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90596U - 一种边坡微生物矿化支护用生物砖制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边坡微生物矿化支护用生物砖制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90596U
CN219190596U CN202320790526.9U CN202320790526U CN219190596U CN 219190596 U CN219190596 U CN 219190596U CN 202320790526 U CN202320790526 U CN 202320790526U CN 219190596 U CN219190596 U CN 2191905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utt joint
vertical
jacking
for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9052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亮
谢嘉恒
王保权
吴泓怡
张海军
王建文
王令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yuan Chengfa 081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yuan Chengfa 081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yuan Chengfa 081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angyuan Chengfa 081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9052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905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905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905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边坡微生物矿化支护用生物砖制备装置,包括多个成型箱,在多个成型箱上方设有两个导轨,在成型箱内部设有格栅板;套筒上端部活动贯穿支承板的中部,在支承板上表面倒置设有油缸,油缸的输出端设有旋转电机,在套筒下段的外圆周壁上贯穿设置有万向球,顶升板底部设有多个顶块;支承板的两端分别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齿轮;在格栅板中部设有底板,底板上设有与连杆下端部相配合的对接机构。本实用新型仅需对胶结颗粒以及用于诱导产生碳酸钙的两相溶液(菌液和固化液)在成型腔内进行投放、浸入即可,舍弃传统的破坏性黏土开采以及化学试剂的使用,真正实现对生态环境的友好。

Description

一种边坡微生物矿化支护用生物砖制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支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边坡微生物矿化支护用生物砖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边坡支护是指为保证边坡及其环境的安全,对边坡采取的支挡、加固与防护措施,常用的支护结构型式有:重力式支护、格构式支护、悬臂式支护、排桩式支护、锚喷支护;其中,格构式支护加固技术是利用现浇混凝土或是红砖砌筑的梁和柱构成的框架来进行边坡坡面防护,并利用锚杆加以固定的一种边坡加固技术,格构框架中可以进行植被护坡,既能达到边坡支护的目的,又能恢复植被,提高绿化率,美化环境,具有工期短,施工条件好,效果显著,外形美观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边坡支护工程。
由于现有的格构式支护通常采用现浇混凝土或是红砖砌筑的方式进行施工,使得格构式支护施工时所采用的基材由诸多化学试剂与砂石的混合制备而成,亦或是以破坏性的代价开采而来的黏土烧制而成;且无论是现浇混凝土还是红砖砌筑(以混凝土为粘接剂),在取材制备或是后期使用时(一旦被破坏即成为固体废弃物)均对环境不友好。目前,部分研发团队将方向定位在环境友好型的建材开发,其中,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法利用自然界一些细菌新陈代谢后产生能够水解尿素的脲酶,被水解的尿素进一步产生碳酸根离子与游离的金属阳离子结合生成具有颗粒胶结功效的碳酸钙晶体,从而实现对不良土壤的生态固化改良;由于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法机理简单,快速高效,容易控制,环境耐候性好,若将这一技术应用于建筑复合材料中,即通过微生物矿化胶结颗粒介质生产格构式支护所需的砖块、砌块等复合基材,势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良好的推广价值。
当前,传统工艺制造的水泥或烧结砖在边坡支护工程中仍被广泛采用,由于传统砖材在取材、加工各环节常以牺牲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长此以往势必严重威胁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如何有效实现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法应用至边坡支护工程中,是本领域的专业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边坡微生物矿化支护用生物砖制备装置,以实现对环境友好的生物砖的批量制备。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边坡微生物矿化支护用生物砖制备装置,包括多个并排间隔设置的成型箱,在每一个成型箱底部均设有底座,在多个成型箱上方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导轨,导轨上设有与之匹配的齿带,在成型箱内部设有与其内部相匹配的格栅板,格栅板上设有多个成型腔;
还包括顶升板、套筒、与两个导轨垂直的支承板,套筒上端部活动贯穿支承板的中部,在支承板上表面倒置设有油缸,油缸的输出端设有旋转电机且旋转电机固定在套筒内,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设有连杆,在所述套筒下段的外圆周壁上贯穿设置有万向球,在顶升板中部开有与万向球匹配的限位孔,顶升板底部设有多个与成型腔匹配的顶块;支承板的两端分别水平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与齿带啮合的齿轮;
在格栅板中部设有底板,底板上设有与连杆下端部相配合的对接机构,所述对接机构用于调节顶升板与格栅板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值。
现有的红砖制备,不仅需要大量黏土原料,还需进行烧制,对生态环境会产生巨大伤害;而目前流行的免烧砖,则需要使用到大量的水泥、添加剂等化工原料,同样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发明人通过长期研究,利用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原理,即通过细菌分泌脲酶,将尿素水解成碳酸根离子和铵根离子(环境PH值升高),在碱性环境下与外界添加的钙离子反应生成具有胶结功能的碳酸钙沉淀,再以砂砾、碎石、固体建筑废弃物颗粒等作为胶结颗粒,然后在胶结颗粒中产生碳酸钙沉淀,通过定型、固结后生成生物砖,即仅需对胶结颗粒以及用于诱导产生碳酸钙的两相溶液(菌液和固化液,菌液中的菌种为巴氏芽孢杆菌,固化液则由氯化钙与尿素制备得到)在成型腔内进行投放、浸入,然后静置一段时间后即可形成生物砖,并且在生物砖堆砌成格构式支护时,无需采用浇筑或是堆砌的方式,而是采用现有应用广泛的土工格栅与生物砖配合,即生物砖嵌入土工格栅自带的多个格室中,再在其外表覆盖一层土壤,不仅能保证格构式支护的支护效果,由于生物砖为固化反应后的产物,其内部还存贮有氮源,生物砖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步将氮源释放至土壤层中,即还能够绿化植被提供一定的营养成分,舍弃传统的破坏性黏土开采以及化学试剂的使用,真正实现对生态环境的友好。
同时对生物砖所起到的作用做出对应的说明:与土工格栅配合使用后,生物砖本身具备强度大、耐磨性强、抗冲刷性能强的特定,可以耐受大气降水对边坡表层的冲刷,起到高效保持水土的功效;生物砖内部的颗粒胶结程度可以人为调控,经过合理调控胶结程度后可以达到既保持足够砖体强度,同时又不缺失透水功效(因为颗粒间保留足够的透水孔隙),把这样的砖体铺设在边坡表层,能实现既防止降水冲刷、稳固表层水土,又能让多余的水分适当从砖体内部入渗至坡体的浅部,从而为坡体的植被生长源源不断的提供充足水分,供植被长期茂密生长。其中,通过人为控制最适宜的菌液与固化液的浓度、菌液与固化液的输运速度或添加适量载体,使砖体内部的碳酸钙晶体仅在颗粒与颗粒的接触端部(而非颗粒间的孔隙部位)沉淀生长,从而达到增加胶结强度的同时保留渗水空隙。
本技术方案则在上述背景的基础上,设计得出的一种边坡微生物矿化支护用的制砖装置,其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成型箱内部与格栅板形成多个成型腔,用于为胶结颗粒与两相溶液的胶结反应空间、生物砖的定型;顶块能对成型腔顶部进行整平,以确保生物砖的形状与尺寸符合制备要求;初始状态下,顶升板与格栅板之间存在间距,以方便向成型腔中投放胶结颗粒以及注入两相溶液,并确保两相溶液能够将聚集在每一个成型腔内的胶结颗粒浸透;使用时,油缸的输出端首先驱动格栅板下移至成型箱中,确保多个成型腔的形成,然后通过胶结颗粒投放机械向每一个成型腔中投放足量的胶结颗粒,然后适量的两相溶液注入至成型腔中;此时,旋转电机启动,顶升板与套筒之间通过万向球连接,通过油缸、旋转电机以及对接机构之间的配合,使得顶升板与格栅板之间的间距减小,直至顶块与成型腔内聚集的胶结颗粒接触,以完成整平,此时通过静止一段时间,胶结颗粒与两相溶液充分反应,以实现生物砖的成型。
所述对接机构包括对接筒与伸缩杆,对接筒下端面与底板上表面连接,伸缩杆置于对接筒内且与底板连接,伸缩杆的上端与连杆的下端球接;沿对接筒的轴线在其上端面至少开有两个竖向开口,沿对接筒的周向在其外圆周壁上分别开有两个与竖向开口连通的弧形孔,沿对接的轴线在其外圆周壁上开有与弧形孔连通的竖直孔,竖直孔与竖向开口分别位于弧形孔的两侧;
竖向开口底端所处的水平高度与竖直孔上端所处的水平高度之间的差值为S,所述弧形孔沿竖直方向的宽度为h,且满足S=h;
套筒的外径小于对接筒的外径,沿套筒的轴线在其下端面设有与竖向开口匹配的拨动杆,在拨动杆下段外壁上设有卡块,所述卡块能沿竖向开口依次进入至弧形孔、竖向孔内。
进一步地,对接机构的设置,主要目的在于增加或是减小顶升板与格栅板之间的间距值,以方便顶块对胶结颗粒的整平、以及后续对成型生物砖的推动取出;
其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初始状态下,伸缩杆处于完全的伸展状态,格栅板与顶升板之间的间距最大,通过油缸输出端的驱动,使得格栅板顺利进入至成型箱内,格栅板就位后,油缸输出端继续下移,连杆下端开始对伸缩杆进行压缩,以实现顶升板与格栅板之间的间距缩小,直至位于套筒下端的拨动杆靠近对接筒,此时旋转电机启动,带动套筒旋转一定角度,使得拨动杆上的卡块与竖向开口对中,旋转电机暂停工作,油缸继续下移,使得卡块与弧形孔的底部接触,然后油缸暂停工作,旋转电机继续工作,直至卡块移动至弧形孔的极限位置后,旋转电机暂停工作,切换至油缸工作,此时,油缸的输出端继续下移的位移量则会决定顶块对成型腔内聚集的胶结颗粒的挤压效果,一般地,由顶块实现成型腔内胶结颗粒顶部的整平效果即可,如此,即完成生物砖成型前的工序,接下来则需要静置等待一段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竖向开口底端所处的水平高度与竖直孔上端所处的水平高度之间的差值为S,所述弧形孔沿竖直方向的宽度为h,且满足S=h,能确保卡块在竖向开口、弧形孔以及竖向孔相互连通后构成的通道中顺利移动,并且在保持顶升板与格栅板之间缩小的间距值时,卡块的点位移动至弧形孔与竖向孔的连通处即可,如此便能实现在生物砖成型后,顶升板、格栅板以及成型的生物砖能一并沿导轨朝码放处移动,方便多个成型箱内的生物砖定点集中收集;其中,在利用顶块对生物砖进行脱模处理时,只需油缸的输出端进行竖直方向上的直线往复运动即可。
在所述伸缩杆外壁套设有弹簧,且弹簧的上端与连杆的下端面接触,弹簧的下端与套筒的内圆周壁连接。作为优选,本技术方案中,连杆的下端面面积大于伸缩杆最小节的上端面面积,且两者之间球接,在格栅板与顶升板只产生竖直方向的相对运动的前提下,设置的弹簧能避免卡块与对接筒之间产生硬性碰撞,同时有效减缓格栅板与顶升板之间的晃动幅度,尤其是在生物砖脱模时能有效确保顶块对生物砖产生的推力的稳定性。
在所述支承板的两端分别设有壳体,驱动电机固定在壳体内,在壳体底部开有与导轨平行的矩形通孔,齿轮局部突出于矩形通孔后与齿带啮合。进一步地,通过驱动电机来实现生物砖的转运,能极大降低工人的工作强度,同时设置的壳体上只开设有一个矩形通孔,轮局部突出于矩形通孔后与齿带啮合,同样能减小意外溅洒的胶结颗粒以及两相溶液对电机的干扰。
所述底座包括两个间隔分布且呈U型的支脚,且支脚的一个竖直段上端与成型箱底部铰接,支脚的另一个竖直段上端与成型箱底部接触,且在支脚的水平段上竖直设有顶升气缸;在成型底部设有耳板,所述耳板靠近支脚的非铰接端,且顶升气缸的输出端通过销轴与耳板铰接。进一步地,由于胶结颗粒在与两相溶液发生反应后,会在成型腔内产生一定残留液体,而本技术方案为批量化生产,并且为保证两相溶液中的菌液正常存活,需在生物砖转运后及时对成型箱的各个内壁进行有效的清理,因此,即在生物砖转运后,启动两个顶升气缸,使得成型箱发生倾斜,即顶升气缸输出端对应成型箱的一侧升高,排液孔所处的成型箱一侧降低,便于操作人员有效清理成型箱的附着物,同时方便残留液以及清理的附着物外排。
在所述成型箱侧壁上开有排液孔,且排液孔上设有堵头。作为优选,在成型箱的侧壁开设排液孔,并通过堵头对其进行封堵,打开堵头,即能方便成型箱内部残留物的外排。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胶结颗粒、诱导产生碳酸钙的两相溶液(菌液和固化液)在成型腔内进行定量投放、浸入即可,舍弃传统的破坏性黏土开采以及化学试剂的使用,真正实现对生态环境的友好;
2、本实用新型中,在保持顶升板与格栅板之间缩小的间距值时,卡块的点位移动至弧形孔与竖向孔的连通处即可,如此便能实现在生物砖成型后,顶升板、格栅板以及成型的生物砖能一并沿导轨朝码放处移动,方便多个成型箱内的生物砖定点集中收集;其中,在利用顶块对生物砖进行脱模处理时,只需油缸的输出端进行竖直方向上的直线往复运动即可;
3、本实用新型中,在格栅板与顶升板只产生竖直方向的相对运动的前提下,设置的弹簧能避免卡块与对接筒之间产生硬性碰撞,同时有效减缓格栅板与顶升板之间的晃动幅度,尤其是在生物砖脱模时能有效确保顶块对生物砖产生的推力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成型箱的纵向剖视图;
图3为对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所代表的为:1-导轨,2-齿带,3-齿轮,4-成型箱,5-驱动电机,6-支承板,7-壳体,8-顶块,9-格栅板,10-油缸,11-旋转电机,12-连杆,13-万向球,14-套筒,15-弹簧,16-伸缩杆,17-底板,18-成型箱,19-堵头,20-顶升气缸,21-底座,22-拨动杆,23-卡块,24-竖向开口,25-弧形孔,26-竖直孔,27-对接筒,28-顶升板,29-矩形边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已经处于实际研发使用阶段。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多个并排间隔设置的成型箱4,在每一个成型箱4底部均设有底座21,在多个成型箱4上方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导轨1,导轨1上设有与之匹配的齿带2,在成型箱4内部设有与其内部相匹配的格栅板9,格栅板9上设有多个成型腔;
还包括顶升板28、套筒14、与两个导轨1垂直的支承板6,套筒14上端部活动贯穿支承板6的中部,在支承板6上表面倒置设有油缸10,油缸10的输出端设有旋转电机11且旋转电机11固定在套筒14内,旋转电机11的输出端设有连杆12,在所述套筒14下段的外圆周壁上贯穿设置有万向球13,在顶升板28中部开有与万向球13匹配的限位孔,顶升板28底部设有多个与成型腔匹配的顶块8;支承板6的两端分别水平设置有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设有与齿带2啮合的齿轮3;
在格栅板9中部设有底板17,底板17上设有与连杆12下端部相配合的对接机构,所述对接机构用于调节顶升板28与格栅板9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值。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成型箱4内部与格栅板9形成多个成型腔,用于为胶结颗粒与两相溶液的胶结反应空间、生物砖的定型;顶块8能对成型腔顶部进行整平,以确保生物砖的形状与尺寸符合制备要求;初始状态下,顶升板28与格栅板9之间存在间距,以方便向成型腔中投放胶结颗粒以及注入两相溶液,并确保两相溶液能够将聚集在每一个成型腔内的胶结颗粒浸透;使用时,油缸10的输出端首先驱动格栅板9下移至成型箱4中,确保多个成型腔的形成,然后通过胶结颗粒投放机械向每一个成型腔中投放足量的胶结颗粒,然后适量的两相溶液注入至成型腔中;此时,旋转电机11启动,顶升板28与套筒14之间通过万向球13连接,通过油缸10、旋转电机11以及对接机构之间的配合,使得顶升板28与格栅板9之间的间距减小,直至顶块8与成型腔内聚集的胶结颗粒接触,以完成整平,此时通过静止一段时间,胶结颗粒与两相溶液充分反应,以实现生物砖的成型;
需要说明的是,胶结颗粒与两相溶液之间的反应需要一至两天,且胶结反应中产的碳酸钙易与成型腔的内壁以及顶块8底部之间发生粘黏,因此,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两个具备一定长度的导轨1,导轨1下方设置多个成型箱4,以实现生物砖的批量化生产,并且在格栅板9的上端外壁上设置矩形边框29,以增加格栅板9的强度,并且,在生物砖完全成型后,通过在矩形边框29上设置一个与格栅板9匹配的钢丝网,即能实现对各成型腔中的生物砖完成包裹,使得多个成型箱4中的生物砖,能通过齿轮3与齿带2的配合被集中传送至生物砖堆放处;并且在将生物砖从格栅板9上分离时,可通过反向调节油缸10、旋转电机11能实现对接机构解除卡块23与成型腔内生物砖之间的接触,最后通过再次的正向调节油缸10与旋转电机11,使得顶块8对成型腔内的生物砖产生推力,确保生物砖能顺利脱离成型腔。
本实施例中,对接机构的设置,主要目的在于增加或是减小顶升板28与格栅板9之间的间距值,以方便顶块8对胶结颗粒的整平、以及后续对成型生物砖的推动取出;其中,对接机构包括对接筒27与伸缩杆16,对接筒27下端面与底板17上表面连接,伸缩杆16置于对接筒27内且与底板17连接,伸缩杆16的上端与连杆12的下端球接;沿对接筒27的轴线在其上端面至少开有两个竖向开口24,沿对接筒27的周向在其外圆周壁上分别开有两个与竖向开口24连通的弧形孔25,沿对接的轴线在其外圆周壁上开有与弧形孔25连通的竖直孔26,竖直孔26与竖向开口24分别位于弧形孔25的两侧;
竖向开口24底端所处的水平高度与竖直孔26上端所处的水平高度之间的差值为S,所述弧形孔25沿竖直方向的宽度为h,且满足S=h;
套筒14的外径小于对接筒27的外径,沿套筒14的轴线在其下端面设有与竖向开口24匹配的拨动杆22,在拨动杆22下段外壁上设有卡块23,所述卡块23能沿竖向开口24依次进入至弧形孔25、竖向孔内。
其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初始状态下,伸缩杆16处于完全的伸展状态,格栅板9与顶升板28之间的间距最大,通过油缸10输出端的驱动,使得格栅板9顺利进入至成型箱4内,格栅板9就位后,油缸10输出端继续下移,连杆12下端开始对伸缩杆16进行压缩,以实现顶升板28与格栅板9之间的间距缩小,直至位于套筒14下端的拨动杆22靠近对接筒27,此时旋转电机11启动,带动套筒14旋转一定角度,使得拨动杆22上的卡块23与竖向开口24对中,旋转电机11暂停工作,油缸10继续下移,使得卡块23与弧形孔25的底部接触,然后油缸10暂停工作,旋转电机11继续工作,直至卡块23移动至弧形孔25的极限位置后,旋转电机11暂停工作,切换至油缸10工作,此时,油缸10的输出端继续下移的位移量则会决定顶块8对成型腔内聚集的胶结颗粒的挤压效果,一般地,由顶块8实现成型腔内胶结颗粒顶部的整平效果即可,如此,即完成生物砖成型前的工序,接下来则需要静置等待一段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竖向开口24底端所处的水平高度与竖直孔26上端所处的水平高度之间的差值为S,所述弧形孔25沿竖直方向的宽度为h,且满足S=h,能确保卡块23在竖向开口24、弧形孔25以及竖向孔相互连通后构成的通道中顺利移动,并且在保持顶升板28与格栅板9之间缩小的间距值时,卡块23的点位移动至弧形孔25与竖向孔的连通处即可,如此便能实现在生物砖成型后,顶升板28、格栅板9以及成型的生物砖能一并沿导轨1朝码放处移动,方便多个成型箱4内的生物砖定点集中收集;其中,在利用顶块8对生物砖进行脱模处理时,只需油缸10的输出端进行竖直方向上的直线往复运动即可。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连杆12的下端面面积大于伸缩杆16最小节的上端面面积,且两者之间球接,在格栅板9与顶升板28只产生竖直方向的相对运动的前提下,设置的弹簧15能避免卡块23与对接筒27之间产生硬性碰撞,同时有效减缓格栅板9与顶升板28之间的晃动幅度,尤其是在生物砖脱模时能有效确保顶块8对生物砖产生的推力的稳定性。
其中,在所述支承板6的两端分别设有壳体7,驱动电机5固定在壳体7内,在壳体7底部开有与导轨1平行的矩形通孔,齿轮3局部突出于矩形通孔后与齿带2啮合。通过驱动电机5来实现生物砖的转运,能极大降低工人的工作强度,同时设置的壳体7上只开设有一个矩形通孔,轮局部突出于矩形通孔后与齿带2啮合,同样能减小意外溅洒的胶结颗粒以及两相溶液对电机的干扰。
本实施例对底座21进行优化升级,即底座21包括两个间隔分布且呈U型的支脚,且支脚的一个竖直段上端与成型箱4底部铰接,支脚的另一个竖直段上端与成型箱4底部接触,且在支脚的水平段上竖直设有顶升气缸20;在成型底部设有耳板,所述耳板靠近支脚的非铰接端,且顶升气缸20的输出端通过销轴与耳板铰接。由于胶结颗粒在与两相溶液发生反应后,会在成型腔内产生一定残留液体,而本实施例为批量化生产,并且为保证两相溶液中的菌液正常存活,需在生物砖转运后及时对成型箱4的各个内壁进行有效的清理,因此,即在生物砖转运后,启动两个顶升气缸20,使得成型箱4发生倾斜,即顶升气缸20输出端对应成型箱4的一侧升高,排液孔所处的成型箱4一侧降低,便于操作人员有效清理成型箱4的附着物,同时方便残留液以及清理的附着物外排。
作为优选,在成型箱4的侧壁开设排液孔,并通过堵头19对其进行封堵,打开堵头19,在成型箱4倾斜的状态下,能加快成型箱4内部残留物的外排。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边坡微生物矿化支护用生物砖制备装置,包括多个并排间隔设置的成型箱(4),在每一个成型箱(4)底部均设有底座(21),其特征在于:在多个成型箱(4)上方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导轨(1),导轨(1)上设有与之匹配的齿带(2),在成型箱(4)内部设有与其内部相匹配的格栅板(9),格栅板(9)上设有多个成型腔;
还包括顶升板(28)、套筒(14)、与两个导轨(1)垂直的支承板(6),套筒(14)上端部活动贯穿支承板(6)的中部,在支承板(6)上表面倒置设有油缸(10),油缸(10)的输出端设有旋转电机(11)且旋转电机(11)固定在套筒(14)内,旋转电机(11)的输出端设有连杆(12),在所述套筒(14)下段的外圆周壁上贯穿设置有万向球(13),在顶升板(28)中部开有与万向球(13)匹配的限位孔,顶升板(28)底部设有多个与成型腔匹配的顶块(8);支承板(6)的两端分别水平设置有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设有与齿带(2)啮合的齿轮(3);
在格栅板(9)中部设有底板(17),底板(17)上设有与连杆(12)下端部相配合的对接机构,所述对接机构用于调节顶升板(28)与格栅板(9)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微生物矿化支护用生物砖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机构包括对接筒(27)与伸缩杆(16),对接筒(27)下端面与底板(17)上表面连接,伸缩杆(16)置于对接筒(27)内且与底板(17)连接,伸缩杆(16)的上端与连杆(12)的下端球接;沿对接筒(27)的轴线在其上端面至少开有两个竖向开口(24),沿对接筒(27)的周向在其外圆周壁上分别开有两个与竖向开口(24)连通的弧形孔(25),沿对接的轴线在其外圆周壁上开有与弧形孔(25)连通的竖直孔(26),竖直孔(26)与竖向开口(24)分别位于弧形孔(25)的两侧;
竖向开口(24)底端所处的水平高度与竖直孔(26)上端所处的水平高度之间的差值为S,所述弧形孔(25)沿竖直方向的宽度为h,且满足S=h;
套筒(14)的外径小于对接筒(27)的外径,沿套筒(14)的轴线在其下端面设有与竖向开口(24)匹配的拨动杆(22),在拨动杆(22)下段外壁上设有卡块(23),所述卡块(23)能沿竖向开口(24)依次进入至弧形孔(25)、竖向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边坡微生物矿化支护用生物砖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伸缩杆(16)外壁套设有弹簧(15),且弹簧(15)的上端与连杆(12)的下端面接触,弹簧(15)的下端与套筒(14)的内圆周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微生物矿化支护用生物砖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承板(6)的两端分别设有壳体(7),驱动电机(5)固定在壳体(7)内,在壳体(7)底部开有与导轨(1)平行的矩形通孔,齿轮(3)局部突出于矩形通孔后与齿带(2)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微生物矿化支护用生物砖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1)包括两个间隔分布且呈U型的支脚,且支脚的一个竖直段上端与成型箱(4)底部铰接,支脚的另一个竖直段上端与成型箱(4)底部接触,且在支脚的水平段上竖直设有顶升气缸(20);在成型底部设有耳板,所述耳板靠近支脚的非铰接端,且顶升气缸(20)的输出端通过销轴与耳板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边坡微生物矿化支护用生物砖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成型箱(4)侧壁上开有排液孔,且排液孔上设有堵头(19)。
CN202320790526.9U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边坡微生物矿化支护用生物砖制备装置 Active CN2191905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90526.9U CN219190596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边坡微生物矿化支护用生物砖制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90526.9U CN219190596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边坡微生物矿化支护用生物砖制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90596U true CN219190596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06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90526.9U Active CN219190596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边坡微生物矿化支护用生物砖制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905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61068B (zh) 深层搅拌桩
CN111851527B (zh) 基于预拌流态固化土的基槽回填施工方法
CN107558336A (zh) 一种市政水泥地面铺设装置
CN107653894A (zh) 一种通过砼预制板制作基础承台的施工工艺
CN111844434B (zh) 预拌流态固化土制作搅拌方法
CN110330272A (zh) 一种建筑泥浆的固化再生利用制品工艺
CN107225686A (zh) 一种建设用混凝土搅拌装置
CN1455054A (zh) 普通混凝土分块跳仓浇筑裂缝控制方法
CN219190596U (zh) 一种边坡微生物矿化支护用生物砖制备装置
CN111676987A (zh) 振冲浆夯法建筑肥槽回填施工方法
CN105155531A (zh) 一种节能型水泥灰土深层搅拌桩
CN106836274B (zh) 一种干垒式再生混凝土生态挡土墙砌块及其施工方法
CN205329714U (zh) 一种高速公路混凝土预制块复合挡墙结构
RU93051923A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цементогрунтовой сваи
CN115010421A (zh) 一种轻质路基填料及其结构、加工装置
CN116180712B (zh) 一种强力搅拌装置及其应用
CN113277792A (zh) 一种环保防开裂墙面混凝土及其生产工艺
CN111593639A (zh) 一种铺装路面的预制设备及其施工方法
CN104926244A (zh) 利用粒化高炉矿渣粉作固化剂就地固化碱渣场的方法
CN110965488A (zh) 新型逆作法装配式无压涵洞及其施工方法
CN216075073U (zh) 一种地聚物-碎石复合桩
CN216266684U (zh) 抗震型预制混凝土实心方桩的灌注装置
SU1294910A1 (ru) Способ улучшени массива лессового просадочного грунта в основании зданий и сооружений
CN211229151U (zh) 一种混凝土砌筑模块
CN109208572A (zh) 预制模块承压桩体复合地基结构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