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92458U - 一种折叠车的可调节车把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车的可调节车把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92458U
CN219192458U CN202320196909.3U CN202320196909U CN219192458U CN 219192458 U CN219192458 U CN 219192458U CN 202320196909 U CN202320196909 U CN 202320196909U CN 219192458 U CN219192458 U CN 2191924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riser
movable plate
main part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9690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凯
陈英杰
李洪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Fujita Bicycl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Fujita Bicyc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Fujita Bicycl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Fujita Bicyc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9690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924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924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924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车的可调节车把架,包括横管,所述横管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外壁固定套接有防滑套,所述横管的中端外壁固定套接有安装套,所述安装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立管套筒,所述立管套筒的下端内部滑动设置有立管主体,且立管主体的底部贯穿立管套筒并延伸至立管套筒的底部,所述立管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安装组件,所述立管主体的顶部设置有限位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有立管主体、立管套筒和安装组件,可以实现快速调整立管套筒内立管主体的长度,进而达到调整车把架长度的目的,解决了车把架的总体长度是固定的,难以根据需求对车把架的长度进行合理的调整,无法很好的满足人们使用需求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折叠车的可调节车把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把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折叠车的可调节车把架。
背景技术
折叠车具有可折叠、易操控、便于携带等优点,在折叠的使用过程中也不需要借助外来工具,通过手动自行将车折叠或展开,折叠后,车把架能够较方便的将其收纳于汽车后备箱或登机箱内。
经检索,专利公告号为CN 203681774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折叠车的车把架,包括车把横管、立管与前叉,所述立管与前叉为双管式,两条立管分别设置于车把横管的左右两侧,两条前叉管对应套设于两条立管的外周,所述立管与前叉管之间的间隙设置滑套,所述前叉管外周设置快拆管夹,所述前叉管开设涨紧缝。本实用新型折叠车的车把架为电池内置式伸缩车架,车架仅由立管、滑套、具有涨紧缝的前叉管、快拆管夹构成,即能实现车架的伸缩,手动操作车架伸缩无需几秒,颠覆了传统车架的横向折叠结构;锂电池设置于车架内,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并节省了外部占用空间,车辆折叠外观更加美观。
但是该车把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车把架的总体长度是固定的,难以根据需求对车把架的长度进行合理的调整,无法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车的可调节车把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折叠车的可调节车把架,包括横管,所述横管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外壁固定套接有防滑套,所述横管的中端外壁固定套接有安装套,所述安装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立管套筒,所述立管套筒的下端内部滑动设置有立管主体,且立管主体的底部贯穿立管套筒并延伸至立管套筒的底部,所述立管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安装组件,所述立管主体的顶部设置有限位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腔,且安装腔对称开设在所述立管主体的两侧外壁上,所述安装腔的内部设置有弹簧,两组所述弹簧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滑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且滑块与移动板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移动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部活动设置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与移动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孔的数量为六个,且对称开设在所述立管套筒的两侧外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腔,且固定腔开设在所述立管套筒的内部,所述固定腔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底部与所述立管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板的两侧表面均贯穿连接有竖杆,且竖杆与活动板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折叠车的可调节车把架,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设置的有立管主体、立管套筒和安装组件,可以实现快速调整立管套筒内立管主体的长度,进而达到调整车把架长度的目的,解决了车把架的总体长度是固定的,难以根据需求对车把架的长度进行合理的调整,无法很好的满足人们使用需求的问题;
(2)通过设置的有限位组件,当立管主体在立管套筒内滑动的过程中,会通过连接杆带动活动板在固定腔内移动,不仅可以提高立管主体滑动过程中的稳定性,而且可以有效避免立管主体从立管套筒内脱离,从而保证该车把架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内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B处放大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套;2、横管;3、立管主体;4、防滑套;5、把手;6、立管套筒;7、限位组件;701、竖杆;702、固定腔;703、活动板;704、连接杆;8、安装组件;801、滑槽;802、安装腔;803、弹簧;804、滑块;805、限位孔;806、限位块;807、移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折叠车的可调节车把架,包括横管2,横管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5,把手5的外壁固定套接有防滑套4,横管2的中端外壁固定套接有安装套1,安装套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立管套筒6,立管套筒6的下端内部滑动设置有立管主体3,且立管主体3的底部贯穿立管套筒6并延伸至立管套筒6的底部,立管主体3的内部设置有安装组件8,安装组件8包括安装腔802,且安装腔802对称开设在立管主体3的两侧外壁上,安装腔802的内部设置有弹簧803,两组弹簧803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板807,移动板807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滑槽801,滑槽80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804,且滑块804与移动板807固定连接,两组移动板807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孔805,限位孔805的内部活动设置有限位块806,且限位块806与移动板807固定连接,限位孔805的数量为六个,且对称开设在立管套筒6的两侧外壁上;
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使用时,通过设置的有立管主体3、立管套筒6和安装组件8,当需要对车把架的长度进行调整时,通过按压两组限位块806,使得两组限位块806沿远离限位孔805且靠近安装腔802的方向移动,当限位块806移动到合适位置时,向下拉动立管主体3,使得立管主体3在立管套筒6内滑动,且立管主体3滑动带动限位块806移动,当限位块806移动到另一组限位孔805的相对侧时,此时弹簧803不在受到外力会带动限位块806插入限位孔805,从而对立管套筒6内的立管主体3进行固定,通过限位块806适配不同位置的限位孔805,可以调整立管套筒6内立管主体3的长度,进而达到调整车把架长度的目的,解决了车把架的总体长度是固定的,难以根据需求对车把架的长度进行合理的调整,无法很好的满足人们使用需求的问题;
立管主体3的顶部设置有限位组件7,限位组件7包括固定腔702,且固定腔702开设在立管套筒6的内部,固定腔702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活动板703,活动板7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04,且连接杆704的底部与立管主体3的顶部固定连接,活动板703的两侧表面均贯穿连接有竖杆701,且竖杆701与活动板703活动连接;
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使用时,通过设置的有限位组件7,当立管主体3在立管套筒6内滑动的过程中,会通过连接杆704带动活动板703在固定腔702内移动,不仅可以提高立管主体3滑动过程中的稳定性,而且可以有效避免立管主体3从立管套筒6内脱离,从而保证该车把架的正常使用。
工作原理:本申请中,当需要对车把架的长度进行调整时,通过按压两组限位块806,使得两组限位块806沿远离限位孔805且靠近安装腔802的方向移动,当限位块806移动到合适位置时,向下拉动立管主体3,使得立管主体3在立管套筒6内滑动,且立管主体3滑动带动限位块806移动,当限位块806移动到另一组限位孔805的相对侧时,此时弹簧803不在受到外力会带动限位块806插入限位孔805,从而对立管套筒6内的立管主体3进行固定,通过限位块806适配不同位置的限位孔805,可以调整立管套筒6内立管主体3的长度,进而达到调整车把架长度的目的,其次,当立管主体3在立管套筒6内滑动的过程中,会通过连接杆704带动活动板703在固定腔702内移动,不仅可以提高立管主体3滑动过程中的稳定性,而且可以有效避免立管主体3从立管套筒6内脱离,从而保证该车把架的正常使用。
本申请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而且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同时本申请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在使用时均外接连通电源和控制开关,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且说明书中提到的外设控制器可为本文提到的电器元件起到控制作用,而且该外设控制器为常规的已知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折叠车的可调节车把架,包括横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管(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5),所述把手(5)的外壁固定套接有防滑套(4),所述横管(2)的中端外壁固定套接有安装套(1),所述安装套(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立管套筒(6),所述立管套筒(6)的下端内部滑动设置有立管主体(3),且立管主体(3)的底部贯穿立管套筒(6)并延伸至立管套筒(6)的底部,所述立管主体(3)的内部设置有安装组件(8),所述立管主体(3)的顶部设置有限位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车的可调节车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8)包括安装腔(802),且安装腔(802)对称开设在所述立管主体(3)的两侧外壁上,所述安装腔(802)的内部设置有弹簧(803),两组所述弹簧(803)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板(807),所述移动板(807)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滑槽(8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叠车的可调节车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80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804),且滑块(804)与移动板(807)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移动板(807)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孔(805),所述限位孔(805)的内部活动设置有限位块(806),且限位块(806)与移动板(807)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折叠车的可调节车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805)的数量为六个,且对称开设在所述立管套筒(6)的两侧外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车的可调节车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7)包括固定腔(702),且固定腔(702)开设在所述立管套筒(6)的内部,所述固定腔(702)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活动板(703),所述活动板(7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04),且连接杆(704)的底部与所述立管主体(3)的顶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折叠车的可调节车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703)的两侧表面均贯穿连接有竖杆(701),且竖杆(701)与活动板(703)活动连接。
CN202320196909.3U 2023-02-13 2023-02-13 一种折叠车的可调节车把架 Active CN2191924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96909.3U CN219192458U (zh) 2023-02-13 2023-02-13 一种折叠车的可调节车把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96909.3U CN219192458U (zh) 2023-02-13 2023-02-13 一种折叠车的可调节车把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92458U true CN219192458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25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96909.3U Active CN219192458U (zh) 2023-02-13 2023-02-13 一种折叠车的可调节车把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924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347397A1 (en) Foldable electric vehicle
JP3093606U (ja) 電気駆動車の省力的携帯可能なバッテリ装置
CN203601454U (zh) 自行车的可调式座管总成
CN204999446U (zh) 手推式线缆车
CN219192458U (zh) 一种折叠车的可调节车把架
CN204507112U (zh) 无线控制电动自行车
CN205053433U (zh) 一种双用途修车凳
CN201371301Y (zh) 手动式电烙铁供锡装置
CN104443201A (zh) 一种多功用、可折叠变幻的电动车
CN204296977U (zh) 一种多功用、可折叠变幻的电动车
CN204642014U (zh) 内置式车轮的折叠机构及采用该机构的自行车
CN107932432B (zh) 一种用于房车厢盖的气弹簧调节安装工装
CN2398174Y (zh) 一种易折叠的滑板车
CN209426631U (zh) 一种公交车扶手
CN108891522B (zh) 一种微型电动车
CN209700833U (zh) 一种多座椅式电动自行车
CN220410786U (zh) 一种集成式电池座椅结构及电动自行车
CN212172414U (zh) 与鞍管一体的折叠鞍座
CN201026906Y (zh) 可收合手推车
CN210492987U (zh) 一种新型商务安全拉杆箱
CA2383575A1 (en) Wheel of a golf trolley
CN104709416A (zh) Mini紧凑型折叠式电动自行车
CN221076591U (zh) 一种电器支架结构
CN202211980U (zh) 一种收合方便的高尔夫球车
CN209126792U (zh) 一种童车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