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94232U - 一种电动葫芦运行防滑跑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葫芦运行防滑跑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94232U
CN219194232U CN202223051482.2U CN202223051482U CN219194232U CN 219194232 U CN219194232 U CN 219194232U CN 202223051482 U CN202223051482 U CN 202223051482U CN 219194232 U CN219194232 U CN 2191942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gear
skid
support plate
wheel 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5148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翟永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CRAN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RAN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RAN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RAN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5148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942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942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942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葫芦运行防滑跑车,包括安装座、车轮组、驱动装置和防滑装置,车轮组包括主动车轮组和被动车轮组,主动车轮组和被动车轮组分别可转动地设于安装座的相对两侧且能够分别在横轨的相对两侧的轨道内滚动而行走,驱动装置设于安装座上并与主动车轮组啮合传动;防滑装置包括支承座、传动齿条和齿轮传动机构,支承座设置于安装座上,齿轮传动机构可转动地设于支承座上并与主动车轮组啮合传动连接,传动齿条沿着车轮组在轨道内行走的路径设置于横轨上并与齿轮传动机构啮合传动,如此在急行制动时,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与传动齿条的啮合来限制主动车轮组在轨道内打滑,有效地克服电动葫芦行走的车轮在急行制动时定位不准的缺陷。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葫芦运行防滑跑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是一种电动葫芦运行防滑跑车。
背景技术
电动葫芦是一种特种起重设备,其具备体积小,自重轻,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起吊领域。电动葫芦在运行时,其行走的车轮在横轨的轨道内行走。然而,现有电动葫芦行走的车轮在急行制动时,由于电动葫芦行走的车轮与轨道的摩擦力不足而出现打滑现象,尤其是在轨道内有润滑液体时打滑的更严重,导致电动葫芦行走的车轮在急行制动时定位不准,也即不能准确地定位其车轮行走的距离而不能满足一些自动化定位项目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葫芦运行防滑跑车,其能够有效地克服电动葫芦行走的车轮在急行制动时定位不准的缺陷,使电动葫芦行走的车轮在急行制动时定位精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动葫芦运行防滑跑车,包括安装座、车轮组和驱动装置,所述车轮组包括主动车轮组和被动车轮组,所述主动车轮组和所述被动车轮组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相对两侧且能够分别在用于所述车轮组行走的横轨的相对两侧的轨道内滚动而行走,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并与所述主动车轮组啮合传动连接;还包括有防滑装置,所述防滑装置包括支承座、传动齿条和齿轮传动机构,所述支承座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承座上并与所述主动车轮组啮合传动连接,所述传动齿条沿着所述车轮组在所述轨道内行走的路径设置于所述横轨上并与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啮合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和齿轮组,所述传动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承座上,所述齿轮组套设于所述传动轴上并能够随所述传动轴的转动而转动,所述齿轮组啮合传动连接于所述主动车轮组和所述传动齿条。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组包括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传动轴键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主动车轮组啮合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传动齿条啮合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齿条设置于所述横轨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支承座包括第一支承板,所述第一支承板沿着所述车轮组行走的方向设置于安装座的下方,所述传动轴沿着垂直于所述车轮组行走的方向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支承板,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设于第一支承板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支承座还包括有第二支承板,所述第一支承板和所述第二支承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传动轴还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二支承板,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设于所述第一支承板和所述第二支承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承板和所述第二支承板的第一端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支承板和所述第二支承板的第二端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安装孔,各所述第一安装孔内穿设有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上的第一连接管件,各所述第二安装孔内穿设有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上的第二连接管件。
进一步地,各所述第一安装孔同轴设置和/或各所述第二安装孔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电动葫芦运行防滑跑车还包括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车轮组行走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装置为编码器,所述编码器设置于所述齿轮传动机构上,用于检测所述齿轮传动机构的转动数据而检测所述车轮组行走的路程。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葫芦的跑车在行走时,通过驱动装置驱动主动车轮组在轨道内滚动而沿着轨道行走,主动车轮组带动被动车轮组与之同步沿着轨道行走,同时,齿轮传动机构在主动车轮组的驱使下与传动齿条啮合传动而跟随主动车轮组和被动车轮组同步行走;在急行制动时,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主动车轮组停止传动,主动车轮组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与传动齿条的啮合来限制主动车轮组在轨道内打滑,起到防滑的作用,从而能够有效地克服电动葫芦行走的车轮在急行制动时定位不准的缺陷,使电动葫芦行走的车轮在急行制动时定位精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动葫芦运行防滑跑车的仰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动葫芦运行防滑跑车的正视图;
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防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安装座;20、主动车轮;201、主动齿轮;21、驱动齿轮;30、被动车轮;40、横轨;401、轨道;50、防滑装置;501、支承座;5011、第一支承板;5012、第二支承板;502、第一传动齿轮;503、第二传动齿轮;504、传动轴;505、传动齿条;51、第一安装孔;52、第二安装孔;60、第一连接管件;61、第二连接管件;70、编码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优先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竖直”、“顶”、“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图4,本实用新型示出了一种电动葫芦运行防滑跑车,包括安装座10、车轮组和驱动装置(图未示),车轮组包括主动车轮组和被动车轮组,主动车轮组和被动车轮组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安装座10的相对两侧且能够分别在用于上述车轮组行走的横轨40的相对两侧的轨道401内滚动而行走,驱动装置设置于安装座10上并与主动车轮组啮合传动连接。当电动葫芦的跑车(电动葫芦行走小车)在行走时,通过驱动装置驱动主动车轮组在轨道401内滚动而沿着轨道401行走,主动车轮组带动被动车轮组与之同步沿着轨道401行走,也即,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主动车轮组和被动车轮组分别在横轨40的相对两侧的轨道401内同步行走。当电动葫芦行走的车轮与轨道401的摩擦力不足时就会出现打滑现象,尤其是在轨道401内有润滑液体时打滑的更严重,导致电动葫芦行走的车轮在急行制动时定位不准。但是,由于将防滑结构应用在电动葫芦运行时存在较大的困难,因此目前还没有相关防滑结构应用在电动葫芦行走小车上,对此,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通过不断地实践研发设计出一种应用于电动葫芦的车轮在行走时的防滑装置50。
在本实施例中,防滑装置50包括支承座501、传动齿条505和齿轮传动机构,支承座501设置于安装座10上,齿轮传动机构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承座501上并与主动车轮组啮合传动连接,传动齿条505沿着车轮组在轨道401内行走的路径设置于横轨40上并与齿轮传动机构啮合传动连接。由此可知,当电动葫芦在行走时,齿轮传动机构在主动车轮组的驱使下与传动齿条505啮合传动而跟随主动车轮组和被动车轮组同步行走;在急行制动时,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主动车轮组停止传动,主动车轮组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与传动齿条505的啮合来限制主动车轮组在轨道401内打滑,起到防滑的作用,从而能够有效地克服电动葫芦行走的车轮在急行制动时定位不准的缺陷,使电动葫芦行走的车轮在急行制动时定位精准。
在本实施例中,传动齿条505设置于横轨40的底部,也即传动齿条505设置于横轨40的底壁上且位于横轨40相对两侧的轨道401之间,如此可便于齿轮传动机构与传动齿条505和主动车轮组的啮合传动连接。具体地,驱动装置为驱动电机(图未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有驱动齿轮21;其中,主动车轮组包括两主动车轮20,被动车轮组包括两被动车轮30,各主动车轮20背向轨道401的一端具有与驱动齿轮21啮合传动的主动齿轮201,两主动车轮20能够在横轨40的第一侧轨道401内行走,两被动车轮30能够在横轨40的第二侧轨道401内行走,如此通过驱动电机驱动该驱动齿轮21转动带动两主动车轮20的主动齿轮201传动,即可驱使各主动车轮20在横轨40的第一轨道401内行走,进而同步带动各被动车轮30在横轨40的第二轨道401内行走。
在本实施例中,支承座501设置于安装座10的底部,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504和齿轮组,传动轴504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承座501上,齿轮组套设于传动轴504上并能够随传动轴504的转动而转动,齿轮组啮合传动连接于主动车轮组和传动齿条505。具体可以理解,齿轮组啮合传动连接于两主动车轮20中的其一主动齿轮201和传动齿条505,如此通过当电动葫芦在行走时,齿轮组在两主动车轮20两者中其一的主动齿轮201的驱使下与传动齿条505啮合传动而跟随主动车轮组和被动车轮组同步行走;在急行制动时,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两主动车轮20的主动齿轮201停止传动,两主动车轮20两者中其一的主动齿轮201通过齿轮组与传动齿条505的啮合来限制该主动车轮20在轨道401内打滑,起到防滑的作用,从而能够有效地克服电动葫芦行走的车轮在急行制动时定位不准的缺陷,使电动葫芦行走的车轮在急行制动时定位精准。
在本实施例中,齿轮组包括第一传动齿轮502和第二传动齿轮503,第一传动齿轮502和第二传动齿轮503与传动轴504键连接,第一传动齿轮502与主动车轮组啮合传动连接,第二传动齿轮503与传动齿条505啮合传动连接。也即可以理解,第一传动齿轮502与两主动车轮20两者中其一的主动齿轮201啮合传动连接,第二传动齿轮503与传动齿条505啮合传动连接,达到主动车轮组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与传动齿条505的啮合来限制主动车轮组在轨道401内打滑的目的,从而使电动葫芦行走的车轮在急行制动时定位精准。
在本实施例中,支承座501包括第一支承板5011和第二支承板5012,第一支承板5011和第二支承板5012平行间隔设置,第一支承板5011沿着车轮组行走的方向设置于安装座10的下方,传动轴504沿着垂直于车轮组行走的方向可转动地穿设于第一支承板5011,第一传动齿轮502设于第一支承板5011的外侧,传动轴504还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二支承板5012,第二传动齿轮503设于第一支承板5011和第二支承板5012之间,如此可以使第二传动齿轮503在转动的过程中稳定性更佳,从而使第二传动齿轮503与传动齿条505的啮合传动效果更佳。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承板5011和第二支承板5012的第一端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安装孔51,第一支承板5011和第二支承板5012的第二端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安装孔52,各第一安装孔51内穿设有固定于安装座10上的第一连接管件60,各第二安装孔52内穿设有固定于安装座10上的第二连接管件61。也即可以理解,第一连接管件60和第二连接管件61横跨横轨40固定在安装座10的底部,从而便于支承座501的安装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一安装孔51同轴设置,如此可以避免第一连接管件60占用空间,各第二安装孔52同轴设置,如此可以避免第二连接管件61占用空间。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各第一安装孔51同轴也可以不是同轴设置,如此第一连接管件60沿着一定的倾斜角度穿设于各第一安装孔51;各第二安装孔52同轴也可以不是同轴设置,如此第二连接管件61沿着一定的倾斜角度穿设于各第二安装孔52。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电动葫芦运行防滑跑车还包括有检测装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车轮组行走的距离。具体地,检测装置为编码器70,编码器70设置于齿轮传动机构上,用于检测齿轮传动机构的转动数据而检测所述车轮组行走的路程。具体可以理解,编码器70设置于传动轴504上且位于第二支承板5012的外侧,通过该编码器70读取传动轴504的转动数据,从而读取车轮组的转动数据,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防滑跑车能够精确地控制电动葫芦的行走。
需要说明的是,编码器70的工作原理属于现有较为成熟的技术,因此在此处不对工作原理进行赘述。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检测装置也可以选用测距传感器,通过将测距传感器设置在横轨40相对两侧的其一轨道401内,如测距传感器测的距离是50米,30秒之后通过读取测距传感器的数据显示是40米,那么就可以得出电动葫芦行走了10米,因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通过合理地变更接检测装置的结构,其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动葫芦运行防滑跑车,包括安装座(10)、车轮组和驱动装置,所述车轮组包括主动车轮组和被动车轮组,所述主动车轮组和所述被动车轮组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座(10)的相对两侧且能够分别在用于所述车轮组行走的横轨(40)的相对两侧的轨道(401)内滚动而行走,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座(10)上并与所述主动车轮组啮合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防滑装置(50),所述防滑装置(50)包括支承座(501)、传动齿条(505)和齿轮传动机构,所述支承座(501)设置于所述安装座(10)上,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承座(501)上并与所述主动车轮组啮合传动连接,所述传动齿条(505)沿着所述车轮组在所述轨道(401)内行走的路径设置于所述横轨(40)上并与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啮合传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葫芦运行防滑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504)和齿轮组,所述传动轴(504)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承座(501)上,所述齿轮组套设于所述传动轴(504)上并能够随所述传动轴(504)的转动而转动,所述齿轮组啮合传动连接于所述主动车轮组和所述传动齿条(50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葫芦运行防滑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包括第一传动齿轮(502)和第二传动齿轮(503),所述第一传动齿轮(502)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503)与所述传动轴(504)键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齿轮(502)与所述主动车轮组啮合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503)与所述传动齿条(505)啮合传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葫芦运行防滑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条(505)设置于所述横轨(40)的底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葫芦运行防滑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座(501)包括第一支承板(5011),所述第一支承板(5011)沿着所述车轮组行走的方向设置于安装座(10)的下方,所述传动轴(504)沿着垂直于所述车轮组行走的方向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支承板(5011),所述第一传动齿轮(502)设于所述第一支承板(5011)的外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动葫芦运行防滑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座(501)还包括有第二支承板(5012),所述第一支承板(5011)和所述第二支承板(5012)平行间隔设置,所述传动轴(504)还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二支承板(5012),所述第二传动齿轮(503)设于所述第一支承板(5011)和所述第二支承板(5012)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动葫芦运行防滑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承板(5011)和所述第二支承板(5012)的第一端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安装孔(51),所述第一支承板(5011)和所述第二支承板(5012)的第二端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安装孔(52),各所述第一安装孔(51)内穿设有固定于所述安装座(10)上的第一连接管件(60),各所述第二安装孔(52)内穿设有固定于所述安装座(10)上的第二连接管件(6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动葫芦运行防滑跑车,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安装孔(51)同轴设置和/或各所述第二安装孔(52)同轴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葫芦运行防滑跑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车轮组行走的距离。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动葫芦运行防滑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为编码器(70),所述编码器(70)设置于所述齿轮传动机构上,用于检测所述齿轮传动机构的转动数据而检测所述车轮组行走的路程。
CN202223051482.2U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电动葫芦运行防滑跑车 Active CN2191942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51482.2U CN219194232U (zh)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电动葫芦运行防滑跑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51482.2U CN219194232U (zh)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电动葫芦运行防滑跑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94232U true CN219194232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20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51482.2U Active CN219194232U (zh)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电动葫芦运行防滑跑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942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76477B (zh) 路面摩擦系数测试车
US6192736B1 (en) Tribometer for testing the efficiency of lubrication upon a railroad track surface
CN219194232U (zh) 一种电动葫芦运行防滑跑车
CN101701875A (zh) 机动车综合性能复合测试台
CN210950667U (zh) 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电力工程用监测装置
CN206131993U (zh) 一种中低速磁悬浮f轨检测机器人
CN212637500U (zh) 滑靴横向调节机构、钢轨探伤装置、钢轨探伤系统及钢轨探伤车
JP2005017269A (ja) 一体型車両試験装置
CN115784000A (zh) 一种电动葫芦运行防滑跑车
CN206038205U (zh) 铁路横向轮轨力标定装置和系统
CN201434818Y (zh) 路面摩擦系数测试车
CN108548676B (zh) 车辆越障能力测试方法
CN110672191A (zh) 一种具有称重及胎压检测功能的单轨轨道结构
CN213778975U (zh) 一种道路桥梁平整度检测装置
CN201923773U (zh) 升降式垛纸踏板平放吊板装置
CN101476957B (zh) 电机驱动的机动车平板式制动力测量装置
CN113280723A (zh) 轨道平整度检测辅助平台
CN211223401U (zh) 陡坡行驶辅助系统
CN207892300U (zh) 一种自行车转运结构
CN113071532A (zh) 滑靴横向调节机构、钢轨探伤装置、钢轨探伤系统及钢轨探伤车
CN205826192U (zh) 一种单轮式横向力系数检测系统
CN217156240U (zh) 一种装配移动式道面摩擦系数检测装置
CN217156236U (zh) 一种山区公路路面防滑性能检测装置
CN208137545U (zh) 一种升降式导轨立体停车装置
CN110241722B (zh) 一种用于检测拱桥桥梁的检查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