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91731U - 一种自动笔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91731U
CN219191731U CN202222568248.0U CN202222568248U CN219191731U CN 219191731 U CN219191731 U CN 219191731U CN 202222568248 U CN202222568248 U CN 202222568248U CN 219191731 U CN219191731 U CN 2191917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n
writing
piece
along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6824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Yongsheng Statio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Yongsheng Statio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Yongsheng Statio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Yongsheng Statio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6824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917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917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917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ns And Brushes (AREA)
  • Mechanical Pencils And Projecting And Retracting Systems Therefor, And Multi-System Writing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笔,包括笔管、按压组件、书写组件、活动件、笔盖、作用头、反向作用件。笔管内设笔腔、以及与笔腔连通的书写口。活动设于笔腔内靠近书写口的一段上的活动件,其内设活动通道,用于供书写组件穿设,其沿轴线的相对前侧连有可转动的笔盖。作用头为笔盖上的与活动件相连接处向外凸设的部分。反向作用件设于笔腔内,其上的反向作用面与作用头相配合。在沿轴线向后移动时,反向作用面施于作用头上一与其移动方向相反的动力,动力以笔盖上的与活动件相连接处为支点推动原处于打开状态的笔盖趋于闭合;在沿轴线向前移动时,作用头与反向作用件相分离,笔盖被转动打开,书写组件伸出至书写口处的外部。实现笔盖自动关闭。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书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按压功能的自动笔。
背景技术
本部分所提供的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背景信息,可能并非都是现有技术,可能存在不构成现有技术的内容。
自动笔,包括笔管,按压组件和设于笔管内的书写组件。
上述自动笔,在使用时,通过初次按压按压组件来实现笔头在书写时伸出书写口,在不使用时再次按压按压组件,使该笔头从该书写口缩回,以尽量避免笔头在不使用时,不因其裸露在外部而可能出现的受到外物的撞击等因素的损害。
上述自动笔,虽然可以使笔头在不使用时通过再次按压按压组件缩回至笔管内。但笔头仍然与外界是直接接触的。这有可能使笔头受到除了外物的撞击外的其它因素(如受到污水等污渍的污染,如受到外界的温度、湿度等影响)的损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件授权专利,该授权专利的专利权人为本申请人,该专利的公告号为CN215904186U,该专利的专利名称为一种便于开合的钢笔,其技术方案包括笔杆、由笔杆内壁形成的笔通道、设于笔通道内的笔身、设置于笔身上的墨水囊、与墨水囊连通的笔尖,还包括:设置于笔身相对后侧的按压组件,用于控制与笔身连接的笔尖沿笔杆轴线方向前后移动,以使笔尖伸出笔通道至外界或从外界缩回至笔通道内;笔盖,一侧转动连接于笔杆上、对应的另一侧为自由侧;笔盖和笔杆之间固定设有弹性件,笔盖在弹性件未弹性变形时盖于笔尖上;在笔盖转动打开过程中,笔盖受到向前移动的笔尖的挤压,弹性件发生弹性变形;在笔盖转动关闭过程中,笔尖向后移动,具有弹性变形的弹性件产生的弹性恢复力带动与其连接的笔盖转动关闭。实现笔盖与笔杆的连接、且开闭易操作。
上述公开的专利通过给笔增加一个笔盖来实现笔头与外界的隔绝,以解决前述所述的问题,为了实现该笔盖在笔头缩回后的自动关闭,通过在笔盖上设置预制的弹性件来实现。
但由于自动笔的使用频率相对较高,每次按压是作用于该笔盖的力的大小因人而异,这样在使用过程中,再加上该弹性件(如宽度)受到笔管大小的影响,该弹性件很容易出现弹性疲劳,最终导致笔头缩回时,笔盖不能被自行关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自动笔,用于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部分。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动笔,包括:
所述自动笔包括:
笔管;
书写口,开设于所述笔管上的沿其轴线方向的相对前侧;
笔腔,设于所述笔管内,且沿所述笔管的轴线方向设置,与所述书写口连通;
按压组件,设于所述笔管的轴线方向的相对后侧,使用时,沿所述笔管的轴线方向向前或向后移动;
书写组件,设于所述笔腔内,其上的沿该轴线方向的相对后侧与所述按压组件连接,在书写时,所述书写组件上的沿所述轴线方向的相对前侧伸出该书写口至外部;
活动件,活动设于所述笔腔内靠近所述书写口的一段上;
活动通道,沿所述轴线方向贯穿设于所述活动件内,用于供所述书写组件穿设;
笔盖,一侧连接于该活动件上的沿所述轴线方向的相对前侧,用于开闭该活动通道;
作用头,自该笔盖上的与该活动件相连接处向外凸设,随所述笔盖的转动而转动;
反向作用件,设于所述笔腔内,所述作用头和该笔盖沿该轴线向前或向后移动时始终位于该反向作用件的相对前方,包括:
反向作用面,设于所述反向作用件上的沿所述轴线的相对前侧,与该作用头相配合;
其中,该作用头、笔盖位于该反向作用件与书写口之间,该活动件随该书写组件沿该轴线向前或向后移动而相对于该反向作用件发生移动;
其中,在所述按压组件受按压沿该轴线向前移动时,与该按压组件同向移动的书写组件直接或间接推动该活动件同向移动,与该活动件连接的该笔盖连同所述作用头一起沿该轴线向前移动以远离该反向作用件,在该作用头与该反向作用件相分离后,该笔盖被转动打开,该书写组件上沿该轴线方向的相对前侧从该活动通道伸出至该书写口处的外部;
其中,在所述按压组件受按压沿该轴线向后移动时,与该按压组件同向移动的书写组件直接或间接拉动该活动件同向移动,与该活动件连接的该笔盖连同所述作用头一起沿该轴线向后移动直至该作用头与该反向作用件上的反向作用面相作用,该反向作用件上的反向作用面施于该作用头上一与其移动方向相反的动力,该动力以该笔盖上的与该活动件相连接处为支点推动原处于打开状态的笔盖趋于转动闭合。
可选地,所述作用头的质心、该笔盖上的与该活动件相连接处的中心、该笔盖的质心基本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可选地,所述反向作用件固定在所述笔腔内。
可选地,弹性作用件,设于该书写组件上,与该活动件配合;
其中,所述弹性作用件在该书写组件沿该轴线向前移动时、产生弹性压缩变形,通过该压缩变形产生的弹性力推动该活动件作同向移动,以使该作用头与该反向作用件分离;
其中,所述弹性作用件在该书写组件沿该轴线后移动时所进行的伸展变形过程中,该弹性作用件始终与该活动件相接触。
可选地,该弹性作用件始终处于压缩变形状态,其压缩变形量的大小在其沿轴线方向向前移动时变大、反之则变小。
可选地,所述活动件上的沿该轴线的相对前侧上的与该活动通道相通的开口,沿该轴线方向自后向前呈倾斜设置,所述笔盖与该开口呈基本相同的倾斜角度设置;
该作用头设置于该轴线的相对后侧。
可选地,钩合组件,设于该活动件和该书写组件之间,包括:
主钩件,与副钩件相配合;
副钩件,设于所述活动件上,与所述主钩件相配合;
其中,所述副钩件、主钩件沿该轴线自后向前依次设置;
其中,在所述主钩件随该书写组件沿该轴线向后移动时,与该副钩件配合、以拉动该活动件同向移动,以使该反向作用件上的反向作用面在和该作用头在重新相触后、施以该作用头以该笔盖上的与该活动件相连接处为支点的以使该笔盖转动闭合的动力。
可选地,所述副钩件为圈形结构,所述主钩件穿设于该副钩件所形成的圈口;
其中,所述主钩件上的至少一基本垂直于该轴线的截面上的至少一对呈对应设置的边之间所间隔的距离略大于,所述副钩件所形成的圈口上的任一基本垂直于该轴线的截面上的任一对边之间所间隔的距离。
可选地,该主钩件上的沿该轴线方向自后向前、其基本垂直于该轴线的截面逐渐变小,安装时,该主钩件按其横截面从小至大的顺序依次进入该副钩件。
可选地,推动件,呈筒形结构,套设于该书写组件的外侧上;
其中,该主钩件设于该推动件上的沿轴线方向的相对前侧;
该主钩件上的沿该轴线方向自后向前、其基本垂直于该轴线的截面逐渐变小,安装时,该主钩件按其横截面从小至大的顺序依次进入该副钩件。
可选地,导向组件,设于所述推动件与笔管内侧,包括:
导向主件;以及
导向副件,沿该轴线方向设置,与所述导向主件移动配合。
可选地,所述反向作用件呈圈形结构,该活动件上的至少一部穿设于该圈形的反向作用件所围成的圈口内。
可选地,所述按压组件包括:
按压簧,套设于所述书写组件上,其随所述书写组件沿该轴线向前移动时产生压缩变形,而在沿该轴线向后复原时推动该书写组件同向移动;
其中,所述按压簧处于压缩时,所述笔盖转为打开状态,所述书写组件上的沿该轴线方向的相对前侧依次伸出该笔盖、书写口至外部;所述按压簧恢复原形时,所述书写组件上的沿该轴线方向的相对前侧依次从该书写口、笔盖缩回,所述笔盖转为关闭状态。
可选地,所述书写组件包括:
书写头;以及
储墨件,内为空腔结构,与该书写头连接,用于储存用于书写的油墨;
其中,在书写时,所述储墨件中的油墨流向该书写头;
其中,在所述书写组件沿轴线向前移动时,该书写头顶开该笔盖、伸出至所述笔管上的书写口处的外部;
其中,在所述书写组件沿轴线向后移动时,在该书写头重新退回至该笔盖后的活动通道内,而在该作用头和该反向作用件上的反向作用面的作用下,该笔盖以与该活动件相连接处为支点转动关闭。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活动筒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活动筒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第一分笔管上的相对前侧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的书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的书写组件、按压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的书写组件上的书写头伸出书写口时的局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的按压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仅出于示意的目的,而不旨在按照比例绘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被用于指示相同的元素。出于简明的目的,不是每一个组件在每张附图中均被标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若干实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应当理解,描述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表示或暗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制。
自动笔通常包括笔管、按压组件和书写组件。
为了使笔头在不书写时能与外界隔绝,在本申请之前的技术方案(专利公告号为CN215904186U)中增加了笔盖这个技术特征,但笔盖并非一直处于关闭状态,在书写时需要打开笔盖,只有在不书写时,笔盖才处于关闭状态。而对于如何使笔盖从打开状态转为关闭状态,本申请之前的技术方案采用了在笔盖上设置预制形状的弹性件,即该弹性件的预制形状处于使笔盖处于关闭状态,在书写时,书写组件将笔盖的自由端向外顶出从而使笔盖处于打开状态,此时该弹性件处于弹性张开的状态,而在书写组件重新退回至笔盖内时,则是利用该处于变形状态的弹性件产生弹性回复力使笔盖重新处于关闭状态。但这对弹性件的材料要求很高,否则没有使用几次,该弹性件就因早早处于弹性疲劳状态,而起不到使笔盖自动关闭的作用。本申请正是针对上述情况,使笔盖在随书写组件退回时,利用杠杆原理来实现该笔盖的自动关闭。
作为本自动笔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笔管、按压组件、书写组件、活动件、笔盖以及反向作用件。
笔管,即笔的外壳,可以是一根连为一体的管件,也可以是由两个分管组成,也可以是但不限于是如图1、8和9所示的第一分笔管111、第二分笔管112和第三分笔管113组成,两两之间可通过但不限于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如图4、5所示,该笔管内设置有沿轴线A方向设置的笔腔120,第一分笔管111上的沿轴线A的相对前侧设置有书写口130,该笔腔120与该书写口130连通。
另外,如图4、5所示,该第一分笔管111内还设置了便于该活动件的移动的多个活动槽450。
按压组件,设于所述笔管的轴线方向的相对后侧,使用时,沿所述笔管的轴线方向向前或向后移动。
如图9所示,为按压组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按压杆210、按压滑块220、按压通道,承压块240、转动筒250以及按压簧260。
上述按压杆210,与该笔腔120上的沿该轴线A方向的相对后侧活动连接,并伸出于所述笔管。上述按压滑块220,凸设于所述按压杆210的径向外侧上,数量为若干,彼此间隔分布于所述按压杆210的径向周侧,从而围设成一个圈形结构。上述按压通道,设于所述笔盖中的第三分笔管113上且沿其轴线A方向设置,数量若干,且相邻的按压通道的宽度不相同,每所述按压通道的横向两侧有一对呈间隔设置的导向轨组成,与所述按压滑块220一一对应设置,按压所述按压杆210时,所述按压滑块220沿着所述按压通道进行滑动操作。转动筒250其沿轴线A的相对前侧与书写组件连接,其沿轴线A的相对后侧设有若干承压块240,其用于与按压滑块220配合,当按压滑块220沿轴线A向前按压,将与其配合的承压块240推出与其对应的按压通道,以使该推出的承压块240转向相邻的另一个按压通道,从而实现该转动筒250,如果该承压块240的宽度小于该按压通道的宽度,则该承压块240随对应的按压滑块220一起进入该按压通道,以使书写组件沿轴线A向后退回,此时按压簧260恢复原状,若该承压块240的宽度大于该按压通道的宽度,则该承压块240止于该按压通道外,以使书写组件沿轴线A向前移动以伸出写口130,此时按压簧260处于压缩变形状态。
上述按压簧260,通常套设于所述书写组件上,其随所述书写组件沿该轴线A向前移动时产生压缩变形,而在沿该轴线A向后复原时推动该书写组件同向移动。
在上述按压簧260处于压缩时,所述笔盖420转为打开状态,所述书写组件上的沿该轴线A的相对前侧依次伸出该笔盖、书写口至外部;所述按压簧260恢复原形时,所述书写组件上的沿该轴线A的相对前侧依次从该书写口、笔盖420缩回,所述笔盖420转为关闭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按压组件只介绍了一种结构,但并不限于上述结构,本申请前,本领域技术人员还清楚地知道其它结构的按压组件。
书写组件,包括书写头和储墨件。
如图6、7、8所示,为书写组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用于钢笔中,书写头包括笔尖311、笔舌312、导墨管313,而储墨件为用于储存墨水的储墨筒320,导墨管313与储墨筒320连通,这样书写时,存储于储墨筒320内的墨水通过导墨管313流入笔尖311和笔舌312。
当然,所述书写组件也可以类似圆珠笔结构,即一个内带球珠的笔头作为书写头,一根细的圆筒形的储存油墨的储油管作为储墨件,以及连接该内带球珠的笔头与储油管的导油管。
活动件,活动设于所述笔腔内靠近所述书写口的一段上,其内设有活动通道,该活动通道沿所述轴线方向贯穿设于所述活动件内,用于供所述书写组件穿设。
如图1、2、3、8所示,为活动件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其为筒状的活动筒410,所述活动通道440即为该活动筒410内的空腔,该空腔贯通于该活动筒410内。
如图1、2、3、8所示,在该活动筒410上的沿所述轴线方向的相对前侧,设有笔盖420,该笔盖420一侧连接于该活动筒410上的该相对前侧,对应的另一侧为自由端,通过转动该笔盖420实现开闭该活动筒410内的空腔。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活动件上与该笔盖420配合的开口除了可以是垂直于该活动件的轴向设置。如图2和3所示,也可以是倾斜于该活动件的轴向设置,该开口与轴线A形成夹角α,此时该作用头设置于该轴线A的相对后侧。这对于书写组件为钢笔来说,由于其笔舌是倾斜设置的,将该开口的倾斜角度α设置的与该笔舌的倾斜角度基本相同,增加了书写头与该笔盖的作用面积,在笔盖顶出时,可以省力一些,反过来有助于减少笔盖对书写头所施于的力,可以减少对书写头尤其是笔尖的损害。另外倾斜设置,意味着该笔盖完全打开所需转动的角度得以减小,可以更省力、更快捷的打开笔盖420。
需要说明,该活动筒410所活动的区域可以设置在第一分笔管111上。如图8所示,也可以同时设置在第一分笔管111和第二分笔管112上,具体可根据需要而设。
而在该笔盖420上的与该活动筒410相连接处向外凸设有作用头,该作用头的形状、大小可根据需要来设置。该作用头随所述笔盖420的转动而转动。
为了使笔管尽可能的细一些,上述的作用头的尺寸可以设置的小一些,其可以是毫米级如2毫米、3毫米、4毫米等,甚至可以是0至1毫米级,具体如0.2毫米,0.3毫米,0.5毫米,0.8毫米,0.9毫米等。
另外,为了使该笔盖420转动时稳定性好,同时转动时也更省力。如图2所示,可以使该作用头的质心、该笔盖上的与该活动件相连接处的中心、该笔盖的质心基本位于同一条直线B上。以使反向作用件施于该作用头的力以及该笔盖的自身重力基本处于同一平面上。
与该作用头430相配合的是一个反向作用件,其设于所述笔腔420内,所述作用头430和该笔盖420沿该轴线A向前或向后移动时始终位于该反向作用件的相对前方。该反向作用件上的反向作用面。
作为反向作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为该第二分笔管112上的沿轴线A的相对前侧,即与该第一分笔管111螺接部,即呈圆筒形结构,而该活动件沿轴线A向前或向后移动时,即在该呈圆筒形结构的螺接部内的空腔中移动,该反向作用面即为该第二分笔管112上的沿轴线A的相对前侧的侧面,该侧面为环形结构,这样保证作用头430无论处在哪个角度,保证都能与该呈环形结构的反向作用面中的一部发生作用。这里的反向作用件在该第二分笔管112与该第一分笔管111螺接后,该螺接部就固定在该笔腔120内不动。
这样作用头430、笔盖420设在该第二分笔管112上的与该第一分笔管111的螺接部与书写口130之间,而该活动筒410可随该书写组件沿该轴线向前或向后移动时,在该螺接部内相应地向前或向后移动发生移动。
当然,该反向作用件也可以是活动设在笔腔120内,类似筒状结构,以供活动件在其内的空腔中移动,但是该作用头430、笔盖420不能进入该筒状结构的空腔内。
另外,该反向作用件除了上述为第二分笔管112上的与该第一分笔管111的螺接部外,也可以是设置在该第二分笔管112或该第一分笔管111内呈径向向内设置的凸形件。
闭合该笔盖420的操作为:在该活动件沿该轴线A向后移动时,该反向作用件上的反向作用面施于该作用头上一与其移动方向相反的动力,该动力以该笔盖上的与该活动件相连接处为支点推动原处于打开状态的该笔盖趋于闭合。即利用杠杆原理实现笔盖420的闭合。
打开该笔盖420的操作为:在所述按压组件受按压沿该轴线A向前移动时,与该按压组件同向移动的书写组件直接或间接推动该笔盖连同所述作用头一起沿该轴线向前移动以远离该反向作用件,在该作用头与该反向作用件相分离后,该笔盖被转动打开,该书写组件上沿该轴线方向的相对前侧从该活动通道伸出至该书写口处的外部。
由上述可知,本申请中笔盖420的闭合采用杠杆原理,即以该笔盖上的与该活动件相连接处为支点,以反向作用面施于该作用头上一与其移动方向相反的动力,以该笔盖420的重力为阻力,以该作用头上的动力受力点至该支点的距离为动力臂,以该笔盖420的质心至该支点的距离为阻力臂。该动力来自在该活动件对该反向作用面施以压力时,该反向作用面所产生的反向作用力。本申请中这种闭合笔盖的方法对于采用弹性件来闭合笔盖的方法而言,不需要增加弹性件,自然也就不会产生弹性件发生疲劳的情形,使得笔盖的自动闭合的执行效率得以有效提高。另外,如上所述,该作用头以及该反向作用件的结构和实现方式也相对简单,便于制造和安装。
在上述笔盖420关闭的过程中,由书写组件直接或间接拉动该活动件沿轴线A向后移动。作为实现该拉动的一种具体方式,如图1、3所示,在该活动件和该书写组件之间设置一个钩合组件。包括主钩件和与其相钩合的副钩件,设置时该副钩件、主钩件沿该轴线A自后向前依次设置。这里之所以采用钩合的连接方式在于,在随书写组件沿轴线A向后移动时,主钩件和副钩件相钩合,实现拉动该活动件沿轴线A向后移动。而在书写组件沿轴线A向前移动时,主钩件和副钩件可以实现相脱离,此时主钩件可随书写组件同向移动,即可在该活动件内向前移动,在书写组件将笔盖420向外顶的过程中,该作用头远离该反作用面,这样在书写组件向前移动时可以将该笔盖420顶出并转动从而实现该笔盖420的打开,否则由于该作用头被该反作用面顶着,在该书写组件的书写头310顶笔盖420时,该笔盖420就不能打开。另外,如果该主钩件上的沿轴线A的相对前侧的大小、形状能满足从该活动通道在该闭合的笔盖420处穿出,可实现通过主钩件辅助推动该笔盖向外转动,即在书写头310先将该笔盖420向外顶之后,随后该靠近的主钩件继续将笔盖420向外顶,以便将该笔盖420能完全打开。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主钩件和副钩件的结构形状并不是一定要呈钩状,只要前两者实现钩合的效果即可。如图1、3所示,为钩合组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这里的主钩件510和副钩件520都为一个环形结构,而主钩件510的外径略大于副钩件520的内径,这样安装时,施力于主钩件510使其挤入副钩件520内,这样在拉动主钩件510时,该主钩件510与该副钩件520相钩合,不容易出现与该副钩件520相脱离的情况,且安装方便。另外,该主钩件510的外径要小于该笔腔的120半径,这样便于在书写组件沿轴线A向前移动时,该主钩件510能同时在该活动筒410内向前移动。另外,为了便于主钩件510进入副钩件520内,该主钩件上的沿该轴线方向自后向前、其基本垂直于该轴线的截面逐渐变小,这样安装时,该主钩件可以按其横截面从小至大的顺序依次进入该副钩件,比较省力。
当然,上述主钩件和副钩件除了为环形结构外,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其它结构,只要能实现上述钩合组件的效果即可。为实现上述效果,在结构上要求:该主钩件上的至少一基本垂直于该轴线的截面上的至少一对呈对应设置的边之间所间隔的距离略大于,该副钩件所形成的圈口上的任一基本垂直于该轴线的截面上的任一对边之间所间隔的距离。这样可使主钩件在通过副钩件所形成的圈口进入活动件内,不容易再从该圈口退出来,以保证该主钩件既能与该副钩件钩合,又能在该活动件内移动。
在上述的笔盖420打开操作过程中,需要推动该活动件沿轴线A向前移动,以使作用头与反向作用件分离,以使笔盖420能被书写组件中的书写头310推开。这里推动活动件的部件,可以是由书写组件直接推动,也可以是如图1、8所示,在书写组件与该活动件之间设置一个弹性作用件610(如一个套设于该书写组件外周侧的螺旋形弹簧),弹性作用件610在该书写组件沿该轴线A向前移动时、产生弹性压缩变形,通过该压缩变形产生的弹性力推动该活动件作同向移动,以使该作用头与该反向作用件分离。
另外,该弹性作用件610在该书写组件沿该轴线后移动时所进行的伸展变形过程中,该弹性作用件610始终与该活动件相接触。这样可以起到使该活动件在沿轴线A向前或向后移动时,移动的稳定性较好。另外,进一步地,可以使该弹性作用件610始终处于压缩变形状态,其压缩变形量的大小在其沿轴线A向前移动时变大、反之则变小。
为了在书写组件沿轴线A向前移动时,更好地推动该活动件同向移动,除了采用由书写组件直接作用于该弹性作用件外,也可是另外的结构,如图1、8所示,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书写组件外周侧套设了一个呈筒形结构的推动件710,该弹性作用件610套设于该推动件710外周侧上,这样在书写组件沿轴线A向前移动时,不仅弹性作用件610可以推动该活动件,该推动件710也一起推动该活动件。
如图1、8所示,此时,上述的钩合组件中的主钩件510也可以设置在该推动件710上的沿轴线A的相对前侧,而不需设在书写组件上。
另外为了将按压簧260和作为弹性作用件的弹簧分隔开,可在书写组件上设置一个分隔凸件。在存在上述推动件710时,如图1、8所示,也可以将作为分隔凸件的一种结构形式的分隔台910设置在该推动件710上。这样分隔台910的相对前侧设置了作为弹性作用件的弹簧,而分隔台910的相对后侧设置了按压簧260。
为了在推动该活动件移动时,使其不发生转动,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推动件710与笔管内侧之间设置了导向组件,该导向组件包括导向主件和与其配合的导向副件。作为导向组件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导向主件为凸设于呈筒形结构的推动件710外侧的导向块,导向副件为设置于该笔管内侧的沿该轴线A设置的,与该导向块,滑动配合的导向槽。当然导向主件根据需要可以是别的结构,如呈轨型结构。
在权利要求书中,词语“包括”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词语“一”或“一个”并不排除多个。在权利要求书中,使用诸如“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来修饰权利要求元素本身并不意味着一个权利要求元素具有较另外一个权利要求元素的优先级、次序或者动作执行的时间顺序,而仅仅出于将一个权利要求的元素与另一个权利要求元素相区别的目的。尽管在互不相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分别记载了某些特定技术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特定技术特征不能被组合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可单独、组合或者以未在前述实施例中具体讨论的各种安排来使用,从而并不将其应用限于前文所描述或附图中所示的组件的细节和排列。例如,可使用任何方式将一个实施例中描述的多个方面与其他实施例中描述的多个方面组合。多个模块或单元中所记载的步骤、功能或特征,可以由一个模块或一个单元执行或满足。本文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不限于以任何特定的顺序执行,以其他的顺序执行部分或者全部的步骤时可能的。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不应被解释为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
尽管已经通过附图和实施例的方式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但这样的描述和说明应当被认为是说明性或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意识到,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各种改进、增加以及取代是可能的。

Claims (14)

1.一种自动笔,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笔包括:
笔管;
书写口,开设于所述笔管上的沿其轴线方向的相对前侧;
笔腔,设于所述笔管内,且沿所述笔管的轴线方向设置,与所述书写口连通;
按压组件,设于所述笔管的轴线方向的相对后侧,使用时,沿所述笔管的轴线方向向前或向后移动;
书写组件,设于所述笔腔内,其上的沿该轴线方向的相对后侧与所述按压组件连接,在书写时,所述书写组件上的沿所述轴线方向的相对前侧伸出该书写口至外部;
活动件,活动设于所述笔腔内靠近所述书写口的一段上;
活动通道,沿所述轴线方向贯穿设于所述活动件内,用于供所述书写组件穿设;
笔盖,一侧连接于该活动件上的沿所述轴线方向的相对前侧,用于开闭该活动通道;
作用头,自该笔盖上的与该活动件相连接处向外凸设,随所述笔盖的转动而转动;
反向作用件,设于所述笔腔内,所述作用头和该笔盖沿该轴线向前或向后移动时始终位于该反向作用件的相对前方,包括:
反向作用面,设于所述反向作用件上的沿所述轴线的相对前侧,与该作用头相配合;
其中,该作用头、笔盖位于该反向作用件与书写口之间,该活动件随该书写组件沿该轴线向前或向后移动而相对于该反向作用件发生移动;
其中,在所述按压组件受按压沿该轴线向前移动时,与该按压组件同向移动的书写组件直接或间接推动该活动件同向移动,与该活动件连接的该笔盖连同所述作用头一起沿该轴线向前移动以远离该反向作用件,在该作用头与该反向作用件相分离后,该笔盖被转动打开,该书写组件上沿该轴线方向的相对前侧从该活动通道伸出至该书写口处的外部;
其中,在所述按压组件受按压沿该轴线向后移动时,与该按压组件同向移动的书写组件直接或间接拉动该活动件同向移动,与该活动件连接的该笔盖连同所述作用头一起沿该轴线向后移动直至该作用头与该反向作用件上的反向作用面相作用,该反向作用件上的反向作用面施于该作用头上一与其移动方向相反的动力,该动力以该笔盖上的与该活动件相连接处为支点推动原处于打开状态的笔盖趋于转动闭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笔,其特征在于:
所述作用头的质心、该笔盖上的与该活动件相连接处的中心、该笔盖的质心基本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笔,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向作用件固定在所述笔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笔,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弹性作用件,设于该书写组件上,与该活动件配合;
其中,所述弹性作用件在该书写组件沿该轴线向前移动时、产生弹性压缩变形,通过该压缩变形产生的弹性力推动该活动件作同向移动,以使该作用头与该反向作用件分离;
其中,所述弹性作用件在该书写组件沿该轴线后移动时所进行的伸展变形过程中,该弹性作用件始终与该活动件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自动笔,其特征在于:
该弹性作用件始终处于压缩变形状态,其压缩变形量的大小在其沿轴线方向向前移动时变大、反之则变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笔,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所述活动件上的沿该轴线的相对前侧上的与该活动通道相通的开口,沿该轴线方向自后向前呈倾斜设置,所述笔盖与该开口呈基本相同的倾斜角度设置;
该作用头设置于该轴线的相对后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自动笔,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钩合组件,设于该活动件和该书写组件之间,包括:
主钩件,与副钩件相配合;
副钩件,设于所述活动件上,与所述主钩件相配合;
其中,所述副钩件、主钩件沿该轴线自后向前依次设置;
其中,在所述主钩件随该书写组件沿该轴线向后移动时,与该副钩件配合、以拉动该活动件同向移动,以使该反向作用件上的反向作用面在和该作用头在重新相触后、施以该作用头以该笔盖上的与该活动件相连接处为支点的以使该笔盖转动闭合的动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自动笔,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钩件为圈形结构,所述主钩件穿设于该副钩件所形成的圈口;
其中,所述主钩件上的至少一基本垂直于该轴线的截面上的至少一对呈对应设置的边之间所间隔的距离略大于,所述副钩件所形成的圈口上的任一基本垂直于该轴线的截面上的任一对边之间所间隔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自动笔,其特征在于:
该主钩件上的沿该轴线方向自后向前、其基本垂直于该轴线的截面逐渐变小,安装时,该主钩件按其横截面从小至大的顺序依次进入该副钩件。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自动笔,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推动件,呈筒形结构,套设于该书写组件的外侧上;
其中,该主钩件设于该推动件上的沿轴线方向的相对前侧;
该主钩件上的沿该轴线方向自后向前、其基本垂直于该轴线的截面逐渐变小,安装时,该主钩件按其横截面从小至大的顺序依次进入该副钩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自动笔,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导向组件,设于所述推动件与笔管内侧,包括:
导向主件;以及
导向副件,沿该轴线方向设置,与所述导向主件移动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自动笔,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向作用件呈圈形结构,该活动件上的至少一部穿设于该圈形的反向作用件所围成的圈口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自动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组件包括:
按压簧,套设于所述书写组件上,其随所述书写组件沿该轴线向前移动时产生压缩变形,而在沿该轴线向后复原时推动该书写组件同向移动;
其中,所述按压簧处于压缩时,所述笔盖转为打开状态,所述书写组件上的沿该轴线方向的相对前侧依次伸出该笔盖、书写口至外部;所述按压簧恢复原形时,所述书写组件上的沿该轴线方向的相对前侧依次从该书写口、笔盖缩回,所述笔盖转为关闭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自动笔,其特征在于,所述书写组件包括:
书写头;以及
储墨件,内为空腔结构,与该书写头连接,用于储存用于书写的油墨;
其中,在书写时,所述储墨件中的油墨流向该书写头;
其中,在所述书写组件沿轴线向前移动时,该书写头顶开该笔盖、伸出至所述笔管上的书写口处的外部;
其中,在所述书写组件沿轴线向后移动时,在该书写头重新退回至该笔盖后的活动通道内,而在该作用头和该反向作用件上的反向作用面的作用下,该笔盖以与该活动件相连接处为支点转动关闭。
CN202222568248.0U 2022-09-27 2022-09-27 一种自动笔 Active CN2191917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68248.0U CN219191731U (zh) 2022-09-27 2022-09-27 一种自动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68248.0U CN219191731U (zh) 2022-09-27 2022-09-27 一种自动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91731U true CN219191731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11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68248.0U Active CN219191731U (zh) 2022-09-27 2022-09-27 一种自动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917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69595C (zh) 旋转送出式书写工具
US4150656A (en) Gas fired gun with gas cartridge puncture device
CN109605983B (zh) 一种挤压旋转笔
EP3050712B1 (en) Writing instrument and ink cartridge
CN219191731U (zh) 一种自动笔
US3133526A (en) Writing instrument with largecapacity cartridge
CN202623649U (zh) 自动铅珠笔及自动装配机系统
US3065732A (en) Ball point pen
US3427112A (en) Capless fountain pen
CN103373126A (zh) 自动铅珠笔及自动装配机系统
CN2360269Y (zh) 自动铅笔
CN2813319Y (zh) 一种自动铅笔
CN210158200U (zh) 一种可换芯的眉笔容器
GB2233610A (en) Compact pen with extendable body
CN219827409U (zh) 一种自锁抽芯铆钉
CN217598201U (zh) 一种按压式墨囊钢笔
CN211031886U (zh) 一种分体式透明圆珠笔管
CN1047986C (zh) 自动铅笔用伸缩式滑动导芯筒
CN210471333U (zh) 一种推管式眉笔容器结构
CN102442111B (zh) 书写工具
CN215904186U (zh) 一种便于开合的钢笔
CN2305090Y (zh) 一种旋转式条状物送出用具
CN116890556A (zh) 具备防干燥装置的出没式书写工具
JP5191049B2 (ja) 複合筆記具
JP3643184B2 (ja) 複式筆記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