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92841U - 一种连体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体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92841U
CN219192841U CN202223610653.0U CN202223610653U CN219192841U CN 219192841 U CN219192841 U CN 219192841U CN 202223610653 U CN202223610653 U CN 202223610653U CN 219192841 U CN219192841 U CN 2191928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bottom wall
side wall
main part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61065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军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Meiling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eiling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eiling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eiling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61065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928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928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928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Packaging Of Annular Or Rod-Shaped Articles, Wearing Apparel, Cassettes, Or The Like (AREA)
  • Cart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体盒,属于餐盒技术领域。一种连体盒,包括两个能够相互盖合且连接的主体,主体的侧壁上设有若干第一加强结构,主体的角上设有第二加强结构,第二加强结构自主体的侧壁延伸至主体的底壁。本实用新型具有强度高、不容易变形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连体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餐盒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连体盒。
背景技术
现在连体餐盒,其在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加强结构,以提升餐盒的强度,一般也就设置在餐盒的侧壁上,普通加强结构包括多个平行设置在侧壁上的凹槽,以针对侧壁进行加强,平行设置的凹槽在多个餐盒堆叠的时候会影响,在其他方便,在餐盒的角上没有加强结构,导致在使用过程中,经常按压在角上,使角位置凹陷进去,导致用户的使用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连体盒,具有强度高、不容易变形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连体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能够相互盖合且连接的主体,所述主体的侧壁上设有若干第一加强结构,所述主体的角上设有第二加强结构,所述第二加强结构自所述主体的侧壁延伸至主体的底壁。
在上述连体盒中,所述第一加强结构由所述侧壁延伸所述底壁。
在上述连体盒中,所述第一加强结构包括在所述侧壁向内凹陷的第一凹槽部,所述第一凹槽部由侧壁的上端朝向所述底壁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凹槽部的中间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沿着第一凹槽部设置且将所述第一凹槽部分隔成两个凹槽结构。
在上述连体盒中,所述凸出部的靠近所述底壁一端设有收拢尖端,所述收拢尖端在朝向底壁方向上逐渐变小。
在上述连体盒中,所述第一凹槽部由侧壁的上端朝向底壁方向宽度逐渐变大。
在上述连体盒中,所述第二加强结构包括平面部和第二凹槽部,所述平面部与所述侧壁和所述底壁相连,所述第二凹槽部贯穿所述平面部,所述第二凹槽的一端设置在所述侧壁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底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中,在主体的侧壁上设置第一加强结构,用于增加侧壁的强度,通过第二加强结构,用于增加主体的角上的强度,第二加强结构从侧壁延伸至底壁上,使其强度进一步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一种背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一种正面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一种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2、主体;
21、第一加强结构;211、第一凹槽部;2111、凸出部;21111、收拢尖端;2112、凹槽结构;
22、第二加强结构;221、平面部;222、第二凹槽部。
23、侧壁;
24、底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连体盒,包括两个能够相互盖合且连接的主体2,主体2的侧壁23上设有若干第一加强结构21,主体2的角上设有第二加强结构22,第二加强结构22自主体2的侧壁23延伸至主体2的底壁24。
本申请中,在主体2的侧壁23上设置第一加强结构21,用于增加侧壁23的强度,通过第二加强结构22,用于增加主体2的角上的强度,第二加强结构22从侧壁23延伸至底壁24上,使其强度进一步的提升。
主体2大致呈方形,主体2包括底壁24和围绕底壁24设置的侧壁23。主体2具有四个角。其中一个主体2作为盒体,另一个主体2作为盒盖。
具体地,第一加强结构21由侧壁23延伸底壁24。
第一加强结构21从侧壁23延伸至底壁24,可以接触底壁24,增强侧壁23的强敌。第一加强结构21且沿侧壁23宽度方向设置。
具体地,第一加强结构21包括在侧壁23向内凹陷的第一凹槽部211,第一凹槽部211由侧壁23的上端朝向底壁24方向延伸,第一凹槽部211的中间设有凸出部2111,凸出部2111沿着第一凹槽部211设置且将第一凹槽部211分隔成凹槽结构2112。
通过设置第一凹槽2112、第二凹槽2113、凸出部2111能够使每个第一加强结构21的强度上更高,从而减少在侧壁23上设置的第一加强结构21数量,同时不降低侧壁23的强度。
具体地,凸出部2111的靠近底壁24一端设有收拢尖端21111,收拢尖端21111在朝向底壁24方向上逐渐变小。
该设计能够在多个餐盒堆叠的时候,更容易堆叠在一起,收拢尖端21111能够起到导向作用。
具体地,第一凹槽部211由侧壁23的上端朝向底壁24方向宽度逐渐变大。
该设计能够在多个餐盒堆叠的时候,更容易堆叠在一起,第一凹槽部211的下部宽度大于上部的,从而方便餐盒堆叠。同时该设计的第一凹槽部211也能够有效提成侧壁23强度。
具体地,第二加强结构22包括平面部221和第二凹槽2113部,平面部221与侧壁23和底壁24相连,第二凹槽2113部贯穿平面部221,第二凹槽2113的一端设置在侧壁23上,另一端设置在底壁24上。
将主体2的角部位直接设置成平面部221,能够降低收到撞击后,角位置箱内凹陷变小的可能性。在平面部221上设置有第二凹槽2113部,且使第二凹槽2113部的两端分别设置到第一凹槽部211和第二凹槽2113部到侧壁23和底壁24上,从而针对角位置提成强度。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同时,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技术领域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连体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能够相互盖合且连接的主体(2),所述主体(2)的侧壁(23)上设有若干第一加强结构(21),所述主体(2)的角上设有第二加强结构(22),所述第二加强结构(22)自所述主体(2)的侧壁(23)延伸至主体(2)的底壁(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体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结构(21)由所述侧壁(23)延伸所述底壁(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体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结构(21)包括在所述侧壁(23)向内凹陷的第一凹槽部(211),所述第一凹槽部(211)由侧壁(23)的上端朝向所述底壁(24)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凹槽部(211)的中间设有凸出部(2111),所述凸出部(2111)沿着第一凹槽部(211)设置且将所述第一凹槽部(211)分隔成凹槽结构(21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体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2111)的靠近所述底壁(24)一端设有收拢尖端(21111),所述收拢尖端(21111)在朝向底壁(24)方向上逐渐变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体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部(211)由侧壁(23)的上端朝向底壁(24)方向宽度逐渐变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体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结构(22)包括平面部(221)和第二凹槽(2113)部,所述平面部(221)与所述侧壁(23)和所述底壁(24)相连,所述第二凹槽(2113)部贯穿所述平面部(221),所述第二凹槽(2113)的一端设置在所述侧壁(23)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底壁(24)上。
CN202223610653.0U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连体盒 Active CN2191928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10653.0U CN219192841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连体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10653.0U CN219192841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连体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92841U true CN219192841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03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610653.0U Active CN219192841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连体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928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8296920A (ja) プラスチックボトル容器およびプラスチックボトル容器のくびれ部
CN219192841U (zh) 一种连体盒
CN220233518U (zh) 一种冠簧
CN213371182U (zh) 纸盖
JP4786416B2 (ja) ピンチグリップ式ボトル型容器
CN210503570U (zh) 一种新型塑料储物箱
CN214876907U (zh) 一种抗压瓦楞纸箱
CN215157269U (zh) 一种扣杯
CN220948977U (zh) 一种榴莲包装盒
CN211919287U (zh) 一种瓦楞纸盒箱
CN212830160U (zh) 一种用甘蔗浆制作的饭盒
CN219651798U (zh) 一种缓冲型瓦楞纸箱用纸板
AU2005248999B2 (en) A battery
CN218777856U (zh) 一种环保耐压型精品礼盒
CN220077169U (zh) 一种新型包装盒
CN218234667U (zh) 一种集装箱船用锁具的锁壳
CN214493677U (zh) 包装箱及设有其的包装设计结构
CN215323827U (zh) 一种彩盒结构
CN210581224U (zh) 一种具有良好扭转性能的鞋底
CN216409970U (zh) 带加强筋直尺
CN220281984U (zh) 包装盒
CN205441151U (zh) 一种一体成型包装盒
CN217754604U (zh) 一种组合包装吸塑托盘
CN219314308U (zh) 一种观光电梯
CN213988677U (zh) 一种硬胶与硅胶一体成型的按键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