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01277U - 一种车载用颗粒物微型监测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用颗粒物微型监测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01277U
CN219201277U CN202222851714.6U CN202222851714U CN219201277U CN 219201277 U CN219201277 U CN 219201277U CN 202222851714 U CN202222851714 U CN 202222851714U CN 219201277 U CN219201277 U CN 2192012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inlet cover
air
particulate matte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5171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君
崔津
刘鹏浩
寇志华
刘阔义
张伟丽
崔延青
袁彦蒙
徐江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irsense Beijin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irsense Beijin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irsense Beijin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irsense Beijin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5171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012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012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012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载用颗粒物微型监测仪,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在车顶部,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进风罩,所述进风罩的内部与壳体内部连通,所述进风罩上开设有进风罩内部连通的进风孔,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均与壳体内部连通;所述壳体内固定设置有颗粒物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颗粒物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和无线通讯模块均与数据采集模块连接。本申请具有提高监测装置使用的灵活性,扩大监测范围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用颗粒物微型监测仪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环境污染监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载用颗粒物微型监测仪。
背景技术
目前,相关技术中人们对空气中颗粒物的检测主要采用微型空气质量传感器监测仪进行监测,微型空气质量传感器监测仪为固定式微站,在监测时只能用于固定点位监测,监测范围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监测装置使用的灵活性扩大监测范围,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载用颗粒物微型监测仪。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车载用颗粒物微型监测仪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车载用颗粒物微型监测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在车顶部,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进风罩,所述进风罩的内部与壳体内部连通,所述进风罩上开设有进风罩内部连通的风孔,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均与壳体内部连通;
所述壳体内固定设置有颗粒物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颗粒物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和无线通讯模块均与数据采集模块连接;
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外界空气的温湿度输出温湿度检测信号;
所述颗粒物传感器用于检测外界空气的颗粒物浓度输出颗粒物浓度检测信号;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温湿度检测信号和颗粒物浓度检测信号并输出至无线通讯模块;
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温湿度检测信号和颗粒物浓度检测信号并输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外壳设置在车顶上,外界的空气通过风孔进入壳体内,通过颗粒物传感器检测外界空气中的颗粒物的浓度输出颗粒浓度检测信号,温湿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外界空气的温湿度输出温湿度检测信号,数据采集模块接收颗粒物浓度检测信号和温湿度检测信号并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传输至外部设备,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将,外壳设置在车顶上,可通过车带动颗粒物微型监测设备移动,对外界空气的检测不在仅仅局限于某一处,提高监测装置使用的灵活性扩大监测范围。
可选的,所述进风罩的一端开口,一端封闭,所述进风罩开口的一端与壳体抵接,所述进风罩封闭的一端设置有沉头孔,所述沉头孔内穿设有螺栓,且所述螺栓与所述壳体螺纹连接,以将进风罩与壳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螺栓将进风罩固定到壳体上,使得进风罩的设置稳固。
可选的,所述进风罩封闭的一端的底壁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贯穿所述固定杆,所述螺栓穿设于所述固定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杆的设置使得螺栓与进入到风孔帽的空气进行隔绝,有效防止螺栓上的成分随着进入到进风罩的空气一起被颗粒物传感器采集,从而减少颗粒物影响传感器的检测效果的现象出现。
可选的,所述壳体与所述进风罩抵接处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进风罩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块适配的连接槽,所述连接块与所述连接槽卡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块与连接槽卡接,有效防止进风罩反装。
可选的,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在所述进风罩的外侧设置有环状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风罩的外侧设置有环状凸起,安装完成后进风罩的外侧壁与进风罩的内侧壁抵接,进一步提高进风罩安装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进风罩上罩设有防护罩,用于封闭风孔,所述进风罩的一端卡接于所述凸起与所述进风罩的侧壁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不使用进风罩时,通过防护罩将风孔进行封闭,能减少因过多杂物进入到进风罩内在进风罩内堆积从而影响检测效果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沉头孔内设置有橡胶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塞将城投孔的开口进行封闭,有效防止杂物或雨水进入到沉头孔内将螺栓损坏,提高螺栓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进风罩的内底壁设置为倾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部空气通过风孔进入进风罩后与倾斜面接触,然后被倾斜面反弹到壳体内,提高传感器空气采集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将外壳设置在车顶上,外界的空气通过风孔进入壳体内,通过颗粒物传感器检测外界空气中的颗粒物的浓度输出颗粒浓度检测信号,温湿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外界空气的温湿度输出温湿度检测信号,数据采集模块接收颗粒物浓度检测信号和温湿度检测信号并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传输至外部设备,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将,外壳设置在车顶上,可通过车带动颗粒物微型监测设备移动,对外界空气的检测不在仅仅局限于某一处,提高监测装置使用的灵活性扩大监测范围;
2.通过设置连接块与连接槽,连接块与连接槽卡接,有效防止进风罩反装;
3.通过将进风罩的底壁设置为倾斜面,外部空气通过风孔进入进风罩后与倾斜面接触,然后被倾斜面反弹到壳体内,提高传感器空气采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车载用颗粒物微型监测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车载用颗粒物微型监测仪的系统框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车载用颗粒物微型监测仪的壳体与进风罩的爆炸视图。
图4是图3中防护罩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车载用颗粒物微型监测仪的进风罩与防护罩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1、出风口;12、连接槽;13、环状凸起; 2、进风罩;21、倾斜面;3、风孔;31、进风孔;32、出风孔; 4、螺栓;5、固定杆;6、橡胶塞;7、防护罩;8、连接块;10、颗粒物传感器;20、温湿度传感器;30、数据采集模块;40、无线通讯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车载用颗粒物微型监测仪。参照图1,车载用颗粒物微型监测仪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部中空,壳体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进风罩 2,进风罩 2上开设有风孔3,风孔3的设置使得外界与进风罩 2内部连通,外界的空气通过风孔3进入到进风罩 2内部。
参照图2、图3和图4,外壳的侧壁上开设有与进风罩 2连通的通气孔,进入到进风罩 2的空气通过通气孔进入到壳体1内部,壳体1的侧壁上阵列开设有多个出风口11,出风口11将壳体1外部的空气与壳体1内部的空气连通,使进入到壳体1内部的空气通过出风口11排出。在壳体1内设置有颗粒物传感器10、数据采集模块30和无线通讯模块40,在通气孔处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20,使得温湿度传感器20位于进风罩 2内,颗粒物传感器10、温湿度传感器20和无线通讯模块40均与数据采集模块30连接。
将壳体1通过螺栓 4与汽车顶部连接,从而将颗粒物微型监测设备固定在车上,通过车辆移动可以带动颗粒物微型监测设备移动,工作时,启动设备,外界的空气通过风孔3进入进风罩 2内,此时温湿度传感器20检测外界空气的温度输出温湿度检测信号,进入进风罩 2内的空气通过通气孔进入壳体1内部,此时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检测外界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输出颗粒物浓度检测信号,数据采集模块30接收温湿度检测信号和颗粒物浓度检测信号,并将温湿度检测信号和颗粒物浓度检测信号通过无线通讯模块40传输至后端平台,后端平台接收到温湿度检测信号和颗粒物浓度检测信号后对其进行校准,并显示校准后的温湿度检测信号对应的空气的温湿度值和颗粒物浓度检测信号对应的空气中的颗粒物的浓度值。
在用上述方式,将颗粒物微型监测设备设置的车顶上,检测过程中可通过车带动颗粒物微型监测设备移动,使其不在仅仅检测固定位置的空气,使得对外界空气的检测不在仅仅局限于某一处,提高监测装置使用的灵活性扩大监测范围。
进风罩 2采用塑料或合金材质制成,进风罩 2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多边形,在本实施例中,进风罩 2的横截面为圆形。
风孔3包括进风孔31和出风孔32,进风孔31和出风孔32均设置有多个,进风孔31和出风孔32将进风罩 2的外部空气与进风罩 2内部的空气进行流通,使进风罩 2外部的空气通过括进风孔31和出风孔32进入到进风罩 2内。在本实施例中,进风孔31和出风孔32相对开设在进风罩 2上。
进风罩 2的内底壁为倾斜面21。在本实施例中,倾斜面21的角度为45°。进风孔31位于倾斜面21的较高端,出风孔32位于倾斜面21的较低端,使进风孔31的顶部上平面高于出风孔32的顶部的上平面。
进风罩 2外部的空气通过出风孔32进入到进风罩 2内时与倾斜面21接触,并在被倾斜面21接触后被倾斜面21沿竖直方向向上反弹到壳体1的通气孔内或者直接与温湿度传感器20接触,提高了在进风罩 2内的空气流速,提高颗粒物传感器10和温湿度传感器20对空气采集效果。
所有进风孔31和出风孔32的数量大于所有出风口11的数量,使风孔3的开口总体面积大于出风口11开口的总体面积,使进气空气更大限度进入壳体1内部,提高温湿度传感器20和颗粒物传感器10对空气采集效果。进风孔31和出风孔32错位设置可以有效减少进风罩 2的外部空气通过进风孔31后直接从出风孔32排出,有效保障了温湿度传感器20和颗粒物传感器10的采集效果。
进风罩 2与壳体1可拆卸连接,方便工作人员更换进风罩 2、对温湿度传感器20和颗粒物传感器10进行维护和保养以及对壳体1的拆卸安装。进风罩 2的一端开口,一端封闭,进风罩 2开口的一端与壳体1抵接,进风罩 2封闭的一端的底部开设有沉头孔,进风罩2上安装有螺栓 4。在壳体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螺纹孔,在本实施例中,在壳体1的外侧壁上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上开设有螺纹孔。进风罩 2的内底壁上安装有固定杆5,固定杆5采用合金材质制成的圆柱体,固定杆5的顶部开设有与沉头孔连通的固定孔,固定孔沿固定杆5的轴线方向开设并贯穿固定杆5。固定杆5远离进风罩 2内底壁的一端与壳体1的外侧壁抵接,螺栓 4穿过沉头孔和固定孔并与壳体1螺纹连接,螺栓 4与壳体1螺纹连接后,螺栓 4穿设在固定孔内使螺栓 4与进入到进风罩 2的空气进行隔绝,减少螺栓 4上的成分随着进入到进风罩 2的空气一起被传感器采集,从而影响传感器的采集效果。
进风罩 2上设置有用于封闭沉头孔的开口的橡胶塞6。橡胶塞6将沉头孔的开口进行封闭,有效防止杂物或雨水进入到沉头孔内将螺栓 4损坏,提高螺栓 4的使用寿命。
壳体1与进风罩 2抵接处设置有连接块8,连接块8的横截面为多边形,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块8为矩形块,进风罩 2上开设有连接槽12,连接块8与连接槽12卡接。连接块8与连接槽12卡接,有效防止风孔3帽反装。
参照图5,为了在不使用时对颗粒物微型监测设备进行保护,在进风罩 2的外部安装有防护罩7。防护罩7采用合金材质制成。防护罩7的横截面为圆环,在外壳上于进风罩 2的外部设置有环状凸起13,防护罩7罩设在进风罩 2上且防护罩7的一端卡设在环状凸起13与进风罩 2之间,从而实现防护罩7的固定以使得封闭风孔3,有效防止杂物通过风孔3进入到进风罩 2内,减少灰尘等杂物在进风罩 2内堆积,提高传感器采集效果。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车载用颗粒物微型监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设置在车顶部,所述壳体(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进风罩(2),所述进风罩(2)的内部与壳体(1)内部连通,所述进风罩(2)上开设有进风罩(2)内部连通的风孔(3),所述壳体(1)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出风口(11),所述出风口(11)均与壳体(1)内部连通;
所述壳体(1)内固定设置有颗粒物传感器(10)、温湿度传感器(20)、数据采集模块(30)和无线通讯模块(40),所述颗粒物传感器(10)、温湿度传感器(20)和无线通讯模块(40)均与数据采集模块(30)连接;
所述温湿度传感器(20)用于检测外界空气的温湿度输出温湿度检测信号;
所述颗粒物传感器(10)用于检测外界空气的颗粒物浓度输出颗粒物浓度检测信号;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30)用于接收所述温湿度检测信号和颗粒物浓度检测信号并输出至无线通讯模块(40);
所述无线通讯模块(40)用于接收所述温湿度检测信号和颗粒物浓度检测信号并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用颗粒物微型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罩(2)的一端开口,一端封闭,所述进风罩(2)开口的一端与壳体(1)抵接,所述进风罩(2)封闭的一端设置有沉头孔,所述沉头孔内穿设有螺栓(4),且所述螺栓(4)与所述壳体(1)螺纹连接,以将进风罩(2)与壳体(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用颗粒物微型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罩(2)封闭的一端的底壁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杆(5),所述固定杆(5)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贯穿所述固定杆(5),所述螺算穿设于所述固定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用颗粒物微型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与所述进风罩(2)抵接处设置有连接块(8),所述进风罩(2)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块(8)适配的连接槽(12),所述连接块(8)与所述连接槽(12)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用颗粒物微型监测仪,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壳体(1)的外侧壁上在所述进风罩(2)的外侧设置有环状凸起(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用颗粒物微型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罩(2)上罩设有防护罩(7),用于封闭风孔(3),所述进风罩(2)的一端卡接于所述凸起与所述进风罩(2)的侧壁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用颗粒物微型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头孔内设置有橡胶塞(6)。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用颗粒物微型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罩(2)的内底壁设置为倾斜面(21)。
CN202222851714.6U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车载用颗粒物微型监测仪 Active CN2192012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51714.6U CN219201277U (zh)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车载用颗粒物微型监测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51714.6U CN219201277U (zh)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车载用颗粒物微型监测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01277U true CN219201277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18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51714.6U Active CN219201277U (zh)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车载用颗粒物微型监测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012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35802U (zh) 一种基于地磁检测的弯道车辆预警装置
CN210533410U (zh) 一种智慧工地环境监管系统
CN219201277U (zh) 一种车载用颗粒物微型监测仪
CN210922672U (zh) 一种激光传感器防护装置
CN111396754A (zh) 一种排水管cctv检测车及其检测系统
CN202770643U (zh) 轮胎识别器
CN213336234U (zh) 一种扬尘噪声监测装置
CN106846821B (zh) 一种全车型识别系统
CN213365758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且具有检测功能的窨井盖装置
CN111256749B (zh) 一种桥梁故障方位检测装置
CN216410991U (zh) 一种用于粉尘环境的环境检测装置
CN210573962U (zh) 一种信息远程通信系统
CN209028785U (zh) 一种基于信号强度变化的井盖开启状态报警装置
CN210533429U (zh) 具有定位功能的环境监测装置
CN211825991U (zh) 一种水环境监测系统
CN110470582B (zh) 一种基于负压监测的汽车滤清器监测装置
CN203824978U (zh) 一种机动车尾气检测黑匣子
CN205826460U (zh) 车载颗粒物在线监测仪
CN207456590U (zh) 一种适合动态计重衡器的嵌入式压电轮轴识别器
CN214355806U (zh) 一种无人驾驶平台路面感知监测设备
CN215773874U (zh) 一种气象防灾安监用减灾监控装置
CN214451402U (zh) 用于工业数控机床硬件维护的故障巡检系统
CN213516912U (zh) 一种基于北斗定位与fpga的路面破损检测装置
CN220038037U (zh) 一种交通车速监控装置
CN217477299U (zh) 一种智能减速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