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03076U - 制冷压缩机电机过热保护器 - Google Patents

制冷压缩机电机过热保护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03076U
CN219203076U CN202320139344.5U CN202320139344U CN219203076U CN 219203076 U CN219203076 U CN 219203076U CN 202320139344 U CN202320139344 U CN 202320139344U CN 219203076 U CN219203076 U CN 2192030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plug
protector
pin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3934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云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Tianyin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Tianyin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Tianyin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Tianyin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3934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030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030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030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一种制冷压缩机电机过热保护器,包括护罩、护罩盖、插簧、电热丝、双金属片、电连接件、静触脚、动触片和保护器插脚,在护罩朝向上的一侧有静触脚插嵌凸缘腔、插簧定位腔、插簧脚支承腔、电热丝腔和电气连接件定位腔,静触脚插嵌凸缘腔位于护罩的后端左侧,插簧定位腔对应于静触脚插嵌凸缘腔的右方,电热丝腔构成于护罩朝向上的一侧中央位置,电气连接件定位腔位于护罩的前端,插簧的基部位于插簧定位腔内,电热丝嵌置在电热丝腔内,双金属片覆盖在电热丝上,动触片为不锈钢片并且该动触片朝向电连接件的一端直接与电连接件的相向一侧固定。优点:减少零部件数目,提高加工效率且降低产品成本;在压缩机过电流引起的过热情形下能快速分断电路。

Description

制冷压缩机电机过热保护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压缩机电机保护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冷压缩机电机过热保护器。
背景技术
前述的制冷压缩机电机过热保护器也称制冷压缩机电机过载保护器,在制冷压缩机进入正常运行状态后通常需要由过热保护器实施保护,其目的是:当制冷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过载情形时由其断开电源而避免制冷压缩机过热并引起损坏。
如业界所知,在制冷压缩机上除了配有前述的电机过热保护器外,通常还配有起辅助起动作用的电机起动器,于是就结构及安装形式而言,如果将两者构成一体式结构,则表现为一体化安装,如果将两者构成分体式结构,那么表现为分体式安装,前者共用一个壳体或称盒体,而后者各自具有相应的壳体或称盒体。但是不论是分体安装还是一体安装,各自的作用机理是相同的,即不会因一体或分体安装而使作用机理发生改变。
就上述一体式的安装形式而言,可以通过对并非限于例举的如下专利文献的阅读得到充分理解:如CN2606490Y(电机起动、保护器)、CN2606491Y(一体式电机起动、保护器)、CN102386815A(结构改进的一体式电机起动保护器)、CN101369790A(一种节能型一体式单相交流电机起动、保护器)、CN206211857U(制冷压缩机无功耗起动保护器)、CN106385204A(制冷压缩机无功耗起动保护器)、CN104734570A(无功耗节能型单相交流电机起动保护器)和CN113453474B(一体式多端子电机起动保护器),等等。
就上述分体安装形式即构成独立的结构体系的电机过热保护器而言,同样可以通过并非限于例举的如下专利文献的阅读得到充分了解:如CN2093438U(蝶形双金属片式温度保护继电器)、CN2152301Y(热补偿型冰箱过电流过温升双保护器)、CN2218263Y(自保式制冷压缩机热保护器)、CN2287339Y(制冷压缩机电机保护器)、CN1207743C(热保护器)和CN2341305Y(电流温度复合型电机保护器)。
典型的电机过热保护器的文献公开如CN2821846Y(一种压缩机过热保护器)、CN208673997U(一种热保护器)以及CN215187850U(制冷压缩机用的一体式多端子电机起动保护器)的结构体系的电机起动器,该三项专利涉及的电机过热保护器虽然各有在其说明书的技术效果栏中所述的技术效果,并且纵观这三项专利有着如下共同的特点:动触片(CN2821846Y称“动簧片”、CN208673997U称“簧片组件”、CN215187850U称“动触片”)都是由铜片充当的,即由铜制成动触片;与电热丝(也称“发热丝”)电气连接的电连接件由不锈钢制成(如CN215187850U称“第一电连接件”);在动触片与前述电连接件相对应的一端设置一枚材质同样为不锈钢的过渡连接件(CN2821846Y称“衬垫”、CN208673997U示出了部件但未给予附图标记名称、CN215187850U称“第二电连接件”),借助于该过渡连接件而将前述动触片与电连接件相对应的一端与电连接件焊接。具体而言,由于需要使材质为不锈钢的过渡连接件与材质为铜的动触片以及与材质为不锈钢的电连接件焊接,因而工序较为麻烦,并且不仅需要确保过渡连接件与动触片可靠焊固,而且同时要确保过渡连接件与电连接件可靠焊固,从而不仅影响制造或称加工效率,而且焊接的可靠性往往并不能完全达到业界之预期,因为不锈钢与铜属于异种材质,焊接牢固的可靠性必然是难以令人满意的。
经本申请人所做的反复试验认为:采用材质为不锈钢的过渡连接件将前述材质为铜的动触片以及材质为不锈钢的电连接件焊接连接而使动触片与电连接件之间形成电气连接的结构形式存在如下技术问题:其一,除了焊接步骤多而影响加工效率外,还并不能保障异种材料之间的焊接质量,即焊接可靠性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其二,从零部件数量的角度考量,由于使用了过渡连接件,因而零部件数量相对增加;其三,存在顾此失彼的技术偏见,因为动触片采用铜制作虽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但是其受热变形性能是并不能与不锈钢媲美的因素却被忽视了。正是基于并非限于前述三个方面的因素,有必要进行合理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摒弃材质为不锈钢的过渡连接件而得以既可减少零部件数目又能提高加工效率并且合理降低产品成本、有利于显著提高热变形效果而得以在压缩机过电流引起的过热情形下使具有动触点的动触片与具有静触点的静触脚之间快速分断电路的制冷压缩机电机过热保护器。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制冷压缩机电机过热保护器,包括护罩、护罩盖、插簧、电热丝、双金属片、电连接件、静触脚、动触片和保护器插脚,在护罩朝向上的一侧构成有静触脚插嵌凸缘腔、插簧定位腔、插簧脚支承腔、电热丝腔和电气连接件定位腔,静触脚插嵌凸缘腔位于护罩的后端左侧并且在该静触脚插嵌凸缘腔的腔底壁上开设有彼此对应的一对静触脚定位凸缘插嵌槽,该对静触脚定位凸缘插嵌槽穿透静触脚插嵌凸缘腔的腔底壁与外界相通,插簧定位腔对应于静触脚插嵌凸缘腔的右方并且在该插簧定位腔的腔底壁上开设有一插簧定位嵌脚插槽,该插簧定位嵌脚插槽穿透插簧定位腔的腔底壁与外界相通,插簧脚支承腔在对应于插簧定位腔的位置构成于护罩的后端右侧的边缘部位并且与插簧定位腔相通,电热丝腔构成于护罩朝向上的一侧中央位置,电气连接件定位腔位于护罩的前端并且在该电气连接件定位腔的腔底壁上开设有一穿透电气连接件定位腔的腔底壁的电气连接件定位嵌脚槽,插簧的基部位于所述插簧定位腔内并且在该插簧的基部折弯而构成有一插簧定位嵌脚,该插簧定位嵌脚与所述插簧定位嵌脚插槽插嵌固定,在插簧朝向所述插簧脚支承腔的一侧延伸有一用于与电气线路串接的插簧脚,该插簧脚紧贴并支承于所述插簧脚支承腔上并且探出护罩的右侧面,在插簧的基部前侧面上延伸有一电热丝插簧电气连接耳,该电热丝插簧电气连接耳伸展到所述电热丝腔内,电热丝以形成C字形的状态嵌置在所述电热丝腔内,该电热丝的电热丝第一连接端Ⅰ与所述电热丝插簧电气连接耳连接,而电热丝的电热丝第二连接端Ⅱ与电连接件连接,双金属片覆盖在电热丝上,电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电气连接件定位腔内,该电连接件的右端延伸有一电连接件限定条,所述电热丝第二连接端Ⅱ与电连接件限定条连接,在该电连接件限定条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电气连接件定位嵌脚槽的位置延伸有一电连接件定位嵌脚,该电连接件定位嵌脚与电气连接件定位嵌脚槽嵌配,静触脚设置在所述静触脚插嵌凸缘腔内,在该静触脚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一对静触脚定位凸缘插嵌槽的位置构成有一对静触脚插嵌凸缘,该对静触脚插嵌凸缘与一对静触脚定位凸缘插嵌槽插嵌固定,并且在静触脚上固定有一静触点,静触脚朝向所述护罩盖的一端穿过护罩盖构成为静触脚电气连接端,动触片的中部与所述双金属片朝向上的一侧贴触,动触片朝向所述静触点的一端构成为自由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静触点的位置焊接固定有一动触点,保护器插脚嵌置在护罩盖上,并且该保护器插脚延伸有一保护器插脚电气连接片,该保护器插脚电气连接片同样与护罩盖嵌配,在保护器插脚电气连接片的末端折展而构成有一保护器插脚电气连接片电连接耳,该保护器插脚电气连接片电连接耳与所述静触脚电气连接端电气连接,护罩盖在对应于所述护罩朝向上的一侧的位置与护罩固定,所述动触片为不锈钢片并且该动触片朝向所述电连接件的一端直接与电连接件的相向一侧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护罩盖的左侧边缘部位向上延伸有一对壳盖迫持爪,该对壳盖迫持爪在使用状态下与用于插嵌制冷压缩机电机过热保护器的保护器插嵌座的外壁贴触,在护罩盖上并且在一对壳盖迫持爪之间的位置还构成有一保护器插脚嵌腔,所述保护器插脚嵌置在该保护器插脚嵌腔内并且在使用状态下以插拔方式与压缩机三线柱电气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插簧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电热丝插簧电气连接耳的位置延伸有一插簧辅助脚连接板,在该插簧辅助脚连接板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右侧延伸有一插簧辅助脚,插簧辅助脚支承在构成于所述护罩的右侧的插簧辅助脚支承部上并且伸展到插簧辅助脚支承部的右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护罩盖的右侧并且在对应于插簧辅助脚的位置构成有一插簧辅助脚让位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动触片朝向所述电连接件的一端直接与电连接件的相向一侧焊接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护罩盖朝向上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保护器插脚电气连接片的位置构成有形状与保护器插脚电气连接片相同的并且与所述保护器插脚嵌腔相通的保护器电气连接片限定腔,在保护器电气连接片限定腔内并且在对应于所述静触脚的静触脚电气连接端的位置开设有一静触脚电气连接端通过孔,保护器插脚电气连接片嵌置在保护器电气连接片限定腔内并且所述的保护器插脚电气连接片电连接耳对应于静触脚电气连接端通过孔的前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静触脚的静触脚电气连接端在对应于静触脚电气连接端通过孔的位置向上穿过所述护罩盖供所述保护器插脚电气连接片电连接耳以焊接方式与其电气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动触片的长度方向的中部朝向下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双金属片的中心位置构成有一动触片凸缘,该动触片凸缘与双金属片朝向上的一侧的中心位置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护罩盖的右侧下部构成有一对护罩盖插嵌固定柱,而在所述护罩上并且在对应于一对护罩盖插嵌固定柱的位置开设有贯穿护罩的一对固定柱插嵌孔,一对护罩盖插嵌固定柱与一对固定柱插嵌孔插嵌固定,所述护罩的下侧面构成为护罩圆弧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固定柱插嵌孔在所述护罩上彼此形成对角分布的位置关系,所述的一对护罩盖插嵌固定柱在所述护罩盖上相互形成对角分布的位置关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将不锈钢片的动触片朝向电连接件的一端直接与电连接件的相向一侧固定,因而相对于已有技术有助于摒弃过渡连接件,既可减少零部件数目,又能提高加工效率并且还能合理降低产品成本;由于不锈钢片膨胀系数大,因而相对于铜片容易变形,在受热下热变形速度快而能起到辅助加快使其上的动触点与固定在静触脚上的静触点断开而分断电路的速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例示意图。
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图1所处的位置状态为例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示出了护罩1、护罩盖2、插簧3、电热丝4a、双金属片4b、电连接件5、静触脚7、动触片8和保护器插脚9,在护罩1朝向上的一侧构成有静触脚插嵌凸缘腔11、插簧定位腔12、插簧脚支承腔13、电热丝腔14和电气连接件定位腔15,静触脚插嵌凸缘腔11位于护罩1的后端左侧并且在该静触脚插嵌凸缘腔11的腔底壁上开设有彼此对应的一对静触脚定位凸缘插嵌槽111,该对静触脚定位凸缘插嵌槽111穿透静触脚插嵌凸缘腔11的腔底壁与外界相通,插簧定位腔12对应于静触脚插嵌凸缘腔11的右方(即右侧)并且在该插簧定位腔12的腔底壁上开设有一插簧定位嵌脚插槽121,该插簧定位嵌脚插槽121穿透插簧定位腔12的腔底壁与外界相通,插簧脚支承腔13在对应于插簧定位腔12的位置构成于护罩1的后端右侧的边缘部位并且与插簧定位腔12相通,电热丝腔14构成于护罩1朝向上的一侧中央位置,电气连接件定位腔15位于护罩1的前端并且在该电气连接件定位腔15的腔底壁上开设有一穿透电气连接件定位腔15的腔底壁的电气连接件定位嵌脚槽151,插簧3的基部位于前述插簧定位腔12内并且在该插簧3的基部折弯而构成有一插簧定位嵌脚31,该插簧定位嵌脚31与前述插簧定位嵌脚插槽121插嵌固定,在插簧3朝向前述插簧脚支承腔13的一侧延伸有一用于与电气线路(也可称“电气电路”)串接的插簧脚32,该插簧脚32紧贴并支承于前述插簧脚支承腔13上并且探出护罩1的右侧面,在插簧3的基部前侧面(即左端前侧面)上延伸有一电热丝插簧电气连接耳33,该电热丝插簧电气连接耳33伸展到前述电热丝腔14内,电热丝4a以形成C字形的状态嵌置在前述电热丝腔14内,该电热丝4a的电热丝第一连接端Ⅰ41与前述电热丝插簧电气连接耳33连接,而电热丝4a的电热丝第二连接端Ⅱ42与电连接件5焊接连接,作为优选的方案,在前述电热丝腔14的中心位置构成有一电热丝限定凸台141,双金属片4b覆盖在电热丝4a上,即覆盖在电热丝4a朝向上的一侧,电连接件5设置在前述电气连接件定位腔15内,该电连接件5的右端延伸有一电连接件限定条51,前述电热丝第二连接端Ⅱ42与电连接件限定条51焊接连接,在该电连接件限定条51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电气连接件定位嵌脚槽151的位置延伸有一电连接件定位嵌脚511,该电连接件定位嵌脚511与电气连接件定位嵌脚槽151嵌配,静触脚7设置在前述静触脚插嵌凸缘腔11内,在该静触脚7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的一对静触脚定位凸缘插嵌槽111的位置构成有一对静触脚插嵌凸缘71,该对静触脚插嵌凸缘71与一对静触脚定位凸缘插嵌槽111插嵌固定,并且在静触脚7上固定有一静触点72,静触脚7朝向前述护罩盖2的一端穿过护罩盖2构成为静触脚电气连接端73,动触片8的中部与前述双金属片4b朝向上的一侧贴触,动触片8朝向前述静触点72的一端构成为自由端并且在对应于前述静触点72的位置焊接固定有一动触点81,保护器插脚9嵌置在护罩盖2上,并且该保护器插脚9延伸有一保护器插脚电气连接片91,该保护器插脚电气连接片91同样与护罩盖2嵌配,在保护器插脚电气连接片91的末端折展而构成有一保护器插脚电气连接片电连接耳911,该保护器插脚电气连接片电连接耳911与前述静触脚电气连接端73电气连接,护罩盖2在对应于前述护罩1朝向上的一侧的位置与护罩1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前述动触片8为不锈钢片并且该动触片8朝向前述电连接件5的一端的朝向下的一侧直接与电连接件5的朝向上的一侧固定,从而使由不锈钢片充当的动触片8朝向电连接件5的一侧与电连接件5的相向一侧固定。
由于申请人在经过持久的试验下,克服了已有技术中的设计偏见,将动触片8由材质为铜的改为材质为不锈钢的不锈钢片,因而如实地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不足,兑现了申请人在技术效果栏中记载的技术效果。
在前述护罩盖2的左侧边缘部位向上延伸有一对壳盖迫持爪21,该对壳盖迫持爪21在使用状态下与用于插嵌制冷压缩机过热保护器的保护器插嵌座的外壁贴触,在护罩盖2上并且在一对壳盖迫持爪21之间的位置还构成有一保护器插脚嵌腔22,前述保护器插脚9嵌置在该保护器插脚嵌腔22内并且在使用状态下以插拔方式与压缩机三线柱电气连接。
继续见图1,在前述插簧3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电热丝插簧电气连接耳33的位置延伸有一有助于方便地进行电气连接的并且相对于前述插簧脚32具有依需选择作用的插簧辅助脚连接板34,在该插簧辅助脚连接板34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右侧延伸有一插簧辅助脚341,插簧辅助脚341支承在构成于前述护罩1的右侧的插簧辅助脚支承部17上并且伸展到护罩1的右侧。
在前述护罩盖2的右侧并且在对应于插簧辅助脚341的位置构成有一插簧辅助脚让位腔23。
前述动触片8朝向所述电连接件5的一端直接与电连接件5的相向一侧焊接固定。
继续见图1,在前述护罩盖2的左侧并且在对应于前述保护器插脚电气连接片91的位置构成有形状与保护器插脚电气连接片91相同的并且与前述保护器插脚嵌腔22相通的保护器电气连接片限定腔25,在保护器电气连接片限定腔25内并且在对应于前述静触脚电气连接端73的位置开设有一静触脚电气连接端通过孔251,保护器插脚电气连接片91嵌置在保护器电气连接片限定腔25内并且前述的保护器插脚电气连接片电连接耳911对应于静触脚电气连接端通过孔251的前侧。
前述静触脚7的静触脚电气连接端73在对应于静触脚电气连接端通过孔251的位置向上穿过前述护罩盖2供前述保护器插脚电气连接片电连接耳911以焊接方式与其电气连接。
优选地,在前述动触片8的中部朝向下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双金属片4b的中心位置构成有一动触片凸缘82,该动触片凸缘82与双金属片4b朝向上的一侧面的中心位置接触。
在前述护罩盖2的右侧下部构成有一对护罩盖插嵌固定柱24,而在前述护罩1上并且在对应于一对护罩盖插嵌固定柱24的位置开设有贯穿护罩1的一对固定柱插嵌孔16,一对护罩盖插嵌固定柱24与一对固定柱插嵌孔16插嵌固定。优选地,将前述护罩1的下侧面构成为与由图2所示的保护器插嵌座6的保护器插嵌腔的腔壁相吻合的护罩圆弧面(图2示意)。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一对固定柱插嵌孔16在前述护罩1上彼此形成对角分布的位置关系,前述的一对护罩盖插嵌固定柱24在前述护罩盖2上相互形成对角分布的位置关系。
作为优选的方案,待前述的一对护罩盖插嵌固定柱24完全插入一对固定柱插嵌孔16并且略微探出护罩1的右侧面后,采用加热方式使一对护罩盖插嵌固定柱24的末端烫熔并在冷却后形成扩展边,从而得以充分保障护罩1与护罩盖2的彼此可靠固定。
由于制冷压缩机电机过热保护器的工作原理属于公知技术,例如可参见申请人在上面的背景技术栏中提及的专利文献,因而在下面仅作简要说明,由于其是串接在电气电路即电气线路中的,因而当在电热丝4a的作用下使双金属片4b受热而变形时,对动触片8产生向上推的作用力,使动触点81与静触点72分离,使电路即回路断开,起到保护制冷压缩机电机的作用。反之,当电热丝4a或外界环境的热辐射处于低于双金属片4b感应并发生变形的温度时,双金属片4b复位,动、静触点81、72闭合(彼此电气接触),制冷压缩机的电机电路重新接通。
请参见图2,在图2中示出了一起动器10和一上面已提及的保护器插嵌座6,起动器10内设置有起动器,该起动器10的起动器壳体与保护器插嵌座6(即保护器壳体)构成一体结构,从而使图2所示结构形式表现为制冷压缩机电机起动过载保护器(习惯简称“电机起动保护器”)。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图2所示形状并不受到限制,例如可以采用其它如CN215187850U以及申请人在上面的背景技术栏中提及的凡能将起动器与保护器集合在一起的其它的壳体形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Claims (10)

1.一种制冷压缩机电机过热保护器,包括护罩(1)、护罩盖(2)、插簧(3)、电热丝(4a)、双金属片(4b)、电连接件(5)、静触脚(7)、动触片(8)和保护器插脚(9),在护罩(1)朝向上的一侧构成有静触脚插嵌凸缘腔(11)、插簧定位腔(12)、插簧脚支承腔(13)、电热丝腔(14)和电气连接件定位腔(15),静触脚插嵌凸缘腔(11)位于护罩(1)的后端左侧并且在该静触脚插嵌凸缘腔(11)的腔底壁上开设有彼此对应的一对静触脚定位凸缘插嵌槽(111),该对静触脚定位凸缘插嵌槽(111)穿透静触脚插嵌凸缘腔(11)的腔底壁与外界相通,插簧定位腔(12)对应于静触脚插嵌凸缘腔(11)的右方并且在该插簧定位腔(12)的腔底壁上开设有一插簧定位嵌脚插槽(121),该插簧定位嵌脚插槽(121)穿透插簧定位腔(12)的腔底壁与外界相通,插簧脚支承腔(13)在对应于插簧定位腔(12)的位置构成于护罩(1)的后端右侧的边缘部位并且与插簧定位腔(12)相通,电热丝腔(14)构成于护罩(1)朝向上的一侧中央位置,电气连接件定位腔(15)位于护罩(1)的前端并且在该电气连接件定位腔(15)的腔底壁上开设有一穿透电气连接件定位腔(15)的腔底壁的电气连接件定位嵌脚槽(151),插簧(3)的基部位于所述插簧定位腔(12)内并且在该插簧(3)的基部折弯而构成有一插簧定位嵌脚(31),该插簧定位嵌脚(31)与所述插簧定位嵌脚插槽(121)插嵌固定,在插簧(3)朝向所述插簧脚支承腔(13)的一侧延伸有一用于与电气线路串接的插簧脚(32),该插簧脚(32)紧贴并支承于所述插簧脚支承腔(13)上并且探出护罩(1)的右侧面,在插簧(3)的基部前侧面上延伸有一电热丝插簧电气连接耳(33),该电热丝插簧电气连接耳(33)伸展到所述电热丝腔(14)内,电热丝(4a)以形成C字形的状态嵌置在所述电热丝腔(14)内,该电热丝(4a)的电热丝第一连接端Ⅰ(41)与所述电热丝插簧电气连接耳(33)连接,而电热丝(4a)的电热丝第二连接端Ⅱ(42)与电连接件(5)连接,双金属片(4b)覆盖在电热丝(4a)上,电连接件(5)设置在所述电气连接件定位腔(15)内,该电连接件(5)的右端延伸有一电连接件限定条(51),所述电热丝第二连接端Ⅱ(42)与电连接件限定条(51)连接,在该电连接件限定条(51)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电气连接件定位嵌脚槽(151)的位置延伸有一电连接件定位嵌脚(511),该电连接件定位嵌脚(511)与电气连接件定位嵌脚槽(151)嵌配,静触脚(7)设置在所述静触脚插嵌凸缘腔(11)内,在该静触脚(7)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一对静触脚定位凸缘插嵌槽(111)的位置构成有一对静触脚插嵌凸缘(71),该对静触脚插嵌凸缘(71)与一对静触脚定位凸缘插嵌槽(111)插嵌固定,并且在静触脚(7)上固定有一静触点(72),静触脚(7)朝向所述护罩盖(2)的一端穿过护罩盖(2)构成为静触脚电气连接端(73),动触片(8)的中部与所述双金属片(4b)朝向上的一侧贴触,动触片(8)朝向所述静触点(72)的一端构成为自由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静触点(72)的位置焊接固定有一动触点(81),保护器插脚(9)嵌置在护罩盖(2)上,并且该保护器插脚(9)延伸有一保护器插脚电气连接片(91),该保护器插脚电气连接片(91)同样与护罩盖(2)嵌配,在保护器插脚电气连接片(91)的末端折展而构成有一保护器插脚电气连接片电连接耳(911),该保护器插脚电气连接片电连接耳(911)与所述静触脚电气连接端(73)电气连接,护罩盖(2)在对应于所述护罩(1)朝向上的一侧的位置与护罩(1)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片(8)为不锈钢片并且该动触片(8)朝向所述电连接件(5)的一端直接与电连接件(5)的相向一侧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压缩机电机过热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护罩盖(2)的左侧边缘部位向上延伸有一对壳盖迫持爪(21),该对壳盖迫持爪(21)在使用状态下与用于插嵌制冷压缩机电机过热保护器的保护器插嵌座的外壁贴触,在护罩盖(2)上并且在一对壳盖迫持爪(21)之间的位置还构成有一保护器插脚嵌腔(22),所述保护器插脚(9)嵌置在该保护器插脚嵌腔(22)内并且在使用状态下以插拔方式与压缩机三线柱电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压缩机电机过热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插簧(3)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电热丝插簧电气连接耳(33)的位置延伸有一插簧辅助脚连接板(34),在该插簧辅助脚连接板(34)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右侧延伸有一插簧辅助脚(341),插簧辅助脚(341)支承在构成于所述护罩(1)的右侧的插簧辅助脚支承部(17)上并且伸展到插簧辅助脚支承部(17)的右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压缩机电机过热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护罩盖(2)的右侧并且在对应于插簧辅助脚(341)的位置构成有一插簧辅助脚让位腔(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压缩机电机过热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片(8)朝向所述电连接件(5)的一端直接与电连接件(5)的相向一侧焊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压缩机电机过热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护罩盖(2)朝向上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保护器插脚电气连接片(91)的位置构成有形状与保护器插脚电气连接片(91)相同的并且与所述保护器插脚嵌腔(22)相通的保护器电气连接片限定腔(25),在保护器电气连接片限定腔(25)内并且在对应于所述静触脚(7)的静触脚电气连接端(73)的位置开设有一静触脚电气连接端通过孔(251),保护器插脚电气连接片(91)嵌置在保护器电气连接片限定腔(25)内并且所述的保护器插脚电气连接片电连接耳(911)对应于静触脚电气连接端通过孔(251)的前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压缩机电机过热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脚(7)的静触脚电气连接端(73)在对应于静触脚电气连接端通过孔(251)的位置向上穿过所述护罩盖(2)供所述保护器插脚电气连接片电连接耳(911)以焊接方式与其电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压缩机电机过热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动触片(8)的长度方向的中部朝向下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双金属片(4b)的中心位置构成有一动触片凸缘(82),该动触片凸缘(82)与双金属片(4b)朝向上的一侧的中心位置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压缩机电机过热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护罩盖(2)的右侧下部构成有一对护罩盖插嵌固定柱(24),而在所述护罩(1)上并且在对应于一对护罩盖插嵌固定柱(24)的位置开设有贯穿护罩(1)的一对固定柱插嵌孔(16),一对护罩盖插嵌固定柱(24)与一对固定柱插嵌孔(16)插嵌固定,所述护罩(1)的下侧面构成为护罩圆弧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压缩机电机过热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固定柱插嵌孔(16)在所述护罩(1)上彼此形成对角分布的位置关系,所述的一对护罩盖插嵌固定柱(24)在所述护罩盖(2)上相互形成对角分布的位置关系。
CN202320139344.5U 2023-02-01 2023-02-01 制冷压缩机电机过热保护器 Active CN2192030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39344.5U CN219203076U (zh) 2023-02-01 2023-02-01 制冷压缩机电机过热保护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39344.5U CN219203076U (zh) 2023-02-01 2023-02-01 制冷压缩机电机过热保护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03076U true CN219203076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25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39344.5U Active CN219203076U (zh) 2023-02-01 2023-02-01 制冷压缩机电机过热保护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030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29416A (en) Motor starter and protector module
KR900003679B1 (ko) 컴프레사 단자 블럭과 과부하 안전기 조립체
CN103608886B (zh) 马达保护器
KR19990072831A (ko) 냉동및공조압축기시스템용과전류보호장치
CN219203076U (zh) 制冷压缩机电机过热保护器
JPS6126311B2 (zh)
JP2799204B2 (ja) 電動機保護装置および始動器を組み合わせた装置
CN108899875B (zh) 具有双重保护功能的电机起动保护器
CN115985715A (zh) 制冷压缩机电机过热保护器
US4458231A (en) Protector apparatus for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CN111503989B (zh) 热熔断器部件在冰箱压缩机中的安装方法
CN211788820U (zh) 一种带热熔断器的热保护器系统
CN213093165U (zh) 一种新型空气开关
CN113489382B (zh) 一体式电机起动保护器
CN212648158U (zh) 一种感温式直流开关保护装置
JP2782173B2 (ja) 密閉形電動圧縮機用保護装置
CN212967563U (zh) 一种hpe外置式压缩机过载保护器
CN206116289U (zh) 变频制冷压缩机用保护器和插座
CN109038500B (zh) 具有双保护功能的电机起动保护器
CN211150479U (zh) 一种动触头及断路器
CN217933680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塑壳断路器
CN220873502U (zh) 断路器
CN216120074U (zh) 时间特性调整底座及热保护器
CN211719515U (zh) 超薄自持型热保护器
CN214898249U (zh) 一种安防温度控制保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