骨肿瘤专业医生的巨大难点。在中国,18岁以下的儿童及青少年骨原发恶性肿瘤发病率约为8.7%,其中以骨肉瘤和尤文肉瘤最为常见。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的病例占全部病例的45-78%,其中75-80%患者年龄在10-20岁。当肿瘤型人工关节用于儿童肿瘤切除骨缺损重建时,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体重明显增加,假体柄将承受巨大应力,而在儿童期间由于受到髓腔直径限制而选用的细柄,会在巨大应力条件下出现断柄现象,尤其是在患者突然发力或急速运动时,假体柄会承受巨大不良应力,而促使断柄事件的发生。例如,因股骨远端恶性骨肉瘤行瘤段切除肿瘤型假体置换术后,患者在正常跑步过程中,若在应力较为集中的假体-骨界面借口部分出现髓内假体柄断裂,此种情况下,不但翻修手术极为困难,也给患者带来二次手术的巨大创伤。
肿瘤型假体重建后另一常见的机械性并发症是远期的机械性松动。由于髓内柄通过骨水泥或生物固定方式进行重建后,存在显著的应力遮挡问题,久而久之在髓针同髓腔接口部位出现明显的应力遮挡而造成骨质吸收,进而出现假体松动,而影响患者的远期功能。
对于接受肿瘤型假体重建的患者,不论是髓内断柄还是假体松动,均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功能障碍。而为了恢复满意的肢体功能,二次翻修手术不可避免,也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因此,研发一款髓内外复合固定的假体柄,以增加肿瘤型假体髓内固定的机械强度,对降低肢体肿瘤切除后假体机械性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髓内外复合固定的假体柄,旨在提高假体柄机械强度,降低假体柄断裂或远期松动可能,以解决常规假体柄断裂或松动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髓内外复合固定的假体柄,包括:髓外套筒,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管状结构,所述髓外套筒的内部限定出用于容置残端骨的骨残端固定腔,所述髓外套筒可经其开口端套置在残端骨外部并与之紧固连接,所述髓外套筒的封闭端开设有贯通的锥接孔;髓内固定柄,包括依次连接为一体的髓针、锥接部和组配部,所述髓针经所述髓外套筒封闭端的锥接孔穿入所述骨残端固定腔内,所述髓针适于插入残端骨的髓腔并与之紧固连接,所述锥接部与所述锥接孔相配合,以使所述髓内固定柄与所述髓外套筒之间形成可拆卸地锥配连接,所述组配部则适于与缺损段或假体基本段之间形成锥配连接。
所述的假体柄,优选地,所述髓外套筒采用三分叉式设计,即所述髓外套筒的筒壁设计为沿周向间隔分布的三块固定臂,三块所述固定臂的一端与所述髓外套筒的封闭端连接,三块所述固定臂的另一端沿轴向延伸共同围成所述骨残端固定腔。
所述的假体柄,优选地,所述髓内固定柄设计为生物型固定模式,且所述髓内固定柄的表面采用喷涂工艺或3D打印工艺进行处理。
所述的假体柄,优选地,在所述髓外套筒与残端骨外表面相接触的内接触面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孔隙大小为400-600μm并且完全连通的多孔金属骨小梁结构,且孔隙率在80%以上,孔隙层厚2mm。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可以设计多种不同直径的髓外套筒和多种不同粗度的髓针,术中可根据患者外皮质粗度及髓腔粗度选择不同型号的髓外套筒和髓内固定柄进行组配连接,具有良好的术中可调控性,便于适应不同骨质条件的患者。
2、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三分叉式管状结构的髓外套筒和髓内固定柄两部件组装后的髓内外固定而实现假体的即刻稳定;同时,髓外套筒的内表面采用3D打印的多孔骨小梁设计,可实现骨皮质同髓外套筒良好的骨长入,进一步提高该假体柄的远期稳定性,进而降低假体柄断裂及松动等机械性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髓外套筒和髓内固定柄的组配设计,能够广泛应用于不同直径骨干肿瘤切除后的肢体功能重建,并且可显著增加肿瘤型假体重建后的即刻稳定性及远期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髓内外复合固定的假体柄在分离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该实施例提供的髓内外复合固定的假体柄在结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髓外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
1-髓外套筒;
11-骨残端固定腔;12-锥接孔;13-固定臂;
2-髓内固定柄;
21-髓针;22-锥接部;23-组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系统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上述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髓内外复合固定的假体柄,包括:髓外套筒,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管状结构,其内部限定出用于容置残端骨的骨残端固定腔,髓外套筒可经其开口端套置在残端骨外部并与之紧固连接,髓外套筒的封闭端开设有贯通的锥接孔;髓内固定柄,包括依次连接为一体的髓针、锥接部和组配部,髓针经髓外套筒封闭端的锥接孔穿入骨残端固定腔内,髓针适于插入残端骨的髓腔并与之紧固连接,锥接部与锥接孔相配合,以使髓内固定柄与髓外套筒之间形成可拆卸地锥配连接,组配部则适于与缺损段或假体基本段之间形成锥配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髓外套筒和髓内固定柄的组配设计,能够广泛应用于不同直径骨干肿瘤切除后的肢体功能重建,并且可显著增加肿瘤型假体重建后的即刻稳定性及远期稳定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髓内外复合固定的假体柄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髓内外复合固定的假体柄,包括:髓外套筒1,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管状结构,髓外套筒1的内部限定出用于容置残端骨的骨残端固定腔11,髓外套筒1可经其开口端套置在残端骨外部并与之紧固连接,髓外套筒1的封闭端开设有贯通的锥接孔12;髓内固定柄2,包括依次连接为一体的髓针21、锥接部22和组配部23,髓针21经髓外套筒1封闭端的锥接孔穿入骨残端固定腔12内,髓针21适于插入残端骨的髓腔并与之紧固连接,锥接部22与锥接孔12相配合,以使髓内固定柄2与髓外套筒1之间形成可拆卸地锥配连接,组配部23则适于与缺损段或假体基本段之间形成锥配连接。通过上述的设置,髓外套筒1和髓内固定柄2通过锥配方式进行组合,便于术中依据骨干外皮质粗度差异和髓腔粗度差异,选择合适的髓外套筒1和髓内固定柄2,实现术中的随意调控组合;同时,远端的组配部23又可同常规的缺损段或假体基本段进行锥配连接,便于髓内固定柄2同任意常规肿瘤型假体进行组合使用,由此实现了髓内外复合固定的假体柄实际应用的广泛性。
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髓外套筒1采用三分叉式设计,即髓外套筒1的筒壁设计为沿周向间隔分布的三块固定臂13,三块固定臂13的一端与髓外套筒1的封闭端连接,三块固定臂13的另一端沿轴向延伸共同围成骨残端固定腔11。通过上述的设置,髓外套筒1由于自身的三分叉式管状结构,在髓外套筒1打入时可以有一定的膨胀空间,便于髓内固定柄2同髓外套筒1的同时打入。
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髓内固定柄2可以设计为生物型固定模式,且该髓内固定柄2的表面采用喷涂工艺或3D打印工艺进行处理,便于远期髓内固定柄能够实现良好骨长入。
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在髓外套筒1与残端骨外表面相接触的内接触面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孔隙大小为400-600μm并且完全连通的多孔金属骨小梁结构,且孔隙率在80%以上,孔隙层厚2mm。通过上述的设置,可以在置入假体柄前对截骨端外皮质进行“粗糙化和新鲜化”,为新生骨组织提供长入空间,使得新生骨组织可以爬行长入孔隙结构中,便于远期骨干外皮质同髓外套筒1的内表面实现有效的骨整合,从而大大提高假体柄的远期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针对肿瘤型假体重建后假体柄断裂和远期松动问题而进行设计研发的髓内外复合固定的假体柄,可通过三分叉式管状结构的髓外套筒1和髓内固定柄2两部件组装后的髓内外固定而实现假体的即刻稳定;同时,髓外套筒1的内表面采用3D打印的多孔骨小梁设计,可实现骨皮质同髓外套筒1良好的骨长入,进一步提高该假体柄的远期稳定性,进而降低假体柄断裂及松动等机械性并发症的发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4)

1.一种髓内外复合固定的假体柄,其特征在于,包括:
髓外套筒(1),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管状结构,所述髓外套筒(1)的内部限定出用于容置残端骨的骨残端固定腔(11),所述髓外套筒(1)可经其开口端套置在残端骨外部并与之紧固连接,所述髓外套筒(1)的封闭端开设有贯通的锥接孔(12);
髓内固定柄(2),包括依次连接为一体的髓针(21)、锥接部(22)和组配部(23),所述髓针(21)经所述髓外套筒(1)封闭端的锥接孔穿入所述骨残端固定腔(11)内,所述髓针(21)适于插入残端骨的髓腔并与之紧固连接,所述锥接部(22)与所述锥接孔(12)相配合,以使所述髓内固定柄(2)与所述髓外套筒(1)之间形成可拆卸地锥配连接,所述组配部(23)则适于与缺损段或假体基本段之间形成锥配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体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髓外套筒(1)采用三分叉式设计,即所述髓外套筒(1)的筒壁设计为沿周向间隔分布的三块固定臂(13),三块所述固定臂(13)的一端与所述髓外套筒(1)的封闭端连接,三块所述固定臂(13)的另一端沿轴向延伸共同围成所述骨残端固定腔(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体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髓内固定柄(2)设计为生物型固定模式,且所述髓内固定柄(2)的表面采用喷涂工艺或3D打印工艺进行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体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髓外套筒(1)与残端骨外表面相接触的内接触面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孔隙大小为400-600μm并且完全连通的多孔金属骨小梁结构,且孔隙率在80%以上,孔隙层厚2mm。
CN202223243715.9U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髓内外复合固定的假体柄 Active CN2192075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43715.9U CN219207516U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髓内外复合固定的假体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43715.9U CN219207516U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髓内外复合固定的假体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07516U true CN219207516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39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43715.9U Active CN219207516U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髓内外复合固定的假体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075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22451A (zh) * 2023-10-27 2023-11-28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长段骨假体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22451A (zh) * 2023-10-27 2023-11-28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长段骨假体
CN117122451B (zh) * 2023-10-27 2024-02-20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长段骨假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25595A (en) Cannulated cementless hip stem prosthesis
CN206167123U (zh) 一种保留关节面型组配式股骨肿瘤膝关节假体
EP3766458B1 (en) Modular rotational device for torsionally stabilizing an endoprosthesis
CN106137470A (zh) 一种保留关节面型可延长式胫骨肿瘤膝关节假体
CA2730564C (en) Femoral head prosthesis
CN219207516U (zh) 一种髓内外复合固定的假体柄
CN206167121U (zh) 一种具有骨小梁多孔结构的定制髓针
CN111529139A (zh) 一种组配式肿瘤型人工胫距关节假体
CN208942488U (zh) 骨假体装置
CN109157309A (zh) 胫骨近端填充块假体
CN113456314A (zh) 一种股骨远端翻修型肿瘤假体
CN209316155U (zh) 胫骨近端填充块假体
CN212630968U (zh) 一种3d打印多孔仿小梁弧形髓内柄
CN113797001A (zh) 一种内置的假肢连接装置
CN216724885U (zh) 通用型人工全肘关节假体
CN107595442A (zh) 人工峡部假体
CN113797000A (zh) 一种距骨融合表面型人工踝关节假体
CN112773569A (zh) 一种邻关节骨缺损假体重建的髓腔内加压固定装置
CN215688345U (zh) 一种定制胫骨固定杆
CN111938878A (zh) 一种胫骨假体
CN111467087A (zh) 一种3d打印表面多孔股骨近端弧形髓内柄
CN113796999A (zh) 一种通用型人工全肘关节假体
CN216365435U (zh) 股骨远端翻修型肿瘤假体
CN208710176U (zh) 人工峡部假体
CN219480477U (zh) 一种肱骨远端关节面假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