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97641U - 一种压缩机止逆排气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缩机止逆排气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97641U
CN219197641U CN202320689111.2U CN202320689111U CN219197641U CN 219197641 U CN219197641 U CN 219197641U CN 202320689111 U CN202320689111 U CN 202320689111U CN 219197641 U CN219197641 U CN 2191976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valve
cavity
compressor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8911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炳新
童作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Kangpurui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Kangpurui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Kangpurui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Kangpurui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8911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976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976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976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缩机止逆排气结构,包括:后端盖、前壳体、转子、缸体、前轴承和后轴承;缸体上设置有若干排气孔,排气孔上对应设置有排气阀,排气阀联通排气通道和压缩腔;排气通道朝向排气腔所在一侧设置有台阶面,排气通道内设置有逆止阀,逆止阀限制在台阶面上,逆止阀进气端朝向排气腔设置。通过在排气孔上设置排气阀,使得压缩后的高压气体能够更加通畅的排出,同时在排气通道靠近排气腔的端部中设置逆止阀,高压气体通过逆止阀从排气口排出,当压缩机停机时,对排气通道进行封堵,有效避免外部高压气体进入缸体中造成转子反转现象的发生,提高压缩机的工作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压缩机止逆排气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缩机止逆排气结构。
背景技术
压缩机是一种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从动的流体机械,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其工作过程一般为:从吸气口吸入低温低压的冷媒气体,通过电机转子运动带动活塞对其进行压缩后,从排气口排出高温高压的冷媒气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在停机后,由于压缩机内气压降低,导致外部气压大于压缩机腔体内部压力,外部气体进入压缩机中,导致转子反转,影响压缩机工作性能。
为防止汽车空调压缩机停止工作时发生反转,对于吸气口在前端盖,排气口在壳体的常规气道压缩机,可以通过在吸气口处安装逆止阀来解决上述问题,以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但针对一些异常气道,如吸气口和排气口都位于后端盖上的气道结构,给止逆阀的安装带来困难。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压缩机止逆排气结构,提高后吸气后排气压缩机的工作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缩机止逆排气结构,包括:
后端盖、前壳体、转子、缸体、前轴承和后轴承;
所述后端盖和所述前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前轴承设置在所述前壳体中,与所述前壳体之间形成吸气腔;所述后轴承设置在所述后端盖中,与所述后端盖之间形成排气腔;所述后端盖上设置有吸气口和排气口,所述吸气口与所述吸气腔之间形成吸气通道,所述排气口与所述排气腔之间形成排气通道,所述缸体位于所述前轴承和所述后轴承之间,所述转子与所述缸体同轴设置,两端与所述前轴承和所述后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子和所述缸体之间形成压缩腔;
其中,所述缸体上设置有若干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上对应设置有排气阀,所述排气阀联通所述排气通道和所述压缩腔;所述排气通道内设置有限位台阶面和逆止阀,所述限位台阶面朝向所述排气腔所在一侧设置,所述逆止阀限制在所述限位台阶面上,且所述逆止阀的进气端朝向所述排气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逆止阀包括固定块、阀芯、压簧和限位块,所述固定块嵌入所述排气通道内,所述阀芯滑动设置在所述排气通道内,所述压簧位于所述限位块和所述阀芯之间,所述压簧始终对所述阀芯施加朝向排气腔的压力,以控制所述排气通道的开启和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位于所述排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阀芯相接触,形成密封面;所述限位块一端与所述压簧背离所述固定块的端部连接,另一端抵接在所述限位台阶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第一通气口,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有第二通气口,所述第一通气口自所述排气腔所在一侧朝向所述阀芯所在一侧贯通设置,所述第二通气口设置有多个,以所述限位块的轴线为中心线均布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阀芯包括底座、凸台和若干导向块,所述凸台位于所述底座朝向所述压簧所在一侧,且端部与所述压簧相抵接,若干所述导向块以所述底座的轴线为中心线,均匀分布在所述底座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块至少设置为3个。
进一步的,所述凸台与若干所述导向块形成环形导向槽,所述压簧一端套接在所述凸台轴侧面上并限制在所述环形导向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阀包括阀片、限位板和紧固螺钉,所述阀片和所述限位板一端通过所述紧固螺钉固定在所述缸体的阀面上,所述阀片和所述限位板的另一端盖住所述排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缸体的阀面上设置有排气台阶,所述紧固螺钉与所述阀片、所述限位板和所述排气台阶固定连接,使得所述阀片与所述缸体的阀面之间形成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阀片和所述限位板为“山”字型结构,每3个所述排气孔对应设置有一组所述阀片和所述限位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排气孔上设置排气阀,使得压缩后的高压气体能够更加通畅的排出,保证制冷效果的同时也减小排气过程中压缩机的噪音,同时在排气通道靠近排气腔的端部中设置逆止阀,高压气体通过逆止阀从排气口排出,当压缩机停机时,对排气通道进行封堵,有效避免外部高压气体进入缸体中造成转子反转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后吸气后排气压缩机的工作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后吸气后排气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后吸气后排气压缩机的左视图;
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B-B处的剖视图;
图5为图2中C-C处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逆止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后吸气后排气压缩机的俯视图;
图9为图8中D-D处的剖视图;
图10为图9中B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01、后端盖;02、前壳体;03、转子;04、缸体;05、前轴承;06、后轴承;07、吸气通道;08、吸气口;09、吸气腔;10、排气腔;11、排气通道;12、排气口;13、压缩腔;14、排气孔;15、排气阀;15a、阀片;15b、限位板;15c、固定螺钉;16、排气台阶;17、限位台阶面;18、逆止阀;181、固定块;181a、第一通气口;181b、密封面;182、阀芯;182a、底座;182b、凸台;182c、导向块;182d、环形导向槽;183、压簧;184、限位块;184a、第二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10所示的压缩机止逆排气结构,包括:
后端盖01、前壳体02、转子03、缸体04、前轴承05和后轴承06;
后端盖01和前壳体02固定连接,前轴承05设置在前壳体02中,与前壳体02之间形成吸气腔09;后轴承06设置在后端盖01中,与后端盖01之间形成排气腔10;后端盖01上设置有吸气口08和排气口12,吸气口08与吸气腔09之间形成吸气通道07,排气口12与排气腔10之间形成排气通道11,缸体04位于前轴承05和后轴承06之间,转子03与缸体04同轴设置,两端与前轴承05和后轴承06转动连接,转子03和缸体04之间形成压缩腔13;
其中,缸体04上设置有若干排气孔14,排气孔14上对应设置有排气阀15,排气阀15联通排气通道11和压缩腔13;排气通道11内设置有限位台阶面17和逆止阀18,限位台阶面17朝向排气腔10所在一侧设置,逆止阀18限制在所述限位台阶面17上,且逆止阀18的进气端朝向所述排气腔10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排气腔10位于后端盖01与前壳体02相接位置处,排气通道11与排气腔10联通,在逆止阀18进行安装时,即可以通过后端盖01内腔进行直接安装,从而降低安装的难度,也避免改变原有的外部结构,保证产品使用过程的可替换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排气孔14上设置排气阀15,使得压缩后的高压气体能够更加通畅的排出,保证制冷效果的同时也减小排气过程中压缩机的噪音,同时在排气通道11靠近排气腔10的端部中设置逆止阀18,高压气体通过逆止阀18从排气口12排出,在压缩机停机后,对排气通道11进行封堵,有效避免外部高压气体进入缸体04中造成转子03反转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后吸气后排气压缩机的工作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逆止阀18包括固定块181、阀芯182和压簧183,固定块181嵌入排气通道11内,阀芯182滑动设置在排气通道11内,压簧183位于阀体和阀芯182之间,压簧183始终对阀芯182施加朝向排气腔10的压力,以控制排气通道11的开启和关闭;固定块181将逆止阀18固定在排气通道11中,进一步保证逆止阀18安装的稳定性,当排气腔10内的高压气体对逆止阀18施力时,压簧183对逆止阀18的阀芯182施加反向的弹性作用力,保证逆止阀18工作过程中安装的稳定性。
在进行工作时,来自排气腔10内的高压气体对阀芯182施加压力,当压力大于压簧183施加的压力时,高压气体顶开阀芯182,使得阀芯182压缩压簧183,朝向远离排气腔10的方向运动,使得高压气体能够经过逆止阀18进入排气通道11中,再由排气口12排出;反之,当不需要进行排气时,压簧183回弹使得阀芯182抵接在固定块181上,对排气腔10内部进行有效封堵。
其中,所述固定块181位于所述排气通道11的一端,与所述阀芯182相接触,形成密封面181b;所述限位块184一端与所述压簧183背离所述固定块181的端部连接,另一端抵接在所述限位台阶面17上;固定块181和限位块184之间的相对位置决定了压簧183初始时对阀芯182施加的弹性作用力,以保证阀芯182在未受到高压气体作用力时与阀体之间的密封效果。
其中,固定块181上设置有第一通气口181a,限位块184上设置有第二通气口,第一通气口181a自排气腔10所在一侧朝向阀芯182所在一侧贯通设置,第二通气口设置有多个,以限位块184的轴线为中心线均布设置,在未受到高压气体作用力时,阀芯182抵接在第一通气口181a上,在顶开阀芯182后,高压气体由第一通气口181a进入止逆阀中并分散成若干部分,通过第二通气口排出,加快气体排出速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阀芯182包括底座182a、凸台182b和若干导向块182c,凸台182b固定在底座182a朝向压簧183所在一侧,且端部与压簧183相抵接,若干导向块182c以底座182a的轴线为中心线,均匀分布在底座182a侧壁上,即阀芯182在动作过程中,底座182a对压簧183施加力的作用,使得压簧183逐步压缩并套设在阀芯182上,即阀芯182对于压簧183的伸缩过程具有导向作用。
其中,导向块182c至少设置为3个,以保证支撑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其中,凸台182b与若干导向块182c形成环形导向槽182d,压簧183一端套接在凸台182b轴侧面上并限制在环形导向槽182d中,即导向块182c对压簧183的端部具有限制作用,防止压簧183从环形导向槽182d内脱出。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排气阀15包括阀片15a、限位板15b和紧固螺钉,阀片15a和限位板15b一端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缸体04的阀面上,阀片15a和限位板15b的另一端盖住排气孔14,需要说明的是,阀片15a和限位板15b的自由端在不排气状态下不接触;在排气时,压缩腔13体内的高压气体经过排气孔14排出,对设置在排气孔14上的阀片15a施加力的作用,使得阀片15a发生弹性变形,抵接在限位板15b的端部,留出排气间隙,保证高压气体排出。
其中,缸体04的阀面上设置有排气台阶16,紧固螺钉与阀片15a、限位板15b和排气台阶16固定连接,使得阀片15a与缸体04的阀面之间形成间隙,即阀片15a与缸体04之间不具有密封效果,压缩腔13与外部之间的密封作用依靠逆止阀18进行实现,此时由于排气台阶16的设置,内部高压气体在排出时,更容易将阀片15a顶开,同时也扩大了排气时的间隙大小,从而减小排气阻力,使得排气更加通畅,保证压缩机内部冷热循环的效率,从而提高制冷效果,此外,由于间隙的形成,减小了排气时的噪音,有利于提高压缩机整体性能要求。
其中,阀片15a和限位板15b为“山”字型结构,每个排气孔14对应设置有一组阀片15a和限位板15b,使得阀片15a和限位板15b可以一体成型,方便生产加工制造。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压缩机止逆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后端盖、前壳体、转子、缸体、前轴承和后轴承;
所述后端盖和所述前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前轴承设置在所述前壳体中,与所述前壳体之间形成吸气腔;所述后轴承设置在所述后端盖中,与所述后端盖之间形成排气腔;所述后端盖上设置有吸气口和排气口,所述吸气口与所述吸气腔之间形成吸气通道,所述排气口与所述排气腔之间形成排气通道,所述缸体位于所述前轴承和所述后轴承之间,所述转子与所述缸体同轴设置,两端与所述前轴承和所述后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子和所述缸体之间形成压缩腔;
其中,所述缸体上设置有若干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上对应设置有排气阀,所述排气阀联通所述排气通道和所述压缩腔;所述排气通道内设置有限位台阶面和逆止阀,所述限位台阶面朝向所述排气腔所在一侧设置,所述逆止阀限制在所述限位台阶面上,且所述逆止阀的进气端朝向所述排气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止逆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逆止阀包括固定块、阀芯、压簧和限位块,所述固定块嵌入所述排气通道内,所述阀芯滑动设置在所述排气通道内,所述压簧位于所述限位块和所述阀芯之间,所述压簧始终对所述阀芯施加朝向排气腔的压力,以控制所述排气通道的开启和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止逆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位于所述排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阀芯相接触,形成密封面;所述限位块一端与所述压簧背离所述固定块的端部连接,另一端抵接在所述限位台阶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止逆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第一通气口,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有第二通气口,所述第一通气口自所述排气腔所在一侧朝向所述阀芯所在一侧贯通设置,所述第二通气口设置有多个,以所述限位块的轴线为中心线均布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止逆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包括底座、凸台和若干导向块,所述凸台位于所述底座朝向所述压簧所在一侧,且端部与所述压簧相抵接,若干所述导向块以所述底座的轴线为中心线,均匀分布在所述底座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止逆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块至少设置为3个。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止逆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与若干所述导向块形成环形导向槽,所述压簧一端套接在所述凸台轴侧面上并限制在所述环形导向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止逆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阀包括阀片、限位板和紧固螺钉,所述阀片和所述限位板一端通过所述紧固螺钉固定在所述缸体的阀面上,所述阀片和所述限位板的另一端盖住所述排气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缩机止逆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的阀面上设置有排气台阶,所述紧固螺钉与所述阀片、所述限位板和所述排气台阶固定连接,使得所述阀片与所述缸体的阀面之间形成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缩机止逆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片和所述限位板为“山”字型结构,每3个所述排气孔对应设置有一组所述阀片和所述限位板。
CN202320689111.2U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压缩机止逆排气结构 Active CN2191976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89111.2U CN219197641U (zh)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压缩机止逆排气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89111.2U CN219197641U (zh)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压缩机止逆排气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97641U true CN219197641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15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89111.2U Active CN219197641U (zh)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压缩机止逆排气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976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20040B1 (ko) 로터리 압축기의 용량 가변 장치 및 이를 적용한 에어콘
CN203272136U (zh) 单缸多级压缩机
EP3628871B1 (en) Compressor,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compressor
CN219197641U (zh) 一种压缩机止逆排气结构
KR100620042B1 (ko) 용량 가변형 로터리 압축기 및 이를 적용한 에어콘
CN111963429B (zh) 泵体组件、压缩机和空调器
CN111765079A (zh) 一种压缩机和空调器
CN114151347B (zh) 一种气缸、泵体结构、压缩机及空调器
CN211715320U (zh) 涡旋压缩机、制冷设备及汽车
WO2021128905A1 (zh) 泵体组件及变容压缩机
KR100620043B1 (ko) 용량 가변형 복식 로터리 압축기 및 이를 적용한 에어콘
CN113007092A (zh) 涡旋压缩机、制冷设备及汽车
JP3481243B2 (ja) 小型冷凍システム用始動装置
CN112483396A (zh) 压缩机泵体及压缩机
CN112901497B (zh) 排气阀片组件、压缩机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9281962U (zh) 一种补气压缩机、空调器
CN216342686U (zh) 一种便于装配的内进气装置
US20220290672A1 (en)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
CN219139302U (zh) 一种压缩机排气结构、压缩机
CN205001188U (zh) 活塞阀、变容量涡旋压缩机及空调器
CN214946616U (zh) 一种空调压缩机头盖逆止阀装配结构
CN219327630U (zh) 泵体组件、压缩机和空调器
CN219197642U (zh) 一种旋叶式压缩机的气道结构
CN221442821U (zh) 一种单相涡旋压缩机用排气结构
CN215521263U (zh) 一种压缩组件、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